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历史(心得)之感悟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5

2/5

剩余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历史论文之感悟高中历史新课改教学 <br />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毫无疑问也是新课程实施的核心部分。自从新课程实施的以来,课堂教学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我们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不能不重视历史课堂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不得不沉思历史课堂教学的新误区。在实践中发现时下历史课堂教学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br />  问题之一:&ldquo;转头议一议&rdquo;&mdash;&mdash;探究式学习实质是这样的吗? <br />  &ldquo;小组合作学习&rdquo;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实施新课程中,教师已经有意识地把这种形式引入课堂教学。但是,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部分教师引导的探究式学习只是一种形式,缺乏实质性的内容。 <br />  某历史公开课:学生按座位前后组合,4人或6人一组。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后,前面的学生转过来与后面的学生讨论。听得多了,才知道这是探究合作学习的需要。我很茫然。分组讨论就表示合作性、探究学习了吗?问题有没有被探究或讨论的价值?我观察了几个小组:有的是优等生在唱独角戏,其余学生当听众,没有任何补充;有的小组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时间差不多了,还有学生正在于激烈的思想交锋,教师一个手势,讨论戛然而止,同学们又端端正正地坐在自己座位上。被要求发言的学生一张口就是&ldquo;我认为怎么怎么样&rdquo;&ldquo;我觉得应如何如何&rdquo;&ldquo;我的评价是&rdquo;等等。 <br />  小组交流的过程表面上热热闹闹,但热闹的背后缺乏更多的科学性。部分教师误把&ldquo;合作&rdquo;等同于&ldquo;分组&rdquo;,把&ldquo;讨论&rdquo;当作&ldquo;探究&rdquo;,认为提几个问题,前后排学生围坐在一起,就达到了&ldquo;合作&rdquo;和&ldquo;探究&rdquo;的目的,而很少考虑小组成员安排的合理性及具体分工。实际上,学生对如何&ldquo;合作&rdquo;和&ldquo;探究&rdquo;无从下手。还有一些教师给出的&ldquo;探究&rdquo;问题有很大的随意性,想在哪儿讨论就在哪儿讨论,不考虑问题的&ldquo;探究&rdquo;价值及其条件。&ldquo;探究&rdquo;的时间和素材也没有保证,有时学生还没进入&ldquo;探究&rdquo;的状态,教师就要求结束了。从学生方面来说,&ldquo;探究&rdquo;不是促进了有成效的学习,而是你讲你的,我讲我的,看似热闹,实际上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没有发现、解决问题的思路。小组中只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在活动,没有学生间的互动;看不到学生之间的合作,甚至彼此不注重对方,很少交流,更缺乏真正的学习&ldquo;探究&rdquo;,基本停留在个体独立学习的层次之上。这样的&ldquo;探究&rdquo;有名无实,流于形式,并不是实质意义上的探究学习。要想使探究合作学习真正有实效,教师应加强指导,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交流思想、解决问题。小组安排要合理,分工要明确。探究的内容要有价值,时间、条件要适度,结果要反馈。只有这样,才能把探究学习落到实处。 <br />  问题之二:无效信息干扰的&ldquo;包装&rdquo;&mdash;&mdash;这样的情境创设有意义吗? <br />  在新课程改革中,许多人提出了情景体验式的学习,主张在教学中从学习主体的需要和愿望出发,注重学习主体的亲身实践和现场感受,建议主体或身临其境,或借助想像、虚拟的场景,或与亲历者就相关问题彼此对话,进行角色体验,从而达到掌握知识、培养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学目的。为此,许多教师都非常重视创设历史情境,力求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素材。但是,笔者在听课中发现,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过于注重教学的情境化,好像脱离了情境就不是新课程的课堂。&ldquo;情境创设&rdquo;反而干扰了学习效果,流于形式。 <br />  我们为什么提倡&ldquo;创设情境&rdquo;?&ldquo;创设情境&rdquo;应达到什么目的?仅仅是为了给教学内容&ldquo;包装&rdquo;一下吗?给简单的教学内容加点&ldquo;味精&rdquo;或搞得&ldquo;五彩缤纷&rdquo;吗?我认为&ldquo;情境&rdquo;创设至少要考虑一些基本原则:比如有效性。创设的情境要有利于学生理解特定的历史状态,进入历史状态,促使全体学生&ldquo;神入&rdquo;历史,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认知。还要考虑课堂教学是否需要创设情境。而不仅仅是为了制造和渲染情景。课堂教学创设情境需要提前设计,要考虑目的性。预设什么要着眼于学生的素质特征,目的是更好地落实课程目标。情境还要传达有价值的信息,教师应做好丰富的材料准备,不能游离于教学内容之外。 <br />  问题之三:随意&ldquo;抛弃&rdquo;教材文本&mdash;&mdash;&ldquo;用&rdquo;教材教能理解为&ldquo;远离&rdquo;...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发布时间:2023-01-16 13:25:54 页数:5
价格:¥3 大小:27.00 KB
文章作者:U-671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