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山东省临沂市第十九中学2022届高三历史第四次调研考试试题本试题共33题,1~25题为选择题,共50分。26~29题为非选择题,共50分。全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自西周末始,井田制已出现瓦解的迹象,到春秋中期,“公田不治”已很普遍,如齐国实行“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到战国时期,魏国实行“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的授田制,秦国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废井田,开阡陌”。这一变化说明A.铁犁牛耕导致土地私有制的产生B.商鞅变法标志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C.各国变法促进了小农经济的发展D.土地制度的变革是一个渐进的过程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下臣诸侯之制。”材料说明西周政治制度的显著特征是A.主要通过分封同姓诸侯以加强对地方的统治B.通过世袭制和嫡长子继承制以巩固奴隶主专政C.通过服饰规范等礼乐制度以维护贵族等级特权D.通过血缘姻亲关系与地缘结合以强化王权3.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文献文字记录《史记·秦始皇本记》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尉、监(御史)《汉旧仪》惠帝三年,相国奏遣御史监三辅郡《通典》文帝十三年,以御史不奉法,下失其职,乃遣丞相出刺并督监察御史《汉书·百官公卿表》武帝元封五年初置部刺史,掌奉诏条察州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 B.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秦汉时期加强了对地方的监察 D.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4.宋代开封府官员赵孚上奏:认为庄宅买卖中屡出现诉讼纠纷,其缘由是“衷私妄写文契”,建议朝廷“集庄宅行人,众定割移,典卖文契各一本,立为榜样。违者论如法”,得到宋太宗的批准。宋徽宗时,政府印卖田宅契书。这表明宋代11A.开始承认土地买卖的合法性B.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官方契约C.经济活动的规范性更加加强D.政府出台措施抑制土地兼并5.商人作为宋代社会兴起的一支重要力量,他们通过科举、联姻、捐纳等方式成功地实现了向上的社会流动,甚至一度出现了“士多出于商”的现象。这反映了两宋时期A.重农抑商政策发生根本变化 B.呈现开放性平民化的特征C.社会阶级结构发生重大变化D.人才的选拔更加公平公正6.明仁宗以后,内阁大学士的品级逐渐上升,并且被赋予“公” “保”等虚衔,获得“票拟”职权;同 时,皇帝也打破了“不许宦官识字”的惯例,并且以司礼监代皇帝批阅奏章,奏章除“御笔亲批数本 夕卜”“皆众太监分批”,宦官掌握了部分“批红”职权。这表明A. 明代皇权呈现出日益衰落的趋势B. 监阁共理互相制约保证皇权独尊C. 内阁大学士的品级职权逐渐提升D. 宦官权力恶性膨胀且呈失控之势7.有学者指出,自秦代确立监察制度以来,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就初具规模。这种以皇权为中心的监察体制确定了监察与行政的相对独立、监察官员与政府官僚的分离。据此,对监察制度的理解正确的是A.能够确保古代官僚集团清正廉明B.确保古代选官用官制度的科学化C.能够促进监察权力独立高效运作D.促使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化8.1727年,清政府推行开豁贱籍的政策,宣布取消山西乐户、浙江惰民、微州伴当(仆人)、宁国府世仆等“贱民”的贱籍,户口统一编入正册,使“俾得奋兴向上,免至污贱终身、累及后裔”。这一举措A. 是对传统封建等级秩序的彻底否定B. 促进了社会流动和统治秩序稳定C. 减轻了农民与地主的人身依附关系D. 改变了传统“因业而贱”的职业观9.从1901年起,全国各地新式学堂大量涌现。清朝学部总务司编的教育统计图表显示,1902年在校学生数仅6912人,1909年达到1639641人,其中相当数量的学生投入到军校学习,不少人远涉重洋出国留学。他们组成了各种学派和团体,许多人后来又进入了官界、工商界、出版界、军界等社会重要领域。这说明A.政局混乱阻碍了新式教育的发展B.清末“新政”间接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C.晚清政府非常重视发展新式教育D.晚清新式教育促进了国民素质的提高10.辛亥革命时期中国主要党派情况如下11这表明A.各党派政治立场渐趋一致B.革命阵营内部潜伏着危机C.革命者放弃了反满思想D.民国时期政治氛围宽松11.盛宣怀在其所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中国兴造电线,固以传递军报为第一要务,而其本则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根据材料推断,盛宣怀认为应如何发展近代电讯事业A.引进西方近代电讯技术B.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C.结合商业化运转推动发展D.提高电讯行业的利润12.下表为晚清时期清政府财政收入变化情况(单位:百万两白银)。由此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农业税始终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B.苛捐杂税日益沉重,人民苦难加深C.中国日益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D.卖官鬻爵越来越严重导致世风日下13.下列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自成立到更名期间发生的重大史实。这一过程时间1931年11月1934年10月1935年10月1937年9月主要史实成立于江西瑞金撤离江西苏区转移至陕甘苏区更名为中华民国陕甘宁边区政府A.伴随着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演变B.见证了国共两党合作—对峙—合作的历程C.体现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后的曲折D.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在建立和管理国家方面的不成熟14.1950年2月召开的全国财政会议提出,全国应该做到:财政收支统一、公粮统一、税收统一、编制统一、贸易统一、银行统一。这一提法11A.旨在为已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筹备资金B.适应了生产资料所有制的重大变化C.表明党和政府认识到应以经济建设为中心D.有利于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的确立15.1954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规定:“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见当时政协A.转变为计划经济指导部门B.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C.主要担负起统一战线职能D.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16.1984年6月至7月,全国第二利税改革工作会议决定:将国营企业应当上交国家财政的收入,按照国家设置的税种向国家交税,税后利润归企业自己安排使用。这次利税改革A.有利于国营企业自主权扩大B.使国家的财政经济开始好转C.加速了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D.有利于企业经营范围的扩大17.雅典公民大会的相关制度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在公民大会上发言:任何殴打父母的人;任何不赡养父母的人;任何未按指令服兵役和从战场脱逃的人;任何挥霍掉从其父母或从其他人那里继承下来的财产的人。这些规定旨在A.确立以孝为先的社会价值观B.维护社会秩序和统治秩序C.维护法律的权威性和严肃性D.倡导勤俭节约的社会风气18.罗马法中有一些原则“遵守你自己制定的法”,“无主物归最早获取它的人所有”,“承担风险者亦应享受利益”,这体现了罗马法A.保护私有财产思想B.遵守正义和自然理性C.保障自由和独立D.维护贵族统治利益 19.1701年英国通过的《王位继承法》规定,天主教徒或与天主教徒结婚者丧失继承王位的资格;法国1875年宪法修正案规定,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成员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这些规定A.结束了君主制政体B.维护了共和制度C.违背了平等的原则D.巩固了民主政治 20.19世界最后30年,德国煤炭、钢铁产量跃居欧洲第一,化工产品总产量跃居世界首位,工业总产值超越所有的欧洲国家。德国经济实现这一跨越的主要原因是A.民主政治日渐成熟完善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推广C.欧洲经济一体化的推动D.帝国成立扫除主要障碍 21.下图是19世纪英国国民总收入来源示意图。11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19世纪英国农业、林业和渔业处于稳定增长阶段B.第二产业收入的增长与其发展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第三产业收入的增长并未体现工业化阶段的特征D.经济收入与国民经济在结构的变化上呈现出一致22.福特的创新是用于生产的流水线。放上零件的人不去固定它,放上螺栓的人不用装上螺帽,装上螺帽的人不用去拧紧它。正因为流水线有如此的速度,福特才得以在以后的十年中每年的生产量成倍地增长,并使零售价降低了三分之二。驱动福特式“创新”的是A.集中规模化生产的需要B.电力技术的广泛运用C.美国的劳动力严重短缺D.标准化生产开始出现 23.1930年苏共中央通过文件规定:“在五年计划内,我们已经不仅像五年计划规定的那样,使20%的播种面积实现集体化,而且能使绝大多数农户实现集体化。”这表明苏联A.重点打造农村经济B.努力提高机械化水平C.全面展开经济建设D.经济政策的重大调整24.20世纪60年代初,法国总统戴高乐主张在美苏接触的同时,欧洲国家应该在诸如经济、文化、技术和旅游等方面同苏联相互交流和接触,这样可以把“铁幕”一块一块地撕碎。这充分说明A.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欧美矛盾进一步激化C.冷战对峙的格局被打破D.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25.20世纪90年代以前,世界仅有联合国大会、七国集团会议等少数多边峰会。今天各种多边峰会已纷纷涌现,如APEC峰会、G20峰会、“金砖国家”峰会等。多边峰会的大量涌现反映了11A.各国经济相互依赖程度的加深B.新兴国家努力构建经济新秩序C.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面临困境D.经济区域集团化突破地域限制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题为必做题,25分,32、33题为选做题,15分)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材料一古代城市内部的交通主要是依靠步行、畜力车为主,城市局限在半径约为不到4公里的集中布局平面内。沿交通干线驿站、驿铺非常繁密,而且水路也设驿铺,供给交通工具和食宿,大大便利了商旅……古代的城市内部主要交通干线为过境交通:城市作为地域性的中心具备防御功能,城内重兵把守,城市扼守在交通要道上;在主要交通道路两侧形成一定的商业、市场等交换、消费场所,从而使沿交通干线古代城市形成“串联”型分布。——摘编自张洪恩、黎克继《浅析中国古代交通方式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材料二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城市社会经济的转型与发展,大量的移民不断地从各地涌入,传统城市交通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许多城市都开始有意识地实施城市交通的规划建设工程,为新式公共交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电车、公共汽车在许多城市相继出现,标志着中国逐步进入新式公共交通时代,电车的出现促使城市的发展重心由旧城及河流沿岸向电车沿线转移,改变了传统城市的空间模式。——摘编自鲍成志《试论新式公共交通兴起与城市发展》(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交通的特点及对城市发展的影响。(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城市交通发展的原因。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城市与交通关系的认识。(6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111624年英国颁布的《专利法》规定,发明人享有14年的专利和特权,“在此期间,任何人不得使用这项发明”。这部专利法被看作近代专利制度的最早起源。此后,美、法、德等国相继制定和颁布了专利法。研究统计,《专利法》出台后的200年里,英国进入了发明创造的高峰期。1680—1689年,登记53项发明专利;1690—1699年,登记102项发明专利;1700—1759年,登记379项发明专利。由于专利制度保障,很多富人投资各种发明创造,为新发明的市场化提供制度保证。例如,瓦特改进了蒸汽机的运行效率,获得专利,得到了巴洛克、博尔顿等企业家的风险投资,促进了蒸汽机技术的市场化进程。1764年,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纺纱机,1770年登记专利,该专利在英国得到广泛推广。——摘编自何成刚《拓宽史学视野,提升史学水平》材料二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专利制度作为一剂救国“良药”被洋务派引入中国。但洋务运动以“官督商办企业专利权”把中国专利制度引上了畸形发展之路,直至清王朝覆灭,清政府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以下为洋务运动时期部分有代表性的专利案例:——摘编自刘秀平;《迟滞与成长——近代中国专利制度的历史考察》材料三若无英国1624年的《专利法》,那么“对十八世纪纺织工业中资本主义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那些发明就来必有可能”。李约瑟之谜全新解释:专利制度导致近代中国与欧洲在知识积累和技术进步模式上产生巨大分野,进而导致产业革命在欧洲而非中国发生。——摘编自何成刚《拓宽史学视野,提升史学水平》(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晚清中国推行专利制度的历史背景,比较晚清中国专利制度与西方近代专利制度的主要不同。(9分)(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西方近代专利制度与晚清中国推行专利制度的影响。(6分)11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材料一长期的国家分裂割据,货币和度量衡制度的五花八门,重重关卡的限制,德意志商业和贸易的发展受到了极大阻碍。普鲁士首先推动了关税统一进程,1818年普鲁士颁布“新税法”,取消一切商品进口的禁令;同时废除境内税收和商业关卡,建立统一税制。1828年,普鲁士与黑森——达姆斯塔特根据普鲁士税法原则订立关税同盟条约。1834年,那些原先担心主权丧失的邦国,如巴伐利亚、符腾堡、萨克森、图林根各邦等也先后加入了普—黑关税同盟,德意志关税同盟正式生效。——摘编自徐剑《关税同盟与德国的民族统一》材料二1932年,英国在渥太华召开英联邦和殖民地帝国经济会议,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其主要内容是:自治领、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需得到英国的保证,运往自治领、殖民地的英国工业品要相应地受到优待;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这样,在英国与自治领、殖民地之间建立了关税同盟性质的帝国特惠制。——摘编自倪宏忠《1932年渥太华会议前后英美在加拿大的经济博弈》(1)根据材料一,指出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德意志关税同盟的建立对德意志统一进程的作用。(6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帝国特惠制”的特点,并简要评析“帝国特惠制”。(7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汉口的职业结构(1860~1895)大类比例细类专业人员5%政府部门官员、胥吏、职业性的安保人员等11社会部门职业文人(老师、作家等)、医生、牧师、僧人等商业人员30%个体批发商商品经纪人、钱庄主、批发坐(行)商、买办等个体零售商零售店老板、小额高利贷者、饭店老板、游商等雇员账房先生和学徒、商业劳动者等运输人员30%运输代理人、船主与水手、长途挑夫、从事当地运输的驮夫等制造业人员10%工匠、手工作坊的学徒和雇工等建筑人员10%技工、建筑学徒和工匠等农业人员5%土地耕作者、牧畜饲养人、渔民等边缘群体10%保镖、门房、家仆、艺人(卖唱、说书等)、乞丐、无业者等——摘自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1796~1895)》解读材料,围绕“社会变迁”提取一个合理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晚清历史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答案1.D2.D3.C4.C5.B6.B7.C8.B9.B10.B11.C12.C13.A14.D15.C16.A17.B18.B19.D20.D21.D22.A23.D24.A25.A26.(1)特点:普鲁士主导;渐进性(分阶段逐步完成);以经济手段推进。(3分)作用:促进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提高了普鲁士的地位;为德意志统一提供了经济基础。(3分)(2)特点:帝国内部互惠,合作互补;对外排斥歧视;带有殖民色彩。(3分)评析:目的在于利用殖民地优势来摆脱经济危机;与其他国家争夺世界市场。其结果进一步加剧国际间贸易摩擦,激化列强之间矛盾;激起殖民地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加强英国和殖民地内部的经济联系;为战后关贸总协定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提供借鉴。(4分)11【解析】(1)由材料“普鲁士首先推动了关税统一进程”“1818年……1828年……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正式生效”可见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的特点是:普鲁士主导;渐进性(分阶段逐步完成);以经济手段推进。第二小问,可以答为:促进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提高了普鲁士的地位;为德意志统一提供了经济基础。(2)由材料“自治领、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需得到英国的保证,运往自治领、殖民地的英国工业品要相应地受到优待;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可见,帝国内部互惠,合作互补;对外排斥歧视;带有殖民色彩。第二小问,结合所学,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正受困扰,英国的帝国特惠制目的在于利用殖民地优势来摆脱经济危机;与其他国家争夺世界市场。但是,对外排斥歧视的殖民色彩必然进一步加剧国际间贸易摩擦,激化列强之间矛盾;激起殖民地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加强英国和殖民地内部的经济联系;就长远来看,英国的帝国特惠制为战后关贸总协定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提供借鉴。27.(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后,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解体,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兴起,市场竞争激烈;西方近代专利制度的引入;洋务运动发展官督商办民用企业的需要。(3分)原因:西方近代专利制度产生早,发展快,晚清中国专利制度引进晚,发展慢;西方近代专利制度以保护知识与技术产权为核心,晚清中国专利制度以保护企业垄断经营权为主;西方各国都制定和颁布了专利法,晚清中国始终没有正式的专利法规出台。(6分)(2)影响:西方:近代专利制度推动了发明创造与技术革新;促进欧美工业革命的发生;有利于西方资本主义的长足发展。(2分)晚清:中国专利制度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对于集中资本、防止国内过度竞争与外商排挤、保护投资者利益方面具有积极作用,对中国早期的现代化有一定的推动和促进作用;但变相的专卖与垄断经营,又阻碍了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和晚清社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4分)28.(1)特点:普鲁士主导;渐进性(分阶段逐步完成);以经济手段推进。(任意两点得4分)作用:促进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提高了普鲁士的地位;为德意志统一提供了经济基础。(任意两点得2分)(2)特点:帝国内部互惠,合作互补;对外排斥歧视;带有殖民色彩。(3分)11评析:目的在于利用殖民地优势来摆脱经济危机;与其他国家争夺世界市场。其结果进一步加剧国际间贸易摩擦,激化列强之间矛盾;激起殖民地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加强英国和殖民地内部的经济联系;为战后关贸总协定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提供借鉴。(4分)【解析】(1)由材料“普鲁士首先推动了关税统一进程”“1818年……1828年……1834年……德意志关税同盟正式生效”可见德意志关税同盟建立的特点是:普鲁士主导;渐进性(分阶段逐步完成);以经济手段推进。第二小问,可以答为:促进统一国内市场的形成;提高了普鲁士的地位;为德意志统一提供了经济基础。(2)由材料“自治领、殖民地农产品在英国的销售市场需得到英国的保证,运往自治领、殖民地的英国工业品要相应地受到优待;对成员国间的进口商品,相互降低税率或免税;对成员国以外的进口商品,则征收高额关税。”,可见,帝国内部互惠,合作互补;对外排斥歧视;带有殖民色彩。第二小问,结合所学,1932年资本主义世界正受困扰,英国的帝国特惠制目的在于利用殖民地优势来摆脱经济危机;与其他国家争夺世界市场。但是,对外排斥歧视的殖民色彩必然进一步加剧国际间贸易摩擦,激化列强之间矛盾;激起殖民地地区民族解放运动;加强英国和殖民地内部的经济联系;就长远来看,英国的帝国特惠制为战后关贸总协定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提供借鉴。29.示例:历史现象:1860~1895年,汉口近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阐述:这一时期的汉口出现了职业作家、商品经纪人、买办、运输代理人、技工等新兴职业,它是19世纪60年代以来汉口的开埠通商、洋务运动的展开以及汉口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传统的农业人员比例的不断下降,表明当地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在逐渐瓦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总结:该历史现象是近代中国口岸经济的一个缩影,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8:00:10 页数:11
价格:¥3 大小:140.05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