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化学
>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四川省德阳五中2022~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下列选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原子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 2.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B.电离程度C.H+的浓度D.CH3COOH的物质的量 3.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表: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X)n(Y)n(M)①7000.400.100.090②8000.100.400.080③8000.200.30a④9000.100.15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M)=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mol/(L•min)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 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 5.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销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象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BC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0﹣3s内,反应速率为:v(NO2)=0.2mol•L﹣1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20-\nA.AB.BC.CD.D 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s)B.v(B)=0.3mol/(L•s)C.v(C)=0.8mol/(L•s)D.v(D)=1mol/(L•s) 7.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 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mol/LB.Y2为0.4mol/LC.X2为0.2mol/LD.Z为0.4mol/L 9.已知EA、EB、EC、ED分别表示A、B、C、D所具有的能量,则对于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EA>EBB.EA>EC+EDC.EA+EB>EC+EDD.EA+EB<EC+ED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1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量稀H2SO4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Ba2+、Mg2+、NO3﹣、CO32+B.Na+、Al3+、Cl﹣、Mg2+C.K+、Ba2+、Cl﹣、HCO3﹣D.NH4+、Ba2+、Fe3+、Cl﹣ 12.在氨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NH4++OH﹣,下列情况能引起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的有( )①加NH4Cl固体 ②加NaOH溶液 ③加HCl ④加CH3COOH溶液 ⑤加水 ⑥加压.A.①③⑤B.①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④ 13.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的同时消耗n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20-\n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 14.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A.B.C.D. 二、解答题(共6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5.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实验序号时间浓度温度01020304050601800℃1.00.800.670.570.500.500.502800℃C20.600.500.500.500.500.503800℃C30.920.750.630.600.600.604820℃1.00.400.250.200.200.200.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mol•(L•min)﹣1.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 mol•L﹣1,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v1(填“>”“=”或“<”=,且C3 1.0mol•L﹣1(填“>”“=”或“<”). 16.在已知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用下面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试回答:-20-\n(1)乙、丁中溶质的化学式:乙 ,丁 .第④步操作中用稀H2SO4浸洗的目的是 (填写字母编号)a.除去未反应的NO3﹣b.除去未反应的I﹣c.除去未反应的Fed.除去碱性物质(3)实验室检验I2的方法是 .(4)写出步骤5中Ag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 17.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仅有一种原子轨道,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C为金属元素且原子核外p电子数和s电子数相等;D元素的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1)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B ;C ;D .写出C、D两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C D (3)写出B、C两种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B元素单质和氢化物的电子式,单质 ,氢化物 . 18.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试回答:(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 ,B ,C ,D .这四种元素中在常温常压下的液态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而小的顺序是 .(3)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是 ,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4)A元素某氧化物与D元素某氧化物反应生成单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 19.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纳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填写表中空格: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目的B饱和NaHCO3溶液 C D -20-\n(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 20.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 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①T 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 四川省德阳五中2022~2022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4小题)1.下列选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原子轨道C.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减小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依次增多-20-\n【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分析】A、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符合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及洪特规则,原子处于基态,否则为激发态;B、根据能级符号的含义;C、同一能级,能层越大,能级上电子的能量越大;D、同一能级的轨道数相同;【解答】解:A、1s22s12p1为激发态,根据能量最低原理,其基态应为1s22s2,故A正确;B、3p2表示3p能级有两个电子,故B错误;C、同一能级,能层越大,能级上电子的能量越大,所以同一原子中,1s、2s、3s电子的能量逐渐增大,故C错误;D、同一原子中,2p、3p、4p能级的轨道数相等,都为3,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原子电子排布式、能层与能级的关系,难度不大,注意知识的运用. 2.在相同温度时100mL0.01mol/L的醋酸溶液与10mL0.1mol/L的醋酸溶液相比较,下列数值前者大于后者的是( )A.中和时所需NaOH的量B.电离程度C.H+的浓度D.CH3COOH的物质的量【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分析】醋酸为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计算两溶液中醋酸的物质的量,n(前)=c1•V1=0.1L×0.01mol•L﹣1=1×10﹣3mol,n(后)=c2•V2=0.01L×0.1mol•L﹣1=1×10﹣3mol,两者相等,因而中和时消耗的NaOH的量相等,故A错误;B.醋酸为弱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电离程度越小,电离程度前者大于后者,故B正确;C.酸的浓度越大,c(H+)越大,前者小于后者,故C错误;D.电离度与温度和浓度有关,当温度相同时,溶液的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则c(CH3COOH)前者小于后者,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弱电解质的电离特点. 3.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X(g)和Y(g),发生反应X(g)+Y(g)⇌M(g)+N(g),所得实验数据如表:实验编号温度/℃起始时物质的量/mol平衡时物质的量/moln(X)n(Y)n(M)①7000.400.100.090②8000.100.400.080③8000.200.30a④9000.100.15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①中,若5min时测得n(M)=0.050mol,则0至5min时间内,用N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v(N)=1.0×10﹣2mol/(L•min)B.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0-20-\nC.实验③中,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为60%D.实验④中,达到平衡时,b>0.060【考点】真题集萃;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v=计算v(M),在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v(N);B、由表中数据,利用三段式计算平衡时其它组分的物质的量,由于反应中气体的化学计量数相等,可以用物质的量代替浓度代入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C、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根据平衡常数可求出转化量,进而求出转化率;D、对比实验①②的平衡常数可知,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温平衡左移,平衡常数减小,转化率减小,根据实验③中X的转化率为60%,则实验④中X的转化率小于60%,达到平衡时,b<0.060.【解答】解:A.v(N)=v(M)===1.0×10﹣3mol/(L•min),故A错误;B.X(g)+Y(g)⇌M(g)+N(g)起始浓度(mol/L)0.010.0400转化浓度(mol/L)0.0080.0080.0080.008平衡浓度(mol/L)0.0020.0320.0080.008实验②中,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故B错误;C.X(g)+Y(g)⇌M(g)+N(g)起始浓度(mol/L)0.020.0300转化浓度(mol/L)平衡浓度(mol/L)0.02﹣0.03﹣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0,解得a=0.12,实验③中,X的转化率=100%=60%,故C正确;D.根据三段式可求得,700℃时,化学平衡常数K≈2.6,升高温度至800℃得平衡常数为K=1.0,K减小,即平衡逆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若④的温度为800℃,恒容体系中,气体体积不变的反应,④与③为等效平衡,b=a=0.06mol,但④的实际温度为900℃,相比较800℃,平衡逆向移动,b<0.06,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常数、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等,难度中等. 4.只改变一个影响因素,平衡常数K与化学平衡移动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 )A.K值不变,平衡可能移动B.K值变化,平衡一定移动C.平衡移动,K值可能不变D.平衡移动,K值一定变化【考点】真题集萃;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20-\n【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平衡常数K是温度的函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一定,平衡常数K值一定,温度发生变化,平衡常数K值也发生变化.【解答】解:影响化学平衡的因素主要有浓度、温度、压强等.A.K值只与温度有关,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K值不变,平衡向右移动,故A正确;B.K值是温度的函数,K值变化,说明温度发生了改变,则平衡一定发生移动,故B正确;C.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增大反应物的浓度或减小生成物的浓度,有利于正反应的进行,平衡向右移动,但K值只与温度有关,故K值不变,故C正确;D.若是改变浓度或压强使平衡发生移动,而温度不变,则K值不变,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衡常数与平衡移动的关系,难度不大.要注意平衡常数K是温度的函数,只与温度有关. 5.臭氧是理想的烟气脱硝试剂,其脱销反应为:2NO2(g)+O3(g)⇌N2O5(g)+O2(g),若反应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由该反应相关图象作出的判断正确的是( )ABC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减小0﹣3s内,反应速率为:v(NO2)=0.2mol•L﹣1t1时仅加入催化剂,平衡正向移动达平衡时,仅改变x,则x为c(O2)A.AB.BC.CD.D【考点】真题集萃;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由图可知,0﹣3s内,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化量=1mol/L﹣0.4mol/L=0.6mol/L,根据v=计算v(NO2),注意选项中单位;C.使用催化剂,反应速率加快,但平衡不移动;D.达平衡时,仅增大c(O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转化率降低.【解答】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故A正确;B.由图可知,0﹣3s内,二氧化氮的浓度变化量=1mol/L﹣0.4mol/L=0.6mol/L,故v(NO2)==0.2mol/(L.s),单位错误,故B错误;C.t1时刻,改变条件,反应速率加快,平衡不移动,该反应前后气体的物质的量减小,不能是增大压强,只能是使用催化剂,但催化剂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故C错误;D.达平衡时,仅增大c(O2),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二氧化氮转化率降低,由图可知,二氧化氮的转化率随x增大而增大,x可以代表O3浓度、压强,故D错误,故选A.-20-\n【点评】本题以图象形式,考查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化学平衡图象及影响因素等,难度中等,B选项为易错点,学生容易忽略单位问题. 6.在2A+B⇌3C+4D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5mol/(L•s)B.v(B)=0.3mol/(L•s)C.v(C)=0.8mol/(L•s)D.v(D)=1mol/(L•s)【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分析】利用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然后再进行比较.【解答】解:都转化为D物质表示的速率进行比较,对于2A+B⇌3C+4D,A、υ(A)=0.5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2υ(A)=1mol/(L•s),B、υ(B)=0.3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4υ(B)=1.2mol/(L•s),C、υ(C)=0.8mol/(L•s),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故υ(D)=υ(C)=×0.8mol/(L•s)=1.1mol/(L•s),D、υ(D)=1mol/(L•s),故速率B>C>A=D,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难度不大,注意比较常用方法有:1、归一法,即按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用同一物质表示的速率,2、比值法,即由某物质表示的速率与该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比值越大,速率越快. 7.已知反应A2(g)+2B2(g)⇌2AB2(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向反应速率增加,逆向反应速率减小B.升高温度有利于反应速率增加,从而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达到平衡后,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D.达到平衡后,降低温度或减小压强都有利于该反应平衡正向移动【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C、升温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D、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反应移动,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解答】解:A、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该反应正反应是放热反应,逆反应速率增大更多,平衡向逆反应移动,故A错误;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故B正确;C、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升高温度有利于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增大压强有利于平衡向气正反应移动,故C错误;D、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减小的放热反应,降低温度,平衡正向进行,减小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增大的方向移动,即向逆反应移动,故D错误;故选B.-20-\n【点评】本题考查外界条件对化学平衡的影响,难度中等,注意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化学平衡移动原理的理解应用. 8.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mol/L、0.3mol/L、0.2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A.Z为0.3mol/LB.Y2为0.4mol/LC.X2为0.2mol/LD.Z为0.4mol/L【考点】化学平衡建立的过程.【分析】化学平衡的建立,既可以从正反应开始,也可以从逆反应开始,或者从正逆反应开始,不论从哪个方向开始,物质都不能完全反应,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利用极限法假设完全反应,计算出相应物质的浓度变化量,实际变化量小于极限值,据此判断分析.【解答】解:若反应向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小,Z的浓度最大,假定完全反应,则:X2(气)+Y2(气)⇌2Z(气),开始(mol/L):0.10.30.2变化(mol/L):0.10.10.2平衡(mol/L):00.20.4若反应逆正反应进行到达平衡,X2、Y2的浓度最大,Z的浓度最小,假定完全反应,则:vX2(气)+Y2(气)⇌2Z(气),开始(mol/L):0.10.30.2变化(mol/L):0.10.10.2平衡(mol/L):0.20.40由于为可逆反应,物质不能完全转化所以平衡时浓度范围为0<c(X2)<0.2,0.2<c(Y2)<0.4,0<c(Z)<0.4,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的建立,关键是利用可逆反应的不完全性,运用极限假设法解答,难度不大. 9.已知EA、EB、EC、ED分别表示A、B、C、D所具有的能量,则对于放热反应A+B═C+D,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EA>EBB.EA>EC+EDC.EA+EB>EC+EDD.EA+EB<EC+ED【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专题】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分析】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据此来回答.【解答】解:反应A+B=C+D是放热反应,则反应物A、B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C、D的总能量,即EA+EB>EC+ED.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放热反应中反应物能量和生成物能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根据教材知识来回答,难度不大. 10.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正确的是( )-20-\nA.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B.500℃、30MPa下,将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kJ•mol﹣1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1)D.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1【考点】热化学方程式.【专题】燃烧热的计算.【分析】A、燃烧热指在25℃,101kPa时,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单位为kJ/mol,生成的水应为液态.B、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可逆反应,正逆反应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C、硫酸钙是微溶物,生成硫酸钙为放出热量;D、依据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写出,注意物质聚集状态和反应的焓变.【解答】解:A、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表示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液态水放出热量为890.3kJ,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1,故A错误;B、相同条件下的同一可逆反应,正逆反应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0.5molN2和1.5molH2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kJ,生成的氨气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以2mol氨气分解,吸收的热量大于38.6kJ,故B错误;C、硫酸钙是微溶物,生成硫酸钙为放出热量,故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故C错误;D、注意物质聚集状态和反应的焓变,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热、中和热概念的理解应用,热化学方程式书写和反应能量的变化分析判断,难度中等,注意概念理解和注意问题,概念的实质理解是解题关键. 11.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且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量稀H2SO4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的是( )A.Ba2+、Mg2+、NO3﹣、CO32+B.Na+、Al3+、Cl﹣、Mg2+C.K+、Ba2+、Cl﹣、HCO3﹣D.NH4+、Ba2+、Fe3+、Cl﹣【考点】离子共存问题.【专题】离子反应专题.【分析】A.钡离子、镁离子都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沉淀;B.四种离子能够共存,但是加入少量稀硫酸后没有白色沉淀生成;C.K+、Ba2+、Cl﹣、HCO3﹣离子之间不反应,加入氢氧化钠或少量硫酸都能生成白色沉淀;D.四种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但是加入过量氢氧化钠后生成红褐色沉淀.【解答】解:A.因Ba2+、Mg2+分别与CO32﹣反应生成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Na+、Al3+、Cl﹣、Mg2+离子之间能够共存,但是加入少量硫酸后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B错误;-20-\nC.K+、Ba2+、Cl﹣、HCO3﹣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加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碳酸钡沉淀,加少量稀H2SO4时,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故C正确;D.NH4+、Ba2+、Fe3+、Cl﹣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共存,但入过量NaOH溶液生成氢氧化铁红褐色沉淀,没有白色沉淀生成,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正误判断,为高考中的高频题,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注意明确离子不能大量共存的一般情况: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能发生络合反应的离子之间(如Fe3+和SCN﹣)等;解决离子共存问题时还应该注意题目所隐含的条件,如:本题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或少量稀H2SO4时,都能产生白色沉淀”. 12.在氨水中存在下列电离平衡:NH3•H2O⇌NH4++OH﹣,下列情况能引起电离平衡向正向移动的有( )①加NH4Cl固体 ②加NaOH溶液 ③加HCl ④加CH3COOH溶液 ⑤加水 ⑥加压.A.①③⑤B.①④⑥C.③④⑤D.①②④【考点】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氨水中存在下列平衡:NH3+H2O⇌NH3•H2O⇌NH4++OH﹣,加水促进电离,且如果加入能和铵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反应的物质,平衡就向电离方向移动,如果加入的物质中含有铵根离子或氢氧根离子,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以此解答该题.【解答】解:①加NH4Cl固体,溶液中铵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①错误;②加NaOH溶液,溶液中氢氧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②错误;③加HCl,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导致平衡向右移动,故③正确;④加CH3COOH溶液,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导致平衡向右移动,故④正确;⑤加水促进电离,故⑤正确; ⑥因电离在溶液中进行,加压对溶液浓度影响不大,则平衡不移动,故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弱电解质的电离,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影响弱电解质电离的因素,难度中等,注意加水稀释氨水电离平衡的移动,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13.一定条件下反应2AB(g)⇌A2(g)+B2(g)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的同时消耗nmolABB.容器内,3种气体AB、A2、B2共存C.AB的消耗速率等于A2的消耗速率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分析】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解答】解:A、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A2的同时消耗nmolAB,都体现正向反应,故A错误;B、可逆反应只要反应发生,就是反应物和生成物共存的体系,故B错误;C、速率之比不等于计量数之比,故C错误;D、容器中各组分的体积分数不随时间变化,说明达平衡状态,故D正确;-20-\n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难度不大,注意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但不为0. 14.在一定温度不同压强(P1<P2)下,可逆反应2X(g)⇌2Y(g)+Z(g)中,生成物Z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ψ)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有以下图示,正确的是( )A.B.C.D.【考点】产物百分含量与压强的关系曲线.【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一定温度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该反应正反应是体积增大的反应,平衡向逆反应移动,平衡时Z的物质的量减小,据此结合选项解答.【解答】解:A、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B、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减小,与实际相符,故B正确;C、图象中压强p1到达平衡时间短,故图象中p1>p2,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D、图象中压强p2到达平衡时间短,图象中p1<p2,增大压强,平衡时生成物Z的物质的量增大,与实际不相符,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题,难度中等,注意根据:“先拐先平数值大”判断图象中压强大小. 二、解答题(共6小题)(选答题,不自动判卷)15.某化学反应2A⇌B+D在四种不同条件下进行,B、D起始浓度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反应时间(min)的变化情况如下表:实验序号时间浓度温度01020304050601800℃1.00.800.670.570.500.500.502800℃C20.600.500.500.500.500.503800℃C30.920.750.630.600.600.604820℃1.00.400.250.200.200.200.20根据上述数据,完成下列填空:-20-\n(1)在实验1,反应在10至20min时间内平均速率为 0.013 mol•(L•min)﹣1.在实验2中A的初始浓度C2= 1.0 mol•L﹣1,反应经20min就达到平衡,可推测实验2中还隐含的条件是 催化剂 .(3)设实验3的反应速率为v3,实验1的反应速率为v1,则v3 > v1(填“>”“=”或“<”=,且C3 > 1.0mol•L﹣1(填“>”“=”或“<”).【考点】探究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1)根据平均化学反应速率公式:v=计算;根据实验1、2数据、利用影响速率的因素来分析;(3)根据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分析;利用相同温度下平衡常数不变进行计算.【解答】解:(1)实验①前10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0.013mol/(L•min),故答案为:0.013;根据实验1、2数据分析,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且B、D起始浓度为0,所以两组实验中A的起始浓度相同为1.0mol•L﹣1;温度相同,达平衡后A的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但达平衡时2组的时间较短,所以只能是加入催化剂;故答案为:1.0;催化剂;(3)实验1、3比较,温度相同,10min﹣20min时,实验3的浓度减少量都大于实验1的,所以实验3的反应速率大于实验1的,即v3>v1;实验1可知40min时反应达到平衡2A(g)⇌B(g)+D(g)起始(mol•L﹣1)1.000反应(mol•L﹣1)0.500.250.25平衡(mol•L﹣1)0.500.250.25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实验3的温度与实验1的温度相同,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2A(g)⇌B(g)+D(g)起始(mol•L﹣1)C300反应(mol•L﹣1)0.60.300.30平衡(mol•L﹣1)c3﹣0.600.300.30该温度下平衡常数K==;解得:c3=1.2>1.0,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分析判断,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应用,平衡常数概念和转化率概念的计算分析,注意影响平衡因素的分析判断条件,题目难度中等. 16.在已知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用下面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试回答:-20-\n(1)乙、丁中溶质的化学式:乙 FeI2 ,丁 FeCl3 .第④步操作中用稀H2SO4浸洗的目的是 C (填写字母编号)a.除去未反应的NO3﹣b.除去未反应的I﹣c.除去未反应的Fed.除去碱性物质(3)实验室检验I2的方法是 将碘加在淀粉溶液中现蓝色 .(4)写出步骤5中Ag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3Ag+NO3﹣+4H+═3Ag++NO↑+3H2O .【考点】物质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和基本操作综合应用;物质的分离、提纯的基本方法选择与应用.【专题】制备实验综合.【分析】由流程可知,富碘卤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得到甲为AgI,加入铁屑、水反应生成单质Ag和FeI2,可知乙为FeI2,通入适量氯气反应生成I2,则丁为FeCl3,再利用碘单质易升华,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提纯碘单质;④中Ag稀硫酸清洗Ag,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丙为硫酸亚铁,以此解答.【解答】解:由流程可知,富碘卤水中加入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得到甲为AgI,加入铁屑、水反应生成单质Ag和FeI2,可知乙为FeI2,通入适量氯气反应生成I2,则丁为FeCl3,再利用碘单质易升华,易溶解于有机溶剂中提纯碘单质;④中Ag稀硫酸清洗Ag,Fe与稀硫酸反应生成丙为硫酸亚铁,(1)由上述分析可知,乙为FeI2,丁为FeCl3,故答案为:FeI2;FeCl3;Ag中可能混合有过量Fe,则第④步操作中用稀H2SO4浸洗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Fe,故答案为:C;(3)碘遇淀粉变蓝,则实验室检验I2的方法是将碘加在淀粉溶液中现蓝色,故答案为:将碘加在淀粉溶液中现蓝色;(4)步骤5中Ag与稀硝酸反应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Ag+NO3﹣+4H+═3Ag++NO↑+3H2O,故答案为:3Ag+NO3﹣+4H+═3Ag++NO↑+3H2O.【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为高频考点,把握流程中的反应、混合物分离方法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7.有A、B、C、D四种短周期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仅有一种原子轨道,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电子数比s电子数少1,C为金属元素且原子核外p电子数和s电子数相等;D元素的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1)写出四种元素的元素符号:A H ;B N ;C Mg ;D P .-20-\n写出C、D两种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C D (3)写出B、C两种元素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Mg+N2Mg3N2 .(4)写出B元素单质和氢化物的电子式,单质 ,氢化物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有A、B、C、D四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仅有一种原子轨道,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则A为氢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轨道电子数比s轨道电子数少1,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为N元素;C为金属元素且原子核外p轨道电子数和s轨道电子数相等,原子序数大于氮元素,处于第三周期,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则C为Mg元素,D元素的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原子序数大于Mg,则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3,则D为P元素,据此解答.【解答】解:有A、B、C、D四种短周期的主族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A元素原子核外电子仅占据一种原子轨道,也是宇宙中最丰富的元素,则A为氢元素;B元素原子的核外p轨道电子数比s轨道电子数少1,B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为N元素;C为金属元素且原子核外p轨道电子数和s轨道电子数相等,原子序数等于氮元素,处于第三周期,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则C为Mg元素,D元素的原子核外所有p轨道全满或半满,原子序数大于Mg,则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63s23p3,则D为P元素,(1)由上述分析可知,A为H;B为N;C为Mg;D为P,故答案为:H;N;Mg;P;C为Mg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D为P元素,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图为:,故答案为:;;(3)镁在氮气中燃烧生成二氮化三镁,反应方程式为:3Mg+N2Mg3N2,故答案为:3Mg+N2Mg3N2;(4)B元素单质为N2、氢化物为NH3,N2的电子式为:,NH3的电子式为:,故答案为:;.-20-\n【点评】本题考查结构性质位置关系、核外电子排布规律、常用化学用语,难度不大,掌握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是推断的关键. 18.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试回答:(1)这四种元素分别是:A C ,B O ,C Si ,D Na .这四种元素中在常温常压下的液态或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由大而小的顺序是 H2O>CH4>SiH4 .(3)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的电子式是 ,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 .(4)A元素某氧化物与D元素某氧化物反应生成单质的化学方程式是 2CO2+2Na2O2═2Na2CO3+O2 .【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大致相对位置为:,A、C处在同一主族,二者质子数相差8,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故B的质子数为8,B为O元素;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故C最外层电子数为4,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A为C元素,C为Si元素,D为Na元素,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A、B、C、D都是短周期元素,原子半径D>C>A>B,其中A、B处在同一周期,A、C处在同一主族,四种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大致相对位置为:,A、C处在同一主族,二者质子数相差8,C原子核内质子数等于A、B原子核内质子数之和,故B的质子数为8,B为O元素;C原子最外层上的电子数是D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4倍,故C最外层电子数为4,D的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A为C元素,C为Si元素,D为Na元素,(1)由上面的分析可知,A为C元素,B为O元素,C为Si元素,D为Na元素,故答案为:C;O;Si;Na;四种元素中在常温常压下有液态或气态氢化物的为C、O、Si,它们的非金属性O>C>Si,故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2O>CH4>SiH4,故答案为:H2O>CH4>SiH4;(3)A与B形成的三原子分子为CO2,其电子式是,B与D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为过氧化钠,它的电子式是,故答案为:;;-20-\n(4)A元素某氧化物与D元素某氧化物反应生成单质,应是二氧化碳与过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与氧气,反应化学方程式是2CO2+2Na2O2═2Na2CO3+O2,故答案为:2CO2+2Na2O2═2Na2CO3+O2.【点评】本题考查元素位置结构性质的关系,题目难度中等,关键是正确推断元素的种类,注意根据原子位置关系及半径大小找出其在周期表中的相对位置. 19.在呼吸面具和潜水艇中可用过氧化纳作为供氧剂.请选用适当的化学试剂和实验用品、用图中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1)A是制取CO2的装置.写出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aCO3+2HCl=CaCl2+H2O+CO2↑ .填写表中空格: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目的B饱和NaHCO3溶液 C D (3)写出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2O2+2CO2=2Na2CO3+O2 .(4)试管F中收集满气体后,下一步实验操作是: 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专题】压轴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由实验装置可知,本实验首先由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CO2,产生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以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然后过氧化钠与CO2和水气反应,产生O2,用排水法收集O2,最后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解答】解:(1)A为由CaCO3和盐酸反应生成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故答案为:CaCO3+2HCl=CaCl2+H2O+CO2↑;产生气体通过饱和NaHCO3溶液,以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然后过氧化钠与CO2和水气反应,产生O2,由于生成的氧气中混有二氧化碳气体,应用NaOH溶液洗气,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用排水法收集O2,故答案为:仪器加入试剂加入该试剂的目的B饱和NaHCO3溶液除去CO2气体中混入的HClC过氧化钠与CO2和水气反应,产生O2DNaOH溶液吸收未反应的CO2气体(3)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故答案为:2Na2O2+2CO2=2Na2CO3+O2;-20-\n(4)本实验的目的为证明过氧化钠可作供氧剂,收集气体后要验证是否为氧气,为防止倒吸,应先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然后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故答案为:把E中的导管移出水面,关闭分液漏斗活塞,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取出试管,立即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口内,木条复燃,证明试管中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点评】本题考查过氧化钠的性质的实验设计,题目难度不大,解答本题注意把握实验原理和相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注意除杂的先后顺序和检验氧气的操作方法. 20.在容积为1.00L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N2O4,发生反应N2O4(g)⇌2NO2(g),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 大于 0(填“大于”或“小于”);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0~60s时段,反应速率v(N2O4)为 0.001 mol•L﹣1•s﹣1;反应的平衡常数K1为 0.36mol/L .100℃时达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T,c(N2O4)以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10s又达到平衡.①T 大于 100℃(填“大于”或“小于”),判断理由是 正反应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温度升高 .②列式计算温度T时反应的平衡常数K2 1.28mol/L .(3)温度T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 逆反应 (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 对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考点】物质的量或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化学平衡常数的含义;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1)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据此判断;反应速率利用公式v=计算得到;化学平衡常数利用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①N2O4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正反应方向吸热,T>100℃;②计算T℃时两种物质的浓度,计算得到化学平衡常数;(3)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根据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大小判断化学平衡移动方向.-20-\n【解答】解:(1)随温度的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即△H>0;0~60s时段,N2O4浓度变化为:0.1mol/L﹣0.04mol/L=0.06mol/L,v(N2O4)==0.001mol•L﹣1•s﹣1;K===0.36mol/L,故答案为:大于、0.001mol•L﹣1•s﹣1、0.36mol/L;①N2O4的浓度降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由于正反应方向吸热,T>100℃,故答案为:大于、正反应方向吸热,反应向吸热方向移动,故温度升高;②平衡时,c(NO2)=0.120mol•L﹣1+0.002mol•L﹣1•s﹣1×10s×2=0.16mol•L﹣1,c(N2O4)=0.04mol•L﹣1﹣0.002mol•L﹣1•s﹣1×10s=0.020mol•L﹣1,K2==1.28mol/L,故答案为:1.28mol/L;(3)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压强增大,正反应方向气体体积增大,增大压强向着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故答案为:逆反应、对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影响平衡的因素、平衡常数影响因素、化学反应速率的计算等,难度不大. -20-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地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德阳市第五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德阳五中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英语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语文上学期期中试题
四川省德阳五中高二数学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27:07
页数:20
价格:¥3
大小:292.8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