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北京市教育学院附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理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33

2/33

剩余3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北京市教育学院附中2022-2022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钠与水反应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 2.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B.N2、H2、NH3的浓度均不再变化C.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D.N2、H2、NH3的浓度相等 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B.C.D.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O+2H+═CO2↑+H2OC.铜与稀硝酸反应:Cu+H++NO═Cu2++NO↑+H2O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 5.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N2B.HClC.NaClD.KOH 6.下列电子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B.C.D.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B.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D.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是吸热或放热-33-\n 8.已知428℃时,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为49,则该温度下2HI(g)⇌H2(g)+I2(g)的平衡常数是(  )A.B.C.492D.无法确定 9.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为v1,逆反应速率为v2,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 1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mol的AB同时生成nmol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B2 11.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 12.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D.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 13.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3mol/(L•s)B.v(B)=0.3mol/(L•s)C.v(C)=0.3mol/(L•s)D.v(D)=1mol/(L•s) 14.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s)+Y(g)W(g)+Z(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一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反应速率(v)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条件的改变与图中情况相符的是(  )-33-\nA.增加了X的物质的量B.降低了温度C.增大了压强D.增大了Y的物质的量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的摩尔质量为28gB.17gNH3的物质的量是1molC.18gH2O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是22.4lD.将4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 1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C.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 17.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2nmolY.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18.已知:H2(g)+F2(g)═2HF(g)△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 19.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33-\nA.B.C.D. 20.将等物质的量的X2和Y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mX2(g)+2Y2(g)⇌pZ(g),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c(X2)=0.1mol/L,c(Y2)=0.9mol/L,c(Z)=0.8mol/L,则Z的化学式可能是(  )A.X2Y3B.XY3C.X2Y4D.X3Y 21.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A.B.C.D. 22.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末N2的反应速率为(  )A.1.2mol/(L•min)B.1mol/(L•min)C.0.6mol/(L•min)D.0.4mol/(L•min) 2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B.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2(g)═CO2(g)+2H2(g);△H=﹣192.9kJ•mol﹣1,则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C.H2(g)的燃烧热是285.8kJ•mol﹣1,则2H2O(g)═2H2(g)+O2(g);△H=+571.6kJ•mol﹣1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kJ•mol﹣1,则1/2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kJ•mol﹣1 24.已知:CH4(g)+2O2(g)═CO2(g)+2H2O(1)△H1=﹣Q1KJ/mol2H2(g)+O2(g)═2H2O(g)△H2=﹣Q2KJ/mol-33-\n2H2(g)+O2(g)═2H2O(1)△H3=﹣Q3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出的热量为(0.4Q1+0.1Q3)KJB.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2)KJC.△H2>△H3D.△H2<△H3 25.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使增大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C.3min时,用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υ(H2)=0.075mol•L﹣1•min﹣1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50分)26.(4分)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的A2气体和0.6mol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2(g)+B2(g)⇌2AB(g)△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该反应进行到      min时达到平衡,图中对应的a的数值是      . -33-\n27.(4分)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molNH3,放出92.2kJ热量.已知:则1mol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      kJ.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N2(g)+2O2(g)═2NO2(g)△H=+67.7kJ/mol则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氮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8.(6分)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T/K473573673…K4.4×10﹣2K1K2…其中,K1      K2(填“>”、“=”或“<”).(3)合成氨在农业和国防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常采用下列措施,其中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填字母).A.用铁触媒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采用较高压强(20MPa~50MPa)C.采用较高温度(400℃~500℃)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29.(6分)实验室利用反应2H2O2═2H2O+O2↑可制备氧气.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H2O2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报告如表所示.序号条件温度/℃催化剂140FeCl3溶液220FeCl3溶液320MnO2420无实验1、2研究的是      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2、3的目的是      .实验中可以表明该反应速率差异的现象是      . 30.(8分)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等浓度的CO与H2O,T℃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H2(g)△H<0已知CO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33-\n(1)从0~4min,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      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为了增大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a.增大反应物中CO的浓度b.降低反应温度c.将密闭容器体积压缩至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3)若不改变反应温度和反应物中CO的起始浓度,使CO的转化率达到90%,则水蒸气的起始浓度至少为      . 31.(8分)在一定条件下,xA+yB⇌zC,达到平衡,试填写下列空白:(1)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x之间的关系是      .(2)已知C是气体,且x+y=z,加压时平衡如果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向      方向移动.(3)若B、C是气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A的用量,平衡不移动,则A的状态为      .(4)加热后C的百分含量减少,则正反应是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 32.(4分)已知:重铬酸根离子(Cr2O72﹣)是橙红色的,铬酸根离子(CrO42﹣)是黄色的,重铬酸钾溶于水发生反应:Cr2O72﹣+H2O⇌2CrO42﹣+2H+,溶液为橙黄色,向溶液中滴加少量6mol/L的硫酸,溶液呈      色,原因是      . 33.(10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状态.(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根据图升高温度K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υ(H2)=      (用nB、tB表示).(3)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填字母)a.υ生成(CH3OH)=υ消耗(CO)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d.CO、H2、CH3OH的浓度不再改变-33-\n(4)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      (填字母).a.c(H2)减小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c(H2)/C(CH3OH)减小.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0分)34.(4分)T℃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同B.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L,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T℃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平衡常数K=40D.T℃时,若起始时X为0.71mol,Y为1.00mol,则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60% 35.(4分)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和dC.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molN2O4-33-\nD.若要达到与d相同的状态,在25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 36.(12分)(1)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N2(g)+3H2(g)⇌2NH3(g)△H=﹣92.4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若有17g氨气经催化氧化完全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所放出的热量为      .(2)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N2(g)+3H2(g)⇌2NH3(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①图象中T2和T1的关系是:T2      T1(填“高于”“低于”“等于”“无法确定”)②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填字母).(3)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O2(g)△H>0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t/s05001000c(N2O5)/mol•L﹣15.003.522.48则500s内NO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  -33-\n北京市教育学院附中2022-2022学年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理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钠与水反应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C.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分析】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水反应、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和铝热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绝大数分解反应,个别的化合反应(如C和CO2),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C或氢气做还原剂时的反应.【解答】解:A、钠与水反应是金属与水反应,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故A错误;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是物质燃烧,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故B错误;C.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反应是中和反应,属于常见的放热反应,故C错误;D.氢氧化钡晶体与氯化铵晶体反应是铵盐和强碱反应,属于常见的吸热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吸热反应,难度不大,掌握中学化学中常见的吸热或放热的反应是解题的关键. 2.在一定条件下,对于密闭容器中进行的反应:N2(g)+3H2(g)⇌2NH3(g),下列说法能充分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A.正、逆反应速率都等于零B.N2、H2、NH3的浓度均不再变化C.N2、H2、NH3在容器中共存D.N2、H2、NH3的浓度相等【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化学平衡是动态平衡,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故A错误;B、N2、H2、NH3的浓度均不再变化,说明达平衡状态,故B正确;C、可逆反应只要反应的发生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的体系,故C错误;D、N2、H2、NH3的浓度相等,而不是不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3.下列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33-\nA.B.C.D.【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根据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中核内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分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解答】解:A、质子数为9,核外电子数为10,为带一个负电荷的氟离子结构示意图,故A错误;B、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0,为Ne原子结构示意图,故B错误;C、核电荷数=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为钠离子结构示意图,故C正确;D、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镁原子结构示意图,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原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 4.下列离子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Fe+Fe3+═2Fe2+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CO+2H+═CO2↑+H2OC.铜与稀硝酸反应:Cu+H++NO═Cu2++NO↑+H2O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Cl2+2OH﹣═Cl﹣+ClO﹣+H2O【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电子、电荷不守恒;B.碳酸钙在离子反应中应保留化学式;C.电子、电荷不守恒;D.反应生成氯化钠、次氯酸钠和水,遵循电子、电荷守恒.【解答】解:A.铁与氯化铁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Fe+2Fe3+═3Fe2+,故A错误;B.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aCO3+2H+═CO2↑+H2O+Ca2+,故B错误;C.铜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为3Cu+8H++2NO3﹣═3Cu2++2NO↑+4H2O,故C错误;D.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反应为Cl2+2OH﹣═Cl﹣+ClO﹣+H2O,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反应方程式的书写,为高频考点,把握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解答的关键,侧重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反应考查,注意电子、电荷守恒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 5.下列物质中,只含离子键的是(  )A.N2B.HClC.NaClD.KOH【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分析】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部分碱、大多数盐、金属氧化物、铵盐中都含有离子键,据此分析解答.-33-\n【解答】解:A.氮气分子中N﹣N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B.HCl分子中H﹣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B错误;C.NaCl中钠离子和氯离子之间只存在离子键,故C正确;D.KOH中钾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键,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基本概念,明确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不能根据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判断离子键,为易错点. 6.下列电子式中,书写正确的是(  )A.B.C.D.【考点】电子式.【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分析所给微粒类型,根据化学键类型及原子间形成共用电子对数目,根据电子式书写的规则作答.在元素符号周围用“•”和“×”来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价电子),这种式子叫做电子式.首先判断物质的成键类型,是由离子键还是共价键形成的物质.1.原子的电子式:由于中性原子既没有得电子,也没有失电子,所以书写电子式时应把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全部排列在元素符号周围.排列方式为在元素符号上、下、左、右四个方向,每个方向不能超过2个电子;2.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金属原子在形成阳离子时,最外层电子已经失去,但电子式仅画出最外层电子,所以在画阳离子的电子式时,就不再画出原最外层电子,但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应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所以金属阳离子的电子式即为离子符号;3.非金属阴离子的电子式:一般非金属原子在形成阴离子时,得到电子,使最外层达到稳定结构,这些电子都应画出,并将符号用“[]”括上,右上角标出所带的电荷数,电荷的表示方法同于离子符号;4.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共价化合物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结合而成的.书写时将共用电子对画在两原子之间,每个原子的未成对电子和孤对电子也应画出.因不同元素原子吸引电子能力不同,则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而偏离吸引电子能力弱的原子;5.根离子的电子式:根离子中,若不同原子间以共价键结合,画法同共价化合物,因根离子带有电荷,所以应把符号用“[]”括起来,右上角标出电荷数.例如,铵根阳离子;氢氧根离子;6.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先根据离子电子式的书写方法,分别画出阴、阳离子的电子式,然后让阴、阳离子间隔排列,注意相同离子不能合并.【解答】解:A、氯化钠为离子化合物,氯离子带电荷并需用方括号括起来,钠离子用离子符号表示,氯化钠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33-\nB、氮原子最外层有5个电子,要达到稳定结构得形成三对共用电子对,故B正确;C、HCl属于共价化合物,不存在离子键,分子中氢原子与氯原子之间形成1对共用电子对,HCl电子式为,故C错误;D、氢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由钠离子与氢氧根离子构成,钠离子电子式为Na+,氢氧根离子电子式为,所以氢氧化钠的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常用化学用语的书写,难度较小,注意:①阴离子的电子式要用[]括起来并在右上角标明电荷,阳离子的电子式除铵离子外,一般与阳离子符号相同;②注意4类电子式:阳离子的电子式、阴离子的电子式、原子的电子式、分子的电子式;③做题时要特别注意看清要求是“写出化合物的电子式”还是“用电子式表示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变化B.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D.反应物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反应是吸热或放热【考点】反应热和焓变;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化学反应伴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必然有能量的变化;B、吸热反应实质是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C、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主要是由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引起的;D、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不等于反应物的总能量,反应前后的能量差值为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解答】解:A、化学反应伴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必然有能量的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故A正确;B、放热反应有的需加热,有的不需加热,如木炭的燃烧是放热反应,但需要点燃,点燃的目的是使其达到着火点,故B错误;C、由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化学键的形成放出能量,由于吸收的能量和放出的能量不等,化学反应产生了能量变化,故C正确;D、放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的总能量,放热反应:反应物所具有的总能量低于生成的总能量,故D正确;故选:B.【点评】该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条件与化学反应的热效应间的关系.需正确理解放热吸热的本质,是解题的关键. 8.已知428℃时,H2(g)+I2(g)⇌2HI(g)的平衡常数为49,则该温度下2HI(g)⇌H2(g)+I2(g)的平衡常数是(  )A.B.C.492D.无法确定【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33-\n【分析】平衡常数等于化学平衡时的生成物平衡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除以反应物平衡浓度的系数次幂的乘积;【解答】解:448℃时反应H2(g)+I2(g)⇌2HI(g),平衡常数K==49;反应2HI(g)⇌H2(g)+I2(g)的平衡常数K==;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平衡常数计算,数学表达式的正确书写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 9.设反应C+CO2⇌2CO(正反应为吸热反应)的正反应速率为v1,逆反应速率为v2,当温度升高时,v1、v2的变化情况为(  )A.同时增大B.同时减小C.v1增大v2减小D.v1减小v2增大【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解答】解:因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对于可逆反应来说,无论是正反应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化学反应速率都加快,故选:A.【点评】温度对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无论是正反应速率还是逆反应速率都遵循此规律. 10.在一定温度下,反应A2(气)+B2(气)⇌2AB(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ABB.容器内的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C.单位时间生成2nmol的AB同时生成nmol的B2D.单位时间生成nmol的A2同时生成nmol的B2【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等效于单位时间内消耗2nmolAB,同时生成nmolAB,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故A错误;B、从反应开始到平衡容器内总压强始终不变,故B错误;C、单位时间内生成2nmolAB,等效于单位时间内消耗nmolB2同时生成nmolB2,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故C正确;D、任何时间内生成A2、B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定值,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33-\n 11.某反应的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B.催化剂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C.催化剂能降低该反应的活化能D.逆反应的活化能大于正反应的活化能【考点】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反应热和焓变.【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依据图象中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的大小比较判断;B、催化剂改变速率不改变平衡;C、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D、图象中分析判断;【解答】解:A、图象中反应物能量低于生成物能量,故反应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催化剂不能改变该反应的焓变,只能改变反应速率,故B错误;C、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是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故C正确;D、图象分析逆反应的活化能E2小于正反应的活化能E1,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分析,催化剂的作用实质,图象识别和理解含义是解题关键. 12.下列措施或事实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新制的氯水在光照下颜色变浅B.H2、I2、HI平衡混合气加压后颜色变深C.在合成氨的反应中,降温或加压有利于氨的合成D.Fe(SCN)3溶液中加入6mol/LNaOH溶液后颜色变浅【考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A、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光照时HClO分解,促进平衡向正方向移动,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错误;B、H2+I2⇌2HI平衡中,增大压强平衡不移动,增大压强浓度增大,颜色加深与勒夏特列原理无关,故B正确;C、合成氨反应为N2+3H2⇌2NH3,增大压强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C错误;-33-\nD、Fe(SCN)3溶液中存在Fe(SCN)3⇌Fe3++3SCN﹣,加入6mol/LNaOH溶液,平衡正向移动,颜色变浅,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使用条件,难度不大,注意使用勒夏特列原理的前提必须是可逆反应. 13.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3mol/(L•s)B.v(B)=0.3mol/(L•s)C.v(C)=0.3mol/(L•s)D.v(D)=1mol/(L•s)【考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计量数的关系.【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然后再进行比较.【解答】解:都转化为D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对于2A+B⇌3C+4D,A.v(A)=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D)=2v(A)=0.6mol/(L•s);B.v(B)=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D)=4v(B)=1.2mol/(L•s);C.v(C)=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v(D)=v(C)=×0.3mol/(L•s)=0.4mol/(L•s);D.v(D)=1mol/(L•s),故速率B>D>A>C,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比较常用方法有:1、归一法,即按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2、比值法,即由某物质表示的速率与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比值越大,速率越快. 14.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X(s)+Y(g)W(g)+Z(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在一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后,改变条件,反应速率(v)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如下图所示:下列条件的改变与图中情况相符的是(  )A.增加了X的物质的量B.降低了温度C.增大了压强D.增大了Y的物质的量【考点】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图象的综合应用;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33-\n【分析】由图象可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化学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图象中改变条件使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并注意改变条件的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来解答.【解答】解:A、X为纯固体,改变X的量化学平衡不移动,化学反应速率也不发生变化,与图象不相符,故A错误;B、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降温时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与图象不相符,故B错误;C、由反应可知,增大压强,化学反应逆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但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与图象不相符,故C错误;D、增大Y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正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大于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倍数,且改变条件的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与图象相符,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及化学平衡的条件及图象分析,明确图象中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及改变条件的瞬间逆反应速率不变是解答的关键.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2的摩尔质量为28gB.17gNH3的物质的量是1molC.18gH2O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是22.4lD.将40gNaOH溶于1L水中,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考点】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专题】化学用语专题.【分析】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B、依据n=计算;C、n==计算物质的量,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条件分析;D、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溶于1L水得到溶液体积不是1mol.【解答】解:A、摩尔质量的单位为g/mol,N2的摩尔质量为28g/mol,故A错误;B、依据n=计算,17gNH3的物质的量==1mol,故B正确;C、n==计算,18gH2O物质的量为1mol,在标准状态下水不是气体,体积不是22.4L,故C错误;D、依据n=计算物质的量溶于1L水得到溶液体积不是1L,所得溶液中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1mol/L,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概念的分析判断,物质的量和质量、浓度等物理量换算、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掌握基础是关键,题目较简单. 16.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33-\nA.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ⅣA族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C.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③=⑤D.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⑤>④【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分析】A.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C.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③为F,⑤为Cl,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D.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解答】解:A.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元素①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故A错误;B.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故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④<②,故B错误;C.由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③为F,⑤为Cl,Cl元素最高正化合价为+7,而氟元素没有正化合价,故C错误;D.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属性增强,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故酸性:⑤>④,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元素周期律内容、元素周期表结构,明确O、F元素没有正化合价及一些元素的特殊性. 17.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能表示反应X(g)+2Y(g)⇌2Z(g),一定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①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2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③容器中的压强不再发生变化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2nmolY.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当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不变,由此衍生的一些物理量也不变,注意反应物与生成物的化学计量数关系.【解答】解:①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取决于起始配料比以及转化的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①错误;②X、Y、Z的浓度不再发生变化,说明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故②正确;③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当压强不变时,说明各物质的量不再发生变化,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③正确;④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Z,同时生成2nmolY,正逆反应速率不相等,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故④错误.故选C.-33-\n【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易错点为①,注意平衡时各物质的物质的量取决于起始配料比以及转化的程度,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 18.已知:H2(g)+F2(g)═2HF(g)△H=﹣270kJ,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个氢气分子与1个氟气分子反应生成2个氟化氢分子放出270kJB.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小于270kJC.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D.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放出270kJ热量【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反应热与能量关系判断;C、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解答】解:A、热化学方程式中化学计量数表示物质的量,不表示分子个数,故A错误.B、液态氟化氢的能量比气态氟化氢的能量低,根据能量守恒,1mol氢气与1mol氟气反应生成2mol液态氟化氢放出的热量大于270kJ,故B错误;C、反应为放热反应,在相同条件下,1mol氢气与1mol氟气的能量总和大于2mol氟化氢气体的能量,故C正确;D、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2mol氟化氢气体分解成1mol的氢气和1mol的氟气吸收270kJ热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热化学方程式的理解、反应热与能量关系,难度不大,注意反应物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为吸热反应. 19.对于可逆反应:2A(g)+B(g)⇌2C(g)△H<0,下列各图中正确的是(  )A.B.C.D.【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图像图表题.【分析】做题时首先分析化学方程式的特征,如反应前后计量数的大小关系、反应热等问题,A、根据反应温度的不同结合反应热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可判断出C的质量分数的变化是否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关系,结合压强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判断平衡移动方向,从而判断出正逆反应速率的变化;C、从催化剂对平衡是否有影响来判断浓度的变化是否正确;D、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压强对平衡的影响,二是温度对平衡的影响,二者结合判断A的转化率是否正确.-33-\n【解答】解:A、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C的质量分数减小,故A正确;B、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V正>V逆,故B错误;C、催化剂同等程度地改变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发生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降低,根据反应前后的化学计量数的大小可以看出,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转化率增大,本题温度的曲线不正确,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为化学平衡图象题,做题时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1)定一议二:当图象中同时有三个变量时,使其中之一不变,讨论另外两个变量间的关系;(2)先拐先平:变化曲线若与时间轴平行,表示反应体系已达平衡状态,先达到平衡(先出现拐点)的曲线所示的温度或压强较大. 20.将等物质的量的X2和Y2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mX2(g)+2Y2(g)⇌pZ(g),达到平衡时测得容器中c(X2)=0.1mol/L,c(Y2)=0.9mol/L,c(Z)=0.8mol/L,则Z的化学式可能是(  )A.X2Y3B.XY3C.X2Y4D.X3Y【考点】化学反应的可逆性.【分析】依据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mX2(g)+2Y2(g)═pZ(g),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然后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可得出Z的化学式.【解答】解:mX2(g)+2Y2(g)═pZ(g),起始量(mol•L﹣1)aa0变化量(mol•L﹣1)a﹣0.1a﹣0.90.8平衡量(mol•L﹣1)0.10.90.8根据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讨论可知,m=6,a=1.3,则p=4,化学方程式为6X2(g)+2Y2(g)═4Z(g),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的原子个数相等,所以Z的化学式为X3Y,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三段式列式计算方法,明确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及质量守恒定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1.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33-\nA.B.C.D.【考点】产物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减小,据此结合选项解答.【解答】解:A、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B、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减小,与实际相符,故B正确;C、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D、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与实际不相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题,难度中等,注意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判断图象中压强大小. 22.在10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N2(g)+3H2(g)⇌2NH3(g),2min内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末N2的反应速率为(  )A.1.2mol/(L•min)B.1mol/(L•min)C.0.6mol/(L•min)D.0.4mol/(L•min)【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根据△c=计算△c(N2),再根据v=计算(N2).【解答】解:2min末N2的物质的量由20mol减小到8mol,则2min内N2的浓度变化△c(N2)==1.2mol/L,故2min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v(N2)==0.6mol/(L•min),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比较基础,注意对定义式的理解. 23.下列关于热化学反应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33-\nA.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1,则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H=2×(﹣57.3)kJ•mol﹣1B.燃料电池中将甲醇蒸气转化为氢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CH3OH(g)+O2(g)═CO2(g)+2H2(g);△H=﹣192.9kJ•mol﹣1,则CH3OH的燃烧热为192.9kJ•mol﹣1C.H2(g)的燃烧热是285.8kJ•mol﹣1,则2H2O(g)═2H2(g)+O2(g);△H=+571.6kJ•mol﹣1D.葡萄糖的燃烧热是2800kJ•mol﹣1,则1/2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A、H2SO4和Ba(OH)2反应,包括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热效应;B、燃烧热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氢生成液态水;C、燃烧热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氢生成液态水,所以应是2H2O(l)═2H2(g)+O2(g);△H=+571.6kJ•mol﹣1;D、依据燃烧热的概念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分析计算.【解答】解:A、H2SO4和Ba(OH)2反应,包括钡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热效应,所以H2SO4和Ba(OH)2反应的反应热应小于2×(﹣57.3)kJ•mol﹣1,故A错误;B、燃烧热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氢生成液态水,而不是氢气,故B错误;C、燃烧热是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氢生成液态水,所以应是2H2O(l)═2H2(g)+O2(g);△H=+571.6kJ•mol﹣1,故C错误;D、依据燃烧热的概念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所以0.5mol放出的热量为:1400kJ,热化学方程式为:1/2C6H12O6(s)+3O2(g)═3CO2(g)+3H2O(l);△H=﹣1400kJ•mol﹣1,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燃烧热概念分析应用,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计算关系,题目难度中等. 24.已知:CH4(g)+2O2(g)═CO2(g)+2H2O(1)△H1=﹣Q1KJ/mol2H2(g)+O2(g)═2H2O(g)△H2=﹣Q2KJ/mol2H2(g)+O2(g)═2H2O(1)△H3=﹣Q3KJ/mol常温下,取体积比为4:1的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出的热量为(0.4Q1+0.1Q3)KJB.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2)KJC.△H2>△H3D.△H2<△H3【考点】反应热的大小比较;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分析】A.根据混合气体的体积计算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结合气体体积比计算甲烷、氢气的物质的量,再根据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放出的热量;B.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水为液态;C.H2O(g)→H2O(l)为放热过程,所以Q2<Q3,由于△H为负值,所以△H2>△H3;D.H2O(g)→H2O(l)为放热过程,所以Q2<Q3,由于△H为负值,所以△H2>△H3.【解答】解:A.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11.2L(已折合成标准状况),-33-\n所以甲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的总的物质的量为=0.5mol,甲烷和氢气的体积比为4:1,所以甲烷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氢气的物质的量为0.5mol﹣0.4mol=0.1mol.由CH4(g)+2O2(g)═CO2(g)+2H2O(l)△H=﹣Q1kJ/mol可知,0.4mol甲烷燃烧放出的热量为0.4mol×Q1kJ/mol=0.4Q1kJ;由2H2(g)+O2(g)═2H2O(l)△H=﹣Q3kJ/mol可知,0.1mol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0.1mol××Q3kJ/mol=0.05Q3kJ,所以放出的热量为0.4Q1+0.05Q3,故A错误;B.经完全燃烧后恢复至常温,水为液态,氢气按2H2(g)+O2(g)═2H2O(l)△H=﹣Q3kJ/mol计算,故B错误;C.H2O(g)→H2O(l)为放热过程,所以Q2<Q3,由于△H为负值,所以△H2>△H3,故C正确;D.H2O(g)→H2O(l)为放热过程,所以Q2<Q3,由于△H为负值,所以△H2>△H3,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根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注意根据水的状态选择相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为解答本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 25.已知:CO2(g)+3H2(g)⇌CH3OH(g)+H2O(g)△H=﹣49.0kJ•mol﹣1.一定条件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测得CO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能使增大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平衡转化率为75%C.3min时,用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等于用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H2的平均反应速率υ(H2)=0.075mol•L﹣1•min﹣1【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平衡转化率=;C.3min时,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图知,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33-\n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υ(CO2)==0.075mol•L﹣1•min﹣1,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解答】解:A.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甲醇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小、二氧化碳物质的量浓度增大,所以升高温度能使减小,故A错误;B.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O2的平衡转化率==75%,故B正确;C.3min时,该反应没有达到平衡状态,根据图知,该反应向正反应方向进行,所以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则CO2的浓度表示的正反应速率与CH3OH的浓度表示的逆反应速率不等,故C错误;D.从反应开始到平衡,υ(CO2)==0.075mol•L﹣1•min﹣1,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计量数之比,所以υ(H2)=3υ(CO2)=3×0.075mol•L﹣1•min﹣1=0.225mol•L﹣1•min﹣1,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以图象分析为载体考查化学平衡计算、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影响等知识点,注意图中3min时两线相交点不是平衡点,所以正逆反应速率不等,为易错点.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50分)26.(4分)在一个容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的A2气体和0.6molB2气体,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A2(g)+B2(g)⇌2AB(g)△H<0,反应中各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该反应进行到 3 min时达到平衡,图中对应的a的数值是 0.15 .【考点】化学平衡的计算.【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图象分析可知,3min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根据AB的浓度变化结合反应方程式计算A2的浓度变化,从而得出a值.【解答】解:图象分析可知,3min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该反应进行到3min,反应达到平衡状态,当AB的浓度改变0.5mol•L﹣1,由方程式A2(g)+B2(g)⇌2AB(g)知,A2的浓度改变为0.25mol•L﹣1,所以a=(0.4﹣0.25)mol•L﹣1=0.15mol•L﹣1,即图中a点的值为0.15,故答案为:3;0.15.-33-\n【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的有关计算、平衡图象的分析,难度较简单,掌握基础是关键. 27.(4分)氨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合成氨工业中,合成塔中每产生2molNH3,放出92.2kJ热量.已知:则1mol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约等于 391 kJ.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N2(g)+2O2(g)═2NO2(g)△H=+67.7kJ/mol则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氮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4H2(g)+2NO2(g)=N2(g)+4H2O(g)△H=﹣1034.9kJ/mol .【考点】热化学方程式.【分析】依据反应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计算得到N﹣H键断裂吸收的能量;根据盖斯定律可以根据已知反应的焓变计算未知反应的焓变.【解答】解:合成氨工业中:3H2+N2⇌2NH3,反应焓变=反应物断裂化学键吸收的能量﹣生成物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3×436+945.8﹣6×N﹣H键键能=﹣92.2,N﹣H键键能=391kJ;已知:①2H2(g)+O2(g)═2H2O(g)△H=﹣483.6kJ/mol②N2(g)+2O2(g)═2NO2(g)△H=+67.7kJ/mol,反应4H2(g)+2NO2(g)=N2(g)+4H2O(g)可以是①×2﹣②得到,所以4H2(g)+2NO2(g)=N2(g)+4H2O(g)△H=(﹣483.6kJ/mol)×2﹣67.7kJ/mol=﹣1034.9kJ/mol,故答案为:391;4H2(g)+2NO2(g)=N2(g)+4H2O(g)△H=﹣1034.9kJ/mol.【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能与热能关系分析判断,焓变计算应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等知识,题目难度中等. 28.(6分)已知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1)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是K=  .(2)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与温度T的关系如下表所示:T/K473573673…K4.4×10﹣2K1K2…其中,K1 > K2(填“>”、“=”或“<”).(3)合成氨在农业和国防中有很重要的意义,在实际工业生产中,常采用下列措施,其中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BD (填字母).A.用铁触媒加快化学反应速率B.采用较高压强(20MPa~50MPa)C.采用较高温度(400℃~500℃)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考点】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分析】(1)化学平衡常数=,根据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的含义来书写;(2)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高,K越小;-33-\n(3)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解答】解:(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可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故答案为:;(2)合成氨反应N2(g)+3H2(g)⇌2NH3(g)△H<0,对于放热反应,温度越高,K越小,所以K1>K2,故答案为:>;(3)A、用铁触媒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是利用铁触媒做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不改变化学平衡,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符合;B、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加压平衡正向进行符合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B符合;C、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用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但升温却可提高反应速率,催化剂活性大,与勒沙特列原理不符,故C不符合;D、将生成的氨液化并及时从体系中分离出来,减少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进行,可以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D符合;故选B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平衡常数的书写以及温度对平衡常数的影响知识,属于教材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 29.(6分)实验室利用反应2H2O2═2H2O+O2↑可制备氧气.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H2O2溶液分别进行下列实验,研究外界条件对该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报告如表所示.序号条件温度/℃催化剂140FeCl3溶液220FeCl3溶液320MnO2420无实验1、2研究的是 温度 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实验2、3的目的是 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 .实验中可以表明该反应速率差异的现象是 产生气泡的快慢 .【考点】浓度、温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通过比较表格中的数据的异同点进行解答,根据控制变量法来分析研究的对象;反应2H2O2═2H2O+O2↑的现象是产生气泡,故反应速率的差异是产生气泡的快慢.【解答】解:实验1、2只有温度不同,所以研究的是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实验2、3温度是相同的,而催化剂不同,所以研究的是不同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反应速率快,产生的气体多,气泡就多而快,反应速率慢,产生的气体少,气泡就少而慢,-33-\n故答案为:温度;不同催化剂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产生气泡的快慢;【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解答这类题时注意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与图表中数据对比的关系,利用相关的化学反应原理进行分析解答,难度中等. 30.(8分)在密闭容器中加入等浓度的CO与H2O,T℃时发生如下反应:CO(g)+H2O(g)⇌CO2+H2(g)△H<0已知CO的浓度变化如图所示.(1)从0~4min,该反应的平均速率v(CO)= 0.03 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2.25 .(2)为了增大CO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b .a.增大反应物中CO的浓度b.降低反应温度c.将密闭容器体积压缩至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3)若不改变反应温度和反应物中CO的起始浓度,使CO的转化率达到90%,则水蒸气的起始浓度至少为 0.90mol/L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根据图中有关数据,利用三段式进行计算;(2)增大CO的转化率,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影响因素作判断;(3)利用三段式进行计算;【解答】解:(1)根据图中有关数据,利用三段式进行计算         CO(g)+H2O(g)CO2+H2(g)开始(mol/L):0.20.200变化(mol/L):0.120.120.120.12平衡(mol/L):0.080.080.120.12故v(CO)==0.03mol/(L•min)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25故答案为:0.03,2.25;(2)增大CO的转化率,平衡正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影响因素作判断;-33-\na.增大反应物中CO的浓度,CO的转化率减小,故a错误,b.降低反应温度,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所以平衡正向移动,CO的转化率增大,故b正确,c.将密闭容器体积压缩至,因为该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所以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故c错误,d.加入适宜的催化剂,平衡不移动,CO的转化率不变,所以d错误,故答案选b;(3)利用三段式进行计算,设水蒸气的起始浓度为x CO(g)+H2O(g)CO2+H2(g)开始(mol/L):0.2x00变化(mol/L):0.2×90%0.180.180.18平衡(mol/L):0.02x﹣0.180.180.18根据平衡常数表达式有:=2.25,则有x=0.90mol/L,故答案为:0.90mol/L;【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和运用以及影响平衡移动的因素,难度中等,在解题时要注意对平衡常数的理解. 31.(8分)在一定条件下,xA+yB⇌zC,达到平衡,试填写下列空白:(1)若A、B、C都是气体,减压后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x之间的关系是 x+y>z .(2)已知C是气体,且x+y=z,加压时平衡如果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向 逆 方向移动.(3)若B、C是气体,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加A的用量,平衡不移动,则A的状态为 固体或纯液体 .(4)加热后C的百分含量减少,则正反应是 放热 反应(选填“吸热”、“放热”)【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减压后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说明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2)如A、B都是气体,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否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3)增加A的用量,平衡不移动,说明A的浓度不变,;(4)加热后C的百分含量减少,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解答】解:(1)减压后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应有x+y>z,故答案为:x+y>z;(2)如A、B都是气体,改变压强平衡不移动,如有固体或纯液体,则一定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答案为:逆;(3)增加A的用量,平衡不移动,说明A的浓度不变,则A应为固体或纯液体,故答案为:固体或纯液体;(4)加热后C的百分含量减少,说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是放热反应,故答案为:放热.【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题目难度不大,明确温度、浓度、压强对平衡移动的影响是解答该题的关键,易错点为物质的状态与压强的关系. 32.(4分)已知:重铬酸根离子(Cr2O72﹣)是橙红色的,铬酸根离子(CrO42﹣)是黄色的,重铬酸钾溶于水发生反应:Cr2O72﹣+H2O⇌2CrO42﹣+2H+-33-\n,溶液为橙黄色,向溶液中滴加少量6mol/L的硫酸,溶液呈 橙红 色,原因是 加入氢离子,平衡逆移,CrO42﹣浓度下降,Cr2O72﹣浓度上升 .【考点】影响盐类水解程度的主要因素.【分析】加入酸,H+浓度增大,平衡左移,Cr2O72﹣浓度增大,由此分析解答.【解答】解:加入少量6mol/L的硫酸,H+浓度增大,平衡左移,Cr2O72﹣浓度增大,溶液呈橙红色,故答案为:橙红;加入氢离子,平衡逆移,CrO42﹣浓度下降,Cr2O72﹣浓度上升.【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比较基础,注意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题目难度中等. 33.(10分)一定条件下,在体积为3L的密闭容器中化学反应CO(g)+2H2(g)⇌CH3OH(g)达到平衡状态.(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  ,根据图升高温度K将 减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2)500℃时,从反应开始到达到平衡状态,以H2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是υ(H2)=  (用nB、tB表示).(3)判断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c、d (填字母)a.υ生成(CH3OH)=υ消耗(CO)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c.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d.CO、H2、CH3OH的浓度不再改变(4)300℃时,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平衡体系产生的影响是 c、d (填字母).a.c(H2)减小b.正反应速率加快,逆反应速率减慢c.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d.重新平衡时c(H2)/C(CH3OH)减小.【考点】产物的百分含量随浓度、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根据化学平衡常数为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列平衡常数的表达式,根据升高温度平衡乙醇的变化判断平衡常数的变化;(2)根据化学反应速率是υ(H2)=2υ(CH3OH)计算;-33-\n(3)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CO、H2、CH3OH的浓度不再改变;(4)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压强增大,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以此判断;【解答】解;(1)化学平衡常数为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除以反应物的浓度幂之积,反应物的生成物都是气体,平衡常数表达式为K=,由图象可知升高温度乙醇的物质的量减少,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K减小,故答案为:K=,减小;(2)υ(H2)=2υ(CH3OH)=,故答案为:;(3)达到平衡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CO、H2、CH3OH的浓度不再改变,在体积不变时,气体的密度不变,不能作为判断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依据,故答案为:c、d;(4)将容器的容积压缩到原来的,压强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H3OH的物质的量增加,氢气的物质的量减少,但浓度增大,甲醇的物质的量增多,故有减小,故选c、d,故答案为:c、d.【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和化学平衡的标志等问题,题目难度不大,注意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以及平衡状态的判断角度. 三、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0分)34.(4分)T℃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平衡时X、Y的转化率相同B.达到平衡后,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L,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T℃时,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2Z(g),平衡常数K=40D.T℃时,若起始时X为0.71mol,Y为1.00mol,则平衡时Y的转化率为60%-33-\n【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分析】根据图知,X、Y是反应物而Z是生成物,达到平衡状态时,△n(X)=n(1.20﹣0.40)mol=0.80mol、△n(Y)=n(1.00﹣0.20)mol=0.80mol、△n(Z)=n(1.60﹣0.00)mol=1.60mol,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中X、Y、Z的计量数之比为0.80mol:0.80mol:1.60mol=1:1:2,则该反应方程式为X(g)+Y(g)⇌2Z(g),A.X、Y的转化率分别为:、;B.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则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X)==0.20mol/L,c(Y)==0.10mol/L、c(Z)==0.80mol/L,该反应平衡常数K=;D.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设参加反应的Y的物质的量为amol,根据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X物质的量为amol,生成Z的物质的量为2amol,平衡时c(X)=mol/L、c(Y)=mol/L、c(Z)=mol/L=amol/L=32,a=0.60,再结合转化率公式计算其转化率.【解答】解:根据图知,X、Y是反应物而Z是生成物,达到平衡状态时,△n(X)=n(1.20﹣0.40)mol=0.80mol、△n(Y)=n(1.00﹣0.20)mol=0.80mol、△n(Z)=n(1.60﹣0.00)mol=1.60mol,同一可逆反应同一时间段内各物质物质的量变化量之比等于其计量数之比,所以该反应方程式中X、Y、Z的计量数之比为0.80mol:0.80mol:1.60mol=1:1:2,则该反应方程式为X(g)+Y(g)⇌2Z(g),A.X、Y的转化率分别为:=67%、=80%,故A错误;B.该反应前后气体计量数之和不变,则压强不影响平衡移动,所以将容器体积压缩为1L,平衡不移动,故B错误;C.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c(X)==0.20mol/L,c(Y)==0.10mol/L、c(Z)==0.80mol/L,该反应平衡常数K===32,故C错误;D.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设参加反应的Y的物质的量为amol,根据方程式知,参加反应的X物质的量为amol,生成Z的物质的量为2amol,平衡时c(X)=mol/L、c(Y)=mol/L、c(Z)=mol/L=amol/L=32,a=0.60,Y转化率为=60%,故D正确;-33-\n故选D.【点评】本题以图象分析为载体侧重考查转化率、平衡常数的有关计算及化学平衡影响因素等知识点,同时考查学生分析计算能力,注意压强不影响该反应平衡移动,为易错点. 35.(4分)已知NO2和N2O4可以相互转化:2NO2(g)⇌N2O4(g)△H<0.现将一定量NO2和N2O4的混合气体通入体积为1L的恒温密闭容器中,反应物浓度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共有两条曲线X和Y,其中曲线X表示N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B.a、b、c、d四个点中,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和dC.反应进行至25min时,曲线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加入0.4molN2O4D.若要达到与d相同的状态,在25min时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适当缩小容器体积【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由图象曲线变化可知,在10min时,X浓度变化量为0.4mol/L,Y浓度变化量为0.2mol/L,则X为NO2的变化曲线,Y为N2O4的变化曲线,25min时,NO2的浓度增大,应为加入一定量的NO2,达到平衡的时间段为10min~25min以及30min以后,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由图象曲线变化可知,在10min时,X浓度变化量为0.4mol/L,Y浓度变化量为0.2mol/L,则X为NO2的变化曲线,Y为N2O4的变化曲线,故A正确;B.达到平衡的时间段为10min~25min以及30min以后,表示化学反应处于平衡状态的点是b和d,故B正确;C.25min时,NO2的浓度增大0.4mol,所以应为加入0.4mol的NO2,故C错误;D.d状态为平衡状态,NO2与N2O4的浓度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均增大,适当缩小容器体积,NO2与N2O4的浓度都增大,可达到与d相同的状态,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问题,题目难度中等,本题注意把握曲线的变化趋势,正确判断外界条件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36.(12分)(1)已知:N2(g)+O2(g)═2NO(g)△H=+180.5kJ/molN2(g)+3H2(g)⇌2NH3(g)△H=﹣92.4kJ/mol2H2(g)+O2(g)═2H2O(g)△H=﹣483.6kJ/mol若有17g氨气经催化氧化完全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所放出的热量为 226.3kJ .(2)某科研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改变起始物氢气的物质的量对N2(g)+3H2(g)⇌2NH3(g)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图中T表示温度,n表示物质的量)①图象中T2和T1的关系是:T2 低于 T1(填“高于”“低于”“等于”“无法确定”)②比较在a、b、c三点所处的平衡状态中,反应物N2的转化率最高的是 c (填字母).-33-\n(3)N2O5是一种新型硝化剂,其性质和制备受到人们的关注.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N2O5可发生下列反应:2N2O5(g)═4NO2(g)+O2(g)△H>0下表为反应在T1温度下的部分实验数据t/s05001000c(N2O5)/mol•L﹣15.003.522.48则500s内NO2的平均生成速率为 0.00592mol•L﹣1•s﹣1 .【考点】有关反应热的计算;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1)根据盖斯定律来求反应的焓变,然后根据反应放出的热量与物质的量成正比来解答;(2)①根据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②根据增加氢气的物质的量化学平衡向着正反应方向移动;(3)500s时,△c(N2O5)=5.00mol/L﹣3.52mol/L=1.48mol/L,结合v=计算.【解答】解:(1)①N2(g)+O2(g)═2NO(g)△H=+180.5kJ/mol,②N2(g)+3H2(g)═2NH3(g)△H=﹣92.4kJ/mol,③2H2(g)+O2(g)═2H2O(g)△H=﹣483.6kJ/mol,由盖斯定律①×2﹣②×2+③×3得:4NH3(g)+5O2(g)═4NO(g)+6H2O(g)△H=905kJ/mol;则17g即1mol氨气经催化氧化完全生成一氧化氮气体和水蒸气所放出的热量为×905kJ≈226.3kJ,故答案为:226.3kJ;(2)①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着吸热方向进行,从T1到T2反应物氨气的量增加,即平衡正向移动,故T1<T2,故答案为:低于;②b点代表平衡状态,c点又加入了氢气,故平衡向右移动,氮气的转化率增大,故答案为:c;(3)500s时,△c(N2O5)=5.00mol/L﹣3.52mol/L=1.48mol/L,则v(N2O5)=═0.00296mol•L﹣1•s﹣1,由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知,v(NO2)=0.00296mol•L﹣1•s﹣1×2=0.00592mol•L﹣1•s﹣1;故答案为:0.00592mol•L﹣1•s﹣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盖斯定律、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反应速率的计算,难度中等,根据课本知识即可完成. -3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30:38 页数:33
价格:¥3 大小:373.2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