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东省汕头市2022学年高二语文3月月考试题粤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9

2/9

剩余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潮师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一.本大题四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各项两组加点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A、疟子疟疾牲畜畜生B、殷切殷红伺机伺候C、监督监生供给给予D、逮捕逮住勒令勒马2、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为了纪念“邓小平诞辰一百周年”,新落成的“小平故居”于2022年“十·一”向游人开放,前往参观的人不绝如缕。B、为了攻克研制火箭新型燃料的技术难关,全体科研人员殚精竭虑,反复试验,无所不用其极,终于获得了成功。C、在繁忙而紧张的高三学习中,父母见微知著的关怀,老师循循善诱的教导,使同学们倍受感动和鼓舞。D、刚工作时,他可谓“劣迹斑斑”,迟到、早退、打架,不一而足;现在,他已是单位的“先进职工”了。这不正印证了“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的古训吗?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陈水扁似乎忽略了一件事情,这就是“圣战”并不是一个能博得西方社会好感的词汇--最近几年,一些国际恐怖势力正是假借“圣战”之名,在全球各地制造了一波又一被的恐怖袭击。B、中国国防科工委官员介绍说,中巴地球资源卫星的成功发射、应用及运行,使得世界上许多国家对中国的地球卫星表示了浓厚兴趣。C、有“欧元之父”之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蒙代尔再次告诫中国人,人民币若升值,其对中国经济的负面影响将超过SARS。D、要使今年安全工作有个良好的开端,就必须做好元旦、春运安全工作,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应引起足够的重视。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①他们只会坐井观天②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进取③他们只会浅尝辄止④贪婪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⑤他们只会穷兵黩武⑥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A.④⑤⑥③②①B.①②⑤④③⑥C.⑤④①②③⑥D.③④⑤⑥①②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题黄州快哉亭记苏辙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谪居齐安,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9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收会稽之馀,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苏辙记。5.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以览观江流之胜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B.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C.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其上为睥睨、梁欐之形D.将何适而非快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南合沅、湘合:汇合B.而人有遇不遇之变遇:遇到时机,得到重用C.盖有讽焉盖:大概D.使其中不自得使:让7.下列句子句式不同于其它三项的一项是A、蚓无爪牙之利B、有琴一张C、有风飒然至者D、吾其何择哉8、对原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以叙事兼描述之笔写出了江水的浩淼壮阔,为快哉亭描绘出一个阔大雄伟的背景。开头起笔不凡,不落俗套。B.“快哉亭”命名的原因就在于能借此名表明其“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的忧乐观。C.通篇紧紧围绕“快哉”二字来作文章,以情驭景,将“快哉”之情渗入处处之景,也为后面的议论作好铺垫。D.文章风格雄放雅致,笔势迂徐而畅达,表达了对张梦得豁达不羁的赞赏,及对张与苏轼的慰勉之情。9.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4分)(2)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2分)(3)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4分)10.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7分)春日即事李弥逊①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车尘不到张罗地②9,宿鸟声中自掩门。【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方。(1)请对首句中的“网”字进行赏析。(3分)(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分析。(4分)1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则按前3题计分)(6分)(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陈情表》李密)(2)但以刘日薄西山,,人命危浅,。(《陈情表》李密)(3)、然力足以至焉,,而在已为有悔;尽吾志也,,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王安石)(4)、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而人之所罕至焉,。(《游褒禅山记》)王安石)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自由和科学爱因斯坦我知道,要对基本价值的判断进行争论,是一件没有希望的事。比如,如果有人赞成把人类从地球上消灭掉作为一个目标,人们就不能从纯理性的立场来驳倒这种观点。但是如果有某些目标和价值是大家一致同意的,人们就能够合理地来议论达到这些目的手段。现在,让我们来指出两个目标,凡是读到这篇东西的人大概都会完全同意的。第一,为维持全部人类的生活和健康所必需的资料应当由总劳动量中尽可能少的部分来生产。第二,满足物质上的需要,固然是美满的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先决条件,但只做到这一点还是不够的,为了得到满足,人还必须有可能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和能力来发展他们理智上的和艺术上的才能。其中第一个目标是要求增进一切有关自然规律的知识,也就是要促进一切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工作是一个自然的整体,它的各个部分彼此相互支持着,虽然支持的方式还没有人能预料到。但是科学进步的先决条件是具有不受限制地交换一切结果和意见的可能性——在一切脑力劳动领域里的言论自由和教学自由。我所理解的自由是这样的一种社会条件:一个人不会因为他发表了关于知识的一般和特殊问题的意见和主张而遭受到危险或者严重的损害。这种交换的自由是发展和推广科学知识所不可缺少的,这件事有很大的实际意义。首先它必须由法律来保障。但单单靠法律还不能保证发表的自由,为了使每个人都能表白他的观点而没有不利的后果,在全体人民中必须有一种宽容的精神。这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是永远不能完全达到的,但如果要使科学思想、哲学和一般的创造性思想得到尽可能快的进步,那就必须始终不懈地去争取这种自由。9如果要保证第二个目标,也就是要使一切人的精神发展成为可能,那么就必须有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人不应当为了获得生活必需品而工作到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去从事个人活动的程度。而没有这第二种外在的自由,发表的自由对他就毫无用处。如果合理的分工问题得到解决,技术的进步就会提供这种自由的可能性。科学的发展以及一般的创造性精神活动的发展还需要另一种自由,这可以称为内心的自由。这种精神上的自由在于思想上不受权威和社会偏见的束缚,也不受一般违背哲理的常规和习惯的束缚。这种内心的自由是大自然难得赋予的一种礼物,也是值得个人追求的一个目标。但社会也能做很多事来促使它实现,至少不该去干涉它的发展。比如学校可以通过权威的影响和强加给青年过重的精神负担来干涉内心自由的发展;而另一方面,学校也可以鼓励独立思考来支持这种自由。只有不断地、自觉地争取外在的自由和内心的自由,精神上的发展和完善才有可能,由此,人类的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才有可以得到改进。(选自《纪念爱因斯坦译文集》,赵中立、许良英编译)12.下列说法中不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   )(   ) (5分)A、促进一切科学工作是达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一个目标的要求。B、物质需要得到满足后,理智和艺术的能力就能够得到发展。C、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对于科学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D、法律的保障和全体人民的宽容精神对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具有重要的意义。E、只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的理想就完全能够达到。13.下列对第二种“外在的自由”的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3分)A、工作之余还有可能从事个人的活动,属于第二种“外在的自由”。B、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爱因斯坦所指出的第二个目标的基本前提。C、第二种“外在的自由”与第一种“外在的自由”相辅相成,都有助于科学的发展。D、第二种“外在的自由”是实现合理分工和技术进步的先决条件。14.根据文意,可能影响“内心的自由”的主客观因素主要有哪些?(4分)15.根据文意,怎样才能使“创造性思想”尽可能得到发展?(4分)四、阅读下面文章,然后完成16~18题。(15分)蓝窗帘(王哲)一扇四翼紧闭的小窗,被一袭绿色的印有大芭蕉树图案的窗帘笼着,那窗,便有了一幅雨打芭蕉的南国意境。她站在窗下,醉在这意境中,心,不知是陷入了深深的回忆,还是脱出到渺远的神往里,竟飘飘悠悠地升忽。两眼被升忽弄得涩涩的,涩出几分凝滞。她在这儿住了四年,又离开了四年。八年了,一个女人,能从记忆中搜索出几个八年?她不知道为什么来到这儿,也许就因了那场变故。其实,有了这场变故,她更不该来。小窗内,曾有她那么多青春的梦幻,就是这场变故,把那些美的、甜的梦幻,包括她的青春一古脑儿全葬了。可她,还是来了,来到这四翼紧闭的小窗前,像要找回那场变故使她丢失的一切。小窗还在,却到底没有了当年的痕迹。当年,她20岁。揣着大学录取通知书,八个姑娘天南海北地聚到一起,共同拥有了这扇小窗。那时的姑娘心细哟,定期擦玻璃,抹窗框……9每人尽八分之一的主人之责,她揽下了做窗帘、按时拆洗窗帘的活儿。她上街了,在一匹匹花布中徜徉。最后,她选中上一块淡蓝色的涤府绸。淡蓝,象征平和,宁静。她愿八个八分之一相加,永远等于八分之八。小窗的尺寸是用皮尺精确地拉出来。买布的钱是八个姑娘嘻嘻哈哈凑份子凑的。可她却让售货员按尺寸的一倍剪下那布,多一倍的钱是她自己付的。她找来八根细铁丝,在小窗四翼的上下底边处各拉上一条,淡蓝色的府绸也剪成了四块,穿在铁丝上,两头一拉直,多出一倍的布料就折出一道道极规则极细密的皱,一轮轮,煞是好看,姑娘们都赞她的手艺。她也为这杰作颇自得了一番。每年寒暑假,她都把这蓝窗帘带回家去,轻轻地揉净,细细地熨平,又一轮轮挂起。寒来暑往,四个春秋,她从没有忘记。就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她最后一次洗熨这窗帘,望着日照风蚀得已有一些泛黄的皱折,她落泪了。她精心地把窗帘留下来,为将来的姑娘,留下一片淡蓝色的温馨。一走就是四年。四年中,她梦一般地结了婚,又梦一般地离了婚。充满淡蓝色温馨的生活,有吗?她惶惑。她不甘。她欲找回青春的梦幻。于是,她来了,来到这扇小窗前,像凭吊古迹般站着。她在凭吊逝去的岁月。是她站得太久了?小窗那紧闭的四翼忽然洞开,伸出张圆乎乎的姑娘的脸。一张写满了青春活力的脸。像她当年一样。她不禁怦然心动。那眼就又有一丝酸涩。“你,找人吗?”“不。看看。”她的眼,望着飘拂的绿色。“看什么?这窗帘吗?你喜欢它?”圆脸姑娘问了一长串。她点点头,是想不辜负姑娘的企盼,凭直觉,她猜出这窗帘一定是这姑娘买的,挂的,像她当年一样。但是,她毕竟不甘心。那一片淡蓝色的温馨呢?她似乎是为了寻找这个而来的。“你,在这屋里住了四年吗?”“对。马上要毕业了,真有些不舍。”“刚来时,这窗上有窗帘吗?”问话时,她有些小心翼翼。“有。淡蓝色的,许是高班同学留下的。”她分明感到一阵激动。“为什么不挂呢?”“早换了。干吗还挂那泛了黄的东西。”姑娘擎起了一片绿色。姑娘的话证实了她开始的猜测。她最后望了一眼大芭蕉树的绿窗帘,望了一眼被绿色映了的圆脸姑娘,转身走了。换了,换成新的。是呀,日子不也一天天都是新的么?逝去的,已经逝去。难道只有到往昔的梦幻中,才能找到淡蓝色的温馨吗?她这样问自己,步子便一下下坚定起来,她走去,再没有回头。(选自《福州晚报》1987年1843期)16.小说中写道“但是,她毕竟不甘心”。请联系全文,简述“她”为什么不甘心。(4分)17.从全文看,小说以“蓝窗帘”为标题有哪些方面的作用?(6分)18.有人说,小说最后一段纯属画蛇添足,删去更好。你认同这种说法吗?请简要谈谈你的理由。(5分)9五、本大题2小题,共12分。19.提取下列材料中的要点,整合成一个单句,解释“中秋节”。(6分)每年农历八月十五日,是传统的中秋佳节。这时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称为中秋。在中国的农历里,一年分为四季,每季又分为孟、仲、季三个部分,因而中秋也称仲秋。八月十五日的月亮比其他几个月的满月更圆,更明亮,所以又叫做“月夕”,“八月节”。此夜,人们仰望天空如玉如盘的朗朗明月,自然会期盼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民借此寄托自己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20.临近毕业时,写下赠言,以示勉励。请你仿照示例,以老师的身份,给同学写两则赠言。(拟写的句子不能夹杂公式,除了示例的两科之外,其它科任选两科)(6分)[示例]英语老师———人生可以有现在时、进行时、将来时,但绝不能有过去时。历史老师———过去一切虽已成为历史,但书写历史的是我们自己。答:———。———。六、作文(60分)21、有首歌这样唱道:永远相信远方/永远相信梦想/希望是迷雾中还能眺望未来的窗/心酸酿成美酒/苦涩迎来芬芳/回头风里有歌/歌里有泪/泪中有阳光 请你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与感受,以“永远相信”为标题写一篇文章,自定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汕头市潮师高级中学2022—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月考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B(A.疟子yào疟疾nüè牲畜chù畜生chùB.殷切yīn殷红yān伺机sì伺候cìC.监督jiān监生jiàn供给jǐ给予jǐD.逮捕dài逮住dǎi勒令lè勒马lè)2、D(A不绝如缕:形容声音细微悠长或情势危急。(此处属于使用对象不当)B无所不用其极:做坏事的时候什么手段都使出来。(此处属于感情色彩不当)C见微知著: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此处属于望文生义)D不一而足:不是一种或一次,而是很多。)3.C(A.搭配不当,“制造”与“袭击”不搭配,“制造”可改为“发动”。B.语序不当,“应用及运行”应改为“运行及应用”。D.结构混乱,应改为“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应足够重视,或“安全工作应引起各级领导和全站职工足够的重视”。)4.C。“狂妄自大”与“穷兵黩武”“贪婪和傲慢”相对应,“闭关自守”与"坐井观天"”浅陋和愚昧”相对应,”急功近利"与”浅尝辄止””浮躁和短视”相对应.5、A(A、美景B古代长度单位,一舍等于三十里;房屋C斜着眼睛看,谓伺机夺取;城墙上的女墙D往;闲适)6、D(使:假使)7、D(A、B、C都是定语后置句,D是宾语前置句)8、.B(命名的原因在于既有观自然景观、人文景观而带来的快哉,又能借此表明自己的忧乐观)9、(1)假使心中舒坦,不因外界事物而伤害自己的本性,那么走到哪里会不感到快乐呢?(假、以、适各1分,句意通顺1分)9(2)自己任情漫游于山水之间,这是因为在他的心里大概有超过别人的东西吧。(有以1分,句意通顺1分)(3)这些都能成为诗人思士情绪悲伤、容貌憔悴而不能忍受的原因,哪能看到这些景物因此而感到快乐呢?(之所以,胜,乌各1分,句意通顺1分)10、答案(1)作者由丝丝小雨想到了用丝织成的网;再由丝网及暮春,想到要把春天网住,即留住春天。(2分)这个想像、比喻非常生动、新奇。(1分)(2)表现了作者政治上失意后的寂寞以及感叹世态炎凉的情绪。(2分)诗的一、二两句写了暮春黄昏,小雨霏霏、落花狼藉,从这些凄冷的景色可看出作者政治上失意的寂寞愁绪;(1分)三、四两句写了诗人家门前几可罗雀,他只得在归鸟的鸣叫声中,关上了自己的家门,从中可看出诗人对世态冷暖的感叹。(1分)解析首句“小雨丝丝欲网春”,写暮春时节的丝丝细雨,连续不断,相互交织,像是张开了一面弥天大网,要把即将逝去的春天网住。说雨丝如同网丝,将漫天丝雨想像成弥天大网,这还是比较平常的联想与比拟,但说雨丝“欲网春”,则是诗人的独特想像。丝雨虽欲网春,但春毕竟网留不住。眼前所见,惟有“落花狼藉近黄昏”的景象而已。落花狼藉,是风雨摧残的结果,也是春天消逝的标志。春残,加上日暮,景象更加凄黯,诗人的寂寞惆怅也更深了。第三、四句转到诗人自身的处境:“车尘不到张罗地,宿鸟声中自掩门。”这里用“张罗地”借指自己闲居之所,既表现门庭的冷落,更含有对趋炎附势的世态的慨叹。“宿鸟”应上“黄昏”。宿鸟声在这里恰恰反托出了张罗地的冷寂。“自掩门”的“自”字,传出了一种空廓无聊赖的意味,暗示像这样寂寞自处、与外界隔绝已非一日。这里虽不免流露出空寂落寞之感,但同时又含有对炎凉世态的不屑之意。11.(1)茕茕独立形影相吊(2)气息奄奄朝不虑夕(3)、于人为可讥而不能至者(4)、常在于险远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916、(4分)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重要语句的丰富含意的品味。答案:(1)她想看到自己当年精心留下的那一片淡蓝色的温馨却没有看到(2分)。(2)她想在这里回到自己逝去的青春的梦幻却没有找到(2分)。17、(6分)本题考查对文学作品结构的把握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层级E。答案:构思(结构)上,“蓝窗帘”是贯穿全文的线索,小说情节的发展紧紧围绕“蓝窗帘”展开(3分)。内容上,“蓝窗帘”象征女主人公对平和、宁静、温馨的生活的追求。(3分;若说是在文中和“绿窗帘”形成一种对照或变化,衬托或暗示人物的性格特点,也可给2分))18、(5分)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和有创意的解读。答案:(1)我认同这一说法(1分)。小说的构思(结尾)讲究含蓄,小说的主题避免直白,但小说的最后一段却以作者的议论抒情直接揭示了小说主题,读者没有了想象思考的空间。(4分)(2)我不认同这一说法(1分)。小说结构讲究完整性,删去最后一段,小说的女主人公形象还未丰满,小说主题存在太多的不定性,更缺少了深刻性。(4分)(答“认同”或“不认同”可得1分;如能从小说构思、结构的角度分析,说出理由的可得3分;若能从小说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的角度分析,说出理由的也可得3分;若能从两方面结合说明理由的,可得4分,合共5分。)19【答案】: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月亮最圆最亮,人们最易思乡念亲,期盼团圆的传统节日。(时间、月亮特点、人们感情、传统节日,每点1分,语句通顺1分,不是单句,给020.[答案示例]9数学老师一—一人生轨迹可能有曲线、抛物线,但绝对没有直线。语文老师一一—人生可以有顿号、感叹号、省略号,但不能有句号。地理老师——一人生和地质勘探不一样,可以向后看,但更多的是向前看。物理老师一——人生的痛苦有裂变、聚变、衰变,但绝对没有永恒的不变。化学老师———人生的方程也需配平,痛苦和欢乐共存,既要感谢欢乐,也要感谢痛苦。(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给分)一、审题:(审题目)(一)审题目:“永远相信”,这是偏正短语。审题时要考虑:1.相信(什么是相信?相信什么?)“相信”,“信念”,“坚信”,能画等号吗?2.永远(什么是“永远”?为什么要“永远”?)它更进一步明确的相信的前提条件。3、永远相信什么?(二)审材料:歌词中的关键词是什么?命题人给的歌词有什么用意?永远相信远方/永远相信梦想/希望是迷雾中还能眺望未来的窗/心酸酿成美酒/苦涩迎来芬芳/回头风里有歌/歌里有泪/泪中有阳光1.“远方”“梦想”“希望”“未来”这四个词要具体化。相信自己一定行,相信明天会好。这几个词决定了你相信的对象。2.“迷雾”“辛酸”“苦涩”“风””泪”这几个意象要明确其含意。痛苦、困难、挫折、逆境、社会的黑暗、人生的不顺这几个意象决定了你相信的前提条件,也限制了你作文中所运用的论据。3.修饰语“永远”的含义。什么是“永远”?为什么要“永远”?它更进一步明确的相信的前提条件。根据歌词与命题,应该可以确立以下关键词都属于立论范畴:屡败屡战、自信、希望、信念、不放弃、不抛弃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2:53:53 页数:9
价格:¥3 大小:64.0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