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数学(心得)之谈现行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数学论文之谈现行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br />  几千年来,我们的教师以孔子的儒家思想为指导,认为&ldquo;教师,传道、授业、解惑者也&rdquo;。在我们中小学教育传承的过程中,更多地体现一种单向的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过度地依赖老师,忽视了在学习过程中的创造性。特别是高中生,在高考升学的压力下,许多学生只会机械地接受知识,对于理科科目,也只会做题,背题,少了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转变教师的教育教学方式成了首要的任务,本文就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出一些看法。 <br />  一、改变数学教学教育观 <br />  长久以来,教师都受凯洛夫在《教育学》里所倡导的&ldquo;权利主义教育学&rdquo;的影响,强调强制性的管理,学生在强制性的措施下被动地接受知识。课改后,高中数学的教材做了很大的整改,编排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有些教师&ldquo;以书为本&rdquo;,教死书,死教书;有些教师&ldquo;以高考为马首是瞻&rdquo;,生怕学生不懂,增添了许多课外内容,整节课&ldquo;滔滔不绝&rdquo;,忽视了教学教程中的另外一个学习主体&mdash;&mdash;学生,结果学生&ldquo;唯师是从&rdquo;,一旦离开课本,离开教师,就不知如何解题了。数学教材的改革是让我们转变数学教学教育观:数学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我们的教学设计应贴近学生实际,注重对学生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如在进行&ldquo;集合的概念&rdquo;的教学时,可以进行这样的思考与提问:&ldquo;我国的小河流&rdquo;、&ldquo;年轻人&rdquo;、&ldquo;接近零的数&rdquo;,能否组成一个集合?这些贴近生活的实例可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ldquo;集合元素的确定性&rdquo;这一内涵,同时学生也会觉得:原来我们的生活处处有数学,我们是生活在数字大观园中,要懂得用&ldquo;数&rdquo;来过生活。 <br />  二、构建和谐健康的课堂 <br />  1.教师要敢于&ldquo;放手&rdquo;,也要懂得&ldquo;收手&rdquo; <br />  新课程要求数学课堂教学更多地体现出师生共同有效的参与,这要求教师要改变原有的由教师控制课堂的&ldquo;一统天下&rdquo;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与教师一起加入到活跃的课堂教学中,但是随着年级的升高,许多学生不愿主动与教师配合,即便配合了,也是表面的。要改变这一状况,我觉得教师在教学中,要&ldquo;放得开,收得拢&rdquo;。 <br />  &ldquo;放&rdquo;,就是给学生创造能够展示自我,启迪思维的环境和氛围,允许学生自由想象,甚至是异想天开。不要轻易否定学生的答案,也不要强迫学生接受教师自己或书本上的答案。如在求空间角时,角θ的表示方法有多种形式,可写成θ=arcsina或θ=arccosb或θ=arctanc等等,教师在讲解时应给予肯定,尊重学生的思维成果,鼓励他们,只要思路正确,计算准确,答案不一定唯一。 <br />  &ldquo;收&rdquo;,就是结合学生学习的需要和教学目标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肯定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成果,挖掘学生的&ldquo;闪光点&rdquo;。 <br />  如题目:△ABC中,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且A,B,C依次成等差数列,则a+c与2b的大小是。 <br />  A。 a+c2bB。a+c2b <br />  C。 a+c≥2bD。a+c≤2b <br />  方法①:利用均值不等式,等差中项等知识来确定a+c与2b的大小关系。在确定过程中,又可用分析法、综合法、比较法等,这些都是需要严格地推理论证。方法②:特殊赋值法,令A=B=C=60°,再令A=30°,B=60°,C=90°,进行代入可快速得出正确答案D。学生在解决这道题时,上述方法都会出现。这时,应对不同的见解进行比较、鉴别,给予肯定,纠正学生理解上的偏差;同时适时指出方法①适用于解答题,对于选择题、填空题,方法①②均适用,但方法②更为简便,经过教师这样一&ldquo;收&rdquo;,学生明白了在什么情况下用何种方法省时、快捷,对解题方法印象更深刻,也更能主动、愉快地学习。 <br />  2.让我们的课堂成为&ldquo;问题课堂&rdquo; <br />  人们常说:&ldquo;问题是最好的老师,探索是最好的学习&rdquo;,这是教学科学发展观提出的一种理念。现代教学的理论指出,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高中数学较初中数学相比,难度大,知识面广,而且定义、定理、公式很多,大部分学生觉得数学枯燥无味,学生对数学存在这种倦怠心,其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数学课仍然是&ldquo;师问生答,师讲生听,师考生答&rdquo;这种师授生受的教学,学生的问题意识越来越淡薄。研究表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是最具有震撼...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32:02 页数:6
价格:¥3 大小:27.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