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10月月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2022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月考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50分)1、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老子提出无为而治,墨子主张兼爱非攻,韩非子主张中央集权。透过这些思想可以看出,他们共同的政治目的可能是()A.恢复周礼B.重建稳定的社会秩序C.维护统一D.使自己的学说得以推广2、“熊和隐士成了好朋友。熊看到有苍蝇来打扰隐士睡觉,很生气。它抱起一块大石头砸向落在隐士额角上的苍蝇。苍蝇飞跑了,隐士的脑袋也成了两半。”对于这个故事,苏格拉底会说()A.“人是万物的尺度”B.“人民主权说”C.“人生而平等”D.“美德即知识”3、有人问程颐:“寡妇贫苦无依,能不能再嫁?”他断然回答:“绝对不能。有人怕冻死饿死,才用饥寒作借口。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这种蔑视他人幸福的观念源于理学提倡的()A.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B.道不行,百世无善治C.存天理,灭人欲D.致良知,愚夫愚妇与圣人同4、“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这一主张属于()A.儒家“仁爱”思想B.墨家“兼爱”思想C.儒家“礼治”思想D.墨家“非攻”思想5、明朝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其废纸洗去朱墨、污秽,浸烂入槽再造,全省从前煮浸之力,依然成纸,耗亦不多。江南竹贱之国,不以为然,北方即寸条片角在地,随手拾起再造,名曰还魂纸。”由此可知,还魂纸()①生产遍布全国各地②降低了生产成本③制造工艺更加复杂④扩大了原料来源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6、“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细绢)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渔网以为纸。”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据材料能够得出“蔡伦是造纸术的发明者”这一结论B.材料说明文字记载是我们得出历史结论的首要依据C.人们的需求是科技进步的原因之一-13-\nD.对原料的选择和降低造纸的成本没有关系7、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他最可能选择的依据是(  )A.风俗画和文人画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元曲和京戏8、“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话认为(  )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9、有学者指出,昆曲在获得它的崇高地位后,作为一门表演艺术却并没有在市场上得到充分认可,它是千百年来雅文化传统在表演艺术领域里最集中、最典型的结晶,而在演出市场上,民众比起文人士大夫群体来,却是更具有发言权的群体。由此可见,京剧在晚清取代昆曲成为主流戏曲形式,主要是因为京剧()A.艺术审美价值更高B.内容贴近民众生活C.符合晚清政治潮流D.迎合民众文化需求10、在《红楼梦》第二回中,贾宝玉发表了自己离经逆道的独到见解:“凡山川日月之精秀只钟于女儿,须眉男子不过是些渣滓浊沫而已。”“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得浊臭逼人。他的这种叛逆精神与下列哪位人物的思想主张是一致的()A.孔子B.董仲舒C.朱熹D.李贽11、李克强总理最近收到友人转赠的新版《黄宗羲全集》,他亲笔回信对黄宗羲的学术思想做了客观中肯的评价。你觉得李总理不能从这套书里读到的内容是()A.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B.气者,理之依也C.工商皆民生之本D.天下为主,君为客12、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下列与“客观之诗人”在学风上更接近的是()A.儒家的天人感应B.道家的无为无用C.理学的格物致知D.心学的本心灵明13、顾炎武在《日知录·周室班爵禄》中写到:“为民而立之君,故班爵之意,天子与公、侯、伯、子、男一也,而非绝世之贵……故班禄之意,君、卿、大夫、士与庶人在官一也,而非无事之食。”这一主张()-13-\nA.强调了爵禄制度的合理性B.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C.继承发展先秦的民本思想D.动摇了儒家思想的地位14、它“使人们的认识由低速领域扩大到高速领域,由宏观领域延伸到宇宙领域,人们第一次深刻地认识到时间、空间和物质的运动相互依赖”。“它”指的是()A.伽利略的自由落体定律B.哥白尼的“日心说”C.牛顿的经典力学体系D.爱因斯坦的相对论15、“金风细细,叶叶梧桐坠。绿酒初尝人易醉,一枕小窗浓睡。紫薇朱槿花残,斜阳却照阑干。双燕欲归时节,银屏昨夜微寒。”这种艺术形式产生的社会根源是()A.市民阶层壮大B.农民娱乐的需求C.文人士大夫的雅好D.宫廷贵族的消遣16、伏尔泰在《哲学通信》中说:“像牛顿先生这样一个10个世纪以来的杰出的人,才真正是伟大的人物。……我们应当尊敬的是凭真理的力量统治人心的人,而不是依靠暴力来奴役人的人;是认识宇宙的人而不是歪曲宇宙的人。”基于这一认识,伏尔泰()A.提倡个性自由阐释人性之美B.提出三权分立学说防止暴政C.否定外在权威推崇理性思考D.倡导人民主权反对君主制度17、亚里士多德曾提出了自己的“中庸之道”,他认为任何事物都有三种状态,即过度、不及和中间。由此我们可以推断出他在政治上()A.是反对民主制的激进派B.是反对奴隶制的激进派C.是温和的民主派D.是激进的民主派18、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们认为,封建“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控制人们思想的枷锁,这就造成人们政治上的不平等和家庭生活上的不平等。这一观点与文艺复兴运动的思想主张相比较,两者都特别强调()A.提倡解放人性B.避免政治上的不平等C.注重社会民主D.关注家庭生活的平等19、《史记》记载:汉武帝时,“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封以平津侯。天下之学士靡然乡风矣(效仿形成风气)”。该材料主要表明()A.平民将相大量涌现B.君主广泛吸纳人才C.儒学地位显著提高D.民间儒学开始兴起20、整个18世纪成为“理性的时代”和“批判的时代”。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相比,启蒙思想家的思考更侧重于()-13-\nA.批判神学统治B.由神和自然转向人类C.与上帝直接对话D.追求民主和思想的自由21、孙中山一辈子崇敬马克思,称他为社会主义的“圣人”,“集几千年人类思想的大成”,但是,始终不同意照搬马克思主义,而提倡:“今日师马克思之意则可,用马克思之法则不可。”“师马克思之意”指的是()A.提倡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斗争B.积极推动社会主义革命C.主张人民民主主义D.节制资本发展民生22、英国史学家韦尔斯说:“19世纪以前的两千多年,很少有中国人对于他们自己的文明一般优越于世界其他各处的文明产生过任何认真的疑问。”对上述材料理解最为正确的是(  )A.中国古代文明一直领先于世界B.中国古代的封建政府禁止任何外来文明传入C.中国古代文明并不是世界领先D.古代中国人缺乏对本国文明的深刻反思23、贝尔纳认为:“在每个(科学进展的)事例里,总是当时的社会流动性能让手艺人和学者碰到一起,有时还使二者合而为一。”以下事例与此说法相符合的是(  )A.达尔文写成了《物种起源》一书B.根据电磁感应原理成功研制出发电机C.富尔顿以蒸汽机为动力发明汽船D.根据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人们发现了海王星24、有学者认为:“达尔文彻底完成了哥白尼式革命:他为生物学带来全新概念,将自然世界看作一个运动中的有序物质体系﹣﹣人类不需要借助任何超自然力量,就可以解释这个概念。”这一认识是基于达尔文的研究(  )A.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诞生B.极大地激发了社会竞争意识C.促进了人口的大幅度增长D.用证据解释了物种的进化25、日渐扩大的采矿作业使新矿石甚至新金属如铋、锌和钴显露出来。分离和处理这些新矿石和新金属的技术必须用类推法找到,并以痛苦的经验予以矫正,化学的一般原理开始形成。这表明(  )A.经济革命推动科学革命B.科学研究方法趋于成熟C.近代自然科学开始产生D.化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26、18世纪法国很多学者认为:上帝作为世界的“始因”或“造物主”创造了宇宙和它存在的规则,但是创立之后上帝就不再对这个世界的发展产生影响,而让世界按照它本身的规律存在和发展下去。这一主张()A.促进了宗教改革在整个欧洲的开展B.为卢梭的分权学说奠定基础C.表达了封建王权独立于教权的意愿D.有利于理性主义的广泛传播-13-\n27、汉武帝时代的赋以气势恢宏、辞藻华美为特征,西汉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它们反应出的本质内容是()A.社会动乱和经济凋敝B.豪迈奋进的时代精神C.国力的强盛D.宏阔广大的文人精神28、1861年1月,马克思在一封信中说:“达尔文的著作非常有意义,这本书我可以用来当作历史上的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这说明达尔文进化论:()A.促进了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B.影响到社会科学的理论研究C.成为了社会革命的理论武器D.使科学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29、梁启超在1896年给严复的信中自述:“实则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古事以证西政,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自不免。”梁启超这一自述旨在()A.批判了严复“中体西用”观点B.证明中国传统文化是西学源头C.深刻认识到西方政治的片面性D.说明宣传维新思想采取的策略30、20世纪初,孙中山先生公开号召同盟会员、革命志士宣传太平天国,宣传洪秀全。他首先以“洪秀全第二”自居,又赞扬太平天国领袖为“民族英雄”“老革命党”。这是因为(  )A.二者革命纲领上的一致性B.二者革命前途上的一致性C.二者革命任务上的一致性D.二者革命立场上的一致性31、20世纪中国社会的阶级矛盾和中外民族矛盾汇流”基于(  )A.帝国主义形成了宰割中国的同盟B.反动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C.清朝中央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D.帝国主义扶持袁世凯32、1931年11月30日蒋介石发表了演讲词:“攘外必先安内,统一方能御辱,未有国不统一而能取胜于外者。故近日之对外,无论用军事方式解决,或用外交方式解决,皆非先求国内统一,不能为功。”据此推断蒋介石之后的主要行动是()A.发动四一二事变,屠杀人民B.调动军事力量,抵抗日本C.围剿革命根据地,进攻红军D.默认伪满洲国,妥协日本3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建设道路,二者根本的相同点是()A.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B.始终不渝的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把反“左”作为革命进程中的重要任务D.实事求是,从中国的国情出发-13-\n34、1978年,邓小平发表谈话支持和推动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这两次谈话都()A.完成了拨乱反正B.打破了思想束缚C.推动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D.深化了体制改革35、中共十八大文件:“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境界”,材料反映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共同点是(  )A.解决民主主义革命道路B.中国向何处发展C.解决建设什么样的党D.实事求是与时俱进36、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被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分别是在党的()A.七大、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五大B.七大、十五大、十六大C.七届二中全会、十五大、十六大D.七大、十四大、十五大37、作为资产阶级革命纲领的三民主义,有其明显的局限性,也使辛亥革命留下无可弥补的缺憾,下列各项最能反映其缺憾的是()A.辛亥革命的果实落入袁世凯手里B.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C.辛亥革命没有动摇儒家思想的地位D.辛亥革命没有从根本上推翻君主专制38、2022年12月7日习近平南下深圳视察,以重走邓小平的南巡之路来展现坚持改革开放的决心。20年前邓小平南巡讲话的主要贡献是()A.做出了开办深圳为经济特区的战略决策B.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C.科学解释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动力D.确立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39、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统计资料分析,在20世纪80年代世界粮食与农业总产量平均年增长率为2.1%。发展中国家粮食与农业产量平均年增长率有所提高,由70年代的年均增长3%增加到3.3%。中国的增长率为4.4%。造成中国粮食增长率提高的原因有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②“杂交水稻”技术的突破③“人民公社”体制的打破④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确立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40、建国初期我国重点发展“两弹一星”。1986年我国批准了“863”-13-\n计划,高技术研究的重点集中在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等方面。对此认识不正确的是(  )A.建国初期我国出于国防安全的需要重点发展军事技术B.“863”计划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有关C.二者的发展对我们来说都具有重要的经济、军事意义D.科技重点的变化说明建国初期我国科技政策的失误41、1956年春,在《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工作结束时,周思来总理特别提到了钱学森、钱三强和钱伟长的贡献,称他们为“三钱”,“三钱”所做的与《规划》相关的重大科技成就是()A.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B.南优2号杂交水稻C.“银河一II号”世型计算机D.人类基因组排序工程42、20世纪50年代末,人口学家马寅初针对中国人口迅速增长的现实发出了节制生育的呼吁,但他却遭到了政治批判。对他的批判从根本上说是错在()A.忽视了科学的预见性B.否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C.将学术问题政治化D.忽略了中国落后的现实43、《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2—2022年)》指出:“教育公平的重点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以下教育思想或措施能体现这一精神的是(  )①有教无类②颁布《义务教育法》③“三个面向”思想④发展希望工程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44、1954年,俄语取代英语成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64年教育部重新确定英语为我国学校教育的第一外语;1984年,英语正式成为高考科目。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经济水平的提升B.科技发展的需要C.世界潮流的推动D.对外政策的改变45、邓小平曾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在此基础上,中国政府于20世纪90年代进一步提出(  )A.“载人航天工程”B.“双百”方针C.“科教兴国”战略D.“三个面向”方针-13-\n46、“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以及启蒙思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们处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这段话反映了下列哪一部作品产生的背景()A.《悲惨世界》B.《人间喜剧》C.《母亲》D.《等待戈多》47、有位美学家指出:“绘画是从最单纯的事物中抽离出最简单的形式,让画布上出现的是符号般的造型,经由视觉慢慢被组合在一起以代表一个实物。他不是具象世界,而是画家心中的意象。”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观点一致的是()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B.《日出·印象》C.《格尔尼卡》D.《向日葵》48、法国著名艺术大师雷诺阿:“自然之中,决无贫贱之分。在阳光底下,破败的茅屋可以看成与宫殿一样,高贵的皇帝和穷困的乞丐是平等的。这种艺术观念导致他们在创作中全力以赴地描绘光。只重艺术的形式,忽视乃至否定艺术的内容。”上述描述是(  )A.古典主义绘画B.浪漫主义绘画C.现实主义绘画D.印象主义绘画49、“青少年不仅喜欢电影,还把电影当成一种学校。他们模仿电影明星,讲电影上的笑话,摆演员的姿势,学习两性之间的微妙举止,因而养成了虚饰的老练。”这段材料表明电影的出现对青少年产生的最为重要的影响是()A.电影成为青少年重要的娱乐方式B.电影是教育青少年积极向上的学校C.电影提升了青少年的审美情趣D.电影对青少年的生活方式具有引导作用50、20世纪20年代,乡村音乐诞生。“乡村音乐”这个名字是20世纪20年代在美国出现的,它的源流很广。那时歌曲的内容,除了表现劳动生活之外,厌恶孤寂的流浪生活,向往温暖、安宁的家园,歌唱甜蜜的爱情以及失恋的痛苦等都有。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音乐是激活想象的艺术B.社会生活是音乐的源泉C.近代欧洲音乐水平较低D.19世纪盛行浪漫主义音乐二、非选择题(共四题,共70分,分别为15分、16分、23分、16分)51、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差异。材料一:公元前800﹣前200年之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中国有孔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虽然远隔万里,但却有许多相通的地方。材料二:6世纪末来华的耶稣会教士利玛窦在一封信中说:“中国人非常博学,医学、自然科学、数学、天文学都十分精通。他们以不同于我们西方人的方法正确地计算日食、月食。”-13-\n——[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材料三:董仲舒是西汉一代最有影响的思想家,当时就享有“群儒之首”的声誉,在中国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董仲舒学说的消极影响也是严重的……我们民族性格中的封闭自我、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等劣根性,都与之直接相关。——冯天瑜等著《中国文化史》材料四:中国人在科学实验发明上的确非常伟大。问题是:它为什么没有继续上升到理论,构筑起其理论体系,或如西方那样,发展出现代科学。——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孔子和苏格拉底的核心思想,并指出材料一中所说的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相通的地方”。(6分)(2)结合材料二所学知识,从医学、数学和天文学方面各举一例证明利玛窦的结论。(3分)(3)结合材料三所学知识,简答董仲舒为什么能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3分)(4)结合材料三、四从思想文化方面回答材料三中李约瑟先生的“问题”。(3分)52、科学技术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表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项数2225259257788——《中国的世界纪录》材料二:1684年应天文学家哈雷的请求,牛顿完成论文《论运动》,并在修改此文的过程中,提出了第一和第二定律。他将这篇论文充实、扩展,两年半以后完成近代科学的奠基性巨著《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材料三:空间、时间不可能离开物质而独立存在,空间的结构和性质取决于物质的分布……物质的存在会使四维时空发生弯曲,万有引力并不是真正的力,而是时空弯曲的表现。如果物质消失,时空就回到平直状态。——爱因斯坦《相对论》请回答:-13-\n(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主要服务于哪个行业?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的中国古代政府的政策因素。(2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牛顿经典力学的主要科学理论,指出近代科学的特点。(4分)(3)根据材料三以及所学知识,说明相对论对经典力学有何新发展?(2分)(4)有人指出,近代西方发生的三次革命——科学革命、工业革命和政治革命是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从而使西方能够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试以第二次工业革命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认识。(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8分)5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政,虽朝运汽轮,夕驰铁路,无害为圣人之徒也。——张之洞《劝学篇》材料二: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异也,如其种人之面目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材料三: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若因为拥护这两位先生,一切政府的压迫,社会的攻击笑骂,就是断头流血,都不推辞。——陈独秀《新青年罪案之答辩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的“西学”指什么?该派别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3分)(2)材料二是哪一派别的思想?结合材料二与此派别的主张,分析材料一派别认识的不足在哪里?并分析此派别认识变化的原因。(8分)(3)材料三中两位先生是指什么?陈独秀等先进的中国人以此为指导思想开展的运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7分)(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呈现出怎样的趋势?(5分)-13-\n54.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奋斗。在此期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各自的思想理论及其革命实践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三位伟人。回答下列问题:(1)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民权主义”的含义是什么?20世纪20年代中期,其纲领的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5分)(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有哪两大创新性理论成果?列举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毛泽东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著作。(6分)(3)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中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何指导意义?(3分)(4)上述三位历史伟人在创立思想理论方面有何共同特点?(2分)-13-\n2022—2022年高三年级第一学期历史月考答案一、选择题1-5BDCBC6-10CACDD11-15BCCDA16-20CCACD21-25DDBDA26-30DCBDC31-35BCDBDB36-40BBCCD41-45ACCDC46-50ACDDB51.孔子:仁、礼和中庸.苏格拉底:理性,美德即知识.相通的地方:注重人的作用;强调伦理道德.(2:战国问世、西汉编定的《黄帝内经》;数学:我国最早发明了十进位值制记数法;天文学:《石氏星表》是世界上最早的星表。(3儒家思想,形成了新的儒学体系,使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4儒家思想束缚人们思想,导致中华民族存在盲目自足、因循守旧、不思奋进等缺点,不能进行理论创新。51.(1)农业。重农抑商政策。(2)提出物体运动三大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实验化、数学化。(注重理论总结)(3)否定经典力学的绝对时空观,深刻揭示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4)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科学技术的突破性成果和创新,直接推动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或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为人类利用电力打开了大门);欧美资产阶级革命后出现相对稳定的政治局面,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提供了社会环境;第二次工业革命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资产阶级革命在全世界的扩展。因此,正是由于这三大革命的相互作用,西方的现代化进程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52.“西学”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实践:自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以自强”、“求富”的洋务运动。(2)派别:资产阶级维新派。不足:维新派认为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要建立对在对西方政治制度的学习上才能发挥作用,而洋务派仅仅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是不够的.因此,维新派认为应该主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原因:①洋务运动扩大了西学的传播;②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③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3)民主和科学。影响: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解放了人们思想;②弘扬了民主、科学思想;③-13-\n为马克思主义传播奠定思想基础;④为五四运动的到来作了思想准备;⑤有利于文化、科学的发展和繁荣。(4)趋势:①态度上:由被动到主动;②内容上:由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③阶级上:由地主阶级到资产阶级再到无产阶级;④对象性质:由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⑤始终伴随着救亡图存的根本任务。54.创立民国(或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作用: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革命展开。(2分)(2)成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分)。(3)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分)意义: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1分)(4)特点:根据中国的国情,与时俱进。(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1分)-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2:19 页数:13
价格:¥3 大小:70.96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