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历史
>
福建省莆田市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2
2
/12
剩余10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福建省莆田市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30小题,共60分)1、据记载,周初分封诸侯时,周天子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运送人员及一应器物,同时还要派人员协助诸侯营建封国的都城。此做法旨在()A、提高诸侯政治地位B、加强对诸侯的政治监督C、彰显周天子的地位D、解决各诸侯国的困难2、夏、商王位的传承多实行兄终弟及或父子相传,而周代强调“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变化从本质上说明了()A、宗法观念开始形成B、贵族政治走向衰落C、宗法体系逐步完备D、家国体制正式确立3、关于西周的宗法制,《礼记·大传》中有一段记载:“别子(庶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据此推断当时()A、受封别子可以另立新宗B、继别宗子在本族内为小宗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挑战D、血缘政治向地缘政治过渡4、宗法制的封闭性是为了家族的“肥水不流外人田”,而在沉重的赋役负担和激烈的土地兼并下,依靠男耕女织,实现自给自足,更具有抵御破产风险、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这一论述强调宗法制()A、具有凝聚宗族、维护家族利益的作用B、封闭性的特征C、应对土地兼并等风险的作用D、自给自足的特征5、易中天在《帝国的终结》中写道:“秦,虽死犹存,它亡得悲壮。”从文明史观的角度看“12\n秦,虽死犹存”主要是指()A、统一度量衡、货币B、统一全国文字C、在中央建立三公九卿制D、统一国家和建立中央集权制6、“县集而郡,郡集而天下。郡县治,天下无不治。”这是司马迁在《史记》中对秦实行“郡县制”的评价。下列关于秦“郡县制”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是()A、基于分封制的某些教训而实行B、形成中央间接管理地方的形式C、要害于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D、基本上将国家的权力集中于中央7、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事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D、有利于皇帝决策时集思广益8、有人认为,中国古代政治从西周时代的“礼仪政治”到大秦帝国时代的郡县制、官僚制和法律控制手段,无疑体现了政治形态的一种“现代化”趋势。这里“现代化”的内涵是()A、礼仪与政治分离B、从人治到法治C、国家管理制度化D、为民主政治奠基9、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1012\n、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11、日本学者和田清认为中国官制的一个特色是“波纹式的循环发生”,即“天子个人左右的微臣逐渐获得权力,压倒了政府的大臣,终于取而代之。但取代之后,其中又别有私臣变成实权者,再来取代现有的政府大臣。如此后浪推前浪式的往复不已”。以下官职的设置符合这一特色的是()A、秦朝的三公九卿B、汉朝的“中朝”C、隋唐的三省六部D、宋朝的枢密院12、有学者统计,武则天称帝时期(690—705),通过明经、进士两科考试成为宰相的20人中,14人为一般家庭子弟和中下级官吏子弟,超过半数。这反映当时()A、废止了按门第取士旧习B、门阀士族官员处于弱势地位C、选官采用实用主义原则D、科举制成为入仕的首要渠道13、唐朝时,大将李靖、侯君集等,遇有战事就统兵出征,军事行动结束后,就回朝任宰相、尚书等高级文职。两宋时期,在“枢密使”“枢密副使”中具有文官资历的人数占91%。这反映了宋代的治国方略是()A、强干弱枝B、分散军权C、重文轻武D、守内虚外14、董仲舒说“夫长使多出于郎中、中郎”,又有郎官多出自“任子”(指二千石以上官员任职满三年,可举子弟一人为郎)或“赀选”(非有市籍的商人,家资满十万,文帝时减为四万,可任郎官)为解决上述现象所反映的问题,汉武帝()A、实行察举制B、颁布推恩令12\nC、设刺史监察D、建“内外朝”制度15、钱穆先生认为,从秦汉三公九卿制到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进步,皇帝从后台走到了前台。从制度变革层面看,这里的“进步”是指()A、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B、权力中枢决策规范化C、中央机构行政效率提高D、社会阶层流动性增强16、东汉尚书省为决策和号令机关。三国时成立中书省,其监或令与尚书令共负最高政务。南北朝时又设门下省,用来牵制中书省。隋唐时期,确立了“中书取省,门下封驳,尚书奉而行之”的原则,直到宋代始终贯彻。三省制的这一历程表明()A、中央政府职权不断削弱B、中央政府机构职能分工逐步走向明确C、封建朝廷争权夺利现象突出D、“分权与制衡”是历朝行政原则17、秦朝建立了完备监察机构,官员称御史大夫,……汉武帝正式把“吏不廉,背公向私”和“阿附豪强,进行贿赂”列为监察的重要内容,以后历代相沿不绝。明朝皇帝朱元璋除了允许越级告状、鼓励实名举报外,还支持民间进京上访。这说明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A、内容、范围不断扩大B、以强化皇权作为出发点C、对象包括官员与平民D、首要任务是加强官吏管理18、《唐律疏议》规定:“(官员)受财而枉法者,一尺杖一百,一匹加一等,十五匹绞。受财而不枉法者,一尺杖九十,二匹加一等,三十匹加役流。无禄者,各减一等”。这说明当时()A、严厉处罚官吏职务犯罪B、注重维护人民群众利益C、官民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9、唐朝时建立三司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和御史台三者共同审理案件,称“三司推事”12\n,到清时,除沿用“三司”制外,如遇重大案件,则实行九卿会审制,即刑部、大理寺、都察院会同吏、户、礼、兵、工部和通政司的官员共同审理。上述制度规定的实行()A、表明监察机构逐渐呈现出独立性B、利于增强司法审判的公正性C、使皇帝权威不断得到强化D、易造成权力交叉,行政效能低下20、科举取士考试内容经历了隋唐以诗赋为主,宋代以论、策和大义为主,明朝则以八股取士。通过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直接反映了()A、深受经世致用思想影响B、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的需要C、科举考试更加科学合理D、人才选拔有鲜明的时代特征21、清末的一本家谱中写道:“惟古者睦族之道以谱联之……秦汉以降,宗法始废。晋宋自唐,沿魏九品中正之法,谱系犹掌于官。其后此法又废,私家各自为谱以收其族。”材料中家谱由官修到私修的主要原因是()A、宗法制的终结B、科举制的发展C、三省六部制的设立D、家族团结的需要22、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这表明()A、元代地方势力强大B民族文化影响政治制度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D、中央强化对地方的管理23、《元史·百官志》有云:“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据此可知宣慰司()A、是掌管军政大权的行省分设机构B、为宣政院辖属的地方宗教机构12\nC、是中书省派驻连续的地方机构D、被少数民族地区的僧俗首领掌管24、元代的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其主要管理权如军权则由蒙古贵族担任,“虽德望汉人,抑而不与”。由此可见行省()A、执掌地方大权,形成割据之势B、权在蒙古贵族,导致蒙汉分裂C、代表了朝廷意志行事,有利于中央集权D、体现了蒙汉各族的联合,以达长治久安25、宋仁宗对谏官张升说,你很孤单,没有朋友,要注意说话方寸。张升明知仁宗儿子都夭折了,却回敬皇帝道:臣不孤单,妻儿俱全;陛下才孤单,只有宫女相伴。仁宗没怪罪张升。清代士大夫却没这种“脾气”,大学士曹振镛总结的为官秘诀是“多磕头少说话。”士大夫“脾气”变化表明()A、儒学思想渐趋衰微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官场风气世俗化D、经济文化没有协调发展26、明朝都察院下设十三道监察御史,为正七品官,分区掌管监察,称“巡按御史”。巡按御史“代天子巡狩”,大事奏裁,小事主断。州县官员在巡按御史到来前,“迎跪道旁,倘遇风雨,即知府亦陷膝泥中。”这表明()A、监察官员位卑权重B、监察官员掌握了地方行政权C、监察机构庞大臃肿D、监察制度利于提高行政效率27、“(明代)大学士成为没有宰相名义的宰相……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大学士便无此权。他只能依靠‘票拟’12\n签注意见,来窃弄皇帝的权力,只有黑市地位,没有法定地位。”作者意在表达()A、大学士权力无制度保障B、设立大学士有利于限制皇权C、大学士擅长于玩弄权术D、大学士只是没有名义的宰相28、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A、皇权渐趋衰弱B、君主集权加强C、内阁取代六部D、首辅权力失控29、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词,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30、入关之前满人政权皇位的继承采取的是贵族推举制,后来康熙继承汉人的制度采取嫡长子继承和预立太子的做法,雍正则实行“秘密建储制度”。这种变化的实质是()A、加强了中央集权B、消除了官员结党营私的现象C、促进了封建化的过程D、解决了皇权继承问题12\n二、非选择题(三大题,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一西周以同姓兄弟或亲信所封的诸侯国已非过去承认的原有邦国,而是以武力为背景,在原有众多邦国的地域内人为“插队”进去……很像“掺沙子”。分封出去的邦国,按“授民授土”的原则,仍是“有其土、田、人民”的地方实体,并实行贵族世袭统治,地方拥有实权。……西周政治体制明显是二元,而不是一元的——中央与地方权力并存共荣。——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材料二(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显然有浓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1)据材料一,分析周王室在原有邦国内“掺沙子”的意图。这一举措对西周政治体制产生了怎样影响?(4分)(2)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其政治变化主要有哪些表现?(8分)12\n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随着门阀世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秀才、明经等科是由察举转化而来,进士科为新设科目。——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1)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隋朝创立科举制的社会原因。结合材料,概括科举制的特点。(10分)12\n材料二从理论上说,官职之门向一切有才之士敞开,但实际上却有利于那些有足够财力进行多年的学习和准备的阶层。这并不意味着,统治中国的是世袭贵族阶层,相反,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一味顺从的性格。——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根据材料,概括作者对科举制的评价。(4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12\n材料(明初内阁大学士)掌献替可否(意即对君劝善规过,议论兴革)……凡上之达下,曰诏,曰诰……皆起草进画,以下之诸司。下之达上,曰题,曰奏……皆审暑申覆(意即审查签收,上报或发回)而修画焉,平允乃行之。……大典礼、大政事,九卿、科道官会议已定,则按典制,相机宜,裁量其可否,斟酌入告。——《明史·职官一》(1)据材料,归纳明初内阁大学士的主要职责。(9分)(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虽然“部权尽归内阁”,但明初阁臣不能等同于丞相。(5分)12\n高一历史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一、选择题(2×30=60分)1—5BCAAD6—10BDCAD11—15BCCAB16—20BBABD21—25BDACB26—30AABBA二、非选择题31、(12分)(1)意图:加强对地方的管理。(2分)影响:形成了二元体制。(2分)(2)以垂直管理地方的郡县制取代了分封制;君主集权的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8分)32、(14分)(1)原因:①门阀世族的衰落,庶族地主的势力增强;②打破门阀世族政治上的垄断,扩大统治基础。(4分)特点:自由报考、分科考试、按成绩取舍。(6分)(2)一方面提供了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遏制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4分)33、(14分)(1)职责:①劝谏皇帝,匡正过失,讨论历代盛衰原因和典制沿革;②替皇帝起草诏令和批答大臣奏章;③将九卿等议定的意见经审查后报告皇帝。(9分)(2)说明:“部权尽归内阁”仅能说明内阁首辅权力扩大,但内阁始终不是法定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不能统领六部,本质上是皇权专制的产物。(5分)12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福建省莆田市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理
福建省莆田市2022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文
福建省莆田市2022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22学年高一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福建省莆田市2022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福建省莆田市2022学年高一政治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22学年高一英语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22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22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福建省莆田市2022学年高一数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无答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6:05
页数:12
价格:¥3
大小:31.80 KB
文章作者:U-336598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