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年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年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考试测试题1.下列不属于美术课程三大特征的是()。 A.审美B.感知C.理解D.创造 2.新课改强调,在美术教学评价中应体现出()。A.学生是认知活动的主体 B.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C.学生是认知活动的客体 D.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客体3.美术教师常用的教学方法有以言语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以直观感知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实践训练为主的教学方法、以情感陶冶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为主的教学方法。 A.讲授B.示范 C.参观 D.引导探究4.学习透视,色彩、构图、比例等知识,提高造型表现能力,说的是()的造型·表现学习活动建议。A.第一学段 n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5.学习雕、刻、塑等方法,创作雕塑小品,说的是()的造型·表现学习活动建议。 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6.下列选项中,不适合用于《校园招贴》一课中对学生作品进行测评的是()。 A.创意是否新颖B.主题是否突出C.要素是否完备D.创作是否快速7.知道基本的造型元素和形式原理,并能在创作活动中有意识地运用,说的是()的造型·表现学习活动评价要点。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8.了解基本的构图知识,合理地安排画面,说的是(n)的“造型·表现”学习活动评价要点。A.第一学段 B.第二学段C.第三学段D.第四学段 9.灵活运用雕、刻、塑等基本的雕塑方法,创作若干件雕塑小品,说的是()的造型·表现学习活动评价要点。A.第一学段B.第二学段 C.第三学段 D.第四学段 10.了解美术各学习领域的联系,以及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逐步学会以议题为中心,将美术学科与其他学科融会贯通的方法,极高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形容美术学习领域中的()。A.造型·表现B.设计·应用C.欣赏·评述D.综合·探索 二、填空题 (每空2分)1.我国基础教育在过去一段时间过于偏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略了     、    、    和   的培养。2.改变过分强调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发挥评价促进     发展、   提高和改进   的功能。3.改变过分强调的    与   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4.课程改革的目的:体现     的要求,以美术学习活动方式划分美术学习领域,加强学生学习活动的    性和  性,注重美术课程与      的联系。n5.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美术的学习内容是以四个领域来划分的,分别是     ,    ,    ,    。三、简单题1.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应该怎样合理地进行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1.结合实际谈谈你在美术教学的评价中有哪些建议。 3.美术课程资源主要包括哪些,它的开发有什么有利之处?四、论述题(10分)美术课程的教学建议是什么?五、以下是江西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我们的小天地》,教学过程中的两个教学环节,请仔细阅读并回答问题。 【导入环节】钱老师在课前引导学生欣赏准备的图片:各式儿童房间。提出问题:我们每一个同学都有一个幸福、美好的家,在这个家里的小天地,给你带来哪些快乐?你最喜欢里面的什么?从而引出课题。n【新授环节】钱老师在新授环节,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具有一定艺术格调的公共场所参观,感受这些场所特有的审美韵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这些室内环境设计或生活中的摆设、物品与生活中的一般用品有何不同?给人以怎样的感受?使人品味出什么样的情调?引导学生之间可进行简短讨论,以相互启发、引导,进入思考环境。 【问题】1.本课属于什么学习领域,并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分析钱导入方法是否合理。 2.根据你对《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理解,请判断刘老师在新授环节的教学方式,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并说明理由。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5:04:18 页数:5
价格:¥3 大小:15.02 KB
文章作者:U-12571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