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福建省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1
2
/11
剩余9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福建省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一、古代诗文阅读(分)(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1)___________________,城春草木深。(2)___________________,自缘身在最高层。 (3)___________________,长河落日圆。(4)___________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5)星汉灿烂,___________________(6)落红不是无情物,___________________(7)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____________(8)无为在岐路,___________________(9)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不蔓不枝。(二)文言文阅读(1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15分)于仲文,字次武,髫龀①就学,耽阅不倦。及长,倜傥有大志,气调英拔。起家为赵王属,寻迁安固太守。高祖为丞相,尉迥作乱,遣将檀让收河南之地。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迥怒其不同己,遣仪同宇文威攻之。仲文迎击,大破威众,斩首五百余级。以功授开府。迥又遣其将宇文胄渡石济,宇文威、邹绍自白马,二道俱进,复攻仲文。仲文自度不能支,弃妻子,将六十余骑,开城西门,溃围而遁。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迥于是屠其三子一女。高祖见之,引入卧内,为之下泣。进位大将军,领河南道行军总管。给以鼓吹,驰传诣洛阳发兵,以讨檀让。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于是遣精兵左右翼击之,大败让军。檀让以余众屯城武,别将高士儒以万人屯永昌。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让谓仲文未能卒至,方槌牛享士。仲文知其怠,选精骑袭之,一日便至,遂拔城武。迥将席毗罗,众十万,屯于沛县,将攻徐州。其妻子在金乡。仲文遣人诈为毗罗使者,谓金乡城主徐善净曰:“檀让明日午时到金乡,将宣蜀公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以为檀让,乃出迎谒。仲文执之,遂取金乡。毗罗恃众来薄官军,仲文背城结阵,去军数里,设伏于麻田中。两阵才合,伏兵发,俱曳柴鼓噪,尘埃张天。毗罗军大溃,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获檀让,槛送京师,河南悉平。毗罗匿荥阳人家,执斩之,传首阙下。勒石纪功,树于泗上。史臣曰:仲文博涉书记,以英略自诩,尉迥之乱,遂立功名。(《隋书·于仲文传》) 注:①髫龀(chèn):幼年。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髫龀就学,耽阅不倦耽:沉迷 B.仲文军次蓼堤,去梁郡七里次:驻扎 C.让谓仲文未能卒至卒:最终 D.金乡人谓为信然,皆喜信:诚实3.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表明于仲文“英略”的一组是( )(3分) ①复使人诱致仲文,仲文拒之。 ②仲文仅而获免,达于京师。 ③让拥众数万,仲文以羸师挑战。11\n ④仲文诈移书州县曰:“大将军至,可多积粟。” ⑤仲文简精兵,伪建迥旗帜,倍道而进。 ⑥仲文乘之,贼皆投洙水而死,为之不流。 A.①⑤⑥B.②④⑥C.①②③D.③④⑤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于仲文年轻时就胸怀大志,气度超凡。尉迥发动叛乱,并派人联合于仲文,但于仲文不为所动,予以拒绝。尉迥对此极为愤怒,派遣仪同宇文威攻打于仲文。B.之前,于仲文击溃了宇文威的军队。尉迥又派遣两路大军围击于仲文。于仲文麻痹大意,受到贼兵两路合击,被迫率领六十多个骑兵突围而逃,而贼兵穷追不舍。C.于仲文可谓深谙“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道,在城武一役中,他在贼兵将士一片松散之时,挑选精锐,火速出击,一举攻占了城武。D.在评定尉迥之乱中,于仲文运筹帷幄,历经数战,最终生擒檀让,斩杀席毗罗。有鉴于此,朝廷为他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从此,于仲文功成名就。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为贼所追,且战且行,所从骑战死者十七八。(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让悉众来拒,仲文伪北,让军颇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古代诗歌阅读(15分)6.阅读下列这首元曲,回答问题。(9分)大德歌·秋【元】关汉卿风飘飘,雨潇潇,便做陈抟也睡不着。懊恼伤怀抱,扑簌簌泪点抛。秋蝉儿噪罢寒蛩儿叫,淅零零细雨打芭蕉。 【注】①陈抟:五代、宋初的道士,曾在华山修道,相传他嗜睡,能入眠后百日不醒。②蛩(qióng):蟋蟀。 (1)此曲写闺怨,所盼之人未归,从秋景写起,又以秋景作结。主要从哪个角度来描写景物?其作用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作者采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达“闺怨”之情?试举两种作简要分析。(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虞美人①陈与义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病夫因病得来游,更值满川微雨洗新秋。去年长恨拏舟②晚,空见残荷满。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注】①宋高宗绍兴六年6月,给事中陈与义因与尚书左仆射赵鼎政见分歧,论事不合,借病辞职。本词写于辞官后前往青墩的途中。陈与义,南宋词人。②拏(音nǜ)舟:牵舟,这里指乘船。(1)结合全词,说说上阕“病夫因病得来游”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词下阕的写景文字,从整体看运用了什么手法?请具体分析。(3分)11\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8、下列各项中,对作品情节叙述正确的两项是()()(5分)A、“孩子,我给了你一条命;不过,你把财产还给我罢了:咱们两清。这才叫公平交易。人生就是一笔交易……”。这是葛朗台对欧也妮说的原话。之后他让吓呆了的公证人克罗旭亲自去准备一份放弃财产继承权的文书。(《欧也妮·葛朗台》)B、李玉亭告诉吴荪甫干这引狼入室勾当的有孙吉人和赵伯韬,吴荪甫因此断定什么“公债多头公司”完全是圈套。吴荪甫从电话中得知工潮已平息,杜竹斋又送来了交易市场上的好消息,他觉得自己在两条战线上都取得了胜利,就剩下李玉亭报告的“大计划大阴谋”还在威胁着他。(《子夜》)C、爱斯梅拉达认出了克洛德。“绞刑架让我厌恶的程度还远远不如你呢。”当克洛德最后一次在绞刑架前让爱斯梅拉达选择时,虽然爱斯梅拉达非常想活下去,但面对克罗德的求爱,她作了上述回答。(《巴黎圣母院》)D、在觉新的办公室,觉慧反复朗读《新青年》杂志里的“我们是青年,不是畸人,不是愚人,应当给自己把幸福争过来”,这句话不仅激起了觉民的热情,也唤起了觉新痛苦的回忆。(《家》)E、聂赫留朵夫得到玛丝洛娃告御状减刑的好消息, 他兴奋地拿着减刑文书去接玛丝洛娃,可是典狱长断然拒绝放聂赫留朵夫进监狱,声称要释放任何人犯,必须有他顶头上司的命令。聂赫留朵夫一无所获,只得坐上马车回旅馆。 (《复活》)9、简答题。(任选一题)(5分)(1)阅读下面的《三国演义》选段,回答问题。不到半日,将百余日之事,尽断毕了,投笔于地而对张飞曰:“所废之事何在!曹操、孙权,吾视之若掌上观文,量此小县,何足介意!”这位“先生”是谁?“先生”因何到“此小县”?到“此小县”后表现如何?张飞对“先生”前后态度有何变化?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2)阅读下面的《红楼梦》选段,回答问题。“咱们素日好处,再不用说。但今日你安心留我,不在这上头。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你果然依了我,就是你真心留我了,刀搁在脖子上,我也是不出去的了。”说这话的是谁?话中的“出去”是指什么事?“我另说出两三件事来”具体指哪些事?请复述原著相关情节。(二)文化经典阅读(6分)10、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6分)①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②孟子曰:“无惑乎王之不智也。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孟子•告子上》)(1)孔子和孟子观点中的相同之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这两段文字中,我们可以看出孔子和孟子各自有着怎样的思想倾向?请简要分析(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24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心不厌细:《舌尖上的中国》为什么这样红杨葵11\n①一部纪录片红成这样,出乎很多人意料,包括总导演陈晓卿,他反复在公开或私下场合表示,《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于他而言,只是一部正常而普通的纪录片而已,他不赞成关于该片的溢美之词。这在当下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儿说事儿,不漫无边际,专注本职工作。依我看,这也是《舌尖》的内在风格——实在。②但今天来说《舌尖》为什么这样红,还是要从文化角度说。这又分虚实两面。③虚的一面从梁启超说起。梁启超曾总结有清一代的学术思想,一言以蔽之曰考证,曰总结。如果把今天放回历史大坐标中观察,无论是学术还是创作,都还在考证、总结这一脉络的延续位置。我们这辈人的悲哀之一是创造力贫乏,也许只配来总个结、考个证。从这一点说,《舌尖》握住了时代命门,它把几千年中国人舌尖的滋味,做了一次泛泛的总结和考证。又因它选取的角度既灵且巧,态度务实低调,就在隐秘的潜意识层面合上了时代节拍,击中了每个观众。④这是虚的层面。至于实的层面,要突出一个“细”字来讲。这与前边的虚谈仍然一脉相承——总结、考证,本来就是在细节上下功夫。⑤来说细的。前两日与友人聊天,感叹近两年突然冒出那么多既有钱又有闲之人,在各个领域内下功夫地玩,深入地玩,大到朝圣、养生,细到香、茶、木头、瓷、陶,甚至鉤瓷鉤壶,都玩到登峰造极的程度。这也是时代特色之一。⑥曾经的中国人太细了。最近读过清代文震亨的《长物志》,看看目录就知道那时文人之清雅,到了多细的地步。单说文房用具,也就是书桌上摆的玩意儿,笔格、笔床、笔屏、笔筒、笔船、笔洗、笔觇、水中丞、水注、糊斗、蜡斗、镇纸、压尺、裁刀……还有很多;现代人呢?以我此刻书桌为例,电脑、圆珠笔、即时贴,没了。⑦《舌尖》领人在味觉上向更细处一步步地探掘,重拾我们曾有的静心、细心、耐心。眼耳鼻舌身,色香声味触,每一项往细处探掘,都有太平洋一样广阔的境界,心不厌细,只看你能走多远。⑧只求温饱的吃,那叫囫囵呑咽,连咀嚼都顾不上,只能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这只是吃的意义之一,远非全部。就如同喝茶,大茶缸牛饮仅为解渴,如果是品茶,选水选茶、凝神温杯这些都不说了,单是入口之后,舌尖、舌面、上腭、两颊……无穷细致的美妙等你体会。⑨《舌尖》以其细,征服了平日里吞食牛饮的普通人。物质世界越浑浊不堪,人就对心灵世界的清净越渴盼,而吃之一项,由最物质出发,通过一系列的细节探掘,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旅,在满足陈晓卿反对的那种大而无当的民族骄傲心理的同时,又能够满足很多人的食色之欲,不红说不过去。⑩返回来再啰嗦几句——在眼耳鼻舌身的层面求细固然可喜,但如果不在此基础上继续前行,就是无谓之细。正如《舌尖》一片,《舌尖》只是个起点,如果只停留在舌尖,那真是连美食的门还没入。曾经听一个老茶人说苦,口腔感受到的苦不是真的苦,真苦入心。借他这话来说《舌尖》,创作者们想说的,是入心的味道。11、下列对“细”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细”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有事儿说事儿,不漫无边际,是一种务实的创作风格。B、从文化角度来说,“细”包含虚与实两面。两者相辅相成,不可或缺。C、一系列的细节探掘,是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旅,能拓宽我们人生之路的广度和深度。D、“心不厌细”的前提是真苦之心,物质世界的浑浊也是往细处探掘的重要条件。12、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走红的原因有哪些?(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文章结尾提出的“人心的味道”包含哪些深意?(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15分)将消逝的物语:油纸伞李振南①每当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季节,深夜里听那淅淅沥沥、时断时续的春雨时,我的思绪便会穿越时空,抵达江南小镇的小巷和它的油纸伞。②11\n在我的脑海里,油纸伞是江南最美丽也是最遥远的一个梦了。记得儿时,在滴滴答答的雨帘下,我们撑开油纸伞,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近在眼前,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纷至沓来,让人恍然进入梦境。现在,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③油纸伞,它于何时何地发明,又是哪一个独具慧心的匠人所造,现已无从考证。但我想,油纸伞的出现,一定是在江南,被潇潇暮雨氤氲着的江南,很容易使人产生创造的灵感。于是,一把把油纸伞,从江南仄仄的小巷里走出,伞下的人或是明眸皓齿的女子,或是一袭青衫的书生,静静地在雨中沉思、遐想或踟蹰彷徨,那么宁静,那么典雅。或是两把油纸伞交错磕碰而过,蓦一回首,便擦出了爱的火花,产生了如水的柔情。正像在《雨巷》里徘徊的诗人,苦苦等待着眼睛里结着愁怨的丁香姑娘。也正像民间传说中的《白蛇传》里,是油纸伞演绎了许仙、白娘子的一段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④油纸伞走向乡下,肯定是《白蛇传》以后的事了。这种竹木结构,用纸糊成的雨伞,都无一例外地散发着桐油的漆味,芬芳但又有一丝刺鼻,那黄黄的颜色,温暖着打伞人的心。记得,小时候乡下农人的家里,多半都是有一把油纸伞的。现在,我想起来,我家也有一把手柄长长的油纸伞,虽然不知道使用了多少个年头,伞面也已破旧,然而孩提时每每撑开,总会有山水的味道,有亲人的味道,在雨中一路追随陪伴。⑤我家的油纸伞属于祖传或是母亲陪嫁过来的,我至今仍不得而知。按照我们这里的乡风,油纸伞是“有子生”的谐音,是吉祥的象征。所以,过去在闺女出阁时,其父母总要送上一把油纸伞讨个吉利。我家门角里的这把油纸伞是不是母亲的陪嫁物,我一直没有问过,那时也不懂得问。⑥过去,乡下的油纸伞,一般是妇女和儿童的用物,成年男人的遮雨工具是箬笠、蓑衣,他们讲究的是实用,不需要诗情画意的伞。我儿时使用油纸伞都是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又大又笨重的油纸伞,它的重量和宽度早已压过我弱小的肩头,有时候需要用很大的力气才能将它撑开。在斜风骤雨中,油纸伞和人都晃荡在乡间泥泞的土路上,这时,雨模糊了视线,风吹淡了田园的颜色,雨和伞构成一组天然的乐器,雨在伞背叮叮咚咚地敲打着音乐,此起彼落,使寂寥中的行人有了一份乐曲的慰藉。⑦油纸伞仅陪我走过童年和少年的时光,从尼龙雨衣的出现,它便被搁置在每户人家的墙角、厨背而渐渐地破损、霉变,直到永远地消失。如今,油纸伞早已被式样繁多的自动伞、折叠伞所取代,它们做工精细,变化无穷,如五彩的花朵在大街上、小巷里、阡陌中次第开放。虽然我清楚地知道,它们也源于油纸伞的构想,是油纸伞的沿袭,但已缺乏了油纸伞的诗意。因为它们已没有了木质的温润,油纸的芬芳;没有了其张开时的热烈、坦诚和闭合时的羞涩、含情脉脉,已缺失了一个民族的古典情怀。所以,当若诗若梦的油纸伞逝去后,我们就再已无缘读到一首像《雨巷》那样令人心澄眼热的诗歌和《白蛇传》那样缠绵绯恻的故事。(摘自《中国散文家》2022年第2期,有删改)14、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5分):A、在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季节,在深夜里听那淅淅沥沥、时断时续的春雨时,“我”就能看到油纸伞的影子,置身于一爿爿烟雨葱茏的天地间,赏一幅幅充满诗意的田园风光图。B、江南的雨使独具慧心的匠人产生创造的灵感,油纸伞应运而生,沿袭千年而不绝。C、追忆小时候在乡下用过的油纸伞,作者印象深刻的是雨和伞敲打出的音乐。这样写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D、文中对于油纸伞是母亲陪嫁物的猜测,是虚实结合的写法,说明家里的这把伞在我的心中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E、文章最后把油纸伞和自动伞、折叠伞做对比,是为了说明即使现代各式各样的伞更精细更美好,而油纸伞所承载的古典情怀和诗意却是永远无法替代的。15、文中第三段提到《雨巷》和《白蛇传》有什么作用?(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结合文本,探究“油纸伞物语”的丰富内涵,并简要分析。(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作文(7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作家在家写作,五岁的女儿吵着要他陪自己完。作家没有时间,就将一本杂志的封底撕碎,对女儿说:“你先把这上面的世界地图拼完整,爸爸再陪你玩。”女儿很快拼好了。作家惊讶地问女儿是怎么做到的。女儿说:“世界地图的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我反过来拼,只要这个人好了,世界就好了。”要求选准角度,明确利益,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抄袭。漳浦三中2022-2022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调研考高三语文试卷答题卡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________一、古诗文阅读(31分)1.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每小题1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分)()3、(3分)()4、(3分)()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阅读下列这首元曲,回答问题。(9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7.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n(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文学名著、文化经典阅读(16分)8、()()(5分)9、选择()题作答(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阅读下面的《论语》和《孟子》选段,完成后面的题。(6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三、现代文阅读(24分)11、()(3分):1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14、()()(5分)1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1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语文参考答案一、古代诗文阅读(分)11\n(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10分)1国破山河在2不畏浮云遮望眼3大漠孤烟直4杨花落尽子规啼5若出其里6化作春泥更护花7绿杨阴里白沙堤8儿女共沾巾9飞鸟相与还10中通外直11C(通“猝”马上)12D(①写于仲文拒绝诱招。②写于仲文死里逃生。⑥写于仲文乘胜追击,贼兵投水而死的情况)13B(文中无“麻痹大意”之说)14(1)(于仲文)被叛军追击,他一边应战,一边逃走,那些跟随他的骑兵,十分之七八都战死了。(“为……所”“十七八”各1分,句意通畅1分)(2)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悉”“伪北”各1分,句意通畅1分)【参考译文】于仲文,字次武,幼年就聪明灵活,小时候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倦。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仪同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开府。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进攻于仲文。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于仲文)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分七八。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提升他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把朝廷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永昌。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尉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认为是真实的,都很高兴。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于仲文捉拿住他,夺取了金乡。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距离军队几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设下埋伏。两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俘获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席毗罗躲藏在荥阳的一户人家,被捉出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师。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史臣说:于仲文博览群书,用出众的谋略称许自己,平定尉迥之乱,功成名就。15.赏析:此曲起头三句写风、写雨、写长夜不眠,由景入情,直入怀抱。“飘飘”、“潇潇”双声叠韵,音响悠长,倍增空寂之情。四、五句写女主人公愁苦情状。最后二句继续写景,景语皆情语,蝉噪蛩鸣,雨打芭蕉,进一步凸现女主人公愁苦的心境。(1)从听觉角度写景,描写风声、雨声、蝉鸣蟋蟀声、雨打芭蕉声不绝于耳,(2分)渲染了女主人公“懊恼伤怀”、“泪点抛”的愁肠怨绪。(2分)(2)①“懊恼伤怀抱”直接抒情,抒发了懊恼伤心之情。②使用了陈抟的典故,抒写了秋风秋雨难成眠的愁怨;③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抒发了女主人公久盼人归人未归的伤心和愁怨。(衬托亦可)(答出其中两点即可得6分)16、(1)示例:词人舟行平稳,面对满塘秋荷,心胸舒畅。词人自称“病夫”,并不是真正有病,只是辞官的借口。(2分)所谓“病夫因病得来游”,表面上是暗自庆幸因病解职得以欣赏美景,实际上是聊以自嘲,内心藏有难言的痛苦。(2分)或:所谓“病夫因病得来游”,语言质朴而委婉,刻画了词人外表旷达而内心痛苦的自我矛盾的心理。(2分)所谓“病夫因病得来游”,结合下阕“报君恩”11\n,词人表面上是感恩辞官得以览胜,实质上含有一种讽喻,委婉表达了对皇帝的不满。(2分)(2)示例一:对比。(1分)“空见残荷满”是写去年秋末登舟,途中所见唯有败叶残荷。“一路繁花相送”写今年旧地重游,眼前出现的另一番景色,到处是盛开的荷花。(1分)去年与今年对比鲜明,表达了作者对满眼荷花盛开的喜悦之情。(1分)示例二:反衬。(1分)诗人以去年秋末登舟,途中所见惟有败叶残荷的景色,反衬出今年旧地重游“一路繁花相送”的情景,(1分)表达了作者对满眼荷花盛开的喜悦之情。(1分)示例三:虚实结合。(1分)“空见残荷满”是虚写,作者回忆去年路过此处的情景,因为秋末登舟,途中所见唯有败叶残荷。“一路繁花相送”是实写,今年旧地重游,发现另一番景色,到处是盛开的荷花。(1分)虚实结合,突出了作者对今年荷花盛开的喜悦之情。(1分)示例四:情景交融。(1分)“空见残荷满”,一个“空”字,表达出对残荷满塘无限怅憾的心情。(1分)“一路繁花相送”,以拟人化手法写出荷花的连绵不绝,表达出对美好景色的满腔热爱。(1分)17CEA、①是“你给了你爹一条命,不过,你这是把我给你的还给我罢了”;是“您多费心让法院书记员准备一份放弃承继权的文书”而不是克罗旭自己做准备。B、是“听说有尚仲礼和赵伯韬”;是“吴荪甫认为李玉亭报告的大阴谋,也不再能够威胁他了”。D、不是“《新青年》而是屠格涅夫的小说《前夜》”;觉民并没有激起热情,而是温和平静,认为做事不可激进。18、(1)这位“先生”是凤雏庞统。(1分)庞统投刘备,刘备见其貌陋,不想重用,打发他到耒阳县当县宰,(1分)庞统到任后一百多天不理政事,终日饮酒为乐。(1分)刘备让张飞各孙乾同去巡视,张飞到耒阳县听完小吏一番话后大怒想擒拿他,被孙乾劝住。(1分)后来看到衣冠不整、扶醉而出的庞统不到半日便将百余日之事判得曲直分明,分毫差错。不由得折服,并说会向刘备举荐。(1分)(2)说这话的是袭人。(1分)“出去”是指袭人母兄要赎她回去的事。(1分)“两三件事”包括:劝宝玉不要说一些“等我有一日化成了飞灰”“等我化成一股轻烟,风一吹便散了”之类的狠话;(1分)要宝玉在老爷跟前或在别人跟前,只作出个喜读书的样子来;(1分)还要宝玉不毁僧谤道,调脂弄粉,不许吃人嘴上擦的胭脂,改了那爱红的毛病儿。(1分)19、(1)坚持不懈,不能半途而废。(2分)(2)孔子的“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观点强调的是一种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的处事态度。这种态度,一方面可以理解为意志坚决,另一方面也可以看作倔强固执。(2分)而孟子则从“一日暴之,十日寒之”这一角度,分析了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始有终,坚持不懈的观点。(2分)20、C(A、“难能可贵的创作态度”是指“实在”,而不是“细”,属于张冠李戴;B、“虚与实”指的是《舌尖》红的文化成因,“细”是“实”的突出层面;D、“前提”不对,“物质世界的浑浊”作为条件显得牵强。)21、①该片遵循有事儿说事儿,不漫无边际,务实低调的内在风格;②它把几千年中国人舌尖的滋味,做了一次总结和考证,符合时代节拍;③领人在味觉上向更细处一步步地探掘,重拾我们曾有的静心、细心、耐心。22、①心不厌细,每一项往细处探掘,会让人生境界更宽阔;②现代人囫囵呑咽,缺乏静心、细心、耐心,无法拥有美妙的心灵体会;③物质世界浑浊不堪,心灵世界更需清净,进而直达心灵世界的修道之旅。23、CE(A项,这是儿时的记忆,也只能是在梦境里出现,原文说“这个梦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只有在那些发黄的典籍里,还能依稀看到它们的影子,也只有在以假作真的影视画面里,能模糊地见到它们的赝品”。B项,“沿袭千年而不绝”的说法不准确,油纸伞行将消逝。D“虚实结合的写法”的说法有误,应属于虚写。)(答对一项得3分,答对两项得5分)24、把油纸伞和文学作品相联系,说明了它的历史悠久,是爱情的信物。(2分)丰富充实了文章内容,增加了诗意和浪漫,提升了它的文化内涵。(2分)25、(1)由于江南多烟雨,江南人的雅致和悠闲,才有了油纸伞的诞生,并使之成为一种地域文化。(2)油纸伞的轻巧典雅,表现了丁香姑娘的秀美,演绎了许仙和白娘子的爱情故事。油纸伞由此充满文学的诗意和古典情怀。(3)油纸伞在普通家庭具有实用价值和亲情的味道,又是吉祥的象征。作文例文拐角,会有另一个世界 人生路漫漫,很多人甘于平庸,安分守己;但却也有很多人也像作家的小女儿那样,喜欢钻研,同样的问题,他们却善于从另一角度去看,结果发现了不一样情况:拐角,别有洞天,便换成了另一个世界。正如陆游所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11\n人生的确如此,前进的路上,我们常常会遇到阻碍,总是把它看成绊脚石。当我们尝试转换角度看它的时候,或许,这呈现在我们眼中的,便是另一个精彩纷呈的世界。 换角度看,失败中孕育着另个成功。慢溯历史的沟渠,那一朵朵被激起的浪花,无不诉说着因变幻视角而取得成功的故事。美国医学家弗莱明在实践中发现,在培养皿自己想要繁殖的病毒停止了繁殖,在他失魂落魄之时,他发现每一簇病毒周围都包裹着一层霉菌,于是他便换角度思考:“这种药物可以抑制并杀死病毒。”在他多次实践后,果真发现了这种霉菌的奇特功效,并命名为青霉素。正是弗莱明换角度思维,是他发现了新药物,以治好了成千上万的人们,造福人类。假如弗莱明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耿耿于怀,那他又怎能有心思去发现另一种革命性的药物?因此,换个角度思考问题,让人们冷静思考,便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看是失败的实验中却孕育着另一个成功。 大江东去浪淘沙,风流人物毛润之。善于变换思维角度的人,才有资格掌控历史,才有能力推动历史,才有气魄主宰历史。我不禁记起了毛泽东当初率领工农红军打天下时,那与众不同的先农村后城镇的谋略。正是他那神机妙算般的谋略,使得国民党政权提早崩溃,使全中国的老百姓早一天过上了好日子。倘若毛泽东没有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没有换角度看问题,而是一味地暴虎冯河,冒险盲干,恐怕中原大地早已支离破碎,干戈寥落了吧!所以,换角度看问题,就是创新思维,就是走一条符合国情的道路,使全中国的百姓避免了继续生灵涂炭的灾难,灵魂得以涅磐新生。 换角度看问题,并非盲目逃避退让。美国一位知名的摄影师碍观察了多张照片后,陷入了深深地思索,最后提出了一种增强效果的新方法:所有人都闭上眼睛,等到他数三个数时再睁开,结果所有的人都炯炯有神。这位聪明的摄影师,因为懂得变换角度,得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正如作家的女儿,在面对自己不了解的地图时,不颓然,不泄气,不茫然惶惶不可终日,而是冷静和理性地翻转过来,竟然发现了背面是人像,再换角度思考,任务在短时间内就这样成功地完成了。可见,多角度看问题,世界便会炯炯有神,连小孩儿能变得聪明,我们何尝不该如此呢?善于思考,变化视角,就能开创一片新天地。 人生之路漫漫,生命旅程悠悠。一个个灿烂的路径,不断地向我们昭示着多角度看问题的重要。朋友们,让我们善于换角度地思考问题吧,你会发现别有洞天,拐角处,会另有一个世界。 【修改与点评】 1.题目“拐角,会有另一个世界”,取之于材料,高度概括材料中心,立意精准独到新颖。 2.三个角度,三个事例,中外均有,围绕中心论点,充分地证明了变换思维角度看问题的重要意义。论述极为理性与理智,朴实的语言中,蕴含着不可辩驳的力量。 3.开头提出论点,结尾照应开头,再现论点。用人生的经验告诉我们,变换看问题的视角,就会有不同的洞天所在,坚信:善于改变视角,“拐角处,会另有一个世界。”(冠华作文网) 换角度看,世界会不同 作家很忙,没有时间陪女儿玩,就撕碎了一本带有世界地图的杂志封底,说拼完上面的拼图就陪女儿玩,女儿很快就拼好。作家惊讶的问女儿如何做到的,女儿说:地图背面是一个人的头像,头像拼好了,世界也就好了。从中看出,换角度,世界真的就会大不一样。 角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判断。牛仔大王李维斯年轻的时候来到西部创业,他苦寻发财的机会,却一直过得很艰苦。有一天,他发现这里的人们的裤子很易磨损,他就想有没有一种结实耐磨的布料,他将目光投向自己住的帐篷,经过试验,这种布料十分耐磨。李维斯换了一个小小的角度看裤子,于是他建立了一个牛仔裤的帝国,如今穿着牛仔裤的人谁又会想得到当初这种布料是用来做帐篷的呢?因此,看问题角度的选择十分重要。假如李维斯没有转换角度看问题,人云亦云,他就不能缔造牛仔帝国,也就不会因此而获得巨大的成功。 对手如墙,是碰则碎的纸老虎。在我们前行的路上,有的时候会发现,站在我们面前的对手似一堵坚硬厚实的墙壁,坚强无比,让我们灰心丧气。但如果换个角度看问题,也许他是一碰就碎的纸老虎,没有什么可怕的。赵括是大将赵奢之子,从小跟从父亲习武,但他只知道纸上谈兵,不知变通,一味的按照兵法现成的条条框框行事,并视为法则。结果被对手识破了,最终招到兵败,身死人手,为天下笑。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不知变通,只拘泥于成法,只知纸上谈“兵”,脱离实际,这种貌似强大的纸老虎,必然失败。11\n 时代发展,变通才跟得上步伐。李维斯换了个角度看问题,因而成就了他的牛仔帝国,赵括固执,纸上谈兵不知变通,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我们是时代的青年,人生之路漫漫,前行途中不可能一路坦途,必然会有障碍荆棘,甚至会使我们通体鳞伤。这种伤害,换个角度看,也许它是我们通向成功的阶梯。因为不吃一欠,不长一智,吃亏长见识是我们当今青年人成长必须经历的挫折,必交的学费,必然的历练过程。有时,也许你感觉前面一片黑暗,没有一丝光亮,山重水复疑无路。如换角度看,也许会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上帝不会给你留下一条完全封死的道路,当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你转个身,他或许会已经给你打开一扇窗。 穷则思变,变则能通,通则即顺,顺则就畅,畅则定赢。朋友,当你遇到棘手的问题的时候,当你将收获成功的时候,我们定要变换一下角度来思考问题。即使遍体鳞伤也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不会转换视觉,一味地单一角度思考问题,不知变通,不够灵活,而被同一块石头多次绊倒。 【修改与点评】 1.题目“换角度看,世界会不同”,作者能够确切地理解材料,准确地把握材料的中心主旨。 2.围绕中心论点,从三个角度,列举三个事例,正反对比地论述总论点:“角度决定视野,视野决定判断、对手如墙,是碰则碎的纸老虎、时代发展,变通才跟得上步伐。” 3.文章开头语言简练,运用材料,引出论点;结尾运用一则排比句,阐述了变通的重要性,照应了文章开头,深化和升华了文章的中心。(冠华作文网)11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福建省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2022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2022届高三英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福州市第八中学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2022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2022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理
福建省2022届高三数学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文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25 23:15:28
页数:11
价格:¥3
大小:36.3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