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人家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诫子书》课件 (2)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8

2/18

3/18

4/18

剩余1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请您欣赏:诫子书诸葛亮作者资料我知道诸葛亮,字,号;时蜀汉。被称为。孔明卧龙先生三国政治家、军事家“古今第一贤相”作者资料我知道在隆中耕种,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辅佐刘备建立蜀汉。蜀汉建立后,诸葛亮被封为丞相、武乡侯,对内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对外联吴抗魏,为实现兴复汉室的政治理想,数次北伐,最后病逝于五丈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有关诸葛亮的典故、故事三顾茅庐草船借箭舌战群儒空城计隆中对七擒孟获诵读堂:读准字音——标一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fúfúyínzàosuì诵读堂:读出节奏——停一停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诵读堂:读出韵味——语重心长读好两个语气词:夫也拖一拖读好一个标点:!扬一扬夫/君子之行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知识屋:小组合作,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知识屋:根据提示,用原文填空。1、诸葛亮阐述的主要观点,即本文的中心句是:,,。2、文中常被人用作“志当存高远”座右铭的两句话是:,。3、阐释过度享乐和轻浮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好影响::的句子是:,。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1、诸葛亮写这封家书的用意是什么?告诫儿子要注重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的品德,表达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远的厚望。诫子2、文中表达中心意思的中心句(中心论点)是哪一句?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句式要求:诸葛亮给儿子上了一堂()课,他告诫儿子要(),我从()句可以看出。赏析厅:1、诸葛亮从哪些方面来告诫儿子的?2、诸葛亮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须要具备的条件是什么?这几个条件之间有什么关系?成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立志、学习、惜时。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小结:本文是从做人和学习两个方面进行论述的。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把失败归结于“躁”字,把静、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赏析厅:3、诸葛亮希望儿子诸葛瞻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最终目的是什么?(用原文中的词来回答)君子济世猜一猜,诸葛亮的儿子实现父亲的期待了吗?拓展坊:诸葛亮在政治、军事上计谋超群,对后代的教育问题也十分重视。诸葛亮病逝五丈原军中的前夕,还写信给诸葛瞻:“瞻今已八岁,聪慧可爱,嫌其早成,恐不为重器耳。”同时写下了流传百世的《诫子书》。他在《诫子书》中告诫儿子,“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学以广才,励精治性,珍惜光阴,务求“接世”。30年后,邓艾率魏军攻蜀,兵至绵竹,诸葛瞻拒不接受邓艾的高官诱降,英勇战死,时年37岁。其子诸葛尚一同战死,时年16岁。作为学生,如何将“静”运用在学习中?作为公民,如何将“静”运用在生活中?请结合实际谈一谈。拓展坊: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06 09:00:06 页数:18
价格:¥5 大小:2.22 MB
文章作者:送你两朵小红花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