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绍兴市2021-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Word版附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绍兴市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末调测高一化学考生须知: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32Cl-35.5K-39Ca-40Mn-55Fe-56Cu-64Zn-65一、选择题Ⅰ(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碘酒B.钛合金C.漂白粉D.次氯酸钠【答案】D【解析】【详解】A.碘酒是碘单质的酒精溶液,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B.钛合金中含有钛、铝、钒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C.漂白粉是氯化钙和次氯酸钙的混合物,故C不符合;D.次氯酸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D符合;故选D。2.下列仪器及其名称不正确的是A.干燥器B.坩埚C.三角架D.坩埚钳【答案】C【解析】【详解】A.根据图示,此仪器名称为干燥器,故A正确;B.根据图示,此仪器名称为坩埚,故B正确;C.根据图示,此仪器名称为泥三角,故C错误; D.根据图示,此仪器名称为坩埚钳,故D正确。答案选C。3.用浓硫酸配制稀硫酸时,不必要的个人安全防护用品是A.实验服B.橡胶手套C.护目镜D.防毒面罩【答案】D【解析】【分析】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因此凡是使用到浓硫酸的情况下必须注意防腐蚀。浓硫酸稀释会放出大量的热,液滴飞溅,因此需要用到护目镜和手套。【详解】A.在进行实验操作时,必须穿实验服,故A不符合题意;B.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倒浓硫酸需要用到橡胶手套,故B不符合题意;C.浓硫酸稀释若操作不慎,可引起液滴飞溅,因此需要用到护目镜,故C不符合题意;D.稀释浓硫酸无有毒气体产生,不需要防毒面罩,故D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4.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A.铜丝B.C.食盐水D.石墨【答案】B【解析】【详解】A.铜是金属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Cu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B.是离子化合物,溶于水会电离产生自由移动的Na+、SO,能够导电,属于电解质,B符合题意;C.食盐水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因此食盐水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D.石墨是单质,不是化合物,因此石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B。5.下列反应中,既属于置换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A.与反应B.镁与稀硫酸反应 C.高温下氢气与氧化铜的反应D.铝在中燃烧【答案】C【解析】【详解】A.该反应是吸热反应,但不是置换反应,A错误;B.该反应是置换反应,但属于放热反应,B错误;C.该反应既属于置换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C正确;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且属于放热反应,D错误;答案选C。6.下列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A.MgCl2是由Mg2+和Cl-组成,只含有离子键,故A符合题意;B.HCl属于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故B不符合题意;C.H2O2属于共价化合物,其结构式为H-O-O-H,含有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故C不符合题意;D.NaOH的电子式为,含有离子键和极性共价键,故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A。7.当光束通过下列物质时,会出现丁达尔效应的是A.水B.Fe(OH)3胶体C.蔗糖溶液D.FeCl3溶液【答案】B【解析】【详解】A、胶体是混合物,而蒸馏水是纯净物,不属于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A错误;B.Fe(OH)3胶体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B正确;C.蔗糖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C错误;D.FeCl3溶液属于溶液,不是胶体,不能产生丁达尔效应,选项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胶体的性质,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有性质,熟悉常见的分散系的类型及 分散系的判断是解答的关键,只有胶体才具有丁达尔效应,根据题中分散系的类型进行判断。8.重水(D2O)是重要的核工业原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氘(D)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B.H2O与D2O互称同素异形体C.1H与D互称同位素D.与的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A.氘(D)质子数为1,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原子核外有1个电子,故A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H2O与D2O均为水,属于化合物,不互为同素异形体,故B错误,符合题意;C.1H与D质子数都是1,中子数分别为0、1,互称同位素,故C正确,但不符合题意;D.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8=20,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16=20,故D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同素异形体是同种元素形成的结构不同的单质,研究对象是单质;同位素是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研究对象是原子。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则该微粒一定是氩原子B.最外层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的微粒只能是稀有气体的原子C.在、、、的4种离子中,的离子半径最小D.某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则该元素一定是第ⅡA元素【答案】C【解析】【详解】A.某微粒核外电子排布为2、8、8结构,不一定是氩原子,可能是氯离子、钾离子,故A错误;B.最外层电子达稳定结构的微粒不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也可能是处于稳定结构的阴离子或阳离子,故B错误;C.F-、Na+、Mg2+、Al3+都有2个电子层,核外电子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故的离子半径最小,故C正确; D.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该元素不一定是金属元素,也可能是He,故D错误;故选C。10.下列做法中,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的是A.将实验剩余的金属钠直接丢入废液缸中B.点燃氢气前,先检验其纯度C.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直接放到滴瓶中D.闻气体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答案】A【解析】【详解】A.金属钠易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钠,实验剩余的金属钠不能随意丢入废液缸中,而应该放回原试剂瓶中,不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故A选;B.氢气为可燃性气体,氢氧混合气体点燃易爆炸,故点燃氢气前,需检验其纯度,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故B不选;C.滴管滴加液体时,没有和其它溶液以及容器相接触,因此滴瓶中的滴管用后不用清洗可以直接放回滴瓶,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故C不选;D.闻气体时,用手在瓶口轻轻扇动,使少量气体飘进鼻孔,防止中毒事故发生,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故D不选;答案选A。11.在某澄清透明的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B.、、、C.、、、D.、、、【答案】A【解析】【详解】A.、、、在酸性溶液中互不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B.H+可以与反应,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C.酸性条件下,可以氧化,不能大量共存,故C不符合题意;D.H+可以与反应,在酸性条件下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12.下列所配溶液浓度为的是A将31g溶于1L水中B.常温下,将22.4LHCl溶于水中,配成1L溶液C.将的溶液加水稀释至500mLD.将的溶液与90mL水混合【答案】C【解析】【详解】A.31g氧化钠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的体积不为1L,溶液密度不知,无法计算溶液的体积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故A错误;B.常温下,气体摩尔体积未知,无法计算22.4L氯化氢的物质的量和溶于水配成1L溶液所得盐酸溶液的浓度,故B错误;C.由稀释定律可知,100mL5mol/L硝酸钾溶液加水稀释至500mL时硝酸钾溶液的浓度为=1mol/L,故C正确;D.100mL10mol/L硫酸溶于90mL水所得溶液的体积不为100mL,溶液密度不知,无法计算溶液的体积和硫酸溶液的浓度,故D错误;故选C。13.常温下,下列有关和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B.配制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溶液的pH:C.106g和84g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放出的质量:D.在和的稀溶液中,滴加溶液,前者有沉淀生成,后者没有沉淀生成【答案】B【解析】 【详解】A.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A错误;B.配制成同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时,碳酸钠溶液的碱性大于碳酸氢钠溶液,则溶液的pH:,B正确;C.106g和84g的物质的量均为1mol,分别与过量的盐酸反应均生成氯化钠、二氧化碳和水,由碳元素守恒可知放出的质量:,C错误;D.在和的稀溶液中,滴加溶液,均有白色沉淀碳酸钙生成,D错误;答案选B。14.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C.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D.氢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大理石为难溶于水的盐,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写,故A错误;B.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氢钙和水,故B正确;C.铜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氯化铜,故离子方程式为,故C错误;D.氢氧化铁为难溶于水的碱,书写离子方程式时不能拆写,故D错误;故选B。15.利用石墨、锌片、铜片、导线、电流计、橙汁、烧杯等用品探究原电池的组成。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B.原电池由电极、电解质溶液和导线等组成C.图中电极a为石墨、电极b为锌片时,导线中会产生电流D.图中电极a为锌片、电极b为铜片时,电子由铜片通过导线流向锌片【答案】D【解析】【详解】A.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A正确;B.原电池由电解质溶液、电极、导线组成闭合回路,B正确;C.因为橙汁为酸性,所以图中a极为石墨、b极为锌片时,则Zn作原电池的负极,石墨作原电池的正极,导线中会产生电流,C正确;D.图中a极为锌片、b极为铜片时,则Zn为负极,Cu为正极,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所以电子从Zn片流向Cu片,D错误;答案选D。二、选择题II(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得选均不得分)16.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A.已知Ra是第7周期IIA族的元素,故的碱性比的碱性强B.已知As是第4周期VA族的元素,故的稳定性比的稳定性弱C.已知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故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D.已知Cl的非金属性比S的强,故的酸性比的强【答案】D【解析】【详解】A.根据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金属性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碱性增强分析,Ra(OH)2的碱性比Mg(OH)2的碱性强,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同主族自上而下元素非金属性减弱,故非金属性N>As,非金属性越强,其氢化物越稳定,故氢化物稳定性:AsH3的稳定性比NH3弱,B正确,不符合题意;C.Cs的原子半径比Na的原子半径大,原子半径越大,原子核对核外电子吸引能力越弱,故Cs的金属性较强,Cs与水反应比Na与水反应更剧烈,C正确,不符合题意;D.HClO中Cl不是最高价,无法用非金属性来判断,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7.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容器中,有反应。当下列的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表明已达到平衡状态的是A.混合气体的密度B.混合气体的压强C.气体的总物质的量D.物质A的物质的量浓度【答案】A【解析】【分析】按“等”、“定”或“变量不变”进行判断。【详解】A.因为A为固体,所以反应中气体的总质量一直在变化,当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气体的质量不变,反应达平衡状态,故A正确;B.方程式两边气体的计量数相等,所以混合气体的压强一直不变,故B错误;C.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一直不变,故C错误;D.A为纯固体、物质的量浓度是常数,故D正确;答案:A1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含有NA个氦原子氦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11.2LB.25℃、101kPa下,44g中含有的原子数为3NAC.1mol气态物质,当体积为22.4L时,该气体一定处于标准状况D.硫酸钾溶液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0.4NA【答案】B【解析】【详解】A.氦是单原子分子,含有NA个氦原子的氦气为1mol,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为22.4L,故A错误;B.44gCO2的物质的量为1mol,含有的原子数为3NA,故B正确; C.气体分子间的距离随温度升高而增大、随压强增大而减小,则1mol气态物质,当体积为22.4L时,该气体不一定处于标准状况,若压强大于101Kpa、温度大于0℃时也有可能,故C错误;D.该溶液中除了含有0.1mol硫酸钾之外,还有大量的水分子,二者均含有氧原子,故D错误;答案选B。19.下图所示装置可用来制取Fe(OH)2和观察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时的颜色变化。实验提供的试剂:铁屑、6mol/L硫酸溶液、NaOH溶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B中盛有一定量的NaOH溶液,A中应预先加入的试剂是铁屑B.实验开始时应先将活塞E关闭C.生成Fe(OH)2的操作为:关闭E,使A中溶液压入B瓶中D.取下装置B中的橡皮塞,使空气进入,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答案】B【解析】【详解】氢氧化亚铁容易被氧气氧化成Fe(OH)3,不易观察到Fe(OH)2的颜色,制备Fe(OH)2时应排除装置中的空气,以及避免空气的进入,根据装置此装置操作步骤是:烧瓶中放入铁屑,打开止水夹E,向烧瓶中滴加硫酸,当装置C中收集氢气后(此目的是排除装置中空气,让装置处于还原性氛围),关闭止水夹E,烧瓶中气体压强增大,把烧瓶中的溶液压入到装置B中,发生Fe2++2OH-==Fe(OH)2↓,能够长时间观察到氢氧化亚铁的颜色,当B中进入空气后,发生4Fe(OH)2+O2+2H2O==4Fe(OH)3,故选项B正确。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瓶的刻度线,需重新配制B.焰色反应时,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再进行实验C.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中,可以看到溶液由无色变红色D.提纯含有少量硝酸钡杂质的硝酸钾溶液,加入过量碳酸钠溶液,过滤,除去沉淀,溶液中 补加适量硝酸【答案】D【解析】【详解】A.定容时,因不慎使液面高于容量的刻度线,如果滴管将多余液体吸出会导致溶质物质的量减少,所以配制溶液浓度偏低,则要重新配制,故A正确;B.盐酸易挥发,形成的盐酸盐沸点较低,焰色反应时,先用稀盐酸洗涤铂丝并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然后再进行实验,避免其他元素的影响,故B正确;C.稀盐酸显酸性,故将紫色石蕊试液滴入稀盐酸中,可以看到溶液由无色变红色,故C正确;D.加入碳酸钠,引入钠元素,成为新的杂质,故D错误;故选D。21.根据能量变化示意图,a、b、c均大于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和1mol反应生成2mol放出ckJ的热量B.断开1mol中的键需要吸收bkJ能量C.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D.2mol分解成lmol和1mol需要吸收ckJ热量【答案】A【解析】【详解】A.氢气在氯气里能燃烧生成氯化氢,该反应是个放热反应,由图知:1mol和1mol反应生成2mol放出ckJ的热量,A正确;B.断开2mol中的键共需要吸收bkJ能量,B错误;C.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C错误;D.氯化氢气体的能量比等量的液态氯化氢能量高,2mol分解成lmol和1mol 需要吸收的热量大于ckJ,D错误;答案选A。22.原子的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为2n2-1。下列有关X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能与某些金属元素形成化合物B.X能形成化学式为X(OH)3的碱C.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D.X可能形成化学式为KXO3的盐【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核电荷数小于18的某元素X,其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原子核内质子数是2n2-1,假设n=1时,最外层电子数为3,不符合题意;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质子数为7,符合题意,则X可能为N元素;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质子数为17,符合题意,则X可能为Cl元素。【详解】A.N元素能与金属Mg元素形成化合物Mg3N2,Cl元素能与金属Na元素形成化合物NaCl,故A正确;B.由于元素X可能为氮元素或氯元素,因此不可能形成X(OH)3的碱,故B错误;C.当n=1时,没有此元素存在;当n=2时,最外层电子数为5,核电荷数为7,该元素X为氮元素;当n=3时,最外层电子数为7,核电荷数为17,该元素X为氯元素,N原子或Cl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和核电荷数肯定为奇数,故C正确;D.元素X可能为氮元素或氯元素,可形成KNO3或KClO3,故D正确;故选B。23.数字化实验将传感器、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相连,可利用信息技术对化学实验进行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如图是数字化实验得到的光照过程中氯水的pH变化情况。对此,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pH减小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引起了Cl2溶解度的减小,氯气逸出,导致了溶液中H+浓度减小B.光照过程中,氯水pH减小同时,溶液中Cl—的浓度也不断减小C.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为盐酸,溶液的酸性增强D.随着对氯水光照时间的延长,氯水的漂白性将增强【答案】C【解析】【详解】A.溶液中存在反应Cl2+H2O⇌HCl+HClO、2HClO2HCl+O2↑,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HCl导致“Cl2+H2O⇌HCl+HClO”平衡正向移动,则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值减小,故A错误;B.根据A的分析知,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HCl导致“Cl2+H2O⇌HCl+HClO”平衡正向移动,则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增大,故B错误;C.HClO是弱酸、盐酸是强酸,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HCl,溶液酸性增强,故C正确;D.HClO具有漂白性,盐酸没有漂白性,光照条件下HClO分解生成HCl,导致溶液中HClO浓度减小,溶液的漂白性减弱,故D错误;故选C。24.取露置于空气中的某NaOH溶液10mL,向其中逐滴加入盐酸至过量,产生的体积(标准状况)与加入稀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不考虑在水中的溶解)。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滴加盐酸之前,原溶液所含溶质可能是NaOH和B.当V(盐酸)=60mL时,产生的体积(标准状况)为44.8mLC.滴加60mL盐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D.当(盐酸)mL时,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仅是:【答案】B【解析】【分析】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可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变质,当吸收少量二氧化碳时溶质为NaOH和Na2CO3,继续吸收变为Na2CO3,再继续吸收为Na2CO3和NaHCO3,继续吸收为NaHCO3;据图可知40-60mL产生二氧化碳,此段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0.02L×0.1mol·L-1=0.002mol,则生成n(CO2)=0.002mol;根据碳元素守恒可知若原溶液中的溶质只有Na2CO3,则n(Na2CO3)=0.002mol,完全转化成NaHCO3需要0.002molHCl,即20mL,据图可知0-40mL时无气体产生,所以原溶液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且n(Na2CO3)=0.002mol,n(NaOH)=0.002mol。【详解】A.根据分析可知,原溶液溶质为NaOH和Na2CO3,故A错误;B.产生的二氧化碳物质的量为0.002mol,标况下的体积为44.8mL,故B正确;C.滴加60mL盐酸充分反应后,溶液中溶质只有NaCl,n(NaCl)=n(HCl)=0.06L×0.1mol·L-1=0.006mol,则其浓度为=0.86mol⋅L-1,故C错误; D.根据分析可知0≤V(盐酸)≤40mL时,发生了两个反应:H++OH-=H2O、CO+H+═HCO,故D错误;故答案为B。25.已知:;,向、的混合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溶液中某些离子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还原性:B.原混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为3molC.当通入1mol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D.原溶液中:【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中所给离子方程式,推出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Fe2+>Br-,通入氯气,反应先后顺序是Cl2+2I-=2Cl-+I2、2Fe2++Cl2=2Fe3++2Cl-、2Br-+Cl2=Br2+2Cl-,据此分析;【详解】A.用氧化还原反应规律:还原剂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的还原性,推出还原性强弱顺序是I->Fe2+>Br-,故A错误;B.根据上述分析,Cl2的物质的量在0~1mol,发生Cl2+2I-=2Cl-+I2,消耗1molCl2时,消耗I-物质的量为2mol,根据碘原子守恒,FeI2的物质的量为1mol,故B错误;C.根据选项B的分析,当通入1molCl2时,溶液中发生的离子反应为Cl2+2I-=2Cl-+I2,故C错误;D.通入氯气1~3mol之间发生2Fe2++Cl2=2Fe3++2Cl-,该阶段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此时消耗Fe2+物质的量为4mol,通入氯气3~6mol之间发生2Br-+Cl2=Br2+2Cl- ,该阶段消耗氯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此时消耗Br-物质的量为6mol,原溶液中n(I-)∶n(Fe2+)∶n(Br-)=2∶4∶6=1∶2∶3,故D正确;答案为D。三、非选择题26.探究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请按要求填空:(1)Na、、、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2)写出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3)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高铜酸钠()固体,产生黄绿色气体。写出稀盐酸与高铜酸钠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答案】(1)(2)(3)【解析】【小问1详解】室温下,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潮解、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溶液,碳酸钠溶液结晶产生十水合碳酸钠晶体,该晶体风化得到碳酸钠,故钠长期置于空气中,最后形成的物质是Na2CO3,则:Na、、、久置空气中最终都是变为;【小问2详解】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金属钠投入水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小问3详解】在一定量的稀盐酸中,加入少量高铜酸钠()固体,产生黄绿色气体即氯气,反应中,氯元素从-1价升高到0价、铜元素从+3价降低到+2价,则按得失电子数守恒、元素质量守恒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27.为探究难溶性盐X(仅含三种元素)的组成和性质,设计并完成如下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气体甲的结构式___________,X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2)写出溶液A中加一定量的双氧水后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3)验证溶液B中可能含有的金属阳离子,下列检验试剂选用正确的是___________。A.用氯水、KSCN溶液检验是否有B.用酸性溶液检验是否有C.用溶液检验是否有【答案】(1)①.O=C=O②.(2)(3)B【解析】【分析】X隔绝空气加热得到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B,则B为CO2,白色固体为碳酸钙,其物质的量为0.1mol,根据元素守恒可知,X中含有C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1mol,同时还得黑色固体,黑色固体经一系列反应得到红棕色固体,则红棕色固体为Fe2O3,其物质的量为0.05mol,根据铁守恒,X中Fe的物质的量为0.1mol,则X中碳和铁和质量和为0.1×12+0.1×56=6.8g,由于X为难溶盐,且X由三种元素构成,则另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其质量为11.6-6.8=4.8g,其物质的量为0.3mol,故X的化学式为FeCO3,红棕色固体为Fe2O3,再结合X的化学式可知黑色固体为FeO,溶液A为FeSO4,溶液B为Fe2(SO4)3,加入足量氢氧化钠后所得沉淀为Fe(OH)3,以此解题。【小问1详解】由分析可知甲为二氧化碳,其结构式为:O=C=O;由分析可知物质X的化学式为:;【小问2详解】溶液A中加一定量的双氧水后发生的反应是二价铁被氧化为三价铁,离子方程式为: ;【小问3详解】A.由于一定有,则无论溶液中否有,加入KSCN溶液都会变为血红色,A错误;B.有还原性,可以使酸性溶液褪色,B正确;C.由于一定有,加入溶液立即产生红褐色的Fe(OH)3,故不能用溶液检验是否有,C错误;故选B。28.是重要的催化剂和化工原料,工业上制备的主要反应如下:I.(吸收热量)II.(放出热量)请回答:(1)一定温度下,向5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O和2molCuO,发生反应Ⅱ,5min时达到平衡,测得容器中CuO的物质的量为0.5mol。①0~5min内,用CO表示的反应速率___________。②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___________。(2)向5L密闭容器中加入1molC和1mol,发生反应I。、CO的平衡分压(p)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平衡分压=物质的量分数×总压强)。已知温度升高,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能表示CO的平衡分压与温度关系的曲线为___________(填“”或"“”)。【答案】(1)①.②.75%(2)p1 【解析】【小问1详解】根据题意,可得:①0~5min内,用CO表示的反应速率=。②平衡时的物质的量分数×100%=75%。【小问2详解】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正向移动,CO的平衡物质的量分数增大,平衡分压增大,故能表示CO的平衡分压与温度关系的曲线为p1。29.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索铝电极在原电池中的作用,设计四组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如下:编号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电流表指针偏转方向1Mg、Al稀盐酸偏向Al2Al、Cu稀盐酸偏向Cu3Al、石墨稀盐酸偏向石墨4Mg、Al氢氧化钠溶液偏向Mg(1)实验1.2中,电极Al的作用_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2)实验3中,电极Al为___________(填“正极”、“负极”)。写出实验4中,电极Al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3)电池电容量大,安全性高,能有效利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形成和C沉积在Pd包覆纳米多孔金电极表面。写出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 【答案】(1)不相同(2)①.负极②.(3)【解析】【小问1详解】在实验1中,Mg、Al都可以与盐酸发生反应,由于金属活动性:Mg>Al,所以在构成的原电池反应中,Mg为负极,Al为正极;在实验2中,Al、Cu及盐酸构成原电池,由于Al的活动性比Cu强,所以Al电极为负极,Cu电极为正极,因此实验1、2中Al电极的作用不相同;【小问2详解】实验3中由于电极活动性:Al>C,Al能够与HCl发生置换反应,所以在构成的原电池反应中,Al为负极;在实验4中,尽管金属活动性:Mg>Al,但是Al能够与NaOH溶液反应,而Mg不能发生反应,故在构成的原电池反应中,Al为负极,Mg为正极,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小问3详解】根据题意电池的工作原理,形成和C沉积在Pd包覆纳米多孔金电极表面,故总反应式为。30.氯可形成多种含氧酸盐,广泛应用于杀菌、消毒及化工领域。实验室中利用如图装置(部分装置省略)制备和,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 回答下列问题:(1)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___________,a中的试剂为___________。(2)c中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___________。(3)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晶体。沉淀过滤后,洗涤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4)取少量和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可知该条件下的氧化能力___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答案】(1)①.分液漏斗②.饱和食盐水(2)①.②.避免生成(3)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任操作2〜3次(4)小于【解析】【分析】本实验目的是制备KClO3和NaClO,并探究其氧化还原性质;首先利用浓盐酸和MnO2粉末共热制取氯气,生成的氯气中混有HCl气体,可在装置a中盛放饱和食盐水中将HCl气体除去;之后氯气与KOH溶液在水浴加热的条件发生反应制备KClO3,再与NaOH溶液在冰水浴中反应制备NaClO;氯气有毒会污染空气,所以需要d装置吸收未反应的氯气。【小问1详解】盛放浓盐酸的仪器名称是分液漏斗,据分析,a中的试剂为饱和食盐水。【小问2详解】c中氯气在NaOH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结合得失电子数守恒、元素守 恒可得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根据氯气与KOH溶液的反应可知,加热条件下氯气可以和强碱溶液反应生成氯酸盐,所以采用冰水浴冷却的目的是避免生成。【小问3详解】反应结束后,取出b中试管,经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晶体。沉淀过滤后,洗涤的操作方法是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浸没沉淀,待水自然流下后,重任操作2〜3次。【小问4详解】取少量和溶液分别置于1号和2号试管中,滴加中性KI溶液。1号试管溶液颜色不变,2号试管溶液变为棕色,说明1号试管中氯酸钾没有将碘离子氧化,2号试管中次氯酸钠将碘离子氧化成碘单质,即可知该条件下的氧化能力小于。31.取4.9g和0.87g的固体混和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为4.81g。该剩余固体与足量的浓盐酸在加热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单质气体A。提示:。请计算:(1)的分解率___________。(2)气体A的物质的量___________。【答案】(1)50%(2)0.07mol【解析】【小问1详解】取4.9g和0.87g的固体混和物,加热一段时间后剩余固体为4.81g,减少的质量为氧气的质量,,氧气的物质的量为0.03mol,由反应知,消耗0.02mol,则该的分解率为:。【小问2详解】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3-02-15 08:10:03 页数:22
价格:¥2 大小:1.34 M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