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生物
>
辽宁省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辽宁省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2020-2021学年高三生物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4
2
/24
剩余22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0年渤大附中育明高中高三第二次考试高三生物试卷说明: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等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报道,国内某女大红细菌”——MRSA,该细菌对26种抗生素都毫无反应,患者经医院抢救21天,最终脱离危险。下列关于MRSA的叙述,正确的是()A.“网红细菌”与动物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细菌有细胞壁B.“网红细菌”的遗传物质主要分布在染色体上C.“网红细菌”的细胞壁成分是几丁质D.可根据细菌细胞膜的通透性判断细菌的存活情况【答案】D【解析】【分析】“网红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没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无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拟核中。“网红细菌”的耐药性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A、“网红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动物细胞属于真核生物,两者的本质区别在于有无以核膜包被的细胞核,A错误;B、“网红细菌”属于原核生物,无染色体,遗传物质主要在拟核中,B错误;C、“网红细菌”为细菌,其细胞壁的成分主要是肽聚糖,C错误;D、只有活细胞的细胞膜才具有选择透过性,因此可根据细胞膜的通透性判断细菌的存活情况,D正确。故选D。2.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的成分、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但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有所不同B.部分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直接相连,都主要由脂质和蛋白质构成 C.为胰岛B细胞提供3H氨基酸,3H氨基酸会依次在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具膜细胞器中出现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且都与能量转换有关【答案】C【解析】【分析】1.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细胞器膜和核膜组成,生物膜系统在组成成分和结构上相似,在结构和功能上联系,生物膜系统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既各司其职,又相互协作,共同完成细胞的生理功能。2.在细胞中,各种生物膜在结构和功能上构成的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形成的结构体系,叫做生物膜系统。其重要的作用有,细胞膜不仅使细胞具有一个相对稳定的内环境,同时在细胞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运输、能量交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决定作用。第二、细胞的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第三,细胞内的生物膜把细胞分隔成一个个的小区室,保证了细胞的生命活动高效、有序进行。【详解】A、各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都是磷脂双分子层,但所含蛋白质的种类和数量会有所不同,因为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从而使得各种生物膜功能之间的差异,A正确;B、内质网内连核膜,外连细胞膜,据此可推测部分内质网膜和细胞膜直接相连,其主要成分是脂质和蛋白质,B正确;C、为胰岛B细胞提供3H氨基酸,3H氨基酸会依次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等具膜细胞器中出现,核糖体为无膜结构的细胞器,C错误;D、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是动力车间,叶绿体是养料制造车间和能量转换站,故二者都与能量转换有关,D正确。故选C。【点睛】3.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的选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成分中都含有NaOH溶液并且质量浓度相同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食用花生油最好选用苏丹III染液来鉴定,而一般不选用苏丹IV染液来鉴定D.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糖且近于白色,不可以用于还原糖的鉴定 【答案】C【解析】【分析】生物组织中化合物的鉴定:(1)斐林试剂可用于鉴定还原糖,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溶液的颜色变化为砖红色(沉淀)。斐林试剂只能检验生物组织中还原糖(如葡萄糖、麦芽糖、果糖)存在与否,而不能鉴定非还原性糖(如淀粉)。(2)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3)脂肪可用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鉴定,呈橘黄色(或红色)。【详解】A、双缩脲试剂由两种试剂组成:0.1g/mL的NaOH溶液和0.01g/mL的CuSO4溶液,斐林试剂也由两种试剂组成:0.1g/mL的NaOH溶液和0.05g/mL的CuSO4溶液,A正确;B、花生种子富含脂肪且子叶肥厚,颜色较浅,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B正确;C、食用花生油颜色发黄,而苏丹Ⅲ染液可将脂肪染成橘黄色,不易区别,故最好选用苏丹Ⅳ染液,它可以将脂肪染成红色,C错误;D、甘蔗中虽然含糖多,但主要为蔗糖,而蔗糖为非还原糖,所以不能作为本实验的实验材料,D正确。故选C。4.科研人员将某油料作物种子置于条件适宜的环境中培养,定期检测种子萌发过程中(含幼苗)脂肪的相对含量和干重,结果如图所示。以下叙述正确的是()A.C点幼苗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导致AB段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CC.AB段种子干重增加说明光合速率一定大于呼吸速率D.在种子萌发初期,脂肪转化为糖类可导致有机物的总量增加【答案】D【解析】 【分析】据图分析: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种子萌发过程中(含幼苗)的脂肪会转变成糖类,脂肪含量减少,糖类与脂肪相比含有较多的O原子,所以有机物含量增加,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旺盛,糖类经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释放能量,所以有机物的含量又减少,幼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有机物开始积累。【详解】A、幼苗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当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时,有机物开始积累,所以C点幼苗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种子干重增加,A错误;B、种子萌发过程中(含幼苗)的脂肪会转变成糖类,脂肪含量减少,糖类与脂肪相比含有较多的O原子,所以有机物含量增加,因此导致AB段种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O,B错误;C、油料种子含有较多脂肪,种子萌发过程中(含幼苗)的脂肪会转变成糖类,糖类与脂肪相比含有较多的O原子,所以AB段种子干重增加,不能说明此时光合速率一定大于呼吸速率,C错误;D、油料种子含有较多的脂肪,种子萌发初期脂肪会转变成糖类,脂肪含量减少,糖类与脂肪相比含有较多的O原子,所以有机物含量增加,D正确。故选D。5.下表为甲同学用某浓度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测得的数据,下图为乙同学用另一浓度的KNO3溶液进行质壁分离实验时所绘制的曲线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2分钟4分钟6分钟8分钟10分钟原生质体相对大小90%60%30%30%30%A.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等于外界溶液浓度B.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一定小于外界溶液浓度 C.甲同学实验进行到8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答案】D【解析】【分析】成熟的植物细胞有一大液泡。当细胞液的浓度小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细胞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外界溶液中,由于原生质层比细胞壁的伸缩性大,当细胞不断失水时,液泡逐渐缩小,原生质层就会与细胞壁逐渐分离开来,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当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外界溶液的浓度时,外界溶液中的水分就透过原生质层进入到细胞液中,液泡逐渐变大,整个原生质层就会慢慢地恢复成原来的状态,即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详解】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2时观察不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细胞液浓度等于或大于外界溶液浓度,但由于细胞壁的作用,原生质体不能增大,A错误;乙同学在实验进行到T1时可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此时已经开始发生质壁分离复原,所以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溶液浓度,B错误;甲同学实验进行到4分钟之后--6分钟时,质壁分离达到平衡,滴加清水后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错误;根据表格数据可知,甲同学所做实验结果没有发生质壁分离复原,而乙同学所做实验结果发生了质壁分离复原,所以甲同学所用溶液浓度要大于乙同学,D正确。6.线粒体中的[H]与氧气结合的过程需要细胞色素c的参与。细胞接受凋亡信号后,线粒体中的细胞色素c可转移到细胞质基质中,并与Apaf-1蛋白结合引起细胞凋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产生[H]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B.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C.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的细胞将无法合成ATPD.若细胞中Apaf-1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答案】C【解析】【分析】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的反应是[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场所在线粒体内膜,根据题意,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反应,且细胞色素c引起细胞凋亡的前提是必须与Apaf-1蛋 白结合,据此分析。【详解】A、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都产生[H],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A正确;B、[H]与氧气结合形成水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是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故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的反应,B正确;C、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也能合成ATP,故细胞色素c功能丧失的细胞也能合成ATP,C错误;D、根据题意,细胞色素c与Apaf-1蛋白结合后才引起细胞凋亡,因此若细胞中Apaf-1蛋白功能丧失,细胞色素c将不会引起该细胞凋亡,D正确。故选C。7.用2mol·L-l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分别浸泡取自同一部位的植物表皮,每隔相同时间在显微镜下测量视野中若干个细胞的长度x和原生质体长度y(如图1),并计算x/y的平均值,得到图2所示结果。对结果曲线分析中错误的是()A.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B.a点前比值不变说明表皮细胞水分子进出平衡C.b点前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D.c点后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x和y分别代表细胞的长度和原生质体长度y,故x/y的比值越大,证明细胞失水越严重,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渗透压大小主要与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目有关,2mol·L-1的乙二醇溶液和2mol·L-1的蔗糖溶液的渗透压相等,A正确;B、由题图可知:a之前不变的原因是一开始细胞失水较少,原生质体与细胞壁还未分离,B 错误;C、据图分析可知:b点时x/y的比值达到最大值,此时细胞失水达到最大值,证明b点前细胞逐渐失水,故表皮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增大,C正确;D、c点时置于乙二醇溶液中的x/y的比值达到最大,此后逐渐变小,证明细胞吸水,即c点后表皮细胞发生质壁分离复原,D正确。故选B。【点睛】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内因: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表现:液泡由大变小,细胞液颜色由浅变深,原生质层与细胞壁分离。8.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中a代表麦芽糖酶B.限制e~f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D.不能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图甲: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其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保持不变,应为麦芽糖酶,而d、c为麦芽糖水解产物--葡萄糖。分析图乙: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ef段,随着麦芽糖浓度的升高,催化速率逐渐加快;fg段,随着麦芽糖浓度的升高,催化速率不变。【详解】A、由图甲可知,b水解,说明b是底物麦芽糖,a是麦芽糖酶。只有麦芽糖才能与麦芽糖酶的结构完美契合,所以麦芽糖酶只能催化麦芽糖水解,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正确;B、限制e~f段上升的原因是麦芽糖的量,f~g段溶液中没有游离的酶,所以限制f~g段上升的是酶的数量。为保证实验的单一变量,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B错误; C、由题干可知,图乙中的数据是在酶的最适温度下得出的,酶在最适温度下活性最高。f点是酶饱和点,与酶活性有关,酶活性越高,酶饱和点越高。所以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酶活性都会下降,f点都将下移,C正确;D、斐林试剂与可溶性的还原性糖(葡萄糖、果糖等单糖和麦芽糖及乳糖)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够生成砖红色的氧化亚铜沉淀。所以斐林试剂与底物麦芽糖和生成物葡萄糖都能反应,产生砖红色沉淀,不能用来检验麦芽糖是否分解,D正确。故选B。9.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此后绿藻细胞的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现象是()A.O2产生停止B.CO2的固定减慢C.ADP/ATP比值下降D.NADPH/NADP+比值下降【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以及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考生在分析时明确罩上黑布后光反应将立即停止,然后根据光反应中物质变化判断ATP和NADPH的含量变化,进而确定对二氧化碳固定的影响。【详解】A、用黑布将培养瓶罩上,光反应停止,氧气的产生停止,A正确;B、同时NADPH和ATP的产生停止,使暗反应C3的还原速度减慢,从而导致二氧化碳的固定减慢,B正确;C、ADP生成ATP减少,使ATP/ADP比值下降,C错误;D、NADPH的产生减少,NADPH/NADP比值下降,D正确。故选C。10.如图曲线a和b不能用于表示 A.质壁分离过程中植物细胞液浓度和吸水能力的变化B.萌发的植物种子在出土之前有机物种类和干重的变化C.动物细胞体积与细胞物质运输效率的变化D.细胞分化程度和全能性高低的变化【答案】A【解析】【分析】质壁分离的原因分析:外因是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内因是原生质层相当于一层半透膜,细胞壁的伸缩性小于原生质层。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吸收水分,鲜重增加;种子萌发前,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使得干重减少,出芽后进行光合作用,有机物增加。增大细胞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有利于物质的运输,以保证细胞正常生命代谢需要。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脱分化越困难,全能性越低。【详解】A、细胞质壁分离是由细胞渗透失水造成的,细胞失水越多,植物细胞液浓度越大,吸水能力的变化越大,A错误;B、萌发种子在出土前,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导致有机物种类增加;但因为细胞呼吸旺盛,消耗的有机物增加,导致干重下降,B正确;C、增大细胞膜表面积与体积比,有利于物质的运输,所以动物细胞体积越大,细胞物质运输效率越小,C正确;D、细胞的分化程度越低,细胞全能性越高,一般情况下细胞全能性与分化程度呈反相关,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易错选项是AB。A选项要注意植物细胞的吸水能力与细胞液的浓度呈正相关;B选项要注意在种子萌发出土之前因呼吸作用,其干重是逐渐减小的。11.科学家研究发现,肿瘤细胞能释放一种叫“微泡”的泡状结构,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当“微泡”与血管上皮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促进新生血管异常形成,并向着肿瘤方向生长。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B.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增大C.上述过程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D.“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微泡在离开肿瘤组织时携带一种特殊的癌症蛋白,该蛋白触发促进新血管异常形成,由此说明该物质为信号分子;并且该信号分子存在于“气泡”,属于分泌蛋白的一种,核糖体为该蛋白的合成场所,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对该蛋白进行加工和运输,线粒体在全过程中供能。【详解】A、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等多个基因发生了突变,A正确;B、多种酶活性降低,细胞核的体积增大,是细胞衰老的特点,不是癌变的特点,B错误;C、细胞融合时,“癌症蛋白”作为信号分子,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C正确;D、“微泡”和血管上皮细胞能够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D正确。故选B。12.在光合作用中,RuBP羧化酶能催化CO2+C5(即RuBP)→2C3。为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某学习小组从菠菜叶中提取该酶,用其催化C5与14CO2的反应,并检测产物14C3的放射性强度。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菠菜叶肉细胞内BuBP羧化酶催化上述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B.RuBP羧化酶催化的上述反应需要在无光条件下进行C.测定RuBP羧化酶活性的过程中运用了同位素标记法D.单位时间内14C3生成量越多说明RuBP羧化酶活性越高【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意可知,该酶催化的过程为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的CO2的固定,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A正确;暗反应指反应过程不依赖光照条件,有没有光,反应都可进行,B错误;对14CO2中的C元素进行同位素标记,检测14C3的放射性强度,可以用来测定RuBP羧化酶的活性,C正确;单位时间内14C3的生成量的多少表示固定反应的快慢,可以说明该酶活性的高低,D正确。13.如图为取自同一哺乳动物不同细胞细胞分裂示意图(假设该生物的体细胞有4条染色体,基因型为MMNn),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①图甲、乙、丙所示的细胞分裂过程中可发生基因重组②图甲、图乙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图丙图丁中不具有同源染色体③图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或极体④若相应基因如图丁所示,则说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交叉互换。A.①②B.①②④C.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D【解析】【分析】甲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同源染色体分离,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该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说明该动物为雄性动物;丙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且着丝点都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丁细胞不含同源染色体,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①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而图甲合图丙细胞进行的是有丝分裂,不会发生基因重组,①错误;②图甲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图丙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②错误;③由图乙可知该动物为雄性动物,因此图丁细胞的名称为次级精母细胞,③错误;④该生物的基因型为MMNn,若相应基因如图丁所示,则说明该细胞在此之前发生了基因突变,④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细胞分裂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细胞分裂图象的识别,要求学生掌握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特点,能正确区分两者,准确辨别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及所处时期.细胞分裂图象辨别的重要依据是同源染色体,要求学生能正确识别同源染色体,判断同源染色体的有无,若有同源染色体,还需判断同源染色体有无特殊行为。 14.以下所示为人类精子形成的过程: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一次分裂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精细胞→精子。下列关于描述错误的是()A.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B.精细胞到精子的过程是精子形成中特有的变形过程C.减数第一次分裂中联会的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D.减数第二次分裂方式和有丝分裂相似【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染色体数目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A错误;.B、精细胞到精子的变形过程是精子形成过程中特有的,B正确;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C正确;D、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类似于有丝分裂,D正确。故选A。【点睛】15.基因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其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如表所示。一亲本与白色宽花瓣植株杂交,得到F1,对F1进行测交,得到F1,F2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3∶3,该亲本的表现型最可能是()基因型AAAaaaNNNnNn表现型红色粉红色白色窄花瓣中间型花瓣宽花瓣A.红色窄花瓣B.白色中间型花瓣C.粉红窄花瓣D.粉红中间型花瓣【答案】C【解析】【分析】 1、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独立遗传给后代,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2、基因A、a和N、n分别控制某种植物的花色和花瓣形状,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白色宽花瓣植(aann),再根据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1:1:3:3,利用自由组合定律这两对基因独立遗传拆开分析。【详解】由题意可知,白色宽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nn,对该植株与一亲本杂交得到的F1进行测交,在F2中,由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粉红中间型花瓣:粉红宽花瓣:白色中间型花瓣:白色宽花瓣=l:1:3:3,可知粉色1+1=2,白色3+3=6,所以粉红:白色=1:3,说明F1的基因型有两种,即Aa和aa,且比值相等;中间花型1+3=4,宽花瓣1+3=4,所以中间型花瓣:宽花瓣=1:1,说明F1的基因型有为Nn,将两对相对性状综合在一起分析,不难推出F1的基因型为AaNn和aaNn,且比值相等。由于亲本白色宽花瓣植株的基因型为aann,因此另一亲本的基因型为AaNN,表现型为粉红窄花瓣。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16.为了测量某植物的光合速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给植物一定强度的光照,植物的初始质量为M,光照12h后质量为M+X,再黑暗处理12h后,其质量为M+Y。不同温度条件下测定的X和Y如表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温度/℃1520253035Xg1.02.43.24.84.0Y/g0.41.62.13.22.0A.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可表示为(2-Y)/12B.适当延长光照和黑暗处理时间可减小实验误差C.该植物置于35℃的光照环境下比较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D.在15~35℃的温度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先上升后下降【答案】ACD【解析】 【分析】分析题意可知,光照12h后植物的质量是植物的初始质量与12h有机物积累的和,而有机物积累反映的是净光合速率;黑暗处理12h后该植物的质量是光照12h后的质量与呼吸作用消耗量的差值,而呼吸作用消耗量反映的是呼吸速率。据此依据总光合速率=净光合速率+呼吸速率的三者关系式,分析表中数据。【详解】A.依题意可知:M+X=M+总光合速率×12-呼吸速率×12,M+Y=M+X-呼吸速率×12,所以该植物的总光合速率可表示为(2X-Y)/12(g/h),A错误;B.适当延长光照和黑暗处理时间,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获得的总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等值更接近于实际,因此可减小实验误差,B正确;C.有机物积累量的多少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而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呼吸速率,依题意可知:M+X=M+净光合速率×12,所以净光合速率=X/12,进而结合表中数据可推知:该植物置于30℃的光照环境下比较有利于有机物积累,C错误;D.综上分析可推知:呼吸速率=(X-Y)/12,经过比较表中X与Y 的值可知,在15℃〜35℃的温度范围内,细胞呼吸速率依次上升,D错误。故选ACD。17.下列关于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为节约实验材料,可将一条5cm长的根剪成若干2~3mm的小段,制作多个装片进行观察B.制作装片时应用镊子弄碎根尖,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按压,使细胞分散开来,便于观察C.若在排列紧密呈正方形的细胞中未能找到分裂期细胞,可在呈长方形的细胞中继续寻找D.统计各时期细胞数,计算其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值,可估算不同时期所占的时间比例【答案】BD【解析】【分析】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的步骤:培养根尖→解离(用15%盐酸和95%的酒精混合液(体积之比为1︰1)解离3~5min)→漂洗(放入清水中漂洗约10min)→染色(放入0.1mg/mL或0.2mg/mL的龙胆紫染液中染色3~5min)→制片(用镊子弄碎根尖,加载玻片压散细胞)→观察(先用低倍镜观察,再用高倍镜观察)→绘图。【详解】A、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应剪取洋葱根尖分生区部位制作 装片,分生区位于洋葱根尖2~3mm处,A错误;B、制作装片时,直接用拇指按压盖玻片,会导致盖玻片上出现指纹而影响正常观察,故应用镊子弄碎根尖,盖上盖玻片后再加一片载玻片,然后用拇指按压,使细胞分散开来,B正确;C、分生区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伸长区细胞呈长方形,在呈长方形的细胞中找不到分裂期的细胞,C错误;D、观察到的某个时期的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值与该时期在细胞周期中所占时间的比例成正比,所以统计每一时期细胞数占计数细胞总数的比值,可估算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时间长短,D正确。故选BD。18.在植物受伤时,一种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链——系统素会被释放出来,与受体结合后能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从而阻止害虫取食和病原菌繁殖。下列关于系统素的描述正确的是()A.系统素能抑制植物体内与蛋白酶有关的基因的表达B.内含17个肽键的系统素是一种信号传递分子C.系统素遇双缩脲试剂在常温下会产生紫色反应D.系统素能与外来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答案】BC【解析】【分析】1、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2、在碱性条件下,肽键与双缩脲试剂中的铜离子反应生成紫色络合物。【详解】A.据题意可知,系统素是通过活化植物体蛋白酶抑制基因达到效果的,并没有抑制基因的表达,A错误;B.系统素由18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该多肽分子中含有17个肽键,根据题意,系统素可以起到信号传递作用,因此属于信号分子,B正确;C.系统素中具有肽键,肽键遇双缩脲试剂常温下发生紫色反应,C正确;D.系统素释放出来后与受体结合,活化蛋白酶抑制基因,抑制害虫和病原微生物的蛋白酶活性,限制植物蛋白的降解,系统素不是抗体,无法与外来的“抗原”发生特异性的结合,D错误。故选BC。 19.如图是某动物细胞分裂时染色体(a)、染色单体(b)和核DNA分子(c)数目的条形统计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B.①可以用于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后期C.②的结果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D.③可以用于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E.①表示的时期中可能会有同源染色体的分离【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柱形图:由于着丝点分裂后染色单体会消失,且染色体:DNA=1:1或1:2,因此图中a表示染色体,b表示染色单体,c表示DNA。①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有丝分裂的前期和中期、减数第一次分裂;②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0:2,表示有丝分裂后期;③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0:1,可表示有丝分裂的末期,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A、①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A正确;B、②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2:0:2,且染色体数目是体细胞的两倍,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不可能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B错误;C、通过分析可知,③可以用于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C正确; D、①中染色体:染色单体:DNA=1:2:2,可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D正确。故选B。20.果蝇的红眼基因(R)对白眼基因(r)为显性,位于X染色体上;长翅基因(B)对残翅基因(b)为显性,位于常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红眼长翅果蝇与一只白眼长翅果蝇交配,F1雄蝇中有1/8为白眼残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亲本雌蝇的基因型是BbXRXrB.白眼残翅雌蝇可形成基因型为bXr的极体C.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不同D.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为3/16【答案】CD【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F1的雄果蝇中出现白眼残翅雄果蝇(bbXrY),因此亲本基因型肯定为Bb×Bb。据题干信息,若双亲的基因型为BbXrXr和BbXRY,则子一代雄果蝇中全部为白眼,不会出现1/8的比例,故双亲的基因型只能为BbXRXr和BbXrY。【详解】A、根据分析,亲本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A正确;B、白眼残翅雌果蝇的基因型为bbXrXr,经减数分裂产生的极体和卵细胞的基因型都为bXr,B正确;C、母本BbXRXr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父本BbXrY产生的配子中,含Xr的配子占1/2,因此雌、雄亲本产生含Xr配子的比例相同,C错误;D、F1中出现长翅雄蝇的概率=3/4×1/2=3/8,D错误。故选CD。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21.将文心兰正常植株和某种突变植株的幼苗分别置于两个密闭玻璃罩内,在光照、温度等相同且适宜条件下培养,定时测量玻璃罩内CO2含量,结果如下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实验期间,正常植株能从空气中吸收CO2的时间段为___________________。(2)对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有人提出可能是突变植株叶绿素含量较低。为了验证这一假设,可分别提取两种植株的光合色素,然后通过对比二者对____________________(填可见光的种类)的吸收效率,或用纸层析法对提取的色素进行分离,然后观察叶绿素在滤纸条上所形成的__________来进行判断。(3)若有实验证明基因突变对暗反应不利,则可能影响了__________或__________。(4)研究者发,现若停止光照首先死亡的是突变植株,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0~30min(2).红光和蓝紫光(3).色素带的宽窄(4).CO2的固定(5).C3的还原(二者无顺序)(6).正常植株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积累的有机物更多,能维持更久的生命【解析】【分析】分析题意和题图:在密闭玻璃罩内,光照、温度等适宜条件下培养,如果植物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则玻璃罩内CO2浓度将下降,如果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则玻璃罩内CO2浓度将不变,对照题图可知,正常植株在0~30min时间内,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在30~70min时间内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突变植株在0~25min时间内,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在25~70min时间内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详解】(1)据图分析可知,正常植株在0~30min时间,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正常植株能从空气中吸收CO2。(2)据图可知,0~25min突变株净光合速率比正常植株低,原因可能是突变株叶绿素含量低。为验证该假设是否正确,依据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的原理,分别提取植株甲、乙的 光合色素,通过对比二者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率来推算叶绿素含量。也可以用纸层析法对提取的色素进行分离,滤纸条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最窄)、叶黄素、叶绿素a(最宽)、叶绿素b(第2宽),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相关,观察叶绿素在滤纸条上所形成的色素带的宽窄来进行判断。(3)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如果有实验证明基因突变对暗反应不利,则可能影响了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4)因为正常植株能利用较低浓度的CO2,积累的有机物更多,能维持更久的生命,故停止光照首先死亡的是突变植株。【点睛】此题主要考查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相互关系的相关知识点,解题关键是通过对题意的分析,理解密闭玻璃罩内CO2减少量为光合作用的净量。22.如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在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含量变化(甲曲线)和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时期在________段。(2)EF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该细胞主要在________段可能发生等位基因分离;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变化可发生在________段。(4)从曲线的________点开始,单个细胞中可能不含Y染色体,单个细胞中可能含两个Y染色体的时期是________段。【答案】(1).AD(2).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3).CD(4).BC和CD(5).D(6).FG【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乙曲线表示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分析题图:图示细胞的分裂方式为减数分裂,AB段处在间期的G1期,此时DNA还没有开始复制,BC段DNA进行复制,CD段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DE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前期和中期,EF 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离,FG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详解】(1)同源染色体存在于间期、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中期和后期,即AD段。(2)EF段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减半,而染色体数加倍。(3)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即CD段。导致同一条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相同位点出现不同基因的原因有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发生于间期,即BC段,而交叉互换发生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即CD段。(4)减数第一次分裂完成后,染色体数目减半,即D点开始单个细胞中可能就不含Y染色体。单个细胞中可能含两个Y染色体的时期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即FG段。23.水稻的高秆对矮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A、a控制,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现有纯合高秆抗病和纯合矮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有如下结果: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1)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______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3)F2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____________,具体发生在时期______________。(4)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______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实验设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预期结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遵循(2).不遵循(3).重新组合(基因重组)(4).减数分裂的四分体(减Ⅰ前期)(5).一(6).将两纯合亲本杂交得到的F1与纯合矮秆易感病的水稻杂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7).所得子代出现四种表现型,其比例为:高秆抗病∶高秆易感病∶矮秆抗病∶矮秆易感病=4∶1∶1∶4【解析】 分析每一对性状,在F2代都符合3:1,因此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都符合基因分离定律.但分析两对等位基因之间关系,即不符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因此最可能原因是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分裂时发生四分体的交叉互换造成的。(1)在F2的表现型中,抗病:易感病=(66+9):(9+16)=3:1;说明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2)由于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不符9:3:3:1,也不属于它的变形,因此它们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3)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发生了交叉互换,进行了基因重组;(4)由于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而不遵循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可实验假设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并且题中已假设了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如果假设成立,那么通过测交的方式后代也应该会出现这一结果。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和基因连锁交换定律的相关知识,这要求学生对孟德尔定律的深入理解,同时也考查学生对生物学数据的分析抽象能力及设计实验的能力。24.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蒸馏水、0.9%生理盐水和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1)人的成熟红细胞放入盛有_____________的容器中,由于____________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2)科学家将蛙的红细胞的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提取出来,铺在空气水界面上成单分子层,测得磷脂单分子层面积为S,那么该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_____________。(3)目前为止,最理想的细胞膜结构模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5)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蒸馏水、培养皿、量筒。实验步骤: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蒸馏水(2).渗透(吸水)(3).S/2(4).流动镶嵌模型(5).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6).取适量的玫瑰花瓣,均分A、B两组,分别加入培养皿中(7).A组加入适量的蒸馏水,B组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8).观察A、B两组花瓣的颜色及溶液的颜色变化【解析】【分析】1、人体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及各种细胞器,放在蒸馏水中吸水胀破,离心后可获得纯净的细胞膜。2、验证膜的选择透过性,根据提供材料,实验原理为活细胞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中色素不会来到细胞外,死细胞没有选择透过性,细胞中色素会来到细胞外。故自变量为盐酸(使细胞死亡),因变量为花瓣的颜色及溶液的颜色变化(色素是否来到细胞外),无关变量要等量控制.围绕自变量分组对照在实验步骤要体现这三种变量。【详解】(1)制备细胞膜时应将人的成熟红细胞放入盛有蒸馏水的容器中;由于动物细胞无细胞壁,通过细胞的渗透吸水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2)细胞膜的基本骨架为磷脂双分子层,获得磷脂单分子层面积是细胞膜面积的2倍,磷脂分子层面积为S,则细胞膜的表面积约为S/2。(3)流动镶嵌模型是目前为止最理想的细胞膜结构模型。(4)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上升温度会使磷脂分子运动速率加快,使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体现细胞膜具有一定流动性。(5)验证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则实验的自变量为细胞膜有无活性,设立对照实验,单一变量是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清水,故可设置实验如下:取适量的玫瑰花瓣,均分A、B两组,分别加入培养皿中(无关变量一致);A组加入适量的蒸馏水,B组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设置单一变量);观察A、B两组花瓣的颜色及溶液的颜色变化。【点睛】本题考查细胞膜的提取相关知识和实验设计能力,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记相关知识并能结合实验设计的对照与变量原则分析作答是解题关键。25.ATP 是生物体内重要的高能磷酸化合物,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于进行性肌萎缩、脑溢血后遗症、心肌疾患、肝炎及各种急救病症的治疗或辅助治疗。(1)ATP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___。(2)目前常以葡萄糖为能源物质,利用啤酒酵母进行工业化生产ATP。如图中氧气浓度为___________时,酵母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等。有氧呼吸过程中合成ATP最多的阶段是第________阶段,呼吸作用中产生的能量大部分以___________形式散失。(3)将啤酒酵母固定,可使其成为一个ATP的反应器,只要不断提供葡萄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AMP)等,便可不断得到ATP。写出利用AMP合成ATP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答案】(1).A-P~P~P(2).叶绿体、线粒体、细胞质基质(3).b(4).三(5).热能(6).,【解析】【分析】ATP又叫三磷酸腺苷,其结构简式是A-P~P~P。ATP和ADP的转化过程中,能量来源不同:ATP水解释放的能量,来自高能磷酸键的化学能,并用于生命活动;合成ATP的能量来自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酵母菌细胞呼吸消耗的底物是葡萄糖,通过比较氧气消耗量与二氧化碳生成量之间的差异,确定细胞的呼吸方式,若氧气消耗量等于二氧化碳生成量,则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若氧气消耗量小于二氧化碳生成量,则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若没有消耗氧气,只生成二氧化碳,则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详解】(1)ATP的结构简式为A-P~P~P,形成ATP的过程为呼吸作用或光合作用,故产生ATP的场所为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线粒体。(2)由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时,1mol葡萄糖吸收6mol氧气,释放6molCO2 ,而进行无氧呼吸时,氧化分解1mol葡萄糖,不吸收氧气,释放2molCO2,因此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的量相等时,吸收的O2与产生的CO2之比为3∶4,即为图中的b点;有氧呼吸三个阶段中,第三阶段合成的ATP最多;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3)AMP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可以看作为一磷酸腺苷,要想生成ATP,可以先结合一分子磷酸基团,生成二磷酸腺苷(ADP),再结合一分子磷酸基团,生成三磷酸腺苷(ATP),化学反应式为:,。【点睛】答题关键在于掌握ATP结构、ATP和ADP转化、细胞呼吸等知识,根据题图判断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辽宁省2022年上学期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答案
辽宁省2022年上学期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高三历史第一次联考试题
辽宁省2022年上学期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高三物理第一次联考试题答案
辽宁省2022年上学期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高三物理第一次联考试题
辽宁省2022年上学期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高三英语第一次联考试题答案
辽宁省2022年上学期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高三英语第一次联考试题
辽宁省2022年上学期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答案
辽宁省2022年上学期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高三语文第一次联考试题
辽宁省2022年上学期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高三数学第一次联考试题答案
辽宁省2022年上学期锦州市渤大附中、育明高中高三数学第一次联考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生物
发布时间:2023-02-01 10:42:05
页数:24
价格:¥3
大小:416.33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