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淄博市六中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学分认定模块考试试题含解析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2

2/12

剩余10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淄博六中2022级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模块考试(历史学科)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班别、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纸和答题卡的相应位置处。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3.非选择题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处,不按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纸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4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1.下面两则材料是一位先秦思想家在评论两位政治人物时表达的意思。这位思想家可归类为(  )A.儒家             B.法家                     C.道家                    D.墨家2.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礼刑结合”。礼与法的关系极为密切,这是中国封建法律的主要特征和基本精神,在实际应用中经常出现“重礼轻法”。这些的来源是(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C.儒、道思想的结合                          D.儒、法思想的结合3.《史记》云“诸吕作乱,日蚀、昼晦。吴楚七国叛逆,彗星现,天狗过梁野。”上述记载(  )①反映了董仲舒的思想观念 ②给后人留下了研究天文学的宝贵资料③体现了迷信对封建史学的影响 ④记载荒诞不经,缺乏科学精神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4.随着社会的变迁,儒家文化自身也在不断地充实和发展,下列各项能够体现儒家思想与时俱进精神内涵的是(  )①汉代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②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③明清时期的儒学家将儒学神圣化④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A.①②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12\n5.魏晋时期,有人斥责佛教“使父子之亲隅,君臣之义乖,夫妇之和旷,友期之信绝”。这反映出当时(  )A.佛教传入颠覆了传统观念                    B.儒家伦理不为社会所重视C.佛教急于融入本土文化                        D.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6.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这反映了(  )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道教地位上升C.道教深受理学影响                                D.佛教开始传入中国7.儒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到今天仍有现实意义的有(  )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政在得民”  ③“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④“人伦者,天理也”A.①②③             B.①②                C.①③                 D.①②④8.李贽著有《焚书》《藏书》等多种著作。《焚书》的起名是他认为将来这些著作定会遭到焚毁。《藏书》的命名则是由于他这部书“颠倒千万世之是非”见解“与世不相入”只能“藏之后世”。李贽通过这些著作(  )A.大胆地向正统思想发出挑战                B.大力宣扬道学思想C.大力宣扬程朱理学观点                        D.对佛家学说提出质疑9.黄宗羲提出设宰相一人,参知政事若干人,每日与其他大臣一起,在便殿与天子共同议政。章奏由天子批答,“天子不能尽,则宰相批之,下六部施行。更不用呈之御前,转发阁中票拟”。以下理解正确的是(  )A.黄宗羲主张恢复宋朝的政治制度B.黄宗羲主张设参知政事以分割相权加强皇权C.黄宗羲主张通过设立宰相制约君主权力D.黄宗羲主张的宰相制度与明之前没有区别10.“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徒以诗文而已,所谓雕虫篆刻,亦何益哉!”(摘自《亭林诗集》),与这一观念同时出现的是(  )A.“君权神授”“天人合一”                  B.“格物致知”“知先行后”C.“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D.“工商皆本”“经世致用”11.有学者认为:“宋代是中国历史上最具魅力的时代。中国文明在开始时期比西亚落后得多,但是以后这种局面逐渐被扭转。到了宋代便超越西亚而居于世界最前列。”下列成就不能支撑此结论的是(  )A.指南针用于航海                                    12\nB.火药传入阿拉伯国家C.发明活字印刷术                                    D.发明雕版印刷术12.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  )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        B.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C.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        D.揭开了世界整体化进程的序幕13.甘薯传入有助于解决中国人口增加与粮食不足问题,甘薯传入后不久,就有一部图书写下了详细的生产指导,用以推广甘薯种植。这部图书是(  )A.《齐民要术》      B.《农书》     C.《本草纲目》      D.《农政全书》14.《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该书(  )A.是传统科技的综合性著作      B.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C.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是科举制的产物15.美学家指出:“汉末魏晋六朝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时代。”这种精神在文学艺术上的体现是(  )①《清明上河图》②《红楼梦》 ③《搜神记》 ④《女史箴图》摹本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16.下表是法国《读书》杂志推荐的理想藏书中的三部。其中表述完全正确的项目是(  )著作体裁作者风格评价《诗经》诗歌屈原现实主义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红楼梦》小说曹雪芹古典主义反映现实的百科全书式巨著《三国演义》诗歌施耐庵古典主义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A.体裁                    B.作者                     C.风格                    D.评价17.南朝著名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这表明他强调书法创作应该(  )A.效法道家            B.有意无法             C.形神兼备            D.超越古人18.西方学者查尔斯·默里在《文明的解析》一书中以下图表示公元600-1800年中国绘画的发展状况。约每200年间出现一个高峰。处于该图第五个高峰期的著名画作是(  )12\nA.顾恺之《女史箴图》                            B.吴道子《送子天王图》C.徐渭《牡丹蕉石图》                            D.佚名《人物龙凤图》19.京剧艺术作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代表,勘称“国之瑰宝”。教育部决定2022年3月到2022年7月在北京、天津、黑龙江、上海等10省市开展试点工作,在音乐课程中增加京剧内容,并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向全国推广。下列各项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  )A.京剧的形成是几代艺术家共同努力的结果B.同治、光绪年间是京剧的一个昌盛期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D.京剧在我国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20.古希腊伊壁鸠鲁说:“法律同国家一样,也是人们相互约定的产物。法律就是宣布正义。正义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因为它是人们相互交往中的一种有益的东西。”该材料(  )A.强调古希腊的法律具有正义性            B.说明法律是维护统治阶级利益的工具C.与卢梭的学说具有某种相似性            D.体现立法的标准和共同本质是正义21.马丁·路德这样描述他在奥古斯丁修道院塔楼的“福音体验”:“我夜以继日地思索‘上帝公义’的问题,直到我看出它与‘义人必因信得生’的关系。不久我便明白‘上帝的公义’真正指的是上帝以恩惠和怜悯使我们因信称义。我立即感到自己已得重生,乐园的门大开,让我进入。圣经的一切话语有了新意义。”马丁路德“福音体验”的重大意义在于(  )A.动摇了上帝在人们心中的地位B.使宗教神权、专制王权和贵族特权遭到沉重打击C.使人们获得精神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D.是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22.近年来孔子学院已遍及五大洲。而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由此看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12\nA.伏尔泰不可能了解到孔子的思想B.从孔子学院变体汉字标识看,其主要职责是推广汉语而非仅介绍孔子C.孔子学院的建立是孔子“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思想的现实实践D.《马可·波罗行记》在西欧开始流传前欧洲人不可能了解到孔子的思想23.卢梭说:“行政权力的受任者决不是人民的主人,而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这决不是订立契约的问题,而只是服从的问题。”这体现他主张(  )A.制定契约限制官吏滥用职权 B.个人意志凌驾于公权之上C.反对用暴力手段解决官民对立  D.官吏行使权力需接受人民监督24.“这些哲人受被牛顿证实的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他们相信不仅存在着控制物质世界的自然法则,也存在着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被用来检验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引文中的“这些哲人”和空格部分(□□)分别是指(  )A.人文主义者、人性                                B.启蒙思想家、理性C.启蒙思想家、科学                                D.人文主义者、理性25.伽利略通过梁的弯曲试验和分析,指出对长度相似的圆柱形梁,抗弯力矩和半径立方成比例;1685年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两个物体之间有引力,引力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和两个物体质量的乘积成正比。从中可以看出近代自然科学的特征之一是(  )A.实验是近代科学研究的方法             B.物理学居于核心和基础地位C.侧重于逻辑推理和理论概括             D.数学成为其主要的表达方式26.马文-佩里在《西方文明史》中提出“此时的宇宙被描述成运动中的物质,受到充满宇宙的无形的力的控制,无论是地面还是天空,这些力可用数学方式表现出来。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代之而起的是无限的、受普遍法则制约的新宇宙,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指的是(  )A.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达尔文的进化论C.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D.普朗克的量子论27.艺术家们试图推翻原来“艺术”12\n的定义,把各种新的观念、形式和材料纳入到艺术表达的范畴之内。大多数人全然无法喜欢这一艺术,每一个社会阶层都十分普遍地表现了这一精神障碍。因为一般说来,人人都有循规蹈矩的习惯;这一艺术扰乱了他们的传统感和安全感。而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它以表达主观性、紧张感和危机感而真正开始。下列属于这一艺术的作品是(  )A.《等待戈多》                                          B.《自由引导人民》C.《日出·印象》                                      D.《马拉之死》28.张老师上课时用PPT展示了一张表格,要求同学们结合自己对这两种文学艺术流派的理解,分别列举出一部代表作品。同学们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正确的是(  )文学艺术流派  特点1.偏重主观、表现2.偏重内心,向自我心理世界探求,揭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1.偏重客观、再现2.偏重向外,向感性世界开掘,描绘大千世界错综复杂的矛盾和尖锐剧烈的斗争A.《巴黎圣母院》、《人间喜剧》          B.《百年孤独》、《人间喜剧》C.《巴黎圣母院》、《百年孤独》          D.《悲惨世界》、《战争与和平》29.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贝多芬的交响曲是古典主义音乐的瑰宝B.印象派音乐的产生影响了印象派绘画的兴起C.贝多芬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的先河D.德彪西是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人物30.下表是截自中央电视台某频道2022年12月26日的节目单(部分),这表明电视的重要功能之一是(  )00:00~12:00 00:00午夜新闻01:00新闻直播间01:30新闻1+102:00新闻直播间02:30环境视线A.信息传播        B.休闲娱乐       C.教育学习      D.沟通联系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5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有3小题,31题12分、32题25分,33题18分,共55分)31.(12分)社会风尚是指在全社会所推崇倡导的一种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和习惯,是这一时期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发展状况的反映。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回答问题。材料一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引者注:“袍”和“泽”均为古代衣服,后以此称军队中的同事)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摘自《诗经·秦风·无衣》12\n材料二宋初“衣服递有等级,不敢略相陵躐”,从《清明上河图》看上层人物多穿齐整的袍衫,长可掩足;平民大众则捋袖敞襟,系带裹腿,以便活动……,南宋时已不可遏制,“衣服之章,上下混淆”。……朱熹感慨:“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摘自沈从文《中国服饰史》材料三在服饰上,明初对于服装的色彩和用料限定甚严……但至晚明,“团龙、立龙”却已成为平常百姓常用的服装花纹。……明初严禁庶民厅房逾三间,但到明后期,则“江南富翁……五间七间,九架十架,犹为常耳……”。——摘自冯天瑜《中华文化史》(1)材料一反映了战国时期秦国怎样的社会风气?这一风尚在商鞅变法后于秦国更盛,请结合所学指出其更盛的主要原因。(2分)(2)材料二反映了两宋时期社会风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社会原因?(4分)(3)材料三反映了明朝中晚期怎样的社会风尚?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产生这一风尚的主要社会原因?(6分)32.(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宋可以说是中国文化复兴的时期。韩愈及其以后的一代又一代儒家学者提倡回归经典。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象。材料二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欧洲一般人所知。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以上材料摘编自许倬云《中西文明的对照》(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背景。(12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宋文化复兴和西方文艺复兴的相似之处,以及对文明发展的启示。(13分)33.(18分)思想和科学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并且相互影响。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在当代,随着对中世纪文献的挖掘和研究的深入,人们已改变把中世纪看作是“黑暗的世纪”、“无所作为的世纪”的观点……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的发展。——摘编自王荣江《西方科学与人文精神发展的历史关系及其启示》12\n材料二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在宗教上人的意识被唤醒,这种主体性的增强对于人们积极主动地认识自然界,通过实验方法去获得自然界的信息起到了观念上的推动作用,与其他因素融合在一起为近代科学的产生准备了土壤。——摘编自杨渝玲《宗教改革:近代科学产生的宗教背景》材料三启蒙时代的哲人……受万有引力定律的影响很大,相信存在着不仅象牛顿所证实的那样控制物质世界、也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按照这一设想,他们开始将理性应用于所有领域。他们使一切事物——所有的人、所有的制度、所有的传统——受到理性的检验……更重要的是,他们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的社会改革。——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请回答:(1)有人说“中世纪是一个在黑暗中孕育着希望的时代”。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2)据材料二,概括马丁·路德的思想主张对教会产生的影响。材料三中的“理性”是对人文主义的发展,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4分)(3)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以“近代科学发展与人文主义的关系”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50字左右)(10分)淄博六中2022级高二第一学期期中模块考试参考答案(历史学科)第一卷:1.A【解析】从题干信息可以看出该思想家主张遵守传统礼乐制度,这与孔子克己复礼的思想相符,故A项正确;法家主张严刑峻法,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墨家主张兼爱非攻,与题干信息不符,故B.C.D项错误。2.D【解析】题干中中华法系的特征是“以礼入法,礼刑结合”说明其思想融合了儒家和法家观念,选择D项符合题意。3.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天人感应”思想的理解。题干中诸吕作乱,出现日食,七国之乱,出现慧星和月食,这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史记》中的这些记载,体现了“天人感应”思想对史学家的影响,也从客观上反映了当时慧星出现的史实,对后人研究天文学留下了宝贵的资料。故选D项。虽然记载体现了“天人感应”的思想,但基本史实是可信的,所以④是错误的。4.C【解析】董仲舒将“春秋大一统”融入儒家思想适应了汉代中央集权的发展,故①正确;宋代儒学家将儒学发展到理学阶段,适应了儒学的发展,故②正确;明清时期儒学发展以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为代表,大都批判儒学,没有神圣化,故③错误;当今为建立和谐社会充分发掘儒家思想的深层内涵适应了当代需要,这都体现了其与时俱进特色,故④正确,选择C项符合题意。5.D【解析】魏晋时期,儒学发展受挫,面临来自于佛教的冲击。题干中“父子之亲、君臣之义、夫妇之和、友朋之信”正是儒家的伦理道理,而题干斥责佛教导致“隔、乖、旷、绝”的后果,说明佛教与儒家伦理抵触,D项正确;A项具有夸大佛教传入的影响,B.C项无从反映。6.A【解析】唐代的道教经典中提出“不杀生”,受佛教思想的影响,“不违戾父母师长12\n”“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体现出儒道佛融合的趋势,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道教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理学出现在之后的宋代,不符合时间限制,故C项错误;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7.B【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问题能力。③④属于封建伦理道德,故可以排除。8.A【解析】李贽是反理学的先躯,理学在明清时期是官方正统思想,故选A。9.C【解析】材料中体现“与天子共同议政”并不是恢复宋朝政治制度,故A项错误;材料中意思是限制君权,故B项错误;材料中“设宰相一人,参知政事若干人,每日与其他大臣一起,在便殿与天子共同议政”信息体现制约君主权力的思想,故C项正确;材料中体现多人参政议政的特点,故D项错误。10.D【解析】材料中“以明道也,以救世也”显然强调是“经世致用”思想,属于明末清初顾炎武思想主张,“君权神授”“天人合一”是汉代董仲舒思想,故A项错误;“格物致知”“知先行后”属于宋代理学思想,故B项错误;“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属于明代王阳明心学主张,故C项错误;“工商皆本”“经世致用”属于明末清初思想家主张,故D项正确。11.D【解析】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与题目时间是宋代不符合,因此不能支撑此结论,选择D项。12.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解读和获取材料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切入点是三大发明对世界的影响。分析材料,依据“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三大发明)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并联系新航路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内容思考,促进了西欧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故选项A符合题意。13.D【解析】甘薯传入中国时间是明代,《齐民要术》是北魏时期,故A项错误;《农书》出现在元代,故B项错误;《本草纲目》主要是医学方面书籍,故C项错误;《农政全书》成书于明代,囊括了古代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故D项正确。14.A【解析】“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诸如……等生产技术”可知是对传统科技的总结,故A项正确;“生产技术”不等于自然科学,也不是“最高成就”,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生产技术”,未涉及“生产关系”,故C项错误;明清科举考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不是其“产物”,故D项错误。15.C【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时间信息,采用排除法。关键信息:汉末魏晋六朝。《清明上河图》描述的是宋代汴京地区社会经济面貌,不符合题意,故排除AB项;《红楼梦》是清代小说,不符合题意,故排除D项;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从艺术特点,③④都符合题意,C项正确。16.D【解析】《三国演义》的体裁是小说,《诗经》是经孔子整理编订的,《红楼梦》的风格是现实主义,故D项正确。17.C【解析】材料“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可知王僧虔主张要形神兼备。18.C【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时间信息,从图片中可知,第五个高峰期是1400年至1600年间,从时间来看,大致处于明代,而顾恺之《女史箴图》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吴道子《送子天王图》是唐代,《人物龙凤图》是战国时期的作品,故ABD项排除;徐渭《牡丹蕉石图》是明代绘画作品,故C项正确。19.C【解析】元代杂剧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20.C【解析】材料认为法律具有正义性,不一定特指古希腊的法律,故A项错误;从“对所有人都是一样的”等言论可以看出,其强调的是法律的公平、公正与平等,故B项错误;从“是人们相互约定的产物”“人们相互交往中的一种有益的东西”12\n等信息中,可以看出其与卢梭的社会契约论有像似的地方,故C项正确;公平和正义需要法律维护,而不是立法的标准和本质,故D项错误。21.C【解析】马丁路德宗教改革没有动摇上帝的地位,故A项错误;宗教改革没有批判专制王权,故B项错误;宗教改革主张因信称义,与圣经直接对话,让人们自己去思考,故C项正确;人类自我意识的第一次觉醒是古希腊自然哲学的出现,故D项错误。22.A【解析】根据材料孔子的学说传到西方,是从400多年前意大利传教士把记录孔子言行的《论语》一书译成拉丁文带到欧洲开始的,即17世纪早期,中国明朝末年,孔子学说在欧洲传播开来,A项中伏尔泰等法国启蒙思想家在18世纪中期,对封建专制统治和天主教会展开了激烈斗争,A项“伏尔泰不可能了解到孔子的思想”说法错误。BC两项符合题意,D项《马可·波罗行记》成书于13世纪,即中国元代时期,D项说法正确。本题选A项。2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提取能力。从材料“只是人民的官吏,只要人民愿意就可以委任他们,也可以撤换他们”“对这些官吏来说,只是服从的问题”可以看出官吏行使权力时需要接受人民的监督。其他选项材料体现不出来。故答案为D。24.B【解析】牛顿是17世纪人物,文艺复兴应在其前面,结合材料控制人类社会的自然法则,推测为理性,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25.D【解析】题干中“半径立方成比例”“平方成反比”“乘积成正比”等信息都是数学的表达方式,不能体现出与实验的关系,故A项错误;题干中的相关信息不能体现物理学的地位,故B项错误;题干中相关信息不能体现与逻辑推理之间的关系,故C项错误;题干中的相关信息体现出了与数学的关系,故D项正确。26.A【解析】材料出现的“宇宙物质受到力的控制”、“数学方式表现”、“中世纪那幅封闭的、仅限于地面并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图景被淘汰了……地球现在被看作其中的一颗行星”,充分表明材料中的“普遍法则”是指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答案选A。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解释的是生物在变异、遗传与自然选择作用下的演变发展,物种淘汰和物种产生过程,排除B;牛顿经典力学颠覆了中世纪地球中心论,在相对论之前,排除C;量子论是描写微观物质的,排除D。27.A【解析】题干的是现代主义流派的艺术特点,而A项是现代主义流派的代表作品,故A项正确;B项浪漫主义流派作品,故B项错误;C项是印象画派作品,故C项错误;D项是现实主义流派作品,故D项错误。28.A【解析】根据题干中两种文学艺术流派特点的描述可知第一种为浪漫主义文学,第二种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巴黎圣母院》为浪漫主义文学,《人间喜剧》为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故A项正确;《百年孤独》为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故B.C项错误;《悲惨世界》属于浪漫主义文学,《战争与和平》属于革命现实主义文学,故D项错误。29.B【解析】印象派创作观念不仅改变了绘画方式,而且影响了音乐创作。30.A【解析】从节目单可知,其主要内容是传播时事新闻信息,故答案为A项。第二卷:31.【答案】(1)风气:从军或尚武。(1分)原因:商鞅变法,奖励军功。(1分)12\n(2)变化:从北宋的控制到南宋的失控或从保守到开放。(2分)原因:多个政权并立民族融合;商品经济的发展;科举制的发展,文化世俗化趋势(2分)(3)风尚:“逾礼越制”成为普遍现象;或封建礼制被破坏。(4分)原因:明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反封建的思想出现,如答到李贽的离经叛道亦可。(2分)【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修我戈矛,与子同仇”“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可以看出秦国民风强悍、尚武;第二小问,联系商鞅变法相关措施进行回答即可。(2)第一小问,从材料二北宋时期“衣服递有等级,不敢略相陵躐”,到“南宋时已不可遏制”,可以总结得出其风尚变化;第二小问,结合该时期的政治、经济以及思想文化方面的相关知识回答即可。(3)第一小问,从材料三中从明初到晚明时期服饰、建筑变化中,可以总结出晚明社会风尚情况;第二小问,结合明中后期社会经济以及思想状况回答即可。32.【答案】(1)唐宋文化复兴:中外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频繁;(2分)经济繁荣;文化政策开明;科举推动文化教育发展。(任答2点4分)西方文艺复兴: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2分)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宗教神学价值观,解放思想。(4分)(2)相似:传统文化的基础;外来文化的影响:社会发展的要求。(6分)启示:文明发展需要开放、交流:文明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政治支持;文明发展需要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7分)(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解析】(1)本小问背景,需从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三个方面思考,据材料一“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可知思想文化方面唐宋时期中外及各民族之间文化交流频繁,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思想文化方面还有科举制的推动,经济方面经济繁荣发展,政治方面文化政策开明,据材料二“1096年,欧洲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发动,通过东征,欧洲人发现在教会垄断的文化圈外,还有许多不同的思想观念”、“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和“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可知思想文化方面十字军东征客观上促进东西方文化交流,据材料二“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可知阶级方面和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中的资产阶级要求反对宗教神学价值观,解放思想,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2)第一小问相似,据材料一“中国的古典并没有丧失,只是经过韩愈以后重新检讨,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材料二“12\n特别是他们发现古希腊留下来的文化遗产都被教会一手遮天,不为欧洲一般人所知。东征带回的许多古希腊文典籍,由教会外学者翻译为拉丁文,这就开启了文艺复兴的契机,让欧洲人可以重新检视其文化遗产”可知传统文化的基础,据材料一“从丝绸之路传入的西方影响,包括基督教、佛教、摩尼教,分别在中国扎根。唐宋时代,外来的文化力量非常强大,契丹、女真、蒙古以及中亚等外族进入中国,使中国不再是单纯的华夏民族。中国文化接受了外来的刺激,也吸收了许多外来的文化”和材料二“欧洲人也经由东征,发现了遥远的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接触到了新的事物。文艺复兴的意义在于欧洲人重新发现过去、并开始认识远方的人类文明,他们扩大了视野,不再甘于只接受独断的基督教文化。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可知外来文化的影响,据材料一“在此基础上,韩愈、柳宗元、李翱的工作,终于引发了后来理学、新理学和禅宗的活跃气象”和材料二“他们重新认识古典,并且设法将古典文化和基督教文化作一番融合”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社会发展的要求;第二小问启示,从第一小问传统文化的基础和外来文化的影响可知文明发展需要开放、交流,同时还可知文明发展需要继承传统基础上不断创新,据文化复兴的背景可知文明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支持。33.【答案】(1)理解:一方面中世纪处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之下,压抑了人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被看作是“黑暗的时代”。另一方面,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和大学对科学问题的研究,以及对古代科学著作的翻译,这些都为文艺复兴的发生做了准备,因此被看作是“孕育希望的时代”。(4分)(2)影响: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2分)说明: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2分)(3)观点:近代科学与人文主义互相促进,共同发展。(2分)论证:中世纪的科学研究,印刷术的传播等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近代科学特别是经典力学的提出为启蒙思想奠定了科学基础。(4分)文艺复兴倡导人文主义解放了思想,为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清除了思想障碍;宗教改革时期个人独立思考和主体意识增强,推动人们重视实验,主动认识自然界;启蒙运动倡导科学精神有利于近代科学的发展。(4分)【解析】(1)结合史实,先总结对“中世纪是黑暗的”理解,即中世纪处在宗教神学的统治之下,压抑了人性,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被看作是“黑暗的时代”;然后结合材料一“在西欧,从10世纪晚期开始,先是教会学校注重传授和研究科学问题的兴起,然后是对古代科学著作的兴趣所带来的翻译,再次是大学的兴起和围绕自然科学所展开的争论,才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思想解放和人文精神的发展”,总结概括对“中世纪是‘孕育希望的时代’”的理解。(2)第一小问影响,结合材料一“路德的宗教改革使教会的权威慢慢地但确实地在人心中削弱,个人开始表露出独立思考精神”和相关史实,可总结马丁路德改革的影响是打破对罗马教会的迷信;第二小问说明,结合启蒙运动相关史实和理性的含义,可知“理性”对人文主义的发展是指启蒙运动时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制度,提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想。(3)首先概括出“近代科学发展与人文主义的关系”是互相促进,共同发展这一观点,然后结合近代科技发展和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人文主义发展的史实,进行论述,注意语言规范,史实准确。12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57:56 页数:12
价格:¥3 大小:310.2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