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邵武七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邵武市第七中学2022-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年级政治学科(时间:2022.11.6)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第Ⅰ卷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2.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球还在转动啊!”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3.“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体现的哲理是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4.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①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②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③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④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22-\n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5.工匠精神是一种沉稳求进的操守和情怀。面对时代与市场的变化,工匠们既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元素和核心技艺,也要巧妙地植入现代元素和生活气息,在坚持独创性、艺术性的同时,提升实用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这要求工匠们在技艺传承中要①把握好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使质变的发生④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6.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州时发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但“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于是,他亲自动手烹任,摸索索出了“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的猪肉烹任方法,这便是江南传统名菜“东坡肉”的做法之精要。下列对此的认识中正确的是①猪肉质优价廉,是“东坡肉”做法法问世的决定性条件②“东坡肉”的做法,遵循了人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③苏轼亲自动手,为“东坡肉”做法的产生提供了基础④“东坡肉”的做法,来自于苏轼文学家的气质和才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22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8.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①G7京新高速公路开通②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③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⑤思维规律⑥辩证唯物主义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9.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22-\n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022年上半年,向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发射“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以解决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测控问题;第二步,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其中,“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将是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嫦娥四号”奔月任务的安排①注重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②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体现了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说明人能够认识世界④发挥了意识的作用,体现了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1.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①工人做工②科学家进行航空探测实验③农民种地④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2.创客圈里有一句名言: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这种说法A.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B.忽视了人类思维的创造性C.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D.突出了运动的客观规律性13.2022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14.5年前,第一辆由3D打印机“打出来”的汽车问世;4年前,飞机首次被“打印”而成;1年前,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12岁男孩植入了3D打印脊,属全球首例……今天,3D打印技术正在打破人类的想象,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22-\n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③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科学实验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15.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16.朱熹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下列观点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②勤迈万里路,善交八方友③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④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17.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工程支撑建没团队开展了百余项试验,先后攻克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申报专利400余项,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这表明A.实践产生新问题和提出新要求推动认识发展B.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人类实践活动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D.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是循环往复的过程1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2022年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③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战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9.对漫画《习惯》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22-\n①思维方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②世界观是方法论的体现和要求③反对主观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20.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A.真理和权威是相互排斥的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21.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22.“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身边。”对这段话的理解中,最恰当的是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客观的C.认识没有是非标准       D.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23.如图漫画《描绘:看,我们这里全是羊!》给我们的启示是( )-22-\nA.解放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要求B.想问题办事情应该做到实事求是C.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D.认识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24。读下面漫画《以温度计为准》,从哲学角度看,漫画中的人错在 A.没有调研,不了解温度计的属性B.安于现状,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C.性质不分,没有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D.按图索骥,行为选择脱离客观实际25.扬州的个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园运用不同石料堆叠成“春夏秋冬”四景,四季假山各具特点,表达了“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这一创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②园林设计源自设计者的聪明与智慧③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联系④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转化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50分)26.-22-\n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与自然为什么要和谐相处?(4分)(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与自然怎样才能做到和谐相处?(10分)27.2022年9月29日21时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正式开始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天宫一号是中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我国目前科技水平状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难度大,极具挑战性、风险性,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不断寻求关键技术突破。他们瞄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前沿,尊重规律,不懈探索,反复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获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践证明,把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和严细慎实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6分)(2)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0分)2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甲流横行。侯云德团队87天研制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纪录。在疫苗注射问题上,侯云德力排众议坚持仅需注射一剂,推翻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注射两剂”的专家共识.临床检验有效。另外,侯云德主导建立的覆盖全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综合防控网络体系”,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l0年来国内国际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为世界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2年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因在病毒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膺202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SARS、甲流,埃博拉……百姓对病毒“谈虎色变”,为了不让“猛虎”伤人,侯云德立志攻克难题。干扰素是病毒的“克星”,但长期以来我国干扰素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为让干扰素“平民化”,候云德团队克服极为艰苦的条件,在经历无数次试验与失败后,研制成功临床级干扰素制剂,并在美国的基因工程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一类新药——αlb型干扰素使上千万名患者得到救活。如今,我国干扰素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而且价格大幅度下降,产生了数十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先河。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说明侯云德团队是如何进行病毒学相关研究的。-22-\n29.(10分)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10分)-22-\n邵武七中2022-2022上期中考高二政治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10分)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  )A.世界上万事万物的总和B.自然界中客观事物的共同属性C.所有有形的物体D.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答案:D解析:“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这里的“客观实在”是指万事万物共同的属性,D项符合题意;ABC项均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D。2.(10分)  当布鲁诺因传播“日心说”而被处死的时候,熊熊烈火中的他仍不停地高呼:“就在这一刻,地球还在转动啊!”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  )①世界的本质是物质②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③人类社会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④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客观存在的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C解析:地球还在转动,这说明地球的转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的,由此可以得出①②④应选。地球的转动是自然现象,不属于人类社会的范畴,故③与材料无关。故选C。3.(10分)“水停百日生虫,人闲百日生病”体现的哲理是(  )A.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B.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C.物质运动是有规律的D.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答案:D解析:-22-\n4.(10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这一要求的哲学依据是(  )①人的活动与自然生态存在不可解决的矛盾,只有国家才能缓和②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③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是我们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④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体现了自然界具有客观性,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要求保护环境,因此要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观,尊重自然界的物质性才能在改造自然的活动中做出正确的选择,②④项符合题意;尊重自然规律,人与自然可以和谐相处,①项说法错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关键是按照自然规律办事,而不是形成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③项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C。5.(10分)  工匠精神是一种沉稳求进的操守和情怀。面对时代与市场的变化,工匠们既要传承好传统文化元素和核心技艺,也要巧妙地植入现代元素和生活气息,在坚持独创性、艺术性的同时,提升实用性,才能在市场竞争中永葆生机。这要求工匠们在技艺传承中要(   )①把握好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②实现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③要果断地抓住时机促使质变的发生④实现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统一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答案:C解析:6.(10分)   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黄州州时发现,“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但“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于是,他亲自动手烹任,摸索索出了“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的猪肉烹任方法,这便是江南传统名菜“东坡肉”的做法之精要。下列对此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22-\n①猪肉质优价廉,是“东坡肉”做法法问世的决定性条件②“东坡肉”的做法,遵循了人与客观规律的辩证关系③苏轼亲自动手,为“东坡肉”做法的产生提供了基础④“东坡肉”的做法,来自于苏轼文学家的气质和才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答案:A解析:7.(10分)  20世纪80年代初,法国科学家首次用实验证实了“量子纠缠”现象的存在。科学家们设想,如果把“量子纠缠”原理用于通信,将极大提高通信的安全保密程度。为此,我国积极开展相关应用研究,并于2022年8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表明(  )A.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B.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C.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D.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答案:D解析:D项,我国科学家在“量子纠缠”原理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相关研究,最终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量子通信卫星。这说明了人们可以在意识指导下能动地改造世界。故D项正确。A项,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本身说法正确,但是和题干中强调实践的内容不符。故A项错误。B项,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哲学原理是世界的物质统一性原理,在这里与题不符。故B项错误。C项,客观物质世界是科学精神和理念的外现这一说法违背了唯物论中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理。故C项错误。8.(10分)下列属于物质范畴的是(   )①G7京新高速公路开通②美国亚洲再平衡战略③按生产要素分配④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⑤思维规律-22-\n⑥辩证唯物主义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③⑤⑥     D.②③⑤答案:A解析:9.(10分)  科学家根据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树叶”。这片“树叶”能够释放出制作燃料电池的氢,它的诞生对于人类开发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义。“人造树叶”的成功研制佐证了(  )①人的意识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质才具有能动性、创造性②人能够认识事物的本质并根据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识能够创造出自然界所没有的客观事物④人能够通过实践将观念中改造的对象变成现实的东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10.(10分)  “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第一步,2022年上半年,向地月引力平衡点拉格朗日L2点发射“嫦娥四号”的中继卫星,以解决地面与月球背面的通信和测控问题;第二步,约半年后,发射“嫦娥四号”的着陆器和巡视器,对月球背面开展着陆巡视探测。其中,“嫦娥四号”着陆月球背面,将是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嫦娥四号”奔月任务的安排(  )①注重了量的积累,为实现质变创造条件②看到了矛盾的普遍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③体现了意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说明人能够认识世界④发挥了意识的作用,体现了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量变与质变及意识的能动性,解题的关键在于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嫦娥四号’的奔月任务分两步进行”体现了量变与质变的关系,①入选;“嫦娥四号”奔月第一步、第二步分别有具体的任务及人类首次对月球背面着陆探测,表明意识具有主动性和创造性,也说明人能够认识世界,③入选;②中“矛盾的普遍性”、④中“高昂的精神可以催人奋进”的观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都不选。故答案选B。-22-\n11.(10分)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物质性活动。下列属于实践活动的是(  )①工人做工②科学家进行航空探测实验③农民种地④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A解析:①②③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农民种地、科学家进行航空探测实验、工人工作,都是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都是实践,故入选。④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改造的是主观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不是实践,故排除。解答本题,可运用排除法,学生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明显改造的是主观世界,而不是客观世界。12.(10分)  创客圈里有一句名言: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那也是垃圾。这种说法(  )A.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B.忽视了人类思维的创造性C.强调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D.突出了运动的客观规律性答案:C解析:A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再好的创意如果不能转化成现实产品,也是垃圾,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没有否定了意识活动的能动性,故排除。B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观点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并没有忽视了人类思维的创造性,故排除。C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题中强调要把好的创意转化为现实产品,强调实践的直接现实性,故入选。D选项观点与题意不符,题中并没有涉及运动的客观规律性,故排除。考点:实践的直接现实性13.(10分)  2022年11月,我国科学家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很多人都以为,这项技术的突破并不大,因为22年前,美国已经诞生了克隆羊。但实际上,当初的克隆羊采用的是胚胎分裂技术,而中国科学家采用的则是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由此可见(  )-22-\nA.认识世界的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B.经过实践反复检验的真理才不会被推翻C.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条件的局限D.客观事物本质的暴露和展现需要一个过程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22年前,美国用胚胎分裂技术克隆羊,22年后,中国科学家采用更为先进的体细胞克隆技术成功克隆了两只猕猴,这说明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受到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对一个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过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AB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C。14.(10分)  5年前,第一辆由3D打印机“打出来”的汽车问世;4年前,飞机首次被“打印”而成;1年前,北京大学的研究团队成功地为一名12岁男孩植入了3D打印脊,属全球首例……今天,3D打印技术正在打破人类的想象,悄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这表明(  )①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③真理是客观与主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④科学实验活动具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特点及其对认识的作用。3D打印的实践,推动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①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认识的反复性,排除②;③颠倒了主客观的关系。15.(10分)  随着科技的进步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出现了代驾、陪购师、网络主播等新兴职业。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或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刻不容缓。由此可见(  )A.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B.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C.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D.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22-\n答案:D解析:题干中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是为了规范“互联网+”带来的新兴职业,因为这些新兴职业在给社会带来效率和便利的同时,也面临着如何规范的问题,因此需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这说明实践推动认识的发展,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D。16.(10分)  朱熹曰:“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下列观点蕴含的哲理与之相符的是(  )①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②勤迈万里路,善交八方友③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④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实践的观点。“方其知之而行未及之,则知尚浅。既亲历其域,则知之益明,非前日之意味”,强调的是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勤迈万里路,善交八方友”和“信书成自误,经事渐知非”都是强调实践对认识的重要性,②③符合题意;“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体现了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①不符合题意;“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体现了矛盾具有特殊性,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答案选C。17.(10分)  针对港珠澳大桥岛隧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工程支撑建没团队开展了百余项试验,先后攻克了人工岛快速成岛、深埋沉管结构设计、隧道复合基础等十余项世界级技术难题,申报专利400余项,填补诸多“中国空白”乃至“世界空白”。这表明(  )A.实践产生新问题和提出新要求推动认识发展B.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提示事物的本质和规律C.人类实践活动取决于对客观事物的认识程度D.实践的复杂性决定了认识是循环往复的过程答案:A解析:-22-\n18.(10分)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拓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径。2022年2月,教育部等11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推进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意见》,要求各地将研学旅行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研学旅行健康快速发展。开展研学旅行的认识论依据是(  )①直接经验比间接经验更有用②参与社会实践可以促进知与行的统一③直接经验是验证间接经验正确与否的标准④认识的发展是一个实战与认识相互促进的过程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答案:C解析:19.(10分)对漫画《习惯》的哲学解读,正确的是(   )①思维方法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②世界观是方法论的体现和要求③反对主观主义,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④发挥主观能动性是按规律办事的前提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答案:C解析:20.(10分)  英国哲人培根说过:“真理是时间的女儿,不是权威的女儿。”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这表明(  )-22-\nA.真理和权威是相互排斥的B.真理要靠科学理论来检验C.只有服从真理,才能具有权威D.真理面前人人平等答案:D解析:由于人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同,对同一确定的对象会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但是,其中只能有一种正确的认识,即真理只有一个。他主张打破“偶像”,铲除各种偏见和幻想就是强调真理只有一个也就是真理面前人人平等。ABC说法错误。21.(10分)   泰戈尔说:“真理之川从它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这说明(   )A.真理与谬误相互区别B.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C.真理与谬误相互融合D.真理以谬误为基础而存在答案:B解析:考查学生通过对名言、谚语、古文诗词等传统文化蕴含的哲理的理解,旨在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真理之川从他的错误之沟渠中流过。”说明真理与谬误相比较而存在,B适合题意;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符合客观实际的认识;谬误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歪曲反映,A说法正确但不适合题意,C、D是错误的。考点:真理与谬误22.(10分)“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对鱼说:我能感觉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身边。”对这段话的理解中,最恰当的是(   )A.人的认识是不断发展的                 B.真理是客观的C.认识没有是非标准                     D.认识受主客观因素影响答案:D23.(10分)如图漫画《描绘:看,我们这里全是羊!》给我们的启示是( )-22-\nA.解放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要求B.想问题办事情应该做到实事求是C.只有亲身实践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D.认识正确与否需要经过实践的检验答案:B解析:漫画中的主人公把白云当成羊,没有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B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不符合漫画主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获得认识有两种途径:亲身参与实践、学习书本知识,C项错误。24.(10分)读下面漫画《以温度计为准》,从哲学角度看,漫画中的人错在(   ) A.没有调研,不了解温度计的属性B.安于现状,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C.性质不分,没有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D.按图索骥,行为选择脱离客观实际答案:D解析:-22-\n25.(10分)   扬州的个园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该园运用不同石料堆叠成“春夏秋冬”四景,四季假山各具特点,表达了“春景艳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景惨淡而如睡”和“春山宜游,夏山宜看,秋山宜登,冬山宜居”的诗情画意。这一创举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①人为事物的联系以社会实践为基础②园林设计源自设计者的聪明与智慧③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联系④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转化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答案:B解析:②错误,园林设计应源自实践活动;题干没有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矛盾特殊性相互转化,④不选。二、论述题26.(10分)在古代社会,自然是人类的主宰,人们把自然神化,对自然顶礼膜拜,认为山有山神,河有河神,天旱求龙王降雨,遇事求神灵保佑。近代以来,随着自然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工业革命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机器轰鸣田野,卫星遨游太空,人们认为自然是人类征服的对象,人类可以主宰自然。但是,随着人类活动规模的扩大,土地荒漠化、臭氧层空洞、洪水肆虐、物种减少……正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人们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到自然是人类的朋友,人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强调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与自然为什么要和谐相处?(6分)(2)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说明人与自然怎样才能做到和谐相处?(6分)答案:(1)①自然界先于人和人的意识而存在,它的存在和发展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是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3分))②自然界的存在和发展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客观的,具有不可违抗性。(3分)(2)①物质决定意识,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当前环境污染严重,气候恶化,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所以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尊重自然,保护自然。(2分)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促进事物的发展,所以要树立正确的意识,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生态价值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起来,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做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无视生态保护去发展经济,最终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并需要支付更多的经济发展成本。(2分)-22-\n27.(10分)2022年9月29日21时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天宫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它的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交会对接任务正式开始实施。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天宫一号是中国迈入航天“三步走”战略的第二步第二阶段,是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我国目前科技水平状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技术难度大,极具挑战性、风险性,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始终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按照科学规律办事,不断寻求关键技术突破。他们瞄准世界航天技术发展的前沿,尊重规律,不懈探索,反复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获得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实践证明,把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和严细慎实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是重大科技工程成功实施的重要保障。(1)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是如何体现意识的能动作用的?(8分)(2)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是如何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0分)答案:(1)①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具有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我国有步骤、分阶段的探索太空,勇攀科学高峰。(3分)②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意识对人们改造世界具有指导作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正确决策指引下,在广大航天工作者不懈努力下探索、利用太空。(3分)③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具有调节和控制作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是广大航天工作者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的结果。(2分)(2)①坚持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固有的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我国从目前的科技水平等状况出发,遵循科技发展规律,做出重大决策指导航天工程的实施等体现了这点。(3分)②注重发挥主观能动性,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以求真务实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发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尊重规律,不懈探索,反复试验,取得了令人鼓舞的重大进展体现了这点。(3分)③坚持把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把高度的革命热情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结合起来。既反对唯意志主义,又反对因循守旧思想。广大航天科技工作者把大胆探索的创新精神与严细慎实的工作作风紧密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这点。(4分)解析:-22-\n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以及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考查范围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唯物论,考查知识点意识的能动作用和一切从实际出发,本题属于体现类题型。本题两问的知识范围都很狭窄,知识点都很具体,所以在知识上没有什么难度,唯一要注意的就是原理的表述要规范准确;本题的难度在联系材料上,哲学题目解答容易出现原理材料两张皮的现象,即对应不准确,胡乱对应,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提高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和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第一问,题目中的“有步骤、分阶段”是典型的意识具有目的性计划性的表现,学生平时如果加强对此类信息的训练,应该能够比较迅速敏感的关注到这些关键词语;根据题目设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一种活动,而这一活动是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我国目前科技水平状况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的指导下的,是意识对改造世界的指导作用的体现;而“发扬……精神”则是典型的意识对人的生理活动的调节和控制。第二问,知识点也很清晰,关键也是对材料信息的解读,从材料中寻找客观实际情况和客观规律,寻找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寻找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尊重客观规律的结合,表述原理后,然后针对材料中的相关信息一一对应好即可。三、材料分析题28.(1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甲流横行。侯云德团队87天研制成功疫苗,打破世界纪录。在疫苗注射问题上,侯云德力排众议坚持仅需注射一剂,推翻世界卫生组织“需要注射两剂”的专家共识.临床检验有效。另外,侯云德主导建立的覆盖全国的“应对新发突发传染病的综合防控网络体系”,使我国成功应对了近l0年来国内国际数次重大传染病疫情,为世界传染病防治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2022年1月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侯云德因在病毒研究方面的卓越贡献荣膺202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SARS、甲流,埃博拉……百姓对病毒“谈虎色变”,为了不让“猛虎”伤人,侯云德立志攻克难题。干扰素是病毒的“克星”,但长期以来我国干扰素完全依赖进口,价格昂贵。为让干扰素“平民化”,候云德团队克服极为艰苦的条件,在经历无数次试验与失败后,研制成功临床级干扰素制剂,并在美国的基因工程中汲取灵感,进一步成功研发出国际上独创的国家一类新药——αlb型干扰素使上千万名患者得到救活。如今,我国干扰素不仅实现了进口替代,而且价格大幅度下降,产生了数十亿元人民币的经济效益,开创了我国基因工程创新药物研发和产业化先河。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知识,说明侯云德团队是如何进行病毒学相关研究的。答案: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侯云德院士坚持团队合作,经过多年多次试验,取得病毒学相关研究重大突破。②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发展动力、目的、检验标准。侯云德团队根据国家需要选择科研课题,在实践中获得相关科研成果,并应用于临床,接受实践的检验。③受主客观条件的限制,认识具有反复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侯云德团队克服困难、反复试验,经历多次失败仍坚持不懈直至成功。-22-\n④侯云德团队将科研成果应用于临床,做到了在实践中认识和发现真理,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解析:29.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法律的权威在于法之必行。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目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总体上有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但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同时,我们还要看到,只有把“纸面上的法”真正落实为“行动中的法”,才能切实推进法治国家建设进程。(2)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知识,分析材料二所体现的道理。(9分)【答案】(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各方面提供了法律的规范和引导,体现了意识对改造客观世界具有指导作用;实践发展永无止境,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也永无止境,体现了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认识具有无限性;必须把“纸上的法”落实为“行动中的法”,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解析】【考点定位】唯物论、认识论【名师点睛】回答合理性的问题,也即是回答某某政策或者问题的原因是是什么,这是最近几年高考频繁出现的设问方式,主要从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角度回答。体现类的题目需要对题中材料进行详细解读,针对每一部分信息提炼对应教材的相关理论即可。-2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政治
发布时间:2022-08-25 13:28:06 页数:22
价格:¥3 大小:189.84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