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一中高三六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一中高三六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20
2
/20
剩余18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鞍山市第一中学22届高三六模考试语文科试卷命题人、校对人:宋雪筠、顾洪军、潘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材料一: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礼并不带有“文明”,或是“慈善”,或是“见了人点个头”、不穷凶极恶的意思。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丈夫死了,妻子得在葬礼里被别人用火烧死,这是礼。又好像在缅甸有些地方,一个人成年时,一定要去杀几个人头回来,才能完成为成年礼而举行的仪式。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礼的内容在现代标准看去,可能是很残酷的。残酷与否并非合礼与否的问题。“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子曰:‘赐也,尔爱其羊,我爱其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礼和法不相同的地方是维持规范的力量。法律是靠国家的权力来推行的。“国家”是指政治的权力,在现代国家没有形成前,部落也是政治权力。而礼却不需要这有形的权力机构来维持。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字本是从豊从示。豊是一种祭器,示是指一种仪式。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礼是可以为人所好的,所谓“富而好礼”。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在下面一段话里说得很清楚: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人可以逃避法网,逃得脱还可以自己骄傲、得意。道德是社会舆论所维持的,做了不道德的事,见不得人,那是不好;受人唾弃,是耻。礼则有甚于道德:如果失礼,不但不好,而且不对、不合、不成。这是个人习惯所维持的。十目所视,十手所指的,即是在没有人的地方也会不能自已。曾子易箦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礼治在表面看去好像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其实自动的说法是不正确的,只是主动地服于成规罢了。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可见礼治并不是离开社会,由于本能或天意所构成的秩序了。\n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这里所谓礼治也许就是普通所谓人治,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礼治和这种个人好恶的统治相差很远,因为礼是传统,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这种秩序。礼治社会并不能在变迁很快的时代中出现,这是乡土社会的特色。(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材料二:我曾在有关论著中指出,在中国文化中,当制度没有了礼的精神,就成为机械死板的框框;当社会没有了礼的统治,就变成没有灵魂的机器。今天的人,在西方思想影响下,或者普遍认为只有民主、法治等制度才是决定一个社会是文明、进步还是野蛮、落后的主要标准,但若衡诸中国文化,因为文化的逻辑不同,制度至上、规则主义在中国文化中是行不通的。礼治思想代表了中国文化需要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建设理想社会秩序的重要特点。尽管近代以来人们大量批评儒学的所谓“泛道德主义”,可是如果我们从中国文化的习性出发,即可发现这一批评之片面。不管现代人是否承认,他们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重建秩序,而不能过多地指望法治等制度建设。所谓伦理道德,并不就是今人通常所理解的道德说教,而主要包括社会风气的改造,行为规矩的塑造,社会道德的提升等内容。我们要明白,中国人历来都是相信非正式的制度胜过正式的制度,习俗、传统的力量大于制度、法律的力量,心理上认可的权威大于官方政策的权威。如果法治代表的是用统一的、一刀切的制度来管理这个社会的话,礼治代表的则是通过习俗、传统和规范的力量来管理。中国人认为制度是死的,而人是活的;凡是不符合人情的制度、法律和规则,随时会被人们根据具体情况变通。所以,礼才是维护社会和人间秩序最重要的纽带,礼比法更能发挥约束中国人行为的作用。“法家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则亲亲尊尊之恩绝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这当然不是说中国人自古以来不重视法律,或中国文化不需要法律。我只是说在中国文化中礼大于法,没有说以礼代法。可以这样说,礼是中华文明成为文明的关键所在。(摘编自方朝晖《礼治与法治:中西方制度的基础研究》)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举颜渊问仁的例子是为了证明礼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感,人服礼是主动的。B.礼治似乎是一种在人们自觉意识下自动形成的秩序,实际上是在社会的发展中经过教化而主动迎合成规的结果。C.作者将“礼治”与“人治”对比,说明“礼治”与“人治”有本质的区别,因为“礼治”是整个社会历史在维持的,而“人治”是依靠个人好恶来维持的。D.作者认为乡土社会满足了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的前提条件,且变迁更迭较为缓慢,它的秩序可以依靠礼治来维持。\n2.根据材料一、二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中作者认为礼并不一定是文明的或是慈善的,也可能是含有野蛮与残酷的行为规范。在某种特定的环境与条件下,杀人也是符合“礼”的。B.材料一认为礼与法没有什么区别,都是一种行为规范。不同的是维持礼与法的机构不同,法律要依靠国家来维持,礼则不需要。C.材料二中作者认为从中国传统的文化心理出发,“礼治”是建立于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而这种伦理道德与现代社会中的道德说教是不同的。D.材料二认为在中国传统社会中,对中国人来说,礼大于法,比法更能约束中国人,且成为了中华文明的关键因素。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符合“礼”的一项是()A.逢国家大事要行祭祀之仪,祭祀的对象包括天地、社稷、祖先等。B.对长辈晨昏定省,冬温夏清。C.父母,不远游,游必有方。D.古代官员父母去世,不归乡,仍然在朝为官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孔子有言:“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C2.A3.D4.①先引出“礼”的概念,并进一步阐述“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②然后将“礼治”与“法治”进行对比,来阐释“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③最后论述乡土社会的秩序可以靠礼治来维持。5.①以制度和刑罚制人,虽然可以制止犯罪,但只会使人们产生畏惧而无羞耻之心,用伦理道德来教化百姓,可以培养人们的知耻向善之心且能规范人们的行为。(不求翻译的准确无误,大意对即可)②在现实生活中还是要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重建秩序,而不能过多地指望法治等制度建设/非正式的制度胜过正式的制度,习俗传统的力量大于法律制度的力量,心理上认可的权威大于官方政策的权威/礼才是维护社会和人间秩序最重要的纽带,礼比法更能发挥约束中国人行为的作用(能结合材料中符合结合孔子主张的语句即可)③孔子这句话表明他重视礼的作用,认为以礼服人的治国之道要优于以法制人。【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nC.“将‘礼治’与‘人治’对比,说明‘礼治’与‘人治’有本质的区别”错误,由材料一最后一段“但是‘礼治’一词不会像‘人治’一词那样容易引起误解,以致有人觉得社会秩序是可以由个人好恶来维持的了”一句可以看出,文中虽然提及“礼治”与“人治”的概念,但并未说明这两者之间的本质区别,选项无中生有。故选C。【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B.“礼与法没有什么区别”错,由原文“如果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本和法律无异,法律也是一种行为规范”可知,缺少了“单从行为规范一点说”的条件,犯了曲解文意的错误。C.“‘礼治’是建立于伦理道德基础之上的”错,材料二原文是说“礼治思想代表了中国文化需要从伦理道德角度来建设理想社会秩序的重要特点”,犯了偷换概念的错误。D.“礼大于法”错,原文材料二是说“在中国文化中礼大于法,没有说以礼代法”,选项忽略了条件。故选A。【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推断能力。D.“古代官员父母去世,不归乡,仍然在朝为官”是不合“礼”的。古代官员的父母去世后,官员必须立即停职回乡守制,才符合孝亲之“礼”。只有在夺情情况下,可不必去职,以素服办公,不参加吉礼。故选D。【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材料一共六段。第一段“礼治社会并不是指文质彬彬……礼也可以杀人,可以很‘野蛮’。譬如在印度有些地方……又好象在缅甸有些地方……我们在旧小说里也常读到杀了人来祭旗,那是军礼……恻隐之心并没有使孔子同意于取消相当残忍的行为”用举具体例子和引用《论语》语句的方法引出“礼”的概念。第二段“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合于礼的就是说这些行为是做得对的,对是合式的意思”进一步阐述“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第三段“礼并不是靠一个外在的权力来推行的,而是从教化中养成了个人的敬畏之感,使人服膺;人服礼是主动的”第四段“这显然是和法律不同了,甚至不同于普通所谓道德。法律是从外限制人的,不守法所得到的罚是由特定的权力所加之于个人的”第五段“礼治在表面看去好象是人们行为不受规律拘束而自动形成的秩序”,可知中间的三个自然段运用对比论证的方法将“礼治”与“法治”进行对比,来阐释“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n第六段“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地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礼来维持”论述乡土社会的秩序可以靠礼治来维持。所以最后整理为:先引出“礼”的概念,并进一步阐述“礼是社会公认合式的行为规范”。然后将“礼治”与“法治”进行对比,来阐释“礼”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最后论述乡土社会的秩序可以靠礼治来维持。【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孔子的这句话意思是说:用政令来治理百姓,用刑罚来制约百姓,百姓可暂时免于罪过,但不会感到不服从统治是可耻的;如果用道德来统治百姓,用礼教来约束百姓,百姓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会纠正自己的错误。孔子强调的是道德礼教的重要作用。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维持礼这种规范的是传统”,“礼是合式的路子,是经教化过程而成为主动性的服膺于传统的习惯”表明,历来人们都是相信传统的力量大于法律的力量,心理上认可的权威大于官方政策的权威。从“政令刑罚”与“道德礼教”的效果来看,用道德来教化,以礼教来约束,可以培养人们的知耻向善之心,并且能规范人们的行为,即“有耻且格”。而以制度来统治,以刑罚来制约,虽然可以制止犯罪,但只会使人们产生畏惧而无羞耻之心,即“免而无耻”。从治国理念的角度来看,材料中“孔子很重视服礼的主动性”“孔子一再地用‘克’字,用‘约’字,来形容礼的养成”等可见孔子重视礼的作用,认为以礼服人的治国之道要优于以法制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文本一:炒米和焦屑汪曾祺小时读《板桥家书》,“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这样的感情,是外地人不易领会的。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四川有“炒米糖开水”,车站码头都有得卖,那是泡着吃的。但四川的炒米糖似也是专业的作坊做的,不像我们那里。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也有搓成圆球的,叫做“欢喜团”。那也是作坊里做的。但通常所说的炒米,是不加糖黏结的,是“散装”的;而且不是作坊里做出来,是自己家里炒的。\n说是自己家里炒,其实是请了人来炒的。炒炒米也要点手艺,并不是人人都会的。入了冬,大概是过了冬至吧,有人背了一面大筛子,手执长柄的铁铲,大街小巷地走,这就是炒炒米的。有时带一个助手,多半是个半大孩子,是帮他烧火的。请到家里来,管一顿饭,给几个钱,炒一天。或二斗,或半石。像我们家人口多,一次得炒一石糯米。炒炒米都是把一年所需一次炒齐,没有零零碎碎炒的。过了这个季节,再找炒炒米的也找不着。一炒炒米,就让人觉得,快要过年了。装炒米的坛子是固定的,这个坛子就叫“炒米坛子”,不作别的用途。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我父亲有一个很怪的朋友,叫张仲陶。他很有学问,曾教我读过《项羽本纪》。他薄有田产,不治生业,整天在家研究易经,算卦。他算卦用蓍草。全城只有他一个人用蓍草算卦。据说他有几卦算得极灵。有一家丢了一只金戒指,怀疑是女佣人偷了。这女佣人蒙了冤枉,来求张先生算一卦。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炒米这东西实在说不上有什么好吃。家常预备,不过取其方便。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郑板桥说“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也是说其省事,比下一碗挂面还要简单。炒米是吃不饱人的。一大碗,其实没有多少东西。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少。我现在岁数大了,如有人请我吃泡炒米,我倒宁愿来一小碟酱生姜,最好滴几滴香油,那倒是还有点意思的。另外还有一种吃法,用猪油煎两个嫩荷包蛋——我们那里叫做“蛋瘪子”,抓一把炒米和在一起吃。这种食品是只有“惯宝宝”才能吃得到的。谁家要是老给孩子吃这种东西,街坊就会有议论的。炒米实在是很方便,其实,我们那里还有一种可以急就的食品,叫做“焦屑”。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我们那里,餐餐吃米饭,顿顿有锅巴。把饭铲出来,锅巴用小火烘焦,起出来,卷成一卷,存着。锅巴是不会坏的,不发馊,不长霉。攒够一定的数量,就用一具小石磨磨碎,放起来。焦屑也像炒米一样。用开水冲冲,就能吃了。焦屑调匀后成糊状,有点像北方的炒面,但比炒面爽口。\n我们那里的人家预备炒米和焦屑,除了方便,原来还有一层意思,是应急。在不能正常煮饭时,可以用来充饥。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不知道出于一种什么信念,大家都以为红十字会是哪一方的军队都不能打进去的,进了红十字会就安全了。红十字会设在炼阳观,这是一个道士观。我们一家带了一点行李进了炼阳观。祖母指挥着,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我对这种打破常规的生活极感兴趣。晚上,爬到吕祖楼上去,看双方军队枪炮的火光在东北面不知什么地方一阵一阵地亮着,觉得有点紧张,也觉得好玩。很多人家住在一起,不能煮饭,这一晚上,我们是冲炒米、泡焦屑度过的。没有床铺,我把几个道士诵经用的蒲团拼起来,在上面睡了一夜。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第二天,没事了,大家就都回家了。炒米和焦屑和我家乡的贫穷和长期的动乱是有关系的。文本二:汪曾祺散文真正的魅力在于“不装”,在于真实,在于有趣。在读者眼中,汪曾祺是个“可爱的妙人”,沈从文先生称其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又有文才,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他以个人化的细小琐屑的题材,使日常生活审美化,纠偏了那种空洞的宏大叙事:以平淡、含蓄节制的叙述,让人重温曾经消逝的古典主义的名士散文的魅力。汪曾祺的文字,平淡质朴,娓娓道来,如话家常,让读者从中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在嘈杂而迷茫的时代,给人一份特别的安静与平和。(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略有改动)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在文中多处用细腻的笔触来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是为了凸显其家乡的贫穷和动荡。B.文中提到《项羽本纪》《易经》和蓍草算卦,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气息与文章其他部分描写的百姓生活不够协调。C.文章结尾部分写炒米和焦屑的应急之用。将其放在幼年躲避战乱的背景下抒写,增强了文章的年代感。D.虽然文章题为“炒米和焦屑”,但大部分篇幅写的是炒米,写焦屑相对很少,表明作者更钟情于炒米。7.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汪曾祺的文字里,作者对故乡高邮的风俗人情娓娓道来,与他师承沈从文密切相关,小说《边城》叙述了湘西边境小城古朴奇异的村风乡俗。B.文章先写四川“炒米糖开水”,再写家乡高邮的炒米,在对比中凸显食物特点,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C.文中写到父亲的朋友算卦之事,主要体现了父亲的朋友算得准,也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了文章的趣味性。D.文章语言平淡质朴,不事雕琢,多用民间鲜活的口语,少用修辞;多是聊天谈话的语气,如叙家常。8.分析文本一为什么从《板桥家书》中有关炒米的叙述写起?9.文本二指出,汪曾祺的散文“以细小琐碎的题材”“让读者从中找到面对生活的雅趣”,谈谈文本一是如何体现的。【答案】6.C7.C8.①内容上:《板桥家书》中有关炒米的叙述形象生动地介绍了炒米是百姓普遍的吃食,也体现了其背后的温暖情谊。②结构上:文章开头以《板桥家书》中话引出下文对自己家乡的炒米的叙述。\n③效果上: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使吃炒米这一风俗具备雅趣。9.《炒米和焦屑》写的是极为普通的百姓生活,充满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①作者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风俗,把急就之食写得富有情味,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②作者写舀炒米的器具柚子壳,是祖母亲手制成并用了一辈子,既介绍了柚子壳这独具特色的舀炒米的工具,又表现了他对祖母的怀念之情。③作者写装炒米得坛子,讲了张仲陶的一段轶事,富有趣味,也使炒米在这里就有了一点文化味道。④家乡生活是贫穷和长期的动乱的,文章却流露出平淡从容的态度,也体现出面对生活的雅趣。作者说在红十字会躲避打仗的晚上吃炒米睡蒲团,是“浪漫主义的夜晚”,体现了他的幽默达观、淡定从容的人生态度。【解析】【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是为了凸显其家乡的贫穷和动荡”错误,作者在文中多处描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和吃法,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并非“为了凸显其家乡的贫穷和动荡”。B.“与文章其他部分描写的百姓生活不够协调”错,张仲陶的爱好增添了文章的雅趣和家乡风土人情的丰富性。D.“表明作者更钟情于炒米”表述错误,炒米之所以用的篇幅较多,主要是它的制作工艺和储存比焦屑复杂,需详细介绍,而焦屑相比之下就简单多了。但二者所起“应急”作用是一样的,对于二者不存在厚此薄彼。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C.“主要体现了父亲的朋友算得准”错,主要体现“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故选C。【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重要语段的作用的能力。内容上,“天寒冰冻时暮,穷亲戚朋友到门,先泡一大碗炒米送手中,佐以酱姜一小碟,最是暖老温贫之具”,文章引用《板桥家书》中关于炒米的叙述,介绍了炒米是百姓普遍的吃食及背后的温暖情谊,使吃炒米这一风俗更具雅趣,表达出作者对故乡风味特有的感情。\n结构上,《板桥家书》中关于炒米的叙述用在文章开头,下文“觉得很亲切。郑板桥是兴化人,我的家乡是高邮,风气相似”“我们那里也有炒米糖,像别处一样,切成长方形的一块一块”是有关故乡炒米的介绍,可见有引出下文的作用。效果上,开篇引用《板桥家书》中有关炒米的介绍,使炒米这一民小吃具有了文化的深层意蕴,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也使吃炒米这一风俗更具雅趣。【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赏析题材特征和表现手法的能力。《炒米和焦屑》写的是极为普通的百姓生活,充满无限的生活热情和雅致的韵味。通过“炒米是各地都有的,但是很多地方都做成了炒米糖,这是很便宜的食品。孩子买了,咯咯地嚼着”“舀炒米的东西也是固定的,一般人家大都是用一个香烟罐头”“糊锅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用开水一泡,马上就可以吃。在没有什么东西好吃的时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来了平常的客人,泡一碗,也算是点心……我们那里吃泡炒米,一般是抓上一把白糖,如板桥所说‘佐以酱姜一小碟’,也有”等可知,作者写炒米和焦屑的制作、吃法等细节,字里行间流露出他对生活的热爱。通过“我的祖母用的是一个‘柚子壳’。柚子——我们那里柚子不多见,从顶上开一个洞,把里面的瓤掏出来,再塞上米糠,风干,就成了一个硬壳的钵状的东西。她用这个柚子壳用了一辈子”可知,作者写祖母用柚子先舀炒米这一细节,既介绍了柚子壳这独具特色的家乡舀炒米的工具,又表现了他对祖母的怀念之情。通过“……张先生算了,说戒指没有丢,在你们家炒米坛盖子上。一找,果然。我小时就不大相信,算卦怎么能算得这样准,怎么能算得出在炒米坛盖子上呢?不过他的这一卦说明了一件事,即我们那里炒米坛子是几乎家家都有的”可知,作者写装炒米得坛子,讲了张仲陶的一段轶事,富有趣味,也使炒米在这里就有了一点文化味道。通过“有一年,记不得是哪一年,总之是我还小,还在上小学,党军(国民革命军)和联军(孙传芳的军队)在我们县境内开了仗,很多人都躲进了红十字会……祖母指挥着,把一坛炒米和一坛焦屑带了去”“这实在是我小时候度过的一个浪漫主义的夜晚”可知,明明是躲避打仗的夜晚,作者却说是“浪漫主义的夜晚”,体现了他的幽默达观、淡定从容。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唐初,士大夫以乱离之后,不乐仕进,官员不充。省符下诸州差人赴选,州府及诏使多以赤牒补官。至是尽省之,勒赴省选,集者七千余人,林甫随才铨叙,各得其所,时人称之。上谓房玄龄曰:“官在得人,不在员多。”命玄龄并省,留文武总六百四十三员。时有密表称无忌权宠过盛者,上以表示之,曰:“朕于卿洞然无疑,若各怀所闻而不言,别君臣之意有不通。”又召百官谓之曰:“朕诸子皆幼,视无忌如子,非他人所能间也。”无忌自惧满盈,固求逊位,皇后又力为之请,上乃许之。\n上尝语及关中,山东人,意有同异。殿中侍御史义丰张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有东西之异;恐示人以隘。”上善其言,厚赐之。自是每有大政,常使预议。贞观二年,上谓黄门侍郎王珪曰:“开皇十四年大旱,隋文帝不许赈给,而令百姓就食山东,比至末年,天下储积可供天下储积可供五十年。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但使仓廪之积足以备凶年,其余何用哉!”壬子,关内旱饥,民多卖子以接衣食;己巳,诏出御府金帛为赎之,归其父母。庚午,诏以去岁霖雨,今兹旱、蝗,赦天下。诏书略曰:“若使年谷丰稔,天下又安,移灾朕身,以存万国,是所愿也,甘心无吝。”会所在有雨,民大悦。夏,四月,己卯,诏以:“隋末乱离,因之饥馑,暴骸满野,伤人心目,宜令所在官司收瘗。”戊子,上谓侍臣曰:“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魏征对曰:“人君虽圣哲,犹当虚己以受人,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上曰:“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节选自《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元年》)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B.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C.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D.故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炀帝恃其俊才/骄矜自用/故口诵尧/舜之言而身为桀/纣之行/曾不自知/以至覆亡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赤牒,是临时授官的一种文书,唐初选官权力下放、由地方政府自行补选。B.铨叙,指审查官员的资历。并根据其才能、功绩来确定官职的等第、升贬。C.黄门侍郎,是供职于宫门内的官员,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命和弹劾百官。D.饥馑,灾荒;荒年。五谷收成不好叫“饥”。蔬菜和野菜吃不上叫“馑”,和《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的“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的“饥馑”同义。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废止唐初州府及皇帝特使直接下令增补官吏的做法。勒令候选者到尚书省候选,并让林甫和房玄龄一起负责选任良才的工作。B.朝臣密奏长孙无忌权势荣宠过盛,唐太宗不犹豫地把奏表拿给长孙无忌看,以示君臣要开诚相见,并向文武百官表明了他的态度。\nC.面对灾荒,唐太宗关爱百姓,拿出府库钱物赎回被贩卖的百姓子女,使骨肉得以团圆,又大放天下,降诏表示愿亲受灾难以求太平。D.君臣讨论《隋炀帝集》时,关于隋炀帝行事暴虐一事,魏徴提出国君即使道德才智过人,也要虚心听取意见,这受到唐太宗的认可。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无忌自惧满盈,固求逊位,皇后又力为之请。上乃许之。(2)炀帝恃其富饶,侈心无厌,卒亡天下。14.文中唐太宗说“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这句话说的是什么道理?他有哪些与此相关的治国理念?【答案】10.D11.C12.A13.(1)长孙无忌自己担心恩宠过盛,坚决请求让位。长孙皇后也极力替他请求,皇上才答应了天子以四海为一家,不应当有东、西的差别,恐怕会让人觉得您狭隘。(2)隋炀帝倚仗他财富充足,奢侈之心毫不节制。最终使国家灭亡了14.第一问:以史为鉴,吸取教训。第二问:心系百姓,体恤民生疾苦;反思历史,虚心纳谏。【解析】【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所以智慧的人奉献他的谋略,勇武之人竭尽其勇力。炀帝恃才自傲,骄矜自大,所以口诵尧、舜的言语而身行桀、纣的作为,竟然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而至于覆灭。“智者献其谋”“勇者竭其力”中“智者”“勇者”是两类人,均作主语,句子结构对仗,中间断开,排除AC;“桀/纣之行”做“为”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B。故选D。【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C.“弹劾百官”错,黄门侍郎负责侍从皇帝,传达诏命,而弹劾百官的是御史台的官员。故选C。【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A.“让林甫和房玄龄一起负责”错,负责选任良才的是林甫,原文表述是“林甫随才铨叙,各得其所”,而房玄龄是负责裁定官员,原文是“命玄龄并省,留文武总六百四十三员”。\n故选A。【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满盈”,恩宠过盛,富贵至极;“固”,坚决;“逊位”,让位;“力”,极力。(2)“恃”,倚仗;“厌”,满足,这里“无厌”指“无节制”;“卒”,最终;“亡”,使动用法,使……灭亡。【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并概括文中信息的能力。“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根据前文的意思,应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思,即以史为鉴,吸取教训。“诏出御府金帛为赎之,归其父母”“诏以去岁霖雨,今兹旱、蝗,赦天下”“宜令所在官司收瘗”体现了唐太宗对老百姓的关心,体恤百姓疾苦;“殿中侍御史义丰张行成跪奏曰:‘天子以四海为家,不当有东西之异;恐示人以隘。’上善其言,厚赐之。自是每有大政,常使预议”体现了唐太宗虚心纳谏;“朕观《隋炀帝集》,文辞奥博,亦知是尧、舜而非桀、纣,然行事何其反也!”“前事不远,吾属之师也!”体现唐太宗以隋朝灭亡为鉴,吸取历史教训。参考译文:\n唐朝初年,士大夫经过动乱之后,都不愿意做官,政府官员人数不够。尚书省下文让各州派人赴选,州府及皇帝特使常用赤色文牒直接委任官吏。到此时全都废止,勒令他们都到尚书省候选,聚集有七千余人,林甫量才录用,各得其所,当时人十分称赞。太宗对房玄龄说:“官吏在于得到合适的人选,而不在于人多。”命令房玄龄裁并削减,只留下文武官员总计六百四十三人。当时有人上密表称长孙无忌权力过大,荣宠太盛,太宗将密表拿给长孙无忌看,并说:“朕对你丝毫不怀疑,假如各有所闻而不说,则君臣的想法便不能沟通。”又召集百官对他们说:“朕的儿子均年幼,所以视无忌如亲子一般,不是其他人所能离间的。”长孙无忌自己担心富贵至极会带来灾祸,一再请求让位,长孙皇后也尽力为他请求,太宗于是准许离职。太宗曾说及关中与关东人,认为有所不同。殿中侍御史义丰人张行成跪下奏道:“天子以四海为一家,不应当有东、西的差别,恐怕会让人觉得您狭隘。”太宗欣赏他的话,给他丰厚的赏赐。从此每当朝廷有大事,都让他参与谋议。贞观二年,太宗对黄门侍郎王说:“隋朝开皇十四年天下大旱,隋文帝不准许赈济百姓,而让百姓自己到关东地区寻找食物,等到了文帝末年,全国储备的粮食可供五十年食用。隋炀帝依仗着富足的粮食,奢侈无度,终于导致国家的灭亡。只要使仓库中的粮食足以应付灾年就可以了,其他多余的又有何用呢!”(三月)壬子(初五),关内地区大旱饥荒,百姓多卖儿卖女换取食物。己巳(二十二日),命令拿出皇宫府库中的金银财物赎回被变卖的子女们,送还给他们的父母。庚午(二十三日),诏令说因为上一年连绵大雨,今年又遇旱、蝗灾害,因此大赦天下。诏令大略说道:“假如让五谷丰登、天下安宁,即使将灾害移到朕身上来保全百姓也心甘情愿,毫不吝惜。”不久旱区天降喜雨,百姓大为高兴。夏季四月,己卯(初三),下诏说:“隋朝末年天下大乱,造成饥荒,尸骨遍野,使人触目伤悲,命令各地官府掩埋尸骨。”戊子(十三日),太宗对亲近的大臣说:“朕翻阅《隋炀帝集》,见其文辞深奥博雅,也知道推崇尧、舜而非议桀、纣,然而其行事为何与其文章相反呢?”魏征回答道:“君主虽然是圣哲之人,也应当虚心地接受别人的谏议,所以智慧的人奉献他的谋略,勇武之人竭尽其勇力。炀帝恃才自傲,骄矜自大,所以口诵尧、舜的言语而身行桀、纣的作为,竟然自己不知道怎么回事而至于覆灭。”太宗说:“前事不远,当成为我们的借鉴。”(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感遇诗三十八首·其十九①陈子昂圣人不利己,忧济在元元。黄屋②非尧意,瑶台③安可论?吾闻西方化,清净道弥敦。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云构④山林尽,瑶图珠翠烦。鬼工尚未可,人力安能存?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注]①武则天当政时期,搜刮民财,大规模地在全国范围内兴建佛寺。佛寺的规模超过宫阙。崇佛的工程兴起以后,每天要役使上万人,国库耗竭,民不聊生。②黄屋:车名,古帝王所乘,车盖用黄缯作里子。③瑶台:用玉石装饰的台子。④云构:指高耸入云的建筑群。15.下面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歌前四句赞美圣人一心为公,以济民救世为心,不贪图个人富贵的高尚品德。B.诗歌第五、六句用典,写老子西渡流沙,创立道家,倡导清静为本,为后文做铺垫。C.“奈何”是诗人喟叹,表达对耗尽资财而以雕刻粉饰为尊贵的不解,含有批评。D.“云构”“瑶图”两句渲染富贵浮华,暗讽武则天劳民伤财兴建佛像寺的行为。16.这首诗与杜牧《阿房宫赋》一文相比,都有相近主题,但陈诗影响力明显不如杜文,为什么?请简要分析。【答案】15.B16.①主题上,杜文立意深远,总结历史规律,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而陈诗提出追逐浮华只是增加物累,危害百姓,立意格局略欠高度。\n②语言上,杜文手法丰富,长于铺陈,极度渲染和夸张,刻画物事更有力度;陈诗限于篇幅,只能点到即止。③构思上,从历史事件入手,借历史讽当代,运用叙述、议论、抒情、对比更显宏大。陈诗就事说事,简单对比,构思简单。④体裁上,杜文运用赋体,韵律气势较之陈诗的古体诗,要充沛得多。【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B.“诗歌第五、六句用典,写老子西渡流沙……”错误,“西方”,佛教术语,指西方净土。“化”指佛教教行。这里不用老子典故。从下边“雕刻以为尊”也可看出与道家无关。故选B。【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表现手法及主题的能力。从主题上看,《阿房宫赋》前文批判秦国穷奢极欲,结尾深化主题,“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总结历史规律,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因而用意更深。而陈诗结尾“夸愚适增累,矜智道逾昏”,是警告统治者向“愚民”夸示宗教排场,足以造成无穷的后患;玩弄聪明的结果,徒然劳民伤财,使政治更加昏乱,提出追逐浮华只是增加物累,清静无为才是正道,立意格局逼仄得多。从语言上看,《阿房宫赋》语言整饬华丽,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这样就从方方面面渲染出秦国的奢侈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使得主题表达落到了实处。而陈诗只是一首古体诗,篇幅有限,只能点到为止,如“奈何穷金玉,雕刻以为尊?”写出大兴土木,用金玉塑像造庙这样的奢侈浪费现象,只能从一个侧面展现问题。从构思上看,《阿房宫赋》前面主要是叙述和描写,如写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叙述六国被灭亡的惨状,“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而结尾则主要是议论抒情升华主题,“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文中大量运用对比手法,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而陈诗三四句“黄屋非尧意,瑶台安可论?”,引出古代著名的贤君与暴君的例子,简单对比,构思相对简单。\n从体裁上看,《阿房宫赋》是赋,运用了想像、比喻、夸张等手法以及描写、铺排、议论等方式,骈散结合,错落有致,文章语言精练,工整而不堆砌,富丽而不浮华,气势雄健,风格豪放。而陈诗只是古体诗,无论内容丰富还是其实充沛方面都无法与赋相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密在《陈情表》中先以家无亲近的亲戚、外无应门的童仆铺垫,然后指出自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孤独凄凉的状况,跃然纸上。(2)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开篇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推理打开话题,然后引出正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巧妙地构成三个排比句,浅显易懂,不容置疑。(3)“颜色”一词经常出现在古代诗歌中,与现代汉语中“色彩”的释义不尽相同,比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茕茕孑立②.形影相吊③.思国之安者④.必积其德义⑤.示例一:天子非常赐颜色⑥.暮去朝来颜色故(示例二:洛阳女儿惜颜色六宫粉黛无颜色示例三:低徊顾影无颜色老妻睹我颜色同)【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本题注意下列字的写法:茕、孑、赐、黛、低徊、睹。三、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乡土文学作家借助文学叙事恢复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展现民俗文化的丰富多彩和______,体现民俗文化的生活之美。传达民俗趣味和民俗意味是乡土作家“活化”民俗的策略之一。[甲]传统民俗文化看似陈旧、过时,却能产生带有地方色彩的审美趣味,进而产生独特的审美意味。这种意味关乎审美主体心灵的升华,也是一种美的享受。[乙]如汪曾祺对把玩蛐蛐、鉴赏古玩等民俗活动的书写,彰显出民俗特有的审美意味,让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______到读者的精神生活中。对民俗文化遗产现代转化的书写是乡土作家让民俗“活”起来的重要探索。[丙]乡土民俗作为村民生活中_____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可借助产业转化实现经济振兴,也可通过挖掘内在活力实现地方文化的振兴。张炜的《独药师》中,作者除了挖掘并讲述了流传已久的道家“养生文化”外,还主要对胶东民俗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呈现,发现了它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n周大新的《湖光山色》中,科研人员通过调研将楚王庄______的地域条件作为旅游开发的重要资源,发挥了巨大的文化和商业价值。[丁]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妙趣横生渗透习以为常得天独厚B.妙趣横生传递习焉不察与生俱来C.意趣横生渗透习焉不察得天独厚D.意趣横生传递习以为常与生俱来19.下面的句子还原到文中哪一位置更合适?()作家对传统民俗产业转化可能性的独到思考,既让读者认识到了乡土民俗的非凡价值,也通过文本探索出了一条活化民俗文化之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除了对胶东民俗进行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呈现之外,还主要挖掘并讲述了流传已久的道家“养生文化”,发现了它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以此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B.作者除了主要挖掘并讲述了道家“养生文化”外,还对胶东民俗进行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呈现,发现了它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C.作者除了呈现了近乎百科全书式的胶东民俗之外,还主要挖掘并讲述了流传已久的道家“养生文化”,发现了它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D.作者除了主要挖掘并讲述了流传已久的道家“养生文化”之外,还呈现了近乎百科全书式的胶东民俗,发现了它对现代人的重要价值,以此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答案】18.C19.D20.A【解析】【18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的能力。“妙趣横生”,形容语言、文章、美术品等洋溢着美妙。“意趣横生”,意趣层出不穷。语境用来修饰“民俗文化”,强调内容层面的“意趣”,故选择“意趣横生”。“渗透”,指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也指水分子经半透膜扩散的现象。“传递”,递过去,辗转递送。语境是说让“传统民俗文化的活力”逐渐进入“读者的精神生活中”,故选择“渗透”。“习焉不察”,指经常接触某种事物,反而觉察不到其中存在的问题。“习以为常”,常常如此成了习惯,就当作应该的事情了。“习焉不察”强调觉察问题,与后文的“挖掘”更匹配。“与生俱来”,不依靠后天培养和教育,从一出生就拥有\n特性或行为。“得天独厚”,具有特殊优越的条件,多指人的资质或自然环境而言。语境修饰“地域条件”,故选择“得天独厚”。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甲乙两处是文本第一层次“在作品中传达民俗趣味和民俗意味是乡土作家‘活化’民俗的策略之一”,侧重“趣味、意味”,丙处还未涉及到文句所强调具体转化效果。而要还原的句子“作家对传统民俗产业转化可能性的独到思考”正好照应前面张炜的《独药师》和周大新的《湖光山色》的举例;“探索出了一条活化民俗文化之路”属于深化和总结,最适合放到最后【丁】处。故选D。【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原句语病有:语序不当,“挖掘并讲述了流传已久的道家‘养生文化’”与“对胶东民俗近乎百科全书式的呈现”应调换顺序;搭配不当,“作者……彰显了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搭配不当,应改为“以此彰显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全部改对的是A项。故选A。(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小题。12月20日,为期3个月的“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展览由二十多家文博单位参展,展出《红楼梦》相关的各类文物、文献、艺术品近600件(套),全景式呈现了这部百科全书式巨著的文化景观。此次展览展出了《红楼梦》各种各样珍贵的版本、续本及译本,许多版本是首次公开露面。此外,展览还展出了与《红楼梦》有关的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和生活日用,其中不乏珍贵的名家手稿、鲜见的报纸照片、精美的绘画书法等。展览最后汇集了中外众多对《红楼梦》的重要评价,彰显了这部作品在中国文学史、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与深远影响。主办方表示,《红楼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此次展览是有史以来国内规模最大、类型最广、展品最全的一次《红楼梦》主题展览。希望通过此次展览为广大观众坚定文化自信,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作出应有的贡献。21.根据上面文段内容,拟写一则包括引题与正题的复合式新闻标题,引题、正题均不超过20个字。\n22.作为该展览的解说员,请你为它写一则70字左右的引导语,要求主题鲜明、构思新颖、至少使用两种修辞。【答案】21.示例一:引题:隻立千古,谁解其味正题:最大规模《红楼梦》文化展亮相国博示例二:引题:都云作者痴,试解其中味正题:《红楼梦》文化展600余件文物文献再现红学世界22.示例一:重温经典,梦回红楼。做一回红楼梦中人,饮仙醪,赏妙曲;携一卷海棠菊花诗,寻香菱,忆潇湘。亭台楼阁见巧制,鲜衣美食显气度,烈火烹油兆危机,隻立千古!示例二:请走进这亦真亦幻的梦,请一探这百年未解的迷。大观园的灯谜雅趣、秋爽斋的海棠诗韵、怡红院的酒令喧嚣,凤姐的华服、妙姑的茶盏、惜春的残图也许就与你撞个满怀。【解析】【2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引标”是指在主标题前作为引出主标题的一句简短的话,一般用来交代背景,说明原因,烘托气氛,解释意义等。考生作答时要注意引题特征要清晰,或揭示思想意义,或交待背景,或说明原因,或烘托气氛。还要注意文句要优美。比如“隻立千古,谁解其味”,“隻立千古”高度地评价了《红楼梦》,“谁解其味”烘托了气氛,引人深思。新闻共两段,其中第一段为导语,应据此概括标题。依据“为期3个月的‘隻立千古——《红楼梦》文化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正式开展”可概括为:最大规模《红楼梦》文化展亮相国博。【2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引导语的能力。引导语的作用是引导参观者进入展馆浏览,要求语言简洁精炼,又能体现展览的内容和主题,具有激发参观兴趣的作用。本词展览展出《红楼梦》相关的各类文物、文献、艺术品,所以考生可以从《红楼梦》本身的魅力角度加以引导,为参观者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也可以从展品的艺术魅力角度加以引导,激发参观者的参观兴趣。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国潮”是一种现象,它需具备两个要素:其一,要有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基因;其二,要与当下潮流融合,更具时尚感。材料二:“90后”“00后”是生活在国富民强时期的一代,拥有民族的文化自信,他们不再视国潮国风为老气、传统的符号,而是将其看作一种国际的文化浪潮、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n材料三:随着国潮风刮遍中国大地,越来越多品牌扎堆“照猫画虎”:国潮字体火了,大家就都开始纷纷上字体;京剧、宫廷、汉文化火了,餐厅扎堆上旗袍、上京剧演员、上诗词歌赋……本是独特文化体验的国潮风成为了“国潮疯”,成为了满大街都是的“廉价品”。对于“国潮”,你有怎样的认识和感想?请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例文:悠悠国潮风,浓浓自豪情近年来,消费市场上涌动起一股“守得住经典,当得了网红”的国货新潮流:老字号品牌焕新,传统品牌升级,新锐品崛起。老字号一次次走新,“潮”出一种时尚潮流,也“潮”出民族文化自信。近年来,五粮液与冰激凌合作后大火,大白兔奶糖唇膏一支难求,回力甚至与迪士尼跨界联名,医馆“同仁堂”,继承了中医的妙手回春,坚守了中医的医者仁心,更是逐步把中国医学文化带向世界……中国传统文化和当下潮流结合,守住经典的同时亦当得了“网红”。如今,“90后”“00后”对国粹、国货的重新追棒,是促进传统商业文化新兴的动力,他们的自我风格、生活态度,抑或是对文化认同都体现在国潮的流行过程中。国潮是中国品牌的新制造,更是中国制造转型为中国智造的产物。国潮国风不再是老气、传统的符号,而是一种国际的文化浪潮、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随着怀旧国潮风的兴起,北京故宫文化推行许多文化产品,受到国内外民众追棒。在今天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文化越来越被看作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软实力,重视和挖掘我们深远的传统文化,保持文化的自信、自觉无比重要,国潮“新”起,亦是文化复兴的一种表现。盲目崇外已成为过去,人们对国货、国粹、国风等“国”字号的热情,更是当下的人们对中华文化认同并充满信心的体现。“国潮”是国人的文化认同,更是文化自信。过去,一批批老国货百般落寞,甚至渐渐地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大约有几十年的时间里,中国的本土品牌一直缺乏自信和骄傲。虽然“国货当自强”的呼声不断,但结果却大相径庭。国潮的兴起,在我看来,各大传统老字号应把握机会,以自身的“老牌”为优势,挖掘出深层的文化底蕴,以现代的包装方法予以展现,彰显我民族文化,赢得更广市场。可是,我们也能看到,随着国潮风刮遍中国大地,越来越多品牌扎堆“照猫画虎”,跟风、抄袭、同质化,成为了“国潮”的普遍现象。本是独特文化体验的国潮风成为了“国潮疯”,成为了满大街都是的“廉价品”。在这样的情况下,国潮还是品牌的好出路吗?品牌又该如何用好国潮这张王牌?如果一味任由“国潮”继续“野蛮生长”,最终对国产品牌发展不利,更会影响国人自身及外界对中国的文化认知,无异于饮鸩止渴。所以,我衷心希望那些加入“国潮”赛道的主体,能够摒弃快消思维,真正沉下心把产品做出文化味、精品味来,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彰显我们的文化自信。\n悠悠国潮风,浓浓自豪情,“国潮”是中国年轻一代在追逐文化潮流中寻找到的精神契合,“90后”“00后”是生活在国富民强时期的一代,身为炎黄子孙,应传承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基因,推陈出新,以已之新而立文化之兴;也应时刻保持冷静心态,用真正的文化底蕴和质量保证,让“国潮”走得更远更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审题:这是一则引语类材料作文题。题目提供的三则关于“国潮”的材料作为引发考生写作的真实情景,第一则材料是概念的提出,准确厘定“国潮”的内涵;第二则材料由“国潮”谈“90后”“00后”的文化自信,他们之所以不再视“国潮”“国风”为老气传统的符号,而是将其看作一种国际的文化潮流,一种新鲜的生活方式,其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生活在中国国富民强的时期;第三则材料则与前两者不同,指出了“国潮”市场上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现象,这无疑引发我们对于如何真正运用好“国潮”产生思考。考生要从材料出发谈自己对“国潮”的认识和感想。对于“国潮”,三则材料互为关联又各有侧重,考生可以侧重任何一则材料立意构思,比如扣住第一则材料可以谈“国潮”中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基因;扣住第二则材料,可以谈“国潮”中的文化自信及原因;扣住第三则材料,则应对国潮进行冷思考,指出当下一些“国潮热”中隐含了哪些不良现象,我们又应该如何去应对和处理;当然考生也可以综合立意……考生必须落脚在对于“国潮”的认识和感想上。如“国潮”中有什么样的中国文化和传统的基因,它如何将传统与当下潮流融合,又应该注意哪些问题才能保证长久下去……还要求考生联系现实生活进行思考,这就要求考生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从生活中的“国潮”涌动,大众对其认知的变化以及自己的感受,既结合材料对“国潮”有准确的认识,又要写出“国潮”的与时俱进,从而突显文化自信。考生可以记叙自己的见闻与感受,选取“国潮”在大众视野中的变化,及取得不菲成效或出现的一些问题,来讲自己在整个过程中的感受,写成记叙文;也可以就“国潮如何才能获得大众认可”发表自己的议论,写成议论文;还可以扣住自己的思考写成散文,抒写感悟和思考。立意:1.迎国风之潮,扬文化之帆。2.探秘国潮热,守住经典魂。3.国潮热也要冷思考。4.“国潮”与时进,我辈复前行。5.继往来之经典,开现代之国潮。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2届安徽省马鞍山市高三二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辽宁省抚顺市新抚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辽宁省鞍山市高三二模(第二次质量监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辽宁省锦州市高三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l辽宁省营口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年辽宁省营口市中考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2届辽宁省大连市二十四中高三模拟检测(最后一模)语文试题(解析版)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12:53:15
页数:20
价格:¥5
大小:63.31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