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河北省承德市第八中学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1

2/11

剩余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承德八中2022-2022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本试卷分卷I和卷II两部分。卷I为选择题,卷II为非选择题。本试卷共110分,考试时间60分钟)卷I(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1949年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主要议题是A.建立统一战线 B.解放全中国C.成立新中国D.实现中国的统一2.下列有关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的说法正确的是①政治协商是多党合作的主要形式②坚持社会主义道路是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③民主党派受共产党的领导④“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是多党合作的思想基础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是A.最高国家权力机关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D.中央政府统一领导下的自治机关4.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6人中有3位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A.该届中央人民政府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B.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C.从此确立了“长期共存、互相监督”的方针D.标志着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的确立5.2022年,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给内蒙古自治区成立60周年的贺电中说:“内蒙古自治区的成立,是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民族实际相结合的一个伟大创举。”这里的“伟大创举”是指A.率先获得解放B.率先进行土地改革C.率先建成社会主义制度D.率先实行民族区域自治6.成为“文化大革命”导火线的事件是A.1965年11月,上海《文汇报》发表姚文元的《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11-\nB.中共中央发出“五一六通知”C.中共中央作出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D.中共八届十一中全会的召开7.在中国要避免“文化大革命”的悲剧重演,主要在于A.实现国民经济的现代化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C.彻底批判封建思想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8.毛泽东说:“没有民主,就不可能正确地总结经验。没有民主,意见不是从群众中来,就不可能制定出好的路线、方针、办法。”基于此,新中国实行了A.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基层民主选举制度D.依法治国方略9.村民选举是我国农村自治的基础环节。近年来,每次村委会换届的参选率都在90%以上;一大批素质好、能力强、作风正的人走上了村委会的领导岗位;选举还培养了农民参与民主和社会公共事务的能力和素质。这一事实表明村民选举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B.体现了我国民主的广泛性C.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与被选举权D.使农民有能力直接行使国家权力10.2022年12月24日汪道涵先生去世,中国国民党主席马英九认为:“‘辜汪会谈’签了四项协议,是两岸关系的最高峰。”新党主席郁慕明在哀悼电文中说:“九二会谈,虽成绝响,两岸新局,已然展开。先生之行,开两岸和平大门;先生之德,受全球华人景仰。”对上述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是A.“九二会谈”促成了海峡两岸“三通”的实现B.“九二会谈”达成了“一国两制”的共识C.“辜汪会谈”是两岸关系发展的一次历史性突破D.“辜汪会谈”推动了《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11.邓小平说:“要实现统一,就要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所以我们建议举行两党会谈,实行第三次合作,而不是中央与地方谈判……”对这段话的理解错误的是A.谈判是国共两党的平等会谈B.统一后国共两党要继续合作C.台湾不以地方性代表的身份会谈D.统一后台湾与中央地位平等12.下图是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该场景反映了-11-\n①“一国两制”构想的正确性②中国国力的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提高③外国列强占领中国国土的局面彻底结束④我国党和国家重视推进祖国的和平统一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13.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第一次明确公开提出A.两岸和平统一B.“长期共存,互相监督”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D.设立特别行政区的构想14.1980年,当时的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蒋经国在回答美国人士提问时说:“大陆是中国领土,凡伤害中国同胞者,皆为中华民族敌人。”材料主要表明蒋经国A.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希望完成国家统一C.希望两岸人民共同维护民族利益D.希望两岸同胞团结反对外敌入侵15.197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发表《告台湾同胞书》,宣布采用和平方式统一祖国的方针。下面两图的转变,可以说明①解决台湾问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中国政府统一台湾的方式发生了变化 ③中国原则的坚定性和策略的灵活性 ④中国政府承诺放弃使用武力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D.①③④16.《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订所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A.巩固了社会主义阵营      B.打破帝国主义孤立封锁新中国的政策C.提高新中国的国际地位    D.使新中国渡过了困难时期17.某次会议后,一位美国记者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11-\n周恩来能够改变这次会议航向的主要原因是他代表中国政府提出了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B.反帝反霸的不结盟政策C.“求同存异”的方针D.维护联合国权威的原则18.“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太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岸对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这些论述最早出自A.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B.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C.1979年邓小平与卡特会谈纪要D.1982年中美发表有关军售台湾问题公报19.新中国成立后,为中非交往奠定基础的历史事件是A.日内瓦会议B.万隆会议C.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D.第26届联合国大会20.中国有句俗话,叫做“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中美历经曲折,最终建立外交关系 B.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21.2022年美国高盛公司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4国的英文首字母连缀起来,创造了一个响亮的名称BRIC(与砖的英文“Brick”发音相同),“金砖四国”之名随之流行,对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是多极化中的重要力量B.中国随着国力的增强可为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C.俄罗斯正走出低谷,其发展潜力不可低估D.国际竞争越来越激烈,世界越来越动荡不安22.在获得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后,中国海军于2022年12月26日从海南三亚起航赴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这是中国海军自15世纪郑和下西洋以来的首次远征,具有划时代意义。这说明①中国海军出征索马里海域执行护航任务是合理合法的②联合国安理会授权各国出兵严重损害了索马里的国家主权③说明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政策的基本方针④中国出兵的根本出发点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④D.①③-11-\n23.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中俄关系与20世纪50年代的中苏关系相比,其不同在于A.缔结同盟关系B.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C.结伴而不结盟D.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24.新时期,我国在外交上坚决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积极开展多边外交,维护世界和平。下列能反映我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活动的是①向海外派遣维和部队②领导创立“上海合作组织”③参加朝核“六方会谈”   ④积极参加裁军工作会议A.①②B.②③C.①④D.①②④25.20世纪五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变的时代。这一时期下列事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制定②万隆会议召开③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③①②④D.④①②③26.在谈到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恢复时,毛泽东曾风趣地说“是黑人兄弟把中国抬进来的”。这段话最能说明的是A、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B、中国的国际地位日益提高C、第三世界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D、美国无力阻挡中国加入联合国27.1971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其主要促成因素不包括A、中美建立正式外交关系B、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C、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D、中国政府长期的外交努力28.20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A、美国乒乓球队首次访问中国B、基辛格秘密访华C、尼克松访华D、中美建立外交关系29.图4和图5所反映的外交事件的相同点在于-11-\nA.带有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B.谋求国家的安全与发展C.体现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D.顺应经济区域化的潮流30.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尼克松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尼克松前后态度的变化说明①二战后初期美国对中国采取“遏制和孤立”政策是正确的②美国要主动采取行动促进两国关系正常化③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④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3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中日友好关系的建立与发展有利于两国人民的利益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B、20世纪70年代,中国的外交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中国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C、20世纪70年代,中日的建交受到中美建交的影响 D、20世纪70年代,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32.“乒乓外交”被尼克松评价为本世纪最出人意料的外交新闻之一。该活动直接推动了A、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B、中日关系走向正常化C、中国重返联合国D、台湾被驱逐出联合国33.20世纪70年代,我国取得的主要外交成就不包括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B、中美正式建交C、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中日建交34.日本先于美国与中国正式建交,这说明制定外交政策时A、敌友关系是没有必要分清的B、国家的意识形态的差异是最重要的依据C、国家利益是根本出发点D、历史的遗留问题完全不必考虑35.1972年中日结束了“不正常状态”,这里的“不正常状态”是指-11-\n①日本武力威胁中国②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③与台湾方面保持着“外交关系”④彼此之间断绝一切政治、经济、文化联系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36.联合国大厦有一幅彩色大型壁画,其主题是“黄金法则”:“你不想人家那样对待你,你也不要那样对待别人。”我国外交政策最能体现该法则的是A.“一边倒”政策B.不结盟政策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D.多边外交政策37.2000年9月,在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上,中国重点阐述了①促进人类和平与发展②国际关系民主化③加强联合国作用④维护《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②③④38.2022年6月,“上海五国机制”发展成为六国的“上海合作组织”,其中增加的是A、哈萨克斯坦B、乌兹别克斯坦C、塔吉克斯坦D、吉尔吉斯斯坦39.1950年,中国同资本主义国家的贸易占到当年全国对外贸易总额的67.3%,此后基本呈逐年下降趋势。1951年—1956年的六年间分别是49%、28.4%、35.4%、25.8%、25.7%、36.2%。导致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纷纷撤离B.中国形成了计划经济体制模式C.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D.中国实行了“一边倒”的政策40.下列对于20世纪90年代中国外交的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我国的基本国策B、坚持独立自主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C、立足于可能发生较大的世界战争制定灵活外交政策D、积极开展与周边国家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卷Ⅱ(非选择题,共50分)二、史料解析题(本题共3小题,共40分)41、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曾出现过曲折,而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政治建设步入健康发展的轨道,“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也得到成功运用。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新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内容是什么?(3分)(2)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进入政治建设的新时期,什么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1分)为实现这一目标,党和国家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4分)-11-\n(3)“一国两制”体现了海内外中华儿女的何种共同心愿?(2分)4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1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惟有恸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材料2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率领的国民党大陆访问团于2022年4月26日赴大陆访问。南京是连战本次出访的第一站,连战成为56年来第一位拜谒中山陵的中国国民党主席。请回答:(1)于右任的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意愿?说明了什么?(4分)(2)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现状是如何形成的?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是什么?(6分)(3)连战为什么首先去拜谒中山陵?(2分)连战的出访给两岸关系发展带来怎样的影响?(3分)43.新中国的成立,使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自主,站起来的中国人以平等的身份登上世界舞台,逐步走向外交的辉煌。读图,回答问题。(1)据图1,中印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确立的指导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该原则的确立有什么意义?(6分)-11-\n(1)据图2,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会议圆满成功?(2分)(3)据图3,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有什么重要意义?(2分)(4)据图4,尼克松访华对于中美两国关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2分)(5)综合四幅图片反映的史实,你认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3分)三、附加题(本题共1小题,共10分)44、政治民主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近代以来,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第四条: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第十六条: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三十条: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四十八条:法院以临时大总统及司法总长分别任命之法官组织之。……——《中国民国临时约法》材料二: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请回答:(1)据材料一,《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所规定的政治体制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这部约法的颁布有何历史意义?(2分)(2)材料二中1954年宪法是哪次会议上制定的?(2分)该宪法体现了什么原则?(2分)该宪法确定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2分)-11-\n承德八中2022-2022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答案一、单项选择(共6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CDABDADABC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DBAACBCABD题号21222324252627282930答案DCCCBAACBC题号31323334353637383940答案CCACCCCABDC二、史料解析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评分标准41、(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分)(2)目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分)举措:①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的重要讲话,体现了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②修改宪法: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③1997年9月,中共十五大召开,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④1999年3月,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将依法治国方略写入宪法,从而正式把依法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4分)(3)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2分)42、(1)意愿:思念故乡,渴望祖国统一。说明:两岸统一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4分)(2)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国民党政权退守台湾,形成了台湾与祖国大陆暂时分离的状态。我国政府解决台湾问题方针是“和平统一、一国两制”。(6分)(3)孙中山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是中华民国的创立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2)国民党主席访问大陆,促进了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3分)43、(1)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答出具体内容也可;3分)②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11-\n准则。(3分)(2)“求同存异”的方针。(2分)(3)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此后,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分)(4)中美两国结束了二十多年的对抗,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或:中美两国在历经多年的对抗与冲突后,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2分)(5)综合国力的增强。(3分)43、(1)三权分立原则。(2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它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成为中国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2分)(2)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2分)人民代表大会制(2分)-11-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6:58 页数:11
价格:¥3 大小:931.91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