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云南省昆明市第三中学(滇池中学)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文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历史(满分:100分用时: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14世纪法国人为亚里士多德的《雅典政治》一书所作的插图,由左至右分别解释为君主制、贵族制和民主制。下列相关的解释不正确的是图1图2图3A.图1直观地反映出君主制就是一人专制B.图2直观地反映出贵族制就是少数人专制C.图3直观地反映出民主制就是所有人统治D.图1到图3反映了古雅典政治的演变历程2.按照土地收入和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等级并授予相应官职,是梭伦改革的重要措施。其主要意义是①沉重打击了依靠血统关系谋取特权的贵族②促进了奴隶制国家的发展③完善了雅典民主政治制度④满足了所有雅典公民参政的要求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③④3.在古希腊文中,“民主”一词是由表示人民和表示主权的两词组合而成。现代西文中的“民主”一词都出自这个希腊古词。这一语言现象所表明的历史本质是A.民主这一词汇是由古希腊人创造的B.希腊是古代民主思想与实践的摇篮C.西方文字继承了古希腊的词汇D.民主一词就是人民掌握主权的意思4.我国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主要形式是A.战争B.革命C.变法D.思想争鸣5.“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战国策•秦策》)文中“人说惠王”中的“人”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  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   D.富裕农民6.“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此现象对秦政权的积极意义在于A.有利于确立土地私有制,调动劳动积极性B.有利于实行连坐法,加强政府对人民的控制C.有利于增加户口数,提高政府的赋税收人D.有利于刺激兵士斗志,增强军队的战斗力7.陈寅恪在《李唐氏族推测之后记》说:“李唐一族之所以崛兴,盖取塞外野蛮精悍之血,注入中原文化颓废之躯,旧染既除,新机重启,扩大恢张,遂能别创空前之世局。”他主要说明的是A.汉族非常颓废,要学习少数民族的“野蛮精悍”,才能“扩大恢张”B.唐朝建立者李渊父子实际上是少数民族后裔,具有大胆开创精神C.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唐朝大一统和文化繁荣奠定了基础-8-\nD.汉族在历史上应该不断融入少数民族血统,才能够走向辉煌鼎盛8.北魏统一北方,使鲜卑族由畜牧经济为主的游牧生活,逐步转向农业经济为主的定居生活。这表明民族融合的过程,从经济发展角度看,实质上是A.封建化过程B.农业化过程C.工业化过程D.汉化过程9.北魏孝文帝改革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老免及身没则还田。……男夫给二十亩,课种桑五十株;桑田皆为世业,身终不还。”“其民调,一夫一妇,帛一匹,粟二石……此外复有杂调。”以下理解与材料相符的是A.政府分配的土地全部归农民所有B.国家将土地按人头平均分配给农民耕种C.国家将土地分成小块出售给农民D.耕种国家土地的农民需承担国家的租税役10.关于商鞅变法和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比较,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都把土地分配给农民,允许土地自由买卖B.都完善地方政权机构,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都推行汉化政策,缓和民族矛盾D.前者遭到旧贵族的反对,后者得到旧贵族的支持11.据《文献通考》记载:“(宋)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内外相维,上下相制,等级相轧,……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下列与材料所反映的情况不符的是A.加强中央集权防止武将专权B.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经济的发展C.收回地方兵权达到“强干弱枝”D.提高军队战斗力、实现富国强兵12.有人认为:“客观上,王安石变法增加了农民负担,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冗”问题,还从流通领域进行了利益分配,将权力收归中央,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应予基本否定。“(《王安石变法简论》)。该观点A.论据充分,结论正确B.论据充分,结论不正确C.论据不充分,结论正确D.论据不充分,结论不正确13.王安石“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格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监司无监察之人,守将非选择之吏,转徙之亟,既难于考绩,而游谈之众,因得以乱真。……农民坏于差役,……又不为之设官,以修其水土之利。兵士杂于疲老,而未尝申敕训练,又不为之择将而久其疆场之权。……其于理财,大抵无法。故虽俭约而民不富,虽勤忧而国不强。”(《续资治通鉴》)。王安石为改变这些现状采取的措施有①改革科举考试②实行将兵法③实行农田水利法④实行募役法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14.右图反映的是罗马教廷兜售赎罪券的情景。有关该图的历史阐释正确的是①罗马教廷在德意志常常通过这种方式搜刮财富,故德意志被称为“罗马教皇的奶牛”②对这种行为进行公开抨击的是《九十五条论纲》,这也揭开了欧洲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③这种兜售赎罪券的行为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④这一历史事件是导致德意志宗教改革的根本原因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15.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集中体现了马丁•路德的哪一主张A.教权高于王权B.教士是由教徒选举出来的公仆-8-\nC.国家权力为神所授D.世俗统治者的权力应当高于教权16.马丁路德认为:灵魂得救只需靠个人虔诚的信仰,根本不需要教会的繁琐仪式。上帝的恩典是上帝给人的礼物,只有上帝才能赦免罪人。信徒得救不靠行为,全凭信仰。要得救上天堂,不靠教会或行善,更不靠赎罪券。从材料中可以看出A.罗马教会兜售赎罪券是宗教改革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B.马丁路德完全否定了天主教义C.马丁路德只是主张简化宗教仪式,不反对信仰《圣经》D.宗教神权、专制王权遭到沉重打击17.宗教改革进一步发扬了人文主义精神,其表现为A.教会服从世俗君主的权力B.加强对“异端”思想的打击C.肯定人的努力和现世成功D.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18.18世纪末,英法等西方殖民者加紧侵略埃及,原因包括①埃及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 ②埃及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③埃及社会动荡,国力衰弱 ④马木鲁克同侵略者相互勾结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19.对包税制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要取得包税权必须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B.包税制既是土地制度又是赋税制度C.包税权不可以世袭、转让和出卖D.包税人在包税区内享有绝对的权力20.阿里改革在客观上推动了埃及近代化的措施有①阿里采用西方机器大生产发展军事工业②阿里聘请外国专家到埃及讲学和传授技术③阿里规定各部部长和省长都由他亲自任免④阿里聘请外国军事考官,为埃及培养新型军官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21.英国外交大臣麦斯顿说:“英国宁愿在通往印度的路上与土耳其打交道,决不同一个积极有为的阿拉伯君主有联系。”麦斯顿这样说的原因有①阿里政权的强大和扩张不符合英国的殖民利益②土耳其与英国有着共同的利益③腐朽没落的奥斯曼帝国比阿里政权更符合英国的利益④穆罕默德•阿里才干过高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22.“俄国的士兵在1855年和1812年一样英勇作战。但是,(1855年)形势令人绝望地对俄国士兵不利……总之战争是失败了。”导致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农奴制导致俄国社会发展落后B.俄国尚未开展工业革命C.俄孤军难以对抗强敌的联合D.俄国军队装备落后23.1876年一位俄国地主写道:“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俄国农民的变化主要在于A.人人得到了一小块份地B.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C.完全摆脱封建地主的控制D.彻底摆脱沙皇专制统治24.列宁说:“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么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向资产阶级君主制转变道路上的一步。这不仅从经济观点来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来看也是正确的。”这表明农奴制改革A.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了障碍B.确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C.促进了俄国的近代化D.阻止了革命在俄国的发生25-8-\n.19世纪80年代初,日本明治政府认识到“好事贪功,反而挫折人民自主独立之气势,养成百事依赖政府之风习”,“其弊害大不可测”,进而采取的措施是A.废除了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B.整顿财政金融以改善私人投资环境  C.建立“样板”企业供私人企业效仿D.将大量的国营企业转让给私人资本家26.英国史学家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资本的年代》中提到日本明治维新时说:“改革的动力是西化……英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法方面的模范;法国模式用改革法制,改革军事(后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功于美国。日本聘请的外国专家——在日本人的监督下——从1875~1876年的五六百人,上升到1890年的3000人左右。然而政治和意识形态方面的选择就困难了……于是,不到20年便出现了一股反对极端西化、极端自由化的势力……(他们)实际上是想制造一个新的以崇拜天皇为核心的国教,即神道崇拜。”这段话反映了当时日本在学习西方时的突出特点有①向西方学习规模大,领域广②注重经济领域而忽略政治、文化学习、借鉴③结合日本国情,有选择地、有侧重地学习④注意继承本国的文化传统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27.康有为说:“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托之先王,既不惊人,又可避祸。”这句话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康有为认为改制代表平民利益B.康有为认为改制是惊人的大事C.托古改制最稳妥,不担风险D.民族资产阶级具有两面性28.“譬如: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乱。”这则有关戊戌变法的材料A.表达了对百日维新的抵制B.指出了戊戌变法之所以失败的根源C.批评维新派脱离人民群众D.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29.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中国宽衣博带,长裙雅步而施万国竞争之世……诚非所宜。”此段材料中,康有为要表达的思想是A.进行政治变革,建立君主立宪政体B.进行经济变革,大力发展机器生产C.进行社会风俗变革,使中国与世界文明相融合D.要求政府下令进行“断发易服”30.改革必然会触动旧制度和一些特权者的既得利益,使改革充满阻力,明治维新和戊戌变法都遇到这个难题,下列关于两国改革者在改革前处理这个难题的表述,正确的是A.日本明治维新前,通过武装倒幕,推翻了幕府统治,大大减轻了阻力B.维新派借用孔子权威进行舆论宣传,与封建顽固势力论战,大大减轻了阻力C.两国都是利用皇帝的绝对权威,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化解阻力的D.两国都通过思想宣传,积极发动社会民众参与,以减轻改革的阻力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大题,满分55分)31.(2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8-\n图1:梭伦在改革前的辩论梭伦担任执政官准备改革前,许多贵族纷纷表示反对,梭伦不得不多次与其辩论;同时,社会上大量平民也表示了对改革的担忧。为此,梭伦说:“我给了一般人民以恰好足够的权力,亦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势力而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摘编自《世界通史》材料二图2:商鞅舌战图商鞅曾为推行变法而与秦国大臣进行辩论,其中甘龙、杜挚都向秦孝公进言,反对商鞅实行变法。甘龙说:“臣闻之: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因民而教者,不劳而功成;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今若变法,不循秦国之故,更礼以教民,臣恐天下之议君。愿孰察之。”杜挚说:“臣闻之,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臣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君其图之。”——摘编自《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秦孝公用商鞅,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尤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汉书·食货志》材料四(迁都洛阳后)高祖(注:孝文帝)曰:“今恂(即太子)欲违父背尊,跨据恒朔(今山西大同、内蒙古河套一带)。……此小儿今日不灭,乃是国家之大祸……”乃废为庶人。——《魏书》材料五(司马光)请更张新法,曰“……王安石不达政体,专用私见,变乱旧章,误先帝任使,遂至民多失业,闾里怨嗟。……敛免役钱,宽富而困贫,以养浮浪之人,使农民失业,穷愁无告。”——《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六(王安石)不忍贫民而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民无贫富,两税之外,皆重出息十二,吏缘为奸,至倍息,公私皆病矣。——苏辙《栾城三集》(1)根据材料一,雅典的部分贵族和平民为什么会反对或担忧改革?对此,梭伦的政治理念是什么?试举两例符合这一政治理念的改革措施。(6分)(2)根据材料二,甘龙、杜挚等人反对变法的主要原因何在?变法能顺利推行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对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给予了充分肯定?(6分)(3)根据材料四,高祖(孝文帝)对太子(恂)的处理说明了什么?(4分)(4)根据材料五、六,分析王安石“新法”遭到废除的原因。(6分)(5)综合以上材料,你认为为此作为一名改革者应坚持怎样的态度?(2分)32.(20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8-\n(克里米亚战争后,俄国人认识到)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我们已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什么准备工作了吗?我们不能以我们所有广阔的领土和无数的人口对付这场斗争。当我们谈论反对拿破仑的光荣战役时,我们忘记了自那时起,欧洲一直在进步的道路上稳步前进,而我们却一直停步不前。我们不是在走向胜利,而是在走向失败,我们唯一得到的一点安慰是,俄国将通过这一经历学到今后对它发展有用的一课。——(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1871年,一支近百人的政府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使节团中包括49名明治高官,这个数字几乎是当时政府官员总数的一半。为了支撑这次庞大的出行,成立刚刚三年的明治政府拿出了当年财政收入的2%。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岩仓使节团的出访,政府投入之大,官员级别之高,出访时间之长,在日本乃至亚洲国家与西方世界交往的历史上,都可称得上是一次前所未有的行动。──《大国崛起》解说(1)你怎样看待材料一中“文明正以它的力量反对我们”?战争使俄国“学到今后对它发展有用的一课”,学习的结果是什么?(6分)(2)从材料二看出日本明治维新的主要动力是什么?请结合相关措施简要说明。(8分)(3)转折点成为重大历史事件的代名词,请在表1中标有英文字母A、B、C的空白处填空。(每空不得超过15个字,6分)表1:19世纪俄日中的历史转折改革人物改革任务历史地位证据理由亚历山大二世A俄国历史的转折点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明治天皇摆脱民族危机和发展资本主义日本历史的转折点,并成为亚洲第一个立宪国家B光绪帝梁启超说“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C33.(11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日本胜我,亦非其将相兵士能胜我也。其国遍设各学,才艺足用,实能胜我也。今天下之治之不举,由教学之不修也。欲任天下之事,开中国之新世界,莫亟于教育。——1898年康有为《请开学校折》材料二今此次设立学堂之意,乃欲培植非常之才,以备他日特达之用,则其教法亦当不同。……其言中学者,荟萃经子史之精要,及与时务相关者编成之,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其言西学者,译西人学堂所用之书,加以润色,既勒为定本。除学堂学生每人给一分外,仍请旨颁行各省学堂,悉遵教授,庶可以一趋向而广民智。——1898年5月22日康有为、梁启超《代总理衙门奏拟京师大学堂章程》材料三著军机大臣、总理各国事务王大臣会同妥速议奏,所有翰林院编检、各部院司员、大门侍卫、候补候选道府州县以下官、大员子弟、八旗世职、各省武职后裔,其愿入学堂者,均准入学肄业,以期人才辈出,共济时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发布《定国是诏》请回答:(1)指出材料一中康有为的观点。结合所学,分析其观点的国内政治背景。(4分)-8-\n(2)据材料二,指出康、梁主张开办京师大学堂的“教法”及目的。(3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指出戊戌变法期间除办京师大学堂以外的教育措施。(2分)(4)综合上述材料,体现了维新派一种怎样的追求?(2分)-8-\n昆明滇池中学2022-2022学年上学期期末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卷参考答案选择题:共45分1-5CCBCA6-10CCBDB11-15DDADD16-20CCACD21-25BABCD26-30CDDCA31.(24分)(1)改革会使本阶层利益受损。(2分)公平思想(或答折中、中庸思想)(2分)如颁布“解负令”;确立财产等级制度,分享政治权益;建立四百人会议。(2分,举两条即可)(2)变法危及了他们的既得利益(或因循守旧的保守观念);(2分)最高统治者(秦孝公)的支持;(2分)废除井田制,重农抑商、奖励耕织。(2分)(3)改革面临着阻力(或鲜卑贵族甚至家族成员反对);(2分)孝文帝推进改革的坚强决心。(2分)(4)(主要原因)损害了大官僚大地主的利益,引起他们的反对;(2分)新法在执行中存在着危害百姓的现象;(2分)变祖宗之法,遭到保守派阻挠。(2分)(5)坚定不移的变革决心;灵活的改革策略等。(2分,任答一条即可得2分,其它言之成理均可得分)32.(20分)(1)俄国沙皇制度的专制腐朽;农奴制经济落后。(4分)结果:战争加剧了俄国的社会经济危机,推动了农奴制改革。(或: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2分)(2)学习西方或“西化”。(2分)四民平等、殖产兴业、军警近代化、教育改革和生活“欧化”等。(6分,措施答出两条以上即可得4分,说明过程2分)(3)A:废除农奴制度,改变落后现状(2分)B:1.确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体制;2.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3.走上军国主义扩张道路,成为亚洲强国(2分,答出第1或2点均可得满分2分,只答第3点得1分)C:中国近代思想启蒙作用。(或:推动了思想解放,激发了爱国意识和民族意识,开创了新的时代风气和思想观念等)(2分)(本小题评分说明:ABC任何一条答案字数超出规定字数扣1分,最多扣2分。)33.(10分)(1)观点:日战胜中国主要因为教育先进;中国必须大力发展教育。(2分)背景: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深重;维新变法运动。(2分)-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8:23 页数:8
价格:¥3 大小:3.59 M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