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其他(心得)之浅析《吕氏春秋》中的为师之道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其他论文之浅析《吕氏春秋》中的为师之道 <br />  《吕氏春秋》是秦相吕不韦和他的门客集体编写的一部著作,班固把它列入杂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对春秋战国学术文化的一个总结。其中的《劝学》(一作《观师》)、《尊师》、《诬徒》等篇,教育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讲为师之道的内容,至今仍闪烁着夺目的思想之光,兹述析如下: <br />  &ldquo;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rdquo;&mdash;&mdash;为师者自我价值的确认 <br />  春秋战国之时,具备为师之资格的人,皆是具有&ldquo;道术&rdquo;且言之成理、持之有故的知识分子。无论儒家、墨家还是道家,尽管其思想上取舍不同,但都无一例外地传授自己所认同的&ldquo;道&rdquo;,而这便成为为师者所要遵循的首要原则。《吕氏春秋》更明确地指出:&ldquo;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rdquo;又说:&ldquo;义之大者,莫大于利人,利人莫于教。&rdquo;教师应当认识到,其自身之所以存在重要价值,在于其主要是开启心智,在于&ldquo;胜理&rdquo;,在于培养全面发展的有德行的&ldquo;人&rdquo;,即所谓&ldquo;行义&rdquo;是也。  进一步讲,&ldquo;行义&rdquo;二字标示出了为师者通过教育人、培养人而改造社会的神圣使命,具有&ldquo;道德命令&rdquo;的性质。它不是一种外在的强制,而是在对社会关系客观认识基础上的一种自觉担当,达不到&ldquo;行义&rdquo;的目的和要求的时候则常常会感到惭愧与不安。从这个意义上讲,为师者就是社会改造的引导者、先行者,所以《吕氏春秋》讲:&ldquo;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rdquo;为了&ldquo;行义&rdquo;而&ldquo;争于道&rdquo;,对于为师者而言是最有意义的事情,是为师者职业精神与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 <br />  的确,为师者只有先确认了自我价值感、使命感,才会有强大的内在精神动力。就以大教育家孔子来说,他一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与他的社会理想和政治信念是分不开的,他要通过育人来&ldquo;行义&rdquo;。在匡地被围困时,他还带领学生习礼树下,弦歌之声不绝,始终坚持自己的理想,坚持自己的事业,真有临大节而志不可夺的精神。在教育劳动中,义务体现为使命,在价值感和使命感中,才能激发出内在的热情与持久的力量,从而自觉、主动、认真负责地做好育人的工作。 <br />  &ldquo;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rdquo;&mdash;&mdash;为师者容易犯的四种毛病 <br />  《吕氏春秋&middot;诬徒》篇批评了某些为师者容易犯的四种毛病: <br />  第一,&ldquo;志气不和,取舍数变,固无恒心,若晏阴喜怒无处,言谈日易,以恣自行。&rdquo; <br />  这里面有两个意思。一是过于随心所欲,缺少一贯性的原则,信口开河;二是对待学生的态度不稳定,喜怒无常。一般说来,&ldquo;不讲&rdquo;的老师少,但&ldquo;妄说&rdquo;者却大有其人,&ldquo;妄说&rdquo;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知识缺乏、学术不精和不负责任。为师者应当注意调节自己的情绪,平和其心气,宽大其胸怀,培养对学生的良好感情。由于学生的知识、经验不足,有时出现傲慢、顶撞、无理、&ldquo;不懂事&rdquo;等言行并不意外,对此教师应掌握分寸,正确处理。 <br />  第二,&ldquo;失之在己,不肯自非,愎过自用,不可证移。&rdquo; <br />  就是说为师者自己有失败或过失,不肯自我批评,刚愎自用,坚持错误。当然教师也是人,也会犯错误,但教师不应过分看重自己的尊严。如果只是为了维护自己的&ldquo;尊严&rdquo;而不顾是非曲直,实际上你的尊严并不能得到真正地维护,相反却受到更大的损害。每个当老师的,都希望学生尊重自己,这是正常心理,问题是怎样赢得学生的尊重。尊重是建立在&ldquo;人&rdquo;与&ldquo;人&rdquo;之间平等基础上的自觉行为,即使对于年少的学生也应当是这样,教师发现自己错了能坦率地承认,学生不但不会瞧不起你,反而会感到你可敬可亲。 <br />  第三,&ldquo;见权亲势。及有富厚者,不论其材,不察其行,驱而教之,阿而谄之,若恐弗及&rdquo;。 <br />  有些教师阿谀谄媚权势者,不管其德才如何,千方百计地讨好奉承。这种情况在古代专制社会中是存在的,是不正常的。一方面,这会在心理&ldquo;骄惯&rdquo;那些富豪子弟,使他们产生鄙视教师进而轻视知识的心理;另一方面,这在客观上是对贫寒子弟的不公与歧视,使他们的自尊心无形中受到伤害,他们也同样会对这样的教师产生鄙视的心理。为师者平等视人、给予每个受教育的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机会、平等的关注度,不仅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体面与美德。 <br />  第四,&ldquo;弟子...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8:01 页数:6
价格:¥3 大小:27.5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