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老舍中学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7

2/17

剩余15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老舍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2.建设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3.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煤的燃烧B.蜡烛熔化白磷自燃C.火药爆炸矿石粉碎D.酒精挥发湿衣服晒干4.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17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10.5g物质(1g以下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发现砝码和称量物的位置放反了,则该生实际称得的物质的质量为()A.10gB.11gC.9.5gD.9g6.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7.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B.大于9mLC.小于9mLD.无法确定8.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依次是()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氧气、空气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空气、氧气9.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1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是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B.二氧化锰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作催化剂C.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能增加生成物氧气的质量17D.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放出氧气12.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A.①③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13.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糖水、白酒B.铁矿石、氧气C.冰水混合物、盐水D.氮气、氧气15.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acdfeB.abcdefC.bacdefD.abcdfe二、填空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16.下面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a.酒精能挥发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铁锈c.水沸腾变水蒸气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①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②属于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1717.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__________,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__________.18.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2)硫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4)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__________;(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19.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试推断: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20.某学生设计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d__________(2)写出图中存在的3处错误.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3)制取氧气前,必须先检查装置__________;收集氧气可以用__________法和__________法.2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__________.(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__________(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________(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17(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__________成功,原因是__________.2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目的:①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②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2)仪器认识:写出仪器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3)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4)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②,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a→__________→d(5)问题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__________.2022-2022学年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老舍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调研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A.有颜色变化B.有其他物质生成C.有气体生成D.有发光、放热现象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17分析:利用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分析解决,化学变化是生成新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则没有生成新物质.解答:解:“物理变化”是相对“化学变化”而言的,物理变化,就是物质本身没有变化,只是物质的状态、形态等发生了变化.而“化学变化”,是“物质”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故选B点评:此题是对化学变化及物理变化的考查,是对它们实质的分析,使学生对这两个概念有了更深入的了解.2.建设城市,市政府向市民征集到的下列措施中,你认为不可行的是()A.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B.实施绿化工程,防治扬尘污染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防治SO2污染考点: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专题:化学与环境保护.分析:A、根据化石燃料的污染性考虑;B、根据绿化工程的作用分析判断;C、根据焚烧落叶会污染空气考虑;D、根据汽车改用清洁燃料的意义判断.解答:解:A、煤和石油属于化石燃料,燃烧后产生大量的空气污染物,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就减少了空气污染,故A正确;B、绿化工程是植树造林对空气有净化作用,防治扬尘污染,故B正确;C、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产生了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烟尘,污染了空气,故C错误;D、使用燃煤脱硫技术,减少SO2污染,也就减少了对空气的污染,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减少污染的方法,主要是了解使用清洁能源代替煤和石油,实施绿化工程,汽车改用清洁燃料的含义.3.下列变化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煤的燃烧B.蜡烛熔化白磷自燃C.火药爆炸矿石粉碎D.酒精挥发湿衣服晒干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钢铁生锈、煤的燃烧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化学变化.B、蜡烛熔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白磷自燃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火药爆炸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矿石粉碎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17D、酒精挥发、湿衣服晒干过程中都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都属于物理变化.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下列四项基本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取用液体药品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平行;C、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D、取用粉末状药品,试管横放用药匙把药品送到试管底部,然后试管慢慢竖起使药品缓缓滑入试管底部.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与试管口紧挨,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故A错误;B、读取量筒内液体的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平行,俯视或仰视都会使读数不准确,故B错误;C、熄灭酒精灯要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否则可能会引起火灾,故C错误;D、图示的取用粉末状药品是正确操作,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此类题目,要掌握好基本实验操作方法,将正确的操作与题中给出的操作相互对照,找出错误所在.5.某学生用托盘天平称量10.5g物质(1g以下用游码),当天平平衡时,他发现砝码和称量物的位置放反了,则该生实际称得的物质的质量为()17A.10gB.11gC.9.5gD.9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药品的实际质量=10g﹣0.5g=9.5g.故选:C.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6.下列仪器可以直接用酒精灯火焰加热的是()①量筒②试管③燃烧匙④集气瓶⑤烧杯⑥烧瓶.A.⑤⑥B.②③C.②③④D.②⑤⑥考点:用于加热的仪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解答:解: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有:试管、燃烧匙、蒸发皿和坩埚等;需要垫石棉网的是:烧杯、烧瓶、锥形瓶等.不能加热的仪器有:漏斗、量筒、集气瓶等.故答案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是能够直接加热的仪器,比较基础,只要掌握了常用的加热仪器,问题就会很容易解决,学生应熟悉常见仪器及使用.7.某学生用量筒量取液体,量筒摆放平稳,且学生面对刻度,他首先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19mL,倾出一部分液体后,又仰视读数为10mL,则该同学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为()A.等于9mLB.大于9mLC.小于9mLD.无法确定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大.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相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该学17生倾倒液体前俯视液面,其读数会比实际偏高,那么实际体积应小于19毫升;他倾倒液体后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小,实际体积应大于10毫升,则该学生实际倾倒的液体体积小于9毫升.所以:A、等于9mL错误;B、大于9mL错误;C、小于9mL正确.D、无法确定错误.故选C.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度数大,实值则偏小,仰视度数小,实值已超出.8.甲、乙、丙三个集气瓶中,分别盛有空气、氮气和氧气,用一根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瓶中,依次观察到火焰熄灭、继续燃烧、燃烧更旺,则瓶中所盛气体依次是()A.氧气、氮气、空气B.氮气、氧气、空气C.空气、氧气、氮气D.氮气、空气、氧气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各种气体的性质不同判断:氧气具有助燃性,空气中有一定量的氧气,空气和氧气都能支持燃烧;氮气不具有支持燃烧的功能;解答:解:燃着的木条在氮气中会熄灭,因为氮气不支持燃烧;燃着的木条在空气中会继续燃烧,没有明显变化,因为空气中含有一定量氧气;燃着的木条在氧气中会剧烈燃烧,因为氧气有助燃性.根据现象,可判断气体依次是氮气、空气、氧气;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气的助燃性和氮气不支持燃烧的性质,要求同学们牢固把握课本基础知识.9.某气体既能用排水法收集,又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该气体所具备的物理性质应是()A.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B.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C.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D.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不易溶或难溶性气体最好的收集方法为排水集气法,使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则说明气体不易溶或者是难溶;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能用排水法收集说明气体不易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说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知道气体的收集方法与气体的溶解性和密度有关.10.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17B.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磷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镁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B、白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C、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生成带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1.下列关于催化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催化剂在化学反应里是加快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的物质B.二氧化锰在任何反应中都可作催化剂C.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能增加生成物氧气的质量D.二氧化锰能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放出氧气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催化剂的定义和特点判断,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不改变的物质,特点是“一变、两不变”.解答:解:A、加入催化剂有时可加快反应速率,有时也可减慢反应速率,所以错误.B、在有些化学反应中,二氧化锰不可作催化剂,所以错误;C、使用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所以错误.D、二氧化锰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能加快反应的速度,能使氯酸钾在较低温度下迅速放出氧气,所以正确.故选D.点评:催化剂与催化作用是初中化学的重要概念之一,是考查热点,理解催化剂的定义,明确其“一变、两不变”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12.某同学制取氧气时,试管炸裂了,造成试管炸裂的原因可能是下列中的()①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②试管外壁有水滴;③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④加热时试管与灯芯接触;⑤收集完毕,先撤去酒精灯.A.①③B.①③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17专题:实验设计题.分析: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就是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①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②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③加热时没有预热④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⑤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等.解答:解:根据给试管中的固体加热的注意事项,造成试管破裂的原因一般有:①加热时试管外壁有水;②用酒精灯的焰心加热,导致试管受热不均匀而破裂;③加热时没有预热,导致不良后果的产生;④加热时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致使药品中含的水分在管口形成水滴倒流致使热的试管破裂;⑤先撤了酒精灯,后移出导管致使试管内温度降低,气压减小,冷水倒吸与热的试管内等.故选:D.点评:此类试题属于实验评价题,解决的办法是根据题目给出的后果或者是实验中不同的数据,找出可能的原因或做出相应的评价,是近几年中考实验题中经常出现的题目.13.随着“绿色奥运”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空气质量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下列物质中,未计入监测空气污染指数项目的是()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一氧化碳D.可吸入颗粒物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污染指数项目所包括的内容进行分析就可做好此题.解答:解:目前国家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暂定为: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二氧化碳不属于污染指数项目.故选:A.点评:本题从世界瞩目的“绿色奥运”入手,考查社会关心的问题,具有很好的现实性.14.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纯净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糖水、白酒B.铁矿石、氧气C.冰水混合物、盐水D.氮气、氧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糖水、白酒都是混合物;铁矿石属于混合物,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盐水属于混合物;氮气、氧气都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解答:解:A、糖水、白酒都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铁矿石属于混合物,氧气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C、冰水混合物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盐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D、氮气、氧气都属于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17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5.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e熄灭酒精灯;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acdfeB.abcdefC.bacdefD.abcdfe考点: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实验室制取氧气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所以: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a将高锰酸钾装入试管,用带导管的橡皮塞塞紧试管口,并把它固定在铁架台上;c点燃酒精灯给试管加热;d用排水法收集氧气;f将导气管从水中取出;e熄灭酒精灯.解答:解:A、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步骤:符合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故A正确;B、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再装药品,否则会浪费药品;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故B错误;C、先熄灭酒精灯,再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水会倒流,可能引起试管炸裂,故C错误;D、先检查制氧装置的气密性,如果气密性不好,再更换仪器;气密性良好,才能装药品,故D错误故选:A.点评:掌握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可记住口诀“查装定点收移熄”,了解各个步骤中的注意事项.二、填空题(每空1分,文字表达式2分)16.下面是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a.酒精能挥发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铁锈c.水沸腾变水蒸气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①属于物理变化的是c(填序号,下同);②属于化学性质的是d.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物理变化的定义和化学性质的定义回答,物理变化的特点是没有新物质生成,化学性质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解答:解:a、酒精能挥发,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17b、铁在潮湿的空气里生成铁锈,有新物质生成,发生了化学变化;c、水沸腾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答案为:①c;②d.点评: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性质,物理变化是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17.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液体体积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加热前先使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这种方法叫预热,加热时应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为了避免伤人,加热时切记不可使试管口对着别人或自己.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分析:为确保实验安全,实验室对操作有明确规定.使用试管对液体加热时,为使液体均匀受热,要求试管内液体量不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试管口不要对着有人的方向,加热中试管要不时上下移动等.解答:解:为防止液体过多而受热不均匀,试管内液体量不能超过其容积的三分之一,故答:;为使试管均匀受热,在对试管集中加热前要先进行预热,预热的方法为试管在火焰上来回移动,故答:预热;试管内液体若受热不均匀,液体会冲出试管,为避免因液体冲出伤及他人或自己,要求试管口不能对着自己或别人,故答:别人或自己.点评:液体受不均匀时,会出现局部沸腾而发生液体冲出,因此在对液体加热时要切记规范操作以确保安全.18.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硫在氧气中燃烧硫+氧气二氧化硫;(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碳+氧气二氧化碳.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首先根据反应原理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根据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步骤进行书写即可.17解答:解:(1)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硫+氧气二氧化硫.(3)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5)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二氧化碳.故答案为:(1)铁+氧气四氧化三铁;(2)硫+氧气二氧化硫;(3)磷+氧气五氧化二磷;(4)过氧化氢水+氧气;(5)碳+氧气二氧化碳.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文字表达式的能力,掌握文字表达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19.某淡黄色固体A,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入无色气体B中,发出蓝紫色火焰,并都生成有刺激性气味气体C,试推断:A硫(或S)、B氧气(或O2)、C二氧化硫(或SO2).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分析:根据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都是二氧化硫,以及火焰颜色不同的实验现象判断回答.解答:解:在空气中点燃后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点燃发出蓝紫色火焰的淡黄色固体为硫,硫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燃烧,生成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二氧化硫,所以气体C为二氧化硫,B为氧气.故答案为:硫(或S);氧气(或O2);二氧化硫(或SO2).点评:掌握硫在空气中燃烧和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了解二者区别,明白反应物相同,但反应条件不同时,现象可能不同,理解燃烧的剧烈程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20.某学生设计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氧气的实验装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7(1)写出图中仪器的名称:a酒精灯;b试管;c铁架台;d水槽(2)写出图中存在的3处错误.①试管口向上倾斜②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③导管伸入试管太长(3)制取氧气前,必须先检查装置气密性;收集氧气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和排水法.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要熟悉各种仪器的名称、用途和使用方法;(2)加热试管中的固体物质时,试管口应该略向下倾斜,可以防止水蒸气冷凝、回流炸裂试管;为了防止高锰酸钾进入导管,通常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导管伸入试管越长,越不利于气体导出;(3)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大.解答:解:(1)a是酒精灯,常用作热源;b是试管,常用作反应容器;c是铁架台,常用于固定、支持实验装置;d是水槽,常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故填:酒精灯;试管;铁架台;水槽.(2)图中存在的3处错误是: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导管伸入试管太长.故填:试管口向上倾斜;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导管伸入试管太长.(3)为了防止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制取氧气前,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故填:气密性;向上排空气;排水.点评:实验是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得出正确的结论奠定基础.21.某同学设计了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该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①将图中的集气瓶分为5等份,并作好标记.②在带橡皮塞和导管的燃烧匙内装入足量的红磷,将导管上的止水夹夹紧,在酒精灯上点燃红磷,并立即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③充分反应后,待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请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17(2)步骤②集气瓶中的现象是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步骤③中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象是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难(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为什么?不能,成功,原因是因为碳粉燃烧消耗掉氧气同时又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水不倒流..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该实验注意事项分析;(2)根据红磷的燃烧现象、反应结合压强知识分析.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外界大气压会压着水进入集气瓶;(3)氮气难溶于水,也不能与水发生反应.(4)根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的原理分析.解答:解:(1)该实验中红磷需稍过量,目的是: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2)点燃的红磷,在集气瓶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红磷燃烧生成了五氧化二磷,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由于红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消耗了瓶内的气体,压强减小,所以,打开止水夹后观察到的现是: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由此可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3)水进入瓶内占五分之一.不再继续进入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反应,也不能溶于水或与水反应化学性质不活泼;(4)若将红磷换成炭粉,该实验不能获得成功,因为碳粉燃烧消耗掉氧气同时又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水不倒流.故答案为:(1)确保将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尽;(2)红磷燃烧,生成大量的白烟;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烧杯中的水倒流至集气瓶,液面上升在一等分刻度处;五分之一;(3)难;不活泼;(4)不能,因为碳粉燃烧消耗掉氧气同时又生成了二氧化碳等气体,瓶内压强基本不变,水不倒流.点评:熟记用红磷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和注意事项是解答这类题目的基础.172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1)实验目的:①用高锰酸钾制取一瓶氧气,做细铁丝燃烧的实验.②粗略测定加热2g高锰酸钾所收集到的氧气体积.(2)仪器认识:写出仪器名称:①试管;②量筒.(3)反应原理:(用文字表达式表示)高锰酸钾制氧气:高锰酸钾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4)装置连接:为达到实验目的②,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填字母)a→cb→d(5)问题分析:实验过程中发现B瓶中的水变红了,原因试管口没有塞棉花.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量气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根据已有的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和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2)据图可以看出,①是试管,②是量筒,故填:试管,量筒;(3)加热高锰酸钾能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氧气+二氧化锰;(4)要测定收集的氧气的体积,需要将导气管a与c相连,然后b与d相连,故填:cb;(5)B瓶中的水变红是因为在试管口没有赛一团棉花,故填:试管口没有塞棉花.点评:掌握氧气的实验室制取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10:32 页数:17
价格:¥3 大小:138.0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