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山东省淄博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1

2/21

剩余19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1-2022学年第二学期2020级期中模块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在中国,虽然乡愁有独特的意义,但它并不是中华民族或者中华文明独有的现象。可以说,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个体,只要有历史、有记忆,都有乡愁。比如我们读古布腊文学,读到《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其中的奥德修斯返乡,其实就是回归他的故乡或者说解决他的乡愁问题。这也铸成了西方文学艺术从古希腊延续数千年的主题,即返乡主题。可见,乡愁是一种跨文化现象,甚至是人类文明的普遍现象,并不为传统中国所独有。但是,也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明赋予乡愁这种情感经验的独特性。就中国上古文明的连续性来讲,起码自距今6000年左右的仰韶文化开始,已经有了一个明晰的开端,这一开端就是农耕。这种文明建构的基本关系是人和土地的关系。在这样一种关系里,土地是人赖以生存的最重要财富,它是不可移动的。与此比较,游牧或商业民族的财富,马驼牛羊或金银细软,要么是可移动的,要么是便携式的,均不会对人的居处形成恒久的制约。人们常说商人没有故乡,游牧民族的故乡观念也相对薄弱,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生存没有受到来自土地的巨大约束。相反,农耕民族是受土地约束的。过去,社会学家费孝通说传统中国是乡土中国,就是看到了农耕生产方式以及由此孕育的乡土观念,对中国人形成了强大而持久的约束。也就是说,中国式乡愁是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坚固和不可动摇,赋予了乡愁同样坚固和不可动摇的性质。但是,当人体验乡愁的时候,显然是把自己置身于故乡之外的,是把故乡作为一个反观、反思或者是眺望的对象。这意味着,在中国,虽然传统农耕生活将人固着于土地,但一个悖论仍然存在,即人只有离开故乡才能构成思乡的前提。据此,当我们观察中国历史的时候,就会发现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很多文人骚客喜欢写关于乡愁的诗篇,几乎所有的田园诗都是关乎乡愁的,但是,诗人笔下的故乡和田园,和他们实际生活的乡村并不一样,它掺入了太多美化和理想的成分。所以,我认为,无非因为乡村只代表了他的童年记忆,是他置身都市喧嚣时对故乡的一种情感回望。由此展示的只是一个想象的乡村,而不是乡村的实存。\n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生活在乡村之中仍然能够写出田园诗的诗人。比如陶渊明,他既是一位田园诗意的表达者,同时又是乡居生活的实践者,但是事实上,他的生活过得并不美好,他根本无法靠农业劳动养活自己和他的家庭,更难以借此过上体面的生活。陶渊明曾经写过一首《乞食》诗,谈到自己去邻居家要饭的情景,即“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由此,我们必须理解乡愁问题有典型的理想性质。或者用美学的词语来讲,即便我们对童年时代有丰富的记忆,这个记忆也不是对往昔生活的真实复现,而是一种审美记忆或者诗性记忆,它夸饰了原乡本不具有的美丽。对中国传统文人来讲,虽然他们很容易让自己沉浸于乡愁之中,但也并没有妨碍对当下现实的理性思考。也就是说,他们可能从陶渊明那里吸取了教训,虽然不断追忆田园之美,事实上却并不愿意真正生活于乡村之中。当然,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一种既满足都市化欲望又抚慰乡愁的变通方法仍然是存在的,这就是在实际生活的都市之内营造乡居,即园林。园林对于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的意义,往往就在于完成了乡居理想向都市的置换或挪移。也就是说,他们情感上回望乡村,理性上又拒绝回归乡村,变通的方法就是将作为回望对象的乡村直接搬到城里。就此而言,园林不能不说是中国传统文人解决理想与现实矛盾的一个伟大发明。它把存在于记忆或空间远方的乡愁,借助园林置入当下生活,使乡愁对象如在目前。在此,所谓的乡愁,最终就以园林这种物化的形式被表现成了传统文化中的“城中村”。据此我们也不难理解,中国园林营造,之所以在隋唐以后进入文人园林主导的时代,原因之一则是对乡村的回望主导了士人的情感世界。(摘编自刘成纪《中国文化艺术中的乡愁》)材料二:从文学地理学的角度谈乡愁,就是从文学地理空间来谈乡愁。所谓乡愁,就是流动或迁徙在异地的人们对于家乡的一种回忆式的情绪体验,包括对亲情、友谊、爱情的回忆,对家乡的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的回忆,对个人成长经历的回忆等。乡愁是时间的一种积淀,它需要具体的空间来承载,乡愁随着游子所处时空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内容。因此,乡愁两个突出的特点是:时间感和空间感。例如余光中的《乡愁》写了四个时间段的乡愁:“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每个时间段都有两个不同的空间,一共是八个空间。时间意识与空间意识互相生发,时间概念与空间概念互为依存。没有时间,空间就是虚泛的。反之亦然。乡愁形成的原因很多。或是独在异乡。如唐人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描述的是一个人背井离乡,独处一个异质空间的情景,因此就特别思念家乡的亲人,佳节尤甚。或是归期难定。如唐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所描述的比王维那一首还要凄凉:不仅背井离乡,而且归期难定。或是家乡变了。如汉乐府《十五从军征》,这首诗所描述的情景是:从军六十五载,好不容易回到故乡,但故乡已经面目全非了,亲人都不在了,自己仍然没有归宿感。可见乡愁形成的原因,一是由于空间阻隔,人们难以由异地回到家乡;二是由于时间流逝,人们即使回到家乡,也无法由现实的空间回到记忆中的空间。第一个原因是空间阻隔,第二个原因是空间异质。\n国外也有学者讲到乡愁形成的原因。例如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就在《自然地理学》中讲道:“据说山区的空气是乡愁,特别是瑞士人乡愁的原因,因为瑞士人如果来到别的国家,特别是在听到其民族歌曲时,就变得郁郁寡欢,甚至当人们不允许他们返回故乡时因此而死。”康德的话表明,乡愁是人类的一种具有普遍性的情绪体验。乡愁形成的原因虽然很多,但是概括地讲,都是由于时间作用下的空间阻隔与空间异质。(摘编自曾大兴《文学地理学视野中的乡愁》)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土地的不可移动性,使中国人的乡土观念根深蒂固。B.乡愁有典型的理想性质,中国传统文人田园诗之美,是对并不美丽的原乡的审美表达。C.乡愁主题的诗主要集中在田园诗中,陶渊明是少见的身在乡村而能写出田园诗的人。D.乡愁具有追忆和回望的性质,诗人展示的是异乡人对故乡的想象,而不是乡村的实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乡愁是人类文明的普遍现象,任何一个民族,只要有历史、有记忆,都会有乡愁。B.农耕民族与游牧或商业民族故乡观念的有无浓淡决定了土地对他们生存的约束。C.乡愁的产生以人离开故乡为前提,这与费孝通先生所说的乡土中国理论并不矛盾。D.两则材料虽分别从文化艺术和文学地理学不同角度探讨乡愁,但都谈到了乡愁产生的原因。3.关于“城中村”的价值,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城中村”是既能满足中国传统文人的都市化欲望,又能抚慰其乡愁的变通方法。B.“城中村”指园林,是中国传统文人沟通理想和现实的桥梁,是乡愁的物化形式。C.对乡村的回望主导了中国传统文人的情感世界,使他们在实际生活的都市营造园林。D.中国传统文人将体现审美记忆的乡愁借“城中村”置入当下,使乡愁对象如在眼前。4.材料一使用了哪些论证手法?请简要说明。5.请以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为例,结合材料二,谈谈诗中乡愁产生的原因。【答案】1.D2.B3.C4.①举例论证。列举《荷马史诗》中奥德修斯返乡的例子来证明乡愁并不是中华民族或者中华文明独有的现象;列举陶渊明的例子来证明乡愁问题有典型的理想性质。②对比论证。将农耕民族和游牧或商业民族做对比,来证明“中国传统文明赋予乡愁这种情感经验的独特性”。(①举一例即可)5.①由于时间作用下的空间阻隔。②诗人构建两个地理空间:一个是“瓜洲”,一个是“京口”,也就是他的家乡,体现了空间阻隔;“春风又绿江南岸”体现离开故乡时间太“久”,所以才更深切地感受到乡愁。【解析】\n【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A.“乡愁是传统农耕文明的产物”以偏概全,原文为“中国式乡愁是农耕文明的产物”。B.“是对并不美丽的原乡”错误,选项曲解文意,文中说的是“它夸饰了原乡本不具有的美丽”,并非“原乡不美丽”。C.“乡愁主题的诗主要集中在田园诗中”错误,选项曲解文意,原文为“很多文人骚客喜欢写关于乡愁的诗篇,几乎所有的田园诗都是关乎乡愁的”,并非“乡愁主题的诗主要集中在田园诗中”。故选D。【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材料内容的能力。B.“……决定了土地对他们生存的约束”错误,因果倒置。原文说的是“人们常说商人没有故乡,游牧民族的故乡观念也相对薄弱,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生存没有受到来自土地的巨大约束”,前是果,后是因。故选B。【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材料一最后一段提到“城中村”的价值,如“既满足都市化欲望又抚慰乡愁的变通方法仍然是存在的,这就是在实际生活的都市之内营造乡居”“完成了乡居理想向都市的置换或挪移”“把存在于记忆或空间远方的乡愁,借助园林置入当下生活,使乡愁对象如在目前”。C.是营造“城中村”原因,不属于“城中村”的价值。故选C。【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方法的能力。论证方法包括举例论证、对比论证、引用论证、比喻论证、类比论证等。材料一使用举例论证。如第一段“比如我们读古布腊文学,读到《荷马史诗》中的《奥德赛》,其中的奥德修斯返乡,其实就是回归他的故乡或者说解决他的乡愁问题”是列举《荷马史诗》里奥德修斯返乡的例子,结合“每一个民族、每一个个体,只要有历史、有记忆,都有乡愁”“可见,乡愁是一种跨文化现象,甚至是人类文明的普遍现象,并不为传统中国所独有”可知,此处列举这一事例证明乡愁并不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n如第四段“当然,在中国历史上,也有生活在乡村之中仍然能够写出田园诗的诗人。比如陶渊明,他既是一位田园诗意的表达者,同时又是乡居生活的实践者,但是事实上,他的生活过得并不美好,他根本无法靠农业劳动养活自己和他的家庭,更难以借此过上体面的生活。陶渊明曾经写过一首《乞食》诗……”,这是列举陶渊明的例子,结合“由此,我们必须理解乡愁问题有典型的理想性质”可知,此处列举陶渊明的例子是证明乡愁问题有典型理想性质。材料一还使用对比论证。如第二段“就中国上古文明的连续性来讲……这种文明建构的基本关系是人和土地的关系。……与此比较,游牧或商业民族的财富……人们常说商人没有故乡,游牧民族的故乡观念也相对薄弱,原因就在于他们的生存没有受到来自土地的巨大约束。相反,农耕民族是受土地约束的”,这里将农耕民族和游牧、商业民族进行比较,结合“但是,也必须认识到,中国传统文明赋予乡愁这种情感经验的独特性”可知,这里对比的目的是证明“中国传统文明赋予乡愁这种情感经验的独特性”。【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首先到材料二中找到乡愁形成的原因,如“可见乡愁形成的原因,一是由于空间阻隔,人们难以由异地回到家乡;二是由于时间流逝,人们即使回到家乡,也无法由现实的空间回到记忆中的空间。第一个原因是空间阻隔,第二个原因是空间异质”,这说明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时间”,一是“空间”。然后分析诗句。“京口瓜洲一水间”意思是站在瓜洲渡口,放眼南望,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京口”和“瓜州”是两个地方,两个地方之间隔着“一水”,这体现了空间的阻隔;“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意思是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又”表明离开故乡的时间是一年又一年,可见时间之久,而“何时”则说明归乡无期。(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穗儿红胡金洲石湾,版图像把茶壶,偏巧,也产壶。虽人口不过千,烧制泥壶的竟有三十多家,其中最有名的数屈旺家。屈家制壶的泥窑,不入名流,但生产的泥壶人人叫绝。绝的东西有两样。一是泥料。质地不咋的,腻而不滑;黏而不润。颜色却独特,红中显紫,紫中点黑。烧成的壶,壶腹上都有一丢丢儿被紫黑两色围绕的红点儿,比大米穗儿小,比小米穗儿大,恰似开镰季节风中摇摆的高粱穗儿,当地依样儿称之为“穗儿红”\n。二是壶的款式。壶中套壶,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可各自分开,亦可集中在一起。多的据说套了九把壶。壶中最小的一把能左右旋转。小壶盛上水,壶嘴插入外壶,茶水从最外层大壶嘴里流出,滴水不漏。传说中的“九把壶”就在屈旺家。屈家祖上避难从浙江龙泉迁来,开山鼻祖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被黜回家,承袭父业,把文化和情感都融进壶里头了。一日,镇上来了副生面孔。上唇一溜八字胡,戴一副黑色框边眼镜,镜片后一对小眼,黑白各半,左顾右盼,冒出一股贱气。这人一口东北口音,不时冒出一两个叠音字,引起屈旺警觉。上个月,山里派人来,说武汉三镇沦陷,日本鬼子要进军鄂西北,打通进川的通道。恩施是中国军队某战区司令部所在地。屈旺揪着鼻头思忖,此人若是日本探子,必会打听进山的路线,不妨陪这小子玩玩。来人说,我是东北哈尔滨商人,手上有一批玉米种子从武汉托运到谷城,联系了一个朋友帮助脱手。时间急,不容逗留,想找条近道去保康,不知屈老板愿指道否?屈旺不假思索道,近道有的是!你走水路还是走山道?来人说,两条路都想走。赶紧又说,主要是保险起见,用中国……我们中国人的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屈旺吩咐手下看好店铺,亲自带领来人分别走了一段山道和水路。走近大山,来人主动止步,兴奋地说,谢谢!你真是个大大的讲义气的朋友!过了几日,那人来到屈旺的店铺,跨进门槛就喊,老兄!你经不起夸啊!屈旺问,啥事?那人说,我按照你指的两条路线走了两天,结果都回到了出发地!屈旺故作惊讶,你看见一座像猴头一样的山头没有?那人摇摇头。屈旺说,哎呀!怪我没仔细交代,水路山道都要经过猴头山!错过猴头山就进不了保康和恩施的!我们这儿有一句老话:低头不见抬头见,过了猴头保康现。那人脸上先显出疑惑,听见屈旺一番“老话”,满脸堆笑,说,今天我来不是说这个的,是同你说壶来的!屈旺说,哦,好啊!那人说,老兄!我们家原来也是制壶的。我爷爷那一辈就听说中国……我们中国产套壶,就是不知道具体在什么地方,后来战争爆发了,这事给耽搁下来。正巧现在我来完成爷爷的使命,知道套壶原来就产在你们这里!一说到套壶,屈旺来劲了。那是!不是吹,能产套壶的全中国仅咱这一地!说着,转身进屋,兴冲冲地抱出一套套壶搁在桌子上。那人把套壶小心翼翼地一把把取出,先看壶嘴,后看壶盖,最后看壶把。眼睛一亮,钉子一样盯着第九把壶不离不弃。壶腹上写满文字,有跋有诗。小篆字体,字如蛹蚁。跋文:吾平生四十余年穷工于泥如育儿育女知其艰辛得其愉悦产无数仅此九子可教也后辈应视其为同胞不可弃也。诗四句:波碧浮茗影,品酌袅生烟。忽看归鸟急,闻香立窗前。那人看后,不语。\n送走那人,屈旺速速将九套壶细心收起,严严藏好,将自己仿制的一套九套壶抱出,放到原处。“忽然一日,屈旺隐隐约约听见枪声从深山里传来。隔了半天时辰,一群日本兵死的死伤的伤出现在小镇上。中间一人骑着高头大马,抽羊角风似的,嘴里唾沫四溅,大喊大叫。经过屈旺店铺,看了几眼,嚷嚷着走了。屈旺从挑窗看到,马上之人好是面熟:想想,正是两次来店看九套壶那人。马上之人叫石川,日本兵驻南漳谷城先遣队大佐。原来,石川率日本鬼子进入猴头山遭到游击队伏击,损失惨重。自这次失败后,日本鬼子再也没有胆量进保康。不日,石川派翻译官到屈旺家,转告由屈旺亲自带路领他们再进保康,另外收购九套壶,屈旺亦可二选一。屈旺心里明白,凭他们步行进山,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他们来索取他的九套壶是真。翻译官悉心把玩屈旺货架上的三套壶五套壶和七套壶,垂涎欲滴,说给先遣队每人一套。屈旺佯装不乐意,连连谢绝。翻译官奸笑,说,你是我们石川大佐的朋友,大大的良民,这点面子不给?屈旺和伙计连夜包装。第二天清早,一百三十七套套壶装上日本人的卡车,九套壶由翻译官抱着,轰轰烈烈离去。屈旺带着伙计连夜离开石湾,顺南河而下的第二天黄昏,日本鬼子的兵营响起一阵接一阵的爆炸声。屈旺站在船头,伙计站船尾,看见远处火光冲天,一个个像过家家占尽了便宜的孩子,得瑟地哈哈大笑。抗战胜利那年,屈旺回到石湾,从猪厩石槽下面抱出九套壶,恭恭放敬放到神龛上,拜了两拜,雄赳赳一声高喊:爹!列祖列宗!你们的十个子孙回来了!(选文有删改)材料二: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都具有热情豪爽,行侠仗义的性格,还多少带点江湖好汉的风格。他们经常深入敌穴,以便衣短枪去完成战斗任务。经常和敌人短兵相接,出奇制胜。因此,他们所创造的战斗事迹都带有传奇的色彩。他们在铁路上的战斗,曲折生动,都可以当故事来讲。如“血染洋行”“飞车搞机枪”“柔车上的战斗”“搞布车”“打冈村”以及“摄山湖化装突围”等。(刘知侠《铁道游击队》,人民文学出版社)6.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九套壶壶腹上镌刻的跋文与诗句,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辛、追求卓绝的民族精神和高雅的审美追求。B.以“穗儿红”为小说篇名,体现了作者既以泥壶为情节纽带讲述传奇故事,又将其作为文化观照载体的巧妙构思。C.\n屈旺凭借机敏与警觉,识破了石川的身份,挫败了日本兵进军四川的阴谋,使日本侵略者死的死伤的伤。D.小说讲述了颇有传奇色彩的故事,作者以谈笑从容的态度描摹风云变幻的场景,揭示了军民团结、同仇御敌的宏大主题。7.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地点、地域特产,引出屈旺并介绍其身份、技能,为下文进一步展开故事情节蓄势。B.小说情节曲折跌宕,围绕屈旺智斗日酋、保护“穗儿红”九套壶展开,线索明晰单一,写得详细完整。C.小说采用多种手法塑造了屈旺鲜明的形象,制壶技艺高超,有勇有谋,有家国情怀且始终蕴含着感人的力量。D.小说语言平白如话,通俗生动,作者如同坐在读者面前,将这一“智斗”故事娓娓道来,亲切动人。8.材料一是如何叙述故事的?请结合文本分析。9.请结合材料二的观点,试分析材料一是如何体现传奇色彩的。【答案】6.A7.B8.(1)小说采用第三人称全知视角叙述故事,有利于自由灵活地展开情节,描述人物如屈旺及日酋的形象和心理。(2)设置多处悬念,使小说一波三折,情节起伏,引人入胜。如屈旺想“不妨陪这小子玩玩”,“那人看后不语”等。(文中也有伏笔、铺垫等)(3)采用双线结构叙述,有两条叙事线索,屈旺智斗日酋、保护“穗儿红”九套壶是主线,写得详细、完整;游击队抗击日军是副线,则采用了只写结果、“省略”过程的艺术处理。(4)以“穗儿红”九套壶为线索纽带串联起整个智斗日酋、保家卫国的故事,思路清晰,结构严谨。9.(1)家族传奇:屈家祖上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家中珍藏着一套祖传宝贝,全国独一份的“像俄罗斯套娃一样”制作精美、功能奇绝的泥茶套壶九套壶。(2)人物传奇:屈旺生于制陶世家,练就了一手烧制“穗儿红”泥壶的绝技,远近闻名。为人机警聪明,正义爱国,不辱使命。(3)情节传奇:情节曲折跌宕,传奇色彩浓厚。从戏耍石川到智斗石川,最终保全了祖上留下的九套壶。(4)小说还写了游击队抗击日军的事迹,使日军损失惨重,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传奇色彩。【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概括小说内容主旨的能力。\nA.“不畏艰辛、追求卓绝的民族精神”有误,结合壶上跋文“吾平生四十余年穷工于泥如育儿育女知其艰辛得其愉悦产无数仅此九子可教也后辈应视其为同胞不可弃也”可知,表现的是“中国人民的家国情怀”。故选A。【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内容及艺术特色的能力。B.“线索明晰单一”错误,小说有两条叙事线索,屈旺为主线,游击队为副线。故选B。【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作答时首先要明确鉴赏方向:在叙述上的特色。首先从叙述人称上分析,小说采用第三人称,不受时间和空间的束缚,从更多方面自由灵活地展开情节,在讲述故事的同时能够全方位的展示人物形象。第二,情节方面,小说多处设置悬念、伏笔等,如“这人一口东北口音,不时冒出一两个叠音字,引起屈旺警觉”“此人若是日本探子,必会打听进山的路线,不妨陪这小子玩玩”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屈旺故作惊讶,你看见一座像猴头一样的山头没有?那人择摇头。屈旺说,哎呀!怪我没仔细交代,水路山道都要经过猴头山!错过猴头山就进不了保康和恩施的”为后文“原来,石川率日本兵进入猴头山遭到游击队伏击,损失惨重”做铺垫;“那人看后,不语”为后文“由屈旺亲自带路领他们再进保康,另外收购九套壶。屈旺亦可二选一。屈旺心里明白,凭他们步行进山,给他们一百个胆子也不敢。他们来索取他的九套壶是真”做铺垫;日本人所要茶壶为屈旺和伙计们以“茶壶”为武器炸日本的兵营做铺垫等等。小说情节起伏又在情理之中。第三,小说采用双线结构,屈旺智斗日酋、保护“穗儿红”九套壶是主线,串联起整个智斗日酋、保家卫国的故事,思路清晰,结构严谨;游击队抗击日军是副线,则采用了只写结果、“省略”过程的手法。双线交织使情节集中、紧凑又跌宕起伏,同时更好的表现了屈旺的家国情怀。第四,小说的结构上,“传说中的‘九把壶’就在屈旺家”先介绍九套壶,“那人把套壶小心翼翼地一把把取出,先看壶嘴,后看壶盖,最后看壶把。眼睛一亮,钉子一样盯着第九把壶不离不弃”写日本人看上九套壶,“翻译官悉心把玩屈旺货架上的三套壶五套壶和七套壶,垂涎欲滴,说给先遣队每人一套”再索取九套壶,“屈旺回到石湾,从猪厩石槽下面抱出九套壶,恭恭放敬放到神龛上”最后交代九套壶的去处。以“穗儿红”九套壶为线索纽带串联起整个智斗日酋、保家卫国的故事,思路清晰,结构严谨。【9题详解】\n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结合材料二中“铁道游击队的英雄人物,都具有热情豪爽,行侠仗义的性格,还多少带点江湖好汉的风格。他们经常深入敌穴,以便衣短枪去完成战斗任务。经常和敌人短兵相接,出奇制胜。因此,他们所创造的战斗事迹都带有传奇的色彩。他们在铁路上的战斗,曲折生动,都可以当故事来讲”可知“传奇色彩”是讲述人或团体的历史或传说。所讲述的人物,其行为不寻常,经常深入敌穴,以便衣短枪去完成战斗任务。经常和敌人短兵相接,出奇制胜。其性格:热情豪爽,行侠仗义的性格,还多少带点江湖好汉的风格。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比如:依据“传说中的‘九把壶’就在屈旺家。屈家祖上避难从浙江龙泉迁来,开山鼻祖乃进士出身,当过县丞,被黜回家,承袭父业,把文化和情感都融进壶里头了”“传说中的‘九把壶’就在屈旺家”等可概括为:家族传奇。依据“屈家制壶的泥客,不入名流,但生产的泥壶人人叫绝”“这人一口东北口音,不时冒出一两个叠音字,引起屈旺警觉”以及后文屈旺智斗日本兵的经历可概括为:人物传奇。小说讲述了屈旺从戏耍石川到智斗石川,最终保全了祖上留下的九套壶的故事,情节曲折跌宕。据此可总结为:情节传奇。依据“屈旺隐隐约约听见枪声从深山里传来。隔了半天时辰,一群日本兵死的死伤的伤出现在小镇上”“马上之人叫石川,日本兵驻南漳谷城先遣队大佐。原来,石川率日本兵进入猴头山遭到游击队伏击,损失惨重”等内容可概括为:游击队抗击日军的事迹,使日军损失惨重,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传奇色彩。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霍去病,大将军青姊少子也。去病以皇后姊子,幸,年十八为待中。善骑射,再从大将军。大将军受诏,予壮士,为骠姚校尉,与轻勇骑八百直弃大军数百里赴利,斩捕首虏过当,以千六百户封冠军侯。元狩二年春为骠骑将军,将万骑出陇西,有功,益封二千户。其夏,去病与合骑候敖俱出北地,异道。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俱出右北平:异道。广将四千骑先至,骞将万骑后。匈奴左贤王将数万骑围广,广与战二日,死者过半,所杀亦过当。骞至,匈奴引兵去。骞坐行留,当斩,赎为庶人。而去病出北地,遂深入,合骑侯失道,不相得。去病至祁连山,捕首虏甚多,益封五千四百户。合骑侯敖坐行留不与骠骑将军会,当斩,赎为庶人。诸宿将所将士马兵亦不如去病。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然而诸宿将常留落不遇。由此去病日以亲贵,比大将军。其后,单于怒浑邪王居西方数为汉所破,亡数万人,以骠骑之兵也,欲召诛浑邪王。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n上恐其以诈降而袭边,乃令去病将兵往迎之。去病既渡河,与浑邪众相望。浑邪王裨将见汉军而多欲不降者,颇遁去。骠骑乃驰入,得与浑邪王相见,斩其欲亡者八千人,遂独遣浑邪王乘传先诣行在所,尽将其众渡河。降者数万,号称十万。骠骑将军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上尝欲教之孙吴兵法,对曰:“顾方略何如耳?不至学古兵法。”上为治第,令视之,对曰:“匈奴不灭,无以家为也。”由此上益重爱之。然少而待中,贵,不省士。其从军,上为遣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馀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骠骑尚穿域蹴鞠也。事多此类。元狩六年薨。上悼之,发属国玄甲军,陈自长安至茂陵,为家象祁连山。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恒侯”。(节选自《汉书·卫青霍去病列传》,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B.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C.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D.浑邪王与休屠王等谋欲降/汉使人先要边/是时/大行李息将城河/上得浑邪王/使即驰传以闻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封,古时帝王把爵位(有时连土地)或称号赐给臣子。汉武帝封霍去病为“冠军侯”,取“功冠全军”之意。B.赎,赎刑。起源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尚书·舜典》说“金作赎刑”,墨、劓、刖、宫、大辟都可以用金抵免。C.薨,古代称诸侯或有爵位的大官死去,唐代以后称二品以上的官死也叫做“薨”。D.谥,谥号,根据生前事迹带有褒贬的评价性质。文中“景桓”是褒扬霍去病光明磊落、战功卓著。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霍去病少年得志,深得皇帝欢心。很早就立功封侯,甚至与舅舅卫青平起平坐,这与他是卫皇后姐姐之子有一定关系。B.霍去病英勇善战,敢于深入敌阵。在对匈奴作战中,张骞因行动迟缓,公孙敖由于迷路,都没有完成会师,受到惩罚。C.霍去病军功显赫,日益受宠显贵。当时众多老将并非才能不及,而是霍去病常选拔补充精壮士卒,部队从没遭遇绝境。\nD.霍去病寡言少语,有勇气有担当。汉武帝曾想教他学习古代兵法,他以应更关注实战谋略之由予以回绝,使武帝更加重视宠爱他。13.翻译下列语句。(1)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2)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14.《吕氏春秋》上说“尺之术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请根据文意指出霍去病“节目”“瑕瓋”。【答案】10.B11.D12.C13.(1)朝廷又特地下了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太子的侍从。(2)抬头纵观广阔的天空,低头观察繁多的万物,借以纵目观赏、开畅胸怀,尽情地享受视听的乐趣,实在是高兴啊。14.①霍去病年轻时就身居高位,地位尊贵不能体恤士卒。②生活骄奢,他率军出征时,他即使把剩余的精米肥肉统统丢弃,也不体恤忍饥挨饿的士兵。③塞外作战,士卒乏粮,他却自顾玩乐。【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浑邪王就和休屠王等人商量投降汉朝,派人先约汉方代表在边境上商谈。这时,大行令李息正准备在黄河岸边筑城,俘获浑邪王使者,立刻派人乘车报告皇帝。“降汉”指的是投降汉朝,“使人先要道边”的主语是“浑邪王与休屠王等”,因此“降汉”之间不能断开,排除A、D;“得浑邪主使”和“即驰传以闻”的主语都是“大行李息”,前文“使人先要道边”,可见是浑邪王与休屠王派出了使者与汉朝商谈,因此此处大行令俘获的是浑邪王的使者而不是浑邪王,所以“使”后应断开,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D.“‘景桓’是褒扬霍去病光明磊落、战功卓著”说法错误。根据原文的说法,“谥之并武与广地,曰景桓侯”。“武”是表彰霍去病克敌服远、英勇作战之功,“广地”是表彰霍去病扩充疆土之功。因此,“景桓”是褒扬霍去病扩充疆土、战功卓著,而不是“光明磊落”。故选D。\n【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C.“而是霍去病常选抜补充精壮士卒,部队从没遭遇绝境”说法错误。原文说的是“去病所将常选,然亦敢深入,常与壮骑先其大军,军亦有天幸,未尝困绝也”,可见霍去病虽然常常选拔骁勇善战的人来补充,自己也敢于深入敌区,常常与精壮士卒奔驰于大军前面,但这并不是“部队从没遭遇绝境”的唯一原因,勇气可嘉、身先士卒等也是原因。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特下”,特地下达;“拜”,任命、授予;“寻”,不久;“除”,任命、授予。(2)“宇宙之大”“品类之盛”,定语后置,广阔的天空,繁多的万物;“所以”,用来……的;“骋”,使……开畅、舒展;“信”,实在。【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人物进行评价探究的能力。“尺之木必有节目,寸之玉必有瑕瓋”的意思是:一尺高的树一定有树节,一寸大的玉就会有瑕疵。这里是喻指人无完人,再优秀的人,也会有缺点。可见,本题要求分析霍去病的缺点。文中说霍去病凭借“皇后姊子”的身份,“年十八为侍中”;获得战功后,“以二千五百户封冠军侯”“益封二千二百户”“益封五千四百户”,后来又“日以亲贵,比大将军”“上益重爱之”。可见霍去病年纪轻轻就身居高位,地位尊贵,深得帝王信任。但他“贵不省士”,不能理解部下的苦痛,不能体恤士卒。文章第四段对霍去病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评价,在谈到霍去病的缺点时,说他“其从军,上为造太官赍数十乘,既还,重车余弃粱肉,而士有饥者”,可见霍去病在率军出征时,武帝还要替他派遣太官赠送数十辆满载食物的膳车,而他回来时,即使把剩余的精米肥肉统统丢弃,也不将这些食物分给部下,不会体恤忍饥挨饿的士兵,生活骄奢。“其在塞外,卒乏粮,或不能自振,而去病尚穿域蹴鞠也”,可见霍去病在塞外作战时,明知士兵缺粮,甚至有的士兵都饿得不能爬起了,他却浑不在意,自顾自地开辟场地踢球,尽情玩乐。参考译文:\n霍去病,是大将军卫青姐姐的小儿子。因是卫皇后姐姐的儿子,受宠幸,十八岁就成为侍中。他善于骑马射箭,两次跟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大将军接受诏命,拨给他精壮的士卒,让他担任骠姚校尉。他带领八百轻骑勇士,远离卫青大军几百里去夺取战功,捕杀敌人极多,给他一千六百户,封他为冠军侯。元狩二年春天,霍去病担任骠骑将军,率领一万骑兵,从陇西出击匈奴,有军功。武帝加封霍去病二千二百户。这年夏天,霍去病与合骑侯公孙敖一齐从北地郡出兵,兵分两路。博望侯张骞、郎中令李广则一齐从右北平郡出兵,也兵分两路。李广率领四千骑兵先到,张骞率一万人马后到。匈奴左贤王带领数万骑兵围攻李广,李广与敌人激战两天,死亡的人数过半,所杀敌人也更多。直到张骞率部队到,匈奴才带兵退离。张骞因为部队行动淹留迟缓,罪判斩首,但赎罪为平民。霍去病深入北地,捕杀敌人很多,公孙敖却迷失了道路,没能和霍去病会合。霍去病到了祁连山,斩获的首级和俘虏很多,又加封五千四百户。公孙敖因没有与霍去病会师,罪判斩首,但赎罪为平民。众多老将所率领的兵马都不如霍去病。霍去病所率的士卒常常选拔骁勇善战的人来补充,但他自己也敢于深入敌区,常常与精壮士卒奔驰于大军前面,他的部队也有老天保佑,从没遭遇困难绝境。但众多老将却常常滞留在后,际遇不好而难取功名。从此霍去病日益因受武帝宠爱而显贵,地位和大将军卫青相等。这次战斗后,单于对浑邪王驻守在西面但多次被汉军所败十分愤怒,浑邪王损失了几万士卒,都是遭到骠骑将军的打击,他想把浑邪王召来杀掉。浑邪王就和休屠王等人商量投降汉朝,派人先约汉方代表在边境上商谈。这时,大行令李息正准备在黄河岸边筑城,俘获浑邪王使者,立刻派人乘车报告皇帝。武帝担心他们是用诈降的手段乘机偷袭边境,就命令霍去病率军前去迎接。霍去病的部队渡过黄河,与浑邪王的军队遥遥相望。浑邪王下属的裨王、副将看到汉军,很多人又不想投降,纷纷逃跑。霍去病立即飞马冲入匈奴军营,与浑邪王相见,杀死要逃的八千人,让浑邪王单独乘驿车先到皇帝巡行的住处,又率浑邪王的部众渡过黄河。投降的匈奴人有几万人,号称有十万人。霍去病为人沉默寡言,有勇气,敢作敢为。武帝曾想教他学习吴起孙武的兵法,他回答说:“打仗只看谋略有什么用?不必学习古代兵法。”武帝替他修建了一座宅第,让他去看看,他回答说:“匈奴不消灭,就没有心思考虑成家。”从此汉武帝更加重视和宠爱他。但是霍去病很小就在皇帝身边任侍中,贵宠惯了,不太关心士兵。他率领部队出征时,武帝还要替他派遣太官赠送数十辆满载食物的膳车。回来时,辎重车上丢弃了许多剩余的精米肥肉,但士兵中却有挨饿的。在塞外作战的时候,士卒缺乏粮食,有的人饿得不能爬起来,但霍去病却还开辟场地踢球。像这样的事情很多。元狩六年,霍去病去世了。武帝对此很悲伤,调发穿玄黑铠甲的士兵,从长安列队到茂陵,将他的坟建成祁连山的样子。为他定谥号,合并“武”与“广地”两层意思,定谥号为“景桓侯”。(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n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白居易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注]①元九、李二十:分指作者的朋友元稹、李绅,即诗中的“老元”“短李”。李绅身材矮小,时称“短李”。②长恨:指作者的长诗《长恨歌》。③秦吟:指作者的讽喻组诗《秦中吟》。正声:雅正的诗篇。④伏:服气。15.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长恨歌》和《秦中吟》都是白居易的得意之作,能够作为其诗歌创作的代表。B.元稹常常私下对白居易的诗歌进行模仿,这从侧面说明了白诗较高的创作水准。C.白居易在诗中称呼李绅为“短李”,也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D.在诗的最后两句中,白居易称自己新编出的诗集可以成为自我炫耀的资本。16.请从“戏赠”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答案】15.C16.①诗人戏谑友人,体现了和老友元稹、李绅之间的深厚友情。②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之情。③诗歌并非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C项,“隐含着不太认可李绅诗歌创作的意思”曲解诗意,颔联“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意思是“常常被元稹学去了我诗中的格律,李绅也不得不佩服我的歌行”,元稹写诗乃受到白居易的启发,李绅、白居易同作乐府,但白居易的新乐府诗,后来居上,令李绅自叹弗如,这里称元稹为“老元”,称李绅为“短李”,又故称“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由此也可见元、李、白三诗人之间的亲密无间的关系。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分析诗人的思想情感的能力。题干要求分析作者表达的情感态度,应当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因此可以逐句考虑诗歌的大意,进而考虑作者的情感,另外还要结合标题中的“戏赠”二字以及作者的生平经历考虑。\n一二句“一篇长恨有风情,十首秦吟近正声”首先举出自己全部诗作中最有名气、流传最广的代表作;三四句“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老元”“短李”“偷”“伏”都是朋友之间的戏辞;作者对自己不同风格诗作的评价,颔联用戏谑、幽默的语言,表达了对老友元稹、李绅不分彼此的深厚友情;五六句“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说世上富贵人人所羡,但我却命中无份,这里虽有对自己诗才的自许,但也蕴含着不平和辛酸;尾联“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诗人更以故做自傲的语气,夸饰自己新编诗集后的得意心情。此诗表面上是对自己文章的夸耀,是对友人的戏谑,而实质上充满了不平、辛酸和自嘲。(三)名句名篇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诗经·氓》中表现女子回忆年少时两情相悦的欢乐场面,表达两小无猜的意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白的《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写出了行人攀山途中道路的曲折艰难,而“______________”又用行人的动作烘托出了山的高峻危峭。(3)古诗词中有很多以“自”“空”营造意境氛围的,或写独守的孤寂,或写空寂苍凉的环境,或写英雄的失意等,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总角之宴②.言笑晏晏③.百步九折萦岩峦④.扪参历井仰胁息⑤.映阶碧草自春色⑥.隔叶黄鹂空好音【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宴、晏晏、萦、峦、扪、鹂。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有人喜欢牡丹,说她______。我却喜欢梅花,喜欢她“凌寒独自开”的自信。客居海南,常听朋友说海南也有梅花,觉得有些诧异。朋友说,东山岭脚下的溪边村,是海南著名的三角梅风景旅游区,我便专程去看。三角梅有鲜红色、橙黄色、紫红色、乳白色等不同颜色,三朵小花聚生于三片红苞中。徜徉在三角梅基地,我发现竟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成一株,艳丽异常,是专门嫁接出来的特色。小鸟叽叽喳喳在三角梅上欢快地跳来飞去,人就沉浸在一片______之中。在花团锦簇的三角梅花海中,还有一座书香四溢的书屋,经常有一些书法家、画家聚集于此,______,尽展才情。离基地不远处有一座溪边客厅。这是一座颇具古风的凉亭式建筑,走进亭内,可见桌椅摆件都是古物。墙上、吧台旁,挂着斗笠、簸箕等传统农家工具,______,充溢着乡韵,勾起游人的乡愁。\n一座花香四溢的美丽乡村,一处凉风习习的古亭式客厅,一派静谧朴拙的宜人氛围,让人清心、净心。三角梅的美,可谓秀美艳丽甚至婀娜动人,她只属于自己,也在我心中真真地美丽起来。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秀色可餐燕语莺声笔走龙蛇古色古香B.国色天香燕语莺声挥毫泼墨古色古香C.国色天香鸟语花香挥毫泼墨素旧拙朴D.秀色可餐鸟语花香笔走龙蛇素旧拙朴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我发现竟由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成一株,艳丽异常,是专门嫁接出来的特色。B.我发现竟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于一株,艳丽异常,专门嫁接出来的三角梅。C.我竟发现一株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集合而成,艳丽异常,是专门嫁接的。D.我竟发现一株有紫、红、橙、白、黄五种颜色,艳丽异常,专门嫁接出来的有特色的三角梅。2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请从“增文势”“广文义”两个角度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18.C19.D20.增文势:句子使用了排比修辞,运用了“一……的……”的句式,整齐而有节奏,增强了语言的气势,朗朗上口。广文义:由乡村至古亭客厅,再到宜人的心境,从具体景观到抽象的精神感受,句子逐层推进,文义渐广,更全面而有层次地表现出美丽乡村的怡人之景。【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秀色可餐:秀色,指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妇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丽。句子是形容牡丹花,应选用“国色天香”。鸟语花香:鸟儿叫,花儿飘香,多形容春天魅人的景象。燕语莺声:莺,黄鹂;燕子的话语,黄鹂的歌声;原形容大好春光,后多形容年轻女子说笑的声音。两个词都可以形容春天美丽的景象。前文句子描写鸟儿在三角梅丛中飞舞欢叫,有花有鸟,突出两者的和谐,应选用“鸟语花香”。挥毫泼墨:指作画或书写毛笔书法作品。挥毫指运笔,过去的毛笔都是由狼毫或羊毫所制,故挥毫为运笔;泼墨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笔走龙蛇:形容书法笔势矫健多姿。语境中有“书法家、画家”的表述,是这两类艺术家在此创作,故选用“挥毫泼墨”\n更加合适。素旧拙朴:朴实无华,简单、粗糙。古色古香: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色彩和情调。语境描绘亭子里的摆设,从“农家工具”“充满乡韵”的表述可知亭子的环境是朴素自然,故选用“素旧拙朴”更合适。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三:一为句式杂糅,“有……五种颜色集成”是“由……集成”和“有……五种颜色”两种句式的杂糅;二为语序不当,数量词“一株”应放在动词“有”后面;三为成分残缺,谓语“发现”缺乏宾语中心语,应在适当位置加上“三角梅”。B项的“有……于一株”表达不合逻辑。全部改对的只有D。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修辞手法及表达效果的能力。所谓“增文势”指增强语势,排比句式整齐,如文中“一座花香四溢的美丽乡村,一处凉风习习的古亭式客厅,一派静谧朴拙的宜人氛围”,读起来富有音韵节奏美,朗朗上口,增强了语势。而“广文义”多指能从多个角度详细介绍事物,句中从“乡村”,到“古亭式客厅”,再到“宜人氛围”,先写面“乡村”,再写点“客厅”;先具体事物“乡村”“客厅”,再描摹心灵感受“宜人氛围”,逐渐深入、文义渐广,从而既全面,又富有层次感地表现出乡村令人陶醉的美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国家卫健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从全球来看,新冠肺炎疫情仍处在大流行期,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疫情还在上升阶段,①。另一方面,近期国内本土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态势,内防扩散也是重要任务。面对这些压力,必须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梁万年指出,和德尔塔毒株相比,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率尤其是致重症率和致死率有所降低,②,使得感染人数基数很大,一个大的感染人数乘上致病率或致死率,()。同时,我国具备“动态清零”的基础、条件和能力。几年来的防控已经证明,“动态清零”\n是我国的有效做法,符合中国实际。2020年4月份以来,我国所形成的本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③。换言之,我国本土是“干净的”,这也为“动态清零”奠定了基础。当前面对疫情输入的压力和内部扩散的复杂、反复、严峻形势,我们应该坚持“动态清零”的总方针不动摇。2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一个绝对数很大的重症群体,甚至是死亡群体就会形成B.就会形成一个绝对数很大的重症群体,甚至是死亡群体C.就会形成一个绝对数很大的死亡群体,还包括重症群体D.一个绝对数很大的死亡群体,还包括重症群体就会形成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答案】21.B22.①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非常大;②但是传播力很强;③都和境外病例有关联【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根据前文可知,“一个大的感染人数乘上致病率或致死率”作句子的主语,据此排除AD。根据事物的发展规律,“死亡群体”是比“重症群体”要更严重的事实,所以这一递进句应将“重症群体”放在前面,“死亡群体”放在后面。据此排除C。故选B。【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空,从前文“周边一些国家和地区的疫情还在上升阶段”可知,这主要对我国的“外防”工作造成压力,所以据此可以推出①中可以填入“我国外防输入的压力非常大”。第二空,从前文“虽然奥密克戎变异株致病率尤其是致重症率和致死率有所降低”可知,②中所填句子在意思上应该和上文有一个转折,再从后文“使得感染人数基数很大”推断,②所填入句子应该是说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传播能力强,据此②中可以填入“但是传播力很强”。第三空,从后文“换言之,我国本土是‘干净的’”可以推测出,我国在2020年4月份以来,我国所形成的本土散发病例和局部聚集性疫情都是外国传播过来的,据此③中可以填入“都和境外病例有关联”。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n袁隆平说,我的工作让我常晒太阳、呼吸新鲜的空气,这使我有了个好身体……我梦见我种的水稻长得像高粱那么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我和我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要求:选择一个角度,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例文:平凡中的不平凡何为平凡?何为不凡?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用他的水稻养活了世界上几十亿人口,他是不凡的。可他又是平凡的。他是一个平凡的农人,他热爱着给他带来一副好身板的平凡工作,他怀着一个农人平凡质朴的愿望,希望水稻像高粱般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般大,他和他的朋友就坐在稻穗下乘凉。就是如此质朴而平凡甚至稍显稚拙的梦想,推动着万亩农田里、烈烈骄阳下质朴而平凡的他不断前进。终于他用布满皱纹的双手铸就了不凡的梦想。这就是一个历史性人物的不凡,又是一个普通农人的平凡。在世界万国邮政会议上,一个纪录片感动了所有的人。影片中那个平凡的乡村邮递员尼玛拉木,每天要背30多斤的邮包翻越4000米的高山,还要挂上溜索划过曾吞噬过邮递员生命的澜沧江。当人们问她:“邮件和生命,哪一个更重要?”她说:“当邮件背负在我身上的那一刻,他们就变成了我生命的一部分。”这又是一种怎样的力量,让她义无反顾地独自踏上寂寞而艰险的旅程?她用平凡而坚定的身影告诉我们,那是一种责任,而这责任的来源就是那沉重的邮包里的字字句句,那是平凡的她眼里从未平凡过的使命。这就是一个乡村邮递员,向我们诠释的平凡与不平凡。平凡就像沙漏,细细密密地流动堆积,那尽头便是美丽的不凡。而伟大的不凡也常常成就于一个平凡的小细节。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参选探月宇航员时,与他一同竞争的还有二十几位宇航员。在所有宇航员进舱试演时,只有他一人脱掉了鞋子只穿袜子进仓。这个平凡的举动,让设计师看到了他对别人心血的尊重。这样一个平凡的小细节,也让它成为人类进入月球的第一人,从而名垂青史。据此,我们不难看出,厚积薄发时,那厚实的准备与积累,也需要一个平凡的契机作为纽带,将量变促成质变,将平凡化为不凡。何为平凡?何为不凡?也许,平凡并不是世人眼里一个略带贬义的词汇,它只是不凡的前身,一个尚且稚嫩、还在茁壮成长的“不凡”抑或它只是一个披着平凡质朴外衣的“不凡”,在人群中,默默散发着光和热。就如同奥斯特洛夫斯基所说的:“人的一生可能燃烧,也可能腐朽,我愿意燃烧起来。”\n每个人生命中都有机会在平凡中孕育着不凡,也许它如李白“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豁达、陶渊明“守拙归田园”的怅然、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壮烈,但它们都是人生洪流中滤掉平凡沙石后不平凡的人生财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则材料作文题。材料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袁隆平说工作让他有了个好身体;另一个是,袁隆平畅想的禾下乘凉梦。通过提炼材料的主要内容,我们发现材料只是叙述了“一个人、两件事”:以省略号为分界点,一是“工作”让工作的人有个好身体,二是“工作”让工作的人有个梦想。可见,材料谈的是工作和个人的关系。从工作对个人影响的角度讲,虽然田间劳作是平凡普通的工作,但是在完成工作的同时,袁隆平能够常常晒太阳,时时呼吸新鲜的空气,从而让他有了个好身体,这是他在工作中最直观的受益。同时工作也为他提供了一个平台,让他得以跨越一个又一个高度,实现一个又一个目标,规划一个又一个梦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工作可以给人带来物质和精神的收获,可以成就一个人。从个人对工作的态度的角度讲,一份经常需要日晒雨淋、异常艰苦的“工作”,在乐观的袁隆平看来,那些艰难困苦对自己是一种锻炼;袁隆平之所以乐观,是因为心中有一份梦想。一份平凡普通的工作,一份充满艰辛和挑战的工作,只要我们以乐观的心态,用对待事业的做法,坚持不懈地去完成,积极主动地去规划,就一定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成为不平凡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成就一个人的其实是他自己。当然,这道作文的角度还是多元的。只要是从材料出发,只要能自圆其说,都能各得其所。文体是议论文,考生可采用层进式的结构谈“平凡”的表现,然后论证“平凡”和“不平凡”之间的关系,最后深入分析“不平凡”的意义。也可以运用并列式结构谈工作给一个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还可以运用对比式结构,谈工作和个人之间的互相成就。不需面面俱到,但观点要明确,脉络要清晰。立意:1.劳动是快乐的,工作是美好的。2.平凡中孕育不平凡(伟大)。3.从职业到事业,只在一念之间。4.为崇高的理想而奋斗,再苦再累也是一种幸福。5.人因梦想而伟大,因务实而精彩。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8-06 12:56:12 页数:21
价格:¥5 大小:49.48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