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无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7
2
/7
剩余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3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考试历史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学者指出,西周实行分封制初期,诸侯国仅仅是数城而已,是周王室抵御蛮夷的据点。到春秋末年,分封的诸侯王将长江黄河流域、河北、关中、山西、东夷地区的蛮夷政权几乎消灭殆尽,中原文化传播到每一个地区。这揭示出分封制A.保障了周王朝长期繁荣B.使周王有效地控制地方C.促使民族成分趋于单一D.扩大了中原文明影响力2.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弃儒生建议的简单质朴的原始祭山仪式,而是亲自登上泰山(位于今山东)之巅,并立石歌颂其德“明其得封也”,由此开创了中国古代封禅泰山的祭天大礼。秦始皇意在A.打击儒生推行文化专制B.确立新的祭祀上天礼仪C.彰显皇权来源的正当性D.加强对山东地区的统治3.古代一位思想家认为,“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关于这一思想主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B.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C.将天理上升到至高无上的地位D.是先秦阴阳家的延续和发展4.南北朝时期,胡人的饮食习惯影响汉人,《齐民要术》提到的“胡物”有:胡饼、胡椒酒(单拨酒)、胡饭、胡羹、羌煮等。中原地区的人们在生活中出现了烧烤兽肉、以奶酪为饮料的饮食习俗。由此可见A.中原农业生产遭到破坏B.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C.民族交融影响生活习俗D.中原饮食习惯完全异化5.唐开元以后,边疆的募兵队伍渐增,但中央的军队却没有在质量上和数量上有所变通。据统计,当时藩镇驻军再加上其它边地兵力达49万,而京师和内地兵力总共才8万,不到边镇的1/6。这一状况A.直接导致唐王朝的灭亡B.表明唐朝军事实力强盛C.为藩镇割据埋下了祸根D.说明中央集权得到加强6.宋神宗时的都城开封,手工业作坊众多,街道两旁商店、旅舍、货摊林立,市场上的商品有来自各,地的粮食、牛羊、酒、茶瓷器等,还有来自日本、阿拉伯等国的货物。上述材料可以推断出当时A.工商业者社会地位提高B.经济政策相对宽松C.对外贸易呈现水陆并进D.传统经济结构裂变7.清人李渔《闲情偶寄》载:“(元杂剧)其事不取幽深,其人不搜隐僻,其句则采街谈巷议。即有时偶涉诗书,亦系耳根听熟之语,舌端调惯之文,虽出诗书,实与街谈巷议无别者。”这一状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满足统治阶级宴乐需要B.适应市民阶层的诉求C.更好体现社会教化功能D.社会环境的相对宽松8.明武宗时,由太监掌管的司礼监“遂专掌机密,凡进御章奏及降救批疏,无有不经其出纳者”,同时“内阁之票拟,不得不决于内监之批红”。这反映出A.中央机构的完善B.权力制衡的形成C.皇权专制的加强D.明朝政治的腐败9.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材料中“反动”的含义是A.宋明理学丧失了统治地位B.传统儒学已经被彻底否定C.传统儒学遭到了极力批判D.反对封建的民主思想产生10.某学者认为,清代朝廷屡施“海禁”,即使允许海外通商,也把它当作“朝贡贸易”或是“恩及夷邦”的皇威体现。官方控制的外贸只是被动的待客上门交换,非官方的私人贸易成为“非法”的走私行为或限量限品种的有限交易。这反映出,清代“海禁”A.适应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B.旨在维护国内正常的商业贸易C.以稳定农业为根本的出发点D.迟滞了中国向近代社会的转型11.据统计,19世纪40年代下半期,广州对外贸易的绝对值出现下降的趋势,对英国的贸易总额由3100万元下降到1600万元,来广州的美国商船由93艘下降到70艘。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中国传统自然经济的抵制B.《南京条约》开放五口通商C.鸦片战争后中外贸易缩减D.清政府限制广州对外贸易12.有学者认为《资政新篇》的价值在于,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摆脱封建羁绊,甩开落后空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路。这反映了《资政新篇》A.有着超前意义并符合历史发展潮流B.体现了传统社会的平均主义心态C.克服了农民阶级局限并具有可行性D.获得了广大下层民众的理解支持,13.洋务派在兴建军事工业的同时,需要巨额的资金投人,为此“百方罗掘”但仍“不足用”。于是洋务派开始将工业范围扩大,兴办民用工业以“兴商务,竣响源,图自强”。这表明洋务派认为A.“求强”是“求富”的先决条件B.“求富”是“求强”的先决条件C.民族富强是民族独立的先决条件D.民族独立是民族富强的先决条件14.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洋务运动结束了,维新运动早产了。”材料中的“加快”主要体现在A.开始引进西方的工业文明B.开始了制度变革的尝试C.提出学习西式民主的主张D.改变了落后的军事观念15.徐中约《中国近代史》记录到:“7月14日,盟国以保护公使馆的外国人生命安全为由,出兵占领天津并威胁要开往北京,中外冲突由此爆发。”这一冲突最终导致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B.资产阶级维新思潮高涨C.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D.资产阶级革命进人高潮16.有学者指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最大特点在于制定了最大限度强化议会权力的责任内阁制,其实际起草人宋教仁意在通过对大总统权力加以制约来限制袁世凯的独裁,同时也是为了防止革命党内部出现集权趋势。这反映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A.确立了三权分立原则B.与三民主义原则相悖C.具有强烈的民主色彩D.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17.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艰难曲折,下表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工业民国初年历年新注册工厂数量一览表(不包括矿山)A.出现“短暂的春天”B.以轻工业发展为主C.长期受到双重压迫D.地域分布极不平衡18.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沈伯尘画了《工商学打倒曹、陆、章》,这反映出五四运动,A.以推翻北洋军阀政府为目的B.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C.促使巴黎和会上的外交胜利D.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19.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冒险、探索、发现、勇气、艰难困苦、英勇牺牲、忠心耿耿,这些令人惊诧的革命乐观情绪,像一把火焰,贯穿着这一切,他们无论在人力面前,或者在大自然面前、上帝面前、死亡面前,都绝不承认失败。”斯诺评价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B.红军长征C.北伐战争D.抗日战争20.纪录片《一寸河山一寸血》中关于某次会战的解说词:“这些人用他们的生命粉碎了日军三月亡华的狂言。......用他们的鲜血改写了中国军人的形象。......更重要的是他们扭转了日本由北向南进攻的侵华策略。”这次会战指的是A.淞沪会战B.徐州会战C.太原会战D.百团大战21.邓小平曾经对毛泽东的战略思想作了这样的说明:“他告诉我们,开始必须在内线打,打到一定时候,也就是削弱敌人到相当程度之后,就要打到外线,这时时机成熟了,就应该转到外线,否则就要吃亏。”解放军开始“转到外线”的重大行动是A.跃进大别山,开始战略反攻B.夺取徐州,准备战略决战C.破坏陇海路,支援淮海战役D.强渡长江,迅速解放南京22.1949年新中国成立,在开国大典及以后的国庆等节日中,“新中国”的标志――五星红旗、北京天安门、《义勇军进行曲》等核心元素所构成的国家形象符号体系,在仪式的操演中实现了合法化、神圣化。这些措施A.强化了新政权的民众认同感B.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C.提升了新中国的国际影响力D.意味着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23.1958年新闻报刊宣传报道了一些未经证实的跃进“捷报”,如青海省柴达木盆地某农场第一生产队亩产小麦8585斤的奇迹,广西环江县红旗人民公社亩产水稻130434斤的奇迹,河南禹县日产生铁4396吨的奇迹。这些“捷报”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B.“左”倾思想的不断扩展C.“一五”计划的实施D.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展开24.据统计,1980年中国进出口贸易仅占全球的2.0%;1990年,中国贸易全球占比上升至3.4%,,居世界第14位;到了2000年,占比扩大至7.3%,居世界第7位。这些变化主要得益于A.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B.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世界贸易体系的健康发展D.世界政治局势持续稳定25.十九大以来,中国乘承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向北同俄罗斯欧亚经济联盟对接,向南同孟中印缅经济走廊携手,向西同中巴经济走廊联通,再向西同欧洲重振辉煌的梦想交汇,同时和非洲各国永远做可靠朋友和真诚伙伴。这反映出我国A.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B.多边外交得到不断发展深化C.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D.重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第II卷二、非选择题:共52分。26.(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秦朝把中央官员分为三个台阶,其中第一台阶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组成,即所谓的三公。……三者互不隶属,各自开府,三公在分工上各有所侧,互相牵制……这种三权分立结构主要是考虑到分工基础上的行政效率问题而设计的,同时也是有意对相权加以限制。——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材料二从秦汉到明清,宰相的法定职权日益被分割,地位日益暧昧,以至于宰相被最终取消,君权在制度规定层面上却有日益加强之势,君权呈现出很强的内敛性和不断膨胀倾向。——袁建强《论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的冲突》材料三从君主专制制度的狭隘利益和目标出发,从君权的绝对性和排他性出发,客观上就必然会把君主及其家族置于和一切人对立的地位,使一切人、一切社会集团都成为专制君主的潜在对手和敌人,成为猜疑和防范的对象。……以宰相为代表的官僚组织必然会在运行中发育出某种不受君主意志所左右、自行其是的“自主性”倾向,使官僚组织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异化于君主意志、相对独立的力量。……这就势必和君主专制制度所要求于它的从属性,和君主专制制度的狭隘目标发生错位与冲突。——张星久《中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君权与相权冲突问题》(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朝中央机构设立“三公”考虑的主要问题和设立的主要特点。(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以唐、宋和明朝为例说明中国古代君主专制是如何在制度规定层面上进行加强的。(6分),(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君权与相权冲突的原因。(6分)27.(1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尽管新文化运动的自我意识并非政治而是文化,它的目的是对国民性的改造,是对旧传统的摧毁,它把社会进步的基础放在意识形态的思想改造上,放在民主启蒙工作上。但从一开始,其中便明确包含着或暗中潜埋着政治的因素和要素,如陈独秀通过“最后觉悟之觉悟”所要达到的目标,仍然是指向国家、社会和群体的改造和进步,即是说,启蒙的目标、文化的改造、传统的扔弃,仍是为了国家、民族,为了改变中国的政局和社会面貌,它仍然没有脱离中国士大夫“以天下为己任”的固有传统,也没有脱离中国近代的反抗外侮、追求富强的主线……所有这一切并不是争个人的“天赋权利”——纯然个体主义的自由、独立、平等。所以,当把这种本来建立在个体主义基础上的西方文化介绍输入,以抨击传统打倒孔子时,却不自觉遇上自己本来就有的上述集体主义的意识和无意识,遇上了这种仍然异常关怀国事民疾的社会政治的意识和无意识传统。——摘编自李泽厚《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从材料中提取相关历史信息,自行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28.(1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43年,毛泽东在延安做的报告中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农业生产力以及破除封建落后的小农经济的问题,毛泽东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正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的农业已经被自给自足的封建小农经济所影响,严重阻碍了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毛泽东明确指出,合作社是目前我们在经济上组织群众的最重要形式。在农民群众方面,几千年来都是个体经济,一家一户就是一个生产单位,这种分散的个体生产,就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而使农民自己陷于永远的穷苦。——张莹《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及当代价值》材料二(上世纪50年代)毛泽东提出了“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思想,即在我国重工业仍有待发展的情况下,应先实现农业上的合作化,然后才能将大机器普遍应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合作化完成了,这就解决了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同个体经济之间的大矛盾。”集体化道路打碎了过去分散的小农经济模式,将极大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为工业化奠定了基本的物质基础。工业化所需的资金、原料、劳动力和市场等显然不能通过对外掠夺进行血腥暴力的原始积累,只能从农业发展上下功夫,使农业的发展服务于工业。——梁晨晨《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辨析》材料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城乡差别大、农民贫困,随着我国城市建设和工业的加速发展,城乡差别、农民贫困呈现出扩大趋势,广大农村地区出现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毛泽东提出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对解决农村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改善农民生活质量、维护农村稳定有着重要意义。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中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不是单纯为了合作化成立合作社的组织行为,而是要运用农业合作社的生产经营模式来促进农村的经济发展,从而缩短城市和农村的差距,使农民过上生活富足的幸福生活。——杨雅静《毛泽东农业合作化思想对当代新农村建设的启示》(1)根据材料一,概述毛泽东推进农业合作社的目的。(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合作化是如何解决“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个体经济之间的矛盾”。举例说明当时我国农业方面所进行的实践探索及理论成果。(10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毛泽东的农业合作化思想对于探索中国特色农业发展道路的意义。(4分)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江西省新余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泰安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湛江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答案
黑龙江省2022学年龙涤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江苏省2022学年上学期镇江一中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广东省2022学年揭阳市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北京2022学年度新学道临川学校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11月期中历史试卷(含解析)
河北省张家口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Word版带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4-18 15:27:03
页数:7
价格:¥2
大小:96.44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