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学期期中综合测试卷习题课件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41

2/41

3/41

4/41

剩余3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期中综合测试卷(考查范围:第一~三单元),一、积累与运用。(24分)A.家眷(juàn)斡旋(wò)农谚(yàn)戛然而止(gá)B.怠慢(dài)馈赠(kuì)晦暗(huì)装模装样(mú)C.欺侮(wǔ)眼眶(kuāng)亢奋(kàng)踱来踱去(duó)D.羁绊(jī)挑衅(xìn)冗杂(yǒng)垂珠联珑(lóng)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解析】戛(jiá);眶(kuàng);冗(rǒng)。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撺掇   元霄   油馍   人情世故B.宽慰落幕照例天衣无缝C.踊跃怅惘震撼兴高彩烈D.皎洁静穆渺远顾明思义【解析】霄(宵);彩(采);明(名)。B,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2分)A.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栗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B.他在这次选拔中脱颖而出,以主攻手人选的身份进了国家排球队。C.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D.数学老师知识渊博,耐心细致、目空一切地教给我们数学知识。••••••••••••••••D,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看着那一片巨大的黄色沙地深深刺痛我们的心,使我们个个心情沉重。B.从古希腊开始,英雄都是神祇和将军,而罗曼·罗兰却认为英雄的伟大不在于他的体魄,而在于他的心灵和品格。C.异种鱼换核能否得到新的杂种鱼呢?我国科学家首先解决并提出了这个问题。D.南极洲恐龙化石的发现,为支持地壳在进行缓慢但又不可抗拒的运动提供了证据。B,5.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A.《社戏》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作者本人儿时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美好品德,表达了作者对少年时代生活的怀念,特别是对农家朋友诚挚情谊的眷念。B.《回延安》是一首采用民歌“信天游”形式写成的激情澎湃的诗篇,诗人以赤子之心歌颂了养育一代革命者的延安精神,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跳动着的脉搏——对“母亲”延安的那份永不泯灭的真情。B,C.“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依次是描写春、夏、秋、冬之景的名句。D.《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在先秦时期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在内容上分为“赋”“比”“兴”三个部分。,6.下列关于《傅雷家书》的内容表述错误的一项是()(2分)A.作为翻译家的傅雷在书中体现出了对艺术的极高修养:美术、音乐、戏剧等,涉猎广泛。B.这本家信集,辑录了傅雷作为父亲写给儿子傅聪的关于生活和艺术讨论的100多封书信。C.书信中,傅雷常常以自己的经历为例教导儿子,体现了他对儿子的尽心尽责和他的爱子深情。D.对如何教育孩子,傅雷在家书中以优美的文字、生动的譬喻强调:指导做人是第一位的。B,7.古诗文默写。(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胡为乎泥中?(《式微》)(2)____________________,悠悠我心。(《子衿》)(3)____________________,在河之洲。(《关雎》)(4)____________________,白露未晞。(《蒹葭》)(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写出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微君之躬青青子衿关关雎鸠蒹葭萋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8.你校正在开展以“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在行动”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6分)(1)每逢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为节日增添喜庆气氛,这是自古以来的习俗。请写出你记忆最深刻的一副春联。(3分)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一:天增岁月人增寿春满乾坤福满门示例二: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2)下面是“中华七大传统节日形象标志创作大赛”的两幅获奖作品,你喜欢哪一幅?请从构图和寓意角度说明你喜欢的理由。要求:语言准确、鲜明,不超过60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示例一:我喜欢第一幅。画面由灯笼和书法“春”字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着来年吉祥喜庆、生活红红火火,具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意味。示例二:我喜欢第二幅。画面由粽子形成的山、龙舟、图章和书法等中国元素巧妙构成,象征着一帆风顺,具有浓郁的民俗文化韵味。,二、阅读与理解。(46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一)古诗词阅读。(6分),9.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辅”字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或“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10.为什么“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会成为千古名句?(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为自古以来写离别的大多十分伤感,而王勃这句诗运用夸张、对偶的修辞手法,既写出了与朋友的友情之深,又写出了昂扬乐观的心态,全无悲观之意,表现了诗人豁达的情怀,所以会成为千古名句。,(二)文言文阅读。(16分)【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旁开小窗,左右各四,共八扇。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节选自《核舟记》)•••••,【乙】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节选自《赤壁赋》)•••,【乙文参考译文】苏轼说:“你也知道这水与月吗?时间流逝就像这水,其实并没有真正流去;时圆时缺的就像这月亮,但最终并没有增加或减少。如果从那变动的一面看,那么天地间万事万物(时刻在变动),连一眨眼的工夫都不停止;而从不变的一面看,万物与我们一样都是永恒的,没有尽头,又有什么可羡慕的呢!何况天地之间,各种事物都有自己的归属,若不是自己应该拥有的,即使是一分一毫也不要索取。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耳朵听到便是声音,眼睛看到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会有人禁止,享有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而我和你可以共同享有。”,1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5分)(1)峨冠:____________________(2)比:____________________(3)不属:____________________(4)惟:____________________(5)共适:____________________高高的帽子靠近不相类似只有共同享有,12.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朗读节奏。(断三处)(3分)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两个句子。(4分)(1)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样子刻成(各种事物的)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这是自然界无穷无尽的宝藏。,14.【乙】文中苏子用月与水作比,阐明了什么道理?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 是()(2分)A.阐明变与不变的道理。B.阐明物各有主的道理。C.阐明无欲即无私的道理。D.阐明物质不灭的道理。A,15.核舟的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十六个字分别是《后赤壁赋》和《赤壁赋》中的名句,与“大苏泛赤壁”的主题相照应,而且可以启发读者联想舟外赤壁的景色。,(三)南极为啥比北极冷?(11分)①南极冷还是北极冷?先让我们来看看中国的两极考察站。北极的黄河站位于北纬78°55′,夏天拜访那里的人可以发现,考察站周围的海湾积雪全融化了,大量苔原植物生长繁茂,甚至出现很多开花植物,北极绒鸭、北极燕鸥等海鸟活跃起来,呈现出一片鸟语花香的景象,让人怀疑是否真的到了北极。相比之下,南极的长城站和中山站却是另一番景象,考察站区常年积雪不融化,温度也低,动植物种类稀少。数据显示:北极的年平均气温为-10℃左右,而南极的年平均气温为-25℃~-30℃。显然,南极要比北极冷。②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南极比北极更冷呢?,③首先是南极与北极的地形差异。南极为大海包围的陆地,面积约1400万平方千米,其中约98%的大陆被冰盖覆盖,而且这些冰盖的平均厚度可达近2000米,终年不化。北极地区则是陆地包围海洋,北冰洋主要被欧亚、北美大陆所包围,面积约1310万平方千米,其中冰面积约为850万平方千米,仅为南极冰面积的60%左右。而且,北极地区的冰雪在夏季会大量融化,导致夏季冰面积更小。此外,北冰洋海水的热容量大,吸热本领强,吸收的热量就更多,导致北极比南极要暖和得多。,④其次,南极海拔比北极高。南极平均海拔高度为2350米,其中超过3000米的地方约占南极大陆面积的25%,最高约5140米,是世界上平均海拔最高的大洲。而北极近2/3的面积都是海洋,平均海拔仅与海平面相当。海拔越高温度就会越低,正所谓“高处不胜寒”,因此南极就会比北极气温更低。⑤最后,南极热量交换比北极少。由于南大洋有绕南极的西风环流和南大洋环流,南极无论是大气环流还是大洋环流均比较封闭,与中低纬度的热量交换较少,得不到热量的有效补充。相比较而言,北极地区与中低纬度的大气环流和大洋环流的交换则比较频繁,来自中低纬度的热量可以通过环流向北极地区进行有效输送,这样就导致北极比南极温暖。(有删改),16.第①段主要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比较。将南极与北极的自然景象、平均气温进行比较,突出说明了南极要比北极冷。,17.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②段在结构和内容上有何作用。(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结构上:承上启下。内容上:由上文的南极比北极冷,过渡到下文具体分析为什么南极比北极冷。,18.第③段中加点的“平均”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去掉。“平均”表示南极冰盖平均厚度接近2000米,去掉后说法太绝对,与事实不符。“平均”一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9.本文主要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结合具体内容加以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逻辑顺序。首先介绍了南北极的地形差异;其次介绍了南极比北极海拔高;最后介绍了南极热量交换比北极少,按影响两极气温因素的主次说明了南极比北极冷,条理清晰。,(四)打树花(13分)冯骥才门前广场上临时拉了一些电灯,将堡门下半截依稀照见,上半截和高高在上的门楼混在如墨的夜色里。一个正在熔化铁水的大炉子起劲地烧着。鼓风机使炉顶和炉门不停地吐着几尺长夺目的火舌。这火舌还在每个人眼睛里灼灼发亮,人们——当然包括我,都是来争看此地一道奇俗打树花。我于此奇俗,闻所未闻;只知道此地百姓年年正月十六闹灯节,都要演一两场“打树花”。,当几个熊腰虎背的大汉走上来,人们沸腾了。这便是打树花的汉子。他们的服装有些奇异,头扣草帽,身穿老羊皮袄,毛面朝外,腰扎粗绳,脚遮布帘,走起来又笨重又威风,好像古代的勇士上阵。这时候,人群中便有人呼喊他们一个个人的名字。能够打树花的汉子都是本地的英雄好汉。不久,人声便静下来。一张小八仙桌摆在炉前,桌上放粗陶小碗,内盛粗沙,插上三炷香。还有几大碟,三个馍馍三碗菜,好汉们上来点香,烧黄纸,按年岁长幼排列趴下磕头。围观人群了无声息。这是祭炉的仪式。在民间,举行风俗,绝非玩玩乐乐,皆以虔诚的心为之待之。,仪式过后,撤去供案,开炉放铁水。照眼的铁水倾入一个方形的火砖煲中。铁水盛满,便被两个大汉快速抬到广场中央。同时拿上来一个大铁桶,水里泡放着十几个长柄勺子,先是其中一个大汉走上去从铁桶中拿起一个勺子,走到火红的铁水前,弯腰一舀,跟着甩腰抡臂,满满一勺明亮的铁水泼在城墙上。就在这一瞬,好似天崩地裂,现出任何地方都不会见到的极其灿烂的奇观!金红的铁水泼击墙面,四外飞溅,就像整个城墙被炸开那样,整个堡门连同上边的门楼子都被照亮。由于铁硬墙坚,铁花飞得又高又远,铺天盖地,然后如同细密的光雨闪闪烁烁由天而降。可是不等这光雨落下,打树花的大汉又把第二勺铁水泼上去。一片冲天的火炮轰上去,一片漫天的光,雨落下来,接续不断;每个大汉泼七八下后走下去,跟着另一位大汉上阵来。每个汉子的经验和功夫不同,手法上各有绝招,又互不示弱,渐渐就较上劲儿了。只要一较劲,打树花就更好看了。众人眼尖,不久就看出一位年纪大的汉子,身材短粗敦实,泼铁水时腰板像硬橡胶,一舀一舀泼起来又快又猛又有韵律,铁水泼得高,散的面广,而且正好绕过城门洞;铁花升腾时如在头上张开一棵辉煌又奇幻的大树。每每泼完铁水走下来时,身后边的光雨哗哗地落着,映衬着他一条粗健的黑影,好像枪林弹雨中一个无畏的勇士。他的装束也有特色。别人头上的草帽都是有檐的,为了防止铁水迸在脸上,唯有他戴的是一顶无檐的小毡帽,更显出他的勇气。,正像所有民俗一样,打树花源于何时谁也不知。只知道世界上唯有中国有,中国唯有在蔚县暖泉镇北官堡才能见到。除去燕赵之地,哪儿的人还能如此豪情万丈!民俗的形成总是经过漫长岁月的酿造。比如最初打树花用的只是铁水一种,后来发现铁水的“花”是红色的,铜水的“花”是绿色的,铝水的“花”是白色的。渐渐就在炉中放些铜,又放些铝,打起的树花便五彩缤纷,愈来愈美丽;再比如他们使用的勺子是柳木的。民间说柳木生在河边,属阴,天性避火。但硬拿柳木去舀铁水也不行,这铁水温度高达1300摄氏度呢。人们便把柳木勺子泡在水桶里,通常要泡上一天一夜,而且打树花时,每个汉子拿它用上七八下,就得赶紧再放在木桶里浸泡。多用几下就会烧着。湿柳木勺子的最大好处是,铁水在里边滑溜溜,不像铁水,好像是油,不单省力气,而且得劲,可以泼得又高又远。铁水落下来,闪过光亮,很快冷却。打树花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一块两块小铁粒落在人群里,轻轻砸在人们的肩上,甚至脸上,人们总是报之以笑,好像沾到福气。我还把落到我身上的一小块黑灰的铁粒放在衣兜里,带回去做纪念呢。(选自《冯骥才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20.阅读选文,理清文脉,在下列方框里依次填写相关内容。(2分)→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演出前的准备民俗的形成祭炉仪式(或打树花前的仪式)打树花的过程(或表演过程,或表演情景),21.文章开篇说“人们——当然包括我,都是来争看此地一道奇俗打树花”,简要概括打树花“奇”在哪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服装奇;②仪式奇;③效果奇;④用料奇(或用具奇)。(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2.请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文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动作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打树花汉子表演动作的娴熟,表达了作者对表演者的赞美之情。,23.作者在文中抒发了哪些情感?(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①对打树花这一民俗的喜爱和赞美;②对打树花勇士的钦佩和赞美;③对劳动人民智慧的歌颂和赞美;④对中国民俗文化的骄傲和自豪。(答出其中两点即可),三、写作。(50分)请按要求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内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人名、地名,否则扣分。24.题目:《从此改变》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3-01-12 15:44:38 页数:41
价格:¥3 大小:1.67 MB
文章作者:U-13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