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浙江省杭州市地区四校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3

2/13

剩余11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浙江省杭州市地区四校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联考试题考生须知: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班级、学号、姓名、试场座位号。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请选出各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并将该选项对应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卷上相应位置内。)1.西周时期,周天子向诸侯,诸侯向卿大夫“授民授疆土”以建立邦国的政治制度是A.世袭制B.分封制C.郡县制D.宗法制2.西周实行系统完整的宗法制,依据当时的宗法制,下列对“士”阶层的叙述正确的是A.相对于卿大夫是大宗B.士以下不再有宗法制C.士阶层实行嫡长子继承制D.士一定与周王是同姓的3.下图所示是四方古印文,联系秦朝的历史,我们可以得到的正确结论是①秦朝创立皇帝制度②秦朝在中央设立丞相、御史大夫等职③秦朝在地方推行分封制④秦朝统一了文字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4.下列有关郡县制的说法正确的A.秦代开始实行B.郡守、郡尉、监御史相互牵制C.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可以世袭D.秦代以后郡县制并未被沿用5.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13-\nA.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B.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C.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D.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6.1954年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有以下部分条款:“三、协助国家机关,推动社会力量,实现国家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建设计划。四、密切联系群众,向有关国家机关反映群众的意见和提出建议。”由此可以看出A.政协是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B.政治协商制度初步建立C.政协成为各党派的联合执政机构D.政协的职能发生了转变7.1979年元旦,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告台湾同胞书》中说:“一定要考虑现实情况,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在解决统一问题时,尊重台湾的现状和台湾各界人士的意见,采取合情、合理的政策和办法,不使台湾人民蒙受损失。”对以上材料的理解正确是①宣布了中国政府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方针②中国政府表示台湾可以实行资本主义③中国政府不干涉台湾的外交事务 ④尊重台湾各界人士的正确意见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8.2022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会见国民党主席连战时说:“坚持九二共识,反对台独,谋求台海和平稳定,促进两岸关系发展,维护两岸同胞利益,是两党的共同主张。”下列对引文的理解,不正确的是A.“九二共识”指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B.台独势力不利于两岸关系的正常发展C.台海稳定符合两岸同胞的共同利益D.国共两党均主张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9.右图是我国于1965年发行的两张邮票。从中可以获得的正确信息是A.这次会议的会址在印度的万隆B.会议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是我国首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D.会议加强了亚非各国的联系和团结10.2022年是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十周年。十年前,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元首相聚上海,共同签署《上海合作组织成立宣言》,在世界外交舞台上成功开创了A.以联合因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模式B.大小国家之间的新型区域合作模式-13-\nC.发达国家加强经济合作的新模式D.大国之间加强军事安全的协作模式11.有人形象地说南京既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也是中国近代史的终点。下列能够反映这种说法的两个历史片断是①《南京条约》的签订②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③中华民国定都南京④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A.①③B.①④C.②④D.③④12.“满天凉露压降旗,武运凋残日下西。会看大和魂葬处,豺鸣哭化暮鸦啼。”这是摘自李汝伦《紫玉箫二集》的一首诗。这首诗的题目应该是A.《甲午悲歌》B.《台湾沦陷》C.《珍珠港祭》D.《日寇投降》13.“红歌”是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各个时期产生和流传的红色革命歌曲。其不仅是火热的斗争实践的真实写照,具有鲜明的革命情感和地域特色;而且植根于中华大地,深受人民群众喜爱,体现出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深厚的美学意蕴和广泛的社会教育功能等特点。以下是某中学“唱响红五月”活动中的经典歌曲,其中能反映全民族抗战时期中国军民浴血奋战的战斗生活的是A.《走进新时代》B.《十送红军》C.《在太行山上》D.《五星红旗》14.在孙中山先生奉安南京中山陵80周年纪念日的前后,中山、南京、广州、上海、武汉、北京6个城市同时举办专题图片展。几个同学看到该报后有如下讨论,其中符合史实的是A.之所以在武汉举办是因为辛亥革命首先在此爆发B.之所以在广州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C.之所以在上海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宣誓就职临时大总统D.之所以在南京举办是因为孙中山在此创立了中国第一个革命党—中国同盟会15.1912年成立的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被称为亚洲第一个“美国式”的共和国。其政权的组织形式也被称为是美国的“仿制品”,究其主要原因是这一政权A.实行责任内阁制B.在美国支持下建立C.实行民主共和制D.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6.民国二年,某地农村百姓家的春联是:“帝德乾坤大,皇恩雨露深。”该春联反映的历史本质是A.民国从未试图过要改善民生,农民怀念清王朝B.辛亥革命脱离农民阶级,反封建不彻底C.信息闭塞,中华民国成立消息未到达农村D.袁世凯称帝,资产阶级反对,农民却拥护17.某同学在一篇名为《我的爷爷》的作文中写到:“①-13-\n我的爷爷出生于1920年,19岁参加了工农红军闹革命②跟随部队参加了在徐州的百团大战等战役③解放战争时期,又随刘邓大军渡过黄河,来到大别山”这段文字的叙述中,与史实相比A.③正确,①②错误B.①②正确,③错误C.②③正确,①错误D.①②③都错误18.20世纪是中华民族从贫弱、屈辱中奋起,走向伟大复兴的世纪。下列关于20世纪中国的表述正确的是A.《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B.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C.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真正独立D.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19.“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种重要方法。穿越时空,轻拂史尘,我们不难发现我国历史上三大宪法或宪法性文件的巨大差异。下列选项中,对应正确的是A.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B.①人民共和国成立后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社会主义法律框架体系形成C.①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发展②确立人民代表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D.①三大战役取得胜利②确立我国为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性质③新时期治国安邦的总章程20.冷战期间,中国对外战略大约每十年调整一次,50年代“一边倒”、60年代“两条线”、70年代“一条线”、80年代以来“独立自主”。(张小明《冷战时期新中国的四次对外战略抉择》)“一条线”主要是指-13-\nA.与亚非人民团结一致反对殖民主义B.与社会主义国家建立广泛外交关系C.以联合国为中心积极开展多边外交D.与美日等国家外交关系恢复正常化21.中国有句俗话“一个好兄弟不如一个好邻居”。联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突出体现这种思想的是A.积极参加国际维和行动     B.发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C.积极参加世界贸易组织         D.参与发起创立亚太经合组织22.中国古代的丞相经历了从一人之下、人之上的“独相”阶段,到常常七八个宰相在一起议事的“群相”阶段。这从本质上反映了A.君主专制在不断强化B.“群相”掌决策权更科学C.“独相”有利于君主专制D.皇帝需要的助手越来越多23.近代规定开放“人间天堂”苏州、杭州的条约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24.抗日战争时期,“打破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25.社交礼仪逐渐采用握手、鞠躬,取代传统的跪拜作揖。称呼上,革除历代官厅“大人”、“老爷”等称呼。这些社交礼仪变迁最早出现在A.辛亥革命后B.五四运动后C.抗日战争后D.新中国成立后26.辛亥革命后,一些有志于民主推广的人常到田间“与农夫田父谈于树林之下,语以代议制之善,国会选举之不宜草率投票,其皆瞠目结舌而不解。”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代议制的基础还没巩固B.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农民对政治不了解D.实施民主政治的基础薄弱27.如果以革命史观的视角来认识“近代中国通商口岸”,以下说法符合的是A.它是西方列强对华商品输出和资本输出的基地,是中国半殖民地化加深的标志B.它加强了中国和世界的联系,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C.它是近代中国城市化、工业化发展的前沿阵地D.它是中国传统农业文明最早开始走向近代工业文明的地方28.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火焰,使“孙中山先生致力国民革命凡四十年还未能完成的革命事业,在仅仅两三年之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就”。这一革命是指A.辛亥革命B.国民革命C.抗日战争D.解放战争-13-\n29.刘大年在《抗日战争年代》中写道:中国抗击日本的兵力最多。“七七事变”到1945年,日军历年投入到中国关内战场上的陆军······平均每年占百分之七十六点四。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陆军主力仍分布在中国战场上,中国摧毁的日军有生力量数目最大。这段材料主要说明A.中国抗击日本侵略B.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做出巨大贡献C.中国抗击日本的兵力最多D.中国摧毁的日军有生力量数目最大30.“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31.下列抗日战争防御阶段的会战中,最能体现国共合作抗日的是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武汉会战32.下列关于中共七大的表述,正确的是A.制定了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B.确定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C.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D.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33.习近平说: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这条道路”是指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B.城市暴动的革命道路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D.改革开放的道路34.梭伦在抒情诗中表达了实行民主改革的原则:“我所给予平民的适可而止,他们的荣誉不减损也不增多:即使是对那些有财有势的人也一样,我不使他们遭受不当的损失。”在梭伦看来,政府应当 A.捍卫平民的权利   B.抑制平民和贵族的要求C.维护贵族的利益    D.兼顾平民和贵族的利益35.有学者认为“罗马法是世界性的普通法,不仅是哪一个国家的法”-13-\n。下列各项对这一说法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帝国幅员辽阔,已经超越了国家的界限B.罗马法是世界各族人民共同的智慧结晶C.罗马法中的某些内容具有超越时间、地域和民族的永恒价值D.罗马法臻于完美,适用于世界所有国家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其中36题10分,37题10分,38题10分,共30分。)36.君权与相权的关系贯穿整个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历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庙宇,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班固《汉书》材料二 (宋)开宝五年,太祖诏……宰相、枢密使候(等待)对殿庐,次年六月,又命参知政事升都堂与宰相同议政事,轮流知印押班奏事,以分其权。——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材料三古代罗马人相信法律的目的是保证“正直生活,不害他人,各得其所”;人生而平等,都享有为任何人不能剥夺的一些基本权利……法是最高的理性……法是一种最高权利,是理智的人的精神和理性,是正义和非正义的人的标准。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这所以能够得到比较迅速的发展,改革开放以来之所以能够高举社会主义旗帜,成为世界发展最快的国家,中国政治的巨大跃迁是一个甚为基本的原因……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巨大跃迁是从铲除专制政治到奠基现代民主政治。——《中国政治现代化的两大跃迁》请回答:(1)我国丞相制度设立于哪一朝代?据材料一指出丞相的主要职能。(2分)(2)据材料二概括宋朝分割相权的举措。(2分)(3)据材料三归纳罗马法包含的基本原则。(2分)-13-\n(4)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初期,中国政治现代化的第一个跃迁取得了哪些成就。(4分)37.2022年是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来我国开展了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以缅怀历史。阅读下列材料:(10分)材料一1987年7月7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建成开馆,坐落于北京卢沟桥畔的宛平城内。馆正前方抗战广场中央矗立着象征中华民族觉醒的“卢沟醒狮”,广场中轴线两侧各分布着7块草坪,寓意七七事变爆发地和中华民族的十四年抗日战争。——李泽伟《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铭记日军侵华历史》材料二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捐躯洒血,浩气干云。尽扫狼烟,重振乾坤。……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铭文(节选)材料三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中国邮政发行纪念邮票(小型张):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十四年抗日战争”的历史依据。(2分)-13-\n(2)材料二中“兄弟同心,共御外侮”指的是什么?分别举出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的一个战役,以彰显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捐躯洒血,浩气干云”的气概。(3分)(3)材料三中纪念邮票展现了怎样的时代内涵?抗战胜利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3分)(4)综观中国的抗战纪念,形式越来越丰富,规格越来越提升,内涵越来越深刻,这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2分)38.照片能真实反映历史事件,弥补我们未能亲历历史的遗憾。下列几组照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外交成就,根据照片和所学知识回答(10分)(1)毛泽东访苏取得了怎样的成果?(1分)-13-\n(2)中国与印度、缅甸这两个国家共同倡导了什么原则?它的提出具有怎样的国际意义?(2分)(3)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什么方针?(1分)(图四)(图五)(图六)(4)以上图片反映了哪些历史事件?这三个历史事件组成了那个时代中国外交关系的什么特点?(4分)(图七:联合国千年首脑会议留影)(图八:2022年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5)这组照片反映了新时期中国取得了什么外交成就?(2分)-13-\n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装...........................................订...........................................线...........................................班级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试场座位号_______高一年级历史学科答题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其中36题10分,37题10分,38题10分,共30分。)36.(1)(2)(3)(4)37.(1)-13-\n(2)(3)(4)(5)38.(1)(2)(3)(4)-13-\n2022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联考高一年级历史学科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23456789101112BCABADCDDBBD131415161718192021222324CABBADCDBACA2526272829303132333435ABABBDBDCA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题,其中36题10分,37题10分,38题10分,共30分。)36.(1)秦朝;辅佐皇帝处理全国政务。(2)设置枢密使、参知政事分割宰相权力。(3)平等;人权;理性;法律至上;正义。(任意2个即可,4分)(4):①颁布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②创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③建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④确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7.(1)依据: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局部抗战开始;1945年日本投降结束。(2分)(2)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分)战役:淞沪会战(或太原会战;徐州会战等);(1分)百团大战(或平型关大捷等)。(1分)(3)内涵:捍卫和平与正义。(1分)意义: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巨大贡献。(2分)(4)意义:尊重历史(铭记历史);复兴中国;维护和平。(2分,言之有理即可得分)38.(1)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分)(2)印度。共同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解决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3分)(3)“求同存异”。(1分)(4)分别反映了中国重返联合国,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中日邦交正常化,反映了70年代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4分)(5)中国以联合国为中心展开多边外交,参加新型区域合作组织。(2分)-13-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43:19 页数:13
价格:¥3 大小:211.5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