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安徽省桐城市第十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第六次月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5

2/15

剩余1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安徽省桐城市第十中学2022届高三第六次月考理科综合试题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共300分。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Cl-35.5K-39Ca-40Fe-56Cu-64Ag-108第I卷(选择题共12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7.科学家通过如下反应:O2+PtF6=O2PtF6,第一次制得氧所形成的正价盐。研究表明O2PtF6是离子化合物,其中阴离子为PtF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化合物既含离子键,也含有共价键B.该反应证明O2能氧化PtF6C.22.4LO2参与该反应时,转移1mol电子D.34.1gO2PtF6含有5.42×1022个原子8.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pH=0的溶液中:Cl-、Na+、K+、C6H5—O-(C6H5-为苯基)B.加入铝屑有氢气放出的溶液中:NH4+、K+、HCO3-、Br-C.在H2SO3溶液中:HSO3-、K+、Cl-、Ba2+D.在葡萄糖(C6H12O6)溶液中SO42-、MnO4-、K+、H+9.下列操作或仪器的选用正确的是10.如图所示,在金属杠杆两端分别用导线连接质量、体积都相同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保持杠杆平衡,慢慢向水槽中滴加CuSO4浓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段时间后,铁球上会有大量红色固体附着B.一段时间后,杠杆B端升高A端降低C.滴入CuSO4后,溶液中的阴离子向Cu球方向移动D.若杠杆为绝缘体材料制成,则杠杆始终保持平衡11.少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体积不变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恒定温度下分解:H2NCOONH4(s)2NH3(g)+CO2(g)Δ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氨气体积分数不变时,该分解反应达到平衡B.升高温度,该反应平衡常数增大C.平衡后若缩小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保持不变D.加入少量的氨基甲酸铵可使正反应速率增大-15-12.下列事实与其对应的方程式解释均正确的是()A.0.05mol/LNaH2PO4溶液pH<l的原因:nah2po4=na++2h++po43-b.lmoln2与3molh2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73kj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73kj molc="">c(CH3COO-)第II卷(非选择题共180分)25.(14分)化合物YX2、ZX2中X、Y、Z都是前三周期元素,X与Y同周期,Y与Z同主族;Y的一种核素的质量数为14,中子数为8;X原子最外层的p轨道中有一个轨道填充了2个电子。则:(1)写出Z的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从电负性角度分析,X、Y和Z元素的非金属活泼性由强至弱的顺序为(用元素符号填写)。(2)YX2的分子构型是,YX2的熔沸点比ZX2(选填“高”或“低”),理由是。(3)氧化物MO的电子总数与ZY的相等,则M为(填元素符号)。MO是优良的耐高温材料,但却不是很好的耐酸材料,其原因是(用离子方程式解释):。(4)YX2和ZX2化学式相似,但结构和性质有很大不同。YX2中Y与X原子间形成σ键和π键,ZX2中Z与X原子问不形成上述π键。从原子半径大小的角度分析,为何Y、X原子间能形成π健,而Z、X原子间不能形成上述π键。26.(16分)γ-聚谷氨酸(γ-PGA)是一种具有水溶性、可生物降解、可食用的对人体和环境无毒的高分子聚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等领域。下图是根据实际需要和目的,对γ-聚谷氨酸(γ-PGA)中的羧基进行化学修饰的路线,其中B、C、F均为高分子化合物。已知:a.b.请回答:(1)γ-PGA的单体的结构简式为。B→C的反应类型是。(2)γ-PGA与NaHCO3溶液反应,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15-(3)下列关于CH3CH=CH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a.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b.它的同分异构体环丙烷属于饱和烃c.与HBr发生加成反应可得到两种产物d.可以用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鉴别丙烯和丙炔(4)D的核磁共振氢谱有4个吸收峰,D发生银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E与邻苯二甲酸()反应生成的产物DBP(C16H22O4)是广泛使用的增塑剂之一。DBP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其中符合下列条件的DBP的同分异构体有种,写出其中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a.1mol化合物能与2molNaHCO3反应b.苯环上只有两个取代基,且相同c.苯环上的一氯取代物有三种27.(15分)磷酸亚铁锂LiFePO4是一种新型汽车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某化工厂以铁红、锂辉石LiAl(SiO3)2(含少量Ca2+,Mg2+的盐)、碳粉等原料生产磷酸亚铁锂。其主要工艺流程如下:已知:2LiAl(SiO3)2+H2SO4(浓)Li2SO4+Al2O3•4SiO2•H2O↓温度/℃20406080溶解度(Li2CO3)/g1.331.171.010.85溶解度(Li2SO4)/g34.232.831.930.7(1)从滤渣I中可分离出Al2O3,如下图所示。请写出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2)滤渣II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3)向滤液II中加入饱和Na2CO3溶液,过滤后,用“热水洗涤”的原因是______。(4)写出在高温下生成磷酸亚铁锂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5)磷酸亚铁锂电池总反应为:FePO4+LiLiFePO4,电池中的固体电解质可传导Li+试写出该电池放电时的正极反应:______。若用该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池电极均为惰性电极)当电解池两极共有4480mL气体(标准状况)产生时,该电池消耗锂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28.(13分)实验室中可用盐酸滴定的方法测定Na2CO3或NaHCO3的含量。测定Na2CO3时,若用酚酞作指示剂,逐滴加入盐酸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时Na2CO3完全转化为NaHCO3-15-;测定NaHCO3时,若用甲基橙作指示剂,逐滴加入盐酸至溶液由黄色变橙色时NaHCO3完全转化为CO2逸出。(1)分别写出上述转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某天然碱的化学式为xNa2CO3·NaHCO3·2H2O,为了测定其组成,取0.3320g样品于锥形瓶中,加适量蒸馏水使之溶解,加入几滴酚酞,用0.1000mol·L-1的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消耗盐酸20.00mL;再向已变无色的溶液中加入几滴甲基橙,继续用该盐酸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橙色,又消耗盐酸30.00mL。①实验时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胶头滴管、锥形瓶、____________。②该天然碱化学式中x=_________。(3)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中制备Na2CO3,假设产品中含有少量NaCl、NaHCO3杂质,设计实验方案进行检验,完成下表。限选试剂:0.1000mol·L-1盐酸、稀硝酸、AgNO3溶液、酚酞、甲基橙、蒸馏水实验步骤结果分析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之溶解,_____________________。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产品中含有NaCl。步骤2:另取少量样品于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使之溶解,加入几滴酚酞,用0.1000mol·L-1盐酸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无色,记录消耗盐酸的体积V1。_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消耗盐酸的体积V2。____________,说明产品中含有NaHCO3。参考答案1.【答案】C【解析】选项A正确,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是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发生了细胞膜融合。选项B正确,分泌蛋白的加工和修饰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修饰,发生了细胞器膜的融合。选项C错误,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是发生在膜外进行的,无融合。选项D正确,抗体是蛋白质,浆细胞产生抗体,是分泌蛋白的和分泌,发生了膜的融合。-15-【解析】本题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为载体,考查获取利用信息、图形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该细胞中没有同染色体,且所有非同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能完成受精作用;该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等位基因B和b,说明细胞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该细胞中含有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共4条染色单体,且该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正常情况下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就分离,故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不可能同时含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即B和b所在的染色体一般不可能是X染色体。【解析】根据题意是O2PtF6离子化合物,因此含有离子键,它的阴离子PtF6—为原子团含有共价键,A正确。在该反应中O2为还原剂,B错误;C无标准状况错误;D中为0.1mol,原子数为5.42×1023。8.【答案】C【解析】A中C6H5—O-不能存在与酸性条件下;B无论溶液酸碱性不能HCO3-与大量共存;DMnO4-氧化葡萄糖。9.【答案】C【解析】A滴定管应为酸式;B收集气体应为向上排空;D互溶液态混合物采用蒸馏分离。10.【答案】B【解析】滴加CuSO4浓溶液后形成原电池,Fe为负极,铜为正极,铁球消耗质量变轻,铜球上有铜析出质量增加,。因此A错误,B正确;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C错;D中铜在铁球上析出,铁球增变重,D错。11.【答案】B【解析】A中各气体比值恒定,体积分数为定值,不能作为平衡标志;C平衡左移,固体质量增加;D加入固体不影响速率。12.【答案】D【解析】A电离方程式错误;B应大于-73kJ/mol;C应水解生成Al(OH)3沉淀。13.【答案】C【解析】A根据Kw可计算出;B分子分母同乘以c(H+)就成为K/Kw,只与温度有关,正确;C中NaOH不足;D依据电荷守恒正确。【解析】设地球的密度为ρ,则在地球表面,重力和地球的万有引力大小相等,有:,-15-由于地球的质量为,所以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可写成:根据题意有,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故在深度为R-r的井底,受到地球的万有引力即为半径等于r的球体在其表面产生的万有引力,当r<R时,g与r成正比;当r>R后,,g与r平方成反比故选A。17.【答案】D【解析】A.演员甲被抛出的初速度为v0,,,解得:.所以A错误。演员甲运动的时间为:,解得:,所以B错误。演员甲的重力做功:,所以C错误演员乙和演员丙对甲做的功为,所以D正确18.【答案】C【解析】A、在每个周期的第一秒和三秒内,带电粒子的加速度大小为,第二秒的加速度大小为,可得a2=2a1,粒子在第1s内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运动,第2s内沿反向做匀减速运动,5s末速度减为零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B、0-3s内,电场力的冲量-15-,根据动量定理知,第3s末的速度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电场力做功为零.故B错误.C、在第1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第2s内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5s末速度减为零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s后反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3s末速度为零,根据运动的对称性知,3s末带电粒子回到出发点.故C正确.D、0-4s内,电场力的冲量不等于零,根据动量定理知,4s末的速度不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电场力做功不为零.故D错误.故选:C.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运动的情况比较复杂,由于不同时段受力情况不同、运动情况也就不同,若按常规的分析方法,一般都较繁琐,较好的分析方法就是利用带电粒子的速度图象分析.19.【答案】A【解析】在滑动变阻器滑动头P自a端向b端滑动的过程中,外电路电阻减小,电输出电流变大,路端电压减小,R1两端电压升高,故a点的电势降低,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变大;因R2与R3并联,R2两端电压降低,故电容器C两端电压降低,电容器C所带电荷量减少,选项A正确,B、C、D错误.20.【答案】C【解析】最终粒子在电场力和洛伦兹力作用下处于平衡,根据,又流量,联立两式解得:;根据根据压力差与液体所受阻力相等,解得:,所以C答案正确21.Ⅰ.【答案】⑴0.678m/s,(2)1.60m/s2~1.57m/s2均可【解析】(1),(2),,,即可解得aⅡ.【答案】(1)ADE(2)L2(3)系统误差解析:(1)利用平抛运动解得物体的出桌面的速度,需要知道桌面到地面的高度h,小物块抛出点到落地点的水平距离L,求物体动能还应知道物体质量m,所以选择ADE.(2)功与速度的平方成正比,速度与水平距离L成正比,所以功与L的平方成正比,L2为横坐标作图,才能得到一条直线。(3)小物块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引起的误差不能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减小。所以是系统误差。Ⅲ.【答案】①.连线如图②.B③.左,0④.3.0×103(3.0k)【解析】②认为当变阻器的滑片P不动时,无论电阻箱的阻值如何增减,两点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变阻器需满足,C答案电流不满足,,所以选择B.③.从保护电路角度。所以填“左,0”。④.两点间的电压保持不变,则,变形得-15-根据图像的斜率和截距,即可求出。22.【答案】(1)m=3kg,(2)【解析】(1)当力F的水平分力小于摩擦力或者垂直分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就不能维持在长木板上运动,则有:F1cosα=μ(mg−F1sinα),F2sinα=mg解得:m=3kg,(2)物块A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则,,综合上式解得:根据:,,解得,撤去F后物块A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则:,解得根据:解得:物块A沿水平面上运动总位移:xO45°B(v0EyM23.【答案】(1)第一次经过OM时的坐标为(-1m、1m)(2)(3)【解析】⑴粒子进入磁场,根据左手定则,粒子做3/4的圆周运动后经过OM,根据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有:,=1m故第一次经过OM时的坐标为(-1m、1m)⑵粒子第二次进入磁场,速度不变,则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半径也为R,故进入电场时离x-15-轴的高度为2R,根据动能定理,粒子到达x轴的动能有:⑶因粒子第二次进入电场做类平抛运动,故到达x轴时的水平分速度为v0,竖直方向:xO45°B(v0v0EyO1RM所以从类平抛开始,粒子第一次到达最高点离x轴的竖直高度为第二次到达最高点离x轴的竖直高度为……第n次到达最高点离x轴的竖直高度为故从类平抛开始,在竖直方向上往返的总路程为:故在电场中运动的竖直方向上总路程:24.【答案】(1)2.9m(2)12N,方向竖直向上(3)不能返回到P点。6次【解析】(1)由平抛运动知识分析得出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出………或用运动学解:-15-(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有D点受力分析得:由牛顿第三定律得:对轨道的压力FD大小为12N,方向竖直向上。(3)假定从斜面返回后,能达到的高度低于P点,则达到此高度处时的速度为零。设滑上斜面的高度为,返回后运动到轨道的高度为,并选择水平地面为势能零点。则最初具有的机械能:第一次滑上斜面时,由功能关系可得:第一次返回圆周轨道时,得得出:计算得出,小于圆周轨道的半径,所以上述假设成立,即不能返回到P点。由上述过程的推导可知滑块从圆轨道上的一点返回时具有的机械能为滑块再次达到斜面的高度与滑块再次返回圆轨道的高度的关系为:-15-,由此可以进一步推导得出:进一步代入数据可得:再由题意得:,求解得出只有n=1、2、3才成立。所以还可以有6次通过圆轨道上距水平地面高度为0.02m的某点。7.【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是O2PtF6离子化合物,因此含有离子键,它的阴离子PtF6—为原子团含有共价键,A正确。在该反应中O2为还原剂,B错误;C无标准状况错误;D中为0.1mol,原子数为5.42×1023。8.【答案】C【解析】A中C6H5—O-不能存在与酸性条件下;B无论溶液酸碱性不能HCO3-与大量共存;DMnO4-氧化葡萄糖。9.【答案】C【解析】A滴定管应为酸式;B收集气体应为向上排空;D互溶液态混合物采用蒸馏分离。10.【答案】B【解析】滴加CuSO4浓溶液后形成原电池,Fe为负极,铜为正极,铁球消耗质量变轻,铜球上有铜析出质量增加,。因此A错误,B正确;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C错;D中铜在铁球上析出,铁球增变重,D错。11.【答案】B【解析】A中各气体比值恒定,体积分数为定值,不能作为平衡标志;C平衡左移,固体质量增加;D加入固体不影响速率。12.【答案】D【解析】A电离方程式错误;B应大于-73kJ/mol;C应水解生成Al(OH)3沉淀。13.【答案】C【解析】A根据Kw可计算出;B分子分母同乘以c(H+)就成为K/Kw,只与温度有关,正确;C中NaOH不足;D依据电荷守恒正确。14.【答案】A【解析】A、两光束射到O′点时的入射角都等于在玻璃砖底边的折射角,根据光路可逆性可知,从O′-15-点射出时折射角都等于在玻璃砖底边的入射角,而在玻璃砖底边两光束平行射入,入射角相等,所以从O′点射出时折射角相同,两光束重合,则从O′点射出的一定是一束复色光.故A正确.B、由图知玻璃砖对b束光的偏折角大于对a束光的偏折角,则玻璃砖对b束光的折射率大于对a束光的折射率,因为蓝光的折射率比红光大,所以若两束光为红光和蓝光,则从b点入射的是蓝光,故B错误.C、若增大两束光的入射角,光线射到圆弧面的入射点向右移动,入射角将减小,不可能发生全反射,故C错误.D、若将Ⅰ光的入射点a左移一点,光线将射到O′左侧,入射角不再等于在玻璃砖底边的折射角,则折射角也不等于在玻璃砖底边的入射角,所以两束平行光的出射光线一定不平行,故D错误.故选:A.25.【答案】(1)1S22S22P63S23P2(2分)O>C>Si(2分)(2)直线型(1分)低(1分)CO2为分子晶体,SiO2为原子晶体(2分)(3)Mg(2分)MgO+2H+=Mg2++H2↑(2分)(4)Si原子半径较大,Si、O原子间距离大,p轨道肩并肩重叠程度小,不能形成稳定的π键。(2分)【解析】X、Y、Z分别为O、C、Si.26.【答案】(1)(2分)取代反应(1分)(2)生成无色气体(2分)(3)abc(3分)(4)CH3CH2CH2CHO+2Ag(NH3)2OHCH3CH2CH2COONH4+2Ag↓+3NH3+H2O(3分)(5)12(3分)(2分)【解析】(2)能与NaHCO3溶液反应的有机物含有羧基,且生成CO2气体。(3)b环烷烃属于饱和烃。27.【答案】(1)Al3++3NH3·H2O=Al(OH)3↓+3NH4+(2分)(2)Mg(OH)2、CaCO3(2分)(3)Li2C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热水洗涤可减少Li2CO3的损失。(2分)(4)2FePO4+Li2CO3+2C==LiFePO4+3CO↑(3分)(5)FePO4+Li++e-=LiFePO4(3分)1.4g(3分)【解析】本题按照安徽高考常见流程形式设题,考虑到2022年考试说明电化学的变化,因此在该题中加入电化学相关知识。28.【答案】(1)CO32-+H+=HCO3-(2分)HCO3-+H+=CO2↑+H2O(2分)(2)①酸式滴定管(1分)②2(2分)(3)实验步骤结果分析步骤1:滴加足量稀硝酸酸化,再滴加几滴AgNO3溶液(2分)-15-步骤2:再向已变无色的溶液中滴加几滴甲基橙,继续用该盐酸滴定至溶液由黄色变为橙色(2分)V2>V1(2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双指示剂的滴定与计算结合的问题,同时考查学生对实验探究题的分析能力。1.【答案】C【解析】选项A正确,植物体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是用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发生了细胞膜融合。选项B正确,分泌蛋白的加工和修饰需要内质网、高尔基体加工修饰,发生了细胞器膜的融合。选项C错误,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是发生在膜外进行的,无融合。选项D正确,抗体是蛋白质,浆细胞产生抗体,是分泌蛋白的和分泌,发生了膜的融合。2.【答案】C【解析】比值大于1说明释放的CO2的量大于吸收的O2量,有无氧呼吸,A正确。第20天时对照组的比值大于处理组的比值,而两者环境O2量相同,即对照组无氧呼吸大于处理组B正确。第40天对照组的比值等于2,即无氧呼吸释放的CO2的量和有氧呼吸释放的CO2的量相等,则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3倍,C错误。从图中数字可知贮藏蓝莓前用CO2短时处理,能抑制其在贮藏时的无氧呼吸D正确。3.【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基因突变、基因控制生物性状等知识。根据题目信息可判断,物质G的合成路线是E→A→C→B→D→-15-G;类型5不加入E不能生长,加入A、B、C、D、G均能生长,说明其合成A的能力受阻;类型2不加入A、C、E,均不能生长,加入B、D和G均能生长,说明其合成A、合成C、合成B的能力受阻。4.【答案】D【解析】本题以细胞减数分裂过程为载体,考查获取利用信息、图形分析判断、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该细胞中没有同染色体,且所有非同染色体排在赤道板上,说明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经减数第二次分裂得到的子细胞为生殖细胞,能完成受精作用;该细胞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了等位基因B和b,说明细胞中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该细胞中含有2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共4条染色单体,且该细胞中含有1个染色体组;正常情况下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就分离,故该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的细胞不可能同时含有X染色体和Y染色体,即B和b所在的染色体一般不可能是X染色体。5.【答案】C【解析】甲图中a点表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是由于K+外流引起的,A项正确;甲图中b点表示动作电位,动作电位是由于Na+内流引起的,B项正确;b点时电位差产生的离子运输动力与浓度差产生的离子运输动力相抵消,即此时膜外Na+浓度仍大于膜内的,同理c点时膜内K+浓度高于膜外的,c点时Na+浓度的情况与b点时的情况相同,C项错误;cd段产生的原因是需要将内流的Na+和外流的K+还原到原的位置,这就需要Na—K泵的作用,该过程需要消耗能量,D项正确。6.【答案】D【解析】猫头鹰和食虫鸟只有捕食关系无竞争关系,A错;草原生物群落不仅有水平结构也有垂直结构,B错;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错;根据0.5÷(20%)2+0.5÷(20%)3=75(克),D正确。29.(1)【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1)Ⅱ温度(2)暗反应[H]和ATP(3)叶绿体基质白天干旱条件下,仙人掌气孔关闭,CO2的不足,这种特殊的CO2固定途径使仙人掌在有光时光合作用仍能正常进行(答案合理即可)(2分)(4)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细胞器内含有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色素和酶(2分)【解析】(1)对照组之间只能有一个变量不同,只有曲线Ⅱ符合要求。比较曲线Ⅰ和Ⅱ,当光照强度达到饱和点后,因CO2过量,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外界因素应为温度。(2)光反应需要的酶较少,主要受光照强度的影响,暗反应是一系列的酶促反应,受温度的影响较大。(3)卡尔文循环是暗反应的一部分,其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干旱条件下,植物因防止水份过度蒸发而关闭气孔,导致光合作用的原料——CO2不足,仙人掌在夜间固定CO2,白天释放CO2用于光合作用,保证了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2)【答案】(每空1分,共8分)(1)用于各营养级生物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2)11.2%(3)871.27×102千焦/m2/年786.07×102千焦/m2/年增多(4)不属于(5)100偏大【解析】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根据表中GP的数量关系,可知能量流动的渠道是②→④→①→③,④、①分别为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能量在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之间的传递效率为15.91/141.20*100%=11.2%。输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即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总量(为871.27×-15-102千焦/m2/年)。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出是通过呼吸作用所散失的热能,该生态系统散失的总的热能为12.23+501.58+0.54+79.13+192.59=786.07,即786.07×102千焦/m2/年,可见,输入的能量大于输出的能量,因此,该生态系统有机物总量会增多。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为生产者同化作用固定的能量的一部分。假设种群的密度为a,则有关系:a50=2022,a=100个/hm2;如果第一次被捕获的个体以后更难被捕获,则第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志的个体数10可能比实际少,从而使结果偏大。30.【答案】(除注明外,每空2分,共15分)(1)免疫分子Ⅵ(2)淋巴因子(3)A、B、D(4)A(5)①、②、③(6)(3分)【解析】(1)人体免疫系统是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组成的。细胞I是效应T细胞,细胞II是记忆细胞,细胞III是B细胞,细胞IV是B细胞,细胞V是记忆细胞,细胞VI是效应B细胞。(2)细胞I是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可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裂解,抗原释放后由抗体消灭,同时效应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加强其他细胞的杀伤能力。(3)巨噬细胞能吞噬病原体,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解酶,可水解抗原,细胞中合成分泌蛋白较多,细胞中消耗的ATP较多。(4)图中①过程为巨噬细胞吞噬处理抗原,该过程为非特异性免疫反应。(5)过程①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过程②、③能特异性识别抗原。31.(1)【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⑴四ABDV(2分)生殖隔离⑵秋水仙素高有丝分裂中⑶染色体易位(2分)不一定4e、ee(2分)【解析】(1)根据信息判断,子一代染色体组成为ABDV,该生物体细胞中不含有同染色体,高度不育。(2)秋水仙素处理F1,使子一代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组成为AABBDDVV。(3)簇毛麦1条染色体上抗白粉基因e移到普通小麦染色体上,该变异为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抗白粉病基因可能有1个或2个会导入同一小麦染色体上,故减数分裂过程中抗白粉病基因与另一个抗白粉病基因可能分离,也可能同时进入一个子细胞。含有抗白粉病基因的细胞中可能含有1个或2个抗白粉病基因。(2)【答案】(除注明外,每空1分,共9分)(1)限制性内切酶(2)HindⅡ和PartⅠ(2分)(3)显微注射技术DNA分子杂交(4)核移植胚胎移植(5)胚胎分割促性腺激素【解析】(1)切割目的基因时利用了酶的专一性,通常利用的酶是限制性内切酶。(2)根据题中信息及所学的相关内容,能与—TCGA-互补配对的是-AGCT,能与-TCGA-互补配对的是-ACGT-,则在构建含GFP的重组质粒A时,应选用的限制酶是HindⅡ和PartⅠ。(3)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常用的方法为显微注射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进入受体细胞的方法为DNA分子杂交。(4)目前还不能用类似植物组织培养的方法获得完整的动物个体,用动物体细胞克隆的动物,实际上是通过核移植实现的。通过胚胎移植可将早期胚胎移入猪的子宫中。(5)采用胚胎分割移植技术,可获得多个后代。也可以将已培育的转基因克隆母猪利用促性腺激素处理,使之超数排卵,从而提高其繁育能力。-15-</l的原因:nah2po4=na++2h++po43-b.lmoln2与3molh2在某密闭容器中反应放出73kj热量,则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73kj>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1:22:54 页数:15
价格:¥3 大小:642.8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