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平昌中学高2022级第三学期中期考试(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我们讲鲁迅,就是讲他的思想,他的文学,他的实践。但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我又有了新的思考:把“鲁迅”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是不够的,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2)20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它的世界性。其表现形态有两种:一是相互影响性,一是平行性。所谓“平行性”,就是说,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我们所说的“鲁迅”,是指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如柳中夏教授所说,他们是“相互照射的镜子”,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3)另外还有些20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特别是东亚国家的一些思想家、文学家,他们或者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但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或者是鲁迅的研究者,却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日本的竹内好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他所创造的“竹内好鲁迅”,在某种程度上是可以视为“从鲁迅出发的竹内好思想”的,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成为“鲁迅”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4)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我们讲的“鲁迅遗产”,主要是指鲁迅和同时代的东亚思想家与文学家共同创造的20世纪东亚思想、文化、文学遗产,它是“二十世纪中国与东方经验”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并突出“二十世纪中国与东亚经验”是基于这样的现实:“最近二十年,特别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中国思想界和学术界盛行着两种思潮:或者认为中国的问题是在‘割裂了传统’因而主张‘回归儒家’;或者以为对西方经验,特别是美国经验的拒绝,是中国问题的症结所在,因而主张‘走英美的路’。把目光转向中国古代,或转向外国,而且限于西方世界,特别是美国,却恰恰忽略了‘现代(二十世纪)和中国’,即使是讨论现代中国学术和文学,也是偏重于亲近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那一部分学者与作家。这样,真正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的变革,以解决现代中国问题为自己思考的出发点与归宿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反而被排斥在研究视野之外。这些年孙中山之受冷遇,毛泽东之被遗忘,鲁迅之一再受到攻击,绝不是偶然的。”(5)这样的情况,在21世纪初仍在继续。(6)因此,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就具有某种“文化反抗,文化坚守”的意味。“鲁迅”的“现在价值”问题,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东亚国家以至世界的思想、文化学术界的问题。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我这些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这一方面。(节选自《“鲁迅”的“现代价值”》钱理群)1.以下选项不属于文题中的“鲁迅”一词范畴的一项是 (3分)( ) A.不仅仅看作是鲁迅(周树人),而应该扩大我们的视野,讲鲁迅的的思想、文学和实践。 B.指20 世纪的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和文学家。C.12\n不同程度地受到鲁迅影响的又以自己的独立创造丰富、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某些20 世纪的思想家、文学家。 D.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阐释鲁迅,又接着鲁迅往下说,也同样丰富与发展了鲁迅的思想与文学的研究者。 2.下面对“相互照射的镜子”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 A.一批具有思想与文学相通性的20 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 B.由于面对着共同或相似的问题,因此思想家、文学家们就会有共同或相似的思考。 C.思想家、文学家们“不约而同”地提出某种具有内通性的思想,产生具有可比性的文学。D. 20 世纪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世界性所表现出的两种形态——平行性与相互影响性。3.下面对文本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相互影响性和平行性是20 世纪的思想与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即世界性的两种表现形态;作者侧重阐述了“平行性”。 B.第三段提到日本的竹内好,是鲁迅的研究者,他面对自己时代与民族的问题,既能阐释鲁迅,也能丰富与发展鲁迅的思想与文学。 C.文中所说的鲁迅,是符号化的鲁迅,因此也包括一批20世纪世界特别是东方国家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的文本是可以作互文解读的。D.在当代中国,研究鲁迅,言说鲁迅,传播鲁迅思想与文学,是一种“文化反抗”和“文化坚守”,这也正是作者普及鲁迅思想、文学,传扬鲁迅精神的原因之一。二、古代诗文阅读(41分)(一)古代文化常识(3分)4、对下列句断中画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六艺:指《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经书;传:古代解释经书的文字。)B山东豪俊遂并起而忘秦族矣。(山东:指华山以东)C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六合:指天地四方,泛指天下)D元和十年,予左迁江州司马。(左迁:贬官,降职。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阶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的副官,隋唐时为州郡太守。白居易当时被贬,为州刺史的副职)(二)文言文阅读(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_9题劝 学先王之教,莫荣于孝,莫显于忠。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显荣,人子人臣之所甚愿也。然而人君人亲不得其所欲,人子人臣不得其所愿,此生于不知理义。不知理义,生于不学。学者师达而有材,吾未知其不为圣人。圣人之所在,则天下理焉。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是故古之圣王未有不尊师者也。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故师之教也,不争轻重尊卑贫富,而争于道。其人苟可,其事无不可。所求尽得,所欲尽成,此生于得圣人。圣人生于疾学。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故往教者不化,召师者不化;自卑者不听,卑师者不听。师操不化不听之术,而以强教之,欲道之行、身之尊也,不亦远乎?学者处不化不听之势而以自行,欲名之显、身之安也,是怀腐而欲香也,是入水而恶濡也。凡说者,兑之也①,非说之也。今世之说者,多弗能兑,而反说之。夫弗能兑而反说,是拯溺而硾(同“缒”zhuì)之以石也,是救病而饮之以堇②也,使世益12\n乱、不肖主重惑者,从此生矣。故为师之务,在于胜(同“循”)理,在于行义。理胜义立则位尊矣,王公大人弗敢骄也,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凡遇合③也,合不可必。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而欲人之尊之也,不亦难乎?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曾子曰:“君子行于道路,其有父者可知也,其有师者可知也。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曾点使曾参,过期而不至,人皆见曾点曰:“无乃畏邪?”曾点曰:“彼虽畏,我存,夫安敢畏?”孔子畏④于匡,颜渊后,孔子曰:“吾以汝为死矣。”颜渊曰:“子在,回何敢死?”颜回之于孔子也,犹曾参之事父也。古之贤者,与其尊师若此,故师尽智竭道以教。(选自《吕氏春秋·孟夏纪第四》)注:①说:说教。兑:悦。②堇(jǐn):毒草,根有剧毒。③遇合:师徒相遇而和洽。④畏:被拘禁。“无乃畏邪”中的“畏”,躲藏。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若此则名号显矣,德行彰矣 彰:彰显、显著。B.圣人生于疾学疾:痛恨,厌恶。C.使世益乱、不肖主重惑者益:更加,越来越。D.遗理释义,以要不可必释:丢弃、抛弃。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①先王之教,莫荣于孝②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B.①师尊则言信矣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C.①上至于天子,朝之而不惭②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D.①故师尽智竭道以教②夫夷以近,则游者众7、下列各组语句中,分别说明“劝学”和“劝师”的一组是(3分)( )A.①此言事师之犹事父也②在右则右重,在左则左重B.①不疾学而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②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C.①故为师之务,在于胜理,在于行义②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D.①尊师则不论其贵贱贫富矣②凡说者,兑之也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国君、父母都希望臣下、子女做到“忠孝”,臣下、子女都希望求得“显荣”,而要实现这些,只有通过学习。B.作者认为,学习的关键在于尊敬老师。“师尊”是搞好教学的前提,“胜理”“行义”是做老师的要务。C.文章称颂“忠孝”“显荣”,并把曾点、颜渊和孔子作为尊师的楷模,这些都反映了本文作者的儒家思想。D.文章提出“圣人生于疾学”,这无疑是对圣人“生而知之”的否定,也给唐代韩愈作《师说》以借鉴。9.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2\n(1)疾学在于尊师,师尊则言信矣,道论矣。(4分)(2)故师必胜理行义然后尊。(3分)(3)夫无父而无师者,余若夫何哉!(3分)(三)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10—11题。闻乐天左降江州司马元稹①残灯无焰影幢幢②,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吹雨入寒窗。山中与元九书白居易忆昔封书与君夜,金銮殿后欲明天。今夜封书在何处,庐山庵里晓灯前。笼鸟槛猿俱未死,人间相见是何年?【注】①元稹,字微之,世称元九。写此诗时元稹被贬为通州(今四川达县)司马。②幢幢(chuáng):晃动的样子;昏暗不明的样子10、两首诗表达出什么共同的情感?(4分)11、两首诗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诗句分析。(4分)(四)名篇名句默写(8分)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部分。(8分)(1)此情可待成追忆,。(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写邻船寂静、冷月无声来反衬音乐带给人们强大的感染力。(3)韩愈《师说》中与《荀子·劝学篇》中“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的观点相同的两句话是“,。(4)孟子在《寡人之于国也》中,不仅主张养民,还提出了教民的主张:“谨庠序之教,,。”(5)李白用“,, ”的诗句艺术地展现了剑阁的险要。(6)《秋兴八首(其一)》杜甫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秋景衬托出了其悲伤孤独的情思。(7)《登高》中表现杜甫自我反思、自我勉励和对生命的留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在《咏怀古迹(其三)》中,杜甫仅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就写尽了王昭君一生的悲剧。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16题。(20分)钓12\n金秋水暖,正是垂钓的好季节。青苇丛生的的湖边,父子俩坐在小凳上,戴着遮阳帽,手持钓竿,静静地盯着水面上的浮标。半个时辰过去了,水面上的浮标纹丝不动。儿子耐不住性子,看了看父亲。父亲还是静静地盯着浮标,一动不动。虽然没钓到鱼,父亲却很平静。一个小时过去了,浮标像钉子一样钉在水面上。儿子有点沉不住气,轻轻地唤了声爸。父亲微笑着摆摆手,示意儿子别出声。儿子赌气地扭过头,不说话了。回家好几天了,儿子本想找机会和父亲谈谈,可父亲却执意拉着他来湖边钓鱼。父亲已有多年不钓鱼了。过了一会,可能是父亲打的“窝子”起了作用,儿子这边的水面有了动静。浮标先是轻轻地点了几下,接着又加重了许多,突然一沉向水里扎去。儿子猛地扯动钓杆,呵!一条斤把重的草鱼上岸了。今晚有鱼吃了。儿子很兴奋。父亲笑了笑说,有酒香和美食,鱼儿挡不住诱惑啊。不到半个时辰,儿子又钓了一条草鱼,两条大鲫鱼。父亲还没开张。父亲并不着急,悠闲地看着青山绿水。一阵手机铃声打破了沉寂。父亲看了看号码,冲儿子摆摆手说,钓鱼的伙伴来了。儿子放下钓竿,疑惑地看着父亲。郑总你好,我是劳资处的老齐,听说大侄毕业在家,我想把他安排在劳资处工作……大侄学的是农业也不要紧嘛,你放心!一定能安排好……齐处长的电话刚挂线,手机又响了。父亲打开一看:新山矿的王矿长,老同学。老哥,你好啊,大侄毕业回来了,怎么也不打电话,是不是嫌新山矿没用武之地啊……你可得给我这个薄面啊,让大侄来矿上挂职锻炼吧,有我在,你还顾虑啥……王矿长的电话刚挂线,手机又闹腾开了。父亲刚摁下接听键,那边传来了甜甜的女中音:郑总,你的电话真难打哟……嗯——晓峰工作的事,我已经提前安排好了,明天就来我这上班……我的好领导哟,连我的声音也没听出来呀,我是刚调任董事长助理的艳玲呀……就这样定哟——嗯……不等父亲有所表示,对方挂了电话。这几天的电话一直很频繁。父亲叹了口气,索性关了手机。父亲从小包里取出拌酒的小米,抓了一把酒米向湖面撒去。父亲说,去吧,爸一个人呆一会。儿子咬着嘴唇,默默地走开了。时近中午,湖面没有一丝风,静。儿子又钓上几条鲫鱼,父亲还是没开张。儿子从包里取出糕点、饮料,轻轻地唤了声爸。12\n父亲说,你坐下,咱爷俩谈谈。其实爸说过很多次了,可爸还想说。父亲点燃一根香烟,目光暖暖的。孩子,还记得那年的淹井事故吗?记得。你都说十几遍了。那年我上初中,爸带领技术人员在井下与洪水搏斗了三天三夜……涌水越来越大,工友全身都湿透了,你果断地要求大家撤离……最后眼睁睁地看着部分矿用物资无法抢运出井,工友们都哭了,你也哭了,爸!是啊!复产后,由于工作面的水还没抽净,顶棚低,工友们都是佝偻着腰,踩着腿肚深的水拼命撅煤。他们的心里急啊!父亲的眼睛湿润了。爸只是普通矿工的一员,你能理解吗?孩子。儿子点了点头,没有说话。孩子,明白他们电话里的意思吗?明白,他们早就安排好了,可我……儿子看着父亲鬓前的银丝,嘴边的话又咽了下去。不,你不明白的。爸现在是集团公司的总经理,煤城的掌门人。在他们眼里,爸就是一条大鱼啊!鱼一旦咬钩,早晚就是自取灭亡!爸,你的意思是……是的,他们把你当成最好的鱼饵。孩子,爸不能留你在身边啊!爸……孩子,当初爸没有征求你的意见,固执地让你选择报考非矿业类大学,如今你能理解吗?嗯,我早该想到的,爸。其实我一直没敢告诉你,怕你和妈伤心。儿子挺直了身子。爸,我和几个同学已经报名参加市里组织的村官竞选,我想我更适合在农村发展。父亲绽开了笑容,狠劲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好小子!傍晚,夕阳的余辉暖暖地映着儿子的脸庞。一阵微风拂过,湖面上漾起一片涟漪。儿子准备收拾鱼具,扯起父亲的鱼竿——长长的鱼线缓缓地滑出了水面:鱼线上挂的竟是一个空钩。(摘自2022年《中国小小说欣赏》,有删节)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4分)A.文章的开头描绘湖畔父子钓鱼的情景,点明事件、地点,暗示父子关系和睦,为后文做铺垫。B.文章结构严谨,讲究伏笔和照应,前面父亲鱼竿上的浮标纹丝不动是伏笔,结尾父亲的鱼竿上没有鱼钩是照应。C.文中“有酒香和美食,鱼儿挡不住诱惑啊”12\n,一语双关,既说鱼儿上钩的眼前情景,又在告诫儿子要经得住诱惑的考验。D.文章运用双线结构展开,明线是父子钓鱼,暗线是对父亲艰苦创业、不图私利的一生的回顾,两者交错进行,错落有致。E.文章中间插入若干人打来电话说给“儿子”安排工作这一情节,是交代社会背景,让父亲告诫“儿子”这一主要事件显得重要,使主题鲜明。14、简要分析文章结尾处画线句子的作用。(4分)15、简要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特征。(6分)16、结合全文,探究标题“钓”的作用。(6分)第II卷表达题(80分)17.下列选自课文的文句均有错别字,其中错别字最多的一项是(3分)( ) A.故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B.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燥也。C.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羸粮而景从。D.吾师道也,夫庸之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18、下列组合中全都不含实词活用现象的一项是(3分)()①填然鼓之,兵刃既接②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③五亩之宅,树之以桑④于其身也,则耻师焉⑤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⑥养生丧死无憾⑦吾未见其明也⑧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A.⑤⑦⑧ B.①③⑤C.③⑥⑧D.②④⑤19、下列各句中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A.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B.不拘于时。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20、.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一位伟人说:“喜欢聆听的民族是一个智慧的民族。”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征服,他们狂妄自大,这遮挡了他们的视线;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吹嘘,他们坐井观天,这妨碍了他们的拓展;的民族不喜欢聆听,只喜欢盲动,他们浅尝辄止,这影响了他们的深度。因此,我们要学会聆听。这将使我们虚怀若谷,博采众长,锐意进取;这将使我们胸怀远大,视野宽广,开拓创新;这将使我们高瞻远瞩,潜心探索,内涵深厚。A.急功近利不可一世闭关自守B.不可一世急功近利闭关自守C.闭关自守不可一世急功近利D.不可一世闭关自守急功近利12\n21.下列各句中,表意明确、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被誉为中国当代最杰出科幻作品之一的小说《三体》即将被拍成电影,但它并不像美国大片《星际穿越》那样,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B.地铁图书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在车厢内向公众推荐免费电子书,组织定期主题文化活动,让一辆辆列车化身为一座座移动图书馆。C.随着申办冬奥会工作的有序开展,京津冀一体化进程迅速推进,涵盖空气质量提升、产业结构调整、区域分工协作等内容的战略布局逐渐清晰。D.故宫运用数字技术让名画《韩熙载夜宴图》“活”了起来,让观众在鲜活的文化体验中,深入理解和品味中国古代绘画作品的非凡魅力。22、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5分)黛玉一见,便大吃一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哪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六、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写一篇作文。(60分)易中天教授在《闲话中国人》中说,人生有三“得”,即学习时沉得住气,成功后弯得下腰,失败时抬得起头。这三“得”也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准则和必备的素质。对上述“三得”,你有何体验或思考?请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12\n第二次月考参考与评分细则1A(是以往对“鲁迅”的理解,题干中要求是读了韩国朋友的文章后,对“鲁迅”的新的理解。)2A(根据“他们是互相照射的镜子”中的“他们”是指前句的“。。。。思想家、文学家”)3C(第四段开头“因此,我们这里讨论的鲁迅”中的“鲁迅”是指“符号化的鲁迅”。本项因果倒置)4、B5.B(“疾”的意思是“努力”)6.C(A项,“于”,前一个都是介词,表比较。后一个,相当于介词“与、跟”B项,“则”,前一个是连词,表顺承,后一个表转折。C项,“之”,都是第三人称代词,他。D项,“以”,①连词,相当于“而”,表修饰;②连词,相当于“而”,表并列[来)源)7.B(A项,上下句均说的是“尊师”;C项,上句说的是“劝师”,下句说的是“尊师”;D项,上句是说的是“尊师”)8.C(文中把颜渊侍奉孔子作为尊师的楷模,曾点派曾参外出属于“事父”,不属于“尊师”的内容;文中也没有写孔子“尊师”。)9.这三句话翻译的重点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疾”,努力;“论”,应为“被谈论,被学习”的意思。“胜”“行”,都是“遵循”的意思;“然后”,这样之后。“余若夫何哉”,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参考答案:(1)努力学习的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道了。(2)所以老师一定要依循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尊贵。(3)对于那些不孝敬父亲不尊重老师的人,我又有什么办法呢!参考译文:在先王的教化中,没有什么比孝更荣耀,没有什么比忠更显达的。忠和孝,是做君主和做父母十分希望得到的东西;显达和荣耀,是做子女和做臣下十分愿意获得的东西。然而,做君主与父母的,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忠孝;做子女和臣下的,也往往得不到他们所希望的显荣,这是由于不懂得理义造成的。不懂得理义,是由于不学习的缘故。从师学习的人,他的老师通达并且又有才能,我没听说过这样的人不成为圣人的。只要有圣人在,天下就会治理得好。圣人在这个地方,这个地方就受到尊重;圣人在那地方,那地方就受到尊重,因此古代的圣王没有不尊重老师的。尊重老师就不会计较他们的贵贱、贫富了。像这样,(这个从师学习的人)名号就显达了,德行就彰明了。所以,老师施行教诲时也不计较学生的轻重尊卑贫富,而看重他们是否接受理义。他们倘若能够接受理义,对他们的教诲就会没有不行。所追求的完全都能得到,所希望的完全都能实现,这种情况在得到圣人之后才会发生。圣人是在努力学习中产生的。不努力学习却能成为贤士名人的,还没出现过这样的人。12\n努力学习的关键在于尊重老师,老师受到尊重,他的话就会被人信从,他的道义就会被人称道了。因此,(别人不尊重他,没有请他)而自动前往教人的老师不能教化他人,(不尊重老师,随随便便)呼唤老师来教的人不可能受到教化;自卑的老师不会被人听信,轻视老师的人不会听从教诲。老师如果采用不可能教化他人、不会被人听信的方法去勉强教育人,尽管想使自己的道义施行,使自身尊贵,不也差得远吗?从师学习的人采取不愿受教化、不听教诲的态度,自己随意行事,想使自己名声显赫、自身平安,这就如同怀揣腐臭的东西却希望芳香,进入水中却不想沾湿一样。凡是进行说教,应使对方心悦诚服,而不是生硬地说教。当今世上的说教者,大多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反倒生硬地进行说教。不能使人心悦诚服却硬要说教,这就像拯救落水的人反倒把石头绑在身上让他沉下去,这就像救治病人把毒药给他喝一样,(这样)使世道越来越乱、不贤达的君主越发昏惑的情形,从此就出现了。所以当老师的首先要做的事情,就在于明辨事理,在于推行道义。事理明辨了,道义确立了,那么老师的地位就尊贵了,王公大人们就不敢怠慢他们了,直到至高无上的天子,去朝见这样的老师也不会感到惭愧。凡是君臣际遇,相互间的和谐不可强求。如果丢掉事理放弃道义,去追求不一定能得到的东西,却想要别人尊敬他,不也太难了吗?所以老师一定要依循事理,推行道义,然后才能尊贵。曾子说:“君子在道路上行走,谁有父亲可以看出来,谁有老师也可以看出来。对于那些不孝敬父亲不尊重老师的人,我又有什么办法呢!”这是说尊师应如同侍奉父亲一样。曾点派他的儿子曾参外出,过了约定的日期却没有回来,人们都来看望曾点说:“怕是躲藏起来了吧?”曾点说:“他虽然躲起来了,但我还健在,他怎么敢躲藏起来了呢?”孔子被围困在匡地时,颜渊落在后面,孔子说:“我以为你死了。”颜渊说:“您还活着,我怎么敢死?”颜回对待孔子如同曾参侍奉父亲一样尊敬啊。古代的贤人,他们尊重老师达到这样的地步,所以老师尽心竭力地教诲他们。10.(4分)都表达出对挚友遭遇的关切同情(2分),对自己被贬外调(处境)的感伤与无奈(2分)。11.(6分)元诗注重动作和神态描写,通过重病卧床的诗人听到好友被贬的消息陡然一惊的动作神态,表达了对好友的关切;(2分,或:环境描写,融情于景,通过残灯、风雨、寒窗等景物描写营造凄清意境抒发悲凉之情。)白诗注重对比(虚实结合)手法,通过金銮殿考中进士的情景与庐山草屋拂晓灯前情景对比,表现了现实处境的艰难。(2分,或:比喻,以笼中的鸟、槛里的猿比喻诗人与朋友的现状,表现现实处境的困苦;又或:直抒胸臆,人世间你我再相见会是在哪一年啊!表现对现实的无奈)名句填写12(1)只是当时已惘然(2)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3)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4)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5)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6)玉露凋伤枫树林,巫山巫峡气萧森(7)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8)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13C2分,E2分,B1分。12\n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14.①湖面的和谐之景暗示父子之间情感相通,突出父亲形象的高大;②“湖面荡起一片涟漪”暗示知道父亲的苦衷内心的不平静和得知孩子想法的欣慰;③和开头交代钓鱼的情景照应。(答对一点得1分,两点得3分,三点得4分)14、①爱护国家财产:矿用物资无法抢运出井,父亲哭了;②深谙同志疾苦:矿工踩着腿肚深的水拼命撅煤,父亲的眼睛湿润了;③不贪图私利:作为矿上的老总,固执地让你选择报考非矿业类大学;④时时警醒:自己做事警醒,还提醒儿子,不要贪图便宜;⑤教子有方:通过钓鱼的道理教育儿子。(每点2分,答出3点6分)试题分析:这是一道分析人物形象的题目,注意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的描写中分析总结,得到答案,要在文中有依据,各点之间不要重合。考点:欣赏作品的形象,赏析作品的内涵,领悟作品的艺术魅力。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15、①从结构上看:“钓”是文章的标题,统领全文;(2分)“钓”又是全文的线索,全文围绕“钓”展开,使文章的结构严谨;(2分)②从内容上看:文章的人物活动围绕“钓”展开,塑造了“父亲”这一典型的形象;(2分)“钓”表面是“钓鱼”,实际上暗示“官场、生意场的诱惑”,通过钓鱼突出“处事之道”这一主题。(2分)(每点2分,答出3点6分)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探究文章的情节的内容,注意从文章的标题,人物形象和主旨的角度进行探究。考点: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能力层级为探究F。17B,A致--至;B蟮--鳝,燥--躁;C羸--赢;D之--知。所以选B。18.A.(鼓,瓮牖绳枢,树,耻,养生丧死)19、D,D项,为宾语前置句,A判断句;B被动句;C定语后置句。所以选D。20.D(不可一世:不认可同时代的人,自认为在当代没有一个人能比得上。形容自命不凡,狂妄到极点。与下文的“狂妄自大”“虚怀若谷”相照应。闭关自守:比喻与外界隔绝,不接受外界事物的影响。与下文的“吹嘘”“坐井观天”“视野宽广”相照应。急功近利:急于求成,贪图眼前的成效和利益。与下文的“盲动”“高瞻远瞩”相照应。)21.C(A.有歧义:“主题偏离主流,观众接受起来有难度”指的是影片《三体》还是影片《星际穿越》,不明确;B.语序不当:应是“定期组织”;D.搭配不当:“理解”与“魅力”搭配不当。22、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12\n【写作指导】首先要注意“得”前面的限定语:“学习时”“成功后”“失败时”,这三个限定语既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生活,让他们有话可说,又注重引导学生思考一些诸如成功与失败的人生态度方面的问题。可选其中“一得”行文,也可综合行文。第一“得”是写学习时要沉得住气,论述学习时沉住气的表现或具体做法(如能拒绝诱惑,能心无旁骛,能放下包袱,不自暴自弃,不怨天尤人等),或论述为什么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沉得住气的原因、意义等;人生在世,必须沉得住气。沉得住气,是事业的开始;沉得住气,是成熟的标志。有时候,沉得住气,需要韬光养晦,需要高瞻远瞩,才能有所作为。第二“得”实际是要求学生思考如何对待成功的问题,“成功后弯得下腰”可以理解为“不过分沉醉于暂时的成功而停止不前,仍需‘弯得下腰’继续前行”,或成功后不能自负、自傲,甚至功劳独揽,否则成功也是失败之母。弯得下腰,告诉我们处世要低调,要学会忍耐。弯腰是一种姿态,是为了更好地挺起自己的脊梁;弯腰是一种风范,是为了创造更大的人生价值。第三“得”是限定在“失败时”,论述为什么要“抬得起头”,或阐述如何“抬得起头”,或记叙“抬得起头”的表现即可。抬得起头,是少年壮志不言愁的激烈情怀,也是君子心底坦荡荡的优雅自信。人生天地间,当活得豪迈,活得潇洒,昂首挺胸,显出一股压不倒摧不垮的正气,展示豁达宽广的胸怀。12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高二地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2022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2022年上学期平昌县驷马中学高二化学九月月考试题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高二物理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高二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高二英语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无答案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理无答案
四川省巴中市平昌中学高二数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期中试题文无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40:12
页数:12
价格:¥3
大小:57.7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