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历史上学期8月摸底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贵州省贵阳市2023届高三8月摸底一、选择题1.西周时期的祭祀、宴享、丧葬等所有礼仪活动,都要按等级使用以鼎为核心的成套青铜礼器,天子、诸侯、大夫、士使用鼎的规格和配套的其他礼器都有明确规定,构成了以鼎为核心的严密的礼乐制度。这种独特的礼制文化A.对君主的权力起制约作用B.有利于国家思想观念的融合与统一C.标志着贵族等级制度解体D.促进了中央集权机制的建立和强化【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对所有礼仪活动进行统一,形成了以鼎为核心的严密的礼乐制度,结合所学可知,这有利于统一国家思想观念,促进民族融合,即有利于国家思想观念的融合与统一,B项正确;西周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A项说法错误,排除;西周时期贵族等级制度并没有解体,礼制文化正是其体现,排除C项;中央集权机制建立是在秦朝,排除D项。故选B项。2.据《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殴(也),必以书,毋口请,毋羁请”“行命书及书署急者,辄行之;不急者,日觱(毕),勿敢留。留者以律论之。”据材料可知,秦朝()A.注重建立比较详密的法律体系B.创立了全新的中央集权制度C.建立规范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D.形成了多民族一体发展格局【答案】C【解析】【详解】《睡虎地秦墓竹简》记载:有事请示,必须用书面请示,不要口头请示,也不要托人为请示。传送命书及标明急字的文书,应立即传送;不急的,当天送完,不准搁压。搁压的依法论处。据材料可知,秦朝对于文书的使用和传送都有具体严格的规定,建立了规范的文书行政管理制度,C项正确;材料仅涉及文书法律,仅凭材料不能得出法律体系详密,排除A项;法律只是中央集权制度的一个方面,排除B项;材料看不出形成了多民族一体发展格局,排除D项。故选C项。3.汉承秦制,中央行政制度仍设三公九卿制。西汉时,尚书令是少府的属官;东汉光武帝时,尚书令成为尚书台长官,尚书台负责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出现“虽置三公,事归台阁”的局面。这说明东汉() A.行政中枢权力的转移加强了皇权B.君权与相权矛盾不可调和C.皇帝的权力受到尚书台监督节制D.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强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可以看出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A项正确;“不可调和”表述错误,排除B项;设立尚书台就是为了加强皇权,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是君主专制,不是中央集权,排除D项。故选A项。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儒学吸收佛、道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佛教吸收儒学精神,渐趋中国本土化;道教也受儒学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这些现象反映了()A.儒学的正统地位已然丧失B.统治者喜好影响社会文化C.儒学借佛道理论迎来新生D.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融合【答案】D【解析】【详解】儒学吸收佛道思想,佛道受到儒学影响,这是文化间的碰撞与交流融合,D项正确;儒学依然是正统,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出统治者的喜好,排除B项;C项是宋明理学的特征,排除C项。故选D项。5.“第七世纪以降之长安,几乎为一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异族入居长安者多,于是长安胡化盛极一时,此种胡化大率为西域风之好尚;服饰、饮食、乐舞、绘画,竞事纷泊;其极社会各方面,隐约皆有所化。”材料主要表明长安()A.宗教纷争频仍B.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C.社会生活奢靡D.已成为国际时尚之都【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际的都会,各种人民,各种宗教,无不可于长安得之。”可知,唐朝时期,与外国来往密切,都城长安成为国际性的大都市,体现了唐朝开放、包容的文化,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B项正确;宗教纷争频繁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A项;社会生活奢靡,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项;材料没有描述国际时尚之都,排除D项。故选B项。6.公元1051年,宋仁宗下诏:“诸路提点刑狱司廨舍与转运使副同在一州者,并徙他州”。如当京东路转运司与提点刑狱司治所都在青州时,提点刑狱司的治所则需迁往密州。据此推断,这一诏令旨在() A.践行宋代重文轻武基本国策B.预防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C.节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D.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在地方设置转运使和提点刑狱司,对知州进行监察、纠举,且府衙不在同一地区,这有利于节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对地方官员的制约,与重文轻武无关,排除A项;材料中的转运使和提点刑狱司不设置在一个地区,是为了节制地方势力,并不是为了预防地方官员的贪污行为,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没有体现提高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7.如图是元代墓葬出土的纳粮彩绘壁画,描绘农民向政府纳粮的场景。图中仓房前一群农民肩负粮袋,准备将粮食入仓:右侧树荫下,一名身着红袍的官员坐在朱红色桌案后进行登记,案上摊着文书簿册。该壁画()A.展示元代农民承担的赋役种类繁多B.体现元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束缚减弱C.凸显元政府征收国境关税的重要性D.成为研究元代赋税征收的重要史料【答案】D【解析】【详解】壁画是元代实物资料,写实的描绘了元代农民纳粮场景,纳粮与赋税征收相关,因此这一资料成为研究元代赋税征收的重要史料,D项正确;通过壁画反映不出元代农民承担的赋役种类,排除A项;通过静态的壁画无法得出当时元政府减弱了对农民的人身束缚,排除B项;材料只能体现出纳粮,无法体现征收的税种,排除C项。故选D项。 8.鸦片战争后,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得诸多特权,但未能将鸦片贸易合法化;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英国获得了鸦片以“洋药”名义纳税进口的特权。这一变化,源于英国意图()A.彻底扭转对华贸易逆差B.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C.开始用鸦片毒害中国人D.破坏中国的锁国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结合所学,英国推动实现鸦片贸易合法化,目的是利用鸦片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B项正确;早在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夕,由于鸦片走私,英国已经扭转对华贸易逆差,排除A项;19世纪初英国已经开始用鸦片毒害中国人,排除C项;经过第一次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英国已经破坏中国的锁国政策,排除D项。故选B项。9.如表是近代中国植茶面积、茶产量、销量估算表。据表可知,近代中国()年份万亩植茶面积产量(万担)内销(万担)外销(万担)1832—1837(年均)521260.520060.51861625312.5202.51101871819409.5202.520718869349567.46205362.46A.茶叶的产销受世界市场影响B.茶叶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C.垄断了世界茶叶生产和市场D.茶叶出口导致了贸易逆差【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可知,19世纪后半叶,中国茶叶种植和产量有明显增长,与此对应,茶叶外销也明显增加,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后,西方殖民侵略者打开中国国门,中国被卷入世界市场,国外市场对茶叶的需求刺激了茶叶外销及茶叶种植和生产的增加,可见茶叶的产销受世界市场影响,A项正确;表格仅能反映茶叶一种出口商品的情况,不能证明茶叶是最主要的出口商品,也不能证明茶叶出口导致了贸易逆差,排除B项、D项;表格仅能反映中国茶叶产销情况,不能反映世界范围内茶叶产销情况,不能得出中国垄断了世界茶叶生产和市场, 排除C项。故选A项。10.二十世纪20年代,鲁迅在《南腔北调集<自选集>自序》中写道:“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这可以用来说明近代中国()A.民众政治参与热情高涨B.选择君主专制制度符合国情C.军阀割据混战政局动荡D.探索民主共和道路艰难曲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材料“见过辛亥革命,见过二次革命,见过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看来看去,就看的怀疑起来,于是失望、颓唐得很了。”并结合所学知识,民国建立后,社会秩序仍然很混乱,表明探索民主共和道路艰难曲折,D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民众参政,排除A项;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排除B项;材料体现不出军阀割据混战,排除C项。故选D项。11.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审议通过《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对“妇女运动”的认知已不再局限于争取男女平等、经济独立、婚姻自由等具体问题,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发动、领导妇女在社会阶层、斗争实践、自身解放中提升地位,发挥能力、实现价值。这说明当时中国共产党人()A.认为社会革命实现了男女平等B.将民主革命与妇女运动相结合C.唤醒了全社会女权意识的觉醒D.主张妇女在经济上要独立自主【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而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针,发动、领导妇女在社会阶层、斗争实践、自身解放中提升地位,发挥能力、实现价值”,可知中共二大强调妇女的社会价值,说明将民主革命与妇女运动相结合,B项正确;当时男女平等并未实现,排除A项;“唤醒了全社会女权意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C项;材料不仅包括妇女经济独立,还包括社会和政治地位,排除D项。故选B项。12.1930年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开启赤、白地区的“对外贸易”,方志敏提出“见钱见物”,专门成立“对外贸易处”。至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建立时,革命根据地已设立了18个对外贸易处。这些举措()A.动摇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基础B.加强了中共与苏俄的经济交流C.践行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D.为根据地争取到国际物质援助 【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革命根据地设立了对外贸易处,发展与白区的贸易,结合所学,这些举措有利于疏通赤、白地区物资交流,打破敌人经济封锁,保障革命根据地的生存和发展,践行了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C项正确;发展赤、白地区之间的贸易并不能动摇国民党统治的经济基础,排除A项;材料所述为根据地与国民党控制的白区的贸易,并非与苏俄或其他外国的经济交流,排除B项、D项。故选C项。13.有学者认为: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后,与国民党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方针相比较,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包括学生、知识分子、很大一部分资产阶级和许多工人。这表明中国共产党()A.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了大批党员B.促成联蒋抗日方针的全面实施C.以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为核心D.与社会各界达成共赴国难共识【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局部抗战开始后,中国共产党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救国主张,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这是因为抗日救国主张符合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C项正确;材料中看不出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大城市发展了大批党员,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促成联蒋抗日方针已经全面实施,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更符合中国城市人口的心态,但当时一些力量仍然支持国民党,排除D项。故选C项。14.建国初期,私营银行和钱庄绝大部分支持投机资本,用高利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供投机商人囤积物资,哄抬物价;政府采取重大举措后,作为投机资本支柱的银行陷入困境以致倒闭,民众不敢在私营银行、钱庄存款;国家规定国营企业和国家机关的现金必须存入国家银行;到1953年,全部私人银行实现公私合营。据此可知,政府()A.通过稳定金融秩序巩固人民政权B.借助国家干预完成了三大改造C.以国家注资的方式实现控股经营D.缺乏科学系统的金融监管机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国家规定国营企业和国家机关的现金必须存入国家银行;到1953年,全部私人银行实现公私合营”,可知新中国通过金融政策,吸引私人资金,实现公私合营,巩固了政权,A项正确;材料只提到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并未提到农业,排除B项; 政府通过“和平赎买”政策实现控股经营,排除C项;材料强调公私合营,无法得知金融监管机制的缺失,排除D项。故选A项。15.1962年中央财经小组第一次会议,针对我国经济发生严重困难,周恩来提出:“上联:先抓吃穿用,下联: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据此推知,当时党和政府经济工作的重心是()A.大规模开展基础设施建设B.严格财经制度抑制通货膨胀C.计划供应生活物质必需品D.调整国民经济搞好市场供应【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上联:先抓吃穿用,下联:实现农轻重,横批:综合平衡。”并结合所学可知,60年代初,提出“八字方针”,强调农轻重均衡发展,关注民生,搞好市场供应,D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国民经济均衡发展,并没有涉及基础设施建设和财经制度,排除A、B两项;但是虽然实行计划供应,但是材料主旨强调农轻重均衡发展,排除C项。故选D项。16.1989年7月,邓小平会见美国布什总统特使斯考克罗夫特时说道:“现在中美关系确实处在一个很微妙、甚至可以说相当危险的地步。中国没有触犯美国……美国在很大范围内直接触犯了中国的利益和尊严。中国的内政决不允许任何人加以干涉,不管后果如何,中国都不会让步。”材料旨在强调中国政府()A.以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为基础B.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原则C.以推行对外开放政策为立足点D.加强两国的战略合作为目标【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国的内政决不允许任何人加以干涉,不管后果如何,中国都不会让步”可知,中国政府强调中美关系中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的原则,B项正确;材料主旨强调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没有涉及国际经济新秩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中美关系,并不是对外开放政策,排除C项;加强两国的战略合作与材料主旨不符合,排除D项。故选B项。17.19世纪以前,人们认为古希腊信史只能从公元前776年古代第一届奥林匹亚赛会算起;但19世纪后期,考古学家发现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古希腊文明史被上推到公元前2000年以前。这说明()A.历史研究是考古发掘的内在动力B.考古发现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知C.奥林匹亚赛会是希腊信史的开端D.对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的解释 【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考古发现证实了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的存在,推动了古希腊历史研究,表明考古发现影响人们对历史的认知,B项正确;材料反应考古发掘对历史研究的影响,而非历史研究对考古发掘的影响,排除A项;古希腊文明可上溯到比奥林匹亚赛会更为久远的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时期,排除C项;古希腊文明起源于迈锡尼文明和克里特文明,对这一历史事实只能有一种正确解释,排除D项。故选B项。18.公元3世纪,罗马的卡拉卡拉敕令规定帝国境内的自由男子皆为罗马公民。这使得罗马帝国境内不同民族的自由男子变为罗马人这一共同体,并且他们绝大多数都对这一新身份有着强烈的认同。这一规定()A.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基础B.反映了帝国境内的居民自由平等C.使罗马人获得了政治普选权D.解决了罗马帝国境内的民族矛盾【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这使得罗马帝国境内不同民族的自由男子变为罗马人这一共同体,并且他们绝大多数都对这一新身份有着强烈的认同”,可以看出罗马给予不同民族的自有男子以公民权,促进了罗马政权的巩固,A项正确;“自由平等”仍是罗马自由民的内部平等,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政治普选权,排除C项;“解决了”表述绝对,排除D项。故选A项。19.如表是16、17世纪世界商贸简表。据如表推知,16、17世纪()印度洋贸易欧洲商人出现在印度洋贸易中,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优势大西洋贸易欧洲与非洲、美洲之间形成“三角贸易”;欧洲人将生产的手工制品运到美洲出售,换回南美洲的贵金属、蔗糖、烟草太平洋贸易葡萄牙:把中国的生丝、瓷器等货物经澳门运往印度果阿,再转运到欧洲各国进行贸易,获取大量白银,这些白银的大部分又流入中国西班牙:通过“马尼拉大帆船”,运载大量中国生丝、丝绸、棉布和瓷器等产品到墨西哥交换白银,这些白银也大量流入中国 中国:日本与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中国,进一步刺激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经济发展;逐渐形成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A.传统的印度洋贸易逐渐退出全球海路贸易B.英西、英荷之间争夺海洋控制权斗争激烈C.中国贸易网络成为世界贸易圈的组成部分D.中美洲与东南亚成为欧洲移民的主要地区【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表格内容,16、17世纪逐渐形成围绕白银输入中国的贸易网络,中国贸易网络成为世界贸易圈的组成部分,C项正确;16、17世纪欧洲商人出现在印度洋贸易中,在与阿拉伯商人的竞争中逐渐占优势,表明印度洋贸易并未退出全球海路贸易,排除A项;从材料中看不出英西、英荷之间斗争激烈,排除B项;从材料中看不出欧洲移民情况,排除D项。故选C项。20.启蒙运动时期,德国的一些新大学成为新思想发展和传播的中心,社会热点问题纳入大学课堂讨论,增强了大学课程的实用性;大学课程中法学、自然科学、医学等成为最受欢迎的科目。这表明()A.启蒙运动促进近代科学的普及B.德国政府重视高等教育发展C.启蒙思想提升了德国国民素质D.思想解放推动高等教育变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启蒙运动推动了大学学术讨论的活跃和课程实用性的增强,可见思想解放推动高等教育变革,D项正确;仅仅从自然科学成为最受欢迎的科目不能得出近代科学的普及,排除A项;从材料看不出德国政府重视高等教育,排除B项;仅凭材料不能证明启蒙思想提升了德国国民素质,排除C项。故选D项。21.恩格斯评价英国内阁制度:“人们可以把旧的封建性法权形式的很大一部分保存下来,并且赋予这种形式以资产阶级的内容,甚至直接给封建的名称加以资产阶级的含义,就像英国……发生的那样。”这说明英国内阁()A.是传统与现实政治相结合的产物B.是以民主形式装饰的封建机构 C.是资产阶级推翻封建势力的产物D.运行机制与英国议会共同进退【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人们可以把旧的封建性法权形式的很大一部分保存下来,并且赋予这种形式以资产阶级的内容”可知,恩格斯认为英国的内阁制度是对传统制度的继承与发展,即是传统与现实政治的结合,A项正确;英国的内阁不属于封建机构,排除B项;在恩格斯看来,英国的内阁是资产阶级通过封建法权形式保存下来的机构,不是彻底推翻封建势力重建机构,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2.二战期间,美英等国严格实行食品配给制度;1945年,美国率先取消定量配给制,而英国直到1947年,主要食品依然实行某种形式的配给供应。这说明()A.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使英国受惠B.英国政府加大了公共事业的开支C.战后欧洲人的生活消费标准提高D.战争影响英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答案】D【解析】【详解】英国的配给制取消时间晚于美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美国受到战争的冲击较小,因此经济形势比英国要好一些,这说明战争影响英美经济的发展不平衡,D项正确;1947年马歇尔计划实行,排除A项;英国取消配给制的时间较晚,说明当时英国的经济形势不容乐观,而非英国加大了公共事业的开支,排除B项;配给制是经济形势相对恶劣情形下采取的举措,排除C项。故选D项。23.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苏共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三和路线”,主张缓和以美苏为首两大阵营的冷战关系,使剑拔弩张的国际形势暂时得到缓和,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三和路线”旨在()A.缓解古巴导弹危机后的美苏关系B.为苏联改革营造相对稳定国际环境C.向美国妥协以促进世界和平发展D.彻底突破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束缚【答案】B【解析】【详解】赫鲁晓夫提出“三和路线”,是想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为苏联改革营造相对稳定国际环境,B项正确;古巴导弹危机发生在1961年,排除A项;材料“主张缓和以美苏为首两大阵营的冷战关系,使剑拔弩张的国际形势暂时得到缓和,提高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体 现的是缓和与美国的关系,体现不出向美国妥协,排除C项;彻底突破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束缚表述太绝对,排除D项。故选B项。24.如图是1962年慕尼黑报纸发表的《新欧洲》,图中的法国总统戴高乐(右)和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左),正在设计、制作一张新欧洲的政治版图;墙壁上,法国和德国的两块地图位于正中,两人正在思考意大利、英国等国该如何摆放。该漫画反映了()A.世界多极化趋势逐渐出现B.欧洲国家由统一走向分裂C.法德是欧洲事务的主导者D.欧共体促进欧洲的一体化【答案】A【解析】【详解】《新欧洲》中法德两国实现了合作,意图主导欧洲,这反映了当时欧洲逐渐走向联合,是世界多极化逐渐出现的体现,A项正确;材料涉及到的是欧洲的政治格局,B项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通过材料能看出法德两国意图主导欧洲,但是这只是主观意图,而非客观事实,排除C项;欧共体出现是在1967年,排除D项。故选A项。二、非选择题2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公元前241年,罗马取得了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胜利,取得了地中海的制海权,夺取了地中海第一大岛西西里。为了弥补战争的巨大开销,罗马在西西里设立了第一个行省,并派驻总督进行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因为行省远离罗马,总督在行省中握有绝对的权力,这就为行省总督滥用职权、横行不法,提供了便利条件。罗马对行省课征赋税,通常实行包税制。包税人按照合同预付税额,然后对行省居民加捐加税,甚至进行公开的敲诈勒索。 ——摘编自刘家和、王敦书主编《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材料二1260年7月,忽必烈在燕京(今北京)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行省逐渐成为地方最高一级政府机构。据《元史》记载,行省权力较大,“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是,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行省官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中央通过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元朝统治者对行省实行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摘编自范红军《元代设行省如何加强了中央集权》(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罗马行省制和元朝行省制的异同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元朝行省制的积极影响。【答案】(1)同:都通过建立行省加强对地方治理;行省都拥有较大权力。异:①地域划分:罗马对战争中开拓的土地,建立行省治理;元朝行省经历中央派出机构到地方最高政府机构的变化,行省遵循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②权力结构:罗马行省的总督握有绝对权力;元朝行省官员的权力受到中央节制.。③财税征收:罗马行省的赋税征收实行包税制;元朝行省的财税征收须经中央审批。④设立目的:罗马为了弥|战争的巨大开销设立行省;元朝为了有效管理辽阔的疆域而设行省。(任从两方面对比回答)(2)积报影响:①提高了行政效率;②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国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④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⑤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的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产生深远影响。(任答2点)【解析】【详解】(1)同:结合材料“罗马在西西里设立了第一个行省,并派驻总督进行治理。总督拥有该行省的军事、民政和司法全权。因为行省远离罗马,总督在行省中握有绝对的权力,”“忽必烈在燕京(今北京)设立行中书省,作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后来,行省逐渐成为地方最高一级政府机构。”可分析出都通过建立行省加强对地方治理;行省都拥有较大权力。异:①地域划分:结合材料“罗马取得了第一次布匿战争的胜利,取得了地中海的制海权,夺取了地中海第一大岛西西里。”可分析出罗马对战争中开拓的土地,建立行省治理;结合材料“中央通过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元朝统治者对行省实行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可分析出元朝行省经历中央派出机构到地方最高政府机构的变化,行省遵循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②权力结构:结合材料“因为行 省远离罗马,总督在行省中握有绝对的权力,”可分析出罗马行省的总督握有绝对权力;结合材料“中央通过监察机构对行省官员进行监督。”可分析出元朝行省官员的权力受到中央节制.。③财税征收:结合材料“罗马对行省课征赋税,通常实行包税制。”可分析出罗马行省的赋税征收实行包税制;结合材料“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可分析出元朝行省的财税征收须经中央审批。④设立目的:结合材料“为了弥补战争的巨大开销,罗马在西西里设立了第一个行省,”可分析出罗马为了弥|战争的巨大开销设立行省;结合所学知识元朝为了有效管理辽阔的疆域而设行省。(2)积报影响:接恶化所学知识提高了行政效率;结合材料“为了从根本上消除行省赖以自重的自然地理之险、区域经济之利,元朝统治者对行省实行犬牙交错的划界原则。”可分析出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国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巩固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结合所学知识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对后世的地方行政区域划分产生深远影响。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88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到2021年底,全国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已达16.91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我国的高速公路规划主要由国家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省级政府编制,地方政府也有高速公路规划的自主权。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快了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鼓励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从银行借贷融资。由此,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政府预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国外资金组成,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这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刺激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摘编自王金余《中美高速公路发展模式比较研究》材料二2015—2021年中国高速公路里程数及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统计表年份高速公路里程(单位:万公里)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额(单位:亿元)高速公路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率(%)201512.357949.971.7201613.108235.323.6201713.659257.8612.4201814.2699727.7 201914.961150415.4202016.101347917.2202116.91515112.4——整理自中国交通运输部各年度《交通运输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材料三美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37年开始修建的宾夕法尼亚州收税高速公路,到2009年已经完成以州际公路为核心的高速公路网。美国的高速公路由联邦与州按9:1的比例共同出资建设。其中联邦出资主要来源于“公路信托基金”,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燃油税、轮胎税、润滑油税、卡车和拖车购置税、联邦重型汽车年度使用税等,其中燃油税几乎占了整个联邦公路信托基金收入的90%。美国十分注重对公路交通需求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公路的一系列模型和参数,为公路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基础。——摘编自边策《中国高速公路与美国高速公路发展比较研究》(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的原因。(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美两国在高速公路建设方面的不同。【答案】(1)原因: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公路交通运输需求大幅增长;②高速公路投资快速增长,资金来源多样化;③亚洲金融危机刺激了我国加快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④“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的刺激;⑤各级政府部门重视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任答3点)(2)不同:①美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燃油税为主体的公路信托基金;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②美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早;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晚、发展速度快。③美国高速公路规划重视对公路交通需求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中国由国家主导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地方政府也有规划自主权。(任从两方面对比回答)【解析】【详解】(1)原因:从国家形势看,改革开放,经济发展迅速,公路交通运输需求大幅增长;根据材料“由此,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政府预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国外资金组成,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可知,高速公路投资快速增长,资金来源多样化;根据材料“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我国加快了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鼓励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从银行借贷融资”可知,亚洲金融危机刺激了我国加快高速公路等基础设施 的建设步伐;根据材料“这种‘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刺激了我国高速公路建设的快速发展。”可知,“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高速公路发展模式的刺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各级政府部门重视高速公路的规划与建设。(2)不同:根据材料“其资金来源主要是燃油税、轮胎税、润滑油税、卡车和拖车购置税、联邦重型汽车年度使用税等,其中燃油税几乎占了整个联邦公路信托基金收入的90%”可知,美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以燃油税为主体的公路信托基金;根据材料“高速公路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自筹资金、政府预算资金、银行信贷资金和国外资金组成,银行贷款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可知,中国高速公路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从发展历程看,美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较早;中国的高速公路建设起步晚、发展速度快。根据材料“美国十分注重对公路交通需求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形成了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公路的一系列模型和参数,为公路规划和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研究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美国高速公路规划重视对公路交通需求及其影响的定量分析;根据材料“我国的高速公路规划主要由国家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并商省级政府编制,地方政府也有高速公路规划的自主权。”可知,中国由国家主导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地方政府也有规划自主权。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在世界历史多样性发展进程中,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具有明显的继承性、实践性与创新性。材料中华文化重视以人为本,春秋时期,孔子提倡“仁”说,后世儒学家大多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人本思想在政治伦理上体现为民本思想,民本思想转化为政治实践,成为中华传统政治文化的重要特征。老子提出“道”的概念,直指人与自然的关系,凸显人的存在,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将天、地、人视为一体,认为人类利用自然应该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牡丹亭》《红楼梦》发出了对人性、良知的热烈呼声。宋应星则以“天工”表达自然的力量,“开物”表示人对自然的开发和利用,一部体现人与自然相协调、人力与天工相配合科学哲学观念的综合性科技著作问世。这些中华文明成果,不断呈现出中华民族因循儒、道思想精华、持续创新的发展。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人对人生意义和宇宙起源等社会和自然问题的知识追求,被当时的哲学家力图用理性的思维方式认识和解释世界。苏格拉底致力于探讨人生哲理和社会伦理;柏拉图融会贯通哲学和数学知识,为后世几何学的发展奠定基础;亚里士多德建立政治学、逻辑学、物理学等学科体系,对欧洲科学知识的系统形成产生重要影响。从14世纪人文主义 对人的价值和尊严的肯定、提倡探索人与自然的奥秘,发展到17、18世纪启蒙思想家提出人权、平等、法治、权力制衡等基本政治思想。从16世纪伽利略通过实验,发现了自由落体定律等物理学定律,发展到17世纪牛顿力学体系等欧洲自然科学取得的重大突破。类似哲学和政治思想、物理学等领域的发展特点,人类社会一直在各个领域探索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社会实践和科学求索中不断推出新知。——摘编自普通高中教科书《历史必修3》《历史选择性必修3》《中华文明史》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中国或世界文化成就的历史继承性和创新性,自拟论题并进行简要阐释。(要求:论题清晰,史实准确,论证逻辑严谨,史论结合)【答案】【示例】论题:从“仁”说看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实践。阐释: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素以重视“⼈与社会”的关系⽽著称。西周时期,周公提出“敬天保民”的思想,建立以⼈为中心的礼乐制度;春秋时期,面对礼崩乐坏、社会动荡的现实,孔子提倡“仁”,主张“仁者爱仁”,反对苛政,成为儒学人本思想的起源;战国时期,当各诸侯国统治者面临社会转型、选择国家发展方向时,孟子适时提出“民贵君轻”的主张,历代思想家继承其学说并转化为政治理论和实践,从而彰显了民本思想的前瞻性。汉武帝时期,顺应加强集权以实现⼤大一统的统治需要,儒学家董仲舒在继承先秦儒学的基础上,糅合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并加以创新,形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此后,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唐太宗本着对载舟与覆舟关系的认识,可畏唯民之论,在国家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将民本思想转化为政治实践,推动“贞观之治”封建盛世的到来。明清之际,对着日益加剧的社会危机和新的经济因素的发展,顾炎武等思想家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继承,重新思考国家治乱与以⺠为本的关系;《牡丹亭》《红楼梦》等文学作品,借助戏剧、小说形式,批判明清极端专制的伦理道德,肯定良知、尊崇自然⼈性,促使儒学的人本思想文化重新焕发生机。结论:中国儒学中“以民为本”的主流思想,渗透在政治、社会伦理、文艺等各个领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治理,引领历史发展的方向。(注: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阐释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阐释道家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或欧洲探索人与宇宙关系的认识与实践均可。亦可以结合其他的史实进行阐释,言之成理,均可得分)【解析】【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题,没有固定的答案。论题:依据材料“孔子提倡‘仁’说,后世儒学 家大多从人与社会的关系入手、恪守孔子的人本思想,建立起儒家的一套规范社会关系的伦理秩序”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论题是从“仁”说看民本思想的继承与实践。阐释:结合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特征、西周时期的“敬天保民”思想、春秋战国时期的儒家思想、董仲舒的新儒学、唐太宗的民本思想、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以及明清时期的小说等知识进行阐释。最后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是中国儒学中“以民为本”的主流思想,渗透在政治、社会伦理、文艺等各个领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创新,推动了国家与社会的治理,引领历史发展的方向。也可从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阐释西方人文思想的起源和发展;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阐释道家思想的发展和实践或欧洲探索人与宇宙关系的认识与实践,言之有理即可。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6世纪末,为应对外部军事威胁、参与海外贸易与对外扩张的竞争,荷兰摆脱西班牙王国统治宣布独立后,由地方各省派出代表组成以国家议会为核心的中央国家机关,并以此为基础,综合建国前各省财政金融制度,创建了由国家议会主导、各省募集税金的中央财政制度。相比欧洲其他国家,荷兰中央财政制度中纳税人能够通过代议机构直接影响国家政策,商人团体也能够有效地干预国家议会的决策。1602年,在荷兰中央政府支持下,各省多家私营贸易公司合并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该公司从国家议会获得大量的特许状,享有从好望角到麦哲伦海峡之间的贸易垄断权,甚至还被授予开战或媾和、夺取外国船只、建立殖民地、修筑城堡和铸币的权力。正是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荷兰在国际竞争中逐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尽管荷兰共和国时期国民的捐费和关税非常繁重,“比西班牙国王强加得更多”,但“这是各省互相协商之后的结果,他们宁愿承担这些负担,也勇敢地选择与强大的西班牙王国交战”。——摘编自刘守刚、王培豪《荷兰共和国时期的财政金融革命及历史启示》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荷兰中央财政制度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荷兰中央财政制度改革的积极作用。【答案】(1)特点:立足于巩固新生政权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国家议会和地方各省的共同推动;财政制度与国家政治体制相适应;商业资本在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注重财政金融制度传承与创新并重。(任答3点)(2)作用:有利于凝聚和加强荷兰的国家力量,提升荷兰应对外部军事威胁的实力,巩固新生国家政权;提升了荷兰的国际竞争力,为荷兰的海外贸易和对外扩张提供了重要保障;促进了荷兰工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增强了荷兰的国家认同意识,推动荷兰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为欧洲国家现代财政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借鉴。(任答4点) 【解析】【小问1详解】特点:根据材料“荷兰摆脱西班牙王国统治宣布独立”可分析出立足于巩固新生政权和国家发展的现实需要;根据材料“由地方各省派出代表组成以国家议会为核心的中央国家机关”可分析出国家议会和地方各省的共同推动;根据材料“综合建国前各省财政金融制度,创建了由国家议会主导、各省募集税金的中央财政制度”可分析出财政制度与国家政治体制相适应;根据材料“商人团体也能够有效地干预国家议会的决策”可分析出商业资本在改革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所学可分析出注重财政金融制度传承与创新并重。(任答3点)【小问2详解】作用:根据材料“这是各省互相协商之后的结果,他们宁愿承担这些负担,也勇敢地选择与强大的西班牙王国交战”可分析出有利于凝聚和加强荷兰的国家力量,提升荷兰应对外部军事威胁的实力,巩固新生国家政权;根据材料“正是在中央财政的支持下,荷兰在国际竞争中逐步形成强大的竞争力”可分析出提升了荷兰的国际竞争力,为荷兰的海外贸易和对外扩张提供了重要保障;根据材料“荷兰中央政府支持下,各省多家私营贸易公司合并成立荷兰东印度公司”可分析出促进了荷兰工商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结合所学可分析出增强了荷兰的国家认同意识,推动荷兰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结合所学可分析出为欧洲国家现代财政制度的形成提供了借鉴。(任答4点)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943年9月30日,日本御前大本营政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设定“绝对国防圈”的第二个战争指导大纲,提出的方针(一)帝国以在今明年内决出战局大势为目标,继续粉碎美英等敌国的进攻企图,迅速确立必胜的战略态势,同时迅速增强决胜战力,特别是航空战力,并主动进行对美英的作战。(二)帝国须进一步密切同德国的合作,为完成这场共同的战争而迈进,同时主动谋求对苏关系的好转。(三)迅速确立国内决战态势,同时进一步加强大东亚的团结。大纲的要点还有:(一)排除万难,大致以1944年中期为目标确立对付美英进攻的战略态势,随时捕捉并粉碎敌人的反攻力量。为遂行帝国战争,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方面将应绝对确保的重要区域(包括千岛、小笠原、内南洋(中西部)及新几内亚西部、巽他、缅甸)作为圈域。战争期间,自始至终要确保圈域内的海上交通。(二)努力避免日苏战争,积极改善日苏邦交,同时抓住机会调解德苏关系。(三)继续不断地对重庆施加压力,特别要扼制从中国大陆对日本本土的空袭或对海上交通的妨碍,并伺机迅速解决中国问题。 ——据《太平洋战争期间日本的战争指导大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日本政府颁行“战争指导大纲”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期间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的相互关系。【答案】(1)背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重⼤转折;太平洋战场上,美英盟军由防御转向进攻,日军逐渐丧失制空权,海上力量遭到重创,被迫进行战略收缩;苏德战场上德军遭到沉重打击,日本“北进”与德国共同进攻苏联的计划被粉碎,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渐趋崩溃;中日战争形势逐渐发生变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持续坚决地抵抗日军,对日本本土和海上交通线构成巨大压力。(任答3点)(2)关系:二战期间,中国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先后爆发,亚太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战线的形成和发展;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相互支持,共同打击、牵制日军,有力地支援了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与美英盟军相互配合,破除日军圈占太平洋、印度洋重要区域的控制权;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国战场打击、牵制日军对外侵略的主力部队,减轻太平洋战场美英盟军大举反攻日军的压力;反法西斯同盟协同抗战,对击败日本法西斯发挥了重大作用。(任答4点)【解析】【详解】(1)背景:根据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时期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发生重大转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太平洋战场上,美英盟军由防御转向进攻,日军逐渐丧失制空权,海上力量遭到重创,被迫进行战略收缩;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德战场上德军遭到沉重打击,日本“北进”与德国共同进攻苏联的计划被粉碎,法西斯轴心国集团渐趋崩溃;在中国战场,中日战争形势逐渐发生变化,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持续坚决地抵抗日军,对日本本土和海上交通线构成巨大压力。(2)关系: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战期间,中国抗日战争和太平洋战争先后爆发,亚太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之一,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反法西斯统⼀战线的形成和发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战场和太平洋战场相互支持,共同打击、牵制日军,有力地支援了欧洲战场的反法西斯战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远征军入缅对日作战,与美英盟军相互配合,破除日军圈占太平洋、印度洋重要区域的控制权;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国战场打击、牵制日军对外侵略的主力部队,减轻太平洋战场美英盟军大举反攻日军的压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反法西斯同盟协同抗战,对击败日本法西斯发挥了重大作用。30.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郑回,唐玄宗天宝年间以明经入仕,任端州西泸县令,后为南诏所虏。南诏王阁 罗凤以郑回“有儒学,甚爱重之”,令其孙异牟寻“师事之”。公元779年,异牟寻继南诏王位后,“以郑回为清平官(宰相),事皆咨之,秉政用事”。唐德宗时期,郑回劝异牟寻归唐,“自昔南诏尝款附中国,中国尚礼义,以惠养为务,无所求取。今弃(土)蕃归唐,无远戍之劳、重税之困,利莫大焉”“异牟寻尚其言,谋内附者十余年矣”。793年,异牟寻遣使分三路入朝,“言归义(唐)之念如金之坚”,德宗嘉之,赐以诏书。794年,唐使崔佐时出使南诏,与异牟寻会盟于点苍山,南诏“请全部落归附汉朝(即唐朝)”“置戍相保,永同一家”。唐诏和盟后,南诏“复遣清平官尹辅酋等七人谢天子,献铎鞘、浪剑、郁刃、生金、瑟瑟、琥珀、牛黄、毡、纺丝、象、犀。”又派遣了大批云南子弟到成都学习书算,“业就辄去,复以他继。如此垂五十年,不绝其来,则其学于蜀者不啻千百”。同时,唐朝也派遣内地工匠到南诏传授技术,使南诏“数年之后,蔼有华风”。——摘编自薛文《郑回与唐诏和盟》(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郑回促成唐诏和盟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唐诏和盟的历史意义。【答案】(1)原因:南诏政权曾依附于唐朝,为唐诏和盟奠定历史基础;南诏统治集团对中华传统文化认同;吐蕃政权向南诏征收沉重赋税和劳役,民族矛盾尖锐;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南诏产生积极影响;郑回地位崇高,长期秉政,对南诏政策走向具有一定影响力;唐德宗时期,唐朝国力有所恢复,影响力逐渐扩大。(任答3点)(2)意义:安定了西南边疆;促进唐中央政府和南诏地方政权之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和交流;推动南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局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任答4点)【解析】【详解】(1)原因:根据材料“昔南诏尝款附中国”,得出南诏政权曾依附于唐朝,为唐诏和盟奠定历史基础;根据材料“中国尚礼义”,得出南诏统治集团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根据材料“今弃(土)蕃归唐,无远戍之劳、重税之困,利莫大焉”,得出吐蕃政权向南诏征收沉重赋税和劳役,民族矛盾尖锐;根据材料“德宗嘉之,赐以诏书”,结合所学得出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对南诏产生积极影响;根据材料“以郑回为清平官(宰相),事皆咨之,秉政用事”,得出郑回地位崇高,长期秉政,对南诏政策走向具有一定影响力;结合所学,唐德宗时期,唐朝国力有所恢复,影响力逐渐扩大。(2)意义:根据材料“置戍相保,永同一家”,得出安定了西南边疆;根据材料“(南诏)派遣了大批云南子弟到成都学习书算”、“唐朝也派遣内地工匠到南诏传授技术”,得出促 进唐中央政府和南诏地方政权之间的经济与文化联系和交流,推动南诏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的发展;结合所学,唐朝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友好交往,有利于推动中华民族多元体格局的发展,有利于促进民族团结,加强民族交融,推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3-02-01 16:15:11 页数:21
价格:¥3 大小:808.76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