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 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试题(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3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湖北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地理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中曾出土一幅彩绘帛画,画的右上方是一轮红色的太阳,太阳中间有一只三趾的乌鸦。《淮南子》中也记载过这一现象,称“日中有踆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乌鸦属于的物种及其诞生的年代是()A.爬行动物;古生代B.爬行动物;中生代C.鸟类;古生代D.鸟类;中生代2.实际上,画中的“乌鸦”其实是太阳活动现象,该现象出现的圈层为()A.太阳内部B.光球层C.色球层D.日冕层3.该现象剧烈爆发时,对地球的不利影响是()A.为地球提供光热资源B.引发多地区强烈地震C.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D.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答案】1.D2.B3.C【解析】【1题详解】乌鸦属于鸟类,中生代中后期,一些爬行动物进化出羽毛,开始向鸟类发展故选择D选项。【2题详解】“乌鸦”是指的太阳活动中的黑子现象,太阳黑子是出现在光球层上的黑斑点。故选B。【3题详解】太阳活动剧烈爆发时会产生磁暴、极光、扰乱无线电短波通讯现象,故选C;提供光热资源并不是太阳活动剧烈时才有的,而是一直都存在,排除A;地震与板块活动有关,与太阳活动无关,排除B;极光不是太阳活动的不利影响,排除D。【点睛】太阳活动是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主要有黑子、光斑、耀斑、日珥等。由太阳大气中的电磁过程引起,时烈时弱,平均以11年为周期。图1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图2为“北京2022年11月21日、22日天气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4.北京秋冬季节相较于其他季节平均温度较低的根本原因是()A.①较弱B.③较弱C.④较弱D.⑤较强5.与21日相比,22日气温日较差变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①减弱,③增强B.②增强,④减弱C②增强,③减弱D.②减弱,③增强6.在当前“碳达峰、碳中和”的战略目标下,实现低碳生活会使图1中的()A.①增强B.②减弱C.③减弱D.④减弱【答案】4.A5.B6.D【解析】【4题详解】图示季节为秋冬季节,秋冬季节气温较低的主要原因是太阳高度角较小,太阳辐射较弱,故选A。【5题详解】21日是多云天气,22日是晴朗天气,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晴朗天气,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②较强,地面辐射③较强,大气吸收地面辐射较多升温较快,白天气温较高;夜晚大气逆辐射④弱,对地面保温作用弱,夜晚气温低;故昼夜温差较大,故选B。【6题详解】①为未进入大气层的太阳辐射,与地球表面的人类活动没有关系。故A错误;②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实现低碳生活,会减少大气中的各种有害气体含量,增加大气透明度,使得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故B错误;③为地面辐射,低碳生活未改变地表性质,所以对于地面辐射的强弱未产生太大影响,C错误;④ 为大气逆辐射,实现低碳生活,会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从而使得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减少,大气逆辐射变弱,故选D。【点睛】太阳辐射是地球上最主要的能量来源。在大气受热过程中大气对太阳辐射具有削弱作用,对地面具有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进行吸收、反射、散射,从而使到达地面的能量大为减少。大气的吸收具有选择性,臭氧和氧原子主要吸收紫外线;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而可见光的绝大部分可以到达地面。喀斯特地貌发育受石灰岩分布、地壳运动、气温和降水影响。石灰岩主要形成于清澈而温暖的浅海环境。我国某地地表喀斯特地貌包括峰林、峰丛、孤峰等(如图),该地石灰岩形成于同一时期且厚度相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该地貌在中国分布最广泛的地形区是()A.青藏高原B.云贵高原C.黄土高原D.内蒙古高原8.影响岩溶地貌形成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岩石、水文B.地形、植被C.土壤、地形D.气候、植被9.根据石灰岩的溶蚀程度,该地峰林、峰丛、孤峰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A.峰丛、峰林、孤峰B.孤峰、峰丛、峰林C.峰丛、孤峰、峰林D.孤峰、峰林、峰丛【答案】7.B8.A9.D【解析】【7题详解】青藏高原由于海拔较高,气候干旱,主要以冰川地貌和风成地貌为主,A选项错误;我国云贵高原以石灰岩为主,且气候湿润,降水量较大,所以喀斯特地貌广布,B选项正确;黄土高原处于我国季风区向非季风区的过渡区,主要以流水地貌和风成地貌为主,C选项错误;内蒙古 高原地处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主要以风成地貌为主,D选项错误。故选B。【8题详解】岩溶地貌是可溶性岩石在流水的侵蚀作用下形成的,因此影响该地貌发育的主要因素是岩石的可溶性和流水的侵蚀力,A选项正确。岩溶地貌的发育与地形、植被、气候关系较小,BCD错误。故选A。【9题详解】石灰岩出露地表时间越早,接受流水溶蚀越早。峰丛基部石灰岩连续且较厚,流水溶蚀程度较轻,接受溶蚀时间较晚;峰林基部石灰岩厚度变薄,断续相连,流水溶蚀程度较重,接受溶蚀时间较早;孤峰基部石灰岩分离,厚度最薄,流水溶蚀程度最严重,接受溶蚀时间最早,所以接受溶蚀的先后次序是孤峰中的石灰岩、峰林中的石灰岩、峰丛中的石灰岩,D正确。故选:D。【点睛】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有: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流水作用显著、可溶性岩石。土壤的形成受各种要素综合影响,是反映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一面“镜子”。图为生物影响土壤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10.影响土壤质地(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的主要因素是()A.生物B.气候C.成土母质D.人类活动11.生物在土壤形成中所起的主要作用是()①成土母质的风化②有机物质的积累③营养元素的富集④水分含量的调节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2.关于气候与土壤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常年寒冷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B.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化学分解作用较快C.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多D.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较慢【答案】10.C11.C12.B【解析】【10题详解】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但是与土壤颗粒物粗细关系不大,A错误;气候直接影响土壤的水热状况和土壤中物理、化学过程的性质与强度。与土壤颗粒物粗细状况无关,B错误;岩石风化即成土母质是土壤的初始状态,是土壤形成的物质基础和植物矿物养分元素的最初来源,成土母质的粒度与土壤质地关系密切,C正确;人类活动通过改变成土生物作用于土壤的形成与演化,其中以改变地表生物状况的影响最为突出,D错误。所以选C。【11题详解】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成土母质上滋生出生物后,通过光合作用和根系有选择地吸收,慢慢地积累了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生物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和矿物养分归还给地表,加速土壤的形成。因此,生物在土壤的形成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生物是土壤有机物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生物对质的改造作用,一是有机质的积累过程,二是养分元素的富集过程。因此②③正确,所以选C。【12题详解】在常年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化学分解作用较快;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较快,土壤中有机质含量较少;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土壤中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较快。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生物是土壤有机质的来源,也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在成土母质上滋生出生物后,通过光合作用和根系有选择地吸收,慢慢地积累了有机质,然后以枯枝落叶和生物残体的形式,将有机养分和矿物养分归还给地表,加速土壤的形成。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满眼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叮 当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草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的绿色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据此完成问题。13.材料所描述的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热带雨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14.材料中植被垂直分层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水分D.湿度15.该区域的土壤()A.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B.有机质含量高,肥沃C.水分较少,矿物质偏多D.土层较薄,土质疏松【答案】13.B14.A15.A【解析】【13题详解】由材料可知,该植被中有茎花、巨叶、藤蔓植物,垂直群落结构复杂,林中潮湿闷热,由所学知识可知,该植被类型是热带雨林,B正确;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温带落叶阔叶林、亚寒带针叶林均没有茎花等现象,且群落结构较为简单,A、C、D错误。故选B。【14题详解】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光照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树冠层光照条件好,乔木生长茂盛;林下层光照较弱,发育对光照条件要求较低的草本植物和灌木,A正确;热量、水分、湿度不是形成群落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B、C、D错误。故选A。【15题详解】热带雨林地区降水丰富,有机质分解速度快,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A正确,B错误;热带雨林地区土壤水分较多,C错误;雨林地区气温较高,风化作用强,土壤土层较厚,因降水丰富发育红壤,土壤较为黏重,D错误。故选A。【点睛】热带雨林气候中发育雨林,群落结构复杂,四季常绿,且有独特的茎花、板根、滴水叶尖等植物结构。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5分。16.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西北新疆地区年降水量<50毫米,劳动人民早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就在绿洲上 创建了一种特殊的引水工程——坎儿井,坎儿井由地下的暗渠和地面上的竖井、明渠、蓄水池组成。左图示意水循环模式图,右图示意坎儿井模型图。(1)填出左图中水循环部分环节的名称:C____,F____,G____。(2)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导致路面硬化,直接干预水循环的环节是____(填左图中字母),如果图中的森林植被增多,带来的直接变化是G____(增大或减小),H____(增大或减小)。(3)坎儿井所在地区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为____。该地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____,原因是____。坎儿井开挖暗渠的主要作用是____。【答案】(1)①.水汽输送②.蒸腾③.地表径流(2)①.H②.减小③.增大(3)①.陆地内循环②.夏季③.夏季降水量大,气温高,蒸发旺盛④.减少蒸发【解析】【分析】该大题以水循环示意图以及坎儿井为背景设置试题,涉及水循环环节以及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以及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并结合水循环的过程判断,C为海洋上空的水汽受风力影响移动到陆地上空表示水汽输送, F为陆地植被的蒸腾,G为地表径流。【小问2详解】地面硬化性质发生变化,土壤孔隙度下降,直接影响地表水的下渗速度,使之降低,对应过程为H下渗;森林植被增多,地表径流流动速度减缓,下渗时间增加,植被根系使土壤变松,带来的直接变化是地表径流G减少,下渗量增加即H增大。【小问3详解】坎儿井分布在我国新疆地区,深居内陆,和海洋间的水汽交换少,水循环类型为陆上内循环;该地夏季气温高,蒸发旺盛,高山冰川融水补给量大,山地降水较多,河流水量大,是水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暗渠将地表水引入地下,降低径流经过区域的温度,减少了蒸发,减少径流损耗。17.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渤海是我国最北的近海,是一个近乎封闭的内海,与黄海相邻,冬冷夏热,雨热同期,雨季短。A海域西侧分布着广阔的淤泥质海岸,建有我国最大的晒盐场——长芦盐场。下图示意渤海及其周边海域等盐度线分布,(1)比较A、B两海域盐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2)推测A海域盐度最低的季节,并说明原因。(3)从地形与气候的角度分析A海域西侧建晒盐场的有利条件。【答案】(1)B海域盐度大于A海域。A海域有河流注入,带来大量淡水。(2)夏季,夏季降水多,河流水量大。(3)海滩宽广平坦;雨水较少;日照充足。 【解析】【分析】本题以渤海及其周边海域等盐度线分布图切入,涉及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盐场的有利条件等知识,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知识迁移能力、探究问题能力。【小问1详解】由图可知,A海域盐度在31-32‰之间,B海域盐度大于32‰,B海域盐度大于A海域。由图可知,A海域距离陆地近,入海河流众多,大量淡水稀释海水;A是渤海,B是黄海,渤海是我国最北的近海,是一个近乎封闭的内海,与相邻海域海水交换少。B海域距离陆地远,入海河流少;海域开阔,与相邻海域海水交换多。【小问2详解】由资料可知,A海域是渤海,盐度最低的季节是夏季,因为这里雨热同期,雨季短,夏季降水丰富,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夏季河流水量大,陆地径流对海洋的稀释作用强,造成夏季盐度最低;其它季节降水量较少,降水量小于蒸发量,盐度较大。小问3详解】由图可知,A海域是渤海。由资料可知,渤海冬冷夏热,雨热同期,雨季短。春季气温回升快,风多雨少,日照充足,蒸发旺盛。渤海西侧分布着广阔的淤泥质海岸,地势平坦、海滩宽广。18.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下图示意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1)指出我国东部地区共同的气象灾害并分析原因。(2)我国华南地区纬度位置较低,但有时也会受到低温冻害的影响,说明其原因。(3)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简述国家可采取的措施。【答案】(1)暴雨,洪涝;季风气候不稳定,雨季降水较多;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河湖众 多,地表水易聚集。(2)春季多阴雨;冷空气势力强大;农事活动较早。(3)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监测,建立灾情监测预报系统;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等防灾工程;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提高防灾意识;建立灾害应急预案,提高灾害响应能力;【解析】【分析】本大题以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分布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气象灾害及其原因、华南地区低温冻害原因、自然灾害的监测与防御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究地理事物的能力,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协调观核心素养。【小问1详解】读图,我国东部地区共同的气象灾害有暴雨,洪涝;结合已学知识可知,暴雨,洪涝的原因:我国东部地区多为热带、亚热带或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降水量大,且暴雨集中。季风气候不稳定,雨季降水较多,暴雨集中;地形平坦,排水不畅;河湖众多,河网密布,地表水易聚集;河道弯曲,河床淤塞,易发生洪涝。【小问2详解】读图并结合已学知识可知,华南地区由于位于我国南部沿海地区,纬度位置较低,春季回温较早,多阴雨;农事安排较早,而一旦北方冷空气较强,也会使农作物受到影响。小问3详解】根据已学知识,为减轻图中各种自然灾害(我国主要气象灾害)可能带来的损失,国家可采取的措施:气象灾害的综合防御措施有: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监测,建立气象灾害的监测预警系统,加强监测预报。大力兴建抗灾减灾工程:修筑水库和分洪工程等防灾工程。加强气象灾害的减灾服务。完善防灾减灾法律法规;开展减灾教育,提高防灾减灾意识。制定应急预案,加强演练提高灾害响应能力。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地理
发布时间:2023-03-24 03:30:01 页数:10
价格:¥2 大小:2.68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