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中科实验中学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5

2/25

剩余23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中科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1.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A.火的发现和利用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D.制得了人类有实用价值的产品2.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棉线织布C.酒精燃烧D.干冰升华4.下列关于铝的自我介绍中,属于描述其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银白色金属B.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我能在氧气中燃烧D.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5.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A.氮气性质稳定保护气B.酒精可燃性消毒剂C.食醋酸性除水垢D.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6.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A.空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氧气7.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25\n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8.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中,某同学得到如下描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B.向空的集气瓶里呼出气体,内壁上会有水珠C.呼出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9.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A.普通漏斗B.锥形瓶C.集气瓶D.长颈漏斗10.实验室里,盛放配制好的食盐水的仪器是()A.烧杯B.广口瓶C.试管D.细口瓶11.如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25\nA.B.C.D.12.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的烧杯实际质量为()A.23.8gB.32.6gC.32.3gD.27.4g13.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大于6mLB.小于6mLC.等于6mLD.以上都不对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C.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D.汽车尾气随意排放,与雾霾形成无关15.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红磷充分燃烧后无底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25\nA.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B.剩余气体主要是氧气C.红磷在剩余气体中不能燃烧的事实,说明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D.无底集气瓶内液面不再上升说明剩余气体难溶于水16.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大量的热17.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18.下列反应既不属于氧化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氧化汞汞+氧气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D.蜡+氧气二氧化碳+水19.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25\n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20.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21.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市今年出现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A.可吸入颗粒物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22.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蜡烛燃烧B.酒的酿造C.食物腐烂D.动植物呼吸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23.现有①水②铁③高锰酸钾④医用75%的酒精⑤湖水⑥过氧化氢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__________,属于化合物的有__________.24.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试管夹、③1OmL量筒、④100mL量筒、⑤烧杯、⑥石棉网、⑦药匙、⑧玻璃棒、⑨铁架台(带铁圈)、⑩胶头滴管,请按要求选择相应实验用品(填序号).(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2)量取5mL液体应使用__________.(3)加热25mL水应使用__________.(4)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应使用__________.25\n25.小林同学通过课外书查到了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资料: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⑦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用序号填空.以上述叙述中:__________是物理性质;__________是化学性质;__________是物理变化;__________是化学变化;__________是现象;__________是用途.27.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出木条复燃,根据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_________图燃烧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1)__________;(2)__________.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4分)28.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__________.(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__________.(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4)此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29.如图是学生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如图1所示,将一根火柴梗平放人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可以看到位于火焰__________(填字母)层的火柴梗最先碳化.(2)如图2所示,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__________,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由此可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是__________.25\n(3)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从实验所用的蜡烛上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会浮出水面上,由此可得出石蜡的一条物理性质是__________.30.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多种途径可制取氧气.A.加热氧化汞B.分离空气C.加热分解KClO3D.加热分解KMnO4E.分解H2O2F.__________(1)请你在F处再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请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__.(3)若用右图装置加热KMnO4制取氧气,指出装置中的三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完毕,停止加热前应该先__________,再__________.3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甲、乙两位同学要选用下图所示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_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甲、乙两位同学在制取氧气时,都选择A装置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但它们收集气体的装置不同,实验后对比知道.甲收集的气体纯度比乙高,则甲选择__________装置收集氧气,乙选择__________装置收集氧气(填字母)(3)甲同学选择该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4)乙同学选择该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__________(5)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性注意事项是__________填(序号)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32.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氯酸钾的分解可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影响氯酸钾分解的因素及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产生了探究兴趣.【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影响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25\n(1)若t1__________t2(填“>”、“=”、“<”),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若要确定氧化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不变.(2)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__________.(3)实验④中MnO2的质量为__________g,若t3>t4,则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__________.2022-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市衡阳县中科实验中学九年级(上)第一次月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4分)1.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A.火的发现和利用B.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C.元素周期律的发现D.制得了人类有实用价值的产品考点:化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是奠定近代化学的基础.解答:解:奠定近代化学基础的是原子论和分子学说的创立.故选:B.点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化学越来越凸显出在工农业生产多方面的作用,要学好化学,为工农业生产服务.2.下列各项内容中,属于化学科学研究内容的是()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考点:化学的研究领域.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A、根据生物学研究的内容判断.B、根据航海学研究的内容判断.C、根据化学研究的内容判断.25\nD、根据信息科学研究内容判断.解答:解:A、培育新品种,增加农作物产量,是生物学研究的范畴,所以错误.B、利用指南针确定航海方向是航海学研究的内容,所以错误.C、综合利用石油生产优良人造纤维涉及资源的综合利用,是化学研究的范畴,所以正确.D、设计新程序、开发电脑新功能是信息科学研究范畴,所以错误.故选C.点评: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或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培养社会责任感,符合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要求,反映中考的方向.3.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冰雪融化B.棉线织布C.酒精燃烧D.干冰升华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冰雪融化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棉线织布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C、酒精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D、干冰升华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时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若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若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4.下列关于铝的自我介绍中,属于描述其化学性质的是()A.我是银白色金属B.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C.我能在氧气中燃烧D.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质的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物理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包括物质的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溶解性等,化学性质一般包括可燃性、氧化性、稳定性、还原性等.解答:解:A、我是银白色金属描述的是颜色,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B、我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C、我能在氧气中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D、我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25\n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区分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关键是看这条性质是否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5.物质的性质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下列几种常见物质的性质、用途不一致的是()A.氮气性质稳定保护气B.酒精可燃性消毒剂C.食醋酸性除水垢D.干冰升华吸热人工降雨考点:常见气体的用途;二氧化碳的用途;醋酸的性质及醋酸的含量测定;甲烷、乙醇等常见有机物的性质和用途.专题: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各物质的性质及用途分析解答.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做保护气体.B、酒精能燃烧,但不是消毒剂.C、食酸有酸性,能除去水垢.D、干冰易升华吸热.解答:解:A、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常用于做保护气,性质与用途一致,故A正确;B、酒精能燃烧,可以作燃料,做消毒剂是利用了酒精能破坏病毒的蛋白质外壳,性质与用途不一致,故B错误;C、醋酸具有酸性,能与水垢中的物质反应,使其转化成可溶于水的物质,性质与用途一致,故C正确;D、干冰易升华吸热,使水蒸气变成小水滴,常用于人工降雨,性质与用途不致,故D正确.故选B.点评:该题是一道多点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与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6.下列气体中,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的是()A.空气B.二氧化碳C.水蒸气D.氧气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据此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空气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B、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C、水蒸气不能支持燃烧,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错误.D、氧气能支持燃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能支持燃烧)并能灵活运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5\n7.我们在打开饮料瓶时可看到瓶口冒出大量泡沫,哪冒出的气体是不是二氧化碳呢?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猜想假设B.设计实验C.收集证据D.得出结论考点: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科学探究的主要环节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或设计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拓展与迁移,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根据题意,有同学提出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在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收集证据、得出结论等基本环节中,应属设计实验的环节.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的是科学探究方法,是研究初中化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环节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8.在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实验探究中,某同学得到如下描述,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澄清石灰水会变浑浊B.向空的集气瓶里呼出气体,内壁上会有水珠C.呼出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D.呼出的气体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考点: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专题:科学探究.分析: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据此结合题意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人呼吸时把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从体内带出水蒸汽,人体呼出气体和空气中的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汽含量不同;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空气相比,具有“两多一少”的特点,即与吸入的空气相比,二氧化碳、水蒸气含量增加,氧气含量减少.A、在空气中放置了一段时间的澄清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会变浑浊,故选项说法正确.B、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能在集气瓶内壁上结下水珠,故选项说法正确.C、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变少,呼出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不旺,甚至熄灭,故选项说法错误.D、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呼出的气体能使石灰水出现浑浊,证明呼出的气体比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高,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成分的区别、常见气体的检验方法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9.下列玻璃仪器名称错误的是()25\nA.普通漏斗B.锥形瓶C.集气瓶D.长颈漏斗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标签图示型.分析:根据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分析即可.解答:解:A、正确B、正确C、正确D、应该是分液漏斗,故错误故选D点评:要熟练掌握实验室常用仪器的名称,要注意相似仪器的区别,如普通漏斗、长颈漏斗、分液漏斗.10.实验室里,盛放配制好的食盐水的仪器是()A.烧杯B.广口瓶C.试管D.细口瓶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仪器的主要用途分析解答.解答:解:A、烧杯常用来配制溶液,作为反应容器,故错误;B、广口瓶用于盛放固体药品,故错误;25\nC、试管常用来作为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故错误;D、细口瓶用于盛放液体药品,正确;故选D.点评:了解常用仪器的用途是解答此题的基础和关键.11.如图所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A.B.C.D.考点:液体药品的取用;称量器-托盘天平;加热器皿-酒精灯.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D、根据胶头滴管的正确使用方法分析.解答:解:A、向试管中倾倒液体时,瓶塞倒放在桌面上,标签向着手心,试剂瓶口与试管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B、熄灭酒精灯应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以防着火,故B错误;C、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故C错误;D、用胶头滴管取用少量液体药品时,滴管要悬空垂直滴加,滴管不可伸入试管内部,故D错误.故选A.点评: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不但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经常用到,也是考查的重要内容之一.12.小红同学用托盘天平称量烧杯的质量,天平平衡后的状态如图所示,该同学称取的烧杯实际质量为()25\nA.23.8gB.32.6gC.32.3gD.27.4g考点:称量器-托盘天平.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天平的使用方法是左物右码,左盘的质量等于右盘的质量加游码的质量,即物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如果位置放反,根据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列等式进行计算.解答:解:由左盘的质量=右盘的质量+游码的质量可知:砝码质量=烧杯质量+游码的质量,所以烧杯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即烧杯质量=20g+10g﹣2.6g=27.4g.故选D.点评:托盘天平的使用是中考热点之一,掌握左盘质量=右盘质量+游码质量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3.用量筒量取溶液,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则该学生实际倒出的溶液体积()A.大于6mLB.小于6mLC.等于6mLD.以上都不对考点:测量容器-量筒.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用量筒量取液体时,量筒要放平,读数时视线应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如果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低,若俯视液面,读数比实际偏高.根据量筒的读数与实际值的关系来判断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大小.解答:解:初次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15mL是正确的量液方法,倒出部分液体后,仰视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9mL,仰视读数偏小,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即剩余体积大于9mL,所以该学生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肯定小于6mL.故选:B.点评:用量筒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俯视读数大,实际则偏小,仰视读数小,实际则偏大.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B.空气中氮气的质量分数为78%C.氧气易溶于水,供给水生生物呼吸D.汽车尾气随意排放,与雾霾形成无关考点: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及各成分的体积分数;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氧气的物理性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A、根据空气的重要作用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空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分数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氧气的物理性质进行分析判断.25\nD、根据形成雾霾的原因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空气是人类和动植物生存所必须的,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故选项说法正确.B、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而不是质量分数为78%,故选项说法错误.C、氧气不易溶于水,溶解的少量氧气可供给水生生物呼吸,故选项说法错误.D、直接排放的工业污染物和汽车尾气等,是形成灰霾天气的最大元凶,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了解空气的重要作用、空气的成分、氧气的物理性质、空气的污染与排放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15.做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红磷充分燃烧后无底集气瓶内剩余气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剩余气体主要是氮气B.剩余气体主要是氧气C.红磷在剩余气体中不能燃烧的事实,说明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D.无底集气瓶内液面不再上升说明剩余气体难溶于水考点:空气组成的测定.专题:空气与水.分析:根据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原理、方法、现象以及结论来分析解答.解答:解:A.实验结束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故正确;B.实验结束后,剩余的气体主要是氮气,故错误;C.红磷在剩余气体中不再燃烧,说明剩余气体不支持燃烧,故正确;D.无底集气瓶内液面不再上升说明剩余气体难溶于水,故正确.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实验室探究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实验成功的操作进行了系统性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科学的实验态度,特别是对分析实验能力的培养.16.下列试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发出大量的热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专题:实验现象的观察和记录.分析:A、根据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硫在空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实验结论而不是实验现象,故选项说法错误;25\n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故选项说法错误;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选项说法错误;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一种黑色固体,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常见物质燃烧的现象即可正确解答;在描述物质燃烧的现象时,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17.如图所示,过氧化氢(H2O2)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放出大量氧气.下列现象正确的是()A.气球胀大,红墨水左移B.气球缩小,红墨水右移C.气球胀大,红墨水右移D.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空气与水.分析: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瓶内压强增大,充气球内的气体沿导管外移,据此判断现象.解答:解:过氧化氢在催化剂二氧化锰的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大量氧气,因为广口瓶密闭,里面生成氧气,压强增大,所以气球变小,红墨水向左移,所以现象是气球缩小,红墨水左移.故选D.点评:对于这类理化综合题,一定要分析清楚考查的本质,本题主要是利用过氧化氢分解产生氧气,压强增大.18.下列反应既不属于氧化反应又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的是()A.氧化汞汞+氧气B.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C.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D.蜡+氧气二氧化碳+水考点:氧化反应;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分解反应及其应用.专题: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和能量变化.分析:根据反应的特点进行分析:化合反应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反应生成另外一种物质的反应;分解反应是指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氧化反应是指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25\n解答:解:A、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A不符合题意;B、该反应由两种物质生成了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C、该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都是两种,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且不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故C符合题意;D、该反应生成物和反应物都是两种,既不属于化合反应也不属于分解反应,但是该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应熟悉初中化学中化学反应的分类和分类的依据,抓住反应的特点分析反应类型的关键.19.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B.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C.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D.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制取气体的装置的选择取决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收集气体的方法取决于气体的密度和溶解能力.解答:解:A.高锰酸钾固体需要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制取氧气,故A正确;B.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产生氧气,属于固液常温制气体,故B正确;C.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应该用向上排空气来收集,故C错误;D.氧气不易溶于水,故可用排水法来收集,故D正确.故选C.点评:熟练掌握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收集方法,能够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气体的物理性质来选择合适的制取和收集装置.20.下列方法能鉴别氧气和空气的是()A.闻气味B.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C.观察颜色D.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考点:常见气体的检验与除杂方法.专题:物质的鉴别题;物质的检验、鉴别与推断.分析:根据空气中有各种气体而氧气有助燃性进行解答.25\n解答:解:A、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味,所以无法鉴别,故A不适合;B、由于氧气不易溶于水,而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氮气难溶于水,所以将集气瓶倒扣在水中均无明显现象,故B不适合;C、由于氧气和空气均无色,所以无法鉴别,故C不适合;D、带火星木条伸入氧气能使其复燃,空气中无明显现象,故D适合.故选D.点评: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利用物质性质或变化规律的明显差别,完成对物质的鉴别.21.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土地出现沙漠化,导致我市今年出现了近几年来最严重的沙尘暴天气,沙尘暴天气使空气中增加了大量的()A.可吸入颗粒物B.一氧化碳C.二氧化氮D.二氧化硫考点:空气的污染及其危害.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沙尘暴夹杂着大量沙尘颗粒会使得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量大大增加,造成空气的严重恶化.解答:解:沙尘暴夹杂着大量沙尘颗粒会使得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量大大增加,造成空气的严重恶化,沙尘暴天气不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硫等气体.故选:A.点评:本题旨在告诉我们由于森林的过量砍伐、草场大面积开垦,造成了土地出现沙漠化,形成沙尘暴,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严重影响了人的身体健康.在日常生活中人人要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并做好宣传.22.下列变化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蜡烛燃烧B.酒的酿造C.食物腐烂D.动植物呼吸考点:燃烧、爆炸、缓慢氧化与自燃.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氧化反应中有的比较剧烈,例如燃烧.有的比较缓慢,称为缓慢氧化.解答:解:A、蜡烛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不属于缓慢氧化,故A正确;B、酿造酒的过程很缓慢不易被觉察到,属于缓慢氧化,故B错;C、食物腐烂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过程,故C错;D、动植物呼吸的过程反应缓慢,不容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故D错.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氧化反应的分类,可以依据具体的反应进行,分为剧烈的氧化(即燃烧)和缓慢氧化.25\n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23.现有①水②铁③高锰酸钾④医用75%的酒精⑤湖水⑥过氧化氢六种物质,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有(填序号,下同)④⑤,属于化合物的有①③⑥.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根据以上概念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医用75%的酒中含有水和酒精等物质;湖水中含有水和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不溶于水的杂质等;均属于混合物;故答案为:④⑤.水、高锰酸钾、过氧化氢等物质都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均属于化合物;故答案为:①③⑥.点评:本题考查混合物、化合物的判别,了解常见物质的组成、抓住各概念的特征进行分析判断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4.实验室中有下列实验用品:①酒精灯、②试管夹、③1OmL量筒、④100mL量筒、⑤烧杯、⑥石棉网、⑦药匙、⑧玻璃棒、⑨铁架台(带铁圈)、⑩胶头滴管,请按要求选择相应实验用品(填序号).(1)加热试管里的药品应使用①②.(2)量取5mL液体应使用③⑩.(3)加热25mL水应使用①⑤⑥⑨.(4)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应使用⑦.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1)酒精灯可用于加热,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2)10mL量筒与5mL液体体积接近;(3)加热液体需要用到酒精灯、烧杯、石棉网、铁架台(带铁圈);(4)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应使用药匙.解答:解:(1)酒精灯可用于加热,试管夹用于夹持试管,故答案为:①②;(2)10mL量筒与5mL液体体积接近,量取液体时误差小,在最后可用滴管滴加至所需量,故答案为:③;(3)加热25mL水需要用到酒精灯,因为量较大,需要用到烧杯,烧杯下垫石棉网,放在铁架台(带铁圈)上加热,故答案为:①⑤⑥⑨;(4)取用少量粉末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故答案为:⑦.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初中化学重要的实验中用到的仪器,是个非常重要的考点.25.小林同学通过课外书查到了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资料: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③点燃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⑤生成了氧化镁和碳;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制冷剂等.⑦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用序号填空.以上述叙述中:①是物理性质;②是化学性质;⑦是物理变化;③是化学变化;④是现象;⑥是用途.考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25\n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物理性质是指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是指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质变化,物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据此分析有关的问题.解答:解:①二氧化碳是一种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这些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②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⑦二氧化碳气体变成固体二氧化碳“干冰”,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③点燃镁条,镁条在二氧化碳中燃烧,属于化学变化;④冒黑烟、发光、生成白色固体等属于实验现象;⑥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作制冷剂等属于二氧化碳的用途.故答为:①;②;⑦;③;④;⑥.点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是一对与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概念,联系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来理解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则掌握起来并不困难.27.如图所示.用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以甲、乙两种方式迅速插入,观察出木条复燃,根据你所学的有关知识判断甲图燃烧更旺,上述实验说明了氧气具有的性质是(1)支持燃烧;(2)密度比空气大.考点:氧气的化学性质.专题:氧气、氢气的性质与用途.分析:根据氧气支持燃烧和密度比空气大的性质分析.解答:解: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瓶口向下氧气会跑到空气中去,氧气能支持燃烧,故答案:(1)能支持燃烧;(2)密度比空气大.点评:通过简单的对比实验,验证氧气的性质.关注现象差异,引起分析与思考.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4分)28.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为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请根据图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闭合电源开关,可以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2)装置冷却到室温,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约上升至1处.(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4)此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不与白磷反应;不溶于水.25\n考点: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压轴实验题;实验方法和过程的探究;结论探究.分析:只有熟悉用白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才能正确解答本题.解答:解:(1)闭合电源开关,可观察到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2)装置冷却到室温时,可观察到U型管内左侧液面上升,约上升至1处;(3)通过这个实验得出的结论是氧气约占空气气体体积的.(4)此实验可推知反应后剩余气体的两点性质是:不与白磷反应,不溶于水.故答案为:(1)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2)约上升至1处;(3)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4)不与白磷反应;不溶于水.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用白磷测定空气组成的实验原理、操作、现象、结论和注意事项,难度稍大,需学生结合课本知识仔细推敲.29.如图是学生进行“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操作示意图,请回答有关问题.(1)如图1所示,将一根火柴梗平放人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该实验的目的是比较蜡烛火焰各部分温度的高低,可以看到位于火焰a(填字母)层的火柴梗最先碳化.(2)如图2所示,检验蜡烛燃烧的产物,将一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的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片刻后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少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由此可得出结论,蜡烛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3)蜡烛是由石蜡和棉线烛芯组成的,从实验所用的蜡烛上切下一小块石蜡,把它放入水中,石蜡会浮出水面上,由此可得出石蜡的一条物理性质是密度比水小.考点:蜡烛燃烧实验.专题:科学探究.分析:结合蜡烛燃烧实验:(1)根据实验内容猜测实验目的;根据蜡烛的三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进行解答;(2)根据蜡烛燃烧生成水进行解答;根据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进行解答;25\n(3)石蜡会浮在水面上,说明其密度比水小.解答:解:(1)将一根火柴梗平放人火焰中,是为了根据火柴烧焦的程度判断蜡烛火焰各层温度;实验证明,蜡烛的三层火焰中温度最高的是外焰;(2)蜡烛燃烧生成水,所以观察到干燥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涂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内壁的现象是变浑浊,证明有二氧化碳生成;(3)如果将实验所用的蜡烛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浮在水面上,说明其密度比水小;由此可得出蜡烛的一点物理性质是密度比水小;故答案为:(1)比较蜡烛火焰各部分温度的高低;a;(2)水雾;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水和二氧化碳;(3)密度比水小.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蜡烛燃烧实验的了解,能正确分析实验现象及结论,就能正确解答.30.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我们知道通过多种途径可制取氧气.A.加热氧化汞B.分离空气C.加热分解KClO3D.加热分解KMnO4E.分解H2O2F.电解水(1)请你在F处再写出一种制取氧气的方法.(2)请写出一个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2KMnO4K2MnO4+MnO2+O2↑.(3)若用右图装置加热KMnO4制取氧气,指出装置中的三处错误: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导管伸入试管过长、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实验完毕,停止加热前应该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考点: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反应原理;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电解水也能制取氧气;(2)根据所给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3)根据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基本步骤和操作时注意事项分析.解答:解:(1)电解水也能制取氧气;(2)ACDEF都属于利用化学方法制取氧气,可根据其反应原理写出任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方程式是:2KMnO4K2MnO4+MnO2+O2↑;(3)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导管只要刚刚露出橡皮塞即可,试管口要放一团棉花;实验完毕,为防止水倒流,停止加热前应该先移出导气管;再熄灭酒精灯;故答案为:(1)电解水;25\n(2)2KMnO4K2MnO4+MnO2+O2↑;(3)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导管伸入试管过长;没有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移出导气管;熄灭酒精灯.点评:掌握制取氧气的方法,并能根据反应原理书写方程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难度不大.31.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作催化剂的条件下能迅速分解成氧气和水.分液漏斗可以通过调节活塞控制液体滴加速度.甲、乙两位同学要选用下图所示装置,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试回答下列问题:1)分液漏斗中应放入的物质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应放入的物质是二氧化锰,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甲、乙两位同学在制取氧气时,都选择A装置作为气体的发生装置,但它们收集气体的装置不同,实验后对比知道.甲收集的气体纯度比乙高,则甲选择D装置收集氧气,乙选择B装置收集氧气(填字母)(3)甲同学选择该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4)乙同学选择该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5)装置A中反应剧烈,据此提出实验安全性注意事项是A填(序号)A、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C、加热反应物.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1)从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是液体,所以加入的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加入的是固体,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去分析解答;(2)(3)(4)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净,并结合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分析解答;(5)反应物接触越充分、浓度越大、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解答:解:(1)分液漏斗中加入的是液体,所以加入的是过氧化氢溶液,锥形瓶中加入的是固体,是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在二氧化锰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故化学方程式为:2H2O22H2O+O2↑;25\n(2)氧气不易溶于水且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利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比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纯净,甲收集的氧气比乙纯说明甲用的是排水法,乙用的是向上排空气法收集;(3)甲同学选择D装置收集氧气的依据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当集气瓶口有大气泡逸出时说明集气瓶已满;(4)乙同学选用B收集装置的依据是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证明氧气已集满的方法是把带火星的木条放在瓶口来验满,如果带火星的木条在瓶口能复燃,则证明该瓶氧气已经收集满了;(5)A、装置A中反应剧烈,产生大量的氧气,可能会引起爆炸,为了控制反应,可通过控制液体的滴加速度达到控制二者的接触的目的;故A正确;B、用体积小的锥形瓶,会因产生大量的氧气散发不出去引起爆炸;故B错误;C、加热反应物会使反应更加剧烈,更加不易控制,故C错误;故答案为:(1)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2H2O22H2O+O2↑;(2)D、B;(3)氧气不易溶于水;(4)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5)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发生和收集装置的选取,选择发生装置通常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气体的收集方法通常依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2.小雨阅读课外资料得知:氯酸钾的分解可用二氧化锰、氧化铜等物质作催化剂.于是,他对影响氯酸钾分解的因素及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产生了探究兴趣.【提出问题】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催化效果更好?影响氯酸钾分解速率的因素有哪些呢?【设计实验】小雨以生成等体积的氧气为标准,设计了下列几组实验.(1)若t1>t2(填“>”、“=”、“<”),说明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若要确定氧化铜是此反应的催化剂,还需探究反应前后,氧化铜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2)你认为小雨设计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3)实验④中MnO2的质量为0.5g,若t3>t4,则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考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探究;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25\n专题:科学探究.分析:(1)如果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实验②比实验①所用时间小;(2)根据表格中数据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实验对比目的;(3)根据表格中数据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解答:解:(1)如果氧化铜能加快氯酸钾的分解速率,实验①比实验②所用时间多.(2)从图中数据看,KClO3的质量、温度、氧气的体积均相同,因此实验③和实验②对比的目的是探究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3)从图中数据看,实验④中控制MnO2的质量为0.5g,若t3>t4,则化学反应快慢与温度的关系是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答案为:(1)>;质量;化学性质;(2)探究氧化铜是否比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更好;(3)0.5;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点评:本题是对不同催化剂对催化效果的探究,明确催化剂只是改变反应的速率,对反应的生成物及生成物的量都没有影响,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不变;并通过表格利用控制变量法进行对比分析得出结论.25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06:37 页数:25
价格:¥3 大小:250.8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