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2022届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9

2/19

剩余17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倾倒液体D.加热液体3.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A.B.C.D.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H2O2)B.二氧化锰(MnO2)C.二氧化碳(CO2)D.空气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19\n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嘴尝实验室蔗糖的味道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其他同学,便于观察C.刚取用过硫酸的胶头滴管,未经清洗,接着用来取盐酸D.将固体氢氧化钠盛放在烧杯内称量其质量7.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B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很小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AB.BC.CD.D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Al2O3B.SiO2C.Fe3O4D.CO29.一瓶气体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A.可能是一种化合物B.一定是一种单质C.一定是一种混合物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一种混合物10.在讨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的意义时,下列四位同学中哪个说法是错误的()A.B.C.D.19\n11.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不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则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集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D.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都可以12.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2Mg表示2个镁元素B.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C.Zn2+表示Zn的化合价为+2价D.表示核外电子数为2个1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炭放入氧气中可以生成二氧化碳B.炒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紧锅盖可灭火C.酒精灯不慎翻倒在桌上失火时用湿抹布扑灭D.森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阻止火势蔓延15.下列概念中,后者不包含前者的是()A.非金属、单质B.物质、纯净物C.氧化物、含氧化合物D.化合反应、化学反应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16分。16.用化学符号表示:(1)1个铁原子__________;(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__________;(3)2个水分子__________;(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__________.17.在①氮气、②碳、③铜、④硫、⑤铁、⑥五氧化二磷、⑦水、⑧氯酸钾、⑨液态空气九种物质中(用物质序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3)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4)属于金属单质的是__________.(5)属于化合物的是__________.18.物质的变化分__________变化和__________变化,其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__________.19\n19.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灭火可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20.完成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__________加热氯酸钾制氧气__________铁丝在氧气中燃烧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1分。21.写出下列操作需要的仪器:量取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__________,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__________,收集气体__________,向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可用__________或__________.22.如图两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1)图①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造成后果__________(2)图②中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造成后果__________.23.蓉蓉同学按如图在实验室中制备氧气.(1)认识仪器:请写出图1中热源的名称__________,并指出使用它时的一点注意事项__________.(2)操作顺序:①装药品和放棉花.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药品取量应__________.②连接仪器,固定试管.③加热.加热时应先__________.(3)实验分析:①请帮助她找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漏掉的一个实验步骤__________.②生成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__________,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__________.(4)拓展与迁移:①如果用分解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__(选填图2中“甲”或“乙”);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②实验室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请你另写一种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③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他们还需借用的仪器是__________.19\n四、计算题:共3分。24.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许多化学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某药物说明书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1)酚酞是由__________种元素组成.(2)酚酞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____.(3)按用量的最大剂量服用该果导片,一次摄入的酚酞质量为__________g.(4)列式计算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药物名称:菲诺夫他林果导片有效成分:酚酞(化学式:C20H14O4)说明:片剂,100mg/片,每片含酚酞50mg.功能与作用:口服后在肠内遇胆汁及碱性液形成可溶性钠盐,刺激结肠粘膜,促进蠕动,起缓泻作用.用法与用量:睡前口服0.05~0.2g果导片.19\n2022-2022学年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30分。1.下列各组日常生活中发生的变化,全部属于化学变化的一组是()A.煤气燃烧水变蒸气B.瓷碗破碎剩饭变馊C.菜刀生锈水果腐烂D.灯泡发光冰块熔化【考点】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煤气燃烧的过程中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等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变水蒸气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符合题意;B、瓷碗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剩饭变馊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不符合题意;C、菜刀生锈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铁锈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水果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符合题意;D、灯泡发光的过程中电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冰块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化学变化.2.下列实验操作错误的是()A.点燃酒精灯B.检查装置的气密性C.倾倒液体D.加热液体19\n【考点】加热器皿-酒精灯;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B、根据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使用酒精灯时要注意“两查、两禁、一不可”,禁止用一酒精灯去引燃另一酒精灯,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把导管的一端浸没在水里,双手紧贴容器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装置不漏气;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向试管中倾倒液体药品时,瓶塞要倒放,标签要对准手心,瓶口紧挨,图中所示操作正确.D、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3.如图是表示物质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含有不同质子数的原子,则图中表示单质的是()A.B.C.D.【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纯净物,不同物质的分子构成的混合物,确定为纯净物后,再判断分子是否为同种原子构成,据此回答问题即可;【解答】解:A、图中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的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B、图中四个分子构成不同,为两种不同物质的分子,是两种不同物质的单质,该图所示物质为混合物;C、图中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且该分子由同种原子构成,所以该图示表示的是单质;D、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图中两个分子构成相同,为同种物质的分子,该图所表示物质为纯净物;并且该分子由两种不同和原子构成,为化合物的分子;图所示物质为化合物.故选C.【点评】分子同原子构成,构成相同的分子为同种物质的分子,同种物质的分子构成的物质为纯净物;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化合物分子,同种原子构成的分子为单质分子.4.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19\nA.过氧化氢(H2O2)B.二氧化锰(MnO2)C.二氧化碳(CO2)D.空气【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题意,含有氧分子的为氧气或空气,应为空气中含有氧气这种物质,则知正确答案.【解答】解:A、H2O2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A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锰(MnO2)中含有氧元素不含氧分子,故B不符合题意;C、CO2中含有氧元素,而无氧气分子,故C不符合题意;D、空气中含有氧气,则一定会含有氧气分子,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A.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B.催化剂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本身的性质不变C.二氧化锰可作任何反应的催化剂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考点】催化剂的特点与催化作用.【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关于催化剂的定义,这道题进行了全面扫描,概括的较为全面.对于概念的准确把握有很大的意义.【解答】解:催化剂的概念是这样描述的:“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他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通过概念我们可以这样理解:(1)改变的是反应的速率,而不是反应本身,也就是不改变反应的发生与否,改变的是本来就能够发生的反应.(2)由于催化剂本身只是改变反应速率,所以不会改变反应的生成物的量的.(3)所谓速率的改变,催化剂有正负之分.正催化剂能加快反应的速率,如人体中的酶可加快食物的消化等;而负催化剂能减慢反应的速率,如橡胶、塑料制品中的防老化剂等.故“改变”应理解为“加快”或“减慢”.A、使用催化剂不能改变生成物的量.由于催化剂就是改变反应速率,所以不会改变生成物的量;故A正确;B、加入催化剂化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催化剂对速率的改变有加快也可以减慢,需要根据需要来选择;故B不正确;C、有许多化学反应不需要催化剂就能进行,二氧化锰也不是只做催化剂用的,又是可做反应物;故C不正确;D、没有催化剂就不能进行化学反应.催化剂改变的是能够发生的反应的速率,而不能改变能否反应的事实;故D不正确.故选A.【点评】对于概念的而理解,尤其是关键点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到位,把握实质.6.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用嘴尝实验室蔗糖的味道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其他同学,便于观察C.刚取用过硫酸的胶头滴管,未经清洗,接着用来取盐酸19\nD.将固体氢氧化钠盛放在烧杯内称量其质量【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称量器-托盘天平;固体药品的取用;液体药品的取用;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A、实验室里的任何药品,不能品尝,防止中毒.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不准对着任何人,以防液体溅出伤人.C、刚取用过硫酸的胶头滴管,必须清洗后,再去吸取别的药品,防止污染药品.D、称量药品时,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防止腐蚀、污染托盘.【解答】解:A、用嘴尝实验室蔗糖的味道,实验操作错误.B、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试管口对着其他同学,便于观察,实验操作错误.C、刚取用过硫酸的胶头滴管,未经清洗,接着用来取盐酸,实验操作错误.D、将固体氢氧化钠盛放在烧杯内称量其质量,实验操作正确.故选D.【点评】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了解给液体和固体加热的方法和取用的方法,以及主要事项.7.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A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B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分子很小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A.AB.BC.CD.D【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物质的微观构成与物质的宏观组成.【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可以知道:分子很小,分子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可以据此来完成该题的判断并作出解答.【解答】解:A、可以将气体充入篮球中是由于分子间有间隙,压强增大,分子间间隔变小,故选项A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一致;B、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是由于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相互占据了间隔,故B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C、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原因是分子在不断运动,具有香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人们的鼻孔,故C中描述的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一致;D、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原因是氧化汞分子分裂成了汞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氧原子重新组合形成氧分子,大量的氧分子聚集成氧气,所以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能够说明分子是可以再分的,故D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一致.故选B.【点评】能利用分子的性质和特征解释生活中宏观的现象,使化学紧密联系生活,能让学生确实感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8.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Al2O3B.SiO2C.Fe3O4D.CO2【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19\n【分析】根据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非金属元素是O,依据化学式的书写进行解答.【解答】解: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l,非金属元素是O,依据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元素化合价的掌握,根据物质的名称正确书写化学式的能力.9.一瓶气体经测定只含有一种元素,下列叙述中正确的()A.可能是一种化合物B.一定是一种单质C.一定是一种混合物D.可能是一种单质,也可能是一种混合物【考点】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纯净物也可能是混合物;化合物至少含有两种元素,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化合物至少两种元素,但该气体只有一种元素,因此不可能是单质和化合物的混合物,故A错误;B、一瓶气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可能是单质,例如氧气;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B错误;C、一瓶气体经化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该气体可能是纯净物,例如氧气;也可能是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故C错误;D、气体只含有一种元素,可能是一种单质,例如氧气;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例如氧气和臭氧的混合气体,故D正确.故选D.【点评】在利用元素分析单质和化合物时,首先要分析该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不要简单根据元素作出判断.10.在讨论天然气的主要成分CH4的意义时,下列四位同学中哪个说法是错误的()19\nA.B.C.D.【考点】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化学式表示的意义:表示一种物质;表示该物质的组成元素;表示一个分子;表示一个分子由几个原子构成等.【解答】解:甲烷的化学式可以表示的含义有:表示甲烷这种物质,表示1个甲烷分子,表示甲烷由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不能表示甲烷气体由1个碳原子和4个氢原子组成.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解答时要注意理解宏观组成和微观构成的区别,宏观方面一般用组成表示,微观方面一般用构成表示.11.某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不与氧气反应,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则收集该气体的方法是()A.向上排空气法B.排水集气法C.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集气法D.排空气法,排水集气法都可以【考点】常用气体的收集方法.【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气体不溶于水,且不能与水发生反应,可用排水法收集;气体密度大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密度小于空气,且不与氧气发生反应的无毒气体,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解答】解:由题干信息可知,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难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也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C.【点评】熟悉收集气体的方法和适用范围.并且知道排水法收集的气体较为纯净,是最理想的收集方法.19\n12.下列微粒符号中,对“2”的含义理解正确的是()A.2Mg表示2个镁元素B.2CO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C.Zn2+表示Zn的化合价为+2价D.表示核外电子数为2个【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及原子结构示意图进行解答.【解答】解:A、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因此2Mg中“2”的含义表示2个镁原子;故A说法错误;B、根据标在化学式前面的数字表示分子的个数;因此2CO中“2”的含义表示2个一氧化碳分子;故B说法正确;C、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离子所带电荷数,因此Zn2+中“2”的含义表示Zn离子带有2个单位的正电荷;故C说法错误;D、结构示意图表示C核外第一层电子数为2,故D说法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符号中不同位置的数字的意义和各种化学符号的书写和意义.13.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娈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考点】利用分子与原子的性质分析和解决问题.【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从分子和原子的性质考虑,同种分子或原子的性质相同,不同分子或原子的性质不同;分子和原子都很小,都有间隔,都在不断运动.【解答】解: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间的间隔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分子的大小是不会发生变化的,故此说法错误;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酒精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被人嗅到,故此项说法正确;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酒精分子进入水分子的间隔中;故此选项说法正确;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此选项说法正确.答案:A.【点评】能利用分子的性质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现象,是同学们必须掌握的知识点.1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木炭放入氧气中可以生成二氧化碳19\nB.炒菜时,油锅着火,迅速盖紧锅盖可灭火C.酒精灯不慎翻倒在桌上失火时用湿抹布扑灭D.森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阻止火势蔓延【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常见的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木炭在足量的氧气中充分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灭火的原理有①移走可燃物②隔绝氧气③降温至着火点以下.【解答】解:A、木炭放入氧气中不点燃时二者不会发生反应,A答案不正确;B、油锅着火,迅速盖紧锅盖,起隔绝氧气的作用,B答案正确;C、酒精灯不慎翻倒在桌上失火时用湿抹布盖灭,起隔绝氧气的作用,C答案正确;D、森林发生火灾时砍掉或清理大火前面的树枝等可燃物,起移走可燃物的作用,D答案正确.故选A.【点评】掌握好灭火的原理和方法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5.下列概念中,后者不包含前者的是()A.非金属、单质B.物质、纯净物C.氧化物、含氧化合物D.化合反应、化学反应【考点】物质的简单分类.【专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可以根据物质的分类方法和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解答】解:A、单质分为金属单质和非金属单质,后者包含前者.B、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后者不包含前者.C、含氧化合物中有氧化物,后者包含前者.D、化合反应是化学反应的一种类型,后者包含前者.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方面的问题,可以依据概念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记忆,以便灵活应用.二、填空与简答:每空1分,共16分。16.用化学符号表示:(1)1个铁原子Fe;(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N2;(3)2个水分子2H2O;(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Al.【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水,写出其化学式即可.(3)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写出其元素符号即可.19\n【解答】解:(1)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1个铁原子表示为:Fe.(2)空气中含量最多的物质是氮气,其化学式为:N2.(3)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2个水分子可表示为:2H2O.(4)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其元素符号为:Al.故答案为:(1)Fe;(2)N2;(3)2H2O;(4)Al.【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同学们对常见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原子符号、分子符号、化学式等)的书写和理解能力.17.在①氮气、②碳、③铜、④硫、⑤铁、⑥五氧化二磷、⑦水、⑧氯酸钾、⑨液态空气九种物质中(用物质序号填空):(1)属于混合物的是⑨;(2)属于氧化物的是⑥⑦;(3)属于非金属单质的是①②④;(4)属于金属单质的是③⑤.(5)属于化合物的是⑥⑦⑧.【考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组成上识别氧化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判别.【专题】物质的分类.【分析】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由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金属单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属于非金属单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解答】解:(1)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混合物没有化学式,无固定组成和性质,而其中的每种单质或化合物都保留着各自原有的性质,在混合物中,内含有的多种物质互相不发生化学反应,仍然保持原有的化学性质,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2)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如⑥五氧化二磷(P2O5)、⑦水(H2O);(3)非金属单质是由同种非金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①氮气(N2);②碳(C);④硫(S);(4)金属单质是由同种金属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如③铜(Cu);⑤铁(Fe);(5)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例如⑥五氧化二磷(P2O5);⑦水(H2O)⑧氯酸钾(KClO3);故答案为:(1)⑨;(2)⑥⑦;(3)①②④;(4)③⑤;(5)⑥⑦⑧.【点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区别: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是:是否由同种元素组成,氧化物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一种是氧元素.18.物质的变化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其中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考点】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专题】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分析】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进行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解答】解: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物理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故答案为:物理;化学;化学变化.【点评】难度不大,掌握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概念即可解答.19\n19.根据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分析,灭火可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二是隔绝空气.【考点】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可燃物燃烧的两个条件及破坏燃烧的条件就能达到灭火的措施进行分析.【解答】解: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物质燃烧必须具有可燃性(可燃物),必须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必须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所以灭火可从两个方面采取措施是: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或隔绝空气.故答案为: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隔绝空气.【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燃烧的条件(具有可燃性、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及灭火的措施是解题的关键.20.完成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镁条在空气中燃烧镁+氧气氧化镁加热氯酸钾制氧气氯酸钾氯化钾+氧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铁+氧气四氧化三铁.【考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化学用语和质量守恒定律.【分析】(1)根据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进行分析;(2)根据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进行分析;(3)根据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进行分析.【解答】解:(1)镁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氧化镁,化学方程式为:镁+氧气氧化镁;(2)氯酸钾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铁丝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铁+氧气四氧化三铁.故答案为:(1)镁+氧气氧化镁;(2)氯酸钾氯化钾+氧气;(3)铁+氧气四氧化三铁.【点评】在解此类题时,首先分析应用的原理,然后找出反应物、生成物,最后结合方程式的书写规则书写方程式.三、实验探究题:每空1分,共21分。19\n21.写出下列操作需要的仪器:量取液体的体积量筒,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胶头滴管,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坩埚钳,收集气体集气瓶,向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可用药匙或纸槽.【考点】常用仪器的名称和选用.【专题】常见仪器及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用途进行分析.【解答】解:量筒用于量取液体的体积,胶头滴管用于吸取或滴加少量液体,坩埚钳可以移走正在加热的蒸发皿,集气瓶用于收集气体,向试管中装入固体粉末可用药匙或纸槽.故答案为:量筒,胶头滴管,坩埚钳,集气瓶,药匙,纸槽.【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仪器的使用即可正确解答本题.22.如图两个实验操作都是错误的,简要回答它们错在什么地方,指出可能造成的后果.(1)图①中的错误之处俯视读数,造成后果量取的实际体积偏小(2)图②中的错误之处胶头滴管没有悬空在试管口上方,造成后果沾污滴管或会造成试剂污染.【考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液体药品的取用.【专题】实验性简答题.【分析】(1)量取液体时,视线没与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量取液体时,①俯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②仰视: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大.(2)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的位置是否伸入到试管内.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解答】解:(1)图①中的错误:俯视读数,故造成后果为量取的液体实际体积偏小;(2)图②中的错误: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没有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故造成后果为:会沾污滴管或造成药品的污染.故答为:(1)俯视读数;量取的实际体积偏小(2)胶头滴管没有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沾污滴管或会造成试剂污染【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一些实验操作的注意事项,了解量筒和胶头滴管的使用及注意事项,掌握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23.蓉蓉同学按如图在实验室中制备氧气.(1)认识仪器:请写出图1中热源的名称酒精灯,并指出使用它时的一点注意事项熄灭时应该用灯帽盖灭.(2)操作顺序:①装药品和放棉花.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药品取量应盖满试管底部即可.②连接仪器,固定试管.③加热.加热时应先预热.(3)实验分析:①请帮助她找出上述实验过程中漏掉的一个实验步骤检查装置气密性.19\n②生成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能够防止水倒流入试管.(4)拓展与迁移:①如果用分解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甲(选填图2中“甲”或“乙”);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②实验室有多种途径可以制取氧气,请你另写一种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③化学兴趣小组利用课余时间自制氧气,有同学从家里拿来了洗脸盆并盛了半盆自来水,用罐头瓶(带玻璃片)装满水倒放入脸盆中准备收集气体,还有同学从化工试剂商店买来了高锰酸钾作原料.由于自带仪器不够用,又有同学准备从学校化学实验室借用一些仪器.他们还需借用的仪器是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等.【考点】氧气的制取装置;氧气的收集方法;制取氧气的操作步骤和注意点;书写化学方程式、文字表达式、电离方程式.【专题】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检验、干燥与净化.【分析】酒精灯常用作热源;凡是有气体参加或产生的实验,实验前一定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以防装置漏气影响实验结果;为了防止防止炸裂试管,加热前应该预热试管;通常情况下,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气;高锰酸钾受热时能够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解答】解:(1)图1中热源的名称是酒精灯,使用酒精灯时,应该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熄灭时应该用灯帽盖灭,不能向燃烧的酒精灯中添加酒精等.故填:酒精灯;熄灭时应该用灯帽盖灭.(2)①装药品和放棉花.如果没有说明用量时,固体药品取量应盖满试管底部即可.故填:盖满试管底部即可.③加热.加热时应先预热.故填:预热.(3)①上述实验过程中漏掉的一个实验步骤是检查装置气密性.故填:检查装置气密性.②生成的氧气可用排水法收集,原因是氧气不易溶于水,实验结束停止加热时要先把导管移出水面,其理由是能够防止水倒流入试管.故填:氧气不易溶于水;能够防止水倒流入试管.19\n(4)①如果用分解过氧化氢来制取氧气,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甲,因为甲中的注射器能够控制液体药品的流量,从而可以控制反应速率;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过氧化氢水+氧气.故填:甲;过氧化氢水+氧气.②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故填: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③他们还需借用的仪器是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等.故填:酒精灯、铁架台、试管、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等.【点评】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四、计算题:共3分。24.化学与人类的生产生活都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许多化学物质对促进人体健康,治疗疾病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某药物说明书的部分文字,请仔细阅读后回答:(1)酚酞是由三种元素组成.(2)酚酞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0:7:2.(3)按用量的最大剂量服用该果导片,一次摄入的酚酞质量为0.1g.(4)列式计算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和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药物名称:菲诺夫他林果导片有效成分:酚酞(化学式:C20H14O4)说明:片剂,100mg/片,每片含酚酞50mg.功能与作用:口服后在肠内遇胆汁及碱性液形成可溶性钠盐,刺激结肠粘膜,促进蠕动,起缓泻作用.用法与用量:睡前口服0.05~0.2g果导片.【考点】标签上标示的物质成分及其含量;物质的元素组成;相对分子质量的概念及其计算;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专题】化学式的计算.【分析】(1)根据酚酞(化学式:C20H14O4)进行分析其元素组成;(2)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进行解答;(3)根据标签中的信息,100mg/片,0.2g果导片即2片,进行解答;(4)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进行解答;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进行解答.【解答】解:(1)根据酚酞(化学式:C20H14O4)进行分析其由C,H,O三种元素组成;故答案为:三;(2)根据标在元素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分子中所含原子的个数;可得酚酞分子中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0:14:4=10:7:2;故答案为10:7:2;19\n(3)根据标签中的信息,100mg/片,每片含酚酞50mg,0.2g果导片即2片,可知按用量的最大剂量服用该果导片,一次摄入的酚酞质量为:50mg×2=100mg=0.1g;故答案为:0.1g;(4)根据相对分子的质量为组成分子的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可得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0+14+16×4=318;根据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100%,可得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75.5%;答:酚酞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8;酚酞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75.5%.【点评】将质量分数的计算与生活实际相联系;计算时要理清各个量之间的关系,再结合题意进行分析解答.19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初中 - 化学
发布时间:2022-08-25 10:06:17 页数:19
价格:¥3 大小:215.57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