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鲁教版七下教案10.2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

2/3

剩余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10.2等腰三角形(1)一、教学目标:1、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2、通过探究,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不懈的探究精神和良好的说理方法。二、教学重点:通过等腰三角形性质证明,掌握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教学难点: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特别是证明等腰三角形性质时辅助线做法)。三、教学方法:观察法。四、教学过程:复习:1、什么是等腰三角形?2、你会画一个等腰三角形吗?并把你画的等腰三角形裁剪下来。3、试用折纸的办法回忆等腰三角形有哪些性质?新课讲解:议一议1:(1)还记得我们探索过的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吗?(教师提出问题,并利用等腰三角形纸片帮议助学生回忆。学生充分讨论问题1,借助等腰三角形纸片回忆有关性质。)(2)你能利用已有的公理和定理证明这些结论吗?(等腰三角形(包括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学生已经探索过,这里先让学生尽可能回忆出来,然后再考虑哪些能够立即证明。)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这一定理可以简单叙述为:等边对等角。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求证:∠B=∠C(引导学生证明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重点引导学生做辅助线,将等腰三角形分成两个全等的三角形:我们刚才利用折叠的方法说明了这两个底角相等。实际上,折痕将等腰三角形分成了两个全等三角形。能否通过作一条线段,得到两个全等的3/3 三角形,从而证明这两个底角相等呢?)证明:取BC的中点D,连接AD。∵AB=AC,BD=CD,AD=AD,∴△ABC△≌△ACD(SSS)∴∠B=∠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角相等)(让同学们通过探索、合作交流找出其他的证明方法。做∠BAC的平分线,交BC边于D;过点A做AD⊥BC。。学生指出该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写出已知、求证,画出图形,并选择一种方法进行证明。)想一想:在上图中,线段AD还具有怎样的性质?为什么?由此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应让学生回顾前面的证明过程,思考线段AD具有的性质和特征,讨论图中存在的相等的线段和相等的角,发现等腰三角形性质定理的推论,从而得到结论,这一结合通常简述为“三线合一”。)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议一议2:把“等边对等角”反过来还成立吗?你能证明吗?ABC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述为:等角对等边。证明已知:在ΔABC中∠B=∠C求证:AB=AC(引导学生证明定理)ABCD方法如下:(1)ABCD(2)随堂练习:3/3 做教科书第102页第1,2题。(引导学生分析证明方法,学生动手证明,写出证明过程。)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学生小结: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证明的基本步骤和书写格式。经历“探索-发现-猜想-证明”的过程。能够用综合法证明等腰三角形的关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五、作业:P102页习题10.4六、板书设计:§10.2等腰三角形(1)推论: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定理: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三线合一)简述为:等边对等角。定理: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述为:等角对等边。七、课后记:3/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数学
发布时间:2023-03-26 10:55:02 页数:3
价格:¥3 大小:23.95 KB
文章作者:U-344380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