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阜新二高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辽宁省阜新二高2022-2022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1.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大陆现行历史教材中的提法是A.分封制B.封建制度C.君主专制制度D.中央集权制度2.古代中国有“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的谚语,农村家族组织历几千年而牢不可破,异姓间的互相排斥,宗族、村寨间的仇杀、械斗频发,这些均根源于A.农民的宗法观念B.血缘亲族的团结C.“三纲五常”观念的流行D.散漫自私的意识3.学习英语时,老师会介绍西方姓氏的特点是名在前姓在后。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后。”中国人强调姓所反映的实质是A.男尊女卑思想严重B.家族宗法观念浓厚C.“三纲五常”观念的流行D.专制王权强大4.唐朝元和年间(806—820),主管财政的宰相皇甫鎛奏请减少内外官俸,诏书下达后被给事中崔祐驳回,皇帝最终采纳了崔祐的意见。崔祐所属的部门应是A.中书省B.门下省C.尚书省D.参知政事5.《剑桥中国秦汉史》中写道:“撇开道德方面的考虑,秦朝……不寻常的是,尽管昙花一现,它却成功地把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传给了它的政治继任者……”。文中“一套国家官僚机器的制度”不包括A.皇帝制度B.郡县制度C.行省制度D.三公九卿制度6.据史料记载,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B.察举制C.世官制D.科举制7.一位西方学者评论秦始皇:“建立了绝对的专制制度,这一制度以个人亲信为基础,而不考虑世袭和教育。”从人类政治文明发展的角度,这一政治转向的积极意义主要在A.从血缘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从军功政治向文治政治转变C.从分权政治向专制政治转变D.从地方分权向中央集权转变8.美国当代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斯诺在《全球通史》中说:“统治中国的是一个由学者组成的统治集团即文人学士集团,他们为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另一方面,也正是这一制度,扼杀了创造力,培育了顺从性”这一制度是指A.分封制B.宗法制C.科举制D.行省制9.刘建国先生在对中国古代政治总结时说,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建设中,古人为我们留下了很多的治国智慧和法则,但也留下了许多的无奈。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它是一个统治性政权,不是个发展性政权,更不是一个为国民共享的服务性政权,可见中国古代所有制度设计都围铙的一个核心是A.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B.维护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C.维护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D.维护以“家天下”为核心的专制统治10.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刺史B.宋朝的通判C.明朝的内阁D.清期的军机处11.《赢政的道》一文中写道:“始皇帝赢政比较黏糊,只要走进历史,不管你是否乐意,也无论你停在哪一段儿,他都将不请自来,躲不掉也避不开。”作者这样评价秦始皇,主要是基于他A.确立了后世两千多年的国家政治框架B.开始实行郡县制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确立了三公九卿的中央制度D.开始用军功爵制代替世卿世禄制12.-7-\n《起居注》是由职业史官(记注官)记录皇帝言行的档案。汉时,皇帝不允许观看《起居注》。唐朝开了观看《起居注》的先例。到宋朝,皇帝观阅成了惯例。清康熙帝甚至以“记注官泄密”为由,停止编纂《起居注》。这主要反映出A.历朝皇帝关注先帝的言行举止 B.皇权呈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C.清代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D.记注官记载的史料有误不实13、“陛下”本是对他人的尊称。“陛”是台阶,称人为“陛下”表示谦卑,意思是我不敢直接靠近你,只能站在台阶下和你说话。但秦以后,“陛下”一词只能专称皇帝。这体现了皇帝制度的哪一特点A.皇位世袭B.皇帝独尊C.君权神授D.家天下14、秦汉时期设立了朝议制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议定的结果,通常由宰相领衔上奏,最后必须经皇帝裁决,方能施行。这一制度A.表明军国大事最终由朝臣议定 B.反映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C.起到了限制、监督皇权的作用 D.一定程度上减少皇帝决策时的失误15、宋太祖敕令子孙不得诛杀文人,他的助手赵普更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美谈,“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口号也是宋代提出来的。这反映出宋代统治者A.强化对民间思想的控制B.更加青睐主张改革的官员C.重视对百姓信仰的管理D.倡导重文轻武的治国现念16、英国史学家约翰指出:“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A.古埃及 B.古罗马C.古印度D.古希腊17、1689年英国《权利法案》开启了近代代议制民主的先河,该法案旨在限制A.商人的权力B.国王的权力C.平民的权力D.教会的权力18.西方学者评价1832年英国议会制度改革是具有革命意义的变革,这是因为A.无产阶级赢得了选举权B.推翻了斯图亚特王朝的统治C.工业资产阶级加强了在议会中的作用D.垄断资本控制了国家政权19、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参议院的议员名额每州不论大小,均为两名。众议院议员名额则按各州人口比例分配,5个黑人折合3个白人来计算南方各州的人口总数。上述规定体现了A.权益平衡思想B.民主共和思想C.民族平等思想D.主权在民思想20、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可以看出A.中央集权制度日趋完善B.君主专制制度空前强化C.内阁掌握国家军政大权D.封建制度的基础开始瓦解21.古希腊的雅典首席将军伯里克利曾说:“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全体公民的手中。”当时,雅典事实上的国家权力机构是A.公民大会 B.五百人会议C.陪审法庭 D.元老院22.一位与伯利克里同时代的人曾经自豪地说:“假如你未见过雅典,你是个笨蛋;假如你见到雅典而不狂喜,你是一头蠢驴;假如你自愿把雅典抛弃,你是一头骆驼。”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伯利克里时代的雅典A.疆域最辽阔B.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C.经济最繁荣D.对外战争屡获胜利23.“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雅典的这一制度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24.下列对古代希腊、罗马政治制度的评述,正确的是①古希腊民主政治中已初步体现出主权在民、集体统治和任期制等民主特征;②-7-\n古希腊的民主政治是小国寡民的产物,是一种狭隘的民主制;③《十二铜表法》是为保护平民的利益而颁布的;④罗马帝国之所以能够维持长久统治,跟罗马法对社会关系和矛盾的有效调节有重要关系A.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④25.历史留给历史无尽的讽刺:30僭主(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败于斯巴达,斯巴达扶植“30僭主”执政,其统治的暴虐导致后世把“僭主”直接译为“暴君”)恨苏格拉底入骨,但不敢杀他,雅典民主派却以绝对公平的陪审团,通过真正民主的程序,杀死了苏格拉底。从苏格拉底之死可看出A.雅典民主政治不及僭主政治开明公正B.过多的公民参与民主政治容易导致人民独裁C.雅典民主程序的公正体现了法律的公正D.直接民主容易导致公共权力的滥用26.《十二铜表法》第九表第一款“privilegianeirrogant。”意即“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这一规定表明《十二铜表法》A.标志着古代世界成文法的诞生B.可有效防范个人专权C.标志着罗马法体系的最终完成D.对后世立法影响深远27.“如果在夜里行窃的人被人当场杀死,则这种杀人的行为被认为是合法的。”(《十二铜表法》第八表,第十二条)以上规定的反映的实质是A.《十二铜表法》十分严酷野蛮B.极力维护私有财产C.此法典保护了雅典人民的利益D.重视良好道德的培养28、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指出:“在封建时代,本来有很多家庭有他们世袭的特权,但从秦汉以后,单只皇室一家是世袭的,政府里便没有第二个职位,第二个家庭,可以照样承袭。”这一历史现象表明A.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 B.分封制度已退出历史舞台C.选官用官权力已收归到中央 D.宗法血缘制度的逐渐瓦解29、史载,周代天子及诸侯死后,由卿大夫议定谥号。秦完成统一不久,秦王赢政就下令取消谥法.改以数字为称,自己为始皇帝,以后继任者为二世、三世,照此类推。汉初又恢复谥法,由礼官议上,贵族大臣死后定谥,由朝廷赐予。汉初“谥法”的重新恢复A.有利于君主专制的统治 B.体现了儒家思想官方化C.不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D.推动了中央集权的加强30、洪武三年,沈秩受命前往浡泥国(今文莱),浡泥王称:“地瘠民贫,愧无奇珍以献。”沈秩竟然回答:“皇帝富有四海,岂有所求?但欲王之称藩,一示无外尔。”永乐三年(1405年)冬,浡泥国王麻那惹加那(1402年即位)遣使贡献土产,明成祖封其为国王并赐印诰。对这种朝贡贸易理解正确的是A.政治目的大于经济效益 B.明清时期唯一的对外贸易方式C.加强了中国的经济实力 D.成为近代中国落后的主要原因-7-\n31、朱元璋改行中书省为承宜布政使司,布政司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掌管民政、财政;设提刑按察使司,掌管刑法;设都指挥使司,掌管军事。原来行省的权力一分为三,各司其责,互不统成,互相牵制,各自直属中央。朱元璋的这一改革A.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B.强化了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C.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D.避免了诸侯国威胁中央的覆辙32、美国汉学之父卫三畏在《中国总论》(1848年出版)书中说:“鸦片是在最彻底的手段下被销毁了……在世界史中,一个非基督教的君主宁愿销毁损害他的臣民的东西,而不愿出售它来装满自己的腰包,这是唯一的一个实例。全部事务的处理,在人类历史上也必将永远是一个最为卓越的事件。”这段描述A.为英国发动侵略战争辩护 B.充分肯定了道光皇帝的禁烟决策C.对林则徐虎门销烟大加赞赏 D.对中国禁烟运动横加指责33、徐中约在《中国近代史》中写道:“中国人爽快地接受了英国人提出的值百抽五之核定关税,最简单的原因是,这个税率比现有的帝国税率还高,现有关税平均只有值百抽二到值百抽四,尽管非正规的杂费很高。”这一材料本质上反映出清朝统治者A.认为税率不高可以接受 B.仍然以“天朝上国”自居C.推行灵活务实外交原则 D.近代国家的主权意识模糊34、义和团运动兴起后,在华的外国传教士纷纷要求列强出兵,迫使清政府镇压义和团,并为“联军”直接镇压义和团摇旗呐喊。美国传教士丁韪良甚至叫嚣:“把势力伸展到中国的好机会到了,上帝不允许我们放过这个机会。”这表明当时在华外国传教士A.为本国的殖民扩展效力 B.鼓动列强划分势力范围C.引发了中西文化的冲突 D.要求深入中国内地传教35.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中国战败,以一个《南京条约》的签署告终。而那些战争的当事人是怎样看待这场战争的结果的呢?据史料记载:清政府极力的把鸦片战争定性为“地方性事件”,从历史的角度看,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清政府对鸦片战争影响的实际反思有限B.清政府理性分析了鸦片战争的影响C.清政府逐渐放弃天朝上国的思维D.清政府想尽量保持自己的颜面36.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A.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C.近代化努力收到较大成效D.能获得更广泛的外部援助37.2022年2月,佳士得拍卖公司在巴黎拍卖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中的兔首、鼠首。这两件中国文物被掠夺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8.史学家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在鸦片战争以前,我们不肯给外国平等待遇;在以后,他们不肯给我们平等待遇。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鸦片战争以前,历代王朝均没有与外国平等交往-7-\nB.鸦片战争以后,仅晚清与西方国家的关系不平等C.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从实质上平等变为不平等D.鸦片战争使中西方关系由朝贡体制转向条约体制39.清末某爱国人士在给好友的信中说;“新约规定,天旋地转”。因为这个条约不仅把“东南诸省所恃以为藩篱者,拱手而让他人之”,而且“敲骨吸髓,输此巨款,设机造货,夺我生产”。此信中的“新约”是指A.《北京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40.近代史上某一条约的签订,列强采取了所谓的“保全政策”,但当时就有先进的中国人指出其是“托保全之名,行灭国之实”。此条约名称和“保全政策”的内涵是A.《南京条约》;取得领事裁判权.租界等特权B.《北京条约》;将侵华势力由沿海深入内地C.《马关条约》;由商品输出转为资本输出D.《辛丑条约》;扶植并改造清政府作为在华代理人二、材料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41.(20分)古代中国政治运行机制存在着强化君主专制与官僚群体分权制约、强化中央集权与分权弱化地方自主权的矛盾统一,形成了中国特色的政治文明体系。阅读材料,结回答问题:材料一: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不数载而天下大坏,其有由矣:亟役万人,暴其威刑,竭其货贿。时则有叛人而无叛吏,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后乃谋臣献画(计策),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治,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滑(凶恶狡猾之人)时起,虐害方城,失不在州而在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柳宗元《封建论》材料二其初有征伐之役,分任军民之事,皆称行省,未有定制。中统、至元间,始分立行中书省,因事设官,不必备。皆以省官出领其事。其丞相皆以宰执行处省事系衔。其后嫌于外重,改为某处行中书省。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此由中央政府常派重臣镇压地方之上,实为一种变相之封建。而汉、唐州郡地方政府之地位,渺不再得。——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三唐朝在政治运行机制的继承与创新方面做得比较好,通过制度变化,使政务运行更加合理,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摘编自《中国政治文明运行机制路径与选择》材料四明太祖认为:“自秦以下,人君天下者,皆不鉴秦设相之患,相从而命之,往往病及于国君者,其故在擅专威福。”黄宗羲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归纳柳宗元认为秦、汉、唐的过失是什么?他要论证的主要观点是什么?(5分)(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观点的积极意义和消极影响。(6分)-7-\n(3)你如何理解材料三中“唐代的中央政治制度在牵制管理的基础上形成了严密的体系”?(4分)(4)据材料四,分析说明明太祖废除丞相制度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如何认识黄宗羲的观点?(5分)4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要求。材料一雅典国家权力的运行中存在着民主权力的制约,……梭伦开始赋予公民大会以立法权,陪审法庭以司法权,五百人会议以行政权,并使之互相制约。……雅典国家机构权力虽有分工,但权限的划分比较笼统而且权力互相交错。立法、司法、行政不是平行关系,而是行政、司法在立法机关监督下的分权。行政、司法都要对立法机关负责,但它又不是一元政治,没有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即使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也要受到一定的权力制约。——摘编自蒋云芳、胡长林《雅典民主政治的特征及对西方民主的影响》材料二在美国,立法权由国会掌握。参议院代表美国各州,由各州选出,每州两名,共100名;众议院代表美国人民,按在全国由相同人口划分的选区选举选出,共435名.国会拥有最高立法权,修改宪法权,对外宣战权,监督财政权等四大国家权力。行政权由总统掌握.美国总统是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和陆海空三军总司令,他对选民直接负责,国会对他的政治行为不得干涉.总统以向国会提出"国情咨文"的方式行使立法倡议权。——摘编自许鑫《分权制衡思想演变及对西方政治制度构建的影响》材料三第二条帝国依据本宪法规定在联邦领土内行使立法权,帝国法律应高于各邦法律。第十一条联邦的主席职位属于普鲁士国王,普鲁士国王享有德意志皇帝的尊称。第十二条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第十五条联邦议会的主席职务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由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第二十条帝国议会由秘密投票的普遍和直接选举产生。——摘编自蒋相泽《世界通史资料选辑·近代部分》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4分)(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与雅典在分权制衡方面的不同,并列举两项美国政治体制中分权制衡的史实.(6分)(3)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英、德国君主立宪制的异同。(10分)-7-\n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AABBCDACDDABBDDDBCABABBDDBBDAABBDAACBDCD二、非选择题41、(1)(5分)过失:秦朝:严刑峻法,滥用民力(暴政);汉朝:郡国并行制;唐朝:节度使拥兵自重,导致藩镇割据;主要观点:秦汉唐的灭亡原因不在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2)(6分)积极意义: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成为省制的开端,为后世所沿用。消极影响:中央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压制,使地方上缺乏自主性,不利于地方政务的推进。(3)(4分)理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工合作、相互制约,提高行政效率。(如回答“分散相权,加强了皇权”也可得分)(4)(5分)原因:他认为秦朝以来宰相专权危及君主的统治认识:相权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作用,废除丞相后,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形成绝对的君主专制。42、(1)(4分)特点:国家权力运行存在相互制约;国家机构之间权限不明;缺少一个至高无上的权力机构。(2)(6分)不同:雅典分权是交错关系,而美国分权是平行关系;雅典是行政和司法的分权,而美国则是行政、立法与司法的三权分立。史实:①国会、总统、最高法院三者分权制衡②中央政府和地各州分权制衡;③参议院、众议院分权制衡;④两党制(任答两点得4分)(3)(10分)(3)同:都属于资产阶级代议制,都保留了君主;都体现分权制衡;都实行资产阶级政党政治等。(任答两点得4分)异:①君主:英国国王“统而不治”,德国皇帝掌握国家大权;②内阁:英国内阁首相对议会负责,德国宰相对皇帝负责;③议会(两院):英国普选产生的下议院掌握实权,君主任命的上议院作用小;德国各邦君主任命的联邦议会拥有实权,普选产生的帝国议会权力较小;④权力中心:英国权力中心在议会,德国权利中心在皇帝。(任答三点得6分-7-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