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语文(心得)之语文美育概说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4

2/14

剩余1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语文论文之语文美育概说 <br />  语文教育中的美育曾经是个热门话题,但是出于种种原因,至今未能得到切实的研究和实践。关于什么是美,什么是美感,什么是美育,语文老师往往众说纷纭。所以谈论语文美育,须从明确美育的概念开始。 <br />  &ldquo;美&rdquo;是所有我们认为美的具体事物的一些共同特性。首先它们必须是有具体形象的,就是说是可以感受得到(看得到,听得到)的,美学本来意思是&ldquo;感性学&rdquo;,没有感觉得到的东西说它是美的,那是把美泛化了。比如心灵美,那不如说是善。心灵的善通过形象流露出来,那才是美的。第二,美的事物的形象一般说来是符合形式美规律的,比如对称、均衡、多样化统一,简言之,是和谐的。第三,任何事物既然都有形式,也必然蕴涵它的内容,任何美的事物,它的内容一般而言既符合真,又符合善的,即所谓&ldquo;合规律&rdquo;与&ldquo;合目的&rdquo;的辩证统一&mdash;&mdash;真与善的和谐统一。第四、美的事物必须是符合形式美规律的形式与这真与善的内容的和谐统一。这四个方面,是美的事物的特性。 <br />  但是具有这四个特点,只能说该事物具有了&ldquo;美&rdquo;的&ldquo;潜质&rdquo;,如果没有人欣赏,那这美的价值还不能得以实现,我们常说世界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说得更恰当些,那事物所具有的美的特性,正好符合我的口味,那&ldquo;美&rdquo;的&ldquo;潜质&rdquo;才能够得以实现&mdash;&mdash;这也正是&ldquo;审美主体与客体的和谐统一&rdquo;。所以说&ldquo;求美&rdquo;最为理想的状况就是这五个环节上,均能实现&ldquo;和谐统一&rdquo;。哪个环节上产生矛盾,感觉到不和谐,那么肯定就会感到&ldquo;不美&rdquo;必须消除矛盾实现和谐,才能够感觉到美。所以大体上可以说:美,就是和谐;美感,就是和谐感;审美教育,就是追求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 <br />  需要说明的第一点是,现在的许多美学家认为,美存在于审美实践之中。从实践哲学的观点看,不存在离开人而独立存在的纯粹的客观世界,也不存在离开&ldquo;客观世界&rdquo;而独立存在的纯粹的主体。这些只是理论的抽象。在现实、实践中,人与世界,主体与客体,精神与物质,都是具体、现实地联系在一起的。据此,这些美学家避免孤立地谈论美的本质。本文中却仍然阐述&ldquo;美是和谐&rdquo;,似乎太不时髦了。我们认为:尽管离开审美实践,美就无从谈起,但是,能够在审美实践中被称赞为&ldquo;美&rdquo;的事物,必定有它们的共同点,哪怕没有进入审美实践之中,可以认为它们依然存在某种&ldquo;美&rdquo;的潜质,或者如维特根斯坦所说的,具有某种美的事物的&ldquo;家族特性&rdquo;。这样的理解与&ldquo;美存在于审美实践中&rdquo;的观点相比,使得&ldquo;美&rdquo;具备存在论的依据,不至于成为纯主观的东西,似乎更加全面、合理。与&ldquo;美在意蕴&rdquo;的观点相比,为&ldquo;美&rdquo;的多种形态提供可能:比如康德所谓的&ldquo;纯粹美&rdquo;侧重于形式的和谐,&ldquo;依存美&rdquo;侧重于内容的和谐。艺术作品侧重于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等等。 <br />  需要说明的第二点是,美感是一种和谐感,是在审美活动中,从形象的感知、直觉、体验到第一节所说的审美对象的四点美的潜质,从而产生的一种超越功利的精神愉悦。这种精神愉悦,是理性与感性、理智与情感、内容与形式、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从心理学角度来说,美感是多种心理活动如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的和谐统一。它们的不同比例的配合便构成不同类型的美感,有的偏于想象,有的偏于理解,有的偏于情感,这样就构成美感的表现形态。美的事物根据所存在的领域可以分为社会美、自然美、艺术美、科学美等;又可分为优美、崇高、悲剧、喜剧等几种形态。美感根据美的形态进行分类,有优美感、崇高感、喜剧感等等:美感既有共性,也有个性、有不同形态。 <br />  需要说明的第三点是,审美教育就是追求人的和谐发展的教育。审美教育的功能集中表现在对人的审美心理的建构。在审美活动中,人的感知、想象、理解、情感,以及个性、趣味等多种心理要素协同作用,形成审美判断和审美领悟,产生审美快感,完成一个完整的审美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感知、想象、理解、情感等,既相互依赖,又相互促进。感知如果没有理解和想象的参与,就会成为生物性的快感;想象如果没有情感和理解的参与,就会成为一种胡思乱想;情感如果没有理解和想象的参与,就失去了规范和载体,成为生物本能性欲望的发...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44:41 页数:14
价格:¥3 大小:38.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