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广西贵港市平南县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2

2/22

剩余2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42分)1.“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两者均为物理变化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C.两者均为化学变化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H2C.FeD.3N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滴加液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B.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22\n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6.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木炭燃烧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7.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C.当水蒸气变成水时,分子间不存在间隙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8.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9.下列反应产生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10.小茗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可能是蜡烛,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着就是蜡块”妈妈和爸爸的说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猜想和设计实验B.设计实验和获得结论C.猜想和反思评价D.猜想和进行实验1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降低的是()A.面粉B.冰块C.蔗糖D.硝酸铵12.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22\n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D.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13.元素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14.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大于6mLB.小于6mLC.等于6mLD.以上都不对15.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16.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是不同种元素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表示的是离子17.A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A和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AB3B.BA3C.B2A3D.A3B41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将5克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C.将一定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19.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6.2g食盐,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B.称量时,两托盘分别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纸C.用量筒量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22\n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不慎洒出20.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用25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A.1gB.2gC.3gD.5g21.已知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12,则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2B.+3C.+4D.+5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12分)22.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1)两个铜原子__________;(2)一个过氧化氢分子__________(3)硫酸铁的化学式__________;(4)三个亚铁离子__________;(5)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为+7价__________;(6)银元素__________.2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下列物质:①稀有气体②液氧③四氧化三铁④硫酸铜⑤自来水⑥水银用序号按要求填写:属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2)1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__________,溶剂是__________,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__________.三、我会回答(24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6分)24.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__________作用.(3)湿衣服能晾干,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__________.25.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__________种元素.(2)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__________周期.(3)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__________.22\n26.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②③,发现只有②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1)溶液①②③中,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____,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点).(2)若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四、我会实验(除28(1)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27.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__________;(2)小组同学测定V1为60mL,V2为20mL,按正确操作和有关数据计算,最终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则注射器活塞最终停留在__________mL处.(3)气球的作用是__________;(4)若实验结束且冷却到室温后没有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就读数计算,则测出氧气占空气含量结果会偏__________(填“大”或“小”).28.(14分)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要求反应物的状态是__________(填“固态”或“液态”);(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应选用__________试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5)实验室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__________时开始收集;22\n(6)E装置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__________端通入(填“a”或“b”).五、我会计算29.已知草甘膦(化学式为C3H8O5P)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白色结晶,易溶于水、乙酸等,不可燃,常温下稳定.计算:(1)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__;(2)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30.欲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mL),需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各多少毫升?22\n2022-2022学年广西贵港市平南县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我会选择(每小题2分,共42分)1.“伐薪烧炭南山中”是唐朝诗人白居易所写的诗歌《卖炭翁》中的诗句,这里“伐薪”和“烧炭”各指的变化是()A.两者均为物理变化B.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C.两者均为化学变化D.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物理变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伐薪”是指砍伐木材,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烧炭”是指把木材加热,使木材变成炭,过程中生成了新物质炭,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空气中体积分数约为78%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来回答本题.【解答】解: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为: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水蒸气和杂质﹣﹣﹣0.03%.故选A.【点评】熟记空气中各成分及体积分数,知道空气中的主要气体,哪种气体最多,哪种气体最少.3.下列符号中,既表示一个原子,又表示一种元素,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A.OB.H2C.FeD.3N【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固体非金属、稀有气体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O可表示氧元素,表示一个氧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符号是氢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22\nC.Fe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铁元素,表示一个铁原子,还能表示铁这种物质,故选项符合题意.D.3N只能表示3个氮原子,不能表示一种元素、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是很大,考查学生对元素符号与与化学式含义的理解、掌握及灵活运用进行解题的能力.4.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取用固体粉末B.滴加液体C.检查装置气密性D.加热液体【考点】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固体粉末状药品的取用方法考虑;B、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考虑;C、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考虑;D、根据液体的加热方法考虑.【解答】解:A、先将试管横放,把盛药品的药匙或纸槽小心地送入试管底部,再使试管直立,图中操作正确,故A正确;B、胶头滴管不能伸入试管内,容易污染试剂,故B操作错误;C、将导管一段浸入水中,用手紧握试管外壁,有气泡冒出,说明气密性良好.故C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D正确.故选.B【点评】要注意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否则会因错误操作造成误差.22\n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B.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C.用肥皂水可区分硬水和软水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丰富,取之不尽【考点】水的组成;硬水与软水;水资源状况;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自然界中的水是混合物,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硬水和软水使用肥皂水进行鉴别,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进行分析.【解答】解:A、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故A正确;B、通过电解水实验可知,水是由氧元素和氢元素组成,故B正确;C、硬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浮渣产生,软水与肥皂水混合有泡沫产生,可以使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故C正确;D、地球上的淡水资源有限,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有关于水的净化和硬水与软水的鉴别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6.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木炭燃烧C.酒和醋的酿造D.食物的腐烂【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缓慢氧化的定义和特点判断,缓慢氧化是指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甚至不易被察觉,特点是放热、不发光.【解答】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体内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故A不符合题意.B、木炭燃烧现象明显,属于剧烈氧化,故B符合题意.C、酒和醋的酿造是植物籽粒中的糖与氧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符合缓慢氧化的特点,故C不符合题意.D、食物腐烂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评】燃烧、自燃、爆炸、缓慢氧化是初中化学上的几个易混的基本概念,掌握它们的概念,明确它们的本质区别是解决该类题目的关键.7.关于分子、原子、离子的说法,其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最小的粒子,不可再分B.钠原子的质子数大于钠离子的质子数C.当水蒸气变成水时,分子间不存在间隙D.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的定义来解答该题;22\nB、钠原子与钠离子的区别与联系分析;C、分子之间有间隔,这是分子普遍具有的性质;D、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解答】解: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但并不意味着原子就是最小的粒子,原子还可以继续被分成更微小的粒子,如质子、中子、电子.故A错误;B、钠原子失去一个电子转变成钠离子,核内的质子数没有变化.故B错误;C、任何物质的分子之间都有间隔,当水蒸气变成水时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小,但是间隔依然存在.故C错误;D、分子、原子和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它们是构成物质的三种基本微粒,故D正确.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分子、原子的定义及性质,能够运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常见的现象,知道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8.20世纪20年代,就有人预言可能存在由4个氧原子组成的氧分子(O4),但一直没有得到证实.最近,意大利一所大学的科学家使用普通氧分子和带正电的氧离子制造出了这种新型氧分子,并用质谱仪探测到了它的存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O4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B.一个O4分子中含有2个O2分子C.O4和O2的性质完全相同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等.【解答】解:A、O4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化合物.错误;B、O4中不含有O2分子.错误;C、O4和O2属于不同的物质,性质不完全相同.错误;D、O4和O2混合后形成的是混合物.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区别,宏观方面一般用组成表示,微观方面一般用构成表示.9.下列反应产生的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的火焰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碳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22\n【解答】解: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氢气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0.小茗指着厨房桌面上的一小块白色固体,问妈妈:“这是什么?”妈妈说:“可能是蜡烛,也可能是小石子.”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着就是蜡块”妈妈和爸爸的说法分别属于科学探究过程中的()A.猜想和设计实验B.设计实验和获得结论C.猜想和反思评价D.猜想和进行实验【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妈妈说:“可能是蜡烛,也可能是小石子”,在猜想、设计实验、反思与评价、获得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于猜想的环节.爸爸说:“把它放到水中,若沉下去就是小石子,若漂浮着就是蜡块”,在猜想、设计实验、反思与评价、获得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于设计实验的环节.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的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且温度降低的是()A.面粉B.冰块C.蔗糖D.硝酸铵【考点】溶液的概念、组成及其特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蔗糖、硝酸铵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冰块其实与水为同一物质.【解答】解: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冰块其实与水为同一物质,不能和水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C、蔗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但形成溶液时温度变化不明显.故选项错误;D、硝酸铵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且温度降低.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22\n12.如图所示,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则从图示获得的信息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的种类在化学反应中发生了改变B.该反应的反应类型为分解反应C.乙分子中含有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D.反应生成的丙物质属于单质【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由两个甲分子反应生成三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的提示信息,根据化学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推断每个乙分子由2个A原子构成;通过观察微观反应图示分析化学反应的特点、分类以及物质的结构、分类等..【解答】解:A、根据反应的微观图,反应前甲物质的分子由3个A原子和1个B原子构成,而反应后的乙分子由2个A原子构成、丙分子由2个B原子构成;反应前后的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不同种分子,因此,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A正确;B、反应前两个分子构成相同,属于同种物质的分子,即反应物为一种物质;反应后乙分子由两个A原子构成、丙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分子构成不同,属于两种物质的分子,即生成物为两种物质;因此,该反应为一种物质分解生成两种物质的分解反应,故B正确;C、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个数不变,可推断乙分子由两个A原子构成,而非一个A原子、一个B原子构成,故C不正确;D、丙物质的分子由两个B原子构成,属于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所以物质丙为单质,故D正确.故选:C.【点评】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根据分子的构成判断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是判断反应类型的前提.13.元素是化学的重要观念之一,下列有关元素的说法错误的是()A.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B.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中子数一定相同C.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D.元素的种类由质子数决定【考点】物质的元素组成;元素的概念;元素在化学变化过程中的特点.【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元素是组成物质基本成分,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发生改变;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据此解答.【解答】解:A、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属于宏观,故对;B、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但中子数不一定相同,故错;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变,故对;22\nD、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故对.故选B【点评】本题在考查概念的同时从宏观和微观上认识元素,注意对元素知识的认识和把握.14.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大于6mLB.小于6mLC.等于6mLD.以上都不对【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仰视读数偏小,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即剩余体积大于9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小于6mL.故选:B.【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大,实际则偏小,仰视读数小,实际则偏大.15.固体碘受热升华,下列关于此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碘分子质量变大B.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碘分子体积变小D.碘分子运动速率不变【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和特征进行分析:分子很小,分子是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隔,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没有变化.【解答】解:固体碘受热升华,是物理变化,碘分子本身没有变化.是碘受热时,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分子的间隔变大,固体的碘直接变化为气体的碘.A、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质量没有变化.故A说法不正确;B、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B说法正确;C、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体积没有变化.故C说法不正确;D、固体碘受热升华,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了解分子的性质,会用分子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宏观的现象.16.下列关于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是不同种元素22\nB.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②③的化学性质相似D.①④表示的是离子【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A、依据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分析判断;B、依据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特点分析判断;C、依据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分析解决;D、依据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分析判断;【解答】解:A、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①③的质子数都是17,所以两者属于同种元素;B、该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1,化学反应中易失掉这个电子而形成带一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所以②表示的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显+1价;C、因为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所以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②③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是1、7,故性质不会相似;D、由于离子中质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不等,而①中质子数小于电子数是阴离子,④中质子数等于电子数是原子;故选:B.【点评】了解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区别和联系;掌握核外电子在化学变化中的作用和得失电子的规律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7.A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3个电子,B元素原子最外层上有7个电子,A和B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能是()A.AB3B.BA3C.B2A3D.A3B4【考点】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和推断;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化合价规律和原则;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的数目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答本题.利用最外层电子数推断元素性质与元素的化合价;最后根据元素化合价判断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解答】解:A、B元素的原子都有三个电子层,A元素原子最外层有3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的正电荷,故元素A的化合价为+3;B元素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从而带上1个单位的负电荷,故元素B的化合价为﹣1;所以,它们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B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解题的根据化合价表示原子之间互相化合的数目和元素最外层电子数进行分析解题的能力.18.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B.将5克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是5%C.将一定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一定比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22\n【考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晶体和结晶的概念与现象;溶质的质量分数.【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A、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转化方法进行解答.B、将5克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小于5%,例如该物质是硫酸铜晶体(带结晶水);C、将一定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解度减小,因此所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D、根据饱和溶液的含义进行解答.【解答】解:A、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可能不变,例如通过改变温度,故A说法正确;B、将5克某物质完全溶解于95克水中,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小于5%,例如该物质是硫酸铜晶体(带结晶水),故B说法正确;C、将一定量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析出晶体后,溶解度减小,因此所得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减小,故C说法正确;D、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是同温度下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所以一定比同温度下它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不一定比它的其它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D说法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判断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变化,主要是分析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比值是否发生了改变,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19.下列操作会引起所配制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降低的是()A.用托盘天平称量6.2g食盐,误将砝码放在左盘并使用游码B.称量时,两托盘分别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纸C.用量筒量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D.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不慎洒出【考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从两个方面考虑:①溶质少了(称量时左码右物并移动了游码、药品中含有杂质等)②水量多了(量水时仰视读数,烧杯中原来有水等).【解答】解:A、左码右物称量6.2g食盐,食盐的实际质量为5.8g,所以溶质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就小了,故A正确;B、称量时,两托盘分别垫上大小质量相同的纸,这是正确操作,不产生误差,故B错误;C、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会导致量水量少了,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C错误;D、由于溶液是均一的,将配制好的溶液转移到试剂瓶时,不慎洒出,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引起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小的原因,主要从溶质和溶剂的质量两方面考虑.22\n20.电解水时,常在水中加入少量的硫酸以增强水的导电性,现用25g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硫酸溶液进行电解的实验,过一段时间后,测得硫酸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10%,则被电解的水的质量为()A.1gB.2gC.3gD.5g【考点】电解水实验;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本题是在电解水的实验中导入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由题意知,浓度的增加就是水的减少,减少水的质量就是电解水的质量,可设电解水的质量为x,由溶质的质量分数=%,列式即可求出.【解答】解:由题意知,设电解水的质量为x,列式为:,求解得x=5g,所以电解水的质量为5g.【点评】本题要求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并会灵活的运用.21.已知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12,则该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A.+2B.+3C.+4D.+5【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已知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12,据此由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确定其氧化物的化学式,进而由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已知某种氮的氧化物中氮、氧元素的质量之比为7:12,则该氮的氧化物的分子中氮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为:=2:3,则该氧化物的化学式为N2O3.氧元素显﹣2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2x+(﹣2)×3=0,则x=+3价.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由元素的质量比确定氧化物的化学式、掌握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二、我会填空(每空1分,共12分)22.用适当的化学符号和数字填空:(1)两个铜原子2Cu;(2)一个过氧化氢分子H2O2(3)硫酸铁的化学式Fe2(SO4)3;(4)三个亚铁离子3Fe2+;(5)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为+7价KO4;(6)银元素Ag.【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22\n【分析】本题考查化学用语的意义及书写,解题关键是分清化学用语所表达的对象是分子、原子、离子还是化合价,才能在化学符号前或其它位置加上适当的计量数来完整地表达其意义,并能根据物质化学式的书写规则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才能熟练准确的解答此类题目.【解答】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就是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铜原子,就可表示为:2Cu;(2)根据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因此1个过氧化氢分子表示为:H2O2;(3)硫酸铁是由显+3价的铁元素和显﹣2价的硫酸根组成,根据化合价原则,其化学式为:Fe2(SO4)3;(4)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3个亚铁离子可表示为:3Fe2+;(5)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高锰酸钾中锰元素化合价为+7价,故可表示为:KO4;(6)银元素的元素符号为:Ag;故答案为:(1)2Cu(2)H2O2(3)Fe2(SO4)3(4)3Fe2+(5)KO4(6)A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化学用语的书写和理解能力,题目设计既包含对化学符号意义的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化学符号的书写,考查全面,注重基础,题目难度较易.23.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下列物质:①稀有气体②液氧③四氧化三铁④硫酸铜⑤自来水⑥水银用序号按要求填写:属混合物的是①⑤,属化合物的是③④,属单质的是②⑥.(2)1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1:9:10.【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溶液、溶质和溶剂的相互关系与判断;溶质的质量分数;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物质的分类.【分析】(1)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2)固体溶于液体时,固体是溶质液体是溶剂.【解答】解:①稀有气体中含有氦气、氖气、氩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②液氧由氧元素组成,属于单质;③四氧化三铁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两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④硫酸铜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三种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⑤自来水中含有水和消毒剂,属于混合物;⑥水银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2)10%的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该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是10::90:100=1:9:10.故答案为:(1)①⑤;③④;②⑥(错选、漏选不给分;(2)氯化钠;水;10:90:100(或1:9:10);【点评】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时,就是判断物质的物质组成;判断是否是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时,既要判断元素组成,又要判断物质组成.22\n三、我会回答(24小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16分)24.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蕴含着许多化学知识.(1)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活性炭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用洗洁精清洗油污,是利用了洗洁精的乳化作用.(3)湿衣服能晾干,从微观角度解释其原因是水分子在不断运动.【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降低水的硬度就是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2)根据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解答;(3)根据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色素和异味;降低水的硬度就是减少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含量,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受热易转化为不溶性钙镁化合物,故填:活性炭,煮沸;(2)洗洁精对油污具有乳化作用,故填:乳化;(3)根据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进行分析解答.(3)湿衣服能晾干,是因为衣服上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的,运动到了空气中去了.答案:(1)活性炭;加热煮沸;(2)乳化;(3)水分子在不断运动.【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与生活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25.下面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图中粒子共能表示四种元素.(2)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3)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CE.【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2)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等于该元素所处的周期.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时化学性质相似.【解答】解:(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由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共有4种质子数,共表示4种元素;(2)由于B微粒质子数>核外的电子数,属于B阳离子,B原子的核外的电子层数是3,B所表示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三周期.(3)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它们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由图示可知:与B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CE.答案:(1)四;(2)三;(3)CE.22\n【点评】本题注重基础,考查知识点较多,并且题目难度不很大,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有很大帮助,多注重一些规律的记忆和积累.26.某同学在20℃时进行了如下实验,得到相应的溶液①②③,发现只有②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1)溶液①②③中,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①②③,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3.3%(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点).(2)若把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BE(填字母)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E.该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其他物质.【考点】溶质的质量分数;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变的方法.【专题】溶液、浊液与溶解度.【分析】(1)②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说明①中溶质全部溶解,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判断;(2)根据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转化方法进行解答.【解答】解:(1)②溶液中有少量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说明①中溶质全部溶解,③根据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中溶解的硝酸钾最多,由此可以知道溶液①②③中,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是①②③;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0%=33.3%;(2)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通过加入硝酸钾、蒸发水或是降低温度的方法,A、如果通过改变温度方法,则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不变,故A说法错误;B、如果通过改变温度方法,则溶质的质量不变,故B说法正确;C、如果通过改变温度方法,溶质的质量分数则不变,故C说法错误;D、如果通过改变温度方法,溶液的质量则不变,故D说法错误;E、一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通常还可以溶解其它的溶质,故E说法正确.故选BE.(1)①②③;33.3%;(2)BE.【点评】此题是溶液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溶液相关知识的掌握,属溶液知识的基础训练.四、我会实验(除28(1)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27.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某兴趣小组同学采用如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空气与铜粉充分接触;22\n(2)小组同学测定V1为60mL,V2为20mL,按正确操作和有关数据计算,最终得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则注射器活塞最终停留在4mL处.(3)气球的作用是调节由推、拉、温度变化引起体积变化(或调节管内压强等合理答案);(4)若实验结束且冷却到室温后没有将气球内的气体全部挤出就读数计算,则测出氧气占空气含量结果会偏大(填“大”或“小”).【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本题是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因为铜加热生成氧化铜,几乎不占空间,使容器内的气体减少,注射器内气体减少的量就是氧气的量,从而得到正确的结论;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实验的原理、注意事项分析回答误差原因.【解答】解:(1)在实验加热过程中,缓慢推拉注射器活塞的目的是使空气与铜粉充分接触.故填:使空气与铜粉充分接触.(2)空气中氧气约占其体积的五分之一,80mL空气中含有80mL×=16mL,故V2剩余4mL气体,故填:4;(3)气球可以调节温度变化、由于注射器活塞的推拉引起的压强变化,故填:调节由推、拉、温度变化引起体积变化(或调节管内压强等合理答案);(4)没有完排出,则注射器内剩余气体偏小,读数偏大,则测量结果偏大.故填:大.【点评】本考点是用铜粉测定氧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属于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注重了实验方案的评价,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价是近几年中考的一个重点.评价包括对实验方案的评价、实验过程的评价、实验结论的评价等,要认真把握.28.(14分)空气是人类活动必需的自然资源.工业上常用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制取氧气,实验室常用物质分解的方法制取氧气,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仪器名称:①是锥形瓶,②是水槽.(2)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发生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要求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填“固态”或“液态”);(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应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试剂,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5)实验室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6)E装置中充满水时,也可以作为氧气的收集装置,则氧气应从b端通入(填“a”或“b”).22\n【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工业制法;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据图即可知道仪器的名称,根据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知识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①是锥形瓶②是水槽;(2)工业制氧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3)实验室用A装置制取氧气,要求反应物的状态是固态;(4)实验室用B装置制取氧气时,应选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5)实验室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时开始收集;(6)E装置中充满水收集氧气时,氧气密度比水小,则氧气应从b端进入;答案:(1)①锥形瓶;②水槽;(2)物理变化;(3)固态;(4)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水+氧气;(5)有连续均匀气泡冒出;(6)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常见的气体的实验室制取的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五、我会计算29.已知草甘膦(化学式为C3H8O5P)是一种有机磷除草剂,白色结晶,易溶于水、乙酸等,不可燃,常温下稳定.计算:(1)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9:20;(2)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考点】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解答.(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草甘膦中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3):(16×5)=9:20.(2)草甘膦中磷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20%.故答案为:(1)9:20;(2)20%.【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0.欲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mL),需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各多少毫升?【考点】有关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专题】溶液的组成及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分析】根据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结合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配制1000mL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稀硫酸(密度为1.07g/mL),需要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为x,22\n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07g/mL×1000mL×5%=1.84g/mL×x×98%x≈29.7mL.需要水的质量为1.07g/mL×1000mL﹣1.84g/mL×29.7mL≈1015.4g(合1015.4mL)答:需水和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的体积分别是1015.4mL、29.7mL.【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14:14 页数:22
价格:¥3 大小:257.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