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杭州地区七校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8

2/8

剩余6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姓名。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只须上交答题卷。第Ⅰ卷(选择题,共7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7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公元前782年,周幽王继位,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这段材料表明()A.周幽王荒淫无道,诸侯联合起兵反叛B.宗法制下,小宗有随时朝贡大宗的义务C.分封制下,各诸侯王对周王承担军事义务D.西周末年诸侯势力强大,大国争霸频繁2.在古代四合院中,北房南向是正房,房屋的开间进深都较大,台基较高,多为长辈居住,东西厢房开间进深较小,台基也较矮,常为晚辈居住。对这种文化现象解析正确的是()A.体现了严格的宗法等级观念B.使家庭具有了和谐气氛C.体现了小农经济封闭特点D.体现了古代中国男尊女卑的特点3.据史书记载:西汉文帝曾问右丞相周勃:“全国一年判案多少起?收支多少钱粮?”周勃惶恐不能答。左丞相陈平辩解说,这些都不是丞相的事情,“使公卿大夫,主管具体事务的官员都尽到自己的职责,才是丞相之责”。这里所强调的是,丞相拥有()A.审议决策之权B.监察百官之职C.上传下达之责D.专司行政之事4.秦朝“在政府组织上,嬴政大帝给中国历代王朝奠定了权威性的规范,使得以后几百个帝王只能在他所想到的圈子里做小小的修正,而无力作巨大改变。”材料中这一“规范”是指()A.分封制度B.世袭制度C.中央集权制度D.宗法制度5.李白诗云: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以下各项与李白诗句相关的是(  )A.“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尚)农除末,黔首是富”B.“始皇刚毅戾深,乐以刑杀为威,专任狱吏而亲幸之”C.“今皇帝并一海内,以为郡县,天下和平”D.“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以暴虐为天下始”6.有学者说:“(唐朝)政务决策则由丞相一人转为中书门下两省合议,谨慎大政之决策在此行政过程中,宰臣与君主有俱不可得而专擅。”这表明唐朝的官僚制度①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权 ②可有效制约君权③提高了行政效率 ④可以减少决策失误()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7.2022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纪念,在古代历史上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实施有效管辖是在()A.汉朝西域都护府B.唐朝吐蕃C.元朝宣政院D.清朝理藩院8.明朝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认为:“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权臣,上下蒙蔽故也。今礼所言不得隔越中书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览庶政,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基于这一认识,明太祖朱元璋(  )A.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B.抑制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8-\nC.重视人才选拔,维护皇权统治D.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9.《鸦片战争:一个帝国的沉迷和另一个帝国的堕落》中写道:“当英舰突破虎门要塞,沿江北上,开向马乌涌炮台时,珠江两岸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当地居民,平静地观看自己的朝廷与英国的战事,好像观看两个不相干的人争斗。”材料主要说明(  )A.国人对世界形势一无所知  B.普通民众对战争比较茫然C.英军笼络了广东下层民众  D.清政府已完全失去人民支持10.1880年,薛福成写道:“中国立约之初,有视若寻常而贻害于无穷者,大要有二:一则曰,一国获利各国均沾也。……一则曰,洋人居中国不归中国官管理也。”在他看来,对近代中国“贻害于无穷”的是①片面最惠国待遇②领事裁判权③开设工厂④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1.某条约规定:“上谕以永禁或设、或入与诸国仇敌之会,违者皆斩。……各省抚督文武大吏暨有司各官,于所属境内均有保平安之责,如复滋伤害诸国人民之事,或再有违约之行,必须立时弹压惩办。”以下关于该条约的说法,正确的是()A.1900年签订的《辛丑条约》B.清政府开始被列强控制C.禁止中国人民反帝斗争D.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12.纪念碑或碑刻承载着一些非常重要的历史事件,从北京的人民英雄纪念碑虎门销烟浮雕和广州的三元里人民抗英纪念碑来看,反映的本质相似之处()A.抵制西方资本主义B.反对外来侵略C.反对封建统治D.维护封建经济13.“东北沦亡,时逾五载,国权凌夷、疆土日蹙……等涕泣进谏,屡遭重斥。……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段文字说明了哪个事件发生的原因()A.九一八事变B.华北事变C.一二·九运动D.西安事变14.美国《时代》周刊1938年1月3日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三个月)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里所说的将日军“卡住”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15.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A.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B.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C.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D.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16.“地道战嘿地道战,埋伏下神兵千百万,千里大平原展开了游击战,村与村户与户地道连成片,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魂飞胆也颤,侵略者他敢来,打得他人仰马也翻,全民皆兵,全民参战,把侵略者彻底消灭完……”,歌曲生动地体现了中共的抗战路线。制定该路线的是()A.遵义会议B.瓦窑堡会议C.洛川会议D.政治协商会议17.下表汇总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所发行的邮票。其中,60周年的纪念邮票与之前相比,其主题的最主要变化在于(  )纪念周年枚数和内容20周年4枚:毛主席在著作、八路军东渡黄河、人民战争胜利、光荣参军40周年2枚:卢沟桥抗日、战斗在长城内外50周年8枚:七七战火、台儿庄大捷、百团大战、敌后游击战、芒友会师、华侨捐献、台湾光复、伟大胜利-8-\n60周年4枚:全民抗战、中流砥柱、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1枚小型张:和平与正义A.突出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战中的地位B.肯定了美苏两国对中国抗战的援助C.展示了中华民族团结抗战的伟大力量D.强调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18.张学良在晚年接受采访时说:“蒋先生(蒋介石)这个人,我批评他,他要(是)有机会,他真能(会)当皇帝。他的思想非常顽固,旧的思想,不是当代的思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记述历史有一大禁忌,就是绝对不能以传闻(口述)为证据撰写论文或记事B.传闻(口述)也是考证历史的有效证据之一,不可完全否认其价值的有效性C.口述历史带有浓厚的主观意识,没有可信度D.口述历史的可信度主要依据口述者的诚信度而定19.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20.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撰文:我前岁在北京过年,刚过新年,又过旧年,看见贺年的人,有的鞠躬,有的拜跪,有的脱帽,有的作揖,有的在门首悬挂国旗,有的张贴春联。对这则材料中的信息理解不正确是(  )A.辛亥革命对传统习俗产生了冲击B.社会习俗的改变是一个缓慢的过程C.新旧杂陈是该时期社会习俗的特点D.新的社会风尚成为社会主流21.爱因斯坦在20世纪20年代初途经上海,后在日记中写道:“在上海,欧洲人是一个统治阶级,而中国人则是他们的奴仆,这种差别使得近年来的革命事件特别可以理解了。”材料中的“革命事件”是指(  )A.义和团运动B.辛亥革命C.五四运动D.新文化运动22.陈独秀说,中共“一大”对“党的要求——无产阶级专政——悬在半空”,到中共“二大”时“就脚踏实地了……找到了与中国实际的联系并决定了党要走的道路”。这是指中共“二大”(  )A.制定了党的最高纲领B.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C.决定与国民党合作D.决定创建井冈山根据地23.1926年7月国民政府的《北伐宣言》称:“本党于此时机,熟察前因后果,深知中国人民困苦之根本原因,在帝国主义及其工具卖国军阀……而过去数年间之经验,已证明帝国主义者及卖国之军阀,实为和平统一之障碍,为革命势力之仇敌……不能不出师以剿除卖国军阀之势力。”对此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  )A.表达了全国人民的意愿B.反映了社会的主要矛盾C.推动革命形势迅速发展D.奠定了国共合作的基础24.《中国近代国家观念的形成与发展》一书指出:领土、人民、主权是构成国家的三要素;主权则是近代国家观念的核心,它包括对外捍卫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对内实现主权在民。以下口号体现了近代中国人国家观念日渐觉醒,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是()①“打倒列强,除军阀”②“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③“外争主权,内除国贼”④“中国人民站起来了”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②①③④D.③①②④25.下面是1954年上海市第一届人大代表的构成情况表。这组数据(  )工人机关部队党派农民妇女青年文化教育医务科技工商业者社会人士宗教少数民族归侨总数-8-\n2468610502327225463213011172093800①可以用来研究人大代表的广泛性②反映出人大代表构成的地域性③是研究当时中国阶级状况的第一手资料④是研究当时民主政治特征的重要资料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26.“这个宪法以1949年的《共同纲领》为基础,又是《共同纲领》的发展.”这部宪法的发展主要体现在()A.体现了社会主义原则   B.规定实行人民民主专政C.规定国家的权力属于人民   D.以工农联盟为基础27.作为教育的载体,教科书不但承载了知识,也透视了国家的兴衰与变迁。下列采集自教科书中的图片,最有可能出现于()A.1949—1956年B.1956—1966年C.1966—1976年D.1978—1988年28.“几小时以前我还是英国皇家警察,但现在我已经是一名堂堂正正的香港警察了。”使该警察身份转变的直接原因是()A.香港回归祖国B.《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的颁布C.中英签署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D.“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29.1959年3月,台湾当局“外交部”规定,今后凡对外提及大陆时,改称“红色中国”或“共产党中国”为“中共政权”;提到自己时,将“自由中国”改称“中华民国”。这些提法的改变反映出其()A.放弃了敌视大陆的原则立场B.坚持了“一个中国”的理念C.发出了谋求两岸和解的信号D.响应了“一国两制”的方针30.有学者认为:“这是新中国外交政策从突出强调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转向较多地考虑国家现实利益而开始走向务实的一个相当重要的标志。”该观点依据的史实是()A.“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政策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C.以大国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D.参加万隆会议,提出“求同存异”方针31.1960年尼克松曾说:“一个国家必须爱好和平才具备进入联合国的资格。十分明显,中国不是。”1971年又说:“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尼克松前后两种说法本质一致的地方是()A.美国始终坚持采取遏制和孤立中国的政策B.美国始终不承认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C.美国认为中国在国际关系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D.美国始终以自身利益得失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出发点32.有学者评价中国某一外交成就对中国的意义“打破封锁的努力迎来了决定性转折”-8-\n,是“中国在国际大家庭中开始正常化外交的一个时期象征。”该外交成就是()A.1949年中苏建交B.1953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1971年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D.1979年中美建交33.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外交政策调整,主张不依据一个超级大国的意图来考虑对另一个超级大国的政策,也不搞“等距离”。这说明()A.平衡两大阵营成为中国首要的任务B.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而疏远美苏两国C.中国奉行积极的独立自主外交政策D.国力增强是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前提34.帕维尔·布尔米斯特罗夫在所著的《欧亚巨人》中认为:“可以将上合组织(上海合作组织)看作是除当代世界秩序之外的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仍可以享受全球化带来的一切好处……上合组织现有的和将来的成员都是这样来理解该组织的原则的。”材料中“另一种温和的选择”主要指(  )A.团结协作、反殖反霸的精神B.结伴不结盟的新型国家关系C.相互信任的军事同盟关系D.互利合作的经济合作关系35.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确立奠定了新中国各项政治建设的基础B“一国两制”的方针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C《中美上海公报》的发表标志着中美两国正式建交D1982年宪法的颁布中国进入了建设法治化社会的新时期第Ⅱ卷(非选择题,共30分)本卷共3小题,36题13分,37题9分,38题8分,共计30分。36.中国的政治制度在传承借鉴中发展。阅读材料:丞相太尉A材料一秦、唐、明朝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图示材料:BC图1秦朝中央机构图2唐朝中央机构图3明朝中央机构⑴根据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A、B、C所代表的内容。(3分)。根据三幅图示指出我国古代秦朝以来政治制度最基本的共同特征。(1分)材料二民初的国歌歌词:“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民国荣光,锦绣山河普照,我同胞,鼓舞文明,世界和平永保。”(2)结合所学史实,例举民国初年如何在政治上“揖美追欧”?(2分)材料三目前中国正在进行当代最伟大的社会实践……中国定将实现一种特殊的民主,这种民主将考虑到这个大国的社会、文化和经济特点。这种亚洲社会主义民主所涉及的是史无前例地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摘编自《民主与民生:党的十六大以来经验与启示述评》-8-\n(3)据材料三说明中国“特殊的民主”方式的框架是什么?(3分)“继续思考‘孔子的公共伦理’,而不是抽象地复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又说明了什么?(2分)材料四中国总理温家宝2022年在全国人大记者会上指出:民主、法制、自由人权、平等、博爱,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而是整个人类在漫长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是人类共同的价值观。这既代表了近年来中国人在全球化浪潮中的崭新视野,也是探索科学和民主“百年长途”的终极答案。(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哪些成就?(2分)37.日本是中国重要的邻邦,近代以来中日两国之间磨擦冲突不断,政府间的关系也是时好时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政府与大清帝国。(甲午战争后)日本政府提交的和平条款汇聚了国内不同集团的各种要求。陆军坚持割占辽东半岛,这将便于日本控制朝鲜与北京。海军希望取得台湾,以此作为日后进军南亚的基地,同时也想租用辽东半岛。财界要求中方赔偿白银2亿两。……日本政府将这些观点综合为一个十条和谈方案,而把重点放在赔款、割地、朝鲜的独立,以及商业与航海方面的特权上。——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简述“日本提交的和平条款”中关于“商业”特权的内容。(2分)材料二日本政府与中华民国政府中国为日本无止境之侵略所逼迫,兹已不得不施行自卫,抵抗暴力。……中国以责任所在,自应尽其能力,以维护其领土主权及维护上述各种条约之尊严。中国决不放弃领土之任何部分,遇有侵略,惟有实行天赋之自卫权以应之。——《国民政府自卫抗战声明书》(一九三七年八月十四日)(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抗战之初,国民政府为“抵抗暴力”采取了哪些积极举措?(4分)材料三日本政府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一)自本声明公布之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日本国之间迄今为止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二)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3)材料三出自什么文献?结合所学指出该文献签订的背景。(3分)38.以下是美国《时代》周刊所选用的一些中国封面人物,体现了美国社会对中国的关注。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8-\n图一是1950年12月11日的期刊,人物是毛泽东。标题是:REDCHINA’SMAO(红色中国的毛)。背景为红色基调的蝗虫。图二是1954年3月10日期刊,人物是周恩来。标题是:REDCHINA’SCHOUEN—LAI(红色中国的周恩来)。图三是1963年9月13日的封面,标题是:REDCHINA:TheArrogantOutcast(红色中国,狂妄的被孤立者)。船头上的四个人物是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和邓小平。一艘过分拥挤的大船,船舷上摞着补丁,船上热闹非凡,标语上写着打倒赫鲁晓夫,打倒资本主义;斯大林,列宁和赫鲁晓夫的画像被抬出来示众,船尾是中国的导弹,有人在上面以武力示威。图四是1971年4月26日的期刊,封面上是美国乒乓球运动员在长城的合影。请回答:(1)图一中《时代》周刊封面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2分)(2)举出图二中人物在50年代中期的外交活动两例。(2分)(3)结合图片三分析当时中国的外交形势。(2分)(4)说明图片四反映的历史事件的特定称谓。70年代我国外交重大突破与转机的关键是什么?(2分)-8-\n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高一历史试题答案12345678910CABCCBCDBA11121314151617181920CBDACCDBCD21222324252627282930CBDDCACABB3132333435DCCBB36⑴A.御史大夫B.尚书省C.中书省(3分)皇权至高无上,权力高度集中(1分)(2)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政体;颁布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成为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第一部宪法。(2分)⑶框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制度。(任意3点3分)说明:民主政治要注重民生和符合国情(或者既要从历史传统中继承合理的成分,也要借鉴西方民主制度的优秀部分)。(2分)(4)1980年邓小平发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体现了党对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初步构想。1982年宪法,成为中国在历史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1997年中共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任务;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正式把依法治国这一治国方略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下来。(2分2点即可得满分)37.(1)内容: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2分)(2)举措及意义:1937年9月,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公布中共中央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2分)在正面战场组织多次会战,打破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消耗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也为中共敌后开辟战场创造了条件。(2分)(3)《中日联合声明》(1分)背景: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国际地位提高;中美关系的缓和;日本舆论强烈要求;日本对华友好的政党、社团和人士的推动。(任答两点即得2分)38.(1)美国的霸权主义政策;意识形态的对立;美国对社会主义中国的敌视。(任意2点2分)(2)同印度代表团会谈时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率代表团第一次以五大常任理事国之地位参加日内瓦国际会议,参加了万隆会议。(任意2点2分)(3)外交环境恶化,中美关系敌对紧张,中苏关系破裂。(2分)(4)乒乓外交。中美关系缓和。(2分)-8-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3:22 页数:8
价格:¥3 大小:283.63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