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2022届辽宁省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语文试题 (新高考Ⅱ卷)(解析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1/20

2/20

剩余18页未读,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2022届高三二轮复习联考(二)新高考Ⅱ卷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一)现代文阅读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改革开放以来,影视产业在日益推向市场的同时,其重大题材的选题和创作,日益成为国和地方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在诸如“五个一工程”、华表、金鸡、飞天等国家重要奖项的激励下,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种扶持基金的积极引导下,如何打造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精品创作,成为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团队关注的焦点问题。类型叙事是影视工业一种成熟的叙事范式,是影视创作主体和受众之间的一种审美契约。近年来,新主流影视作品创作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创作主体日益尊重影视作品类型叙事的审美规律,注重以类型的话语表达影视作品的主流价值建构,缝合了原本横亘于主流叙事和商业话语之间鸿沟,实现了口碑和票房、收视率共赢的格局。动作片由于高强度的情节冲突和简明流畅的叙事节奏,长期以来一直拥有广泛的观众群体。《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新主流电影,显然采用了动作片的叙事类型,影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和令人炫目的剪辑节奏,充满了一种戏剧张力,令人欲罢不能。《金刚川》《长津湖》则明显采纳了战争片的叙事技巧,影片在展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的同时,谱写了一曲抵御外敌、壮怀激烈的英雄颂歌,令人感动不已。值得注意的是,新主流影视作品在创作中同样注意借鉴海外优秀影视作品乃至文学艺术的叙事范式。如2020年上映的《夺冠》,影片在打造体育竞技的类型话语的同时,将纪实与虚构两种风格融为一体。影片精心截取了中国女排夺冠征程中最具有意义的三次比赛场景,显然与《国王的演讲》主人公意味深长的三次演讲有异曲同工之妙,不但升华了主题,而且唤醒了与中国女排夺冠而同频共振的众多观众的个人记忆和时代记忆。\n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成为活跃在视听网络平台重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近年来,新主流影视作品日益注重以一种充满朝气的青春叙事,吸引青年观众的喜爱与共情。如2007年播出的《恰同学少年》,以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学院的读书生活为背景,叙述了以毛泽东、杨开慧、蔡和森、向警予等为代表的青年学子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青春岁月,在塑造伟人的主题影视创作中可谓别开生面,令人耳目一新。此后,诸如《中国1921》《建国大业》《建党伟业》等,都格外注重展示一代伟人在革命时期的青春风采。很显然,新主流影视作品的这种青春叙事,“让故事有温度有情感,将广阔复杂的社会生活转化为互联网时代青年一代易于理解的影像符号话语体系,从而巧妙地将其所表达的主题,内化为青年观众自身的情感判断和价值体系,最终赢得青年人的广泛认同与共鸣”。在后全球化时代,新主流影视作品的崛起与走红,成功地抵御了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欧美大片对本土文化的冲击。1994底,国家主管部门决定每年可以以分账的方式引进“基本反映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和表现当代电影成就”的海外大片,曾引发巨大争议,有人因此忧心忡忡,认为以好莱坞为代表的海外大片将有可能垄断国内本土市场,击垮乃至摧毁中国影视工业的发展基础。事实证明,正如中国经济在加入世贸组织后投身于全球经济的大循环竞争而不断茁壮成长,并跃居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影视在海外影视的冲击下,同样加快了创作观念与题材内容的转型与拓展,以及影视工业体系改革与建设,并最终在2020年开始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票房市场。令人瞩目的是,近年来好莱坞大片由于过于倚重视觉奇观而在中国电影市场失去了其曾经拥有的票房号召力,而新主流电影却由于工业化的制作、题材的创新和类型化的青春话语而开始高居国内年度票房榜前列。据灯塔专业版实时数据,截至10月11日,2021年度中国电影票房榜前十位影片,有8部均为国产制作,每部票房均超10亿元以上,其中《长津湖》票房突破40亿,高居年度票房榜冠军。新主流电视剧在美剧、韩剧、日剧等激烈竞争格局中同样脱颖而出,《觉醒年代》《叛逆者》《理想之城》等剧作的收视率名列前茅,成为国内观众竞相关注的收视对象。在这个意义上,新主流影视作品的崛起与传播,将个人情感、个人英雄性格塑造与国家主流文化、民族形象相互交融,以类型化的叙事话语承载家国想象和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将以一种独特的影像魅力,建构与弘扬具有共享价值的人类共同体美学。(摘编自《主旋律影视作品走红的密码》有删节)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类型叙事可使影视创作主体和受众之间达成审美契约,已经成为影视工业成熟的叙事范式之一。B.《金刚川》《长津湖》利用战争片的叙事技巧,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惨烈和英雄保家卫国的豪情。C.《夺冠》截取的中国女排夺冠的三次比赛场景,可谓是《国王的演讲》主人公三次演讲的翻版。D.中国影视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影票房市场得益于创作观念、题材内容以及影视工业体系的改变。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nA.越来越多影视制作团队关注点在打造主旋律影视的精品创作上,应归功于国家重要奖项的激励。B.《恰同学少年》在塑造伟人的主题影视创作中另辟径,达到了吸引青年观众的喜爱与共情的目的。C.《中国1921》等影片格外注重展示一代伟人在革命时期的青春风采,融入了青春叙事的时代潮流。D.2021年度有8部国产电影跃入中国电影票房榜前十位,表明新主流电影正逐渐赢得人心和市场。3.下列对原文中观点的概括,正确的一项是()A.新主流影视作品能赢得口碑和票房、收视率,关键是这类作品的创作主体尊重了影视作品类型叙事的审美规律。B.新主流影视作品能巧妙地将表达的主题内化为青年观众的情感判断和价值体系,而赢得他们广泛的认同与共鸣。C.近年来好莱坞大片因过于倚重视觉奇观而失去它的票房号召力,而使新主流电影开始高居国内年度票房榜前列。D.新主流影视作品以类型化的叙事话语承载家国想象和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建构与弘扬了人类共同体美学。4.请简要分析文章的论证结构。5.我国当前应如何健康发展新主流影视产业?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答案】1.C2.A3.B4.文本采取的是总分式论证结构;首先文章从改革开放以来影视产业创作的现状说起;接着引出了我国当前新主流影视作品类型叙事的话题;最后以具体的实例对我国当前新主流影视作品类型叙事进行分析和评价。5.①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要做好重大题材的选题、创作的引导工作。②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资金的扶持。③发挥国家重要的奖项刺激作用。④借鉴海外优秀影视作品乃至文学艺术的叙事范式。⑤借助年轻人日益成为视听网络平台重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的有利条件,用充满朝气的青春叙事来吸引青年观众的喜爱与共情。⑥用类型化的叙事话语承载家国想象和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建构与弘扬具有共享价值的人类共同体美学。【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可谓是《国王的演讲》主人公三次演讲的翻版”错,原文只是说“显然与《国王的演讲》主人公意味深长的三次演讲有异曲同工之妙”。故选C。【2题详解】\n本题考查学生根据原文内容进行推断的能力。A.“应归功于国家重要奖项的激励”错,由“在诸如‘五个一工程’、华表、金鸡、飞天等国家重要奖项的激励下,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种扶持基金的积极引导下”可知,应是还有“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种扶持基金的积极引导”的因素。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以偏概全,“关键是这类作品的创作主体尊重了影视作品类型叙事的审美规律”说法片面,还应包括“注重以类型的话语表达影视作品的主流价值建构,缝合了原本横亘于主流叙事和商业话语之间的鸿沟”两个因素。C.强加因果,“而使新主流电影开始高居国内年度票房榜前列”的原因,不是“近年来好莱坞大片因过于倚重视觉奇观而失去它的票房号召力”,而是“新主流电影却由于工业化的制作、题材的创新和类型化的青春话语而开始高居国内年度票房榜前列”。另外“因过于倚重视觉奇观而失去它的票房号召力”也缺少“在中国电影市场”的限制。D.“建构与弘扬了人类共同体美学”错误,未然变已然,原文说的是“将以一种独特的影像魅力,建构与弘扬具有共享价值的人类共同体美学”。故选B。【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第一段“改革开放以来,影视产业在日益推向市场的同时,其重大题材的选题和创作,日益成为国和地方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成为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团队关注的焦点问题”,从改革开放以来影视产业创作的现状说起;第二段“近年来,新主流影视作品创作的一大特点,就在于创作主体日益尊重影视作品类型叙事的审美规律”,引出了我国当前新主流影视作品类型叙事的话题;第三段“《湄公河行动》《战狼2》《红海行动》等新主流电影,显然采用了动作片的叙事类型”,第四段“新主流影视作品在创作中同样注意借鉴海外优秀影视作品乃至文学艺术的叙事范式,如……”,第五段“近年来,新主流影视作品日益注重以一种充满朝气的青春叙事,吸引青年观众的喜爱与共情。如……”,结尾“新主流电视剧、韩剧、日剧等激烈竞争格局中同样脱颖而出,《觉醒年代》《叛逆者》《理想之城》等剧作的收视率名列前茅”,以具体的实例对我国当前新主流影视作品类型叙事进行分析和评价。整体上,文本采取的是总分式论证结构。\n【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根据“改革开放以来,影视产业在日益推向市场的同时,其重大题材的选题和创作,日益成为国和地方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可知,国家和地方主管部门要做好重大题材的选题、创作的引导工作。根据“在诸如‘五个一工程’、华表、金鸡、飞天等国家重要奖项的激励下,以及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种扶持基金的积极引导下,如何打造主旋律影视作品的精品创作,成为越来越多的影视制作团队关注的焦点问题”可知,国家和地方政府给予资金的扶持,发挥国家重要的奖项刺激作用。根据“值得注意的是,新主流影视作品在创作中同样注意借鉴海外优秀影视作品乃至文学艺术的叙事范式”可知,借鉴海外优秀影视作品乃至文学艺术的叙事范式。根据“在互联网时代,年轻人成为活跃在视听网络平台重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近年来,新主流影视作品日益注重以一种充满朝气的青春叙事,吸引青年观众的喜爱与共情”可知,借助年轻人日益成为视听网络平台重要的参与者和传播者的有利条件,用充满朝气的青春叙事来吸引青年观众的喜爱与共情。根据“在这个意义上,新主流影视作品的崛起与传播,将个人情感、个人英雄性格塑造与国家主流文化、民族形象相互交融,以类型化的叙事话语承载家国想象和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将以一种独特的影像魅力,建构与弘扬具有共享价值的人类共同体美学”可知,用类型化的叙事话语承载家国想象和主流文化的核心价值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建构与弘扬具有共享价值的人类共同体美学。(二)现代文阅读Ⅱ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南泥湾侯发山①直到父亲去世,我才解开他身上所有的谜。②我刚刚懂事的时候,曾问过父亲:“大,我的爷爷奶奶呢,我怎么没见过他们?”父亲说:“你没见过?我也没见过。”父亲说这话的时候,面无表情,冷冰冰的,吓得我以后再也不敢提这个话题了。事实上,父亲不是没有见过爷爷奶奶,是他没有印象了。我曾悄悄地问过母亲。母亲说她也不知道父亲的底细,父亲是“流浪”到她们村的,只说自己是个孤儿。后来,我查了查资料,父亲是1961年来的。当时,受自然灾害的肆虐,好多人缺吃少穿,四处流浪,父亲所说的话应该属实。我所在的村子是米脂的一个小山村,有的是土地,只要不惜力气,便饿不死人。父亲可能是奔着这个来的。他当时20岁,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姥爷家没有男孩,看他老实、勤快,便收留了他。三年后,跟与他年龄相仿的母亲成婚,算是入赘。我出生后,依照入赘的习俗,姓氏随母。\n③后来搞运动,父亲因为是外来人口且身份不明成了批斗对象,说他是国民党特务,也有说他是苏联特务,经常被喊来叫去。他每次回来,身上少不了带着伤疤。母亲忍不住哭哭啼啼,他就瞪母亲:“哭啥哭!我还没死呢!”母亲不哭了,却还是不住地抹眼泪。有一天,那些批斗父亲的人来抄家,从家里的地窖中找到一个保存完好的箱子,打开箱子,里边有一个小包裹——他们以为“铁证如山”,没想到打开包裹,竟是两张烈士证书,一张是爷爷的,一张是奶奶的!至此,大家才知道,我的父亲是烈士的遗孤,我的爷爷和奶奶在抗战中牺牲了。④当时,我已经上初中,不是一般的懂事,我想知道更多的真相,也想为父亲讨个公道。父亲没好气地对我说:“战场上死的人多着呢,有的连个后代都没有,他们找谁说去?”⑤说实话,我不只是想为父亲要个待遇,也想为母亲、为我讨点好处,看到父亲如此固执,我便死了心。⑥得知父亲的身份后,村里人才对他另眼相看,不再找他的茬儿。父亲难得“清闲”,一心一意地开垦荒地,除了下雨、落雪,他都在山上的旮旯角落忙活,这里扒扒,那里垒垒,捡出石头,拔掉杂草,都给弄出大小不等、规则不一的地来。那时还是大集体,土地还没有分包到人,他把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交给公家。有的地块小,其实根本算不上地,仅能站下一头牛,生产队不要,他便自己撒下种子,或菜,或庄稼。我记得有块“地”,年年收四五棵玉米,因为地块太小了,实在不能多种。⑦到了1982年,我已经上高中了。榆林市来了几个人,找到父亲,要落实政策,为他恢复工作。这时候,我才明白,父亲原在榆林市某厂矿工作,六十年代初,国家遭遇三年自然灾害,生活物资异常匮乏,父亲响应国家返乡务农的号召,主动报了名。⑧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父亲拒绝了。来人不忍放弃,再三恳请,父亲说:“这里有吃有喝,我已经习惯了。”父亲又说:“我已经四十来岁了,还去干啥?把岗位留给年轻人吧。”⑨不止榆林来的人失望,我和母亲也很失望。父亲不满我和母亲的表现,说:“当农民咋啦?种地吃粮,问心无愧。”⑩父亲的老家是河南,他为什么没有回老家却来到了米脂?我说出了心中的疑惑。“老家没亲人了,那地方也……再说,米脂的婆娘,绥德的汉。”父亲说到这里,不自然地挠了挠头。当时母亲也在旁边,撇了撇嘴:“还老实呢。”父亲赧然一笑,算是回应母亲的嗔怪。⑪我没考上大学,回到了农村,曾有过外出打工的想法,都让父亲给堵了回去。这时候,土地已经承包到户,父亲的干劲更足了。天不亮就带着我下地,晚上星星出来了,还在地里忙活。在我们那个村,年年就属我家打的粮食多。吃不完,便积攒起来,遇到哪里有了难,捐,可劲儿地捐。为此,家人没少跟他闹别扭。⑫2021年夏的一天,父亲忽然感觉身体不适。我要送他去医院,他说:“我知道自个儿的病,上医院白花钱。八十个春夏秋冬了,就是一台机器也该歇歇了。”尽管父亲这样说,我还是请了村医。村医诊断后,开了点药走了,临走他留下话:“赶紧准备后事吧。”\n⑬没过两天,父亲便溘然长逝。老人家临咽气的时候,用微弱的声音告诉我:“我是在南泥湾出生的,刚满一岁,你奶奶和你爷爷一道南下上了前线……是南泥湾的南瓜汤、小米粥把我养活大的。我来到米脂,总想着离南泥湾近一些,有机会回去看一看。”⑭我依照父亲的遗愿,背着他的骨灰来到了南泥湾。看到南泥湾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后悔真相知道的太晚了,没早点带他老人家来。⑮我一直羞于说出父亲的名字,现在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他老人家的大号叫南泥湾。这是他在南泥湾时那些叔叔婶婶给起的昵称,他一直没改过。父亲去世后,我征求母亲的意见,把姓改成了“南”。(摘编自《教师报》)文本二:文学构思的第二个层面属于微观方面,是对人物、情节、结构、语言等的细微构想,类同于建筑规划中的施工图纸设计,具体规定了长度、宽度、高度、墙体厚度、门窗大小等数据及施工方法。没有构思,创作就没有了中心,没有了灵魂,注定不能结出优秀成果。因此,构思这一核心作用不容轻视。创作就是创新,力求出新。用好素材、使之形成独特的艺术形象,是构思的灵魂所在。构思决定作品的主题高下、人物形象的丰满羸弱、篇章结构的优劣和语言运用的妥否。(节选自曹安国《侯发山小小说构思艺术技巧初探》)6.下列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用一句话独立成段,既简单交代了父亲去世的事实,又巧妙地设置了悬念。B.小说运用“我”回忆追述的方法来塑造父亲的形象,让人物形象显得真实、厚重。C.第⑤⑨段均写到“我”想利用父亲的身份捞点好处,意在表现“我”的自私狭隘。D.本文语言富有生活气息,作者用平和朴素的语言达到了以俗为雅、以拙为巧的效果。7.下列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本一中着墨不多的母亲形象,看似可有可无,但实际上是塑造父亲形象时不可或缺的人物。B.文本一叙写榆林市来人要为父亲恢复工作一事,既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又展现了人物性格特点。C.文本二就文学构思的微观方面进行阐述时,用建筑规划中的施工图纸设计作了生动形象的类比。D.根据文本二的说法,我们进行文学创作时,只要在构思上下足功夫,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8.文本一在刻画“父亲”的形象时,突出了他的哪些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9.文本二指出,“构思决定作品的主题高下、人物形象的丰富羸弱、篇章结构的优劣和语言运用的妥否。”请结合文本一的具体内容,谈谈小说结尾处多次提到“南泥湾”这一构思的妙处。【答案】6.C7.D8.\n①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土地分包到人前,他全身心地开垦荒地,并把开垦出来的土地交给公家。土地承包到户后,他的干劲更足,辛勤劳作,并把积攒的粮食可劲儿地捐出。②隐瞒身世,坦然生活。他隐瞒自己是烈士遗孤的身份,怒斥“我”要为他讨个公道的想法。③淡泊名利,一心为农。他拒绝政府为他恢复工作,并用“种地吃粮,问心无愧”来回怼“我”和母亲的不满。④思念故土,感念旧恩。他临终前说出自己来到米脂的原因,表现出对生他养他的南泥湾的牵挂和感恩。9.①从故事情节上看,父亲临终前说出对南泥湾的惦念,既照应了文章标题,又照应了文章第③段“我的父亲是烈士的遗孤,我的爷爷和奶奶在抗战中牺牲了”的内容。②从人物形象上看,这个结尾有助于表现父亲对生他养他的南泥湾的惦念和感恩之情,使父亲的形象更为丰满。③从主题思想上看,这样的结尾更引人深思,突出了“南泥湾”对父亲和“我”的影响,以及对新中国的贡献,进而彰显了“南泥湾”精神的意义。【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一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C.“意在表现‘我’的自私狭隘”错,应是意在与父亲形成对比,更好地突出父亲淡泊名利、大公无私的形象。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两则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只要在构思上下足功夫,就能创作出优秀的作品”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构思决定作品的主题高下、人物形象的丰满羸弱、篇章结构的优劣和语言运用的妥否”,“只要……就”表述绝对化。故选D。【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结合“父亲是1961年来的……已经是一个成年人了。姥爷家没有男孩,看他老实、勤快,便收留了他”分析,父亲来到米脂并和母亲成亲,这些展现了父亲老实本分勤快能干的特点。结合“一心一意地开垦荒地,除了下雨、落雪,他都在山上的旮旯角落忙活,这里扒扒,那里垒垒,捡出石头……他把那些开垦出来的土地交给公家”及“吃不完,便积攒起来,遇到哪里有了难,捐,可劲儿地捐”等分析,都表现了他吃苦耐劳,乐于奉献的精神。结合“打开包裹,竟是两张烈士证书,一张是爷爷的……我爷爷和奶奶在抗战中牺牲了”分析,父亲身为烈士遗孤却不张扬,这些展现了父亲的忍辱负重和为人低调等特点。结合“战场上死的人多着呢,有的连个后代都没有,他们找谁说去”分析,怒斥“我”要为他讨个公道的想法,说明他隐瞒身世,坦然生活。结合“父亲不满我和母亲的表现,说:‘当农民咋啦?种地吃粮,问心无愧’”“到了1982\n年……父亲响应国家返乡务农的号召,主动报了名”“出乎所有人的预料,父亲拒绝了。来人不忍放弃……‘我已经四十来岁了,还去干啥?把岗位留给年轻人吧’”等分析,他拒绝政府为他恢复工作,展现父亲为国家、为他人着想的博大胸怀,用“种地吃粮,问心无愧”来回怼“我”和母亲的不满,说明他淡泊名利,一心为农。结合“我是在南泥湾出生的,刚满一岁,你奶奶和你爷爷一道南下上了前线……我来到米脂,总想着离南泥湾近一些,有机会回去看一看”分析,他临终前说出自己来到米脂的原因,写出了他对南泥湾的牵挂和感恩,说明他思念故土,感念旧恩。【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及文章重要情节的作用的能力。从故事情节上看,结合十三段“我是在南泥湾出生的,刚满一岁,你奶奶和你爷爷一道南下上了前线……是南泥湾的南瓜汤、小米粥把我养活大的。我来到米脂,总想着离南泥湾近一些,有机会回去看一看”分析,父亲临终前说出对南泥湾的惦念,照应了文章标题“南泥湾”,也与文章第三段“我的父亲是烈士的遗孤,我的爷爷和奶奶在抗战中牺牲了”的内容相照应,揭示了父亲和“南泥湾”之间的关系。从人物形象上看,由十三段“我是在南泥湾出生的,刚满一岁,你奶奶和你爷爷一道南下上了前线……我来到米脂,总想着离南泥湾近一些,有机会回去看一看”可知,“南泥湾”是父亲出生的地方,是爷爷奶奶生活战斗的地方,是父亲一生都想要回去的地方。这个结尾有助于表现父亲对南泥湾的惦念和感恩,使人物的形象更为丰满。从主题思想上看,由最后一段“父亲去世后,我征求母亲的意见,把姓改成了‘南’”可知,“南泥湾”不仅仅是父亲的大号,不仅仅是一个地名,而是革命精神和传统的象征,这种精神和传统影响了父亲的一生,而由“我”改姓可知,这种精神将照亮年轻一代的前进方向,突出了“南泥湾”对父亲和“我”的影响,彰显了“南泥湾”精神的新时代意义。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时左卫将军陈光请伐赵,诏遣光攻寿阳。谟上疏曰:“寿阳城小而固。自寿阳至琅邪,城壁相望,一城见攻,众城必救。又,王师在路五十馀日,前驱未至,声息久闻,贼之邮驿,一日千里,河北之骑,足以来赴。夫以白起、韩信、项籍之勇,犹发梁焚舟,背水而阵。今欲停船水渚引兵造城前对坚敌顾临归路此兵法之所诫若进攻未拔胡骑猝至惧桓子不知所为而舟中之指可掬也今光所将皆殿中精兵宜令所向有征无战。而顿之坚城之下,以国之爪士击寇之下邑,得之则利薄而不足损敌,失之则害重而足以益寇,惧非策之长者也。”乃止。\n初,陶侃在武昌,议者以江北有邾城,宜分兵戍之。侃每不答,而言者不已。侃乃渡水猎,引将佐语之曰:“我所以设险而御寇者,正以长江耳。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群夷。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不堪命,必引虏入寇。此乃致祸之由,非御寇也。且吴时戍此城,用三万兵,今纵有兵守之,亦无益于江南;若羯虏有可乘之会,此又非所资也。”及庾亮镇武昌,卒使毛宝、樊峻戍邾城。赵王虎恶之,以夔安为大都督,帅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将军、兵五万人寇荆,扬北鄙,二万骑攻邾城。毛宝求救于庾亮,亮以城固,不时遣兵。九月,石闵败晋兵于沔阴,杀将军蔡怀;夔安、李农陷沔南;朱保败晋兵于白石,杀郑豹等五将军;张貉陷邾城,死者六千人,毛宝、樊峻突围出走,赴江溺死。夔安进据胡亭,寇江夏;义阳将军黄冲、义阳太守郑进皆降于赵。安进围石城,竟陵太守李阳拒战,破之,斩首五千馀级,安乃退。遂掠汉东,拥七千馀户迁于幽、冀。是时庾亮犹上疏欲迁镇石城,闻邾城陷,乃止。上表陈谢,自贬三等,行安西将军;有诏复位。以辅国将军庾怿为豫州刺史,监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诸军事,假节,镇芜湖。(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有删改)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今欲停船水渚/引兵造城前/对坚敌/顾临归路/此兵法之所诫/若进攻未拔/胡骑猝至/惧桓子不知所为而舟中之指可掬也/今光所将皆殿中精兵/宜令所向有征无战B.今欲停船水渚/引兵造城/前对坚敌/顾临归路/此兵法之所诫/若进攻未拔/胡骑猝至/惧桓子不知所为而舟中之指可掬也/今光所将皆殿中精兵/宜令所向有征无战C.今欲停船水渚/引兵造城/前对坚敌/顾临归路/此兵法之所诫/若进攻未拔胡骑/猝至/惧桓子不知所为而舟中之指可掬也/今光所将皆殿中精兵/宜令所向有征无战D.今欲停船水渚/引兵造城前/对坚敌/顾临归路/此兵法之所诫/若进攻未拔胡骑/猝至/惧桓子不知所为而舟中之指可掬也/今光所将皆殿中精兵/宜令所向有征无战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诏,皇帝的命令文书称诏书。汉以后,凡朝廷有大政事、大典礼,布告臣民者,概称诏书。诏书也称诏策、诏令、诏旨。B.羯,即羯族,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建立了后赵政权,是北方游牧民族匈奴族贵族的奴隶军队。匈奴造反的时候,羯人强大,成为北方游牧民族政权之一。C.晋,是中国历史上朝代,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分为西晋与东晋。西晋为大一统王朝,东晋则属于六朝之一。陶侃属于西晋时期。D.假节,假以符节,持节。是皇帝将节借给执行临时任务的臣子使用,用以威慑一方。晋代假节平时没有权利处置人,战时可斩杀犯军令的人。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nA.蔡谟认为,用精锐部队攻打寿阳这样坚固的小城,即使取得胜利也并不值得,如果失败则损失惨重,最终朝廷采纳了他的意见。B.陶侃认为,邾城外部与各夷族接壤,如果分兵戍守,夷人一定会领兵前来侵犯,导致祸乱,况且占据邾城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C.庾亮派人戍守邾城,遭到后赵反制,后赵一面侵犯荆州和扬州的北部边境,一面进攻邾城,庾亮没有及时派兵增援,邾城终被攻下。D.后赵大都督夔安先后进犯胡亭、江夏、石城、汉东,一路势如破竹,晋将投降,夔安最终挟持民众七千多户迁徙到幽州、冀州。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夫以白起、韩信、项籍之勇,犹发梁焚舟,背水而阵。(2)且吴时戍此城,用三万兵,今纵有兵守之,亦无益于江南。14.选文中蔡谟和陶侃有什么共同之处?请简要概括分析。【答案】10.B11.C12.D13.(1)用白起、韩信、项籍那样的勇将,还要挖断桥梁,焚毁舟船,背水而战。(2)况且吴国当时戍守此城,动用了三万兵力,现在纵然派兵戍守,对江南来说也没什么太大的好处。14.两人的共同之处是富有谋略,目光长远。蔡谟并不在乎一城的得失,而是保存精锐力量。陶侃认为不能贪图小利。激怒夷人,给其可乘之机。(意思对即可)【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现在想把舟船停泊在水渚中备用,领兵前往敌城,前方面对强敌,回头顾望归路,这正是兵法所诫的大忌。如果进攻不能取胜,胡虏的骑兵突然到达,恐怕(中行)桓子不知所措,以致被砍断的手指双手可捧(的局面又将重现)。现在陈光统领的都是宫中精兵.应该让他们到哪里都是只有出征但不交战。“前”表地点,修饰“对”,中间不可断开,排除AD;“胡骑”作“猝至”的主语,“胡骑猝至”连在一起,排除C。故选B。【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化常识的能力。C.“陶侃属于西晋时期”错误,陶侃属于东晋时期。故选C。【12题详解】\n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D.“一路势如破竹”错,夔安遭到了竟陵太守李阳的抵抗,被打败。故选D【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犹”,还要;“发”,挖断;“焚”,焚毁。(2)“时”,当时;“纵”,纵然;“益”,益处、好处。【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顿之坚城之下,以国之爪士击寇之下邑,得之则利薄而不足损敌,失之则害重而足以益寇,惧非策之长者也”可知,蔡谟并不在乎一城的得失,而是保存精锐力量。根据“邾城隔在江北,内无所倚,外接群夷。夷中利深,晋人贪利,夷不堪命,必引虏入寇。此乃致祸之由,非御寇也。且吴时戍此城,用三万兵,今纵有兵守之,亦无益于江南;若羯虏有可乘之会,此又非所资也”可知,陶侃认为不能贪图小利,激怒夷人,给其可乘之机。由此可知,两人的共同之处是富有谋略,目光长远。参考译文:当时左卫将军陈光请求伐后赵,(成帝)下诏派陈光进攻寿阳。蔡谟上疏说:“寿阳城小但坚固。从寿阳至琅邪,城墙互相可以望见,一城受攻,各城必然来救援。再者,君王的军队在路途上需要五十多天,先驱者还没到达,消息已经传播很久了,敌贼的邮驿,以一日千里的速度传递消息,那么黄河以北的骑兵,就完全可以赶来救援。用白起、韩信、项籍那样的勇将,还要挖断桥梁,焚毁舟船,背水而战。现在想把舟船停泊在水渚中备用,领兵前往敌城,前方面对强敌,回头顾望归路,这正是兵法所诫的大忌。如果进攻不能取胜,胡虏的骑兵突然到达,恐怕(中行)桓子不知所措,以致被砍断的手指双手可捧(的局面又将重现)。现在陈光统领的都是宫中精兵,应该让他们到哪里都是只有出征但不交战。(现在)却屯兵于坚城之下,用国家的宫中精锐攻击敌人的下等城邑,取胜则得利微小不足以给敌人造成多大伤害,失败则损失惨重足以有利于敌寇,这恐怕不是长久周全的计策。”伐后赵之事这才中止。\n当初,陶侃镇守武昌,有人论议,认为长江北岸有邾城,应当分兵戍守。陶侃常常不作答复,但总有人提及此事。陶侃于是渡江围猎,召来将佐们告诉他们说:“我之所以设置险阻防御敌寇,正因为有长江而已。邾城隔在长江北岸,自身没有可以依仗的天险,外部与各夷族接壤,对夷人来说利害关系更大。如果我们贪图小利,夷人不能忍受,必定领兵前来侵犯。这正是导致祸乱的根由,不是用以抵御敌寇的好方法。况且吴国当时戍守此城,动用了三万兵力,现在纵然派兵戍守,对江南来说也没什么太大的好处;如果羯族敌虏有可乘之机,占据邾城又没有什么太大的帮助。”等到庾亮镇守武昌,最终还是派毛宝、樊峻戍守邾城。后赵王石虎憎恶,任用夔安为大都督,率领石鉴、石闵、李农、张貉、李菟等五位将军,兵众五万人侵犯荆州和扬州的北部边境,派二万骑兵进攻邾城。毛宝向庾亮求救,庾亮认为邾城城池坚固,没有及时派兵。九月,石闵在沔阴打败晋兵,杀死将军蔡怀;夔安、李农攻陷沔南;朱保在白石打败晋兵,杀死郑豹等五位将军;张貉攻下邾城,邾城战死者有六千人,毛宝、樊峻突围出逃,渡江时溺水而死。夔安进入占据胡亭,侵犯江夏;义阳将军黄冲,义阳太守郑进都投降赵军。夔安前进包围石城,竞陵太守李阳发兵抵抗,打败夔安,斩首五千多人。夔安这才退走,乘势劫掠汉水以东,挟持民众七千多户迁徙到幽州、冀州。此时庾亮还在上疏想将镇守地移至石城,听说邾城失陷,这才作罢。给(成帝)上表谢罪,自行乞求贬职三等,行安西将军职位;(成帝)下诏让他恢复原位。任命辅国将军庾怿为豫州刺史,监宣城、庐江,历阳、安丰四郡诸军事,假以符节,镇守芜湖。(二)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登凌歊台①许浑宋祖凌歊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湘潭云尽暮山出,巴蜀雪消春水来。行殿②有基荒荠合,寝园③无主野棠开。百年便作万年计,岩畔古碑空绿苔。【注】①凌歊台:在安徽省黄山之巅,或云台高可以凌涤暑气。此诗题下注:“台在当涂县北五里,宋武帝所筑。”②行殿:天子行幸的宫殿。③寝园:墓陵之园。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极力渲染宋武帝南游筑台的盛况,生动展现了宋武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形象。B.颔联巧妙使用“尽”“消”“出”“来”四个动词为诗人眼前的春景图增添了流动感。C.颈联用行殿陈迹中长满的荠菜和无主陵园中开着的野海棠花渲染了静谧清幽的环境。D.作者先通过艺术想象描写前代之情景,再补写眼前景物,这样写更便于抒发感情。16.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这首诗蕴含的情感。【答案】15.C16.\n①对宋武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深沉感慨。作者在首联渲染宋武帝南游筑台和歌舞升平的景况,饱含了诗人深沉的感触。②登台揽胜的怀古之意。诗人在凌歊台上,看到远处的暮山,脚下的春水,联想到宋武帝南游之事,不禁生发历史沧桑、人事变幻之感。③对前朝帝王的嘲讽,对当代统治者的劝诫。功盖当世的宋武帝已被这荒荠野棠所掩没,当代统治者要秉持“百年应作万年计”的原则执政,方能不重蹈前朝的覆辙。(意思对即可)【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内容和艺术手法的能力。C.“渲染了静谧清幽的环境”错,应是“渲染了寂寥荒凉的环境”,此句表达了诗人凭吊历史的感慨之情。故选C。【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能力。“宋祖凌歊乐未回,三千歌舞宿层台”,宋高祖刘裕夺得天下后,游历南方,在黄山之上筑凌歊台,并在此建离宫。在离宫中聚集三千宫女,高歌起舞,锣鼓喧天,以表现自己赫赫勋劳与凛凛皇威。全诗以此发端,极力渲染南游筑台的盛况。然而在这盛况的背后,宋武帝好大喜功、穷奢极欲的情景清楚地呈现在读者的眼前,诗人那深沉的感慨也隐约地透露出来。第三、四句写登台以后极目远望之景。“湘潭云尽”、“巴蜀雪消”,境界已经阔大,继之以“暮山出”、“春水来”,更显得旷达高远。二句中用了“尽”、“出”、“消”、“来”四个动词,又给这种旷达高远的氛围增添了流动的形态。从表面上看,第三、四句好象与宋武之事无关,其实作者写的既是实景,又有双关寓意。诗人在凌歊台上,看到远处的暮山,脚下的春水,联想到刘裕南游之事,不禁生发历史沧桑、人事变幻之感:昔日皇帝漫游的神威,宫女歌舞的盛况以及多少朝代的繁华不正象眼前的云尽雪消一样吗?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暗寓了上下千年社会历史的巨大变化及诗人内心的无穷感慨。正因如此,诗人由极目远望中奔驰的想象又折回到脚下的古台:“行殿有基荒荠合,寝园无主野棠开。”行宫的陈迹已长满了荠菜,无主的陵园只开着荒野的海棠花。功盖当世的宋武帝不正是给这些荒荠野棠所埋没了吗?那古老的荒台仅仅成为后人凭吊历史的陈迹而已。于是诗人发出了第七句的议论“百年应作万年计”,人生百年,岂能一朝得势即奢侈荒淫,仅顾眼前的快乐,应为子子孙孙、千秋万代打算啊!清人王士祯《香祖笔记》卷八说:“‘百年便作万年计’,富贵中人不悟此语者多矣。释氏六如之喻,正为此辈棒喝。”正是此句最好的注脚。诗的最后一句既是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又是对前朝帝王的讽刺。诗人生活在唐王朝走向没落的晚唐时代,着目于历史的陈迹,俯仰今古的兴衰,感慨深沉。既对当政者提出了“百年应作万年计”的警戒,也隐约地透露出对现实的失望与苦闷的心情。(三)名篇名句默写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n(1)李白在《蜀道难》中从剑阁的险要引出政治形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了蜀中豺狼的特点,表达了对国事的忧虑与关切。(2)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竟至于对异族君主顶礼膜拜。(3)黄鸟又名黄莺、黄鹂、仓庚等等,是一种美丽可爱、富有灵性的普通候鸟,很多古诗词句中都不乏它们的身影,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磨牙吮血②.杀人如麻③.佛狸祠下④.一片神鸦社鼓⑤.映阶碧草自春色⑥.隔叶黄鹂空好音(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背诵和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易错字词有:“吮”“佛狸”“社”“映”“隔”。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从自然地理景观的角度而言,在这个星球上,大概很难再有一个地方,能够像卑诗省这样___________。这里有海岸和雨林,又有雪山和冰川;有河谷和瀑布,又有湖泊和草原;甚至还有湿地和沙漠……当这些原始纯净的风光组合在一起,最终孕育了卑诗一连串国家公园、省立公园和区域公园。与此同时,(),在此繁衍后代,___________……对于卑诗省的整体地理环境,如果用一种比较浪漫的形容,那就是“山与海的交融”。卑诗省西部濒临太平洋,由于崎岖地势影响,海岸较为破碎,长达数千公里的海岸线犬牙交错,参差不齐,甚至还分布着一系列___________的岛屿,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温哥华岛。从海岸边向内陆深入,便是雄伟高耸的落基山脉,它___________,如同一道天地屏障,阻止了太平洋的水汽向内陆流淌,并同时延及、贯穿整个卑诗省,奠定了该地域的地形。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丰富多彩延绵不绝鳞次栉比横贯连绵B.琳琅满目生生不息鳞次栉比横贯连绵C.琳琅满目延绵不绝星罗棋布横亘连绵D.丰富多彩生生不息星罗棋布横亘连绵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众多生灵仰赖这里为家园,一个庞大而富饶的生态系统蕴含在这壮丽的风景间\nB.在这壮丽的风景间,也蕴含着一个庞大而富饶的生态系统,众多生灵仰赖这里为家园C.在这壮丽的风景间,众多生灵仰赖这里为家园,也蕴含着一个庞大而富饶的生态系统D.一个庞大而富饶的生态系统蕴含在这壮丽的风景间,众多生灵仰赖这里为家园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如同一道天地屏障,阻挡了太平洋的水汽向内陆进入,并同时延及、贯穿整个卑诗省,奠定了该地域的地形。B.如同一道天地屏障,阻止了太平洋的水汽向内陆深入,并同时延及、贯穿整个卑诗省,奠定了该地域的地形基础。C.如同一道天地屏障,阻挡了太平洋的水汽向内陆深入,并同时贯穿、延及整个卑诗省,奠定了该地域的地形基础。D.如同一道天地屏障,妨碍了太平洋的水汽向内陆流淌,并同时贯穿、延及整个卑诗省,奠定了该地域的地形。【答案】18.D19.B20.C【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丰富多彩:形容内容丰富,花色繁多。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此所填词语是形容“自然地理景观”的,应选“丰富多彩”。绵绵不绝:多用来形容建筑物、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生生不息:指不断地生长、繁殖。由前句“在此繁衍后代”可知,第二空所填词语应突出“生长、繁殖”的,应选“生生不息”。星罗棋布:像天上的星星和棋盘上的棋子一样散布着,形容数量多,分布广。鳞次栉比:像鱼鳞和梳子齿那样有次序地排列着,多用来形容房屋或船只等排列得很密很整齐。“鳞次栉比”和“星罗棋布”都形容数量多、分布密。但“鳞次栉比”强调“次”“比”,排列有序;“星罗棋布”强调“罗”“布”,指数量多,范围广。根据语境,第三空所填词语是修饰“岛屿”的,应是“数量多,分布广”,故选“星罗棋布”。横贯连绵:横向贯穿,连接不断。横亘连绵:横跨﹑横卧而连接不断。根据语境,形容“落基山脉”如屏障一样阻止太平洋水汽,第四空应选“横亘连绵”。故选D。【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语句复位的能力。\n通过后文“在此繁衍后代”可知,前面与之相连的句子应重点放在“众多生灵”上,即句子的主语应为“众多生灵”,据此排除AC。“众多生灵仰赖这里为家园”中的“这里”指卑诗这一地方,那么前文应是以“卑诗这一地方”为主语,“一个庞大而富饶的生态系统蕴含在这壮丽的风景间”是以“生态系统”为主语,不符合要求,据此排除D。故选B。【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有三处语病:(1)搭配不当。“阻止”与“太平洋水汽”搭配不当,“阻止”可改为“阻挡”,同时,“流淌”应改为“深入”。(2)语序不当,按照事物的发展顺序,把“延及、贯穿”改为“贯穿、延及”。(3)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该地域的地形”后加“基础”。只有C项修改正确。故选C。(二)语言文字运用II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句出自《黄帝内经·素问》的话告诉我们,①。人的消化系统需要定时休养,才能保持正常工作。如果上顿的食物还未消化,下顿的食物又填充进来,②。现代人常吃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人体胃黏膜的上皮细胞寿命很短,如果胃总是处于饱胀状态,③,时间一长就会产生胃部炎症,容易引发胃糜烂、胃溃疡、胰腺炎、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增加胃癌、肠癌的患病风险。日本科学家研究发现,长期饱食会导致大脑早衰。饱食后胃肠道循环血容量增加,造成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使脑细胞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影响。有研究者指出,饱食可以诱发人脑内一种名为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产生,其数量的增长与食量成正比。这种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是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元凶,而脑动脉硬化与老年痴呆密切相关。有数据表明,约30%的老年痴呆患者在其青壮年时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2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简述第二自然段的主要内容。要求使用包含因果关系的句子,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70个字。【答案】21.①吃得过饱会危害胃肠道②就会令消化系统负荷过重③胃黏膜很难得到修复22.\n因为饱食后胃肠道循环血容量增加,会造成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使脑细胞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影响,所以长期饱食会导致大脑早衰,易患老年痴呆症。【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第一处,此处是对“饮食自倍,肠胃乃伤”这句话的解释,这句话意思是饮食过量,就要损伤肠胃,故可填:吃得过饱会危害胃肠道。第二处,此处是说“上顿的食物还未消化,下顿的食物又填充进来”这种做法的危害,根据下文“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可知,危害主要是对消化系统影响大。故可填:就会令消化系统负荷过重。第三处,上文说到“人体胃黏膜的上皮细胞寿命很短”,所以此处是说“胃总是处于饱胀状态”会对“胃黏膜”造成伤害,再根据“容易引发胃糜烂、胃溃疡、胰腺炎、结肠炎等消化道疾病,增加胃癌、肠癌的患病风险”可知,胃黏膜很难得到修复,才会造成这些结果。故可填:胃黏膜很难得到修复。【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概括要点的能力。此段话是讲长期饱食造成的危害。根据“长期饱食会导致大脑早衰”“有数据表明,约30%的老年痴呆患者在其青壮年时都有长期饱食的习惯”可提取结果:长期饱食会导致大脑早衰,易患老年痴呆症。“饱食后胃肠道循环血容量增加,造成大脑血液供应相对不足,使脑细胞正常生理代谢受到影响”是原因。最后,用表因果的关联词语“因此、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等连接表述即可。四、写作23.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个新的难度动作,我每天练6个小时,一直重复练这一个动作,可能需要一个夏天才能去完成这个动作。——苏翊鸣抱怨身处黑暗,不如提灯前行。—刘同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练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响。——泰戈尔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以上论述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n突围人生之路,总会关隘林立。我们每一个人都在不停地突围,突围会陪伴我们一生。那么与其被动到最后一刻,何不勇敢向前,主动突围?何谓“突围”?突围是15世纪突破宗教神学压迫,闯出一条人文主义道路的文艺复兴者的勇敢;是黄宗羲、顾炎武公然反对君主专制、挑战封建君臣关系的创新;是鲁滨逊克服死神围剿,克服生存环境的恶劣,毅然求生的顽强。突围,大到社会,小到个人,是种抗争、突破。它体现的是从深处迸发的力量。突围,是人生之路上颇为宝贵的财富。每个人不可能都成为英雄。但在突破人生一道道重围的过程中,心智开始变稳,境界逐渐抬高。突围,可以让人的一生开花结果,闪闪发光。保尔·柯察金小时候与恶劣的生存环境抗争,年老时与病魔对抗。他一生突围,最后生命也因突围变成一块钢铁,闪耀着不屈与坚强之光,永远激励后人。脆弱的人,痛骂困难,逃避突围;强大的人勇于直面困难,感谢突围。因为,突围促人成长,促人蜕变,是我们人生之路上宝贵的财富,让我们成为自己世界里的英雄。回首历史,一代代人走过,一个个故事流传,向现世的我们渗透着突围的力量。“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红军长征突破一次次困境,挽救了党,挽救了革命。孙悟空一行西天取经,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修成正果,立地成佛。突围的过程必然是痛苦的,其中必然伴随泪水甚至鲜血,但铮铮铁骨,面对重围不退缩,最终定会换得靓丽的成功,浴火重生。明白了突围的重要性,清楚了突围是我们必须经历的,接下来就是调整心态,砥砺前行了。生活中的困境无法逃避,躲过了这一道关卡,还会有别的困难等着你,最后你躲过的麻烦还有可能一起回来找你。所以,别躲,不如硬气一把。看到困难,像李逵一样一声大喝,迎面而上,与困难大战三百回合。也许突围之后,你才发现自己克服的最大障碍是“心惧”,收获的最大财富是“勇敢”。人生之路,道阻且长。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生,我们承担着历史赋予我们的重任,让我们学会主动突击吧!只有勇敢面对人生的困境,敢于挑战自我,主动于困境中突围,我们才能收获成功、成长和一路的似锦繁花。【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审题: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n材料一体现的是“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苏翊鸣―次次挑战、一次次突破,展现的是他不畏极限,追求卓越的精神,是一步一个脚印的沉稳,是执着与坚韧。材料二指出抱怨无济于事,努力去做才是解困的良方。生活中弱者习惯抱怨却不去作为,缺少破釜沉舟的魄力,最终在抱怨里煎熬;而强者面对困境没有怨言,而是把抱怨转化成力量,默默积蓄力量,去努力改变现状,最终开辟出新的天地。材料三指出磨练是人生的一大笔宝贵财富,真正强大的人是不会回避挫折的,荣誉的背后,是无尽的付出与努力的拼搏。三则材料体现的是理性看待困境和磨练,努力前行,获得成功。写作中,应当综合上述三则材料,指出每个人都有可能遭遇困境,但怎样面对困境,是积极迎接挑战还是消极懈怠,会造就不同的人生。在此基础上,应进一步指出,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需要自我负责,我们应该自己努力去面对困境,去积极地挑战困境、摆脱困境,而不是躺平“靠”别人帮忙解决,也不是消极对待。对待困境的方式,可以写坦然面对困境,可以写迎难而上。立意:1.理性看待困境,勇于探索拼搏。2.点亮心灯,勇敢拼搏前行。3.战胜挫折,勇往直前。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7-03 11:03:17 页数:20
价格:¥5 大小:60.58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