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模拟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3

2/23

剩余2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1.看了《202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房屋倒塌C.火山喷发D.山体滑坡 2.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液态氧C.软水D.稀有气体 3.下列微粒中,与Na+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A.F﹣B.H2OC.NH4+D.OH﹣ 4.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发出白光B.放出热量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 5.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A.B.C.D. 6.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3C.+4D.+6 7.如图所示,向试管中加入哪种物质后,气球有可能鼓起来(  )A.冰块B.硝酸铵C.食盐D.氢氧化钠 8.相同数目的H2O和H2SO4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  )A.氢元素B.氢分子C.氢原子D.氢气9.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 10.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23\n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 11.下列变化中体现化学性质的是(  )A.镁条弯曲B.蓄电池充电C.矿石粉碎D.海水晒盐 12.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氮分子:2NB.2个氧离子:2O2﹣C.铝离子:Al+3D.4个氢原子:2H2 13.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B.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C.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1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B.将实验时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C.过滤时滤液不澄清可能是滤纸太薄D.点燃氢气前,检验氢气纯度 15.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A.a+m+nB.m﹣n+aC.m﹣n﹣aD.a﹣m﹣n 1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有(  )A.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C.给试管内药品加热,直接在药品处加热D.用外焰给盛有水的试管加热,试管与桌面成45°角 17.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于是就拿磁铁来吸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  )23\nA.假设B.实验C.做结论D.观察 18.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解释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冰水混合体是纯净物只含同一种分子即水分子C氢气可燃烧而氮气不可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原子重组成新的分子A.AB.BC.CD.D 19.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它的化学式为H2O2,它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和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它的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它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它只是由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 20.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物质.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丙氨酸之一,如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丙氨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α﹣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B.α﹣丙氨酸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3:2C.α﹣丙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D.构成该分子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  三、填空题21.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铁由      构成,二氧化硫由      构成. 22.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氖气五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1)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2)用在制作霓虹灯的是      ;(3)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4)能用于炼钢、气焊和医疗急救的      ;(5)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      . 23.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态氧;③四氧化三铁;④高锰酸钾;⑤二氧化碳;⑥自来水中23\n(1)属混合物的是      (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      ;(3)属于氧化物的是      ;(4)单质      (5)化合物      . 24.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硫离子      2个氢分子      3个铁离子      3个硫酸根离子      氧化镁中镁显+2价      . 25.如图是某矿泉水标签上的一部分.①表中所列部分共含有      种元素;②Ca2+中“2”的含义是      ;2H中的“2”表示      H2中的“2”表示      . 26.课堂上,老师给出了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列举了四位同学的观点:①      同学的观点不正确,其理由是      .②上述结构图表示了      元素.③上述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填序号)      . 27.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是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C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D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元素的名称是      ,B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C元素的单质由      构成,D的离子符号是      . 28.氧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物质.关于氧气的叙述有: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通常情况下,氧气无色无味;③氧气能支持燃烧;④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⑤氧气能供人呼吸;⑥氧气可使钢铁制品生锈;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1)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23\n(2)描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3)描述氧气用途的是      . 29.水是生命之源.(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      、过滤水中的杂质.(2)生活中常用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如何将硬水软化      .洗洁精可以洗掉油污是发生了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用      来检验;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属于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三、实验题3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图,请按要求回答:(1)现用氯化钠固体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置过程中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有      (填编号).(2)主要的实验步骤是:①计算:计算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和水的体积.②称量:a.使用称量仪器的第一步是(写出操作过程)      .b.称取      g氯化钠固体,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应选用      mL(填“10”、“50”或“100”)的计量仪器.③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导入容器中,然后加水使其溶解,并不断搅拌.④瓶装:将配置好的溶液装入上述仪器      (填仪器名称)并贴上标签.⑤误差分析: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31.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23\n(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式: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该气体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④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任写一条)  四、计算题32.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Vc”属于      (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2)“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3)“Vc”中含量最高的是      元素.(4)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时,这些“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片.  23\n2022-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九年级(上)期中化学模拟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40分)1.看了《2022世界末日》,许多人都感觉自然灾害的频发足以毁灭我们的地球,灾害中常有如下现象发生,其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冰雪融化B.房屋倒塌C.火山喷发D.山体滑坡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冰雪融化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B、房屋倒塌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火山喷发的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D、山体滑坡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  )A.空气B.液态氧C.软水D.稀有气体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据此结合常见物质的组成成分逐项分析即可.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B、液态氧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C、软水中含水、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 3.下列微粒中,与Na+的质子数和电子数都相同的是(  )A.F﹣B.H2OC.NH4+D.OH﹣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钠的原子序数为11,则Na+具有11个质子数,因原子变为阳离子要失去电子,则电子数为10,然后判断选项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F﹣中具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则不与Na+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故A错误;B、H2O中有10个质子和10个电子,而Na+具有11个质子数和10个电子,故B错误;C、NH4+中具有11个质子数和10个电子,则与Na+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故C正确;23\nD、OH﹣中具有9个质子和10个电子,则不与Na+具有相同质子数和电子数,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微粒中的质子数和电子数,学生应注意中性微粒质子数等于电子数,离子中质子数≠电子数±电荷数. 4.下列选项中,能说明木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A.发出白光B.放出热量C.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D.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在化学变化中还伴随发生一些现象,如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等,这些变化常常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有没有化学变化发生,但要注意有这些现象时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在于是有新物质生成,分析过程要注意不要被变化过程中的现象所迷惑,要找到本质.解答:解:判断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需抓住其本质特征产生新物质,发出白光、放出热量、比在空气中燃烧更旺都不能说明产生了新物质;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有新物质生成,是说明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是对化学变化特征的考查,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 5.用“○”表示氧原子,用“●”表示氢原子,则下列粒子中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是(  )A.B.C.D.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分子是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判断水分子的微观结构图.解答:解:水由水分子构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由水分子保持;根据水的化学式H2O,可知水分子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故选:D.点评:物质的化学式表示一种物质,也可以表示构成该物质的一个分子,所以由物质的化学式可得知构成该物质分子的构成. 6.高铁酸钠(Na2FeO4)是一种新型高效的净水剂,高铁酸钠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是(  )A.+2B.+3C.+4D.+6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高铁酸钠的化学式进行解答即可.解答:解:钠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2+x+(﹣2)×4=0,则x=+6价.故选:D.23\n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此类题. 7.如图所示,向试管中加入哪种物质后,气球有可能鼓起来(  )A.冰块B.硝酸铵C.食盐D.氢氧化钠考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反应现象和本质的联系.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根据气球能鼓起来的原因考虑本题,瓶内气压增大才能使气球鼓起来,再根据如何能使瓶内气压增大解答本题.解答:解:由于试管与瓶子里面是不相通的,所以使气球鼓起来的原因只能是使瓶内气压增大,而使瓶内气压增大只能考虑热胀冷缩造成该现象,冰块溶于水使试管温度降低,硝酸铵溶于水会吸热使试管温度降低,这两种情况导致气球变瘪,食盐溶于水温度变化不明显,所以气球不变,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会使试管内温度升高,瓶内压强增大,故气球鼓起来.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溶于水热量变化引起的压强变化,从而使气球鼓起来,还是缩进去,要熟记常见物质溶于水吸热还是放热情况:常见的溶于水放热的有:浓硫酸、生石灰、氢氧化钠固体.常见吸热的有:硝酸铵. 8.相同数目的H2O和H2SO4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  )A.氢元素B.氢分子C.氢原子D.氢气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解答:解:H2O中含有2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H2SO4中含有请改氢原子,一个硫原子和4个氧原子;由此可知:相同数目的H2O和H2SO4的分子中含有相同数目的是氢原子.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化学式表示意义的理解,并能在解题中灵活应用的能力. 9.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B.剩余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C.剩余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D.剩余的溶液与原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相等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23\n分析: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判断溶液是否饱和要看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否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解答:解:某溶液恒温蒸发掉部分溶剂后,无晶体析出,说明原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剩余溶液可能恰好饱和,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由于剩余溶液与原溶液相比,溶质质量相等,但溶液质量减少,所以最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选C.点评: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10.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①③属于不同种元素B.④属于离子,离子符号为Mg+2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依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判断;B、依据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以及离子符号的书写要求分析判断;C、依据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D、依据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判断.解答:解: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①③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故A错误;B、由于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而④中质子数比电子数多2是镁离子,其符号应该是Mg2+,故B错误;C、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故性质不会相似,故C错误;D、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故D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1.下列变化中体现化学性质的是(  )A.镁条弯曲B.蓄电池充电C.矿石粉碎D.海水晒盐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23\n解答:解:A、镁条弯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体现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蓄电池充电,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体现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C、矿石粉碎,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体现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D、海水晒盐,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体现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 12.下列符号表示正确的是(  )A.2个氮分子:2NB.2个氧离子:2O2﹣C.铝离子:Al+3D.4个氢原子:2H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B、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D、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解答:解: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氮分子可表示为:2N2,故选项符号表示错误.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离子可表示为:2O2﹣,故选项符号表示正确.C、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铝离子可表示为Al3+,故选项符号表示错误.D、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4个氢原子表示为:4H,故选项符号表示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原子符号、分子符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3.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A.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B.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C.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考点:化学的用途.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23\n分析:根据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化学的用途来分析本题,知道化学对人类和社会的作用,而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解答:解:A、水在一种催化剂和太阳能的作用下可制出氢气,氢能就是一种新能源,所以A的说法正确;B、化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所以化学在生命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所以B的说法正确;C、化学的发展会对环境有保护作用,生态环境恶化是人类的乱砍滥伐,人为破坏造成的,所以C说法是错误的;D、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能够研制出新材料,所以D说法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提供新能源、保护环境等作用. 14.下列化学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B.将实验时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C.过滤时滤液不澄清可能是滤纸太薄D.点燃氢气前,检验氢气纯度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A、在实验中被测量的物质都是比较少量的,所以在测量方面需要比较精确的数据,用玻璃棒去搅拌,玻璃棒上沾上了液体中所需测量物质的成分,而且还会有造成液体飘溅的可能,从而影响到实验数据的误差加大;B、用剩的药品要做到“三不一要“:不放回原瓶;不随丢弃;不拿出实验室;要放入指定容器.C、过滤时滤液不澄清可能是原混合液太浑浊,或仪器不干净等;D、可燃性气体在点燃前,一定用检验纯度,防止爆炸.解答:解:A、为了加快过滤速度可用玻璃棒搅拌,实验操作不正确,故A错误;B、将实验时多取的药品放回原试剂瓶中,实验操作不正确,故B错误;C、过滤时滤液不澄清可能是滤纸太薄,实验操作不正确,故C错误;D、点燃氢气前,检验氢气纯度,实验操作正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掌握过滤的原理、方法及其应用,了解其注意事项. 15.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Y元素的核电荷数是(  )A.a+m+nB.m﹣n+aC.m﹣n﹣aD.a﹣m﹣n考点: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阳离子是原子失去电子形成的,阴离子是得到电子形成的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3\n解答:解:元素x的核电荷数为a,它的阳离子Xm+与元素Y的阴离子Yn﹣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电子数相同,设Y的核电荷数为y,则有a﹣m=y+n,y=a﹣m﹣n,故选D.点评:掌握原子和离子的形成以及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6.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有(  )A.给烧杯加热时要垫上石棉网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C.给试管内药品加热,直接在药品处加热D.用外焰给盛有水的试管加热,试管与桌面成45°角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加热烧杯的注意事项分析;B、根据加热试管内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C、根据加热试管内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D、根据给试管内液体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A、给烧杯里的液体加热,烧杯下面必须垫上石棉网,防止因局部受热而炸裂,故正确;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试管里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故正确;C、给试管内药品加热,要先预热,再在药品处加热,故错误;D、用外焰给盛有水的试管加热,试管与桌面成45°角,是正确的.故选C.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掌握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是同学们必须具备的能力. 17.1元硬币的外观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一些同学认为它可能是铁制的.在讨论时,有的同学提出“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于是就拿磁铁来吸了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的(  )A.假设B.实验C.做结论D.观察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环节包括提出问题,假设问题,设计与分析,实验,检验实验,表达与交流,用磁铁吸一下是一个具体的操作过程.解答:解:根据叙述可知“我们可以先拿磁铁来吸一下”是设计操作实验阶段,所以属于实验部分.假设是对物质的成分等提出可能,之后是针对这些可能进行实验验证的阶段,细分为提出实验方案(就是设计阶段)、实验操作阶段两部分.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科学探究环节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采用过程的分析,并结合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解决此题. 18.下列现象或事实,用分子的有关知识加以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现象或事实解释A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B冰水混合体是纯净物只含同一种分子即水分子C氢气可燃烧而氮气不可燃烧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23\n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原子重组成新的分子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改变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B、冰水混合体是纯净物,是因为冰是固态的水,只含同一种分子即水分子,故选项解释正确.C、氢气可燃烧而氮气不可燃烧,是因为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D、水通电后生成氢气和氧气,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大量的氢分子、氧分子分别聚集成氢气、氧气,该事实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分子的基本性质及利用分子的基本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9.过氧化氢又称双氧水,它的化学式为H2O2,它的水溶液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和消毒剂,下列关于过氧化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它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B.它的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它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D.它只是由一个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的意义进行分析:①宏观意义:a.表示一种物质;b.表示该物质的元素组成;②微观意义:a.表示该物质的一个分子;b.表示该物质的分子构成;据此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形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过氧化氢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C、过氧化氢是由过氧化氢分子构成的,不含氢分子和氧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D、过氧化氢是由大量的过氧化氢分子聚集而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式的宏观与微观意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蛋白质又是由多种氨基酸构成的、复杂的、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物质.α﹣丙氨酸是组成人体蛋白质的丙氨酸之一,如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下列对α﹣丙氨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23\nA.α﹣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B.α﹣丙氨酸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3:2C.α﹣丙氨酸是由碳、氢、氧、氮四种原子构成的D.构成该分子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如图是α﹣丙氨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图,可知:α﹣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α﹣丙氨酸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3:2;构成该分子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等信息.解答:解:A、α﹣丙氨酸的化学式为C3H7O2N,说法正确,故A正确;B、α﹣丙氨酸分子中C,O原子个数比为3:2,说法正确,故B正确;C、α﹣丙氨酸中是由分子构成的,而不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C错误;D、构成该分子的原子中,氢原子最小,说法正确,故D正确.故选C.点评: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通过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处理问题. 三、填空题21.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铁由 铁原子 构成,二氧化硫由 二氧化硫分子 构成.考点:物质的构成和含量分析.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铁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二氧化硫是由二氧化硫分子构成的.故答案为:铁原子;二氧化硫分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方面的知识,对物质进行分类与对号入座、掌握常见物质的粒子构成、分子与原子的概念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2.在氮气、氧气、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氖气五种物质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填空:(填化学式)(1)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是 CO2 ;(2)用在制作霓虹灯的是 Ne ;(3)会造成空气污染的是 SO2 ;(4)能用于炼钢、气焊和医疗急救的 O2 ;(5)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的是 N2 .23\n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其化学式为:CO2.(2)氖气通电时发出红光,可用在制作霓虹灯,其化学式为:Ne.(3)二氧化硫排放过多,会造成空气污染,其化学式为:SO2.(4)氧气能支持燃烧、供给呼吸,能用于炼钢、气焊和医疗急救,其化学式为:O2.(5)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常充入食品包装袋中防腐,其化学式为:N2.故答案为:(1)CO2;(2)Ne;(3)SO2;(4)O2;(5)N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3.在①洁净的空气;②液态氧;③四氧化三铁;④高锰酸钾;⑤二氧化碳;⑥自来水中(1)属混合物的是 ①⑥ (填序号,下同);(2)属于纯净物的是 ②③④⑤ ;(3)属于氧化物的是 ③⑤ ;(4)单质 ② (5)化合物 ③④⑤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否则属于混合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并且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解答:解:①洁净的空气是混合物;②液态氧是纯净物中的单质;③四氧化三铁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中的氧化物;④高锰酸钾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⑤二氧化碳是纯净物中的化合物中的氧化物;⑥自来水是混合物;故答案为:(1)①⑥;(2)②③④⑤;(3)③⑤;(4)②;(5)③④⑤.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4.用适当的化学符号表示.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 2P2O5 硫离子 S2﹣ 2个氢分子 2H2 3个铁离子 3Fe3+ 3个硫酸根离子 3SO42﹣ 氧化镁中镁显+2价 O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23\n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表示为:2P2O5;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故硫离子可表示为:S2﹣;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2个氢分子表示为:2H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铁离子可表示为:3Fe3+;根据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3个硫酸根离子表示为:3SO42﹣;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故可表示为:O;故答案为:2P2O5;S2﹣;2H2;3Fe3+;3SO42﹣;O;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 25.如图是某矿泉水标签上的一部分.①表中所列部分共含有 五 种元素;②Ca2+中“2”的含义是 一个钙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H中的“2”表示 氢原子的个数为2 H2中的“2”表示 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 .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物质的元素组成;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标签图示型.分析:①根据某矿泉水标签上的一部分,判断元素的种类.②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解答:解:①根据某矿泉水标签上的一部分,表中所列部分共含有钠、钙、氯、硫、氧五种元素.23\n②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Ca2+中的“2”表示一个钙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2H中的“2”表示氢原子的个数为2.标在化学式中元素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数目,H2中的“2”表示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故答案为:①五;②一个钙离子带有两个单位的正电荷;氢原子的个数为2;1个氢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符号的意义、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6.课堂上,老师给出了A、B、C、D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同学们畅所欲言,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下面列举了四位同学的观点:① 丙 同学的观点不正确,其理由是 D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不是原子 .②上述结构图表示了 三 元素.③上述粒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填序号) A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①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进行解答;②根据元素得出定义分析;③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进行解答;解答:解:①根据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当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可判断:A、B、C、为原子;D为阳离子;所以丙同学的观点不正确,其理由是D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不是原子.②由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质子数有三种,共表示了三元素.③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金属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4,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形成阳离子;由此可知微粒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的是A故答案为:①丙;D结构示意图表示阳离子,不是原子;②三;③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核电荷数、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的关系辨别微粒种类,及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的理解与应用的能力. 27.有A、B、C、D四种元素,A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是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C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D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A元素的名称是 铝 ,B元素组成的单质的化学式为 O2 ,C元素的单质由 氢分子 构成,D的离子符号是 Na+ .23\n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元素推断题.分析:由题干中的条件可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是氧,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是氢,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钠,再依据要求填写即可.解答:解:依据所学的化学知识可知,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空气中含量占第二位的元素是氧,元素的单质是同条件下最轻的气体是氢,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后和氖原子电子层结构相同钠,B元素的单质是氧气,氢气是由氢分子构成的,钠原子容易失掉一个电子而形成一个带正电的钠离子.故答案为:铝、O2、氢分子、Na+.点评:了解一些常规的化学常识记住一些关于物质的特性;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28.氧气是我们不能离开的物质.关于氧气的叙述有:①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②通常情况下,氧气无色无味;③氧气能支持燃烧;④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⑤氧气能供人呼吸;⑥氧气可使钢铁制品生锈;回答下列问题(填写序号):(1)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 ①② ;(2)描述氧气化学性质的是 ③④⑤⑥ ;(3)描述氧气用途的是 ⑤ .考点:氧气的物理性质;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1)根据物理性质的定义和题目提供的选项回答.(2)根据化学性质的定义和题目提供的选项回答.(3)根据氧气的用途及用途的描述方法判断并回答.解答:解:(1)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物理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密度、硬度等,故描述氧气物理性质的是①②.(2)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化学性质,③氧气能支持燃烧、④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⑤氧气能供人呼吸、⑥氧气可使钢铁制品生锈都必须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都是化学性质.(3)氧气能供人呼吸既是氧气的化学性质,也可看作氧气的用途.故答案为:(1)①②;(2)③④⑤⑥;(3)⑤.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氧气的性质和用途,了解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知道氧气的性质和用途是解题的关键. 29.水是生命之源.(1)活性炭常用于净水,其作用是 吸附色素和异味 、过滤水中的杂质.(2)生活中常用 肥皂水 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生活中如何将硬水软化 加热煮沸 .洗洁精可以洗掉油污是发生了 乳化作用 .(3)电解水实验如图所示,与直流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中生成的气体是 氧气 ,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用 燃着的木条 来检验;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2H2O2H2↑+O2 ,属于 分解 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23\n考点:硬水与软水;电解水实验;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2)根据硬水、软水的区别方法选择试剂,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3)根据电解水实验的现象、结论分析回答.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2)生活中可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泡沫多的是软水,泡沫少的是硬水,生活中常将硬水煮沸来降低水的硬度;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与用于清洗油污.(3)电解水正极生成的是氧气,负极生成的氢气,负极产生的气体氢气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的火焰,用燃着的木条检验.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2H2O2H2↑+O2,属于分解反应.故答案为:(1)吸附色素和异味;(2)肥皂水;加热煮沸;乳化作用;(3)氧气;燃着的木条;2H2O2H2↑+O2↑;分解.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活性炭的作用、软水和硬水的区分、硬水的软化、电解水实验的现象和生成物的性质等,属于基础的知识,难度不大. 三、实验题30.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如图是实验室常用的部分实验仪器图,请按要求回答:(1)现用氯化钠固体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置过程中不需要的实验仪器有 CH (填编号).(2)主要的实验步骤是:①计算:计算所需氯化钠固体的质量和水的体积.②称量:23\na.使用称量仪器的第一步是(写出操作过程) 调节天平平衡 .b.称取 5 g氯化钠固体,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时应选用 50 mL(填“10”、“50”或“100”)的计量仪器.③溶解:将称好的氯化钠固体导入容器中,然后加水使其溶解,并不断搅拌.④瓶装:将配置好的溶液装入上述仪器 滴瓶 (填仪器名称)并贴上标签.⑤误差分析: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则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根据配制溶液所需仪器解答;(2)②a.实验中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调节天平平衡;b.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解答;④配置好的溶液装入细口试剂瓶;⑤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造成量取的水偏少,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解答:解:(1)现用氯化钠固体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整个配置过程中需要的实验仪器有量筒、天平、玻璃棒、烧杯、滴管、药匙、细口试剂瓶;图中不需要的仪器是:酒精灯、漏斗;(2)a.实验中使用托盘天平的第一步操作是调节天平平衡;b.配置50g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需要氯化钠的质量是:50g×10%=5g,需水的体积是:=45mL;故需选择与量程最接近的量筒50mL来量取;④配置好的溶液装入细口试剂瓶,需选择图中的滴瓶;⑤在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造成量取的水偏少,导致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答案:(1)CH;(2)a.调节天平平衡;b.5,50;④滴瓶;⑤偏大.点评:要熟练掌握配置溶液的基本步骤:计算、称量、溶解的基本操作,初步掌握和溶液相关的计算. 31.空气、水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1)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的水,并五等分水面以上容积,做上记号.用弹簧夹夹紧乳胶管.点燃燃烧匙内足量的红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①写出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符号表达式式: 4P+5O22P2O5 .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 氮气 ,该气体 不支持 (填“支持”或“不支持”)燃烧.23\n④造成测量结果偏小的原因可能是 红磷不够(或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 .(任写一条)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成分中主要包括氮气和氧气,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红磷燃烧消耗掉氧气,水会进入集气瓶中,约占总体积的五分之一;剩余的气体主要包括氮气和稀有气体等不支持燃烧的气体以及该实验的注意事项进行解答.解答:解:①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符号表达式:4P+5O22P2O5;②待红磷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观察到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瓶内水面最终上升约至1刻度处.由此可知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③红磷熄灭后,集气瓶内剩下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氮气不支持燃烧.④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装置的气密性要好;为了要耗尽瓶中的氧气,红磷必须是足量的;气体的体积受到温度的影响,要等到装置冷却至室温,再打开了弹簧夹等.若测得氧气的体积分数小于理论值,可能的原因有:红磷不够、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故答案为:①4P+5O22P2O5;②;③氮气;不支持;④红磷不够(或未等冷却就打开止水夹等).点评:本题主要全面地考查了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实验,只有全面地实验的原理、步骤、注意的事项等才能完成有关的问题,难度不大. 四、计算题32.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说明书的一部分,请回答:(1)“Vc”属于 有机 (填“无机”或“有机”)化合物.(2)“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9:1:12 .(3)“Vc”中含量最高的是 氧 元素.(4)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时,这些“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2 片.23\n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有机物与无机物的区别;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标签图示型.分析:(1)根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概念来分析;(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的比较方法来分析;(4)由题意,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每片维生素C片的质量为Vc100mg,含“Vc”10%,一日三次,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Vc”的化学式可知,它是一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故填:有机;(2)维生素C(简写“Vc”)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6):(1×8):(16×6)=9:1:12;故填:9:1:12;(3))“Vc”中碳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2×6=72,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8=8,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为16×6=96,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最大,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故填:氧;(4)每片维生素C片的质量为Vc100mg,含“Vc”10%,则每片维生素C片中含“Vc”的质量为100mg×10%=10mg;若正常成人每天对“Vc”的最低需要量为60mg,一日服用三次,则每次服用“维生素C”至少60mg÷10mg÷3=2片.故填: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标签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19:15 页数:23
价格:¥3 大小:207.6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