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小学
>
科学
>
教科版(2017)
>
一年级下册
>
2019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2019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57
2
/57
剩余55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一年级下册科学精品教案集57\n《科学的春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回顾上册科学教学内容,了解学生上学期学习情况。2.复习用感官观察的方法,并观察校园的花草树木。3.尝试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和标准。4.欣赏校园的美丽春色,激发科学学习的兴趣。【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复习用感官观察的方法,并观察校园的花草树木。2.教学难点:尝试进行分类,初步了解分类的方法和标准。【教学过程】一、科学家这样做(预设8分钟)1.出示一年级上册“科学家这样做”内容,提问:你知道怎么观察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概括常见的观察方法。2.出示一年级下册“科学家这样做”内容,提问:你知道怎么分类吗?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示要找出相同和不同。3.出示①一上科学书、②一上学生活动手册、③一下科学书、④一下学生活动手册,让学生对四本书进行观察和分类。提问:(1)观察——发现什么?(2)分类——怎么分类?鼓励认真观察的同学,引导学生找出相同点和不同点。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会有不同的分类结果,比如根据册数可以将①②和③④分成两类,根据类别可以将①③和②④分成两类。板书:观察分类二、温故知新(预设12分钟)1.出示一年级上册科学和一年级下册科学教材目录,提问:你特别难忘哪一课?你特别喜欢哪一课?2.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三、观察活动:科学的春天在哪里(预设17分钟)1.过渡:春天来了,大家想不想到校园里去找春天?科学的春天在哪里呢?57\n2.出示“春天的花,春天的树,春天的草,春天的人,春天……”告诉学生活动要求和纪律。3.带领学生在校园里观察春天的美丽景色,并运用各种观察方法。四、总结评价(预设3分钟)1.学生回到教室,畅谈活动感受,教师给予评价。2.整理书本。【板书设计】科学的春天观察分类花、树、草、人……57\n《发现物体的特征》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发现物体的特征》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起始课。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物体。这些物体是物质存在的具体形式。小学生需要从发现物体的特征开始认识各种材料,再从物质的角度认识物质世界,这个过程是符合他们的认知需要和年龄特点的。在这一课,学生将通过观察和描述特征来探究常见的物体,利用感官观察8种常见的物体,初步学习用对比的方法来观察、描述并记录物体的基本特征。教科书共3页,分为3个部分。l.聚焦这部分内容有两个问题,前一个问题是为了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后一个问题既是为了引发学生的思考,又是为了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研究主题——观察自己周围的物体并描述它们。这些问题,即可以帮助教师在探究活动开始前调查学生对物体的原有认识,又可以为学生接下来认识物体的特征奠定基础。2.探索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一个观察活动,引导学生对8种常见物体进行观察和描述。教科书首先出示要观察的物体: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先用自己想到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自己看到了什么,这样可以了解他们已经知道的描述性词汇。在后续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些儿童的语言使之发展成为科学词汇。接着,教科书提示了科学观察的步骤和方法——选择一个物体与其他物体进行观察、比较。教科书中的4幅图分别提示了4种比较和观察的方法:通过看,比较颜色或形状;通过闻,比较气味;通过看和摸,比较是否透明或光滑;通过掂,比较轻重等等。这些方法将会贯穿整个单元的学习活动。通过这样的比较,学生能较为全面地从各个方面描述物体,并用文字或图画的形式记录在活动手册的表格中。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描述加以规范和提炼,最后在记录表中呈现科学词汇。必要时,教师要对一些比较难懂的词汇进行解释。另外,教师要特别提醒学生在未经教师允许的情况下,不能用嘴接触任何物体。3.研讨57\n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讨论问题。第一个问题,主要提示学生回顾自己是如何观察物体的。学生可能会说出利用感官来观察物体,即看、闻、摸、掂等,也可能会强调是通过对不同物体进行比较来观察的。此时,教师可以进步询问学生是通过什么方法找到物体的特征的。第二个问题,主要提示学生反思描述物体特征的角度,从这些角度可以更好地描述物体,比如可以从颜色、形状、轻重、是否粗糙、是否透明等方面进行描述。学生提到的描述物体的角度可能不同于教科书中所提示的,但只要是合理的,教师都可以将其汇总在班级记录表中。另外,这张班级记录表将贯穿整个单元,随着探究的深入,不断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科学词汇。在描述物体的特征时,要引导学生使用轻、重、粗糙、光滑等科学词汇。【学情分析】学生们每天都会和各种各样的物体打交道。所以,他们对这些物体已经积累了许多感性认识。同时,他们也能够用一些简单的词汇或短语描述这些物体的特征,比如颜色、气味、轻重、形状等。但是,学生对于可以从哪些方面全面地描述物体,如何科学地运用词汇,仍存在很多困难。比如,怎样判断物体是轻还是重,用什么描述形状,什么是粗糙或光滑……在对物质世界进行科学认识的伊始,学生会产生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科学课堂提供一些研究方法来帮助他们克服和解决。经历一个学期的学习后,学生具有了初步的观察能力,但是在描述物体特征的时候,很大一部分学生会将物体特征和用途混淆起来。比如描述铅笔盒,学生较多描述有装文具的长方形盒子,装文具是用途,长方形才是形状特征。所以在这节课中,首要让学生分辨特征的描述不能混入用途;其次,学生在描述物体特征时,往往只关注一两个点,在其他同学描述完以后才能去寻找未被发现的特征,所以本课还需要针对一个物体,让学生从多维度描述特征,并记录下来,提升学生的综合观察能力。【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我们的周围存在着很多物体,物体具有形状,大小,轻重等特征。2.科学探究目标用各种感官观察和描述不同的物体。57\n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他们的意见,乐于讲述自己的观点;乐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它们具有一定的特征,可以满足不同的需要。【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特征。2.教学难点: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教学准备】1.小组:玻璃珠、螺母、乒乓球、橡皮、泡沫块、纸片、木块、一次性塑料杯,每组一套2.全班:《发现物体的特征》班级记录表3.个人:“轻重”两字打印【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1.教师随便拿起粉笔、课本等,告诉学生这就是物体,并板书“物体”。2.提问:我们周围还有些什么物体?你会怎样描述它?(比如铅笔细长,橡皮白色,桌子很大等)3.学生自由描述,教师随机板书,记录学生交流产生的词汇或短语。二、探索1:单个物体观察(预设10分钟)1.认识几种常见的物体过渡:老师今天准备了8种物体,让我们来看看都是谁?(出示幻灯)根据图片的顺序,学生口答完成名称连线,认识8种常见的物体。2.激趣:老师今天把这些物体都带来了,你们想不想好好观察一下?3.说明要求:每人选择一种物体进行观察。讨论:万一几个人要观察同一种物体,那该怎么办?(引导:可共同观察,但若能分类观察更好。)4.组长领取实验器材,组员每人选择一种物体进行观察。5.组织交流:怎么观察,发现什么特征?(板书揭题:发现物体的特征)57\n三、探索2:两个物体比较观察(预设18分钟)1.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介绍主要观察方法和能观察到的对应特征。看一看:颜色、形状、厚薄、是否透明、是否可见、是否流动等闻一闻:气味摸一摸:粗糙程度、厚薄等掂一掂:轻重[说明:观察方法后的特征不要求全部罗列,只要根据学生认知程度的基础上概括就可以了。活动手册最后一面没有“轻重”,老师可以提前做好打印,分发给学生。]2.活动手册指导说明翻开活动手册第1面,要求学生先写上日期,再说明“水”和“空气”这两列以后再补充,然后指导贴图,并提示可以更改物体的名称,把“木块”改成自己观察的其他物体。3.强调活动要求:小组合作,比较观察。扶:抽2个学生进行对比观察演示,并指导粘贴或书写记录。4.学生进行对比观察和记录。四、研讨(预设7分钟)1.展示学生的活动记录,填到全班记录表上,有争议的内容组织学生讨论。2.机动:你有什么收获?还想研究什么?【板书设计】发现物体的特征看:较厚、较薄,有颜色、无色闻:有气味、无味摸:粗糙、光滑掂:较重、较轻……57\n《谁轻谁重》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谁轻谁重》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二课。从这一课起,学生将探索物体的一些重要性质,包括轻重、形状、流动性等等。这些内容都是本单元的重点,直接指向希望学生形成的核心概念——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是整套教科书中物质科学内容的开篇。在第1课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初步认识并实践了一些观察、描述物体的方法,积累了一些关于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比如轻重、粗糙、光滑等,但还没有对这些特征进行深入的研究。在接下来的两课中,学生将会逐步认识物体的轻重和形状。教科书共3页(5,6,7三页),分为4个部分。l.聚焦教科书直接提出了本节课重点研究的物体特征——轻重。通过“我们如何知道物体的轻重呢?”来引发学生思考本课的探究主题,调查学生对比较轻重的方法的原有认识,为认识并实践科学的比较方法奠定基础。2.探索这部分内容是一个比较活动,学生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比较5种不同物体的轻重并排序。教科书出示了5个物体: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小橡皮、大橡皮。其中,木块和塑料块的形状大小一样,两个橡皮的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乒乓球是空心且比木块大的球体。57\n探究前,学生要先按照自己的想法预测排序结果并记录下来。教师要强调预测没有对错之分,也不要对学生的预测结果事先做出判断。教师需要借此活动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比如,对同样大小的木块和塑料块、同质地但大小不同的橡皮的轻重学生是如何判断的。实际上,这也是对“密度”概念的前概念调查。接着,教科书用1幅图提示了可以用掂量的方法比较物体质量的大小。这时需再次将比较的结果记录下来。之后,教科书又用1幅图提示可用标准物称量的方法排序,比如回形针。在此,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思考用什么样的标准物比较合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讨论结果说明,回形针的大小和轻重比较适合作为标准物。称量后,学生要根据回形针的个数来给5个物体的轻重排序并记录下来。3.研讨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都指向对三次排序结果进行比较,进而发现三种方法的优劣。第一种方法是根据经验预测。我们希望学生发现,不同的人预测的结果可能不同,甚至差异会比较大,因此是不可靠的。第二种方法是根据掂量的方法判断轻重,这种方法要两两比较。我们希望学生发现,这仍然是依靠人的感觉,因此当物体的轻重差不多时,会出现不同的判断结果,而且这种方法的操作次数比较多,如果有更多的物体时,操作会更麻烦,结果会更不准确。第三种方法是用同样大小的回形针作为标准物测量;测量后,记录下回形针的个数;通过比较回形针的个数得出的结果不仅比较精确,而且适合测量更多的物体。4.拓展教科书出示了生活中常见的一组物体,问题指向核心概念“体积相同的物体,轻重可能不同”,隐含指向“不同材料的物体密度不一样”。但是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他们只要根据之前的探究结果,比较出“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小相同的碗,它们的轻重有可能不同”就可以了。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比如,不同材料做成的椅子、筷子轻重可能不同等。【学情分析】57\n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在第1课的观察活动中,他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不同物体的轻重不同,可以用掂的方式来比较。但是,这种简单的方式能否准确比较物体的轻重呢?学生会发现,对于两个物体轻重的比较,不同的人可能会给出不同的结果,尤其是当两种物体的轻重差不多的时候,就很难用“感觉”的方法来判断。这就引发了学生的进一步思考:如何更为准确地判断物体的轻重?针对一年级学生,教科书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测量方法,即运用简易天平来称量,并通过观察、简单统计等多种手段,完成对5种物体的轻重排序。教科书用图片的方式提示了用回形针(标准物)称量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小橡皮、大橡皮5种物体。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补充其他的测量方法。【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不同的物体轻重不同,物体的轻重是可以测量的。知道可以通过预测、掂量、称量等方法来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称量比预测和掂量能更准确的比较物体的轻重。知道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小相同的物体,它们的轻重可能不同。2.科学探究目标会使用简易天平,比较不同物体的轻重,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可作为称量的标准物。会用一定的方式记录不同物体的轻重。3.科学态度目标能在预测、掂量中发现问题,进一步增强探究物体轻重的欲望,并寻求科学的解决问题的办法。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工具能给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便利。【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能较准确地描述出物体的特征。2.教学难点:用两两对比的方法对物体进行观察。【教学准备】乒乓球、木块、塑料块、小橡皮、大橡皮各一份,简易天平1台(含称量盘)、同样大小的回形针若干、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上节课制作的表格,对于这些物体,我们如何知道它们的轻重呢?板书:轻重2.学生说一说如何知道轻重,了解学生已有的前概念。3.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关于物体的轻重,揭示课题——谁轻谁重。57\n二、探索1:预测物体的轻重1.观察ppt上的五个物体,说说它们的大小如何。木块和塑料一样大,橡皮有大有小。2.预测五个物体谁轻谁重,用数字1-5表示,最轻的用1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3.展示学生的预测,说说这样预测的理由。4.对比不同小组的不同答案,引出排序的结果不一样。三、探索2:掂量物体的轻重1.过渡语:大家对五个物体的轻重预测不同,那么我们来掂一掂的方法,比较它们的轻重。2.下发物体,学生掂量物体的轻重3.用数字1-5记录,最轻的用1表示,最重的用5表示。4.交流:①介绍自己组掂量的方法②说一说五个物体掂量时遇到的问题③发现木块和塑料很难用掂量的方法得出结果。5.展示几个组不同的结果,引出掂量得出的结果还是不能统一。四、探索3:称量物体的轻重1.过渡语:我们掂量了五个物体的轻重,结果还是不一样,古时候人们用一种简单的工具——古代衡器,看看这个仪器能不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2.介绍古代衡器的制作原理。两边一样重,平衡。哪边重,哪边就下垂。3.古代衡器已经很难找到了,看看这个简易天平能不能代替古代衡器,称出谁轻谁重?4.演示:利用简易天平来比较木块和塑料的轻重。5.思考:利用回形针,怎样的称量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快速的知道五个物体的轻重。6.利用简易天平称量五个物体7.交流汇报,五种物体的轻重达成共识。五、研讨1.展示一位学生的记录表,看看我们的三次排序都一样吗?57\n2.哪种方法更准确,说说你的看法。六、拓展1.出示两个碗形状相似、大小相同,一样重吗?2.用不同材料做成的大小相同的碗,它们的轻重不同,你还能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板书设计】2谁轻谁重预测结果掂量结果称量—简易天平大橡皮小橡皮乒乓球木块塑料块57\n《认识物体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认识物体的形状》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3课。学生在前一课的学习中已经通过“称一称”的方法测量了物体轻重的不同,体会了物体的一个基本特征——质量。在本节课中,学生将对“形状”这一物体的基本特征展开研究,形状反映了物体占据空间的状况。在这节课中,学生关注的重点不是认识物体的具体形状,而是通过游戏化的研究活动——摆放,知道不同形状的物体在平铺时占据空间的状况不同,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的状况也可能不同,从而发展学生对“形状是物体的重要属性”的认识。本课的研究主题是:“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主要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其占据空间的。教科书共3页,分为3个部分。1.聚焦。教科书先是点出了本课的研究主题,“如果把物体装进盒子里,怎样装得更多?”这是一个比较有新意的方法。因为本节课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物体的形状是怎样影响它占据的空间的。2.探索。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探究活动,主要做法是把4种形状不同的物体放入同样的盒子中,分两个探究活动:(1)哪种物体放的数量最多?(2)换一种平铺的方法,能装得更多吗?第一个活动的重点是通过比较木块和乒乓球的数量,发现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平铺的数量不同与什么有关呢?学生一定会观察到乒乓球平铺时中间有空隙,无法填平盒子的空间,而木块平铺后中间没有空隙,基本填平了盒子的空间。第二个活动的重点是引导学生用不同的平铺方式摆放螺母,发现同一物体用不同侧面摆放(比如“躺着”或“立着”),会出现不同的摆放数量。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使学生体验到:物体的形状对其占据空间的影响。由此,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也不同。3.研讨。主要围绕“同一种物体的两种平铺方法,结果一样吗?”这个关键问题进行讨论,重点要引导学生体会物体形状的特殊性会对装入盒子中的数量产生影响,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学生用记录表中的数据加以说明。【学情分析】57\n根据课程标准,学生在小学阶段要认识“物体具有质量、体积等特征”,但对一年级学生来说,质量和体积过于抽象,他们可以通过关注更为具体的特征,如轻重、大小、形状等建立起对质量和体积的初步认识。整个一年级阶段,学生需要认识物体的轻重、薄厚、颜色、表面粗糙程度、形状等,都是为了达到课标所制定的这个教学目标。学生对形状这个词并不陌生,他们在生活中、幼儿园的学习中和一年级上册的数学学习中,已经知道了物体的许多形状,如正方体、长方体、球形等,所以本节课对这些形状的认识不再展开。很多教师会认为“学生对形状都很熟悉,没有什么可讲的”。然而,认识物体的形状有什么意义,形状的差异对物体来说意味着什么,这些问题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回答,甚至很多教师都没有认真思考过这些问题。【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形状是物体的基本特征之一。意识到物体的形状会影响它的平铺方式。2.科学探究目标能用简单的方法比较出不同物体的形状有所不同。了解不同的物体,会有不同的摆放或堆放方式。3.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认同物体的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测量的。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生活中不同的物体有不同的形状,有可能其摆放、拼接或堆放的方式不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到许多物体具有固定的形状,并且从“占据空间”的角度理解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之一。2.教学难点:探究多种“平铺”方式,意识到物体形状会影响其平铺的方式。【教学准备】57\n1.小组:方盒子每组4个;乒乓球、木块、橡皮和螺母每组若干;收纳盒每组1个。2.全班:课件、班级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1课的活动,出示图片后提问:“我们在第一节课比较不同的物体时,发现物体的形状都一样吗?”学生看图回忆后将会说出:“物体的形状可能不同,有些物体是球形的、有些是方形的……”2.教师依次出示四种材料并提问:“它是什么形状的?”3.教师引出课题:“形状、轻重,都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物体的形状》。”(板书课题)4.提出问题。教师出示盒子,提问:“这里有四个同样大小的方盒子,要想把这四种不同形状的物体分别装进里面,怎样才能装得更多呢?”学生交流装盒子的方式,教师肯定学生说出的多种装入的方法,最后统一规定用“平铺一层”的方式进行。二、探索1:把四种物体分别平铺在盒子里——不同形状的物体平铺的数量不同。(预设15分钟)1.教师利用课件进行平铺方法的指导。(课件出示:乒乓球、螺母平铺一层后的效果图)2.组织分组活动:把四种物体分别放入盒子里。教师提醒学生记录在《活动手册》第3页。3.小组活动结束,教师组织学生将装有物体的四个盒子有序摆放在桌上,统计各小组的数据,填好班级记录表。(将会出现的结果:乒乓球和木块,各组的数据会相同;而螺帽和橡皮,由于各组可能会用不同的侧面去平铺,数据可能会不同。)4.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班级记录表。提问:“现在,每个盒子里都分别平铺这四种物体,大家平铺的结果一样吗?”“还能继续平铺进去吗?为什么不能了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梳理与提升:“现在,大家盒子里都不能继续平铺进去物体了,因为盒子就这么大,这些物体的形状又都是固定的,所以就挤不进去了。”57\n5.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单中的乒乓球和木块,提问:“这两个物体的大小其实差不多,我们来比一比:放的数量一样多吗?”“为什么木块的数量要多呢?”学生回答后教师梳理与提升:“乒乓球与木块的形状不同,乒乓球平铺时中间有空隙,无法填平盒子的空间,而木块平铺后中间没有空隙,基本填平了盒子的空间。”三、探索2:换一种方法把四种物体分别铺在盒子里——同一物体用不同的方法平铺,数量可能会不同。(预设15分钟)1.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再次观察班级记录表。提问:“为什么螺母和橡皮的数量,各个小组会不一样呢?”在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猜测:“可能是螺母和橡皮的摆放方式不同造成的(有的是“躺着”的,有的是“立着”的)。”2.组织分组活动。教师提问:“同一种物体,怎样平铺会装得更多呢?让我们再来试试!”教师组织学生通过再次摆放来验证自己的猜想:用不同的方法把四种物体分别铺在盒子里,并把数据记录下来。(课件出示:螺母的两种平铺方法。)3.各组完成后,教师组织学生填好班级记录表。(将会出现的结果:乒乓球和木块,各组的第1、2次数据都会相同,螺母和橡皮的第1、2次数据会不同)四、研讨、拓展(预设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观察班级记录表,说说每种物体前后2次摆放的结果,提问:“同一种物体的两种平铺方法,结果一样吗?”引导学生发现:乒乓球和正方体的两次平铺数量相同,螺母和橡皮的两次平铺数量不相同。2.教师提问:“这是怎么回事呢?”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乒乓球和木块每个侧面的形状都是一样的,所以不管怎么摆平铺一层的数量不会有变化;螺母和橡皮的侧面形状不同,“躺”着摆或“立”着摆的时候,用来平铺的那个“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3.教师提问:“如果再给你一个别的物体(如:泡沫块),怎样平铺能装得更多?”引导学生回答:“观察一下这个物体各个面的形状是否相同,如果不同,用‘立着’的方法来平铺能装得更多。”57\n【板书设计】认识物体的形状螺母木块橡皮乒乓球第1次第2次第1次第2次第1次第2次第1次第2次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57\n《给物体分类》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4课,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初步了解了物体有很多特征,这些特征可以描述为大或小、轻或重、光滑或粗糙、透明或不透明,以及不同颜色、不同形状等。在本课中,他们要对之前用到的所有物体进行分类,进一步清晰、有序地认识它们的属性。分类是一种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在生活中,学生早就在不知不觉地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了。本课要引导学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并由此认知到“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所以,本课有明暗两条主线:明线是“用一个特征给物体分类”,暗线是“通过分类进一步认识物体的属性”。【学情分析】在生活中,学生早就在不知不觉地对一些事物进行分类了。但是学生各方面的科学素养和学习能力仍处于培养阶段,在行为能力上相对较弱,无意注意大于有意注意,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同时,对于学生的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倾听习惯等仍需进一步培养。特别是在分类前,为方便学生学习活动的开展,建议给每个物体先编号,再分类,并做好记录。【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了解分类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2.根据物体的特征进行分类,可以更清晰、有序地认识物体。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了解给物体分类时,依据的特征不同,分类的结果会有所不同。科学态度目标1.继续发展对物体进行研究的兴趣。2.认同物体可以根据某一特征被归类。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人们可以利用分类的方法整理身边的各种信息。57\n【教学重难点】重点:能够根据一个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难点:了解科学准确的分类需要将标准细化。【器材准备】乒乓球、大木块和小木块、与木块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塑料块、大螺母和小螺母、大橡皮和小橡皮、塑料杯、泡沫块、玻璃珠、纸片、不干胶贴纸、记号笔、印有圆圈的白纸、学生活动手册、若干个带有两个大圆圈的小组记录单、班级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聚焦1.老师想去买点水果,你觉得哪张图片里摆放的水果,更方便老师挑选呢?说说你的想法。(引导学生说出分类)(播放课件)2.回想一下,你曾经有给自己的东西分过类吗?说说你是怎么给他们分类的?(出示课题:给物体分类)二、探究1.描述物体特征。这些都是我们之前研究过的材料,今天我们也要来给它们分分类。但在分类前,老师想先请大家来描述一下它们都有哪些特征?(板书学生说的特征)这些不同物体的特征有相同的方面吗?2.小组讨论。(1)小组讨论决定:选择其中一项特征对物体进行分类;(2)请一个小组向全班示范如何分类。(3)交流如何更好的进行分类(教师适时引导要对物体进行“编号”)3.小组活动(1)根据特征制订分类标准,填写在活动手册上。(明确实验要求)(2)小组合作开展给物体分类的活动。(教师适时指导)三、研讨1.汇报:大家是根据物体的哪些特征分类的?(汇报时可以穿插解密活动:只说分类结果,不出示分类标准)2.讨论:根据同一特征分类,分类结果有哪些不同?57\n3.交流:相关分类标准的细化,如确定关于轻重的分类界限,再次调整轻重的分类。4.完善:小组、班级记录单内容填写完善。四、拓展1.观察生活中的分类:来看看,我们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的分类。(出示课件)2.看图交流:是哪些方面的分类?是如何给我们带来便利的?【板书设计】给物体分类特征分类标准细化标准轻重轻重形状方形球形大小大小颜色………57\n《观察一瓶水》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的第5课,是在学生掌握了一些观察方法,了解物体具有重量、形状等属性之后学习对水进行观察和描述。本课主要分为三个活动:1.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2.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3.学习描述、记录观察比较结果。通过以上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发现水的无色、无味、透明的特征,进一步学习眼看、鼻闻、手摸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使学生初步了解水具有流动性,无固定形状。教材在活动1选取乳白色洗发液与水对比,是要突出透明度的区别;活动2洗发液、水、木块被装在不同的容器中是在对比液体和固体形状的不同特点。教科书共3页,分为3个部分。1.聚焦水是一种典型的液体,表现出液体的典型特征,所以从研究水开始引导学生初步探索液态物质是适宜的。教科书没有给出“液体”或“液态物质”的具体定义,只需要学生先去关注并研究瓶中的水。“水有什么特征呢?”点明了本节课的研究内容,也指向挖掘学生对水的特征的前概念。2.探索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两个探究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对比的方法来观察瓶中的水和洗发液的特征。然后将观察的范围放大,对比水、洗发液与之前研究的物体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对比,学生将发展和丰富对物体特征的认识,认识到“与这个瓶中的水类似的物体的形状会变化,不固定”,为中年级“液体”这一概念的建立打下基础。探究活动1,目的在于让学生对比观察并描述一瓶水和一瓶洗发液。教科书中的4幅图提示了主要的观察方法,分别为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同时引导学生倾斜瓶子观察瓶中水和洗发液的形状变化。通过对比,学生们可能会感知到瓶中水和洗发液的相同与不同的特征,比如,它们都会流动,在瓶子中的形状会改变,水和洗衣液的黏度不一样,透明度不一样,气味也不一样等等。在学生描述时,教师应引导学生尽量使用以前用过的词汇,如颜色、透明度、气味等。57\n探究活动2,要求学生把瓶中的水和洗发液与之前学过的物体做对比。这里隐含着把水和洗发液归为一类,把之前像小木块那样的物体归为一类的思想。这个对比主要是找不同,学生可以回顾记录表中有关木块的特征,进行对比研究。教科书还用对话框提示,比较中应将“形状”作为重点。“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这两类物体的主要区别。学生通过这项对比观察活动,会发现瓶中水和洗发液的形状不固定,会随容器形状而改变。教科书中出现了科学词汇:流动、透明。这是为帮助学生描述、记录和研讨而设置的。流动是液态物质的典型特征,是与固态物质的典型区别。透明也是描述液体特征的重要词汇,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瓶中的水和洗发液对着光观察,以判断其是否透明。3.研讨这部分内容包括了1个关键问题,聚焦在“从哪些方面来描述水的特征”上,指向的是物体的一般特征。在学生描述时,教师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描述水的具体特征和相应的观察方法,另一方面要引导他们描述像瓶中水这样的物体的基本特征,如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等。教师应把颜色、气味、是否透明、是否流动等词汇汇总在班级记录表中。【学情分析】经过前四课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了一些常见固体在重量、形状、颜色、材料等方面的不同。在第4课还学习了根据物体不同的特征进行分类,了解不同的分类标准有着不同的分类结果。学生在进行分类活动的同时对物体的自身属性有了进一步地认识。水是一种最常见的会流动的物质,很多学生都知道“水是液体”,而且对其能流动的特征比较熟悉。本课需要学生运用之前学到的观察比较的方法继续观察水的主要特征,为后面认识空气特性做必要准备。【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水有许多可被感知的特征,如无颜色、无气味、会流动、透明等。水和洗发液一样,都可以被盛放在容器中。但与木块等物体相比,水没有固定的形状。2.科学探究目标57\n学习观察水的方法,能用眼看、鼻闻、手摸等方法比较水与洗发液、木块的不同之处和相同之处。能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能用语音简单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在教师指导下能够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分类。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他人观点,乐于讲述自己观点。乐于参与小组合作探究,主动参与合作学习活动。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水是珍贵资源,需要珍惜和保护。【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水和洗发液会流动、没有固定形状。2.教学难点:水无固定形状,形状是物体的重要特征,也是固体与液体的主要区别。【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一瓶水,一瓶洗发液,相同的透明小瓶2个,不同形状的容器2个、木块若干块2.全班演示:一大瓶水,塑料测速板,油、水和洗发液【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1.教师出示一瓶水,请同学们说一说,关于水都知道什么?2.学生观察一瓶水,并自由发表,说一说水有什么特征。3.板书揭题:观察一瓶水二、观察比较水与洗发液(预设15分钟)1.观察方法的研究如果老师给你们一小瓶水和一小瓶洗发液,你们会怎么观察?学生自由发表,回忆前几节课学过的观察方法,比如用眼睛看、鼻子闻、手摸……(教师及时提醒不能用“尝”的方法,强调任何场合都不能用“尝”的方法)57\n猜猜他们是怎么观察的,让学生先看图说,教师适当补充。(图片分别为用眼睛看、用鼻子闻、用手摸,倾斜瓶子观察瓶中水和洗发液的形状变化。这里还要重点介绍扇闻的正确操作方法。)2.学生观察比较水和洗发液提示学生观察水和洗发液有什么相同,有什么不同。然后拿出活动手册第一面进行填写说明。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教师巡回指导。3.组织交流观察发现按活动手册上的顺序进行交流,不仅要说出观察到的特征,还要说说用什么方法观察到。(比如,水的颜色为无色,洗发液乳白色,用眼睛看出来的;水的气味为无气味,洗发液有气味,用鼻子闻出来……)教师板书并总结水和洗发液的相同和不同,并记录在班级记录单上。水:无颜色、无气味、透明、能流动洗发液:乳白色、有香味、不透明、能流动三、观察比较水、洗发液和木块的不同和相同(预设15分钟)1.过渡:通过观察比较,我们发现水和洗发液有相同之处,也有着很多不同。如果把它们和木块比较,又会有什么发现呢?2.教师把洗发液和水分别倒入不同形状的瓶子里让学生与木块对比观察。3.学生交流观察结果。不同点有水与洗发液能流动,木块不能流动,水和洗发液的形状随容器形状发生变化,没有固定形状,木块的形状不随容器的变化发生改变。相同点有它们都有形状。四、总结拓展(预设5分钟)1.小结:水是怎样的物体?可以从哪些方面描述水的特征?2.机动实验:“水、油、洗发液”流动比赛【板书设计】观察一瓶水颜色、气味、形状、是否流动……57\n《他们去哪里了》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它们去哪里了》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六课。学生从生活经验中会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这节课通过将水与其他物质混合,来研究水的特征。学生将通过观察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的变化,进一步了解水的特征——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则不能。基于这些观察结果产生的认识都指向“溶解”这一概念,本节课将为学生以后学习和建立“溶解”概念奠定基础。考虑到“溶解”一词对一年级学生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并不为他们建立溶解概念,而只在词汇表中给出科学词汇“溶解”,并没有给出具体的解释。学生只需要通过实验现象来初步认识溶解现象即可。教科书共2页(16,17两页),分为3个部分。l.聚焦通过回忆生活中的常见现象引发学生思考:在水中放入盐、红糖、后可以观察到什么?这是对学生已有生活经验的探查,同时,也可以根据他们的回答引出本节课的探究主题,即“这些物体去哪里了”。2.探索这部分内容主要包含1个探究活动,这是一个包含两方面问题的对比观察活动。一个是对同一物体放入水中前后的对比观察,另一个是对不同物体放入水中现象的横向对比观察。教科书在该部分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呈现了实验步骤和方法。教师在准备实验时要注意,杯中的水量要能将一勺食盐或者红糖完全溶解。为了减少学生观察溶解现象时的干扰,建议教师在实验中使用较为纯净的红糖和洗干净的石子。57\n教科书的图1呈现了探究使用的材料,需放入水中的三种物体和所用的实验工具。辅助的文字指导学生先观察物体原本的特征,并提示要用放大镜观察。图2指导学生要用小勺子来取等量的三种物体,并放入等量的水中,然后静静地观察这些物体进入水中的情况,与物体之前的状况进行对比。这时教师要提醒学生不能晃动水杯。图3指导学生在物体进入水中一段时间后,用搅拌棒充分搅拌,让物体与水充分混合。图4指导学生在搅拌停止后,再次观察、对比与水混合后三种物体的变化情况,在探究过程中,学生要按照教科书提供的操作流程一步步地观察和记录。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如果观察到没有变化也要记录下来,这与观察到发送变化一样重要。科学词汇:溶解溶解是指物质均匀地、稳定地分散在水中,不会自行沉降,也不能用过滤的方法把液体中的物质分离出来。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需要记忆和理解溶解的具体概念,只需要对该现象有初步的认识,知道该现象称为“溶解”即可。3.研讨这一部分内容主要包括两个问题。问题1旨在引导学生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讨论。盐、红糖在放入水中前都是小颗粒状的,放入水中后,这种小颗粒会慢慢减少,并逐渐消失在水中。在充分混合后,食盐水是透明的,盐的颗粒不能被看见。红糖水也是透明的,有颜色的,红糖颗粒也不能被看见。与盐和红糖相比,小石子放入水中后的情况有明显区别。它不会减少,且几乎看不出有什么变化。搅拌后静置,会发现小石子沉在杯底,而水仍然像原来那样。要注意的是,如果红糖中有杂质,杯底就会有少量沉淀,教师需要向学生说明,这些杂质不是红糖。在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要将红糖、盐在水中的共同现象与小石子在水中的现象进行对比,向学生指出“红糖和盐都溶解在水中了,而小石子没有溶解在水中。”从而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溶解现象。问题2则鼓励学生对现象进行解释,指向更深层次的思考。这个问题对一年级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发展他们的解释能力。不同学生可能持有不同的观点,教师要鼓励他们说出观点和理由,不必急于纠正他们的想法。比如有的学生会认为食盐和红糖没有消失,红糖水的颜色变成红色,可以尝到甜味,这就说明原来的红糖仍然存在水中,只是变得不能被我们看见。而有些学生并不相信物体仍然存在水中。这是,教师可以鼓励他们继续学习、研究,寻找能够被人信服的证据。【学情分析】57\n经过前五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学会用感官进行观察和描述,对液体和固态物体的许多特征有了初步的认识。从孩子的生活经验知道,把食盐或糖放入水中会慢慢“化”掉,但是把小石子放入水中则不会“化”。一年级的孩子往往把这种现象称为“融化”。本节课学生将运用一种不同于前面几课的实验方法——混合,把一些物质放入水中,观察混合后发生的变化。混合实验将丰富学生对前面研究的物体属性的认识,学生将从实验中观察并认识到,有一些物质较难溶解在水中,有一些物质较易溶解在水中。【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有些物质能溶解在水中,有些物质不能溶解。知道盐、红糖在水中看不见的现象叫做溶解,能用溶解一词来描述。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对比的方法,观察物质放入水中的变化情况。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颗粒。能用搅拌的方法让水中的物体充分混合。3.科学态度目标认识到可以用对比的方法观察现象。认可从多角度进行观察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这种变化为生活服务。【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有些物体能溶解,有些物体则很难溶解;2.教学难点:观察和描述溶解前、中、后物体和水的变化。【教学准备】学生准备:3个装水的透明杯子、3个小玻璃盒、放大镜、搅拌棒、小勺、食盐、红糖(块状)、小石子、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师准备:学生实验材料一套、班级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57\n1.故事引入:我们都知道小马刚好能过这个河。一天,妈妈把小马叫到身边,让小马把一袋盐、一袋红糖、和一袋小石子背过河,你觉得小马能背过去吗?盐、红糖、小石子会有变化吗?2.如果我们把食盐、红糖和小石子放入水中,水会发生变化吗?会发生什么变化?食盐、红糖或小石子会发生变化吗?3.揭示课题——它们去哪里了。二、探索:描述并记录现象。1.老师为每组都准备了这三样物品,盐、红糖和小石子,布置观察要求。①放入前,先仔细观察并记录。②领取一杯水,放入一种物体,观察并记录。③3分钟后,学生领取搅拌棒,搅拌并继续观察。④观察完一种物体,再观察另一种物体。2.记录的要求:①用小点的大小表示颗粒大小。②用斜杠的多少表示颜色深浅。提示:教师要提示,三次放入物体的量要差不多,每一步必须记录完成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搅拌棒可以根据学生记录情况适时发放。3.小组活动,教师巡视。三、研讨1.我们来交流:把盐、红糖、小石子放入水中后,你观察到了什么现象?放入前,食盐(红糖、小石子)……搅拌时,食盐(红糖、小石子)……,水……搅拌后,食盐(红糖、小石子)……,水……2.我们的发现将这三种物体放入水中,盐和红糖能溶解,小石子不能溶解。盐、红糖在水中看不见的现象叫做溶解。3.盐、红糖放入水中后,真的“消失”了吗?说说你的理由4.现在,如果你是小马,你会告诉妈妈什么呢?四、拓展延伸57\n我们已经知道了盐、红糖可以溶解在水中,那么还有哪些物体可以溶解在水中,哪些物体不能溶解在水中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外继续去尝试。【板书设计】6、它们去那里了57\n《认识一袋空气》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认识一袋空气》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我们周围的物体》单元第7课。这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要求学生能运用前面的探究方法对一袋空气进行初步的研究,发展自己在物体方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建立科学探究的信心,激发对物质世界研究的兴趣。本课的研究主题是:描述一袋空气的特征。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回顾本单元学习的内容和方法,从不同方面用科学词汇进行描述。教科书共3页,分为3个部分。1.聚焦。教科书用问题的方式,提示学生根据之前学习的方法研究另一类物体——1袋空气的特征,这里只是建立初步的认识,即用已经学过的研究方法探究“空气是什么样的”。2.探索。主要包含3个活动。(1)用塑料袋收集一袋空气,从整体上观察它的特征。(2)将这袋空气与水和木块进行比较,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3)描述并记录空气的特征。通过三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认识空气的特征,另一方面使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科学观察、描述、记录的方法,为今后继续研究物体打下基础。3.研讨。这个环节主要是组织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通过实验发现空气特征的。教学时,教师不仅要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空气特征,还要说出观察的方法。这是在培养学生将实验中的现象转化为证据,再用证据支持自己观点的能力。此外,教科书还呈现了两个总结性的问题。一是让学生总结可以从哪些方面认识物体的特征的;二是给出描述不同物体特征的词汇。教学时,教师可以让学生看看从第1课沿用至本课的表格,重点关注不同类别的物体具有的不同典型特征。如果时间允许,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回顾一下认识物体特征的方法,包括利用感官充分观察、对比观察、借助工具(简易天平、放大镜)观察等。【学情分析】57\n通过前6课的学习,学生对用固态和液态物质组成的物体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他们从关注周围的物体开始,逐渐学会用适当的词汇描述周围的事物,逐渐形成描述物体特征的能力,形成了对物体的认识和理解。学生已经学会了对物体轻重、形状等属性的描述,特别是在本单元的第5课,学生对水这一物质的探究,掌握了通过比较认识物体特征的研究方法,为本课的学习做了很好的铺垫。学生对空气是很熟悉的,但是对空气的一些特点还有点模糊,如空气的颜色、气味,空气的流动等。【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认识到空气的一些特征是可以被观察和描述的,空气与木块、水相比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也有一些相同的特征。2.科学探究目标进一步运用感官,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空气的特征。观察和描述空气的一些特征。3.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学生对探究水、空气等物质的兴趣。意识到可以利用所学的方法研究未知事物。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到空气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2.教学难点:认识到虽然空气是看不见的,但是可通过科学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教学准备】1.小组(两两合作):透明塑料袋、皮筋、透明烧杯或塑料杯、水、木块。2.全班:课件、班级记录表【教学过程】一、聚焦(预设5分钟)57\n1.教师提问:“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到过哪些研究方法?”引导学生回顾已经用过的研究方法,如:利用感官观察;借助一些工具进行对比观察。(出示有关观察方法的图片:看、闻、摸、比较)2.教师提问:“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用来描述物体特征的科学词汇有哪些?”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把相关词汇呈现在黑板上。3.教师出示课本第18-19页的图片,提问:“这是什么?”当学生说到“气球”、“空气”时,教师可以接着提问:“气球里面有什么?”“我们周围有空气吗?”“空气是什么样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说出自己的认识,如:“我们周围有空气。”“空气是看不见的。”“空气是摸不着的。”二、探索1:用塑料袋收集一袋空气,从整体上观察它的特征。(预设10分钟)1.教师讲述:“空气看不见也摸不着,要想好好观察、认识它,可以把它装在袋子里。”(出示一袋已经装好的空气,板书课题)2.教师指导学生用塑料袋收集空气:两人合作,其中一个同学打开袋子,在空中用力兜一下再收紧,另一个同学用皮筋扎紧袋口。(出示相关图片)3.教师提问:“你准备怎样用学过的方法去观察空气的特征?”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比如:用眼睛看颜色、形状、是否透明等;用鼻子闻气味;用手摸一摸是否粗糙;用手捏一捏软硬;用天平去称一称轻重。教师对学生的想法予以肯定,并把这些方法以关键词的形式补充呈现在黑板上。4.组织学生从整体上观察一袋空气的特征。5.组织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教师板书记录学生的发现。三、探索2:将一袋空气与水和木块进行比较,发现相同点和不同点。(预设15分钟)1.教师出示一袋水和一块木块,提问:“我们刚才观察了一袋空气,如果把它和这里的水、木块比一比,会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特点呢?”2.提问:“我们可以怎样比较呢?”教师引导学生观看图片后回答,如:“可以从颜色、是否透明、轻重、气味、是否流动等多个角度观察空气与水和木块的异同。”“如果分别把水和空气倒人杯中,可以比较它们的流动性。”“用耳朵听空气流动的声音。”等等,教师把这些方法以关键词的形式补充呈现在黑板上。57\n3.组织学生分组活动:比较空气与水、空气与木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4.学生交流观察到的信息。引导学生重点说说新的发现。如:水和空气都会流动,水在流动时是从上向下的,空气的流动方向却无法被观察到。四、探索3:描述记录空气的特征。(预设5分钟)1.教师出示第1、5课的班级记录单或引导学生看《活动手册》第1页的记录表,让学生说说木块与水的特征。2.教师组织学生描述空气的特征,并在《活动手册》第1页的表格中进行记录。3.教师组织学生汇报记录的内容,引导他们描述空气的特征,同时说出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特征的。4.用词汇记录空气的特点:无色、无味、透明、很轻、流动、气体5.观看科学阅读的资料,说说空气的颜色变了,我们有什么感受。五、研讨、拓展(预设5分钟)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班级集体研讨:“空气有什么特征?”“我们是怎么知道的?”引导学生不仅能描述空气的特征,还能说出是通过什么方法观察到特征的,从而对本节课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结果进行总结。2.教师引导学生对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和总结:“在本单元中,我们从哪些方面认识了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它们的特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分类描述,如:像木块一类的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像水一类的物体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像空气一类的物体还可以用哪些词汇描述。3.师生合作在本课的班级记录表上进行补充。【板书设计】认识一袋空气第1次观察第2次观察第1组第2组第3组第4组第5组第6组57\n《我们知道的动物》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是一下《动物》单元的第一课。从本课开始,教材将引领学生走进观察与认识动物世界的大门。上学期《植物》单元学习中积累的观察、记录、描述等能力,为《动物》单元的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作为单元起始课,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我们知道的动物”这一话题引出学习对象,同时也担负着了解学生前概念的任务。通过让学生列举自己知道的、喜欢的动物,引导学生把已有的关于动物的认识说出来,同时通过对多种动物的列举还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动物的多样性。“分小组观察一种动物,说说这种动物有什么特点,把它画下来”,教材中这段话指向对动物外形特征的认识,通过语言、图示的描述,使学生对不同动物的特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观察、表达、记录的能力。通过多种动物的比较,引导学生描述出动物都有生命、会运动、需要吃食物、能繁殖、会生长、需要空气等共同特征。最后,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活动,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在培养学生证据意识的同时,指向“动物是生物,是有生命的”这一单元核心概念。【学生分析】一年级学生对动物可以说有着极大的兴趣,从电视、书本、家长讲解、动物园等各种渠道都耳濡目染,所以如何利用这种浓厚的兴趣发挥到对动物的有序观察研究中去,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思考的。在认知上,学生对动物的生长、运动、进食、呼吸、繁殖等有一定的认识,但比较零碎,会认为相互之间没有关联。在技能上,虽然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课程的学习,学生的观察与描述能力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表达的准确性上仍然欠缺。而动物更加复杂多样的外部特征及“会运动”的特征,使学生在观察和描述时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教师对观察、记录方法的指导需要更加细致,以便帮助学生进行观察、描述活动。【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动物是有生命的。57\n2.能说出动物具有某些共同特征。科学探究目标1.能说出生活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2.能观察一种动物,用语言、图示描述观察和发现的特征。3.通过动物与玩具熊的比较,学习用证据来支持自己的看法。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对动物的观察,产生研究动物的浓厚兴趣。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培养在生活中亲近动物、研究、保护动物的意识。【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一种动物,初步用语言和图示描述其特征。难点:通过观察、比较,能说出动物的某些共同特征及玩具熊不是动物的理由。【教学准备】学生:动物卡片或动物标本、玩具熊、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动物卡片、标本、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教学过程】一、聚焦:说说我们知道和喜欢的动物1.根据你看到的图片,猜一猜,它可能是什么动物?(PPT分别出示教材23、24页上的长颈鹿、斑马、大熊猫)追问:你是怎么猜出来的?说说它还有哪些特点吗?2.你有自己喜欢的动物吗?说说它是怎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它生活在哪里?它的皮毛颜色如何?……)3.(课件出示几种常见的动物,还要出示一些不常见但非常有特点的动物的图片)这里还有些动物,你能说说它是什么样子的吗?(激发学生对动物的探索兴趣,也为后续学生的自主观察描述做铺垫)二、探究:观察并描述一种动物1.教师出示实体动物(蜗牛、蚂蚁、金鱼)和标本(鸟、蝴蝶、兔子),让学生分组观察一种动物。57\n2.要求学生在观察的时候,在活动手册上画一画这些动物(引导学生有顺序的观察,特别要画出显著的特点,教师最好先进行范画,尽可能给予多的时间,培养学生的记录习惯)3.小组展示活动手册的记录,并进行汇报交流。交流的方式也可以多样:(1)你们组画的是哪个动物?你们画了它身上的哪些结构或者特点?(教师要适时引导动物身体结构特点与功能的关系:鸟的翅膀有什么作用?蚂蚁的触角可能是用来干嘛的?……)(2)猜猜它是谁?①请同学们先猜一猜,画上是哪种动物?(指向画得像不像)②你觉得画得好,好在哪里?(指向有没有突出动物的特征)③你觉得画得不好,不好在哪里?能指出问题在哪里吗?(指向真实记录)④让学生简单修正一下自己的画。三、研讨:概括动物的共同特征1.(出示课件)这张图片里有些是动物,有些不是动物,你能分辨出来吗?2.汇报交流。3.玩具熊为什么不是动物呢?谁能来给大家解释一下?4.教师汇总学生的发言:原来玩具熊是没有生命的,它不会动,不需要吃食物,不会长大,所以它不是动物。那么动物都有什么特点呢?5.刚才我们说的,也就是动物所具有的共同特点,你能再来说一说吗?(教师整理学生的发言,形成班级记录单,参考课件内容)四、拓展:用橡皮泥捏个小动物1.你能用橡皮泥把你观察的或者喜欢的动物制作出来吗?2.请学生参照学生活动手册制作一个动物模型。我们知道的动物动物的特点(班级记录单)日期:1.能自己运动5.会繁殖2.会长大6.会排泄3.吃食物7.有生命4.需要空气57\n《校园里的动物》教学设计【教材简析】在学生对动物有了初步认识后,本课让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中去寻找动物,观察、记录和认识身边的真实动物,了解校园环境中生活着的动物,感受动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体会动物的多样性。教科书第26页,聚焦以“我们的周围生活着许多动物”将观察的视野从整个动物界缩小到身边的动物世界,而“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进一步将观察的范围聚集到校园,引导学生转向对校园动物的观察与探索。教科书第26、27页的动物有蜜蜂、麻雀、蝴蝶、蜗牛、蚯蚓、西瓜虫、蚂蚁,都是校园中比较常见的动物。这些天上飞的、地上爬的、土里钻的形形色色的动物,既能使学生感受到校园动物的多样,也暗示了不同的环境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同时提示学生可以在天空中、大树上、草丛和花朵中甚至泥土里寻找动物。教科书第27页的探索部分,提示学生带上工具到校园里去寻找小动物。教科书出示了棉签、放大镜、笔、记录夹四种工具。棉签需每人一份,放大镜每小组一个,记录夹可直接用活动手册代替。教师要提醒学生在寻访、观察小动物的时候,可以用棉签轻轻拨动草丛泥土寻找小动物,目的是不伤害动物,也渗透不直接用手抓小动物的安全教育。学生带着学生活动手册,把观察发现记录下来。本课的寻访需要学生观察细微特征的地方较少,因此,放大镜可以在学生寻访一段时间后再分发给各小组。给得太早,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寻访的效果。教科书第28、29页,57\n是学生在校园里寻找、观察小动物并记录的场景。教科书提倡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中进行实地考察。为了让学生进行有序、有效的寻访和观察,教师应对观察要求、观察方法予以指导。当一年级学生到达室外时,往往会将教师在教室里提示的任务、要求和方法忘在脑后,为此需要教师先把学生带到寻访区域,现场演示寻找、观察的顺序和方法。观察方法包含“怎么观察”和“观察什么”,图中的老师说“观察动物的身体和运动情况”,一个女生说“数数动物有多少,看看它们在干什么”,这些都是提示学生要“观察什么”。教科书图中的另一个女生说“我想仔细地观察一种小动物”,是告诉学生可以细致地观察一种动物,“记下它们生活的地方”是指向动物与环境的联系。教科书第29页的注意事项,提示学生要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动物,这是本课和整个动物单元学习的基本要求,目的在于强调最有利于自然状态观察动物的基本特征,同时培养学生珍爱动物、保护动物和环境的意识。教科书第30页,提示在寻访校园动物后在全班范围内研讨“我们找到了哪些动物?在哪儿发现的?它们在做什么?”。教师要组织学生依据学生活动手册上的记录,整理、描述寻找、观察到的动物数量、名称、特征、活动地点及活动内容。教科书中的“校园里的动物(班级记录表)”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实际填写。教科书第31页,提示学生“把我们发现的动物画下来,尽可能与我们看到的一样”。记录是整个寻访、观察活动的重要内容,教师要提示学生尽量在寻访与观察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发现用简图的方式记录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简图记录可以促使学生观察得更仔细。由于动物是动的,学生有可能来不及记录完整。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先画下主要特征,还可以借助拼音或文字辅助记录。这个活动要在学生寻找动物之前进行落实。教科书第31页的第二个研讨问题是“关于这些动物,我们还想知道些什么?”学生在寻访小动物后会产生后续研究的兴趣,教师要组织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将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来。教师还可以选择几个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再观察,引导孩子继续研究动物。【学情分析】虽然学生从小就对身边的动物充满了好奇,在成长过程中也有意无意地进行着观察,但是这些在无目的、随意的观察中获得的认识比较有限,有些认识甚至是不科学的。上学期“校园里的植物”考察活动,给予学生基本的校内寻访的技能与经验,但是由于动物是不停运动的,这使观察的难度大大增加。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观察动物的技能和寻访方法,在寻访时容易出现兴奋有余、活动目标不明确、忘记记录等现象,使得观察活动盲目、无序。而在后续的研讨活动中,由于观察不到位,容易出现表达不准确、表达内容空洞等问题。57\n本课教师将带领学生学习使用科学的方法,借助一定的工具,探索校园里生活着的那些动物,包括它们生活在哪里、它们的身体和运动情况,以及它们在干什么。在观察中,学生将掌握一些寻找小动物的简单方法,学习用简图记录下这些动物的外部形态,从而提高自己的记录水平,养成记录的习惯,产生研究动物的兴趣,增强爱护动物的意识。【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的动物,动物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的环境里。2.科学探究目标通过实地观察,认识校园中常见动物的名称及其特征。能利用简单的工具观察动物的外部形态及运动特征。能用示意图来记录动物的外形特征。3.科学态度目标通过实地观察动物,增强探索动物的兴趣。愿意与同伴分享有关校园动物的观察发现。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到校园动物的多样性,在观察过程中,能保护身边的动物,不伤害动植物,形成珍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利用简单工具观察动物的特征,认识到动物是多种多样的。2.教学难点:不同的动物生活在不同环境中。【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放大镜每组1个,棉签每人一根2.教师准备:课件,寻访场地【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预设6分钟)1.简单回顾一上1-6《校园里的植物》的学习经历。2.引出课题一下2-2《校园里的动物》,提问:校园里生活着哪些动物呢?57\n3.猜测课件图片上的动物会不会是校园里的动物,学生用对或错的手势来判断,有争议的地方可以让学生说明理由,教师不去作评价。二、活动准备(预设10分钟)1.提出问题,组织学生思考回答,教师再出答案。(1)到哪些地方找动物?(天空、大树、草丛、花朵、墙壁、泥土……)(2)需要带上哪些物品?(棉签、放大镜、活动手册、笔……)(3)怎样统计记录动物?(图文记录,《活动手册》第9页)2.重点讲解《活动手册》第9页的使用方法(1)找到动物画下来,尽可能画像一点。(画法可参考《科学》第31页)(2)统计动物的数量。3.师生进一步讨论注意事项,比如要注意安全,保护好植物和动物,正确使用工具,及时进行记录等。三、实践观察(预设15分钟)1.带领学生到指定区域先集体观察空中的动物。(1)安静地站在草地或花坛边(2)示范:先看空中有什么动物,记录下来;再看草丛和树上有什么动物,记录下来;最后蹲下来观察草地或花坛,记录下来。2.小组分散活动。轻轻地走进草丛,寻找校园里的小动物,悄悄地靠近小动物,观察动物的身体特点、活动情况,记录下来。3.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及时提醒学生做好记录,分享学生的发现。四、交流分享(预设9分钟)1.全班交流,说说自己在哪里找到了哪些动物,它们在做什么。展示学生的记录单,让学生介绍观察到的动物。2.教师把动物图片贴到相应的位置上,总结完成校园里的动物(班级记录表)。3.提问:关于动物,还想知道什么?【板书设计】校园里的动物眼睛看、耳朵听、用棉签拨、用放大镜观察……57\n蚂蚁草地上、树上蜗牛草丛里、枯叶堆西瓜虫枯叶堆57\n《观察一种动物》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观察一种动物》是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动物》单元第三课。从这一课开始,学生将对一些小动物进行细致地观察。这些观察活动,将指导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获得观察结果的过程中了解动物的共同特征,建立起生命体的概念。本课课题没有明确规定小动物的名称,但是为什么选择了蜗牛呢?第一、蜗牛在我们各省市都有分布,是我们身边常见动物。第二、蜗牛易于饲养,行动缓慢,便于一年级的孩子进行观察。本课的重点是指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从整体到局部观察蜗牛的外形、反应、运动等方面特征。此外,教材还安排了比较蜗牛相似的动物的活动,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小动物身体特点与生活习性的认知。【学情分析】学生面对动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这将为他们的主动学习提供重要的心理基础。从科学认知上,一年级学生已经认识了许多校园里的小动物,数量虽多但缺乏深入细致的观察,对于蜗牛一类的动物并没有详细的了解。从心里角度,虽然他们对蜗牛这种动物充满着好奇,但是不少学生有些害怕,不敢触碰,甚至有些学生会觉得恶心,产生一些反感。从科学技能上,学生使用放大镜并不是非常熟练,需要教师指导学生对蜗牛进行仔细观察。此外,虽然已经经历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但一年级学生的文字能力还是非常有限,因此教师依旧需要重点指导学生利用画图记录的方法进行学习。在科学态度上,需要培养学生对于动物观察的浓厚兴趣,学会细致观察,交流倾听,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体。【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蜗牛身体上有壳、腹足、触角(两对)、眼睛、口等。这些身体结构能满足蜗牛生存需要。知道蜗牛能对外界的刺激产生相应的反应,如触角伸缩、身体缩进壳内来躲避危险等。知道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很多物体表面上缓慢爬行,并留下爬行的痕迹。57\n2.科学探究目标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蜗牛的外部特征、应激反应和运动方式等信息进行观察和记录。能使用触角、腹足等词汇描述观察到蜗牛的结构。能用简单的图示画出蜗牛的基本外形。3.科学态度目标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培养研究小动物的兴趣,并做到不打扰、不伤害小动物。愿意倾听、分享他人关于蜗牛的发现,乐于表达自己的观察发现。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认识到蜗牛也是动物家族的一员,是有生命的,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学会保护小动物。【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仔细观察蜗牛,了解蜗牛的身体特点、反应和爬行。教学难点:初步感知蜗牛的爬行与身体特点相关性。【教学准备】学生:蜗牛、放大镜、棉签、活动手册、白纸、塑料片、细线、竹棒教师:ppt课件、班级记录表【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提前一周左右布置,让学生在家长的协助下寻访蜗牛并带回家开始尝试饲养。并布置要求:在哪些地方容易找到蜗牛,蜗牛长什么样,蜗牛吃什么,怎样饲养蜗牛?一、聚焦1.谜语导入。没有脚,没有手,背上房子到处走,有谁把它碰一碰,赶紧躲进房里头。2.说一说我们知道的蜗牛。①在哪些地方容易找到蜗牛?②蜗牛长什么样?③蜗牛吃什么,有什么特点?57\n3.今天我们就要来观察蜗牛,出示课题——观察一种动物(板书)二、探索:观察蜗牛的身体1.我们请出今天观察的明星——小蜗牛,大家静静地仔细观察,可以轻声地交流。把观察到的蜗牛的样子仔细地画在活动手册的方框中。2.2-3分钟以后,分发放大镜,并提示,我们还可以借助工具来帮助我们更加仔细地观察。3.2-3分钟以后,老师对画完蜗牛的小组再奖励一个材料,可以用棉签轻轻触碰小蜗牛,注意一定要轻,不要随意伤害小动物哦!三、研讨11.蜗牛的身体有什么特点?2.用棉线轻轻触碰小蜗牛,小蜗牛有什么反应?四、探索:观察蜗牛的爬行1.蜗牛技能大比赛老师为大家带来了四种材料,白纸、塑料片、细线和竹棒,看一看蜗牛有没有能在这些物体上爬行的技能。小组内先每人选择一样材料进行观察,然后可以组内相互交换观察。2.分发材料,学生观察。五、研讨21.蜗牛在白纸、塑料片、细线和竹棒上都能爬行吗?2.在爬行过程中,你还发现了什么?3.蜗牛爬行本领这么大,与什么有关呢?4.除以上这些以外,大家观察时还有什么其他发现呢?六、课外延伸1.今天同学们仔细观察了蜗牛,在我们身边有没有和蜗牛相似的小动物呢?2.请同学们认一认图片上的小动物:蛞蝓、蛤蜊、螺……如果遇到这些小动物,能用今天的方法观察吗?3.提问:我们课后应该怎么处理这些小蜗牛呢?我们从哪里找来的蜗牛就要放回到哪里去。【板书设计】57\n观察一种动物(蜗牛)57\n《给动物建个“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的动物主角仍旧是蜗牛。给蜗牛建个“家”,实际上是给蜗牛营造一个栖息地。这是为了进一步更细致地观察蜗牛的生活习性,加深学生对动物的认识。教科书第37页的图示,则是提供了一种栖息地的模型,里面有小树枝、沙砾、土层等适宜的物品材料,教师也可以仿照这样的环境,用其他物品建造。在这样的“家”中,学生可以发现蜗牛在栖息地的生命活动情况,有机会深入地观察蜗牛的进食、休息和运动,从而体会动物的生存需求,拓展对生物更丰富的理解。本课把动物的生存与栖息地建立联系,既可以促进学生进一步观察蜗牛的外形和运动,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较长时间的饲养,关注动物如何生存以及与环境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本课出现的“家”“生活需要”等词句有拟人的成分,符合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引导学生将人的生活需求作为参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与已有认识建立联系。【学情分析】经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对蜗牛的身体构造、运动方式已有一定的了解,自然产生了饲养蜗牛的想法。而“家”对于学生来说,是温暖的、自由的,是一个既能吃又能玩还可以休息的地方。联系自己,学生很容易想到小蜗牛的需求:有食物可以吃,有地方可以爬,爬累了还可以休息,等等。饲养蜗牛需要准备什么?有些什么要求?蜗牛将会在这样的家中怎么生活?……这些问题将会在学生的脑海里陆续出现。在平时生活中、第一课《校园里的动物》和第三课《观察一种动物》的学习过程中,可能已经对怎样饲养蜗牛和建蜗牛的“家”有过一些体验,也可能已经对蜗牛的生活环境有了一点了解:蜗牛喜欢阴暗潮湿的地方;喜欢吃嫩菜叶;下大雨后会有很多蜗牛爬出来……不过,一年级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是比较粗浅和零散的,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通过迁移、梳理等方法串联起对蜗牛的整体认识。在本课中,学生将主要讨论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观察蜗牛在“家”中的生活情况,分享关于蜗牛在“家”57\n中的有趣发现。这些活动的开展,都需要学生坚持一段时间去饲养蜗牛,持续观察蜗牛的生活,特别是蜗牛的进食。因此,饲养活动开展和材料的准备都要取得家长的支持,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提前告知家长,寻求家长的配合和协助。【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蜗牛需要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知道蜗牛喜欢吃菜叶等食物。2.科学探究:尝试给蜗牛建一个能满足它多种需要的“家”;能够坚持一段时间饲养蜗牛,并持续观察蜗牛的生活,特别是蜗牛的进食。3.科学态度:体会持续、细致地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意识到环境对小动物生活的重要性。【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蜗牛需要生活在适宜的环境中。2.教学难点:能够坚持一段时间饲养蜗牛,并持续观察蜗牛的生活。【教学准备】1.学生:几只饥饿的蜗牛、菜叶、透明塑料盒(透明、透气)、湿沙土(沙和土的比例约为1:3)、小铲子、小树枝、树叶、《学生活动手册》等。2.教师:蜗牛、已经建好的蜗牛的“家”(实物)、课件、微视频等。【教学过程】一、聚焦:给蜗牛建个“家”(预设5分钟)1.引导回顾。教师提问:“在前一节课的学习中,我们观察了蜗牛的身体和运动等,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2.提出任务。教师提问:“怎样做可以继续观察蜗牛呢?”“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家,让我们来给蜗牛建个‘家’吧!”“有了舒适的‘家’,蜗牛就能好好地生活下去,我们也就可以继续观察了。”二、探索1:蜗牛的“家”是什么样的。(预设20分钟)(一)讨论: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1.提出问题。教师提问:“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呢?”2.引导辨别。教师出示鸟窝、蜂巢、狗窝等图片,引导学生辨别:“蜗牛的‘家’是这样的吗?”3.组织讨论。“蜗牛的‘家’到底是什么样的呢?”57\n教师出示同学们找蜗牛、饲养蜗牛的图片,引导学生围绕以下问题讨论:“你是在什么地方找到蜗牛的?”“你把找到的蜗牛饲养在哪里?”“你的蜗牛会做哪些活动?”“你为蜗牛做过哪些事情?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怎样让你的蜗牛生活得更好呢?”4.组织学生汇报。教师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通过追问等方法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蜗牛的需求,并对一些“疑难问题”(如:怎样处理蜗牛排泄物、怎样防止蜗牛爬出去)进行再次讨论,让有经验的学生上台介绍,组织点评: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改进?5.形成班级记录表。教师把学生的回答梳理、记录在黑板上,形成班级记录表。如下:蜗牛的“家”:(1)能让蜗牛四处爬(2)有爱吃的食物(3)要保持潮湿(4)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5)不能被阳光直射……(二)设计:蜗牛的“家”应该是什么样的?教师组织学生在《学生活动手册》上用简图画一个蜗牛的“家”,只要能满足上述要求即可。(三)操作:把蜗牛放入新“家”1.指导。教师出示已经建好的蜗牛的“家”(实物),播放微视频对操作步骤进行指导。2.分组活动。各组学生用小铲子把湿沙土铺在透明塑料盒底部(大约5厘米厚),最后在沙土上面放上小树枝、树叶等供蜗牛爬行的材料。3.组织观察。观察蜗牛在“家”里是怎么生活的,和同伴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57\n三、探索2:蜗牛怎样吃菜叶。(预设10分钟)1.提出任务。教师:“蜗牛是怎样吃菜叶的呢?我们来仔细观察一下!”2.组织观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把蜗牛轻轻地放在菜叶上,安静、细致地观察“蜗牛怎样吃菜叶”。(注:教师要给学生一段时间,让他们能有新的、有趣的发现,例如蜗牛吃食物时嘴巴和触角的动作;菜叶上留下了爬过和吃过的痕迹等等。)3.组织汇报。让一名学生向全班同学说一说蜗牛是怎样吃菜叶的,其他学生补充或质疑。4.整理活动材料。组织学生给蜗牛的“家”盖上盖子,并把多余的活动材料放在收纳盒中,四、研讨与拓展:蜗牛生活需要什么?有哪些有趣的发现?课后观察蚂蚁。(预设5分钟)1.教师把其中一个组的蜗牛连同蜗牛的“家”一起展示。2.组织研讨:蜗牛生活需要什么?3.组织研讨:“在观察蜗牛进食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发现?4.布置拓展活动:观察蚂蚁怎样吃食物;跟着蚂蚁找到它的“家”。【板书设计】给动物建个“家”蜗牛的“家”(班级记录单)日期:(1)能让蜗牛四处爬。(2)有爱吃的食物。(3)要保持潮湿。(4)能让蜗牛生活又不让它爬出去。(5)不能被阳光直射。……《观察鱼》教学设计【教材简析】57\n继《观察一种动物》及《给动物建个“家”》后,本课将以鱼为对象,继续开展对动物个体的观察活动。蜗牛是陆生动物,鱼类是水生动物。鱼类分布广泛,易得、易养,是水生脊椎动物的代表,它的身体形态与蜗牛等陆生动物有较大的区别,具有明显的适应水生环境的身体特征。有鳍、有鳃等是这类动物分类的重要特征。多种多样的鱼类展现了动物世界的多样性,体现了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鱼的外形特点、鱼的运动和鱼的呼吸三大板块。通过引入“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对鱼的身体结构特点进行探究,然后通过观察发现鱼的运动主要是靠鱼鳍来完成的,接着思考鱼嘴不停地一张一合鱼鳃一开一闭,到底是在干什么,引导学生观察鱼是怎样呼吸的,最后通过研讨,让学生明白鱼因为生活在水里所以用鳍运动、用鳃呼吸、身上还长有鳞片等特征,从而归纳出动物身体的外形特点与生活环境是有关系的。【学生分析】鱼是学生比较熟悉的动物,也是餐桌上常见的食物,教学可以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引入,引导他们观察,并能科学地描述鱼身体的主要结构特征。对“鱼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的”这些问题,一年级学生的认识比较笼统,一般会回答尾巴、身体、嘴巴等答案。如何通过观察寻找支持自己猜想的证据,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有难度,这时教师可以采用播放微视频等方法,将原本看不见的“游泳”“呼吸”等现象呈现在学生眼前。另外,还有一些学生会自发将鱼的运动和呼吸与人进行比较:人用脚走路,鱼用鳍游泳;人在陆地上呼吸,鱼在水里呼吸;鱼呼吸时鳃在动等等。这些方面的比较可以有效促进学生对鱼的认识。【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了解鱼类有适应水生环境的鳃、鳍、鳞片等身体结构,具有呼吸、运动等生命体基本特征。2.知道鱼用鳍运动,用鳃呼吸。科学探究目标1.经历和体验从整体观察到局部观察小动物的探究过程。2.能用图画、文字(或拼音)、语言等方式记录、描述鱼的主要特点。科学态度目标发展学生研究小动物的兴趣,树立起认真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观察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懂得在观察活动中珍爱生命,观察结束后把小动物放归大自然,学会保护小动物。57\n【教学重难点】重点:观察鱼的身体特征,用画简图的方式记录下来。难点:观察鱼的运动和呼吸。【教学准备】学生:鱼、鱼缸、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备用鱼养在鱼缸里、教学课件、班级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聚焦:鱼的身体是什么样的?1.课件出示谜语:没胳膊没腿,从来不离水。走路不用脚,摇头又摆尾。(谜底:鱼)2.提问:你能说说,鱼生活在哪些地方呢?课件分别出示鱼在小溪、池塘、大河和大海里的图片。3.之前我们观察研究的小动物都只能生活在陆地上,而鱼却能够生活在水里?你知道原因吗?和鱼的身体会不会有什么联系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观察鱼,探索鱼身上的秘密。(板书:观察鱼)二、探索:观察鱼1.画一画:鱼的身体结构(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条大鲫鱼(展示大鲫鱼实物)。鲫鱼是我们常见的一种鱼类,大家或许也比较熟悉。每个组都会领到一条鲫鱼,大家需要仔细观察它的身体,并把它画在活动手册上。(ppt出示活动手册)教师提示:A.从侧面观察鱼,边观察边画,画得越像越好;B.不打扰小鱼,观察过程中保持安静,不可用手及其他物体触碰水和鱼;C.手册上的画只是一个参考,请按照你观察到的鲫鱼结构进行绘画。(2)学生观察记录,教师巡视指导。(要关注那些“鱼结构没有画完整”的同学,为之后的汇报交流做铺垫)(3)汇报交流。教师展示几位学生所画的鱼:比较一下,这些同学画的鱼的结构一样吗?(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更容易把注意力放在鱼的结构上,指向性更加明确。)57\n预设:A.鱼鳍的数量不一样。问:鱼有几个鳍?分别长在什么地方?(引导学生细致观察)教师ppt出示:鳍、胸鳍、腹鳍、臀鳍和尾鳍。问:鱼鳍的作用可能是什么?它是怎样运动的?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手比划。B.有些没有鱼鳞。教师介绍:鱼的身上有鳞片,鳞片呈半圆形,有光泽。C.有些没有鳃盖。问:鳃盖在哪个部位?你观察到它有什么特点?它是怎样运动的?可能有什么作用?(引导学生关注鳃盖里面的鳃,并猜测可能与呼吸有关。)出示实物鱼鳃,观察并思考鱼鳃的作用?(可以播放微视频:鱼的呼吸)D.引导学生关注所画的一些共同部位。如:鱼嘴、鱼眼。2.猜一猜:鱼的身体里还有什么?(1)刚才我们观察了鲫鱼身体的外部结构,那鲫鱼身体里面会有什么呢?(预设:鱼骨头、内脏等)(2)PPT出示鲫鱼内部骨骼图片。(3)出示鲫鱼骨骼标本。鲫鱼身体里有着许多骨头,这跟我们之前观察的蜗牛的身体一样吗?说说你的想法?(4)正是由于鱼有着坚硬的骨头,所以许多几亿年前的鱼类都能够作为化石被保存下来。(出示鱼化石)三、小结1.今天我们观察了鲫鱼,说说你对鲫鱼有哪些新的认识。2.请完善我们的鲫鱼像。四、拓展完成活动手册2:观察下面几幅图中的蚂蚁,判断哪只蚂蚁画对了。【板书设计】57\n观察鱼呼吸→鳃运动→鳍【活动手册使用】本课的课堂活动记录是画鱼的身体简图,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鱼的形态特征用图示的方法记录下来。记录单左边有绘画步骤,提醒学生先画躯干,再画出头、眼睛和鳍,最后画鳞。教师应提醒学生边观察边画,不可只照着左边的图示画。交流展示环节后,学生可以再对自己画的鱼进行修改。在此过程中教师应进行适当指导,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努力画得更像一些。拓展活动:先观察蚂蚁,再判断哪只蚂蚁画对了。这部分内容可以放到课后,学生自行观察后再完成。《给动物分类》教学设计【教材简析】57\n分类是人类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之一,从一年级开始训练分类对学生掌握事物的特征具有积极意义。本课借助动物的多样性,训练学生的分类能力,让学生尝试对动物进行分类。按照鸟类、昆虫、鱼类等标准分类是小学中段的教学目标,所以本课的分类练习不是动物形态学上的分类,而是以前5课学习和认识的动物为题材,依据自己的分类标准,进行的分类练习,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比较、辨别和归类能力。教科书第40页“聚焦”部分首先对动物的多样性进行了描述。动物的种类这么多,如何更方便地学习呢?教科书告诉学生“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动物进行了分类”。科学家对动物的分类大多是动物形态学的分类,但这句话所要传达给学生的重点是,分类是一种认识事物的方法,因此这节课我们也来分类,用分类的方法进一步观察动物。本课“探索”部分的主要任务是给动物分类,其实就是学生用动物进行分类练习。在分类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之前观察动物形态时的发现,如有足、有壳、生活在水里等,同时也需要对动物形态进行再一次观察并分析。就像记录的目的是促进学生更好地观察一样,分类也有促进学生进一步观察、比较的作用。教科书分三步指导学生给动物分类:1.给下面的动物卡片编号。动物不像植物,它会运动,所以这里的动物以卡片的形式给学生。教科书出示了狗、蝴蝶、鸡、蛞蝓、蚂蚁、金鱼、蜗牛、老虎、喜鹊和蛤等。这些动物都是前面几课出现过的,学生对它们比较熟悉。考虑到动物较多,教科书指导学生给动物卡片编号,这样一年级学生记录起来就方便多了。每个小组的动物要一样,并且编号也一样,便于交流和讨论。2.自己确定一种分类标准,给动物分类。这里的分类标准只要是合理的都应给予肯定,如根据是不是生活在水里,分成生活在水里的和生活在陆地上的两类;根据有没有脚,分成有脚的和没脚的两类;根据有没有毛,分成有毛的和没毛的两类;根据是不是会飞,分成会飞的和不会飞的两类;根据有没有壳,分成有壳的和没壳的两类等等。学生只需达到以一个标准将动物分成两类这个程度即可。3.与同学交流分类的方法和结果。这里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合作、分享意识的任务,使学生不仅要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还要愿意倾听他人的信息。57\n最后的研讨环节“我们有哪些给动物分类的方法”,是对之前分类标准的一个小结,让学生意识到不同的分类标准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体现了动物的多样性。同一种动物因为分类标准的不同可以归为不同类别,体现了动物形态特征的不同。另外,本课还联系一年级上册的“植物”单元,引导学生讨论“学习了动物和植物单元,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这其实是在启发学生寻找动物和植物所共有的生物特征,如都会长大、都需要摄取营养、都能适应一定的环境等。【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前5课的学习,对动物的多样性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能够依据生存环境、食性、外部特征等对动物进行分类,但在昆虫、软体动物等生物学分类发展上,缺乏认知支撑。因此教师要清楚,教材并不是要求学生以动物分类学为标准,学习和开展分类活动的。在分类活动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不同的特征,动物具有多样性,从而促进学生学习和研究动物的热情。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他们还没有书写动物名字的能力,因此采用编序号的方法来进行分类。【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知道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体会动物的多样性,能运用分类的方法,更好地认识动物。2.科学探究目标能用自己的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3.科学态度目标愿意倾听、分享他人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更好地认识动物。【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确定动物分类的标准,把动物分成两类。2.教学难点:按不同的标准给动物进行分类,感受动物的多样性。57\n【教学准备】1.小组活动:每组10张动物卡片2.教师使用:课件、班级记录单等【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预设5分钟)1.出示“一下1-4《给物体分类》”课题,提问:我们当时是怎么做的?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概括:先对物体进行编号,然后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不同分类标准分出的结果也不相同。2.出示许多动物的图片,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熟悉或喜欢的动物,介绍它的特点。二、讨论分类的标准(预设5分钟)1.过渡:地球上生活着许许多多的动物,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会对动物进行了分类。今天我们也来给这些动物进行分类。2.给动物卡片编上序号,所有小组的动物卡片序号相同,以便交流。3.学生小组讨论,可以按什么标准对动物进行分类,分几类。三、给动物分类(预设20分钟)1.该怎么给动物分类呢?下面我们按“是否生活在水里”一起来试试。2.出示活动手册样本,先填写分类标准“是否水生”,再逐一出示动物图片,让学生判断是不是生活在水中,然后把序号填写在对应的圆圈里。3.布置学生按其他的分类标准去分类,比如吃什么、有没有脚、身体大小、怎样运动等方面,小组长领动物图片,全组合作完成2种不同的分类方法,并填写好活动手册。四、交流和总结(预设10分钟)1.提问:请说一说你的分类标准,并告诉大家你的分类结果。(也可以先说分类结果,让其他同学猜测分类标准。)同一分类标准的同学表达意见及建议,教师适当修正补充,并将学生的汇报结果填写在班级记录单上。2.讨论:每种分类的结果一样吗?这说明了什么?(动物的多样性)3.思考:哪些方面说明动物和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会长大、会繁殖后代、需要空气、需要水……)57\n【板书设计】给动物分类我的分类标准:。动物、植物——有生命57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8页精品】教科三下科学全册教案
【75页精品】教科三科学下全册教案
【58页精品】教科四下科学全册教案
2020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2020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2020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2020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2020教科版一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2019教科版二年级下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2022年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精品教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小学 - 科学
发布时间:2022-05-31 17:18:22
页数:57
价格:¥12
大小:357.12 KB
文章作者:180****8757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