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东城区初二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语文试卷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初二语文学校班级姓名教育ID号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姓名和教育ID号。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5.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5分)为帮助大家了解中国的历史和身边的文化遗产,班委会利用紫禁城建成六百周年、故宫博物院成立九十五周年的机会,策划了“走进故宫,了解身边的文化遗产”主题活动。根据要求,完成第1~6题。下面是“历史与变迁”小组发现的介绍故宫的文字,阅读这则材料,完成第1~2题。(共2分)永乐四年(1406年)闰七月,多位大臣离开首都南京城,分赴大江南北。他们奉命到各地督民采木、烧造砖瓦,征发人力和物资,将各种资源长途①涉运至北京,为修建一座恢弘壮丽的宫城做准备。史料记载“以百万之众,终岁在官供役”,文字难以描绘建造者的殚精竭虑,后人也难以想象工程量之大。永乐十八年(1420年)十一月,紫禁城主体建筑建成,标志着紫禁城正式登上历史舞台。从1421年明成祖朱棣入住紫禁城开始,到1924年宣统皇帝溥仪被国民军“请出”为止,在长达500年的时间里,紫禁城先后住进了24位主人。1925年,紫禁城有了新的名字——故宫,它从皇帝的“家”成为老百姓的博物馆。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时,紫禁城破败残损。之后,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和文化事业的发展,紫禁城迎来了全面发展。它不仅重现了昔日的皇宫格局,更成为游客②肩接踵、备受世界推③的中国文化名片。1987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紫禁城,历经六百年,每一个角落,每一件器物,都在传承着源于历史深处、鲜为人知的故事。它像是一部长卷,所有与之相关的有情众生,都被镌刻其中……1.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记载zài殚精竭虑dān镌刻juànB.记载zǎi殚精竭虑dān镌刻juānC.记载zǎi殚精竭虑dàn镌刻juànD.记载zài殚精竭虑dàn镌刻juān2.结合语境,横线处填入的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1分)A.①拔②摩③祟B.①跋②磨③崇C.①拔②磨③祟D.①跋②摩③崇以下是“建筑与智慧”小组的同学找到的资料,按要求完成第3~4题。(共4分)3.根据以下文字,概括故宫特点最合适的一项是()(2分)故宫拥有房屋8728间,占地面积约72万平方米,堪称“宫殿之海”。以占地面积论,克里姆林宫约为其1/2,东京皇宫约为其1/3,巴黎卢浮宫约为其1/4,京都御所约为其1/6,圣彼得堡冬宫约为其1/9,白金汉宫约为其1/10。放眼全球,无“宫”能与之媲美。A.因地制宜B.独一无二C.惟妙惟肖D.妙手偶得4.根据段落内容和语法知识,为下面文段结尾补写一个主谓成分齐全的总结句。(2分)紫禁城工程为工匠、民工、兵丁等提供了发挥聪明才智的舞台。比如,工匠们根据北京冬夏季日影的角度,科学测算出“柱高一丈,出檐三尺”,即宫殿出檐为柱高的三分之一,最能达到夏至前后屋檐遮阴、冬至前后室内充满阳光的理想效果。此外,厚重宽大的人字形顶,严丝合缝的砖石墙壁,再加上匠人们在屋顶木板基层之上分层铺墁(màn,用砖石等铺地面)的厚达30厘米的泥背层,使得宫城房屋冬暖夏凉。。,5.“变革与发展”小组阅读了下面文字后写下感言,根据你的理解,下列选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数字故宫”邀你天天进宫进入故宫博物院官网首页“数字文物库”,可以让你宅家也能赏文物、读历史、看展览、逛故宫。在这里,汇集了故宫博物院收藏的绘画、书法、碑帖、铜器、金银器、珐琅器、漆器、陶瓷等超过5万件文物珍品的全景图片,可以轻松实现挨个儿欣赏。只需按照界面提示的分类逐次点开,不仅可以随意放大或缩小,还能通过鼠标或滑动手机屏,让藏品实现360度旋转,平日里难睹真容的瓷器瓶底,如今轻松露出藏身其间的年款。或许你还在为当年与故宫某个特展失之交臂懊悔不已,弥补昔日遗憾的良机这就奉上——点击数字故宫里“历年展览与陈列”板块,发现很多大展都能实现“云看展”。此外,点击“探秘故宫”,就能径直步入故宫太和殿前广场,太和殿、文华殿、养心殿等建筑依次呈现于眼前,可以来一场说走就走的零距离参观。(选自《北京日报》2020.2.26,有删改)感受:太神奇了!紫禁城600年的文化精华都被“数字故宫”收入其中,A.相信数字时代的力量必定助力故宫走向下一个辉煌!B.数字时代的力量一定要助力故宫走向下一个辉煌!C.数字时代的力量会助力故宫走向下一个辉煌……D.数字时代的力量难道会助力故宫走向下一个辉煌?6.本册教材中,课文《黄鹤楼》《赤壁》和《中国石拱桥》都涉及了名胜古迹,这些诗文的作者分别是⑴、杜牧和⑵。(2分)7.默写。(前六个小题任选三题、第⑺题任选一处作答,所有小题皆须按序作答。5分)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⑵几处早莺争暖树,。(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⑶,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⑷白头搔更短,。(杜甫《春望》),⑸。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⑹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样枝枝叶叶靠紧团结,力求上进的白杨树,,用血写出新中国历史的那种精神和意志?(茅盾《白杨礼赞》)⑺同样描写景色,《三峡》中“①,”句借日月暗示三峡两岸连山之高,《答谢中书书》中用“②,”句描写夕阳下的鱼,《与朱元思书》用“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句通过写偶尔看到太阳形容树木茂密、树枝繁多,《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③,”句则活用比喻、联想,描写了月光、月下影之美。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阅读《渡荆门送别》一诗,完成第8~9题。(共5分)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8.下列说法中,对本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2分)A.这首诗以绘景取胜,想象瑰丽,景象雄浑壮阔,整体意境高远,风格雄健。B.首联点题,写诗人乘舟来到遥远的荆门外,将到楚地游览,叙述中交代地点和事由。C.颈联以静观的视角,描摹江上昼夜美景,展现诗人喜悦开朗的心境,洋溢着青春的活力。D.尾联不仅将“故乡水”拟人化,还用“怜”“送”二字表达诗人和故乡彼此的情意,直接抒发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9.以本诗颔联为例,任选角度,具体说说该角度对你品味这首诗的帮助。(从节奏、押韵、对仗、炼字、写作手法等角度谈皆可。3分),(二)阅读《孟子》二章,完成第10~13题。(共10分)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乙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10.从【乙】章中选出与下面例句加点词用法相同的词语并解释其意思。(4分)⑴例句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与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词语:①意思:②⑵例句2:亲戚畔之与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词语:①意思:②11.下列选项加点字“以”的用法与例句一致的一项是()(2分)例句: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峡》)B.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答谢中书书》)C.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D.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12.翻译下列语句,并依据上下文对其作出进一步理解,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翻译:弃城逃跑,这是因为地利比不上人和啊。理解:守城方最终弃城而逃,是没有利用好有利的地利条件。B.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翻译:所以有道德操守的人要么不战,如果战就一定能取得胜利。理解:作者认为,君子打仗之所以能取得胜利,是因为他多助,而对方寡助。C.孙叔敖举于海翻译:孙叔敖从隐居的海滨被征召为官。理解:文章将孙叔敖和其他五人的例子放在一起来证明磨难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翻译:(一个人的想法)在脸色上表现出来,在言谈中流露,这样之后才能明白道理。理解:从人“色”“声”的角度接着写一个人的成长过程。13.作为儒家思想的代表之一,孟子和孔子一样周游列国,劝说诸侯接受自己的主张。同样谈治理国家,孟子在【甲】章通过分析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因素强调①,【乙】章则从个人谈到国家,强调②,从不同侧面能看出他的治国思想。(2分,用自己的话回答)三、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阅读《背影》选段,完成第14~15题。(共5分)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甲】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我赶紧拭干了泪。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乙】,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过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14.用一句话概括选文主要内容。(2分)15.选文语言素朴、简净而又细致,从【甲】【乙】两处划线中任选一处整体赏析。(3分)(二)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完成第16~18题。(共7分)材料一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材料二中国园林还有一个特色,就是不论风雨晦明,在各种环境下,都能景色咸宜,予人不同的美感。如夏日的蕉廊、荷池,冬日的梅影、雪月,春日的繁花、丽日,秋日的红蓼(liǎo,指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花多为淡红色或白色,结瘦果)、芦塘,虽四时之景不同,而景物无不适人。故有松风听涛,菰(ɡū,多年生草本植物,生长在池沼里,花单性,紫红色。嫩茎部分膨大后,做蔬菜吃,叫茭白)蒲闻雨,月移花影,雾失楼台等景致。造景来达到这些效果,主要在于设计者有高度的文学艺术修养,使理想中的境界付之实现。如对花影要考虑到粉墙,听风要考虑到松,听雨要考虑到荷叶,月色要考虑到柳梢,斜阳要考虑到梅竹等,安排一石一木,都寄托了丰富的情感,使得处处有情,面面生意,含蓄曲折,余味不尽。(选自《有法无式格自高》,陈从周文),16.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为了使游览者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的具体作法是:。(限10个字以内)(2分)17.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与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材料一“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句,在“引用”这个动词前加上了“大多”这个限制性成分,说明还有些池沼没有引用活水,这体现说明语言的准确。B.材料二认为,中国园林造景不仅在景中蕴含了设计者高度的文学艺术修养,还通过设计寄托了设计者丰富的情感。C.两则材料在介绍园林特点时都用了举例子的说明方法来具体说明。D.材料一整体采用了空间顺序来说明,如“池沼水面”“池沼边沿”“池沼里”;材料二说明中国园林特色时则采用从结果到原因的逻辑顺序。18.阅读下面链接材料,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提供的相关信息,说说谐趣园是如何体现中国园林特点的。(3分)谐趣园位于颐和园的东北角,仿江南无锡惠山寄畅园而建。初名为惠山园,嘉庆十六年取“一亭一径,足谐其趣”意改名为谐趣园,历经大修。谐趣园地势北高南低。北面有从地面突起高达5米的大片裸岩,造园时就依靠地势让石头层峦叠峰,凿岩为涧,引清泉灌注环绕其中,而南面地势低洼,在这里就低凿开一个池塘,把土堆成一个小山坡。其中种了许多树木,形成北实南虚、山水相依、清泉幽壑、疏轩朗榭的巧妙布局。谐趣园以不规则的池塘为中心,四周布置清朴雅洁的厅、堂、楼、榭、亭、轩等建筑,曲廊连接,间植垂柳修竹,使围合的空间既具有向心的特点,又具有亲切、宁静、幽雅的感觉。园内的植物以北方乡土植物为主,水中形成疏密有致的荷花景观,水边绦柳倾斜弯曲的姿态为园子增色不少。(取材于《谐趣园布局艺术分析》及其他相关文章)(三)阅读下文,完成第19~21题。(共10分)胡竹峰,瓦上的乡情,是对过去岁月的迷恋。常常是黄昏,汽车摇晃在山路上,窗外一座座瓦屋,炊烟四起。脸贴着窗,贪婪地看着,一轮又红又大的太阳投向山尖,淡淡的霞光慷慨地从薄云中流出,夕阳所照之处像涂抹了一层金黄色的乳液。山脊上那些松树的轮廓晶莹剔透,仿佛宝石和珊瑚的雕塑。山体沐浴在一片金黄当中,山边田畈(fàn,指田地)上的人家,鱼鳞片一样的屋瓦被落日绚烂而美丽的残焰染成酡(tuó,指喝了酒脸色发红)红色,呈现出一种动人心魄的面目。瓦下的日子,喝茶吃饭,拌嘴怄气,悲欢离合,生生死死,一切笼罩在瓦的青气里。瓦,隔开风雨,挡着夜露,也遮住霜雪,但瓦下的人还可以感受到风雨、夜露、霜雪的气息。青瓦灰色,灰是平民的颜色。灰色的瓦片是朴素的,朴素得像庄稼人。瓦又很粗粝(cūlì,意为粗糙),如粗粝的农家生活。瓦的颜色,就是千百年农耕岁月的灰暗,不见灿烂。瓦上有草,比草更多的是苔。背阴处青苔或浓或淡或浅,像发霉的铜器,幽深沁人。暮春,紫甸甸的梧桐花大朵大朵地落在瓦片上,啪嗒一下,啪嗒一下。大晴天,坐在屋子里,能听见花朵与瓦片接触时的声响,那种声响,幽幽的,有股凉意。在南方,白墙青瓦围拢而成的天井无数,下雨时雨水就会从屋檐流向天井。夜里,从那方窄窄的天空仰望,感觉月亮落下天际,耳畔蛙鸣忽长忽短……瓦最早在西周初年出现,到了春秋时期,板瓦、筒瓦、瓦当,名目繁多,并刻有各种精美的图案。那时候,人造房子屋面也开始覆瓦。屋面覆瓦的房子到底不多见,以致《春秋》里将宋公、齐侯、卫侯会盟的地方写成“瓦屋”,大概那样的建筑,具有地标性意义吧。直到战国,一般富户盖房子才用得起瓦。秦汉时形成了制陶业,并在工艺上做了许多改进,如改用瓦榫头(sǔn·tou,指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使瓦间相接更为吻合,取代瓦钉和瓦鼻。西汉制瓦工艺又取得明显的进步,使带有圆形瓦当的筒瓦,由三道工序简化成一道工序,从此汉瓦独霸天下。在汉朝,瓦开始全面地进入人们的生活。在乡村,没有不认识窑匠的人,谁家屋顶的瓦片都留有窑匠的气息,留有窑匠的指纹。他制瓦的转轮,就是这个乡村的历史与细节。青色的民谣,灰色的民谣,褐色的民谣,细雨沥沥的民谣,风吹屋顶的民谣,交织成了遮风挡雨的温暖与素朴。,做瓦的地方在大屋场的稻床上,不远处的小山坡则是窑场所在。新窑棚建成,冷冷清清长满野草的山坡一下子就有了生气,成为村人们一年的圣地。挑瓦泥,踩泥,制坯、脱坯、晒坯,干瓦乃成。瓦进窑了。钢钎叉着大捆的柴火,塞进火红的窑洞。烈烈熊火噼里啪啦,半干的松枝被大火吞噬,发出哔哔剥剥的声音。窑匠已经很累了,躺在窑洞下的草丛里,闭着眼睛,偶尔爬起来看看火势。一夜没睡,眼睛里布满血丝,胡须仿佛一夜之间变长的,凌乱且肮脏。火候够了,在窑口围一个小水池,让清水慢慢渗入窑内,瓦慢慢从火红色变成了青灰。瓦终于出窑了。打开窑口,淡淡的热气扑面而来,入眼是干净的瓦灰色。一块块瓦仰在地上,也有一块块瓦俯卧着弓起身体,像劳作时的农人。不过这些都是旧事了,手艺也是旧事。制瓦者手艺还在,已无用地,空有一身手艺的手艺人,还算手艺人吗?窑洞多年前就废弃了,一场雨后坍塌了,长满野草。窑匠郁郁寡欢,在乡村的太阳底下。瓦紧密有序地排在屋顶,最后的收梢是云头纹的瓦当,探出半个身子,立在风中。祖母在世的时候,将青瓦称为烟瓦,说是在柴窑里用烟呛出来的,所以才永远保留着青烟的颜色。可以推想,中国古代以木柴为主要燃料,青灰色便成了汉代的颜色、唐宋的颜色、元明清的颜色,成了中国水墨的颜色。这种颜色锁定了后人的审美趣味,预制了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似乎只有在青瓦的房子下,白墙之白才白得好看,黄墙之黄才熨帖,木桌子竹椅子陶壶瓷盅才得以与瓦安妥意合,一册诗词、一轴书画、一部经传才有风致。瓦的古色古香,现在渐渐退隐了,隐到时间的深处,缩到岁月的背后。瓦的衰落,从一个侧面告诉我:那些和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东西,又能息息相关多少年呢?一块瓦,带着匠心,也带着对岁月安详的期盼。金窝银窝,不如自家的草窝;金瓦银瓦,不如自家的泥瓦。这样的民谚里有一份百姓人家的满足与不争,乡村是生活在瓦片下的。这几年回乡,瓦迹稀落,旧日岁月散落如一地碎砾,再也拾不回来了。(选自《2019年散文·长短句子》,有删改)19.阅读全文,根据你的理解为文章拟标题,并从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两方面简要阐述理由。(标题7字以内,3分),20.联系上下文,对文中划线句子“瓦的颜色,就是千百年农耕岁月的灰暗,不见灿烂”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青瓦覆盖下的乡村生活富有诗意、令人满足。B.农耕岁月的老百姓生活平凡、朴素,艰苦。C.在诞生、发展与逐渐消亡的历史中,凝结着普通劳动者智慧与辛劳的瓦,曾被诸侯富户率先享用。D.乡村窑匠虽然不顾制瓦程序繁琐,用自己的劳动为老百姓遮挡住了风雨,但这项职业仍然在时代发展中消亡。21.本文文化、民俗意味浓郁,结合相关段落,为初一年级同学简要讲述这类散文的主要特点。(字数70~120字,5分)讲述时需要注意的事项:⑴注意讲述的对象和场合;⑵重点突出,条理清楚,可适当运用叙事技巧,增强讲述的效果;⑶注意口语表达的特点,避免过于书面化的表达。四、名著阅读(共6分)大家完成《红星照耀中国》和《昆虫记》的阅读后,班委会想制作一本阅读交流手册。根据你的阅读情况,从这两部作品中任选一部,完成系列任务。22.结合对所选名著的理解,从以下四个封面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作为交流手册的封面,并填上该书籍的书名、作者、国籍这些基本信息。(3分)ABCD,选择的名著为⑴制作交流手册最合适的封面是:⑵作者:⑶作者国籍:⑷23.读书贵在有法,不同类别的名著采用的阅读方法会有不同。结合你所选择的名著的主要特点和类别,简要谈谈你快速或深入阅读此书的方法,以供交流手册“方法共享”版块使用。(3分)五、写作(习作40分+提纲2分)24.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顺利将嫦娥五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经过月球着陆,取土,交会对接,嫦娥五号现已顺利返回地球……阅读下面两幅图,根据你的理解,任选其中一幅或综合两幅图,围绕“探月”这个话题写一篇记叙性或说明性文章。题目自拟。图1嫦娥5号奔月挖土,图2对接(作者:东城区灯市口小学刘笑煊)注意:⑴将自拟的文章标题抄写在答题卡上。⑵写记叙性文章,可写过去、现在,也可写未来。⑶写记叙性文章,字数500~600字;写说明性文章,字数300~400字。⑷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东城区第一学期期末教学统一检测初二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基础·运用(共15分)选择题部分。(共6分。第1、2题每题1分,其他题每题2分)题号1235答案BDBA非选择题部分。(共9分)4.示例:,这些都是劳动人民建筑智慧在紫禁城上的体现。(这项工程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建筑智慧。)评分:2分。成分1分,内容总结1分。6.答案:⑴崔颢;⑵茅以昇。评分:2分。每空1分,有错字,即该空不得分。7.答案:⑴大漠孤烟直;⑵谁家新燕啄春泥;⑶老骥伏枥;⑷浑欲不胜簪;⑸九万里风鹏正举;⑹宛然象征了今天在华北平原纵横决荡;⑺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②夕日欲颓,沉鳞竞跃;③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评分:5分。直默每空1分;理解性默写每处2分,每空错一字即该空不得分。二、古诗文阅读(共15分)(一)古诗理解与欣赏(5分)8.答案:D评分:2分。9.示例:“随”“入”两个动词用得好,不仅平仄相对,且与之后的“尽”“流”配合。山本是静止的,“随”字一出,将两岸群山化静为动,恰当描摹出坐在船上的诗人眼之所见,即群山随着平原的出现逐渐消失;同时,用“入”字描摹出滚滚长江水朝着荒原奔流而去、和大地融为一体的磅礴气势。它们既帮助我体会到诗人乘船渡过荆门之后看见的壮阔景象,又让我体会到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以及辽阔的视野、高远的境界。评分:3分。角度1分,结合角度、诗句具体谈对品味该诗的帮助2分。(二)文言文阅读(10分)10.示例:⑴劳;使……劳,让……感到劳累。⑵曾;同“增”,增加。,评分:4分。每小题2分,每空1分。11.答案:D评分:2分。12.答案:C评分:2分。13.答案:①施行仁政(的重要性)。②贤臣和敌国外患存在的必要性。(要想国家强大,必须勇于面对困难,学会在逆境中生存。)评分:2分。每空1分。三、现代文阅读(共22分)(一)课内散文阅读(5分)14.答案:我注视着父亲不顾年老体胖为我买橘子的过程,百感交集。(注视着父亲为我买橘子、离开的背影,我百感交集。)评分:2分。其中,父亲为我买橘子(或背影)1分,作者(“我”的)情感1分。15.示例:【甲】句:,通过描写作者眼中的父亲走到月台的过程而逐次展现我的心路历程,语言素朴、细腻。作者目光聚焦父亲的服饰、颜色、质地以及蹒跚、艰难的步态,通过“黑布小帽”“深青色棉袍”和“蹒跚地走”慢慢探身”等细节,写父亲不顾年老体胖为我买橘子的形象,体现父亲对儿子的爱;同时,又通过“本来”“只好”“尚不”“可是”“就”等词语反映“我”注视过程中由不理解而逐渐加深的担心。这也为下一浓墨重彩的细节父亲“爬月台”、“我”心情的巨大变化而张力。【乙】句:短短的四句话,通过人物外在行为和内在情绪矛盾的不断交织而展现父子之情。比如,先通过系列动作“先……散放……”“慢慢爬下”“再抱起”“一股脑儿放”“扑扑……泥土”及前后细节对比,描述父亲从月台买回橘子表面轻松但实际并不轻松的整个过程。这一切却被年轻的儿子“我”一一收在眼里,内心有很大触动——既有外在的动作“赶紧去搀”,也有内心由担心而为父亲终于顺利买回橘子的“轻松”。语言简洁细腻,没有多余的话。评分:3分。整体赏析1分,紧扣语言主要特点具体赏析2分。(二)多材料阅读(7分)16.答案: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池沼配合有艺术感)。评分:2分。说明对象“假山池沼的配合”1分,说明的内容“讲究”或“艺术感”1分。17.答案:D评分:2分。18.要点:①追求自然之趣。借本来的地势造景,形成北峰南池的景观;②讲究池沼与周围建筑、植物的配合。以不规则池塘为中心,四周布置相应的亭轩楼榭等建筑,又间植柳竹(水面养荷花,水边种柳);③假山堆叠讲究艺术,与水、植物配合。利用大片裸岩造层峦叠嶂之景,凿岩为涧,又用开凿池塘的土堆成小山坡,山上种植树木,形成山水相依、清泉幽壑的布局。④池沼引用活水。凿岩为涧的同时,引清泉灌注环绕其中,利用地势将活水引入南面的池塘。⑤讲究植物、建筑、假山、池沼的整体相互配合,给人以丰富的美感。园的设计强调“一亭一径,足谐其趣”,既讲究整体向心的设计感,又将人工建筑厅堂楼榭亭轩、曲廊与路边的垂柳修竹、水势配合,让水和荷花、姿态倾斜的垂柳的相互映衬,景色适人。⑥造园讲究文学艺术的美的意境,追求实现理想的境界。“北实南虚、山水相依、清泉幽壑、疏轩朗榭的巧妙布局”、对“宁静、幽雅”氛围的营造,以及荷花景观的“疏密有致”、水边绦柳“倾斜弯曲的姿态”都是为了实现对文学艺术的美的追求。,评分:3分。三个要点,每个要点1分。体现的园林特点要出自材料一和材料二。(三)课外散文阅读(10分)19.示例:题目:瓦(故乡的瓦,逝去的瓦,瓦上乡情)。理由要点:①从文章内容看,全文围绕“瓦”来展开瓦上的乡情、瓦的历史等内容;②从作者情感看,通过瓦抒发对故乡逝去时光的怀念、对中华文化里衰落的民间风物瓦的追怀。评分:3分。题目1分,理由2分。20.答案:A评分:2分。21.示例:示例一:文中写青瓦的灰色是平民颜色,青瓦像朴素的庄稼人,粗粝如农家生活,描绘了老百姓瓦下平凡的生活,还介绍了瓦的发展历史,你可以发现这类散文在介绍文化、民俗现象时会追根溯源,抓住描写对象的特征、特点来探究其精神内涵。示例二:文章描叙了乡村窑匠制瓦的过程、付出的艰辛,以及承载的乡村生活的温暖和素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用瓦的少了,窑匠这个职业、制瓦这门手艺也在消亡,民间风物暗含的传统岁月在消失。这种带着作者感伤的浓郁的文化、民俗意味始终在这类文章中弥漫。示例三:文章由青瓦的颜色、老百姓朴素的生活联想到中国古代汉、唐宋、元明清的颜色以及中国水墨的颜色,用“隐到”“缩到”等词语把瓦拟人化,你可以发现这类散文多用联想和想象、修辞等手法。评分:5分。相关段落内容2分,根据相关段落内容介绍这类散文主要特点2分,语言表达1分。四、名著阅读(共6分),22.示例:示例一:⑴《红星照耀中国》;⑵D;⑶埃德加·斯诺;⑷美国。示例二:⑴《昆虫记》;⑵B;⑶法布尔;⑷法国。评分:3分。针对所选择的名著填写系列答案。第⑵~⑷空,每空1分。(第一空不用给分。)23.示例:《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纪实作品。阅读时,我将这本访问记和其他有关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史、长征史等书籍结合在一起阅读,相互参照。沿着作者揭秘延安边区政府的过程,阅读他对红军、红军领袖、边区真实情况的记录,力求发现他对红星必将照耀未来中国之预判背后的事实真相。评分:3分。阅读方法1分,结合作品类别、主要特点谈阅读的方法2分。五、作文(共42分)24.评分标准项目等级内容、表达(36分)说明书写(4分)一类卷(40-34)符合题意,内容具体,中心明确;想象丰富;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2处以下语病。赋分范围:36-30分以3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4分书写工整,标点正确,错别字2个以下,格式规范。,二类卷(33-29)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具体,中心比较明确;想象比较丰富;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赋分范围:29-25分以27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3分书写工整,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三类卷(28-24)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具体,中心基本明确;想象不够丰富;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赋分范围:24-20分以22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2分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四类卷(23-0)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缺乏想象;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赋分范围:19-0分以16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然后加书写项的得分。1-0分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个以上,格式不规范。说明:1.习作40分,提纲2分。提纲分数中,有,给1分;提纲相对完整,给2分。2.写记叙性文章字数不足500字,写说明性文章字数不足300字,每少50字扣1分,最多扣3分。多写不扣分。3.作文中如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从习作得分中扣4分。不写题目,从习作得分中扣2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1-16 15:34:43 页数:19
价格:¥5 大小:3.07 MB
文章作者:柒柒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