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中学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鲁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锈蚀B.食物腐烂C.轮胎爆炸D.镁带燃烧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用坩埚钳移动热的蒸发皿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没有人的方向D.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 3.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B.将固体溶解的时候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C.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玻璃器皿中称量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4.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5.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 7.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 8.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混合物\nC.一定不是化合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 9.缺碘易使人患甲状腺机能亢进,因此在食盐中一般都加入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这种物质.则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1C.+5D.﹣1 10.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A.木炭B.蜡烛C.铁丝D.红磷 11.有三瓶无色无味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区分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测定气体的密度B.伸入燃着的木条C.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D.滴入紫色的石蕊溶液,振荡 12.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A.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⑤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细铁丝在空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4.“3•15晚会”曝光河南双汇火腿“瘦肉精”事件(“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6H19OCl3N2).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瘦肉精”由1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瘦肉精”属于氧化物C.该瘦肉精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组成D.“瘦肉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g 15.对于“1+1是否一定等于2”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mL的水与1mL的酒精混合,所得体积等于2mLB.两杯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食盐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C.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二氧化硫D.1g的石灰石和1g的盐酸反应后所形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2g 16.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nA.SB.SO2C.SO3D.CO 17.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15gC,则生成B的质量为(  )A.8gB.24gC.12gD.16g 18.在4A+3B═2C+5D,当20gA和35g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5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50B.25C.100D.200 19.3克碳在10克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3克B.11克C.10克D.无法确定 20.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824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823A.反应后X的质量为0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D.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 21.如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4 22.燃烧法是测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方法.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只得到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有机物的组成正确的是(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B.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C.含有C、H、O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C、0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 23.7.6g某有机物,使其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该有机物中(  )A.只含碳、氢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nD.含有元素无法判断 24.某试剂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但溶液质量会变大且溶质成分不变,则该试剂可能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食盐水D.石灰水 25.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 26.下列有关盐酸、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 2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B.NaCO3+HCl═NaCl+H2O+CO2↑C.Fe2O3+4HCl═2FeCl2+2H2OD.CuO+H2SO4═CuSO4+H2O 28.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是酸和碱B.若将10g甲和15g乙混合,充分反应后,则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25gC.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甲为碳水化合物,乙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为氧化反应 29.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明显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①锌和稀硫酸 ②石灰石和稀盐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食盐和水.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 30.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加入等质量的水和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不会改变的是(  )A.FeB.K2CO3C.NaOHD.AgNO3  二、填空题\n31.按要求从氢气、氧气、氧化钙、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钡、碳酸钠、氯化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1)最清洁的燃料      ;(2)一种金属氧化物      ;(3)可做干燥剂的酸      ;(5)溶于水放热的碱      (6)一种难溶于水的盐      (6)可做调味剂的盐      . 32.用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或言论.①把生锈的铁钉放入盐酸中除锈时,溶液变黄,时间久了还会有气泡冒出.      、      ;②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      .  三、实验题3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计划、收集和性质试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填仪器序号字母)制取氢气前检验所选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2)若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氧气.①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为:      .②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③反应中催化剂能重复使用,反应后分离回收MnO2的方法为      ;(3)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检验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      ;②若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③实验室用      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检验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是      ;④实际生活中常用二氧化碳制作灭火器,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是      、      、      .  四、计算题(注意规范性答题)34.向34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0.5g二氧化锰,经测定反应完全后剩余混合物的质量为33.7g(1)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n 35.取12g石灰石样品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可以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该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2)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n2022-2022学年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相公中学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锈蚀B.食物腐烂C.轮胎爆炸D.镁带燃烧【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钢铁锈蚀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B、食物腐烂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轮胎爆炸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镁带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氧化镁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符合操作规范的是(  )A.用坩埚钳移动热的蒸发皿B.稀释浓硫酸时将水倒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没有人的方向D.做铁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时,预先在集气瓶底铺一层细沙【考点】蒸发与蒸馏操作;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浓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稀释;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热的蒸发皿温度较高,为防止烫伤手,不能用手直接拿热的蒸发皿,应用坩埚钳夹取,故选项符合操作规范.B、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浓硫酸中;故选项不符合操作规范.C、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为防止试管内的液体沸腾时喷出伤人,试管口应对着没有人的方向,故选项符合操作规范.D、为防止生成物熔化溅落下来炸裂集气瓶,集气瓶底预先铺上一层细沙或少量的水,故选项符合操作规范.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掌握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3.下列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nB.将固体溶解的时候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C.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玻璃器皿中称量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考点】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称量器-托盘天平;物质的溶解;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氢气具有可燃性,为防止发生爆炸,点燃氢气之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故选项说法正确.B、将固体溶解的时候要用玻璃棒不断的搅拌,故选项说法正确.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且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应把氢氧化钠固体放在天平左盘的玻璃器皿中称量,故选项说法正确.D、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4.一场大火往往由一个小小的烟头引起.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  )A.提供可燃物B.使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C.提供氧气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根据燃烧的条件(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解答本题.【解答】解: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可燃物②氧气或空气③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烟头在火灾发生中所起的作用是温度达到着火点.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并将知识灵活应用. 5.森林初发火灾时,可以使用爆炸灭火的方法,将灭火弹抛到火场爆炸将火扑灭.关于爆炸灭火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爆炸使燃烧处暂时缺氧B.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C.爆炸气浪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D.炸起的沙土覆盖可燃物,隔绝空气【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首先了解爆炸:在有限的空间(如爆竹、炸弹)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然后逐一分析,A、爆炸是物质的急剧燃烧造成的,所以需要氧气的参与;\nB、可燃物的在着火点是一定的,不会降低;C、爆炸会使周围的温度升高;D、爆炸还可以掀起沙土,覆盖燃烧物,到达灭火的目的.【解答】解:A、爆炸是物质在有限的空间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气体的体积膨胀造成的.可见爆炸需要氧气的参与,可使燃烧处于暂时缺氧状态,达到灭火的目的.故说法正确,不可选;B、可燃物的在着火点是一定的,不会降低,故说法错误,可选;C、爆炸可以聚集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升高,并不能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故说法错误,可选;D、爆炸可以掀起大面积的沙土,覆盖可燃物,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故说法正确,不可选.故选BC【点评】在有限的空间(如爆竹、炸弹)内,发生急剧燃烧,短时间内聚集大量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就会引起爆炸. 6.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工业上可以利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氧气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可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物质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夏天鱼池内开启增氧泵,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减少【考点】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用途;气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A、工业上利用氧气与氮气沸点的不同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C、氧气供给呼吸,它和体内营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夏天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会变小.【解答】解:A、工业上利用氧气与氮气沸点的不同先把空气液化再升温制取氧气,故此选项说法正确;B、氧气可以支持燃烧,说明氧气具有助燃性,不是可燃性,故此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能供给呼吸,进入人体后会与体内内营养物质发生氧化反应,释放能量,维持生命活动,故此选项说法正确;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夏天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溶解量会变小,为增加水的含氧量,应开启增氧泵,故此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氧气有关性质的考核,解决的重点是能对氧气的物理及化学知识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7.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是我们倡导的生活方式,“低碳”指的是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点燃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中会熄灭,证明该无色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因此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D.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二氧化碳有毒【考点】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n【分析】A、根据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分析判断;B、根据二氧化碳、氨气、甲烷等物质属于温室气体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组成元素相同可以相互转化判断;D、根据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不能燃烧,但是无毒判断.【解答】解:A、氮气和二氧化碳都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二氧化碳的过度排放会加剧温室效应,但是目前禁止使用化石燃料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二氧化碳和碳高温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该选项说法正确;D、二氧化碳无毒,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之前,必须做灯火试验,是因为如果二氧化碳的浓度过高时,容易导致人窒息,发生危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干燥的二氧化碳不能使石蕊变色,所以说,实验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判断物质的性质,但不是唯一的直接依据,要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 8.某物质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则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混合物C.一定不是化合物D.一定是一种单质【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同素异形体和同素异形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根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的定义来回答本题,只含有一种元素不一定是纯净物.【解答】解:A、纯净物是指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也可以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故A错误;B、混合物是指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故B错误;C、化合物是指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至少有两种元素,所以只含有一种元素一定不是化合物,故C正确;D、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属于混合物,也可能属于单质,故D错误.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只含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中的单质,也可能是混合物.要严格按照定义去分析问题. 9.缺碘易使人患甲状腺机能亢进,因此在食盐中一般都加入碘酸钾(化学式为KIO3)这种物质.则碘酸钾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  )A.+3B.+1C.+5D.﹣1【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结合碘酸钾的化学式进行解答本题.【解答】解:钾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设碘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3=0,则x=+5价.故选:C.\n【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利用化合价的原则(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计算指定元素的化合价的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0.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A.木炭B.蜡烛C.铁丝D.红磷【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将空气中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所选除氧剂要具备以下特征:(1)本身能够在空气中燃烧;(2)本身的状态为非气体;(3)生成的物质为非气态.【解答】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等,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其他气体的成分,故选项错误.B、蜡烛在空气中能够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其他气体的成分,故选项错误.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不能用于除去空气中的氧气,故选项错误.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能除去氧气,又没有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燃烧的方法除去氧气而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所选的可燃物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1.有三瓶无色无味气体,分别是氧气、空气、氮气,区分它们最简单的方法是(  )A.测定气体的密度B.伸入燃着的木条C.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D.滴入紫色的石蕊溶液,振荡【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分析】区别空气、氧气和氮气三瓶无色气体,要求根据三种气体性质差别,所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三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且操作方便,达到鉴别气体的目的.【解答】解:A、三种气体密度不同,测三瓶气体的密度可以区别三种气体,但不是最简单方法,故A错误;B、燃着的木条分别放入瓶中,燃烧无明显变化的气体为空气;燃烧更旺的气体为氧气;燃烧熄灭的气体为氮气,现象明显,操作简单,故B正确;C、倒入澄清石灰水,均无明显现象,所以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C错误;D、倒入紫色石蕊试液,均无明显现象,无法区别三种气体,故D错误;故选:B.【点评】利用所要鉴别物质的性质差别,设计实验,实验中出现明显的现象差异,达到鉴别物质的目的,且操作简便. 12.下列推理不正确的是(  )①燃烧过程中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燃烧;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一定是由分子构成的;③单质只含一种元素,所以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单质;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nA.③⑤B.①②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⑤【考点】燃烧与燃烧的条件;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②分子、原子都可以构成物质;③要是单质的前提,此物质应首先保证是纯净物;④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⑤氧化物只能为含有两种元素的化合物,其中一种为氧.【解答】解:①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燃烧,如通电的电灯,故错;②分子可以构成物质,原子也可以,铁由铁原子构成,故错;③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臭氧和氧的混合物,该物质中只含氧这一种元素,但它是混合物,所以不是单质,故错;④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所以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一定是物理变化,故对;⑤氧化物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如硫酸.故错.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燃烧、物质的构成、单质、物理变化、氧化物,考查知识点全面,需要同学们细心考虑. 1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B.细铁丝在空气里剧烈燃烧,火星四射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色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专题】元素与化合物;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碳单质与含碳化合物的性质与用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氢气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细铁丝在空气里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白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正确.B、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选项说法错误.C、二氧化碳气体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溶液变红色,故选项说法正确.D、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 14.“3•15晚会”曝光河南双汇火腿“瘦肉精”事件(“瘦肉精”的化学式为C6H19OCl3N2).下列有关“瘦肉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瘦肉精”由1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B.“瘦肉精”属于氧化物\nC.该瘦肉精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组成D.“瘦肉精”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77g【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物质的分类;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A、根据“瘦肉精”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B、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根据瘦肉精化学式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解答】解:A、“瘦肉精”是由“瘦肉精”分子构成的,1个“瘦肉精”分子是由12个碳原子、19个氢原子、3个氯原子、2个氮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B、“瘦肉精”是由碳、氢、氧、氯、氮五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C、该瘦肉精由碳、氢、氯、氮、氧五种元素组成,故选项说法正确.D、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5.对于“1+1是否一定等于2”的讨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1mL的水与1mL的酒精混合,所得体积等于2mLB.两杯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食盐溶液混合后溶质质量分数变为2%C.1g硫粉在1g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2g二氧化硫D.1g的石灰石和1g的盐酸反应后所形成的溶液的质量等于2g【考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溶质的质量分数;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守恒法;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考虑分子之间有间隔,体积不可能等于2L;B、根据质量相加,等于其和;C、相同质量分数的两份食盐水向混合,质量分数不变;D、1g的石灰石和1g的盐酸反应后,盐酸有剩余,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溶液不等于2克【解答】解:A、1mL的水与1mL的酒精混合,所得体积会小于2L,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故A错误;B、两杯质量分数为1%的食盐水均匀混合后形成溶液的质量分数不变,因为溶液具有均一性,故B错误;C、将1g硫粉在1g氧气中充分燃烧后恰好完全反应,所得二氧化硫的质量等于2g,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故C正确;D、1g的石灰石和1g的盐酸反应后所形成的溶液的质量小于2克,因为有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是运用化学中的基本思想质量守恒思想,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会利用分子和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 \n16.为了能及时发现煤气泄漏,常在煤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C2H5SH),乙硫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C2H5SH+9O24CO2+2X+6H2O,则x的化学式为(  )A.SB.SO2C.SO3D.CO【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解答】解:由2C2H5SH+9O24CO2+2X+6H2O可知,反应前碳原子是4个,反应后是4个;反应前氢原子是12个,反应后是12个;反应前硫原子是2个,反应后应该是2个,包含在2X中;反应前氧原子是18个,反应后应该是18个,其中4个包含在2X中;由分析可知,每个X中含有1个硫原子和2个氧原子,是二氧化硫,化学式是SO2.故选:B.【点评】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7.在化学反应A+2B═3C+D中,6gA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9gD若反应生成15gC,则生成B的质量为(  )A.8gB.24gC.12gD.16g【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可以据此来判断出生成的B的质量,求算出B和C的质量比,然后根据C的质量结合质量比求出B的质量即可.【解答】解:6gA恰好与8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9g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的C的质量为:6g+8g﹣9g=5g,所以B与C的质量比为8:5,所那么当生成15gC时,需要的B的质量为x,则:x:15g=8:5,解得:x=24g,分析所给选项可以知道选项B是正确的.故选B.【点评】此题是质量守恒定律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确定BC的质量比,主要依据是利用质量守恒定律对第一次反应时C的生成物的质量的计算. 18.在4A+3B═2C+5D,当20gA和35gB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5gD.若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50B.25C.100D.200【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A和B的质量和应等于生成的C和D质量和,从而可以求得生成的C的质量,再根据A和C的质量关系和A的相对分子质量就可以求出C的相对分子质量.【解答】解:生成C的质量:20g+35g﹣5g=50g,设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x4A+3B=2C+5D\n802x20g50g=x=100故选:C.【点评】解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根据方程式找各物质的质量关系时,相对分子质量要乘以化学计量数. 19.3克碳在10克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A.13克B.11克C.10克D.无法确定【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碳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由碳与氧气质量比,判断完全反应的物质.再计算出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解答】解:由C+O2CO2可知,碳与氧气的质量比是3:8,则3g碳在10g氧气中充分燃烧,剩余的是氧气.设3g碳充分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C+O2CO212443gx=x=11g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是中考计算题中经常出现的题型.做题时要注意:化学方程式要写正确,始终不要忘记质量守恒定律,还要条件“恰好完全反应”或“充分反应”等,本考点主要出现在计算题中. 20.在一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质XYZQ反应前质量/g82405反应后质量/g待测24823A.反应后X的质量为0B.Y、Q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一定为11:9C.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D.该密闭容器中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分解反应【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n【分析】该题为一道图表和数据相结合的试题,首先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求出反应后X的质量(即待测处的数值)然后根据X、Y、Z、Q反应前后的质量变化确定出反应物和生成物,进而可判断该反应的类型,再根据X、Y、Z、Q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求出X、Z的质量比,Y、Q的质量比.【解答】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8+2+40+5=55,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24+8+23+待测相等可求出,待测=55﹣(24+8+23)=0,故A正确.B、生成的Y、Q的质量分别为:24﹣2=22克和23﹣5=18克故其质量比为22:18=11:9,Y、Q的质量比为11:9,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不一定为11:9.故B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X的质量为;8﹣0=8克Z的质量为:40﹣8=32克故参加反应的X、Z的质量比为1:4,故C正确;D、根据各物质反应前后质量的变化可知:Y、Q为生成物,X、Z为反应物.故反应为;X+Z→Y+Q该反应一定不是分解反应.故D不正确.故选A、C.【点评】该题要求学生能从图表中找出有效的数据进行处理解答,考查了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21.如图为某反应的部分微观示意图,其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B.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C.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D.生成物的质量比为1:4【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模型思想;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变化微观示意图及粒子构成模拟图,利用分子由原子构成等特点,明确反应前后分子的构成、种类及个数,判断反应中所表现出的规律.【解答】解:A、反应前的两种物质的分子表示反应物是两种,而生成物也是两种物质(含有两种分子),所以不符合“多变一”的化合反应特征,A错;B、根据图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2,B错;C、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个数不变,反应前的分子中共含有14个原子,而反应后生成物之一的一个分子中含2个原子,则4个X分子中含12个原子,因此1个X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C正确;D、因为不知道原子种类,故无法知道生成物的质量比,D错.故选C.【点评】读懂表示分子构成的模拟图,是解答问题的基础;分子构成模拟图表示分子由原子构成,结构中不同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 22.燃烧法是测定有机物组成的常用方法.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只得到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该有机物的组成正确的是(  )A.只含有C、H两种元素B.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O元素C.含有C、H、O三种元素D.一定含有C、0两种元素,可能含有H元素\n【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由题意可知,“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只得到二氧化碳和水”,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前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故可知答案.【解答】解:由题意可知,“一定质量的某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只得到二氧化碳和水”,可推测有机物燃烧的符号表达式为:M+O2CO2+H2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M中一定含有碳元素、氢元素,但氧元素不一定含有,需要计算.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推断的能力;了解物质的组成;了解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 23.7.6g某有机物,使其在氧气中充分燃烧后,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则该有机物中(  )A.只含碳、氢元素B.一定含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碳、氢、氧元素D.含有元素无法判断【考点】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元素质量守恒;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由生成物可以初步确定该物质中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由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中碳、氢元素的质量和与该物质的质量进行对比,从而确定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解答】解:22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22g××100%=6g,7.2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7.2g××100%=0.8g,生成物22g二氧化碳和7.2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6g+0.8g=6.8g,6.8g<7.6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的质量为:7.6g﹣6.8g=0.8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上述分析可知,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ABC的分析,能确定元素的种类,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稍大,主要考查了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式的计算,解题的关键是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确定确定物质的元素组成. 24.某试剂敞口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溶质质量分数会变小,但溶液质量会变大且溶质成分不变,则该试剂可能是(  )A.浓盐酸B.浓硫酸C.食盐水D.石灰水【考点】空气中常见酸碱盐的质量或性质变化及贮存法.【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常见的碱碱的通性.【分析】根据题干叙述可知,该物质露置在空气中不发生化学反应且能吸收空气中的水分而使溶液质量变大,据此分析解答.\n【解答】解:A、浓盐酸具有挥发性,能会发出氯化氢气体而使溶液质量减小,故错误;B、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溶液质量增加而变稀,但溶质不会改变,故正确;C、食盐水在空气中质量基本不变,故错误;D、石灰水敞口放置于空气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钙而使溶液质量减小,故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放置造成溶液质量及其溶质的变化,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进行. 25.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其本质原因是(  )A.都能与指示剂作用B.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C.都能解离出氢离子D.都含有氢元素【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酸是电离时产生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据此性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都能与指示剂作用,故选项错误.B、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都能解离出酸根离子,故选项错误.C、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故选项正确.D、稀盐酸和稀硫酸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本质原因是在水溶液中都能电离出氢离子,而不是都含有氢元素,故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酸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从而加深学生对酸的通性的理解. 26.下列有关盐酸、稀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打开盛有浓盐酸和浓硫酸的试剂瓶瓶塞,在瓶口都有白雾B.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以用于实验室制二氧化碳C.浓盐酸、浓硫酸都可用来干燥氧气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可用于除铁锈【考点】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酸的化学性质.【专题】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思想;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根据已有的酸的性质和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A、浓硫酸不具有挥发性,不会形成白雾的现象,错误;B、稀硫酸与石灰石反应生成的硫酸钙覆盖在石灰石的表面,阻止反应的进行,错误;C、浓盐酸不具有吸水性,不能用于干燥氧气,错误;D、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以用于清除铁锈,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酸的性质和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27.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B.NaCO3+HCl═NaCl+H2O+CO2↑C.Fe2O3+4HCl═2FeCl2+2H2OD.CuO+H2SO4═CuSO4+H2O【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元素与化合物;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n【分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判断正误的方法需考虑: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化学式书写是否正确;是否配平;反应条件是否正确;↑和↓的标注是否正确.【解答】解:A、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B、该化学方程式碳酸钠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Na2CO3+2HCl═2NaCl+H2O+CO2↑.C、氧化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Fe2O3+6HCl═2FeCl3+3H2O.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是否正确,然后再根据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进行判断;化学方程式正误判断方法是:先看化学式是否正确,再看配平,再看反应条件,再看气体和沉淀,最后短线改成等号. 28.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关系是:甲+乙→丙+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丙、丁为盐和水,则甲、乙一定是酸和碱B.若将10g甲和15g乙混合,充分反应后,则生成丙和丁的质量总和一定为25gC.若甲、乙、丙、丁都是化合物,则该反应一定是复分解反应D.若甲为碳水化合物,乙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为氧化反应【考点】中和反应及其应用;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的条件;氧化反应;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A、根据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进行判断;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进行判断;C、根据复分解反应的定义进行判断;D、根据氧化反应的定义进行判断.【解答】解:A、金属氧化物和酸反应也能生成盐和水,故A说法错误;B、充分发那样不一定是恰好完全反应,所以不能判断甲和乙是恰好完全反应,所以不能简单的直接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故B说法错误;C、复分解反应中各物质都是化合物,但是满足该条件的不一定是复分解反应,例如一氧化碳和氧化铜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中都是化合物,但该反应不是复分解反应,故C说法错误;D、氧化反应是指物质和氧发生的反应,而氧气中含有氧元素,所以若甲为碳水化合物,乙为氧气,则该反应一定为氧化反应,故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解题时全面分析反应规律或变化事实的可能性,从而判断对变化推理的正误;解答此类问题需要对所涉及知识全面地把握,一叶障目就会导致错误的判断. 29.要使如图装置中的小气球明显鼓起来,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能是(  )①锌和稀硫酸 ②石灰石和稀盐酸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 ④食盐和水.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①②③④\n【考点】酸的化学性质;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规律探究;跨学科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要使小气球鼓起来,有以下情况:①固体和液体相互反应生成气体使气球胀大;②固体与液体反应或溶于液体时放出大量的热,气体受热膨胀使气球胀大.【解答】解:使气球鼓起来,必须使瓶内压强增大,产生气体或使瓶内气体温度升高都可达到这种效果,①锌和稀硫酸反应会生成氢气和硫酸锌,使小气球明显鼓起来,故正确;②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可以产生气体二氧化碳,使小气球明显鼓起来,故正确;③固体氢氧化钠和水温度升高,气体遇热膨胀,使小气球明显鼓起来,故错误;④食盐溶于水不会使液体温度升高,不能使小气球明显鼓起来,故错误.故选:A.【点评】要使气球胀大,既要考虑物质相互反应生成气体、还要考虑反应时放热现象、气体的热胀冷缩以及一些物质溶于水时的温度变化,依据题意,细心分析. 30.等质量的下列物质,加入等质量的水和稀盐酸,反应后溶液的总质量不会改变的是(  )A.FeB.K2CO3C.NaOHD.AgNO3【考点】酸的化学性质.【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化学计算中的转化思想;物质质量守恒;常见的酸酸的通性.【分析】本题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能否共存的问题,若物质在水中解离成的离子重新结合生成水或气体或沉淀时,物质就不能共存,生成沉淀或气体则溶液质量发生改变.【解答】解:A、铁与水不发生反应,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质量减小,故错误;B、碳酸钾碳酸钾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质量减小,故错误;C、氢氧化钠与水不发生反应,氢氧化钠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质量不变,故正确;D、硝酸银与水不发生反应,硝酸银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质量减小,故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利用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来判断物质能否共存的问题以及反应后质量是否改变,完成此题,需要明确物质间反应的实验现象. 二、填空题31.按要求从氢气、氧气、氧化钙、硫酸、盐酸、氢氧化钠、硫酸钡、碳酸钠、氯化钠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空格中:(1)最清洁的燃料 H2 ;(2)一种金属氧化物 CaO ;(3)可做干燥剂的酸 浓H2SO4 ;(5)溶于水放热的碱 NaOH (6)一种难溶于水的盐 BaSO4 (6)可做调味剂的盐 NaCl .【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性质决定用途;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确定物质的化学名称,然后根据书写化学式的方法和步骤写出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解:(1)最清洁的燃料是氢气,化学式为:H2;(2)由金属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氧化物属于金属氧化物,题目提供的物质中氧化钙属于金属氧化物,其化学式为:CaO;(3)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可做干燥剂的酸是浓硫酸,化学式为:浓H2SO4;(4)氢氧化钠属于碱,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化学式为:NaOH;\n(5)硫酸钡是一种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难溶于水,化学式为:BaSO4;(6)盐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根据提供的物质中氯化钠属于盐,可做调味剂,其化学式为:NaCl.故答案为:(1)H2;(2)CaO;(3)浓H2SO4;(4)NaOH;(5)BaSO4;(6)NaCl.【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组成及化学式的书写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32.用相关化学反应方程式解释下列现象或言论.①把生锈的铁钉放入盐酸中除锈时,溶液变黄,时间久了还会有气泡冒出. Fe2O3+6HCl=2FeCl3+3H2O 、 Fe+2HCl=FeCl2+H2↑ ;②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治疗胃酸过多. Al(OH)3+3HCl=AlCl3+3H2O .【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化学与生活.【分析】①根据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进行分析;②根据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进行分析.【解答】解:①氧化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②氢氧化铝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化学方程式为:Al(OH)3+3HCl=AlCl3+3H2O.故答案为:①Fe2O3+6HCl=2FeCl3+3H2O,Fe+2HCl=FeCl2+H2↑;②Al(OH)3+3HCl=AlCl3+3H2O.【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 三、实验题33.如图所示为实验室常见的气体制备、计划、收集和性质试验的部分仪器,试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室常用锌粒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氢气密度小于空气,难溶于水.实验室制取氢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B 收集装置是 DF (填仪器序号字母)制取氢气前检验所选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先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 ;\n(2)若以过氧化氢溶液为原料在实验室中制备氧气.①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为: 2H2O22H2O+O2↑ .②用E装置收集氧气时验满的方法是 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 ;③反应中催化剂能重复使用,反应后分离回收MnO2的方法为 过滤 ;(3)若用石灰石和稀盐酸为原料制取检验二氧化碳,并检验二氧化碳的部分性质.①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 CaCO3+2HCl=CaCl2+H2O+CO2↑ ;②若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紫色变红色 ;③实验室用 澄清的石灰水 检验生成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检验过程中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是 Ca(OH)2+CO2=CaCO3↓+H2O ;④实际生活中常用二氧化碳制作灭火器,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是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 、 也不能支持燃烧 、 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 .【考点】常用气体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与选取方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氧气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二氧化碳的检验和验满;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氢气的制取和检验;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学习中的实验思想;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先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制取装置包括加热和不需加热两种,如果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就不需要加热,如果用高锰酸钾或氯酸钾制氧气就需要加热.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不易溶于水,因此能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实验室制取CO2,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因此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实际生活中常用二氧化碳制作灭火器,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解答】解:(1)实验室是用锌粒和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制氢气的,氢气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因此可以用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检验B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先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故答案为:B;DF;关闭分液漏斗的开关,先把导管的一端放入水中,然后两手紧握锥形瓶的外壁,观察导管口是否有气泡冒出;(2)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水和氧气,要注意配平;氧气的验满方法是: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反应中催化剂能重复使用,反应后分离回收MnO2的方法为过滤,故答案为:2H2O22H2O+O2↑;将带火星的木条平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氧气满了;过滤;(3)实验室制取CO2\n,是在常温下,用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的,碳酸钙和盐酸互相交换成分生成氯化钙和水和二氧化碳,因此不需要加热;紫若将生成的二氧化碳通入装置C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色变红色;二氧化碳一般用澄清的石灰水检验:把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就证明是二氧化碳;实际生活中常用二氧化碳制作灭火器,利用了二氧化碳的相关性质是: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故答案为:①CaCO3+2HCl=CaCl2+H2O+CO2↑;②紫色变红色;③澄清的石灰水;Ca(OH)2+CO2=CaCO3↓+H2O;④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点评】本考点主要考查了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气体的制取装置和收集装置的选择,同时也考查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二氧化碳的性质等,综合性比较强.气体的制取装置的选择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有关;气体的收集装置的选择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本考点是中考的重要考点之一,主要出现在实验题中. 四、计算题(注意规范性答题)34.向34g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0.5g二氧化锰,经测定反应完全后剩余混合物的质量为33.7g(1)反应中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0.8g ;(2)计算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减少的质量即为氧气的质量;(2)根据氧气的质量和化学方程式可求得过氧化氢的质量.【解答】解:(1)二氧化锰的质量是0.5g,则生成的气体的质量为:34.0g+0.5g﹣33.7g=0.8g(2)设产生0.8g氧气需要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2H2O22H2O+O2↑6832x0.8g=解得:x=1.7g答:参加反应的过氧化氢的质量为1.7g故答案为:(1)0.8g;(2)1.7g.【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利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出氧气的质量,然后利用方程式中的比例关系解出需要求解的物质的质量. 35.取12g石灰石样品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可以恰好完全反应,计算:(1)该反应过程中生成的气体的质量 4.4g ;(2)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考点】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专题】化学计算中的转化思想;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分析】根据盐酸的质量、质量分数可以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碳酸钙的质量,进一步可以计算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解答】解: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100g×7.3%=7.3g设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x,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为y,\nCaCO3+2HCl═CaCl2+H2O+CO2↑,1007344y7.3gx==解得:x=4.4gy=10g(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100%≈83.3%答:该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83.3%.故答案为:(1)4.4g;(2)83.3%.【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假设法和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和推断的能力,比较简单,计算时要注意规范性和准确性.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19:12 页数:24
价格:¥3 大小:93.9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