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学校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周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周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D.铁杵磨成针2.某同学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移,他应该()A.添加药品B.减少药品C.添加砝码D.移动游码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其他物质发生反应4.下面所述的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净的空气B.“农夫山泉”矿泉水C.用KMnO4制取O2后剩余的固体D.冰水混合物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19C.D.6.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7.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8.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分解反应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10.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19A.AB.BC.CD.D1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火焰,产生大量烟雾12.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A.B.C.19D.13.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A.B.C.D.1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的电子数15.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19A.AB.BC.CD.D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概念,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1)由于__________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是由__________(填写具体的微观粒子,下同)保持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由__________保持的.但是,因为金属汞是由__________直接构成的,所以,__________保持了汞的化学性质.(2)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17.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__________(填“正确”或“不正确”)(3)因为氮气具有__________的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4)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__________作用.18.黑色粉末A与白色粉末B共热后生成C和D,其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将银白色的E点燃后放在D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F.根据以上事实推断:(1)A、B、C、D、F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F__________(2)写出以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反应所属基本类型.__________,__________.19.(19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9(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丙两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__________(填“甲”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__________作用,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检验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5)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E装置收集,装入药品前应先__________;实验时发现E装置出现了红色,其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6)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一有气泡产生,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__________;应待__________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__________,然后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__________放在桌上并盖上玻璃片.(7)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2022-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创新学校九年级(上)第一次周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A.司马光砸缸B.凿壁偷光C.火烧赤壁19D.铁杵磨成针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物理变化的特点.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要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关键,先要明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差别,准确判断变化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是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基本依据.还要清楚物质状态的变化是否有新物质产生.解答:解:(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通常是物质的形状、状态发生变化.(2)化学变化:有其他物质生成的变化,变化中常伴随有放热、发光、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根据以上定义可知,A、司马光砸缸,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只是物质的形状的改变,属于物理变化;B、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火烧赤壁,属于物质的燃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铁杵磨成针,只是物质形状的改变,同样并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物质的变化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两者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新物质生成,即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产生了新物质.2.某同学用已调平的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称量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右偏移,他应该()A.添加药品B.减少药品C.添加砝码D.移动游码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应遵循“左物右码”,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解答:解:用托盘天平称量2.5g药品,步骤应该是:调节天平平衡,先向右边托盘添加2g砝码,再向右移动0.5g游码,然后向左边托盘添加药品,若指针偏左,说明物体质量大于砝码质量,应减少药品,直至天平平衡;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天平的使用,在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若已知药品质量,则应该先加砝码后加药品;若要称取一定量的药品质量,则先加药品后加砝码,且砝码添加顺序是由大到小,在称量前应先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在整个称量过程中不能再次调节平衡螺母.3.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B.少量有害气体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C.按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1%D.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19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大约占78%、氧气大约占21%、稀有气体大约占0.94%、二氧化碳大约占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因此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空气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因此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其他物质发生反应.解答:解:A、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因此空气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天然资源,故选项正确;B、空气具有自我净化能力,因此少量有害物质进入空气中,依靠大自然的自净能力,空气仍能保持洁净,故选项正确;C、是体积分数,不是质量分数,故选项错误;D、空气中的氮气化学性质很稳定,常温下很难与其他其他物质发生反应.故选项正确;故选:C.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等,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4.下面所述的各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纯净的空气B.“农夫山泉”矿泉水C.用KMnO4制取O2后剩余的固体D.冰水混合物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解答:解:A、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B、矿泉水是由水和一些矿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C、用KMnO4制取O2后剩余的固体中至少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等物质,属于混合物.D、冰水混合物中含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分类方法方面的内容.可以依据物质的组成进行.5.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19C.D.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测量容器-量筒;称量器-托盘天平;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对禁止用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而应用燃着的火柴或木条来引燃.B、根据天平的精确度进行判断;C、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试管内的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体积的;D、根据“一次,就近”的原则选取量筒.解答:解:A、应该用燃着的火柴去引燃酒精灯,操作错误,故本选项错误;B、托盘天平的精确度一般为0.1克,不能测得10.05g的物品,操作错误,故本选项错误;C、使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且试管内液体的体积最好不要超过试管体积的,操作正确,故本选项正确;D、量取9.5mL的液体应该选用10mL的量筒,操作错误,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实验仪器及基本实验操作等相关内容.在化学实验操作时,要按照严格的操作规范进行,防止意外事故的发生.6.下列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直接加热烧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没及时盖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取用试剂后将滴管清洗再放回原滴瓶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固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应及时盖好瓶塞;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D、滴瓶上的滴管不用清洗.解答:解:A、烧杯加热应垫石棉网,以防加热时炸裂,故说法错误;B、打开试剂瓶取用试剂后应及时盖好瓶塞,以防试剂被污染或变质,故说法错误;C、给试管内固体加热,试管口略向下倾斜,以防冷凝水倒流到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故说法正确;D、滴瓶上的滴管是专用的,不用清洗,故说法错误.19故选C.点评:实验操作是学好化学实验的关键,掌握常用仪器的操作方法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所在,难度不大.7.下列描述属于氧气化学性质的是()A.通常状态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C.液态氧可用作发射火箭的助燃剂D.氧气是一种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能氧化许多物质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可以据此进行解答.解答:解:A、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等方面的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通过低温加压,可使氧气液化成淡蓝色的液体描述的是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C、液态氧可用作助燃剂描述的是氧气的用途,故选项错误;D、氧气的氧化性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如果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如果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就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8.如图表示两种气体发生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其中相同的球代表同种原子.你认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成物一定是混合物B.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分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D.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学反应的实质;反应类型的判定.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分析:根据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对比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分析分子、原子的变化;分析生成物的种类;分析反应的特点,判断反应的类型等.解答:解:A、由生成物的微观构成可知,反应后生成了一种新的化合物.故A说法不正确;B、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了变化,说明了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故B说法不正确;C、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故C说法正确;19D、由反应前后微粒的变化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不变,元素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故D说法不正确.故选C.点评:模型能直观地表示了变化的微观过程;试题通过给出微粒的模型,考查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对基本概念的理解与运用能力.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B.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常温下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C.工业上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的过程属于分解反应D.没有二氧化锰作催化剂,过氧化氢溶液就不会产生氧气考点:自然界中的氧循环;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工业制法;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光合作用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B、根据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C、根据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D、根据催化剂的性质进行分析;解答:解:A、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植物的光合作用,说法完全正确,故A正确;B、氧气的化学性质较活泼,在常温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但不能与所有物质发生反应,故B错误;C、任何液态物质都有一定的沸点,这样利用物质的这一物理性质,在低温条件下加压,使空气转变为液态,然后蒸发分离液态空气.由于液态氮的沸点是﹣196℃,比液态氧的沸点(﹣183℃)低,因此,氮气首先从液态空气中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了,因此,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或氮气)的过程是物理变化过程,故C说法错误;D、催化剂是一变两不变,即能改变其它化学反应的反应速度,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双氧水不加催化剂也能分解,但反应速度慢,故D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催化剂有一变两不变,要证明一种物质是某反应的催化剂需证明三个方面:能改变该反应的化学反应速度,反应前后质量、化学性质不变.10.对下列实验现象进行的解释错误的是()19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进行分析,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分子在不断的运动,分子的运动与温度有关,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解答:解:A、分子很小,需要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故A正确;B、将品红溶液加入到水中液体变红,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地运动,故B正确;C、分子在常温和加热时都运动,在加热时运动速度加快,故C错误;D、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隙,故不同的物质混合时体积减小,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分子的性质,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分子的知识进行.11.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并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红色火焰,产生大量烟雾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19D、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红色火焰、雾,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2.N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少量NO在人体内具有扩张血管、增强记忆的功能.NO难溶于水,通常条件下极易与氧气反应.实验室收集NO的装置是()A.B.C.D.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气体的收集方法包括排水法和排空气法,排水法适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气体.排空气法分为向上排空气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就用向上排空气法,气体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小就用向下排空气法.解答:解:NO难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密度比空气的略大且极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故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气体的收集方法,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有关,有时还要考虑气体是否与水或与空气中的成分反应.还要记忆气体的三种收集方法,本考点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3.如图是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其中正确的是()19A.B.C.D.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试管口加一小团棉花,图中装置正确;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尽可能的排出原有空气;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口;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故应在集气瓶底部装少量水或沙.解答:解:A、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图中装置正确,故A正确;B、收集气体的导管,要深入集气瓶底部,图中导气管太短,故B错误;C、验满氧气,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内部,图中操作错误,故C错误;D、验证氧气的性质,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时,反应剧烈,火星四射,热的溅落物会炸裂瓶底,图中操作错误,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气体实验室制备、收集、验满、验证性质的操作的方法;了解常用气体的收集方式等.14.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19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的电子数考点:原子的定义与构成;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A、根据原子的结构进行分析;B、根据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分析;C、根据有的原子核内无中子分析;D、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解答:解:A、原子是由质子、中子、核外电子构成的,故该说法错误.B、分子、原子、离子都能直接构成物质,该说法错误.C、氢原子的原子核只有一个质子,没有中子,故该说法错误.D、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的电子数,所以原子不显电性,故该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只要形成微观想象能力不难解答这类题目.15.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A.AB.BC.CD.D考点:水的性质和应用;空气组成的测定;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进行解答;B、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进行解答;C、根据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进行解答;D、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集气瓶内的水是吸收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进行解答.解答: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二氧化硫气体有毒,扩散到空气中会污染空气,水能够吸收二氧化硫生成亚硫酸,从而防止了二氧化硫向外扩散.水的主要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因此,该选项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19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通过量筒中水的体积变化可知氧气的体积.水的主要作用是间接测定氧气的体积.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C、铁在氧气中燃烧时,水的用途是冷却溅落的四氧化三铁,防止炸裂集气瓶.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D、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时,集气瓶内的水是吸收红磷燃烧生成的五氧化二磷,因此,该选项体现了水的主要作用.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容器中加入水的主要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对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二、非选择题(共40分)16.本单元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概念,对于概念我们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运用.(1)由于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所以水的化学性质是由水分子(填写具体的微观粒子,下同)保持的,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由二氧化碳分子保持的.但是,因为金属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的,所以,汞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保持了汞的化学性质.(2)有的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还有的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分子的概念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和分子原子的根本区别来解答.解答:解:(1)分子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就是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汞由汞原子构成,汞原子就是保持汞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故答案为:(1)分子;水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汞原子;汞原子在化学变化中.(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点评:化学用语一直是中考中学生答题的弱点,需认真复习,仔细理解,方可求解.17.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的混合物,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不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3)因为氮气具有稳定的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4)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氧气的物理性质;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用途等分析回答.解答:解:(1)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21%.(2)鱼虾能在水中生存是因为氧气易溶于水,这种说法不正确,氧气的溶解性是不易溶于水.(3)因为氮气具有稳定的性质,所以充入食品包装袋内用于防腐.19(4)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菜农定期会向蔬菜大棚中补充二氧化碳,这样做有利于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故答为:(1)21%;(2)不正确;(3)稳定;(4)光合.点评:本题的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性质及用途等即可分析解答.18.黑色粉末A与白色粉末B共热后生成C和D,其中A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将银白色的E点燃后放在D中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F.根据以上事实推断:(1)A、B、C、D、F的名称:A二氧化锰B氯酸钾C氯酸钾D氧气F四氧化三铁(2)写出以上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并指出反应所属基本类型.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1)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A在该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则A可能为二氧化锰,B可能为氯酸钾,氯酸钾能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将银白色的E点燃放入D中,E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F,则推测D为氧气,F为四氧化三铁,C为氯化钾,代入检验.(2)根据(1)推断正确书写文字表达式.解答:解:(1)根据题目中的信息:A在该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则A可能为二氧化锰,B可能为氯酸钾,氯酸钾能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将银白色的E点燃放入D中,E会剧烈燃烧,火星四射,并生成黑色固体F,则推测D为氧气,C为氯化钾,F为四氧化三铁,代入检验,符合题意.(2)由(1)可知,氯酸钾分解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为分解反应;铁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其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为化合反应;故答案为:(1)二氧化锰,氯酸钾,氯酸钾,氧气,四氧化三铁(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分解反应,铁+氧气四氧化三铁,化合反应,多余..点评:本题为文字型推断题,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找出关键点,然后进一步推出其它物质并正确书写文字表达式.19.(19分)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所取得的丰硕成果,是与实验的重要作用分不开的.结合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19(1)写出图中有标号仪器的名称:①试管,②集气瓶,(2)下面四种途径都可以得到氧气:“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丙两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甲(填“甲”或“丙”)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填序号),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过氧化氢水+氧气.(4)用C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检验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5)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E装置收集,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时发现E装置出现了红色,其可能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6)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一有气泡产生,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刚开始的气泡为试管中空气;应待均匀连续的冒气泡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导管,然后再消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上并盖上玻璃片.(7)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NH3).常温下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NH3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制取并收集NH3,应该从上图中选择的发生装置是A(填序号,下同),收集装置是D.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氧气的检验和验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直接写出仪器的名称;(2)根据实验室制取氧气反应原理和反应条件来进行判断;(3)用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反应条件为常温下反应,选用固液常温型的装置;考虑二氧化锰的作用;(4)考虑氧气的密度和检验方法;(5)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19(6)根据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7)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型”进行选择;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进行选择收集装置.解答:解:(1)图中所给仪器的名称为:试管、集气瓶;(2)“绿色化学”要求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污染.你认为在中学化学实验室中,甲、丙两种制取氧气的途径中,甲途径更体现化学实验的绿色化追求.(3)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时,不需要加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B,其中二氧化锰起催化作用,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4)用C装置收集氧气,为向上排空气法,其依据是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检验是否是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5)某同学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E装置收集,装入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实验时发现E装置出现了红色,其可能原因是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高锰酸钾进入导气管.(6)实验室里用加热高锰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实验时,一有气泡产生,不宜立即收集,其原因是刚开始的气泡为试管中空气;应待均匀连续的冒气泡时,再收集.实验结束时应先移导管,然后再消灭酒精灯,原因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正放在桌上并盖上玻璃片.(7)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与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为“固体加热型”,因此发生装置选择:A;常温下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应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故选D;故答案为:(1)试管,集气瓶,(2)甲.(3)B,催化,过氧化氢水+氧气.(4)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5)检查装置的气密性;试管口没有放一小团棉花.(6)刚开始的气泡为试管中空气;均匀连续的冒气泡,移导管,再消灭酒精灯,防止水倒流而炸裂试管;正.(7)A,D.点评:熟练掌握实验中选择收集装置和发生装置的依据,其中气体制取装置的选择要看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装置的选择要看气体的密度和溶水性.1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10:35 页数:19
价格:¥3 大小:345.29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