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初中
>
化学
>
北京市三帆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北京市三帆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36
2
/36
剩余34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2022学年北京市三帆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一分,共30分)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鲜奶制酸奶B.黄豆酿酱油C.糯米酿甜酒D.水果榨果汁 2.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4.下列物质的主要用途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冷冻麻醉B.氢气作燃料C.氧气用于炼钢\nD.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 5.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6.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 7.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常需要在高温条件下用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作保护气.下列各组气体中都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N2O2B.N2ArC.CO2COD.N2H2 8.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不能说明的是( )A.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D.呼出的气体不全是二氧化碳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 10.下列符号可以表示两个镁离子的是( )A.2MgB.Mg2C.2Mg2+D.M+2g 11.科学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直接产生,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nA.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最小微粒是分子C.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发生变化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案 12.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铁制菜刀生锈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火药爆炸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 13.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请模仿图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①”处应填( )A.291B.174C.117D.57 14.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白色烟雾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电解水﹣﹣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分别产生氧气和氢气 15.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磷+氧气五氧化二磷B.氧化汞汞+氧气C.氢气+氧气水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 16.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氧气、二氧化碳、空气B.二氧化碳、氧气、空气C.空气、氧气、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空气、氧气 \n17.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的特性不对应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隔B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AB.BC.CD.D 18.空气质量指标中,下列哪组可能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B.二氧化硫、氧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氢气、氧气D.二氧化氮、氮气、可吸入颗粒物 1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 20.下列关于H2O2、C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2个氧原子 21.下列关于S、S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等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数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⑥S2﹣比S稳定.A.①④⑤B.①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 22.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使用的是钛合金板,将钛(Ti)放在海水中数年后取出仍光亮如初.下列关于钛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钛酸亚铁(FeTiO3)属于氧化物B.二氧化钛(TiO2)中含有氧分子\nC.钛单质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D.Ti可以表示钛元素,也可以表示1个钛分子,还可以表示钛单质 23.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增大 24.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 25.用下列装置进行试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收集H2B.收集O2C.\n检验CO2D.监控气体流速 26.“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27.叠氮化钠(NaN3)可用作汽车司机安全保护带的气源,其中的阴离子为N3﹣,N3﹣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 )A.3,2B.3,4C.21,20D.21,22 28.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①图Ⅰ烧杯中的水:形成密闭系统,观察检查时的现象②图Ⅱ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O2的体积③图Ⅲ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④图Ⅳ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 29.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A.B.C.D.\n 30.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不能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只有③ 二、填空题(共36分)31.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属于单质的是 ,含有氧元素的有 . 32.(10分)(2022秋•北京校级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水分子不断运动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2)图2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当试管A中气体的体积为4mL时,试管B中气体体积约为 ml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组成.(3)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呈黄色,有异味.现对水样作如下处理: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填操作名称).要除去水中的异味,可以加入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n(4)硬水会给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以采用区分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 ,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硬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 .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通过上述叙述,你推断碳酸氢钙的一点物理性质是 .(5)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填字母序号)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B.未喝完的水随手扔掉C.用不间断断的流水冲洗碗筷D.洗手使用洗手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 33.(12分)(2022秋•北京校级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 .构成氯化钙的微粒是 (2)现有下列微粒:①2O②2O2③AL3+④SO42+,其中能表示2个分子的是 (填序号):由③和④两种微粒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3)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用序号填空.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4)根据图所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①1个A分子和 个原子构成.②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③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填序号).a.有氧化物生成b.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c.反应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d.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④B和C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 . 三、实验题(21分)34.根据图回答问题\n(1)仪器a的名称是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装置字母,下同).(3)若用A装置制备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若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填序号).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氧气瓶③收集气体后,将氧气瓶上玻璃片移除水瓶④试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除水面熄灭酒精灯若要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图装置 (填序号) 35.下列图示是我们熟悉的两个化学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1)图1试验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实验中若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为 (给出一种合理的答案).(2)图2所示可观察到“铁树”上没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填字母,下同).A.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氢分子有一定质量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 36.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n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实验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取一只250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木炭燃烧得更旺,① 5【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不能证明收集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其原因是 .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实验记录】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加入足量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mL.)收集200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现象: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现象: 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数据记录】实验次序12345B中剩余水体积/mL4042394138^【数据处理】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37.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实验方案]同学们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他们认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反思与改进]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 .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个改进方案.方案一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向两个充满SO2的200mL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n10mL水和NaOH溶液,振荡,对比.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乙同学认为由于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因此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试分析导致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他认为若改变注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 (填序号).a.15mLb.8mLc.5mLd.3mL方案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两个充满SO2的300mL集气瓶中分别加入6mL水和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对比.倒吸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液体体积完全相同丙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也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你认为导致吸入液体的体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 四、计算题38.已知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2H4O2).在家庭中,醋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请列式计算:(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2)醋酸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2022-2022学年北京市三帆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n 一、选择题(每题一分,共30分)1.下列食品、调味品的制作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鲜奶制酸奶B.黄豆酿酱油C.糯米酿甜酒D.水果榨果汁【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鲜奶制成酸奶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黄豆酿酱油的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糯米酿甜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水果榨果汁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n2.在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78%的是( )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组成判断,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答】解:空气由氮气(N2)、氧气(O2)、稀有气体(He、Ne、Ar)、二氧化碳(CO2)、其他气体和杂质(如H2O)五部分组成,按体积分数计算,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他气体和杂质占0.03%.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空气的组成,熟记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是解题的关键.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利用元素的分类,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进行判断解决即可.【解答】解: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其中铝铁属金属元素,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 4.下列物质的主要用途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氮冷冻麻醉B.氢气作燃料C.氧气用于炼钢D.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性质决定用途;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指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的物理性质是指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液氮冷冻麻醉,是利用了液氮蒸发吸热的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B、氢气作燃料,是利用了氢气的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C、氧气用于炼钢,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利用澄清石灰水检验二氧化碳气体,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用途是利用了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就是看利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 5.氢元素与氧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A.电子数不同B.质子数不同\n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考点】元素的概念.【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元素定义解答,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解答】解: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不同决定元素种类,不同种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质子数不同.故选B【点评】记住元素的概念是解答本题关健. 6.海水是重要的资源,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单质【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分析】海水中的金属元素一般是以化合态形式存在的.要根据生活实际情况进行正确的分析、判断.【解答】解:每千克海水中约含有钠10.62g、镁1.28g、钙0.40g等.这里的“钠、镁、钙”通常指的是元素.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中含有的成分的属性方面的问题. 7.焊接金属时,为了隔绝空气,常需要在高温条件下用化学性质稳定的气体作保护气.下列各组气体中都能作为保护气的一组是( )A.N2O2B.N2ArC.CO2COD.N2H2【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焊接金属时,因为金属在高温条件下易与氧气发生氧化反应,所以一般采用不与金属反应的气体作为保护气以避免金属与氧气接触,如氮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解答】解:氮气、稀有气体等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作为焊接金属的保护气;二氧化碳也不与金属反应,也可作为保护气;一氧化碳有毒,不能作为保护气;氢气在高温下容易爆炸,也不适合作为保护气,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应性质. 8.把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装有呼出的气体和普通空气的集气瓶内,观察到木条在空气瓶内燃烧更旺,由此不能说明的是( )A.空气由氮气和氧气组成B.呼出气体中氧气的含量比空气中小C.呼吸过程中消耗了氧气D.呼出的气体不全是二氧化碳【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低,又因为氧气越多燃烧越旺,所以燃着的木条在空气瓶中比呼出气体的瓶中更旺.【解答】解:\nA、空气的主要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此选项与题意不相符,所以A不正确;B、呼出的气体中大部分的氧气被人体吸收,并通过新陈代谢转变成二氧化碳,所以呼出的气体中氧气要比空气中含量低,所以B正确.C、呼出过程中氧气大部分被消耗,所以C正确.D、呼出的气体主要还是氮气,二氧化碳含量相对增加,所以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是人体对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进行实验探究,认真做好实验是解决此题的关键. 9.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B.C.D.【考点】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称量器-托盘天平;液体药品的取用;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浓硫酸的稀释方法:“酸入水,沿器壁,慢慢倒,不断搅.”B、注意标签位置、瓶塞的放置以及瓶口的距离;C、使用托盘天平时,“左物右码”;D、过滤时,要有玻璃棒的引流.【解答】解:A、稀释浓硫酸时,切不可将水倒进浓硫酸里.故A错误;B、试管口与容器口要紧挨紧靠,故B错误;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左放物质,右放砝码,故C正确;D、过滤时,需要有玻璃棒的引流,故D错误.故选:C.【点评】根据装置特点可以判断装置图的正误,根据操作要求可以判断操作是否符合实验室的规定,难度不大. 10.下列符号可以表示两个镁离子的是( )A.2MgB.Mg2C.2Mg2+D.M+2g【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n【分析】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Mg可表示2个镁原子,故选项错误.B、两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故选项错误.C、两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故选项正确.D、两个镁离子可表示为:2Mg2+,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离子符号的书写方法(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科学家发现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直接产生,反应模型如图所示,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分解反应B.反应中最小微粒是分子C.反应后原子个数不发生变化D.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案【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微观过程图,结合化学反应的实质及质量守恒的原因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根据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的类型等.【解答】解:A、该反应是二氧化碳分子分成氧原子和碳原子,氧原子再结合成氧分子,因此二氧化碳经过反应产生了氧气和碳,属于分解反应,故说法正确;B、观察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是氧原子和碳原子,故说法错误;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质量都没有发生改变,故说法正确;D、通过信息可知,氧气可通过高能真空紫外线照射二氧化碳直接产生,为制取氧气提供了新方法,故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类题是中考的热点题型,是对微观示意图的考查,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充分理解图中的信息,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2.下列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A.铁制菜刀生锈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C.火药爆炸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缓慢氧化是指物质与氧气发生的缓慢的氧化,不易被人发觉,能放出热量.\n【解答】解:A、铁制菜刀生锈是铁与水、氧气发生的缓慢的氧化反应,属于缓慢氧化,故符合题意;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热量,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故不符合题意;C、火药爆炸,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D、稀有气体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燃烧属于剧烈的氧化反应,缓慢氧化属于慢慢的氧化过程. 13.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中子数为174,相对原子质量为291,元素名称Ununseptium,符号Uus,请模仿图甲,将该元素对应信息编写到图乙中相应位置,“①”处应填( )A.291B.174C.117D.57【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科学家发现一种新元素,该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17,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其原子序数为117;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①”处表示的应为原子序数,则应填117.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 14.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冒出白色烟雾C.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D.电解水﹣﹣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分别产生氧气和氢气【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电解水实验.【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n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电解水时,与电源正负极相连的电极分别产生氧气和氢气,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 15.下列化学反应中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 )A.磷+氧气五氧化二磷B.氧化汞汞+氧气C.氢气+氧气水D.乙炔+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本题考查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化合是多变一,分解是一变多.【解答】解:A、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A错误;B、该反应是一变多,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误;C、该反应是多变一,属于化合反应,故C错误;D、是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既不是化合反应也不是分解反应,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较简单,注意从物质的类别和多少来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重点是掌握化合反应与分解反应的变化特征. 16.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二氧化碳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三个集气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分别是( )A.氧气、二氧化碳、空气B.二氧化碳、氧气、空气C.空气、氧气、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空气、氧气【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各种气体的性质不同判断: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氧气,空气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解答】解:燃着的木条在二氧化碳中会熄灭,因为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会继续燃烧,没有明显变化,因为空气中含有一定量氧气;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会剧烈燃烧,因为氧气有助燃性.根据现象,可判断气体依次是二氧化碳、空气、氧气;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助燃性和氮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要求同学们牢固把握课本基础知识. 17.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的特性不对应的选项是( )\n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隔B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是有质量的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给篮球充气,是因为是分子间有间隔,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解释正确.B、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选项解释正确.C、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故选项解释错误.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是因为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汞原子直接聚集成金属汞,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8.空气质量指标中,下列哪组可能是影响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 )A.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B.二氧化硫、氧气、二氧化碳C.二氧化碳、氢气、氧气D.二氧化氮、氮气、可吸入颗粒物【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质量日报的主要内容包括“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空气质量级别”“空气质量状况”,目前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解答】解:A.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故正确;B、氧气和二氧化碳不是污染物,人类的生存离不开氧气,故错误;C、二氧化碳、氢气、氧气都不是空气污染物,故错误;D、氮气不是污染物,为空气的主要成分,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空气质量报告内容,题目难度不大,空气质量报告内容主要是一些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的物质. 19.在一密闭容器中加入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运动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测得反应前及t1、t2时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n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7:5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4【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解答】解:A、反应过程中,甲和丁的质量减小,是反应物,乙的质量增加,是生成物,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该选项说法正确;B、丙在反应前后的质量不变,可能是催化剂,也可能既不是催化剂,也不是反应物和生成物,该选项说法正确;C、该反应中,乙、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4):(24﹣4)=7:5,该选项说法正确;D、该反应中,甲、乙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6﹣8):(32﹣4)=2:7,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20.下列关于H2O2、C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分子D.都含有2个氧原子【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应考虑H2O2、CO2、SO2都是纯净物,不含其它物质判断;B、根据物质的元素组成进行解答;C、考虑H2O2、CO2、SO2都是纯净物,都是由本物质的分子构成,不含其它物质的分子;D、这四种物质都是由该物质的分子构成,分子里都含氧原子.【解答】解:A、H2O2、CO2、SO2都是纯净物,不含其它物质;故A不正确;B、H2O2、CO2、SO2、O2四种物质都是纯净物,都含氧元素;故B正确;C、H2O2、CO2、SO2都是纯净物,不含其它物质的分子;故C不正确;D、这四种物质的每个分子里都含2个氧原子;故D不正确.故选B.\n【点评】对纯净物、混合物能加以分析和区分,熟悉物质元素的组成,对宏观概念和微观构成要分清,搞明白才能练习此类型题. 21.下列关于S、S2﹣两种粒子的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质子数相等②核外电子数相等③电子层数相同④质量几乎相等⑤最外层电子数相等⑥S2﹣比S稳定.A.①④⑤B.①④⑥C.①③④⑥.D.②③④【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题意,S2﹣是S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S2﹣是S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此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变,则①质子数相等;③电子层数不变,电子层数相同;由于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④质量几乎相等;S2﹣是S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此过程中,⑤最外层电子数发生了改变,②核外电子数发生了改变;S2﹣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S2﹣比S稳定.故①③④⑥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S2﹣是S原子得到2个电子得到的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雄伟壮观的国家大剧院主体建筑表面使用的是钛合金板,将钛(Ti)放在海水中数年后取出仍光亮如初.下列关于钛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钛酸亚铁(FeTiO3)属于氧化物B.二氧化钛(TiO2)中含有氧分子C.钛单质具有较强的抗腐蚀性D.Ti可以表示钛元素,也可以表示1个钛分子,还可以表示钛单质【考点】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A、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判断.B、根据的二氧化钛结构判断.C、根据钛的化学性质判断.D、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判断.【解答】解:A、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钛酸亚铁(FeTiO3)由三种元素组成,所以错误.B、二氧化钛(TiO2)是由二氧化钛分子构成的,其中不含有氧分子,所以错误.C、将钛(Ti)放在海水中数年后取出仍光亮如初,说明钛的化学性质不活泼,耐腐蚀,所以正确.D、Ti是钛的元素符号,也是物质钛的化学式,作为元素符号可以表示钛元素,也可以表示1个钛原子,作为化学式还可以表示钛单质,不能表示钛分子,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结构、性质、分类等基础知识,体现化学学科考查以教材为根本的原则,符合中考方向. \n23.某同学观察了如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氯化氢分子和氨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氯化氢和氨气能发生化学反应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有固体生成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瓶内压强增大【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科学探究.【分析】选用的两种药品浓盐酸和浓氨水都具有挥发性,分别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和氨气,两者接触会反应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氯化铵,产生白烟.从题目中我们可以看出,本题就是让我们根据分子的性质来解释实际问题,要求熟练的掌握分子的三个性质和分子定义,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氨分子和氯化氢分子在空中相遇,也验证了分子是不断运动的这条性质;B、氯化氢和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故发生了化学反应;C、氯化氢和氨气反应后的生成物为固体氯化铵.D、两瓶无色气体混合后,生成固体氯化铵,故瓶内压强减小,故D错误.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掌握微观粒子的特征,只有掌握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24.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A.甲、乙、丙气体都易溶于水B.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C.不可以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D.可以采用排水集气方法收集丙气体【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盛有可溶于水的气体的试管,在大气压强的作用下,气体溶于水后试管内液面上升;溶水性越强,试管内的液面越高;不易溶于水的试管内没有液体.所以观察图形可知,甲气体易溶于水,丙气体不易溶于水,乙气体处在甲气体和丙气体之间,据此判断ABCD的正确与否.\n【解答】解:A、丙气体是不易溶于水的,故A错误;B、应是甲气体比乙气体更易溶于水,而不是乙气体比甲气体更易溶于水,故B错误;C、甲气体易溶于水,我们只能说不可用排水法收集甲气体,而无法判断可否用排空气方法收集甲气体,故C错误;D、丙气体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图示的形式考查三种气体的溶水性,培养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和根据现象判断结论的能力. 25.用下列装置进行试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收集H2B.收集O2C.检验CO2D.监控气体流速【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分离物质的仪器;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专题】实验操作型;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采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B、根据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会上升考虑;C、根据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分析;D、根据氧气不易溶于水考虑.【解答】解: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短管进,长管出,操作正确;B、氧气的密度比水的密度小,会上升,氧气从长管进入,会从短管迅速跑出,不会将水排出,收集不到氧气,操作错误;C、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短管出,长管进,操作正确;D、氧气不易溶于水,进入水中会迅速溢出,所以通过气泡冒出的速度不同,来监控气体流速,操作正确.故选:B.【点评】在排水法收集气体时,气体要从短管进,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气体密度比空气大的从长管进,密度比空气密度小的从短管进. \n26.“超临界水”因具有许多优良特性而被科学家追捧,它是指当温度和压强达到一定值时,水的液态和气态完全交融在一起的液体.下列有关“超临界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它是混合物B.它是一种不同于水的新物质C.它的分子之间有间隔D.它的一个分子由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题干叙述的超临界水的特点以及有关物质的微观构成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超临界水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错误;B、超临界水是水的一种状态,不是新物质,错误;C、超临界水的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正确;D、超临界水的一个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水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结合题干提供的信息进行. 27.叠氮化钠(NaN3)可用作汽车司机安全保护带的气源,其中的阴离子为N3﹣,N3﹣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 )A.3,2B.3,4C.21,20D.21,22【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题意,N3﹣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是由1个N3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1个N3是由3个氮原子构成的,1个氮原子中含有7个质子和7个电子,则1个N3中含有21个质子和21个电子,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N3﹣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是由1个N3得到1个电子形成的,1个N3是由3个氮原子构成的,1个氮原子中含有7个质子和7个电子,则1个N3中含有21个质子和21个电子,N3﹣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则N3﹣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分别是21、22.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常见原子的质子数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8.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①图Ⅰ烧杯中的水:形成密闭系统,观察检查时的现象②图Ⅱ量筒中的水: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O2的体积③图Ⅲ集气瓶中的水:吸收放出的热量④图Ⅳ集气瓶中的水:冷却溅落熔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n【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实验操作中水的性质和作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①图Ⅰ烧杯中的水能形成密闭系统,观察检查时的现象,正确;②图Ⅱ量筒中的水能通过水的体积变化得出O2的体积,正确;③图Ⅲ集气瓶中的水吸收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二氧化硫,错误;④图Ⅳ集气瓶中的水能起到冷却溅落熔化物,防止集气瓶炸裂的作用,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实验操作中的水的作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即可. 29.提起压在容器中水面上方的活塞,容器中的水发生汽化,如图所示.下列选项中,最能表示水汽化后相同空间内粒子分布的是( )A.B.C.D.【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水汽化属于物理变化,分子组成不变,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进行解答.【解答】解:分子之间的间隔决定物质的状态,当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之间的间隔增大,但分子组成不变,故符合此条件的只有C.故选C【点评】知道当物质有液态变为气态时分子间隔增大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 30.下列装置中,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不能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只有③【考点】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实验操作型;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n【分析】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分析即可.装置气密性检验的原理是:通过气体发生器与附设的液体构成封闭体系,依据改变体系内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生成、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装置气密性的好坏,据此即可解答.【解答】解:①用手掌紧握烧瓶,若气密性良好,玻璃管中上升一段水柱,松手后水柱不下降,若气密性不好,则不会出现此现象,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②向外拉活塞,若气密性良好,则导管口会有气泡产生,若气密性不好则不会有气泡产生,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③要证明左右两瓶气密性是否良好的方法是:用注射器向左瓶充气,若左瓶气密性良好,则右瓶出现气泡,若左瓶气密性不好,则右瓶不会出现气泡;用注射器向右瓶充气,若右瓶气密性良好,则右瓶中伸入液面下的导管口会上升一段水柱,若右瓶气密性不好,则导管口不会上升水柱.可见要验证D装置是否漏气还需要注射器,若不添加其他仪器,也不改变装置结构,就不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④用手握住试管,试管内气体受热膨胀,在烧杯内若有气泡产生,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所以能检查出装置是否漏气.故选:D【点评】装置气密性的检验是常考的实验题,也是难点,这需要同学们在做这类题时多总结,多思考,这类题目不要死记硬背,关键是理解,等同学们见的这类题多了,问题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二、填空题(共36分)31.如图所示的五种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 BCE (填序号,下同),属于氧化物的是 D ,属于单质的是 A ,含有氧元素的有 ABCDE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物质的元素组成.【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氧气和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和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氧化物.氧气和液氧、氧气和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冰水、过氧化氢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解答】解: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氧气和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过氧化氢和水都属于混合物;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氧气和液氧中只有氧分子,属于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氧化物.氧气和液氧、氧气和臭氧、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冰水、过氧化氢和水中都含有氧元素;故答案为:BCE;D;A;ABCDE;\n【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物质的元素组成等,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32.(10分)(2022秋•北京校级期中)水是生命之源,人类的日常生活与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1)分析图1可知,在水蒸发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 AC ;A.水分子不断运动B.水分子之间间隔不变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D.水分子可以保持水的物理性质(2)图2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当试管A中气体的体积为4mL时,试管B中气体体积约为 2 ml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2H2O2H2↑+O2↑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 氢元素和氧元素 组成.(3)某实验小组从护城河中取了水样,观察到: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呈黄色,有异味.现对水样作如下处理:向水样中加入明矾搅拌溶解,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 过滤 (填操作名称).要除去水中的异味,可以加入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吸附性 ..(4)硬水会给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以采用区分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 肥皂水 ,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 加热煮沸 ,硬水在加热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之一是: Ca(HCO3)2CaCO3↓+H2O+CO2↑ .碳酸氢钙碳酸钙+二氧化碳+水.通过上述叙述,你推断碳酸氢钙的一点物理性质是 能够溶于水 .(5)下列生活中的做法不利于节约用水的是 BC (填字母序号)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B.未喝完的水随手扔掉C.用不间断断的流水冲洗碗筷D.洗手使用洗手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考点】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电解水实验;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空气与水.【分析】(1)水分子能够保持水的化学性质;(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3)过滤可以把不溶于水的物质出去;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色素和异味;(4)利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n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水中的碳酸氢钙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5)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要节约用水.【解答】解:(1)A.水分子不断运动的,该选项说法正确;B.水分子之间间隔变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氢、氧原子不发生改变,该选项说法正确;D.水分子不能保持水的物理性质,但是那个保持水的化学性质,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填:AC.(2)图2中通电一段时间后,当试管A中气体的体积为4mL时,试管B中气体体积约为2ml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O2↑,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故填:2;2H2O2H2↑+O2↑;氢元素和氧元素.(3)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要除去水中的异味,可以加入活性炭.这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故填:过滤;吸附性.(4)硬水会给生产带来许多不便,生活中可以采用区分硬水和软水的试剂是肥皂水,生活中硬水软化的方法是加热煮沸;加热煮沸时,溶解在水中的碳酸氢钙分解生成碳酸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HCO3)2CaCO3↓+H2O+CO2↑;通过上述叙述,你推断碳酸氢钙的一点物理性质是能够溶于水.故填:肥皂水;加热煮沸;Ca(HCO3)2CaCO3↓+H2O+CO2↑;能够溶于水.(5)A.洗菜的水用来浇花可以节约用水;B.未喝完的水随手扔掉会浪费水;C.用不间断断的流水冲洗碗筷会浪费水;D.洗手使用洗手液时暂时关闭水龙头,可以节约用水.故填:BC.【点评】加热煮沸时,硬水中的碳酸氢钙、碳酸氢镁等物质会分解析出碳酸钙和氢氧化镁,从而降低水的硬度. 33.(12分)(2022秋•北京校级期中)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 离子 .构成氯化钙的微粒是 氯离子、钙离子 (2)现有下列微粒:①2O②2O2③AL3+④SO42+,其中能表示2个分子的是 ② (填序号):由③和④两种微粒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Al2(SO4)3 .(3)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用序号填空.\n属于同种元素的是 AB ,属于金属元素的是 D ,化学性质相似的是 AC ,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 B .(4)根据图所示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①1个A分子和 5 个原子构成.②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CH4+H2O→CO+3H2 .③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bd (填序号).a.有氧化物生成b.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两种c.反应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d.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④B和C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 分子构成不同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氯化钙的微粒是氯离子和钙离子进行分析;(2)根据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具有微观意义,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硫酸铝进行分析;(3)根据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少于4个,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依据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进行分析;(4)①根据物质A的分子结构模拟图,判断其分子构成;②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确定反应的关系式;③根据反应微观示意图,结合选项进行分析;④根据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化学性质,对比B和C的微观结构模拟图,说明二者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解答】解:(1)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构成氯化钙的微粒是氯离子和钙离子;(2)化学式前面的数字具有微观意义,所以能表示2个分子的是②,铝离子和硫酸根离子形成的化合物是硫酸铝,化学式为:Al2(SO4)3;(3)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属于同种元素的是AB,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都少于4个,属于金属元素的是D,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微粒具有相同的化学性质,所以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C,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不相等的属于离子,所以属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是B;(4)①1个A分子由5个原子构成;②甲烷和水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表达式为:CH4+H2O→CO+3H2;\n③a、反应生成的一氧化碳属于氧化物,所以有氧化物生成,故a正确;b、该反应中含氢元素的化合物有甲烷和水两种,故b正确;c、反应后各元素的化合价均不变,氢元素的化合价由+1价变成0价,故c错误;d、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故d正确;故选:abd;④根据分子结构模拟图,B和C的化学性质不同,其根本原因在于分子构成不同.故答案为:(1)离子,氯离子和钙离子;(2)②,Al2(SO4)3;(3)AB,D,AC,B;(4)①5;②CH4+H2O→CO+3H2;③abd;④分子构成不同.【点评】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正确判断变化中的物质的分子构成,是解答本题的基础. 三、实验题(21分)34.根据图回答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 水槽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是 2H2O22H2O+O2↑ :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填装置字母,下同).(3)若用A装置制备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2KClO32KCl+3O2↑ ;若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①② (填序号).①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②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氧气瓶③收集气体后,将氧气瓶上玻璃片移除水瓶④试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除水面熄灭酒精灯若要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图装置 丙 (填序号)\n【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量气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受热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解答】解:(1)仪器a的名称是水槽.故填:水槽.(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因为反应不需要加热,所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故填:2H2O22H2O+O2↑;B.(3)若用A装置制备氧气,因为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应该是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若选用E装置收集气体时,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反应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瓶口,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开始反应后,等到气泡连续且均匀时,再将导管口移入氧气瓶.不正确的是:收集气体后,将氧气瓶上玻璃片移除水瓶;试验结束后,先将导管移除水面熄灭酒精灯.若要测定生成氧气的体积,应选用图装置丙,通过排入量筒中的水的体积即可判断生成氧气的体积.故填:2KClO32KCl+3O2↑;①②;丙.【点评】试验结束后,如果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后熄灭酒精灯,会导致水进入试管,把试管炸裂. 35.下列图示是我们熟悉的两个化学实验,请按要求回答问题\n(1)图1试验发生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3Fe+2O2Fe3O4 ,实验中若没有观察到火星四射的现象,可能的原因为 收集到的氧气纯度太低 (给出一种合理的答案).(2)图2所示可观察到“铁树”上没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为 红 色.该实验中没有涉及的性质是 B (填字母,下同).A.氢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氢分子有一定质量C.浓氨水具有挥发性.【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分析比较法;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可从燃烧的条件入手,结合铁丝的特殊性,从氧气的含量、铁丝的洁净程度、温度等方面进行分析、考虑,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2)从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②酚酞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③氨水是碱性的,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④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保持氨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氨分子分析解答;【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方程式为:3Fe+2O2Fe3O4;收集到的氧气纯度太低时,铁丝可能不燃烧;铁丝太粗,与氧气接触不充分,铁丝可能不燃烧;待铁丝上的火柴燃烧尽了,才将铁丝伸入集气瓶,铁丝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铁丝不燃烧,故答案为:3Fe+2O2Fe3O4;收集到的氧气纯度太低;铁丝太粗;(2)①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的;②酚酞试液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酸不变色,遇碱变红色;③氨水是碱性的,能够使酚酞试液变红;④由于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当氨分子运动到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时,和酚酞试液观接触,由于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分子,保持氨气的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是氨分子;氨分子能使“铁树”上浸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棉团由白色变成红色;故答案为:红;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铁丝的燃烧,还涉及到分子的运动,此题为基础性题型,但需学生活用所学知识. 36.小丽对家中的家用制氧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通过阅读说明书了解到家用制氧机的工作原理如下:加压时,装填在制氧机内部的分子筛吸附空气中的氮气,制取高浓度氧气.减压时,分子筛将所吸附的氮气排放.整个过程中,分子筛并不消耗.小丽用这台家用制氧机制取并收集了一袋气体,带到实验室对其进行研究.\n实验I:小丽欲通过以下实验验证所收集的气体是否为纯净的氧气.【实验记录】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取一只250mL的集气瓶,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所带气体,然后把一小块燃着的木炭插入集气瓶中木炭燃烧得更旺,① C+O2CO2 5【实验结论】收集的气体是纯净的氧气.【实验反思】老师指出上述实验不能证明收集的气体一定是纯净的氧气.其原因是 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得更旺只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含量为100%(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实验II:测定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并重复多次.【实验记录】实验操作,主要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及解释“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装置的气密性良好②加入足量药品,将装置连接固定③打开止水夹a和b,向A中缓慢鼓入一定量气体后关闭止水夹a和bA中水进入到B中,B中水的体积为200mL.)收集200mL气体(由压强差引起的误差忽略不计)④用凸透镜聚光引燃白磷现象: 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白烟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4P+5O22P2O5 ⑤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打开止水夹现象: B中部分水被吸入A中 收集的气体不是纯净的氧气【数据记录】实验次序12345B中剩余水体积/mL4042394138^【数据处理】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80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科学探究.【分析】实验I:\n【实验记录】:根据木条燃烧的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实验反思】: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得更旺只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含量为100%;故填:;实验II:【实验记录】:根据利用白磷燃烧测定氧气含量的原理回答:装置A中进入水的体积就是氧气的体积;【数据处理】:为了缩小误差,可求出另外4次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则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200mL﹣(42mL+39mL+41mL+38mL)÷4=160mL,并进一步计算出氧气的体积分数.【解答】解:实验I:【实验记录】木炭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故填:C+O2CO2;【实验反思】根据实验现象“木炭燃烧得更旺”可知,集气瓶中的氧气浓度很高,但不一定是纯净的氧气;故填:木炭在集气瓶中燃烧得更旺只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的含量高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不能说明集气瓶中氧气含量为100%(其他合理答案均可);实验II:【实验记录】结合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分析,由于白磷能与氧气反应,白磷燃烧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白烟,故反应后,集气瓶中因氧气的减少而使压强变小,待白磷熄灭并冷却到室温时,打开止水夹b,会看到B中部分水被吸入A中;故填:发出黄光,放出热量,冒出白烟;4P+5O22P2O5;B中部分水被吸入A中;【数据处理】根据题意,由于第1组数据偏差较大,存在明显误差,故在数据处理时已删去;为了进一步缩小误差,可求出另外4次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则小丽所带气体中氧气的体积为200mL﹣(42mL+39mL+41mL+38mL)÷4=160mL,故氧气的体积分数为=80%;故填:80.【点评】对于验证型实验探究,要熟记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根据给出的实验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和探究,并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的实验现象,来验证该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等. 37.某小组同学做“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老师建议在集气瓶底部放少量NaOH溶液吸收生成的SO2.这种做法引起了同学们的思考: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实验方案]同学们向充满SO2的软塑料瓶中迅速倒入一定量NaOH溶液,拧紧瓶盖,振荡,发现塑料瓶变瘪,他们认为SO2与NaOH发生了反应.[反思与改进]甲同学认为上述实验不够严谨,理由是 SO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于是同学们设计了如下两个改进方案.方案一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向两个充满SO2的200mL软塑料瓶中分别注入10mL水和NaOH溶液,振荡,对比.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乙同学认为由于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因此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了反应.试分析导致两个瓶子变瘪的程度完全相同的原因是\n 10mL水和10mL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将200mL的SO2完全吸收 .他认为若改变注入水和NaOH溶液的体积便可达到实验目的,注入液体的体积可以是 d (填序号).a.15mLb.8mLc.5mLd.3mL方案二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利用右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向两个充满SO2的300mL集气瓶中分别加入6mL水和NaOH溶液,一段时间后,打开止水夹,对比.倒吸入两个集气瓶中的液体体积完全相同丙同学认为上述方案也无法证明SO2与NaOH是否发生反应.你认为导致吸入液体的体积完全相同的原因是 有水倒吸入集气瓶,会使余下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 .丁同学思考后,将上述装置进行了改进,便达到实验目的.改进装置如图所示,你认为装置B的作用是 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中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碱的化学性质.【专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分析】[反思与改进]根据SO2易溶于水进行分析;方案一:根据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进行解答;方案二:根据SO2与NaOH反应后瓶内压强变小有水进入进行分析.【解答】解:[反思与改进]由于SO2溶于水中能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也会导致试管内气压减小,使塑料瓶变瘪,故填:SO2溶于水,也会出现塑料瓶变瘪的现象.方案一: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40体积SO2,10mL水就能吸收400mL二氧化硫,为了比较出明显的效果,需注入少量的水,溶解不了200mL的二氧化硫,应选3mL水,最多吸收120mL二氧化硫,故填:10mL水和10mL氢氧化钠溶液都能将200mL的SO2完全吸收;d方案二:SO2与NaOH反应后,瓶内压强变小,打开止水夹,有水倒吸入集气瓶,溶解余下的二氧化硫,故填:有水倒吸入集气瓶,会使余下的二氧化硫全部被吸收丁同学将装置进行了改进,置B的作用是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中,故填:防止水倒吸入装置A中\n【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SO2的性质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四、计算题38.已知食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其化学式为C2H4O2).在家庭中,醋酸稀溶液常被用作除垢剂.请列式计算:(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2)醋酸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考点】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相对分子质量为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元素的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解答;(3)根据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计算即可.【解答】解:(1)C2H40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76;(2)醋酸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3)=1:2;(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100%≈31.6%;答:(1)醋酸的相对分子质量是76;(2)醋酸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2;(3)醋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31.6%.【点评】本题是有关化学式的简单计算.解题时注意格式,计算要细心.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北京市东城区重点中学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练习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东城区北区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综合练习试题三含解析
北京市通州区普通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海淀区重点中学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中学高一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八中2022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三十九中2022届高三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
北京市苹果园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2届高三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北京市三帆中学2022学年八年级物理第一学期期末试题 新人教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22:28
页数:36
价格:¥3
大小:867.1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