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七年级下册语文201《古代诗歌五首 望岳》课件(27张PPT)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7

2/27

3/27

4/27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望岳——杜甫\n情景导入中国是诗的国度,在历史的悠悠长河中,诗人们张目人间,寄情山水,人情物理,体察入微,或执着,或洒脱,或沉郁,或飘逸,风情万种,千古流芳。今天我们学习唐诗《望岳》,随着诗人的生花妙笔,走进杜甫的内心世界。\n杜甫(七一二-七七零),字子美,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七五九),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晚年举家东迁,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死。作者简介\n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同时,杜甫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作者简介\n杜甫经历(至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杜甫(712-770)字子美。杜甫生于河南巩县。他出身于一个世代奉儒守官并有文学传统的家庭,立功立言是这个家族的传统。祖父杜审言是初唐著名诗人,官修文馆学士。他7岁学诗,15岁扬名。20岁以后可分4个时期。作者简介\n读书、壮游(35岁以前);长安求职(35-44岁):天宝十四载(755)十月,44岁的杜甫才被任命为河西尉,后改右卫率府曹参军;陷贼与为官(44-48岁):公元755年11月发生安史之乱,次年六月长安陷落,杜甫流亡,被判军俘获,次年四月,逃归凤翔肃宗行在,被任命为左拾遗,不久就因上疏营救房琯而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次年(759)七月,杜甫弃官,先往秦州(甘肃天水),十二月又往成都。漂泊西南(48-59岁逝世):48岁-50岁在成都草堂,后又漂泊,53岁又回草堂,友人严武保举他为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人因称杜工部),次年严武突然去世,他到夔州住了近两年,写了很多诗。57岁乘船出峡,想回家乡。59岁冬天,死在由潭州到岳阳的一条船上。作者简介作者简介\n这首诗是杜甫的早期做作品。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轻的诗人离开了长安,到衮州(今属山东省)去省亲—其父杜闲当时任衮州司马。此后大约三四年内,他一直在山东、河北一带漫游,结交了不少朋友。这首诗就是这期间写的。诗中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的远大抱负,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篇。作品背景\n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望岳》这首诗歌。2.理解诗内容,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内涵。3.感悟诗人寄寓诗歌所表现的情感。4.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学习目标\n(1)岱宗:(2)夫:(3)如何:(4)造化:指泰山。五岳之首,在今山东省泰安市城北。古代以泰山为五岳之首,诸山所宗,故又称“岱宗”。历代帝王凡举行封禅大典,皆在此山,这里指对泰山的尊称。怎么样。天地、大自然。基础知识词语理解读“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意义,语气词,强调疑问语气。\n基础知识(5)钟:(6)神秀:(7)荡胸:(8)曾:(9)决眦(zì):(10)会当:(11)凌绝顶:聚集。神奇秀丽。使心胸震荡。同“层”,重叠。眼角(几乎)要裂开。眦,眼眶。终当,终要。登上泰山的顶峰。凌,登上。\n采用多种形式朗读诗歌,注意读音和节奏。整体感知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n合作探究既不是抽象地说泰山高,也不是用语言来形容山高,而是别出心裁地写出自己的体验--在古代齐鲁两大国的国境外还能望见远远横亘在那里的泰山,以距离之远来烘托出泰山之高。1.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本句中作者如何描写自己所见?写乍一远望见泰山时,高兴得不知怎样形容才好的那种兴奋和惊叹仰慕之情。\n2.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在本句中作者写了怎样的景象?合作探究明确:这两句写近望中所见泰山的神奇秀丽和巍峨高大的形象。前句虚写,泰山的美一言难尽,不如写造物主对其情有独钟。后句实写,“割”字用得好,突出了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n3.品析: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合作探究这两句是写细望。表达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这最后两句,写由望岳而产生的登岳的意愿。是其誓言,也是诗人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可见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4.品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n用设问句激起人们对泰山的敬意,借齐鲁大地来烘托泰山那拔地而起、参天耸立的形象。合作探究5.首联为什么不直接描写泰山,而要采用设问的修辞手法呢?\n合作探究明确:“钟”字是“聚集”的意思,含有拟人的意味,诗人赋予自然以人的情感,说造物主对泰山情有独钟,把所有的神奇秀丽都聚集在泰山上,既写出了泰山的神奇秀丽,也表达了诗人对泰山的赞美之情。“割”字是“切断”的意思,这里诗人把泰山比作一把直指云天的硕大无比的宝刀,它把阳光切断,使得山的南北两面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明暗之景,突出了泰山的高峻挺拔、遮天蔽日。6.你认为颔联中哪一个字用得最好吗?好在何处?\n7.颈联是从作者的感受来写泰山景物的,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来。合作探究望层层云气升腾,令人胸怀荡漾,睁大眼睛,看那暮归的鸟群渐渐消失在崇山峻岭之中,使人眼眶欲裂。\n8.尾联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但用在这里却有深刻的含义,你能体会到吗?合作探究明确:这句不仅写出诗人不怕困难、勇于攀登泰山极顶的决心,更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表达了诗人的伟大抱负。\n拓展延伸“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这两句诗蕴含了什么深刻的哲理?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你还能想到哪些表达雄心壮志的诗句?哲理:站得高才能看得远。启示:人生如登山,只有不畏艰难险阻,奋力登上“决定”,才能享受“一栏众山小”的胜利的喜悦。诗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n拓展延伸杜甫诗句知多少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绝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春望》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夜喜雨》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n写作技法自远至近,从朝至暮;语言精警,情感饱满。\n热情地赞美了泰山高大雄伟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也透露了诗人早年昂扬向上、积极进取的远大抱负。文章主旨\n远望整体形象——参天耸立由近望泰山美景——秀美高大望细望山之景物——幽深神秘到愿望凌云之志——高瞻远瞩想望岳文章脉络\n下面的对联写谁?随堂检测“草堂传后世,诗圣著千秋。”——朱德“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郭沫若诗圣——杜甫\n唐诗知多少,考考你连一连随堂检测诗圣诗仙诗佛杜甫诗鬼王维李贺李白\n课后作业1.完成同步练习。2.课后查阅杜甫的相关作品。\n再见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6 15:43:41 页数:27
价格:¥4 大小:10.89 MB
文章作者:180****8757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