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省禄劝彝族苗族自治县第一中学2022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说明: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①整个来说,《红楼梦》是长于写实的。“石头”在全书第一章中答复空空道人说:“其间离合悲欢,兴衰际遇,俱是按迹寻踪,不必稍加穿凿,致失其真。”这段写实主义的声明由“石头”所做,有点令人哭笑不得,也有点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②写实的作品中,穿插环绕装点上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使写实的作品增添了一些幻化的生动、神秘、奇异,使写实的作品也生出想象的翅膀,生出浪漫的彩色,这就比一味写实、除了实还是实的作品更文学了。  ③一般地说,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或反过来说,写实的小说易失之于拙,梦幻的小说易失之于巧。能不能把二者结合一下呢?厚重中显出轻灵,执着中显出超脱,命运在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这是真小说家的境界,这是人生真味的体验。  ④荒诞、幻化也是人的精神主体的一种要求,当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要求(包括观赏、享受的要求)的时候,荒诞性与梦幻性就应运而生了。荒诞、幻化也是一种美,是一种突破了现实的硬壳、摆脱了大地芜杂的美,就像梦的美,痴的美,荒诞化、幻化是把小说与人生间离的重要手段。《红楼梦》一开篇,作者就强调“将真事隐去”,“假语村言”,“经历过一番梦幻”,“说来虽近荒唐,细说颇有趣味”,一方面强调不失其真,未敢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这就给创作主体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留下了极大的艺术创造力纵横驰骋的余地,留下了自己的创作自由,也为读者留下了阅读与欣赏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  ⑤完全地写实,写作本身也变成了一种介入,乃至变成了一种舆论,一种“大众传播”,一种“站队”,就必然会碰到一系列世俗人生中的问题。涉嫌不敬,涉嫌溢美,涉嫌揭人隐私,涉嫌造舆论,涉嫌提倡异端与犯上作乱……曹雪芹有几个脑袋敢去以身试文字狱!小说毕竟只是小说,至少首先是小说,虽然不如起诉书或辩护词那样有明确的针对性,却因失去了这种针对性而获得了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写小说就要把小说当小说写。《红楼梦》摆在案头,您就“把玩”“把玩”吧。反正是:“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节选自王蒙的《红楼梦》启示录)1、对本文第一自然段中“中国式的聪明灵活的辩证法”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品“按迹寻踪,不敢稍加穿凿,致失其真”,一味地写实,除了写实还是写实。 B、作品既在厚重中显出轻灵,在写实中不失之于拙,又要在执着中显出超脱,梦幻中不失之于巧。 C、作品中既穿插环绕装点一些神话的、魔幻的、匪夷所思的故事,又不失其真,重在写实。 D、这种方法既给创作者留下了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极大灵活性,又为读者留下阅读与欣赏的即进行二度创作的自由。11\n2、以下不属于文学作品“荒诞性与梦幻性应运而生”的原因和意义的一项是() A、写实的作品易于厚重,梦幻的作品易于轻灵。 B、命运的铁的法则中显出恍恍惚惚的朦胧的人生体验。 C、科学性、必然性、可知性不能完全满足人的主体需要。 D、失去现实针对性而获得更普遍更长远的意义。3、以下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不合理的一项是() A、写实的小说和写梦幻的小说各有长短,最好是把写实与写梦幻结合起来。 B、写实的作品会变成一种介入,干预现实生活,但只要穿插一些梦幻内容,把小说与人生间离开来,就不至于失之偏颇。 C、《红楼梦》“一方面强调了不失其真”,“一方面又强调不可当真”,曹雪芹可谓达到了真小说家的境界。 D、增添了一些荒诞和幻化内容的作品比纯写实的作品更具有文学性,更能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共16分)阅读《劝学》的片段文字,回答4~6题。(每小题2分,共8分)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对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兴:兴起B、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得:获得C、驽马十驾,功在不舍舍:停止D、用心一也用:使用5、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相同的一项是()A、童寄者,郴州荛牧儿也B、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C、为天下笑者D、未之有也6、这段文字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是()A、喻证法对比法B、喻证法例证法C、引证法喻证法D、类比法例证法7、下列对选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积土成山”等三句从正面说明了学习的过程是日积月累的过程。B、“故不积跬步”等两句从反面说明学习中的积累的重要性。C、“骐骥一跃”等四句从正反两方面说明学习要有刻苦的精神。D、“蚓无爪牙之利”等句说明了学习要有专心致志的态度。8、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古代诗歌阅读(10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9~10题。余干旅舍刘长卿11\n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注:余干,地名,今属江西。9、本首诗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5分)10、请概括这首诗表达的情感。(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名篇名句默写(10分)11、名篇名句默写。(每空0.5分,共10分)(1)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2)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黄鹤之飞尚不得过,。(3)一去紫台连朔漠,。,环佩空归夜月魂。(4)江间波浪兼天涌,。丛菊两开他日泪,。(5)风急天高猿啸哀,。,不尽长江滚滚来。(6)庄生晓梦迷蝴蝶,。沧海月明珠有泪,。(7),雄飞雌从绕林间。,愁空山。(8),鱼鳖不可胜食也;,材木不可胜用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9)此日六军同驻马,。,!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注意:只能做所选定大题内的小题,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老蝉残雪城市里热浪滚滚,郊区的情况就要好得多。这里有一个很好的住宅小区,在伸入云霄的几棵老杨树的树冠上,一只生着强健翅膀的老蝉,总是呆在鹊巢下边的粗枝上。它生性孤僻,是一只年老的雄蝉,它作为群体的首领当之无愧。的确,很少有蝉在地下度过8年黑暗时光的。那段时光全面地塑造了它的性格。它是一个老单身汉,大家觉得它与众不同。那是一个人们称之为“桑拿天”的日子。老单身汉当时就呆在它的老地方。它的思维进入了某个它的群体难以达到的层次。忽然它听到了周围杂乱无章的歌唱声,它低下头想了一想,然后就有点踌躇地、断断续续地唱起来了。它的歌声刚一停,大合唱就响起来了。那是天地间的大合唱,老单身汉听了之后差点晕了过去。当然不是难受,而是无比的激动与欢乐。11\n它就这样成了领唱者。它虽成了领唱者,还是独来独往。它知道住宅里有人把它看作眼中钉。有一个半大顽童,总是用一把结实精致的弹弓瞄准高枝上的它,他射出的子弹好几次与它擦身而过。每当这类情形发生,老单身汉的内心就变得一片空白。它不知道要如何躲开人类的阴谋,它还是坦然地领唱,它有这么多同类,它们全都聆听它,追随它,它又怎能懈怠?小区的院子后面有这么多的蝉,它们的歌声并不为人们所欢迎。可是它们觉得自己有权利歌唱,于是它们就唱了,它们才不会为人类的眼色而改变自己呢。老单身汉对于自己同类的前途有着深远的忧虑,它觉得它们对这现世的生活无比信赖,也很满足,而这,正是它的最深的隐忧。可是它没法将自己的隐忧传达给它的同类,除了歌唱,它无法以另外的方式同它们交流。它的行为古板谨慎,严守沉默的原则,而且它长相威严,小辈中还没有任何一个敢于接近它,更谈不上同它商量什么事了。它从那树枝上可以眼观八方。它已经发现那只老蜘蛛很长时间了,这个发现并不令它愉快。它目睹了一次又一次同胞遇难的情景,那对它来说是刻骨铭心的经验。一段时间以来,蜘蛛那张巨网始终挂在车棚那里,老单身汉开始焦虑,为了传达自己的情感,它向同胞们发出了一些断断续续的,奇怪的声音。可是除了歌唱,同胞们并不能听懂它另外的语言,所以没有任何一个同胞回应它。然而又有一只年轻的雌蝉落网了,在它的身体消失之前,老单身汉分明听到了短促清晰的呻吟。下雨了,老单身汉还在发愣。大雨淋在它身上,它一点感觉都没有。不知过了多久,它在东南风里隐隐约约地听到了老蛤蟆和它的蝉类同胞们的大合唱。它的视线穿过雨帘,看见老蜘蛛也在木窗那里聚精会神地观雨,它仿佛从老蜘蛛的神态里看见了自己。蛛网下的遗骸吸引了小区里面的居民。老单身汉的遗体很特别,虽然已经被解体成四大块,如果将它拼起来,还是一只完整的老蝉,但是它的头部不见了。那会是怎样的一场恶斗?蜘蛛也不见了,少年见过蜘蛛,他到那木窗后面去寻找,但找不到它的踪影。他在心里想:难道是同归于尽?那么,蝉的头部又到哪里去了?众蝉的大合唱又响起来了,年轻的领唱者声音生涩而踌躇,犹犹豫豫地唱了一声就没了下文,全体陷入沉默。然后,这拖得过长的沉默突然被海浪般热烈的合唱打破。以前从未有过沉默,这种沉默是不是觉醒呢?所有的蝉都把目光转向那高处的树枝,在它们熟悉的地方,一只怪模怪样的老蝉站在那里。是它,它又长出了身体,它正在集中意念让自己的身体发育。同胞们心知肚明:如果它有意念,它总能成功。在气候整体变化之前,老蝉不可能让它那小小的身躯发育完全了。它成天一动不动地蹲在枝头。失去了扩音器,它已无法再传达自己的激情给同胞们,可是在秋凉之前的这段最后的日子里,它每天都感到一种异质的幸福。秋风吹破了蛛网,也吹落了老蝉的遗骸。大地上的炎热终于消退了。寂寞的杨树的叶子呈现出怀旧的黄色,现在只有喜鹊和麻雀唱歌了。喜鹊和麻雀的歌断断续续,过于散漫,老杨树们记得的,只有那种雄伟壮丽的大合唱。(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老蝉是众蝉的首领,它可以引领同胞发出大合唱,但却不能把自己的隐忧传达给大家,沉沦者的醉生梦死,先知者的孤独无奈,构成了巨大的隔膜和反差。B、老蝉深知自己生命的坚韧、精神的强大,凭借意念让头颅回到高枝、让身体再次生长,死而复生,最终使自己成为众蝉的引领者,获得了精神的永存。C、小说展现了一个饶有趣味的动物世界,这里明朗温暖,既有快乐无忧的鸟雀,又有热烈歌唱的蝉们,还有友善可爱的人类,各种动物相处融洽,快乐和谐。D、在《老蝉》叙述语言的词汇和句式中,隐藏了一个充满躁动、欲望和危机的现实世界,在小说的情节和细节中,更是深入地显示了现实世界的混沌、严峻乃至荒诞。E、11\n这篇小说立意新颖,构思奇巧,把一个现代人类的存在寓言,用写实的笔法勾勒得清晰、准确,它以飘逸轻盈书写凝练厚重,是一篇用心良苦的经典文本。(2)小说结尾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请联系全文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小说中的老蝉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小说的题目是《老蝉》,但主要内容是围绕一只“蝉王”而展开的,如果以“蝉王”为题,你认为是否合适?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5分)                         亦雅亦俗汪曾祺黄波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都是山东画报出版社在汪氏逝世后出版的,一为《文与画》,收录其关于国画的文字,并配有他自作的画;二为《五味》,均为谈吃的美文。其实汪氏小说集散文集舍中均有购藏,这次再度解囊,实在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在开始回暖的阳光下,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地随便翻翻,我突然想起,汪先生的诞辰(3月5日)就要到了。我不懂文学,当代作家作品寓目者极少,而汪曾祺是这极少数中我最喜欢的一个。可是说到喜欢的理由,一时又无从置答。喜欢其文字的清和雅?喜欢他于文字中透露的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好像是,又好像不完全是。这回重读的汪曾祺作品,均非其专攻所在,不过是其创作之余事,居然对上面这些连自己也茫然的问题若有所悟。汪曾祺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拌菠菜、干丝、豆汁儿、芸豆……都是家常物什。他自己婉辞“美食家”的桂冠时,即以此为谦谢的理由,说“大菜,我做不了。我到海南岛去,东道主送了我好些鱼翅,我放在那里一直没有动,因为不知道怎么做。”不喜“大菜”,只好“小菜”,这本系文人故习,犹如作诗不能露出富贵气一样。著有《随园食单》的清代诗人袁枚在一封书信中就说:“饮食之道不可以随众,尤不可以务名。燕窝、海参,虚名之士也,盗他味以为己味。”他讥讽为世人所艳称的“燕窝、海参”为“虚名之士”,正和汪曾祺把“鱼翅”轻轻抛在一边如出一辙。不过,文人的这种习性也要拿捏得恰到好处才行,否则,过犹不及,容易显出几分矫饰的味道,像袁枚就多少有一点,因为我们很难想象,时不时要在显贵府上打秋风的他,会一心把那张馋嘴放在家常小菜上。而汪曾祺不同,他一下笔,我们就知道,这些小东西,他是真喜欢。饮食一道,汪曾祺嗜好从选料、收拾到调配、下厨,都不假手外人,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享受到的不仅是食之味,更是食之趣,而他通过那些淡淡的文字,又把这种趣味传递给了我们。所以,简直没有资格上餐桌的拌萝卜丝,在他手里和眼里竟是这般精致,“小红水萝卜,南方叫‘杨花萝卜’11\n,因为是杨花飘时上市的。洗净,去根须,不可去皮。斜切成薄片,再切为细丝,愈细愈好。加少糖,略腌,即可装盘,轻红嫩白,颜色可爱。”黄瓜皮在他那里也是下酒的佳品,“黄瓜切成寸断,用水果刀从外至内旋成薄条,如带,成卷。……扦瓜皮极脆,嚼之有声,诸味均透,仍有瓜香。此法得之海拉尔一曾治过国宴的厨师。一盘瓜皮,所费不过四五角钱耳。”“嚼之有声”四字真是妙极!世间老饕甚多,不知道有多少还会于大快朵颐中细品那一记脆声?汪曾祺作画,他自己说“无师法”,只是“瞎抹”,也许近于事实,因为他原无意在画家中争一席地。汪氏之画是真正的“写意”,略有一点构思,便信手挥洒,不过事经营,不刻意求工,逸笔草草,以抒其意。这也不算稀奇,大体还是传统文人画的路子。值得注意的,是其入画的对象,大蒜,红萝卜,扁豆花,盘中的一尾鱼,完全的生活化平民化。齐白石的画,间有乡野小品,但像汪曾祺这样主要地、大规模地以日常物事入画,似不多见。汪曾祺文与人的风格还是他自己的文字说得最为到位。“做菜的乐趣第一是买菜,我做菜都是自己去买的。……我不爱逛商店,爱逛菜市。看看那些碧绿生青、新鲜水灵的瓜菜,令人感到生之喜悦。”有不喜欢汪曾祺的人讥讽他像遗老,可谁曾见过“爱逛菜市”、在买菜中体味“生之喜悦”的遗老?是的,汪曾祺雅,但他更是俗的,他对世俗生活的热爱,装是装不出来的。汪曾祺让我想起两个古代文人,就是陶渊明和苏东坡。他们身上的一个共同点,我以为可用一句话概括,即“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陶、苏的风雅自不消说得,而同时他们与世俗的亲近也是真诚的。邻居杀只鸡邀陶渊明同享,他会乐不可支地写一首赴席的好诗;坡翁街头听人谈鬼,说咱们姑妄谈之姑妄听之。这样的文人,既耿介清高,又让我辈平民可亲可感。汪曾祺继承的,正是陶渊明和苏东坡的余韵。我们看他的小说和散文,抒情节制,也不刻画大奸大恶,更不以污秽的东西入文,其矜持颇近于传统美学所谓“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典型的士大夫的审美趣味,而现在我们通过《文与画》和《五味》所看到的,则是一个世俗化、平民化的汪曾祺。“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这可说是中国文人的一种很好的传统。但时至今日,我们不得不想一想,应该如何使这样的传统不致消失了。(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A、汪曾祺自称作画“无师法”,只是“瞎抹”,但从他画的对象和“写意”的风格来看,他的画是雅致的,其创意似不多见 。B、作者买到汪曾祺的两本小书,一为《文与画》,二为《五味》。原因是二者均为谈吃的美文,同时是这两本小书装帧精致,开本小巧,也便于把玩。C、作者喜欢汪曾祺是缘于他文与人的风格:其文字清新,且透露出那种仿佛不经意的淡淡的情致;其人雅,但更是俗——真正热爱世俗生活。D、汪曾祺喜欢从菜市选料如萝卜、黄瓜、鱼翅类,一直到调配、下厨的全过程都独自完成,从中享受做菜的趣味和菜的滋味。E、汪曾祺为文作画,体现出传统的“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审美趣味,其选材不写大奸大恶、污秽之物,抒情节制,而让平民可亲可感。汪氏如陶渊明、苏轼一样有“士大夫的趣味,平民的情怀”。(2)请你谈谈对“乐而不淫哀而不伤”的理解。(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文章将汪曾祺与袁枚比,以陶渊明与苏轼比,试说说这两处对比的异同(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n(4)文章着重写“谈吃,一点儿也不气派”,“作画,只是‘瞎抹’”皆属俗事,而文题是“亦俗亦雅”,结合原文,探究作者对“俗”、“雅”的处理是否得当。(8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Ⅱ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4、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A、敕造(chì)惫懒(bèi)讪讪(shà)扪参历井(shēn)B、錾银(zàn)两靥(yàn)桌帏(wéi)拗他不过(niù)C、蹙缩(cù)歆享(xīn)榫头(sǔn)吮血(shǔn)D、咨嗟(chǎ)盥沐(guàn)贾人(gǔ)间或一轮(jiàn)15、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当薛宝钗、史湘云等女孩子也劝自己致力功名时,贾宝玉感到特别痛心。他觉得好好的清白女子,也学得沽名钓誉,是“真真有负天地钟灵毓秀之德了”。B、“协理宁国府”时,王熙凤果然不孚众望,事无巨细,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妥贴得体,表现出非凡的治家本领。C、精明干练的王熙凤也有艰难窘迫之时,她曾遭到赵姨娘的暗算,也经常受婆婆邢夫人的气,在贾府捉襟见肘的衰落局面下,她以病体恃强支撑,终于在后40回中因心力交瘁而死去。D、“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内心的痛苦使贾宝玉艰于呼吸视听,终于他离家出走了,而宝钗也将在孤寂中抱恨终身。16、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在2022年的南非世界杯上,一些强队的失利,除了经济危机带来的影响外,恐怕和他们不思进取也不是不无关系的。B、中国公安部6月24日宣布破获了一起重大恐怖组织,抓获了10余名“东突”恐怖组织头目和成员。C、科学,包括讲道理的科学,改变了人类的生存面貌,进而改变了西方人的生存面貌。至于这种改变是福是祸,则笔者不敢专断。D、标准的城市生活是一种昼夜被电灯操纵、季节被空调控制、山水进入画框的生活,也就是说,是一种越来越远离自然的生活。1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2分)()少年听雨,青年听雨,也在异乡,那是在祖国的北方。。。。。。柔风细雨,不是北方的个性,只有领略过北方豪雨的人,才能真正感受北方的魅力。①忽晴忽雨,豪爽淋漓,一如北方汉子草原牧民的脾性,一如在黄土高坡上高唱信天游的陕北人②电闪雷鸣,狂风暴雨,铺天盖地而来,真个是豪气冲天③骑在自行车上,大雨淋了个透,阳光很快就晒干了④在风沙弥漫的北方,绝没有细雨如丝,要下就是瓢泼大雨⑤那雨从天而下,冲刷一切,荡涤一切,忽而又雨过天晴,阳光灼灼11\n⑥在北方,永远不用带伞A.④②⑤①⑥③B.④⑤③②⑥①C.⑥⑤③②①④D.②⑤④③①⑥18、伴随中国第一代独生子女走出家庭,外出求学、工作,他们留守在家的父母进入了新的时期——“中年空巢”期。一些原来“一切围着孩子转”的全职妈妈给在外地求学或工作的孩子打电话,成了她们每天的必修课。(6分)肖菲刚入大学的第一个月,妈妈天天晚上都要打一个电话给她。一次因为有事,肖菲错过了妈妈的电话,第二天一早妈妈就打来电话:“菲菲,昨天晚上你干什么去了,没有什么事吧?我一夜没睡,一直在等你的电话。”妈妈的声音有些哽咽。假如你是肖菲,请给妈妈回个电话,委婉地告诉妈妈没事不要打电话,语言要得体,不超过60字。(6分)肖菲:19、阅读下面的一段话,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再写三句话,要求内容围绕“崇高”,句式相似,语义连贯。(6分)崇高并不是虚无缥缈的神话,它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只要细心观察,你就会发现崇高就在你身边:它可能是一座高山,让你感觉到巍峨;,;,;,.心中有了这种感觉,也许你就会摆脱空虚,远离庸俗,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七、作文(60分)2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一只海蚌对它身旁的同伴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难受极了。”它的同伴高傲得意地回答道:“赞美天空,赞美大海,我身体里边毫无痛苦,我里里外外完整无缺,安然无恙。”这时,正好一只螃蟹经过,他听到了两只海蚌的对话,便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完好无缺的海蚌说:“是的,你的确完整无缺,安然无恙。但你要知道,让你同伴忍受痛苦的是一颗无与伦比的美丽的珍珠。”我们知道:人类的丰硕成果,辉煌业绩,伟大事业,往往要历经磨难走过痛苦的征程才能取得。请以“痛苦与美丽”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所写内容必须在这个话题范围之内。[注意]:①立意自定②题目自拟③不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11\n禄劝一中2022学年(必修3)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三)名篇名句默写。(每小格0.5分,共10分)(4)【答案】观点一:以“蝉王”为题不合适。①小说的主角是老蝉,以“蝉王”为题可突出它“蝉中之王”这一外在形象与能力特征,却不利于展示它丰富的性格与精神,对丰富老蝉的形象内涵无益。②小说借物喻人,以“蝉王”为题,使小说意蕴仅限于动物而不能拓展及人类,不利于借蝉喻人。③小说托物言志,通过老蝉这一形象,折射人间社会现实,寄寓对社会人生乃至现实未来的幽深思考,以“蝉王”为题,不利于表达主旨。11\n观点二:以“蝉王”为题合适。①小说的主角是老蝉,它是蝉中之王,小说以“蝉王的一生”为纽带,聚拢各种形象元素,主要内容是围绕它而展开的。②以“蝉王”为题,可以集中笔墨刻画它的形象,突出小说的主角,使小说主干更突出,层次更清晰分明。③小说的主角生活于树的顶端,外形伟壮而思想深邃,是众蝉的精魂,是蝉中之王,以“蝉王”为题,有利于突出它思想者与引领者的形象内涵,使小说的形象更鲜明突出。(观点2分,结合文本内容2分,分析恰当4分,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14、C(AshànByèDjiē)七、作文(60分)审题立意:话题“痛苦与美丽”是因果关系的。在生命中,忍受痛苦的磨练,往往能得到美丽的结果,获得事业的成功和生活的幸福,达到人生更美好的境界。注意作文中出现的问题:1、偷换话题:(1)痛苦本身就是美丽的;痛并快乐着。痛苦本身伴随着快乐。(2)逆境是通往美丽的唯一道路。痛苦包括逆境,但逆境不能等同于痛苦。(3)赞美默默奉献的伟大。以污泥为例,为荷花默默奉献。2、片面,只执一端,不讲二者的关系:只说痛苦,不说美丽;或者相反。如有的同学通篇讲“美丽”,不提痛苦是美丽之因。11\n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34:31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43.9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