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中学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4

2/24

剩余22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中学2022-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B.鸡蛋变臭,人体呼吸C.酒精挥发,酒精燃烧D.铁生锈,电灯通电发光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 3.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很稳定的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4.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碘酒C.可乐饮料D.洁净的空气 5.下列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Cl2B.HCl04C.KCl03D.KC1 6.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一种物质的是(  )A.HB.N2C.COD.Cu 7.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 8.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 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24\n倾倒液体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 10.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能导致试管破裂的是(  )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 11.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先仰视读出液体体积为20毫升,该生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其体积为10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10毫升B.大于10毫升C.小于10毫升D.无法判断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13.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A.木炭B.硫磺C.铁丝D.红磷 14.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氯酸钾,在b管中再混入了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则生成氧气质量(m)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24\nA.B.C.D.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3分)15.(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1个二氧化碳分子      ;(2)2个钠离子      ;(3)氯化钠的化学式      ;(4)高锰酸钾的化学式      ;(5)SO3的名称      ;(6)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16.(2分)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存在哪些物质.(1)许多物质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2)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 17.(4分)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活性炭的作用是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      来检验.(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用      的方法. 18.(5分)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图是      ,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 19.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24\n(1)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1条即可)      .(2)该图所示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      . 20.(6分)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1)该实验中白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mL.(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白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5)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填写序号)A.加快集气瓶冷却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1.(6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图示如下:(1)请选用“原子”、“分子”、“离子”、“单质”、“化合物”、“混合物”填写上图中的4个空白方框.(2)现有8种物质:水、铁、氧气、汞、氯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钙、金刚石.其中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为:      ;24\n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 22.(11分)有A、B、C、D、E五种物质,在常温下A、B、C为气体(其中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是淡黄色固体,E是无色液体.五种物质间发生反应的转变关系如下图:①EA+B②B+DC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E      .(2)B、C、E含有的同一种元素是      .(3)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反应类型为      反应. 23.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验确定某气体的成分,请填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将雪碧饮料倒在酒杯中出现大量的      猜想:可能是某种气体(2)设法收集一小瓶该气体,然后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的火焰      猜想:可能是      气体,或      气体(3)在(2)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并振荡澄清石灰水      该气体一定是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24.(16分)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2)实验室用方框内装置A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下同)为      .(3)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和      溶于水的物理性质,分别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和      (填方框内装置字母,下同);欲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理由是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步骤如下: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F所示的实验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③向集气瓶中加大半瓶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试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请回答:i.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F图中A、B、C哪个旋钮:      .24\nii.步骤②的操作观察到的现象是:      .iii.上述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      (填步骤序号).iv.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5)实验室若用图G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要先在瓶中装满水,氧气应从      (“a”或“b”)导气管进入. 25.(5分)以下是甲、乙两同学设计的探究“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实验:乙的实验如图(1)所示,图(2)是甲的实验,在锥形瓶中的敞口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物质变红,氨水呈碱性).请回答:(1)甲观察到的现象是      ,乙观察到的现象是      .他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2)乙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B)的作用是      .(3)请你对甲(或乙)同学实验的优点作简单的评价:      .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26.(6分)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于2022年10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她在研究过程中曾关键性地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乙醚的化学式为C4H10O.请回答:(1)乙醚(C4H10O)由      种元素组成,每个乙醚分子中有      个原子,乙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乙醚(C4H10O)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3)乙醚(C4H10O)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精确到0.1%). 27.(5分)实验室也常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请回答:(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作图.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氧气质量(m)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 24\n 24\n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中学2022-2022学年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B.鸡蛋变臭,人体呼吸C.酒精挥发,酒精燃烧D.铁生锈,电灯通电发光【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解:A、水结成冰、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鸡蛋变臭和人体呼吸的过程中都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属于化学变化.D、铁生锈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电灯通电发光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只有这样才能对变化做出正确的判断. 2.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  )A.氧B.硅C.铝D.铁【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利用元素的分类,结合地壳中元素的含有情况进行判断解决即可.【解答】解:在地壳中元素含量排在前四位的是:氧硅铝铁,其中铝铁属金属元素,故选C.【点评】此题是对地壳中元素含量的考查,只要能记住元素含量的排列顺序即可顺利解题. 3.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很稳定的是(  )A.氧气B.氮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分别是:氮气78%、氧气21%、稀有气体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气体和杂质0.03%.【解答】解:A、氧气占21%,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故选项错误;B、氮气78%,是空气中含量最多且性质稳定,故选项正确;C、稀有气体0.94%,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碳占0.03%,含量比较少,故选项错误;故选B24\n【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空气中各种气体的含量,同学们要加强记忆有关的知识点,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应用,本考点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4.下列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蒸馏水B.碘酒C.可乐饮料D.洁净的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B、碘酒中有碘、酒精,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可乐饮料中有色素、水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洁净的空气也有氧气、氮气等物质,故选项错误;故选A【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 5.下列物质中,氯元素化合价最低的是(  )A.Cl2B.HCl04C.KCl03D.KC1【考点】有关元素化合价的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和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零结合物质的化学式即可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所以Cl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0;B、设HCl04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2)×4=0,则x=+7;C、设KClO3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y,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y+(﹣2)×3=0,则y=+5;D、设KCl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z,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z=0,则z=﹣1;通过比较D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最低.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0和元素化合价的计算方法的理解与掌握,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的能力. 6.下列符号中,能表示一个原子、一种元素、一种物质的是(  )A.HB.N2C.COD.Cu【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元素的符号及其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化学式与元素符号的含义进行分析解答,金属、大多数固体非金属等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它们的元素符号,既能表示一个原子,又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一种物质.24\n【解答】解:元素符号能表示一种元素,还能表示该元素的一个原子;化学式能表示一种物质,当元素符号又是化学式时,就同时具备了上述三层意义.A、H属于气态非金属元素,可表示氢元素,表示一个氢原子,但不能表示一种物质,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该符号是氮气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该符号是一氧化碳的化学式,不是元素符号,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Cu属于金属元素,可表示铜元素,表示一个铜原子,还能表示铜这一纯净物,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由原子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一般有三层含义(宏观:表示一种元素、一种单质,微观:表示一个原子)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质子数B.中子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考点】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元素的性质,特别是化学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关系非常密切,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少于4个时,容易失去电子;多于4个少于8个时,容易获得电子.最外层为8个电子时,元素的化学性质最稳定.【解答】解:A、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质子无直接关系,故此项错误.B、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与核内中子数无关,此项错误.C、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此说法正确.D、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和核外电子数无直接关系,此项错误.故选C【点评】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关系密切,核外电子的得失趋向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8.根据如图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钠原子最外层有11个电子B.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2.99gC.钠属于非金属元素D.钠的原子序数为11【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4\n【解答】解: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右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所以核外有11个电子,其中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可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说法错误;C、钠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说法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获取的信息,右上角数字表示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故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  )A.倾倒液体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点燃酒精灯D.加热试管中的液体【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专题】实验操作型.【分析】A、取用液体时:注意瓶口、标签的位置,瓶塞的放置等;B、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时,先将导管放入水槽中,然后用手握住试管外壁;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D、给液体加热时,注意试管内液体的量,试管的倾斜度等;【解答】解:A、取用液体时:①试剂瓶瓶口要紧挨试管口,防止液体流出;②标签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出腐蚀标签;③瓶塞倒放桌面上,防止污染瓶塞,从而污染药品,24\n故A正确;B、在检验装置的气密性时,利用的是装置内气体的压强改变,有气泡冒出时,说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气密性不好,故B正确;C、点燃酒精灯时,用火柴点燃,如果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个酒精灯,会引起酒精失火,造成危险,操作错误;D、给液体加热时,①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防止沸腾溅出;②试管与桌面成约45°角,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了解各操作的注意事项;考查液体的加热和取用方法和检验装置气密性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10.用酒精灯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发现试管破裂,可能原因有: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②加热前试管外壁的水没有擦干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⑤加热时没有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⑥没有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其中能导致试管破裂的是(  )A.①③⑤⑥B.②④C.②③⑥D.③④⑤【考点】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给试管内物质加热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①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不会引起试管炸裂;②加热前没有擦干试管外壁的水,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引起试管炸裂;③加热时试管底部触及灯芯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引起试管炸裂;④被加热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会使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喷出,不会引起试管炸裂;⑤预热后不用再不时地上下移动试管,不会引起试管炸裂;⑥没有预热,直接集中加热试管里液体的中下部,会使试管受热不均匀,会引起试管炸裂;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给试管加热的注意事项,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11.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先仰视读出液体体积为20毫升,该生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其体积为10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A.10毫升B.大于10毫升C.小于10毫升D.无法判断【考点】测量容器-量筒;实验数据处理或者误差分析的探究.【专题】综合实验题.【分析】本题考查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时的读数问题,简单的判断方法是“仰小俯大”,即仰视读小,俯视读大.【解答】解:如图所示,仰视时读数偏小,俯视视读数偏大,先仰视读出液体体积为20毫升,数值小了,可以假设实际准确值为21毫升;又俯视读其体积为10毫升,数值大了,同样假设准确值为9毫升.那么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应为(21﹣9)毫升,大于错误读数算出来的(20﹣10)毫升.24\n故选B.【点评】应明确正确读数和错误读数的差别及引起的误差,注意三点:眼睛、刻度、凹液面的最低点三点在一条直线上. 12.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镁带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解答】解:A、描述实验现象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那是实验结论,错误;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正确;C、铁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正确;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正确;故选:A.【点评】了解常见可燃物在氧气和空气中燃烧的现象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同时分清现象和结论. 13.既要在一充满空气的瓶子中,将其中的氧气除去.又不增加其他气体的成分.下列物质在瓶中燃烧可达到目的是(  )A.木炭B.硫磺C.铁丝D.红磷【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木炭、硫磺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气体;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解答】解:A、木炭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碳气体;B、硫磺燃烧能生成二氧化硫气体;C、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D、红磷能在空气中燃烧,且生成物是固体.故选:D.24\n【点评】解答本题要掌握各种物质的性质方面的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4.向a、b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质量的氯酸钾,在b管中再混入了少量二氧化锰,同时加热,则生成氧气质量(m)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图正确的是(  )A.B.C.D.【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实验设计中的控制变量思想;空气与水.【分析】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但不能使生成的氧气质量增加,而a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短.【解答】解:ab受热分解生成氧气,b中有催化剂二氧化锰,可以使氯酸钾在较低的温度下迅速的放出氧气,但不能使生成的氧气质量增加,而a却需要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缓慢的放出氧气,因而b反应用的时间比a短,不过b用的时间短.A、ab不是同时分解,故A错误;B、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不一样多,故B错误;C、分析图象可知ab产生的氧气一样多,b反应用的时间短.故C正确;D、分析图象可知ab反应产生的氧气不一样多.故D错误.故选C.【点评】用氯酸钾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增加氧气的量.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3分)15.(6分)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填空:(1)1个二氧化碳分子 CO2 ;(2)2个钠离子 2Na+ ;(3)氯化钠的化学式 NaCl ;(4)高锰酸钾的化学式 KMnO4 ;(5)SO3的名称 三氧化硫 ;(6)标出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H2 .【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3)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4)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高锰酸根显﹣1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5)化合物化学式的读法:一般是从右向左读,读作“某化某”,化学式中的下标表示构成这个分子的原子个数,有时不用读,有时为了区分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需要读出化学式中的下角标,如SO2、P2O5等;据此进行分析解答.(6)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24\n【解答】解:(1)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1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为:CO2.(2)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若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钠离子可表示:2Na+.(3)氯化钠中钠元素显+1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NaCl.(4)高锰酸钾中钾元素显+1价,高锰酸根显﹣1价,其化学式为KMnO4.(5)SO3从右向左读,读作三氧化硫.(6)水中氧元素显﹣2价;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水中氧元素的化合价可表示为:H2.故答案为:(1)CO2;(2)2Na+;(3)NaCl;(4)KMnO4;(5)三氧化硫;(6)H2.【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化学用语(分子符号、化学式、化合价、离子符号等)的书写方法、离子符号与化合价表示方法的区别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16.(2分)下列事实说明空气中存在哪些物质.(1)许多物质在空气中能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 氧气 .(2)酥脆的饼干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水蒸气 .【考点】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的成分、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解:(1)氧气能支持燃烧,物质可以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空气中含有氧气.(2)酥脆的饼干在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后变软,是因为吸收了空气的水蒸气,说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故答案为:氧气;水蒸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中各成分的性质与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7.(4分)小冬同学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如图所示:(1)小卵石,石英沙和膨松棉的作用是 过滤 ,活性炭的作用是 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臭味的物质 .(2)净化后是硬水还是软水?我认为可用 肥皂水 来检验.(3)长期饮用硬水对人体不利,要降低水的硬度,我采用 加热煮沸 的方法.【考点】水的净化;硬水与软水.【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过滤可以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活性炭具有吸附作用,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24\n(2)可以用肥皂水检验硬水和软水;(3)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解答】解:(1)小卵石、石英砂的作用是过滤.活性炭的作用是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臭味的物质.(2)向水中加入肥皂水时,如果产生大量的泡沫,说明是软水;如果产生的泡沫很少,说明是硬水.(3)要降低水的硬度,生活中采用的加热煮沸可以降低水的硬度.故答案为:(1)过滤;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臭味的物质;(2)肥皂水;(3)加热煮沸.【点评】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净化水的方法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 18.(5分)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表示纯净物的图是 C ,表示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的图是 D .【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分类.【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据此解答【解答】解:A、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且两种分子都是由一种元素,都属于单质;B、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且两种物质都是由不同元素组成,都属于化合物;C、由一种分子构成,属于纯净物;D、由两种分子构成,属于混合物,且有一种物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属于单质;有一种物质是由不同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故答案为:C;D.【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抓住物质的组成以及有关的概念进行. 19.水分子在通电条件下分解的微观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从图中能得到哪些信息?(写出1条即可) 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24\n(2)该图所示的反应用化学式表示为 2H2O2H2↑+O2↑ .【考点】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化学反应的实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反应模拟图型;模型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1)由水分子变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可知发生了化学变化,水分子分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又重新组合了;(2)写方程时要注意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解答】解:(1)由图示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先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从图中还可知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等等.(2)由图示可知反应物为水,生成物为氢气和氧气,反应条件为通电,再进行配平即可;故答案为:(1)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2)2H2O2H2↑+O2↑.【点评】要善于由所给信息获得有用信息,再根据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即可. 20.(6分)如图是“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测定”实验的改进装置.主要操作是:在实际容积为150mL的集气瓶里,先装进50mL的水,再按图连好仪器,按下热的玻璃棒,白磷立即被点燃.(1)该实验中白磷需稍过量,目的是 使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 .(2)白磷从燃烧到熄灭冷却的过程中,瓶内水面的变化是 先下降,后上升 ;若实验成功,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 70 mL.(3)该实验可推论出氮气 难 (填“易”或“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 不活泼 (填“活泼”或“不活泼”)的结论.(4)若将白磷换成炭粉,该实验能否获得成功,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不成功,因为生成物是气体 .(5)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起到哪些作用? ABC (填写序号)A.加快集气瓶冷却B.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C.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白磷过量能够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尽可能的消耗掉,使实验结果更准确,可以据此解答该题;(2)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所以开始燃烧到结束实验,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而是集气瓶中液体进入烧杯中,然后集气瓶冷却后,氧气被消耗而使集气瓶中压强减小,从而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可以据此解答该题;24\n(3)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可以知道氮气难溶于水,且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可以据此解答该题;(4)炭粉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不能产生集气瓶内外的压强差,所以实验不能成功,可以据此解答该题;(5)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加快集气瓶冷却、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并且能够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可以据此解答该题.【解答】解:(1)白磷过量能够将集气瓶中的氧气尽可能的消耗掉,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白磷燃烧放出热量,所以开始燃烧到结束实验,集气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而是集气瓶中液体进入烧杯中,然后集气瓶冷却后,氧气被消耗而使集气瓶中压强减小,从而使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集气瓶的容积为150mL,在加入50mL水后剩余的容积为100mL,而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所以反应完全并冷却后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为20mL,故最终集气瓶中水的体积为:50mL+20mL=70mL;(3)根据进入的水的体积可以知道氮气难溶于水,且其化学性质不活泼;(4)炭粉和氧气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不能产生集气瓶内外的压强差,所以实验不能成功;(5)在集气瓶里预先装进的50mL水,在实验过程中可以加快集气瓶冷却、液封导气管末端以防气体逸出并且能够缓冲集气瓶内气压的骤然升高.故选ABC.故答案为:(1)使集气瓶内的氧气消耗完全;(2)先下降,后上升;70;(3)难;不活泼;(4)不成功;因为生成物是气体;(5)ABC.【点评】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实验中的可燃物选择方法:只能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物是固体.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7分)21.(6分)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图示如下:(1)请选用“原子”、“分子”、“离子”、“单质”、“化合物”、“混合物”填写上图中的4个空白方框.(2)现有8种物质:水、铁、氧气、汞、氯化钠、二氧化碳、碳酸钙、金刚石.其中①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为: 铁、汞、金刚石 ;②由分子构成的物质是: 氧气、水、二氧化碳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专题】化学物质的分类思想;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物质的分类.【分析】(1)从物质的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对有关物质组成的图示补充完整即可.(2)根据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气态单质、共价化合物一般由分子构成,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的,进行分析判断即可.24\n【解答】解:(1)从宏观物质的质量以及微观结构的数量关系分析可知: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原子可以构成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后会变成离子;(2)因为金属和固态非金属单质等由原子构成,气态单质、共价化合物一般由分子构成,离子化合物由离子构成的,可知①由原子构成的是铁、汞、金刚石;而氧气、水、二氧化碳由分子构成;氯化钠、碳酸钙由离子构成;故答案为:(1)单质;化合物;分子;离子.(2)①铁、汞、金刚石;②氧气、水、二氧化碳;【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结构以及物质的宏观组成与微观构成是解题的关键. 22.(11分)有A、B、C、D、E五种物质,在常温下A、B、C为气体(其中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D是淡黄色固体,E是无色液体.五种物质间发生反应的转变关系如下图:①EA+B②B+DC请回答:(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H2 ;E H2O .(2)B、C、E含有的同一种元素是 氧元素 .(3)反应②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为 S+O2SO2 ,反应类型为 化合 反应.【考点】物质的鉴别、推断;反应类型的判定;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物质的推断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在常温下A、B、C为气体,其中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B是氧气;D是淡黄色固体,和氧气反应产生C,C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因此C是二氧化硫,D是硫;E是无色液体,则E是水,A是氢气,据此完成相关的问题.【解答】解:在常温下A、B、C为气体,其中B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因此B是氧气;D是淡黄色固体,和氧气反应产生C,C有刺激性气味、是一种空气污染物,因此C是二氧化硫,D是硫;E是无色液体,则E是水,A是氢气,因此:(1)A是氢气,E是水;故填:H2;H2O;(2)B是氧气,C是二氧化硫,E是水,都含有共同的氧元素;故填:氧元素;(3)反应②是硫和氧气点燃产生二氧化硫,该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合反应;故填:S+O2SO2;化合.【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时往往需要从题目中挖出一些明显或隐含的条件,抓住突破口(突破口往往是现象特征、反应特征等),获得结论,最后把结论代入原题中验证. 23.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实验确定某气体的成分,请填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将雪碧饮料倒在酒杯中出现大量的 气泡 猜想:可能是某种气体(2)设法收集一小瓶该气体,然后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的火焰 熄灭 猜想:可能是 二氧化碳 气体,24\n或 氮气 气体(3)在(2)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并振荡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该气体一定是 二氧化碳 【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汽水是碳酸饮料,碳酸易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解答.【解答】解:由于雪碧饮料中含有大量的碳酸,碳酸不稳定,容易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所以打开汽水瓶盖,出现大量气体,说明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所以收集一小瓶该气体,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火焰熄灭,说明该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或氮气,因为氮气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这是验证二氧化碳存在的方法,所以滴入数滴澄清的石灰水并振荡,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故答案为:实验步骤实验现象结论(1)将雪碧饮料倒在酒杯中出现大量的气泡猜想:可能是某种气体(2)设法收集一小瓶该气体,然后把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的火焰熄灭猜想: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或氮气气体(3)在(2)中滴入数滴澄清石灰水并振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一定是二氧化碳【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碳酸不稳定,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验证二氧化碳用澄清石灰水. 四、(本题包括2小题,共21分)24.(16分)下面是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图.请回答:(1)写出图中仪器①的名称: 酒精灯 .(2)实验室用方框内装置A制取氧气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或符号表达式,下同)为 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2KClO32KCl+3O2↑) .(3)据氧气的密度比空气 大 (填“大”或“小”)和 不易 溶于水的物理性质,分别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D 和 C (填方框内装置字母,下同);欲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的气体收集装置是 C ,理由是 实验时集气瓶底要放一些水 .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4)某同学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步骤如下:①选择适当仪器,组装成如图F所示的实验装置;②检查装置气密性,装置气密性良好;③向集气瓶中加大半瓶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24\n底部出现气泡;④将药品平铺于干燥试管底部,在试管口放置蓬松的棉花团,塞上橡皮塞,固定于铁架台上;⑤点燃酒精灯加热,待导管口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⑥气体收集完毕,用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盖好,从水中取出并正放在桌面上;⑦先熄灭酒精灯,后将导管从水槽中取出.请回答:i.欲调整试管高度,应调节F图中A、B、C哪个旋钮: A .ii.步骤②的操作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内导管口冒气泡,松手后导管口形成稳定的水柱 .iii.上述步骤中,可能导致集气瓶中收集的氧气不纯净(水蒸气不计)的是 ③⑤ (填步骤序号).iv.步骤⑦中的操作,可能引起 水倒吸入试管,试管炸裂 .(5)实验室若用图G并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则要先在瓶中装满水,氧气应从 b (“a”或“b”)导气管进入.【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化学性质;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熟悉常见仪器,了解名称;(2)装置A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口无棉花,说明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据此书写表达式;(3)据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确定氧气的收集方法,并结合铁丝燃烧实验分析解答;(4)i.依据铁架台上旋钮的作用分析回答;ii.依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解答;iii.依据排水法收集气体的注意事项分析解答;iv.先熄灯后移导管会引起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5)氧气密度比水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长管便于排水.【解答】解:(1)图中仪器是酒精灯;(2)装置A是加热固体制取氧气,试管口无棉花,是用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氧气,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符号表达式分别是:氯酸钾氯化钾+氧气、2KClO32KCl+3O2↑;(3)氧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所以可用排水法收集;欲收集一瓶氧气,供“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使用,最好选择排水法,因为该实验要在集气瓶底部放一些水,防止高温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i.图中A是用来调节试管高度的,B可调节试管口高低,C是用来调节夹持试管的铁夹的松紧度;ii.检查装置气密性时,将导管伸入烧杯中,烧杯内导管口冒气泡,松手后导管口形成稳定的水柱,则装置气密性良好;iii.向集气瓶中加大半瓶水,并倒置于盛有水的水槽中,集气瓶底部出现气泡,说明集气瓶中混入空气,会使收集的氧气不纯;点燃酒精灯加热,导管口开始出来的气体是试管内的空气,所以一有气泡产生,立即用集气瓶进行收集,会导致收集的氧气不纯;iv.先熄灯后移导管会引起水倒流入热的试管,引起试管炸裂;(5)氧气密度比水小,所以应从短管进气,长管便于排水;故答案为:24\n(1)酒精灯;(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或2KClO32KCl+3O2↑);(3)大;不易;D;C;C;实验时集气瓶底要放一些水;铁+氧气四氧化三铁;(4)i.A;ii.烧杯内导管口冒气泡,松手后导管口形成稳定的水柱;iii.③⑤;iv.水倒吸入试管,试管炸裂;(5)b.【点评】本题细致、全面的考查了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装置、注意事项,及铁丝燃烧实验等,掌握相关知识才能正确解答,难度不大. 25.(5分)以下是甲、乙两同学设计的探究“分子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实验:乙的实验如图(1)所示,图(2)是甲的实验,在锥形瓶中的敞口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酚酞是一种酸碱指示剂,遇到碱性物质变红,氨水呈碱性).请回答:(1)甲观察到的现象是 滤纸变成红色 ,乙观察到的现象是 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 .他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 .(2)乙在大烧杯外放一杯酚酞溶液(B)的作用是 与烧杯内的酚酞的颜色变化形成对比 .(3)请你对甲(或乙)同学实验的优点作简单的评价: 乙同学所用仪器较少,操作简单,节约了药品,但没有甲同学的严密,甲的实验可以证明酚酞变红不是因为空气,乙同学的实验无法证明 .【考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专题】实验方案评价题;实验评价题;实验设计中的控制变量思想;分析比较法;科学探究.【分析】用浓氨水来验证微粒是不断运动的这一基本特征是化学上很经典的一个实验,其原理是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能比较快地运动到含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烧杯中.【解答】解:无色酚酞试液是一种常用的酸碱指示剂,具有遇碱性物质变红的特性.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来的氨气易溶于水形成的溶液显碱性.就以上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来看,小方在设计的实验比较严密,如在大烧杯外放置一装有无色酚酞试液的烧杯与大烧杯内的无色酚酞试液形成对比,而小瑛设计的实验符合微型化的特征,用到的仪器比较少又节约了药品.故答案为:(1)滤纸变成红色;A烧杯中的酚酞溶液变红;氨分子在不断的运动,氨水可以使酚酞溶液变红.(2)与烧杯内的酚酞的颜色变化形成对比.24\n(3)乙同学所用仪器较少,操作简单,节约了药品,但没有甲同学的严密,甲的实验可以证明酚酞变红不是因为空气,乙同学的实验无法证明.【点评】用浓氨水和无色酚酞试液来验证微粒是不断运动的特征,具有时间短,现象明显的优点.在实验设计上要结合考虑影响的因素,设计相应的对比实验. 五、(本题包括2小题,共11分)26.(6分)我国药学家屠呦呦因发现了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于2022年10月获得诺贝尔医学奖.她在研究过程中曾关键性地用乙醚提取青蒿素.乙醚的化学式为C4H10O.请回答:(1)乙醚(C4H10O)由 3 种元素组成,每个乙醚分子中有 15 个原子,乙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74 .(2)乙醚(C4H10O)中碳、氧元素质量比为 3:1 .(3)乙醚(C4H10O)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 64.9% (精确到0.1%).【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质量比的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有关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乙醚化学式的意义以及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方法来分析;(2)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质量比=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进行分析;(3)根据化合物中元素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来分析.【解答】解:(1)由乙醚的化学式可知,乙醚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每个乙醚分子中含有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乙醚的相对分子质量=12×4+1×10+16=74;故填:3;15;74;(2)乙醚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6×1)=3:1;故填:3:1;(3)乙醚(C4H10O)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是≈64.9%;故填:64.9%.【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与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7.(5分)实验室也常在过氧化氢溶液中加入少量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请回答:(1)反应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催化作用 .(2)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过氧化氢水+氧气 .(3)作图.在下图中画出生成氧气质量(m)和反应时间(t)的关系曲线图.【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空气与水.【分析】(1)根据二氧化锰在反应中的作用进行分析;(2)根据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进行书写即可;(3)随着过氧化氢的分解氧气的质量不断增加,当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氧气的质量不再改变.24\n【解答】解:(1)二氧化锰在反应前后的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改变,因此在本反应中的作用是催化作用;(2)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其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故答案为:(1)催化作用;(2)过氧化氢水+氧气;(3)氧气的质量随着过氧化氢的分解而增加,当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后,氧气的质量不再增加,故答案为:.【点评】催化剂的定义可这样记忆:“一变二不变”指:一变指: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二不变指: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2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08:44 页数:24
价格:¥3 大小:295.4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