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陕西版2022届高三历史第五次月考试题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6

2/6

剩余4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陕西版】注意事项:1.本试卷全卷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上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填写清楚;3.第1卷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第Ⅱ卷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涂写要工整、清晰;4.考试结束,监考员将试题卷、答题卡一并收回。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在“法”与“德”的关系上,某位思想家主张先德后刑、先救后杀,认为有礼之法才是良法,无礼之法是恶法,“故非礼,是无法也”。材料表明这位思想家属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2.“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心海,几更时万占千秋”。这些涛句是对下列中国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A.魔术B.绘画C,戏剧D.杂技3.《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写道:“中国古代社会中凭借血缘关系对族人进行管辖和处置的制度……与中国古代社会中的宗族组织相配合,是统治阶级维护政治和礼会秩序的重要手段。”这说明宗法制A.有效维系了西周统治秩序的稳定B.按照宗族组织原则组建地方政权C.体现了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的结合D.实现了国家政治权力的高度集中4.右图反映的是A.“小国寡民”的生活场景B.小农经济的生产形式C.儒教“夫为妻纲”的伦理观念D.“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关系5.柏拉图建议的理想公民人数是5,040人,亚里士多德也强调城邦人日不宜太多或太少。他们这种构思的主要依据是A.雅典土地资源匮乏B.雅典生产力水平低下C.政治运作的客观需要D.殖民扩张会带来灾难6.王守仁认为“吾心之良知,即所谓天理也。念发动处,便即是行。”在此他强调A.伦理道德的自觉性和主宰性B.纲五常的合理性和永恒性C.认知天理的渐进性和深刻性D.信仰儒学的正当性和必然性7.有学者认为:“宋元以后,中华文明开始呈现出复杂的二元性:一是商品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文化世俗化倾向;二是理学和文化专制强化以后表现出的高雅文化倾向。”以下最符合该学者观点的是A.元曲和傩戏B.话本和小说C.汉赋和唐诗D.风俗画和文入画8.有人称:北宋到明清,在“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一种新文化形态在崛起——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市民文化。下列各项不符合材料描述的文化形态的是A.《清明上河图》B.元曲C.程朱理学D.传奇小说9.“德国虽设议院,但贤明皇帝在上,议院之权薄弱”,这句话说明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A.浓厚的封建色彩B.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C.民主性D.君主专制独裁性610.“理会得熟时,道理便在上面。又如律历、刑法、天文、地理、军旅、职官之类,者要理会,虽未能洞研其精微,然也要识个规模大概,道理方泱洽(泱洽:贯通)通透。”这段话提倡的是A.“格物致知”B.“发叨本心”C.“知行合一”D.“致良知”11.“在此以后,外国渗透中国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一一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匿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这里的“在此以后”是指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12.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从美国进口包括拖拉机、汽车、电力设备、金属加工机器、挖掘机等,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这表明该时期的苏联A.社会主义工业化得以迅速实现B.得到“马歇尔汁划”的大力援助C.利用西方经济危机推动工业化建设D.鼓励外国资本家企业14.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哲学家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学派,没有一个显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西欧社会制度的转型B.推动了文艺复兴向西欧的扩展C.诱发了英国工业革命的兴起D.揭开了世界整体化进程的序幕①农副产品日趋商品化②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③近代民族工业兴起④对外贸易出现顺差A.①②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6.西方人讲上帝,中国古人讲“理”学,两者最大的共同点是A.相信人之外神的力量B.用以约束人类欲望的无限膨胀C.都有宗教信仰D.今天都被人们所抛弃17.下图分别为中国和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图,出现这种变化的共同因素是6A.战争的影响B.经济政策的影响C.“左”倾思想的影响D.走农业集体化道路的影响18.“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亡,但作为一场更广阔的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这里的“成功之处”是指维新变法A.阻止了民族危机的继续加深B.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C.改革了封建君主专制体制D.动摇了儒家思恕的正统地位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说:“(苏联的)五年计划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尤其是因为同一时期p可方经济的崩溃。……因此,原先的怀疑态度转变为真正的兴趣,有时转变为模仿。”这里的“模仿”主要是指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B.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推行C.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澎D.中国的计划经济体制改革20.明朝有学者言:“惟夫闽之有是,出于群心之自然……匹夫匹妇之所是,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非;匹夫妇之所非,主与臣不得矫之以为是。”以上言论A.受西方启蒙思想的影响B.否定了君主制度C.主张建立法治社会D.强涮对民意的尊重21.中国古代文学主流表达形式经历了赋一一诗——词——曲——小说的变化趋势。这种变化趋势反映了①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②科举考试内容的变化③城市经济的繁荣④通俗文学的蓬勃发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2.《一杯苦酒——俄罗斯的布尔什维主义和改革运动》中说:“20世纪30年代以来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如的地步”。材料全面揭示了“斯大林模式”A.有利于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B.采取了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C.有利于苏联工业化的迅速展开D.致力于工业化的同时忽视改善民生23.“它对传统礼教的批判清扫了旧文化的地基。批判“儒学价值系统”,为人们接受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新思想做了重要准备。”材料反映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24.欧共体宣称要“建设欧洲人的欧洲”,对外“用一个声音讲话”。这表明该组织A.准备统一欧洲的语言B.谋求欧洲的安全、独立和发展C.严重损害了各成员国的主权D.各成员国团结一致,亲密无间25.《全球化:起源、发展和影响》一书指出,“当发展中国家的移民涌入纽约那样的全球化城市”,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的人“冉也没有办法互相忽略了…人们可能开始对自己的政治和社会上的效忠对象产生迷惑”。材料的意思是A.全球化加剧了移民间的矛盾B.政治制度不同是阻碍移民的关键因素6C.全球化会改变人们的意识形态和观念D.发展中国家在全球化过程中日益落后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计50分)26.(l1分)社会生活的变迁是历史发展的一面镜子。阅读下列材料,问答问题。材料一:长安城实行严格的“坊…市”隔离制度。政府规定,“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而散。”市内除了唐人外,还有许多高鼻深目的波斯人,大食人,以及日本人,高丽人,还有黑人。回鹘衣装、胡旋舞、高丽乐等深受唐人喜爱,广为流待。——《唐前期长安城的商业》材料二:《东京梦华录》记载,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小勾栏50余座。其中大的可容数千人。在京瓦肆伎艺就有小唱、傀儡、般杂剧、小说等人们喜闻乐见的丰富内容。材料三:闽省土窄人稠,五谷稀少,故边海之民皆以船为家,以海为田,以贩番为命。……自一旦禁之,则利源阻塞,生计萧条;情困计穷,势必啸聚。——《明神宗实录》(1)根据材料一,归纳唐朝前期长安城的城市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5分)(2)概括材料二反映的文化现象,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3分)(3)指出材料三中造成“边海之民”生活变化的政策,并分析该政策对中国后世产生的影响。(3分)27.(12分)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是一种理论化的社会意识形态,对我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随着历史的演进而发生变化,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由于中国文明具有注重现世的性质,所以中国杰出的思想家都倾向于首先当注重实际的政治家,对争取各国统治者接受他们的观点很感兴趣。……这种情形驱使孔予周游于诸朝廷之间,希望寻得一位统治者,能采纳他关于理解政治的见解。……但他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佛道的流行对中国传统的儒家学说构成了威胁,儒家奋起反击。……到了宋代,儒家思想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佛道的影响也就随之减弱。——马克矗《世界文明史》材料三: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乎!……其既得之也,敲剥天下之骨髓,离散天下之子女,以奉我一人之淫乐,视为当然,日此我产业之花息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孔子对(当时)实际政治的影响实在微不足道的……但是,它们最终还是流行开来”这句话的含义?(4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宋代儒学代表人物是如何“奋起反击”推动儒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的?并分析所带来的影响。(5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家思想在明清时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体现了当时怎样的时代特征?(3分)28.(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身心,西学应世事,不必尽索之于经文,而必无悖于经义。如其心圣人之心,行圣人之行,以孝悌忠信为德,以尊主庇民为证,虽朝运汽轮,多弛铁路,无害为对人之徒也。——张之洞《劝学篇》6材料二:体用者,即一物而言之也。有牛之体则有负重之用,有马之体则有致远之用,未闻以牛为体以马为用者也。中西学之异也,如其种人之面固然,不可强谓似也。故中学有中学之体用,西学有西学之体用。分之则两立,合之则两亡。——严复《与外交报主人论教育书》材料三:所谓立党政体,所谓国民政治,果能实现与否,纯然以多数国民能否对于政治,自觉其居于主人的主动的地位为唯一根本之条件倘立究政治之主动地位属于政府而不属于人民,不独宪法乃一纸空文,无永久后行之保障,且宪法上之自由权利,人民将视为不足轻重之物,而不以生命拥护之;则立宪政治之精神已完全丧失矣。是以立宪政治而不出于多数国民之自觉,多数国民之主动,惟日仰望善良政府,贤人政治,其卑屈陋劣,与奴隶之希冀主恩,小民之希冀圣君贤相施行仁政,无以异也。——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1)材料一中的“西学”指什么?该派别是如何实践其思想主张的?(3分)(2)材料二反映的足哪一派别的思想?结合材料二与此派别的主张,分析材料一派别认识的不足在哪里?并分析材料二反映的派别认识发生变化的原因。(6分)(3)材料三中作者认为实现国家富强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作者开展了怎样的实践活动?(2分)(4)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结合所学知归纳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过程呈现出怎样的趋势?(3分)29.(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赫鲁晓夫在1957年提出三四年内苏联的人均肉类、牛奶、黄油产量赶上美国的目标,为此不顾苏联的气候条件,要求各地都来扩种玉米以增加饲料。结果很多地方因气候条件恶劣造成玉米歉收,其他粮食作物也由于播种面积减少而减产。1963年苏联粮食产量比1962年减少3270万吨。1964年苏联被迫增加了粮食的进口。 ——《苏联史》材料二:12月2日刘少奇在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八次全国代表会议上代表党中央正式宣布:“在十五年后,苏联的工农业在主要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美圈,我们应当争取在同一时期,在钢铁和其他重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于是,中国人民往随着“超英赶美”的响亮口号,走进了令人振奋的1958年。材料三:邓小平在《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一文中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个什么样子,苏联画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个新经济政策,但是后半走的模式僵化了。”1987年2月,他要求“十三大报告要在理论上阐述什么是社会主义,讲清楚我们的改革是不是社会主义”。(1)根据材料一,指出赫鲁晓夫改革的侧重点及其改革的主要失误。(3分)(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试从背景、内容、影响等方面比较当时中、苏经济发展中的的相同点。(6分)(3)材料三中,邓小平为什么说“列宁的思路比较好”?邓小平为中国设计了怎样的一条道路。(4分)66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8-24 17:33:18 页数:6
价格:¥3 大小:278.82 KB
文章作者:U-336598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