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日照市2022-2023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级高二上学期期末校际联合考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夏商时期,礼崇天命,信鬼神,先鬼而后人,重祭祀、重威仪;而周礼重丧祭,尚宗法,重秩序,尚和谐,重交接,尚礼让,重修德,尚教化。礼的这一变化表明西周A.以礼治国倡导民本B.治国理政趋于理性C.血缘宗法色彩浓厚D.基层治理体系完备2.《史记》记载:舜“父顽,母嚣(yin,奸诈),弟傲”,舜能与他们和睦相处,尽孝悌之道,把家治理好,使他们不至于走向邪恶。舜因此得到尧的重用。这一记载表明A.孝道传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B.史学编撰以社会教化为主旨C.尧舜政治理念适应现实需要D.作者以史鉴今倡导政治伦理3.下表为唐玄宗时期新建州县统计。据此推知时间新建今属时间新建今属735年巴川县四川741年尤溪县福建736年汀州福建742年青阳县安徽737年唐城县湖北743年唐年县湖北738年明州浙江752年太平县安徽740年献州安徽754年蒲阳县浙江A.经济发展提升区域政治地位B.中央对边远地区的控制加强C.藩镇割据加剧地方离心倾向D.地方行政区划趋向均衡合理4.下图为今云贵两省某一时期的军屯、卫所分布图。据此可知A.中央对西南地区直接管理B.西南古丝绸之路得以形成C.西南地区与内地融为一体D.内地生产方式扩展到西南 5.经世之学以修、平、治、齐的入世精神为宗旨,关注国计民生。19世纪40年代之前,经世之学着重关注赋税、盐政、漕运、河工等事务;此后,经世之学向近代演变。这一演变的最大特点是A.“夷务”成为重要内容B.更多关注政治体制变革C.倡导改革选人用人机制D.以激发民族意识为己任6.1901年初,张之洞等人上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建议“酌改文科”,减少“四书五经”比重:1903年在他奏拟的《奏定学堂章程》中,又强调“以经学根柢为重”,极力突出经学地位。张之洞此举A.表明旧官僚面对社会变革的矛盾心理B.说明“新政”在推进过程中出现倒退C.表达了维持传统伦理秩序的改革目标D.在维护中华传统文化方面有积极意义7.下图为中国青年漫画家沈泊尘于1918年9月发表的漫画《虽不中亦不远矣》。漫画所A.歌颂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B.倡导暴力手段推进国民革命C.遣责帝国主义发动世界大战D.号召人民推翻君主专制统治8.据下图信息可知 A.民族工业的发展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地位B.革命策略的制定适应了革命形势的发展变化C.民主革命发展促使党的工作重心向城市转移D.新民主主义革命思想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9.《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官方媒体,其叙事与话语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与态度立场,又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变迁。1949-1956年《人民日报》对关于国家话语的核心词词频作了统计,高频词汇包括A.稳定企业改革利改税B.经济社队提留发展C.技术先进科学现代化D.人民建设革命苏联10.古代主要的商路有丝绸之路、运香之路、运锡之路、琥珀之路、小麦之路(罗马大道)、运盐之路等,形成欧洲与世界联系的海陆商贸网络。但在9-10世纪,欧洲陆上商路普遍萎缩。导致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地中海城市走向没落B.欧洲政治局势的动荡C.国际贸易中心的转移D.欧洲封建制度的确立11.以下是欧洲地理学家瓦尔德泽米勒所绘地图。它绘制于A.15世纪晚期B.16世纪早期C.16世纪晚期D.17世纪早期12.1575-1630年间,英国共组建了20多个商业公司与商业组织,参加投资的人数为6336人,投入总资本为806.7万镑。投资者不仅有商人,而且有相当数量的乡绅与贵族参与,甚至伊丽莎白本人也对非洲公司、东印度公司等直接投资。全科试题免费下载公众号《高中僧课堂》投资热潮的动力源自A.获得高额商业利润B.攫取世界殖民霸权C.开拓海外商品市场D.增加资本原始积累 13.1895年,威廉二世在德国帝国议会发表讲演时说:“俾斯麦推行的欧洲大陆政策十分狭隘,而今我奉行的是世界政策……世界各地都应体现德国政策”。德国对外政策转变最重要影响是A.引起了德国政坛的动荡B.加剧了与邻国的领土纷争C.导致了英德矛盾的激化D.助长了法西斯势力的崛起14.1940年9月,德意日签订《三国同盟条约》,承诺以政治、经济、军事手段相互协助。1941年德国三次调整对日政策:3月要求日本在远东进攻英国;7月要求日本进攻苏联;11月又鼓动日本对美国开战。德国调整对日政策的出发点是A.扭转日趋被动的战争形势B.阻止反法西斯大国走向结盟C.拉拢日本防止轴心国分裂D.德国对本国现实利益的评估15.20世纪80年代后,国际贸易争端呈现出新的特点(如下表所示)。20世纪80年代前20世纪80年代后争端领域货物贸岛领域服务贸易、知识产权、投资等领域争端内容削减关税壁垒拆除非关税壁垒争端主体发达国家之间发达国家及大量发展中国家这些新特点反映了A.世界经济重心转移B.全球化向纵深发展C.大国利己主义膨胀D.区域经济集团扩张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5分。16.(11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明初承袭了元代行省权大且集中的基本特点,“举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朱元璋认为这无疑会对其新王朝构成潜在的威胁,故……把元代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即以承宣布政使司管理地方政务,提刑按察使司管理司法狱政,都指挥使司掌地方军权……地方最高权力向三司分流,地方明显缺乏自己的政治“中枢”,严重影响了地方行政管理的效力,督抚制度应运而生。《明史·职官志》记载“永乐十九年(1421年),遣尚书赛义等二十六人巡行天下,安抚军民。以后不拘尚书、侍郎、都御史、少卿等官,事毕复命,即或停遣。”《明史·宣宗本纪》记载“洪熙元年(1424年)八月癸末,大理卿胡概、(四川)参政叶春巡抚南畿、浙江。设巡抚自此始。” (清代)道威以来,督抚,特别是总督,在明代“总领一方”“节制三司”的基础上,其“掌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醴”的封疆大吏格局业已形成。在镇压太平天国起义的过程中,督抚逐渐长期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在维护清政府统治的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中央的权力。——据史云贵《承袭与变异;明清督抚制度述论》材料二某一制度之创立,决不是凭空忽然地创立,它必有渊源,早在此项制度创立之先,已有此项制度之前身,渐渐地在创立。某一制度之消失,也决不是无端忽然地消失了,它必有流变,早在此项制度消失之前,已有此项制度之后影,渐渐地在变质。——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结合明清时期督抚制度的演变,联系所学知识,对钱穆先生的观点作出阐释。(11分)17.(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近代工业化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材料19世纪70年代,生丝外销的不振及其由此造成的国际收支的逆差,引起了中国朝野各界的震惊。从70年代中到80年代初,以《申报》为中心,展开了如何振兴丝业、挽救国粹的讨论。1874年《申报》刊文《论西国治蚕茧法》,第一次在中国对“西国治蚕茧之法”进行介绍和论说:“盖中国人于蚕茧方成之时,即欲抽取以做生丝,未免过为性急,宜其丝内多有损坏也。如能照西法治之,则断无此等弊矣”。1881年《申报》又刊出《论丝、茶二业整顿难易》,开始从中西“官”“商”关系的不同来探究中西生丝产销的差异。指出: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商”受“官”之保护,只要对振兴输出有利,“官”即尽心竭力加以培育,以供“商”之利用。反观中国,“官”“商”却是背道而驰。要想振兴贸易,就必须改造迄今的“官”“商”关系,使官、商结为一体,互为助力。1882年,《中报》发表《机器缫丝说》,论证引进国外机器缫丝工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以机器缥丝,诚哉事半而功倍矣。华人其亦多养蚕以供机器之用,而益裕其利源也哉。”发表《观缫丝局记》,以实地考察丝厂生产的游记形式,记述了公平缫丝局的规模、设施、原料储备、生产过程和管理状况,意在说明“该公司必有蒸蒸日上之势”。引起强烈反响后,又趁热打铁,发表《缫丝三利说》,以公平缫丝局观摩者答复友人提问的口气,宣传新式丝厂的“规模恢廊”“布置周密”“机器灵捷”和“立法美备”,以破除社会上对投资或举办机器丝厂的犹疑和观望心态。 1887年,总理衙门发出上谕:“令民间置办机器缫丝,不必由官经理”,大力推行鼓励民间人士引进和经营机器缫丝生产的政策。—杨中华等《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第一次大讨论》从近代中国观念变革与工业化演进关系的角度,评述《申报》关于“中国近代工业化问题的第一次大讨论”。(12分)18.(18分)历史事实是历史的客观存在;历史叙述是指对历史事物进行客观合理的描述;历史结论是指人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作出的一种主观认识;历史解释是对历史事件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当时真的是吃不上饭,一到秋天就得去要饭”,“吃粮靠返销、用钱靠救济、生产靠贷款”,这是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大包干”之前的状态。小岗村等村庄实行“大包干”后,一些部委、宣传机构的有关领导压制这一新生事物,尤其是1979年3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张浩来信”,在安徽省各级干部和农民中引起思想混乱。——马玉荣、张菀航《正名止争,家庭联产承包开启农村改革大幕》材料三目前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不论采取什么形式,只要群众不要求改变,就不要变动。《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982年中央一号文件)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了农民的自主权,发挥了小规模经营的长处,克服了管理过 分集中、劳动“大呼隆”和平均主义的弊病……因此,凡是群众要求实行这种办法的地方,都应当积极支持。——《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983年中央一号文件)材料四数据显示:1980年秋,全国实行“双包”到户的生产队只占总数的20%;1981年底,发展到50%;到1982年夏,发展到占78.2%;1983年春,发展到占95%以上。至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已经成为我国农业的主要经营形式。长期研究“三农”问题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赵树凯认为,家庭承包制冲垮人民公社体制,是基础性突破,是农村改革的核心,也是1949年以来中国农村之最大变局。——同材料二(1)指出上述材料中,哪些是历史事实、历史叙述、历史结论和历史解释。(8分)(2)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以实行和推广的必要性和可能性。(10分)19.(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共产主义革命将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在这些国家的每一个国家中,共产主义革命发展得较快或较慢,要看这个国家是否工业较发达,财富积累较多,以及生产力较高而定。———《共产主义原理》(1847年版)资产阶级私有制是建立在阶级对立上面、建立在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剥削上面的产品生产和占有的最后而又完备的表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最先进的国家几乎都可以采取下面的措施:剥夺地产,把地租用于国家支出……没收一切流亡分子和叛乱分子的财产……按照总的计划增加国家工厂和生产工具,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共产党宜言》(1848年版)结合俄国和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史实,以“马克思主义的丰富与发展”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4分)(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3-25 21:20:01 页数:8
价格:¥2 大小:2.45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