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甘肃省武威第八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Word版附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10

2/10

剩余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历史命题范围:必修一第四单元——必修二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古代中国经济形态的主要影响是导致()A.庄园经济的产生B.小农经济的产生和发展C.商品经济的活跃D.集体耕作方式的发展2.明朝后期资本主义的萌芽和西方显露资本主义的曙光,大致处于同一个历史时代。但不久后,两者从此进入两种不同的发展轨道。导致中国与西方出现两种不同的发展轨道的最主要原因是:()A.明清商品经济的发展B.传统农耕文明的衰弱C.人口压力过大D.自然经济的根深蒂固,阻碍社会结构的更新变革3.地理大发现带来的历史机遇使下列地区受益最大的是()A.大西洋沿岸    B.印度洋沿岸          C.非洲东海岸          D.太平洋沿岸4.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国家财富的重新分配和社会阶层的贫富分化,主要是因为()A. 金银存量的增加导致通货膨胀B. 丰富的原材料降低了制造业成本C. 西欧的商贸中心由地中海转到大西洋沿岸D. 人们的商业冒险意识和财富观念增强5.英国1786年每百支棉纱价格为38先令,1800年下降到9.5先令,1807年为6.75先令。导致棉纱价格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棉纺工具的革新B.自然经济的发展C.中国棉纱的涌入D.城镇化加快发展6.有学者认为,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的1936年是民国史上各项经济指标最好的一年。这一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辛亥革命推翻两千多年的专制统治B.帝国主义列强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C.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D.反对“二十一条”,抵制日货7.中国无产阶级的产生先于中国资产阶级,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早期资本输出 B.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倾销商品C.外国资本主义压迫和束缚中国资本阶级D.外国资本主义在中国掠夺原料8.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对近代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从经济上看()A.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B.导致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力量的发展和无产阶级队伍的壮大C.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D.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难以独立发展9.1992年,邓小平说:“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n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邓小平的这一讲话()A.奠定了改革开放的基础B.指明了五年规划的主要任务C.奠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D.指明了全面实现小康的攻坚任务10.新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政府为改变这种状况采取的措施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优先发展重工业D.制定过渡时期总路线11.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A.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组建大型企业集团C.增强企业活力,把企业搞活D.政企分开,自负盈亏12.商业广告是促销的重要手段。据史料记载: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起始于鸦片战争后,民国初年得到显著的发展,1953年后开始消失,1978年末又重新出现。材料中广告业消失的最主要原因是()A.经济困难,物资匮乏B.产品的平均分配C.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国家实行计划经济13.1956年全国高考的作文题目是《我生活在幸福的年代里》。这个“幸福的年代里”可能会经历或看到()A.人民高唱着“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好,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地位高……”B.到处张贴着“要坚决贯彻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标语C.广大工人热情投入到“大炼钢铁”运动中D.农民在各自的责任田内热火朝天地劳作14.1912年3月,民国政府内务部通饬各省劝禁缠足;1916年内务部又颁《内务部通咨各省劝禁妇女缠足文》;1928年,南京国民政府发布《禁止妇女缠足条例》。这从反面反映出()A.政府法规引导风尚变迁B.社会风气发生根本变迁C.民国政府首倡废止缠足D.传统风俗习惯根深蒂固15.2008年底,由国内15家主流媒体共同发起了改革开放流行语征集活动,最终选出全国十大流行语:下海、下岗再就业、农民工、黑猫白猫、上网、改革开放、北京奥运、炒股、中国特色、雄起。这些流行语()A.反映了部分公务员思想观念转变B.反映了经济体制改革的顺利发展C.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巨变D.表明中国互联网普及率高16.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这表明上海()A.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B.各地经济发展具有严重不平衡性C.交通工具受西方的影响比较深D.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n17.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重要性显而易见。为了能更好地实现教育的公平性,让各地的孩子能够选择想要学的课程,享受到全球最优秀的课程资源,我们可以选择的最佳现代技术手段是()A.电话B.无线广播C.卫星电视D.互联网18.19世纪70年代初,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到的“纸”是()A.传单B.信件C.报纸D.电报19.据统计,美国1924~1929年,分期付款销售额从20亿美元增加到35亿美元。那时,农民贷款购买土地、化肥和农用设施;城里人贷款购买汽车、收音机、洗衣机;投资者贷款购买股票。1926年约有70%的汽车是用分期付款的形式购买的。对上述经济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刺激了经济虚假“繁荣”B.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C.阻止了贫富差距扩大D.提高了社会实际消费能力20.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美地区专业技术人员、经理阶层、学校教师、办公室工作人员等“新中产阶级”日益增多,逐渐取代小企业主、小农场主等“老式中产阶级”而居主导地位。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发展B.“福利国家”的普遍建立C.科技进步与第三产业的发展D.“新经济”在美国的出现21.1929年-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假如你是当时纽约的一位市民,你最有可能的感受是()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22.在罗斯福新政中,既直接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A. 恢复银行信用 B. 调整农业经济    C. 规范企业行为D. 举办公共工程23.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件。“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24.有人评述说:“赫鲁晓夫把苏联改乱了,勃列日涅夫把苏联改死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戈尔巴乔夫把苏联改垮了”指的是()A.大规模的垦荒严重破坏自然环境B.激烈的军备竞赛加剧了经济负担C.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失调D.推行政治多元化导致国家解体25.一些史学家认为:“以‘一半是失败了,因而也就有另一半是成功’这种较长远的政治眼光\n看来,诸如赫鲁晓夫这样伟大的革新者们,只有在当他们的经历成为历史以后,才能得到我们充分的理解和尊敬。”上述观点表明赫鲁晓夫的改革()A.形成了一套全面一贯的改革思路B.在一定程度上冲破了原有观念的束缚C.抛弃了以计划经济为主导的模式D.在很大程度上增强了苏联的军事力量26.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形成了“斯大林模式”,下列对其评述不正确的是()A.它是苏联当时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B.它消除了苏联社会的专制与不公平现象C.它开辟了新型的工业化模式,是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创新D.它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并且存在着弊端27.我们把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主要是指苏俄()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B.生产力水平落后C.面临内部叛乱和外部干涉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28.苏联工业化资金的重要来源是农业,苏联采取的与工业化相配合的重大举措是()A.余粮收集制B.征收粮食税C.农业集体化D.农产品自由贸易29.“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确定与不安全。”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A.经济发展同时带来新问题B.发达国家资本新一轮扩张C.不利于各国经济深度合作D.违背了各国人民共同意愿30.推动欧共体成立的根本动因是()A.欧洲国家间的联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日益密切B.面对美苏争霸维护自身安全的需要C.在资本主义世界想与美、日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D.想摆脱美国的控制二、材料解析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的工业化是在农业生产力水平很低的状况下启动的,落后的传统农业对工业化造成极大制约,这种制约突出表现在农产品供给短缺的制约和农村市场需求不足的制约两种形式。因此随着中国工业化发展战略的全面推行,对农业发展的要求就变得十分强烈。——据孙代尧:《20世纪50年代中国急速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工业化背景分析》材料二我国粮食产量1959年3400亿斤,1961年2950亿斤9人均约440斤),1978年\n6000亿斤,1984年8000亿斤(人均约800斤)。(1)从新中国成立到“二五”计划期间,我国在农业生产方面开展了哪些运动?(3分)(2)指出材料二中反映的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的不同状况。简要说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我国粮食生产状况的原因。(4分)(3)1978年后中国的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有什么意义?(3分)32.(家训是祖先对家庭教育深入思考的智慧结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宝库中极具特色的部分,至今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中国家训传统源远流长。内容上既有一般的家训,更体现为贞节观念的强化、女子家训大量增加、商贾家训繁荣、重视个人风操和民族气节教育;作者既有帝王显宦、学究宿儒,也有普通百姓;形式上既有长篇鸿作,也有箴言、歌诀、训词、铭文、碑刻;方式上既有循循善诱的说理激励,也有家规族法的惩罚条文。——陈延斌《试论明清家训的发展及其教化实践》材料二 鸦片战争失败后,中国封建社会走上了日益衰落的穷途末路。除了洋务派为中国传统家训教化带来一股“新风”之外,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想家将西方的教育思想、家庭观念运用于对子弟家人的教育指导上,也给传统家训以局部的开新。然而,从总体上看,长达三千年之久的家训历史已由清前期的鼎盛逐渐呈现出衰落的趋势;而辛亥革命的爆发,则标志着中国传统家训已近尾声。——陈延斌《家训:中国人的家庭教科书》材料三 随着改革开放,社会生活走上正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地研究儒家思想和古代文化,我们深切感到:传统家庭教育中的家训,堪称古代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家训中充满了治理国家、安定社会、修养品德和成就事业的至理名言。——牛志平《“家训”与中国传统家庭教育》请回答:\n(1)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古代中国传统家训的主要特征。(3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传统家训变化的表现及其原因。(4分)(3)据材料三指出家训的现世价值。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指出传统家训地位变化的主要原因。(3分)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奠基于人的利己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彼此满足了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地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材料二:从30年代经济危机之后,凯恩斯学派在西方世界就大行其道,并且占据了统治地位。这一学派……给资本主义经济开的灵丹妙方是:当经济出现萧条时,通过扩大政府开支、减税和降低银行利率等办法来刺激需求,促进生产繁荣;当出现通货膨胀时,则以减少政府支出、增税和提高利率等措施来抑制通货膨胀的发展。这些办法在相当时期内,收到了一定效果。材料三:里根当选之后(1981年),雄心勃勃,表示要实行少政府(干预)、少开支、少征税、少福利的政策,对美国经济来一番“引人注目的改变”。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经济思想?(2分)(2)与上述思想相比,材料二所反映的思想主张有何不同?指出美国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最能体现这一变化的历史事件,(4分)\n(3)材料三指出里根政府进行了“引人注目的改变”,其表现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4分)34、十月革命后,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的成就,但也不乏遗憾。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920年9月列宁说,“要使每个农民家庭,连一普特余粮都不剩”,要把全部余粮交给工人国家。1921年3月列宁就农民交完税后再出售粮食一事说:“如果他们单个地换粮食,那有什么大不了的?……不应当加以阻挠。”——《列宁全集》材料二 苏联工、农业产品(部分)产量对比表:年份钢(万吨)煤炭(万吨)棉织物(亿平方米)谷物(万吨)1928425.1355118.21733019401831.716592.327.159564增幅(%)330.08367.2549.0930.48——《苏联基本数字手册》材料三 戈尔巴乔夫说:“当时不加快工业化进程是不行的。法西斯的威胁从1933年起就开始迅速增长。”“我国人民用他们在20—30年代建立起来的力量粉碎了法西斯。如果没有工业化,我们就会在法西斯面前处于手无寸铁的境地。”材料四 (1945年后)苏联工业的发展已出现停滞现象……其部分原因是,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另一同样重要的原因则是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过于重视重工业,不根据消费的喜好和市场需要调整产品结构。——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1)根据材料一,分别指出列宁两次讲话所体现的经济政策。(2分)(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发展经济的方针,并概括这一方针的积极作用。(4分)\n(3)根据材料四,归纳1945年后苏联工业发展停滞的因素。综合上述材料,基于经济现代化的视角,说说你对发展工农业生产的认识。(4分)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高一历史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答案:B,2.答案:D,3.答案:A.,4.答案:A,5.答案:A,6.答案:C,7.答案:A.,8.答案:D.9.答案C [改革开放是在1978年,故A项错误;材料中的信息与五年规划的主要任务无关,故B项错误;1992年,邓小平发表了“南方谈话”,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奠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故C项正确;D项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10.答案:A.,11.答案:C.,12.答案:D,13.答案:A,14.答案:D,15.答案:C,16.答案:D,17.答案:D,18.答案:C,19.答案:A,20.答案:C\n21.【答案】B【解析】【分析】依据所学,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工人大量失业,物价下跌,社会危机加深;各国为了摆脱危机,打起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故本题选B。2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举办公共工程,以工代赈,为失业工人提供就业机会,从而提高工人收入,促进消费,进而为整个美国经济发展开拓空问。因此选D。23.【答案】B,24.答案:D,25.答案: B,26.答案:B,27.答案:C,28.答案:C,29.答案:A,30.答案:A二.材料解析题(共4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31.答案(1)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3分)(2)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粮食产量降低;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粮食产量大幅度提高。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影响了农民生产积极性;自然灾害严重。(4分)(3)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改变了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使农业和工业协调发展;兼顾了国家、集体和农民三者的利益,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分)32.答案:(1)特征:历史悠久;来源广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家国情怀。(任答3点,3分)(2)表现:呈现新气息,但总体走向衰落。(2分)原因:封建制度衰落;西方思想文化的传入;辛亥革命的冲击。(2分)(3)价值: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紧扣时代主题,唱响时代主旋律。(2分)原因:时代变迁。(1分)33.【答案】(1)思想:国家不干预经济。(2分)(2)不同主张:政府应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历史事件:罗斯福新政。(4分)\n(3)表现:实行少干预、少开支、少征税的政策。原因:滞胀问题出现,凯恩斯主义失灵(4分)34.答案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2分)2、方针: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积极作用: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4分)3.因素:苏联的劳动力和能源日益匮乏;官僚主义的计划不切实际,片面发展重工业认识:要尊重客观规律,农轻重工业比例协调发展;重视民生等(4分)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历史
发布时间:2022-07-07 00:01:47 页数:10
价格:¥3 大小:33.47 KB
文章作者:随遇而安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