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登录
字典
词典
成语
近反义词
字帖打印
造句
组词
古诗
谜语
书法
文言文
歇后语
三字经
百家姓
单词
翻译
会员
投稿
首页
同步备课
小学
初中
高中
中职
试卷
小升初
中考
高考
职考
专题
文库资源
您的位置:
首页
>
试卷
>
高中
>
语文
>
2022届河北省部分学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信息卷(一)语文试题
2022届河北省部分学校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猜题信息卷(一)语文试题
资源预览
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侵权申诉
举报
1
/15
2
/15
剩余13页未读,
查看更多内容需下载
充值会员,即可免费下载
文档下载
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猜题信息卷(一)语文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作为文艺批评的重要术语,新时期以来的文艺评论、文学史及美学研究,对于“意象”的运用更为泛化,很多论者甚至言必称“意象”。从以往用得最多的“形象”,到近些年来处处可见的“意象”,可以很明显地感受到学术及文艺批评领域的时移世易。然而,在很多当代论著中,“意象”取代“形象”成为处处可见的“主角”,有时并非必要。“意象”和“形象”这两个概念尽管多有交叉重叠,却又有内在区别。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对文艺批评或学术研究来说,未必是好事。“意象”的本义是什么?“意象”是“意”中之“象”,这个基本含义虽有些古老,但至今仍未“失效”。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的、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加以使用的,是中国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论家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中提出的命题是:“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无论如何引申理解,刘勰此语都是对作家的内在艺术思维的描述和概括,这一点确定无疑。整篇《神思》都是在讲作家的创作思维运行规律和过程。“神思”是一个动态的运思过程及思维方式,而非静态的概念。“独照之匠”,意谓作家独到的观照能力。“窥意象而运斤”,指作家根据自己内心生成的形象进行“郢人运斤”般的艺术表现。“意象”是在作家的内心生成和运化的。这对文学创作而言是至关重要的。在《神思》篇的赞语中,刘勰又有高度的概括:“神用象通,情变所孕。”就是说,文学创作的运思是以“意象”作为基本元素而进行连通和运行的,是由情感的变化所孕育的。\n如果说“意象”是生成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那么“形象”则主要存在于文本之中。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大多将“形象”作为文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出发点,认为文学的基本特征就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这是以往的文学理论最重要、最根本的命题。而“文学形象”是专指作品文本所呈现出的形象,这恰恰是“形象”与“意象”的区别。“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这就是说,文学艺术作品中的每个人物(包括抒情作品中的抒情主体)是一个形象,每个自然景物是一个形象,每一个场面环境也可以是一个形象;而把这三者综合地进行描写,使人物、景物、场面相互联系,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活画面,也是一个形象。还有,抒情性作品中所创造的意境,虽然主观因素更浓,但往往是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因此,意境实质上也是一种艺术形象。”(十四院校本《文学理论基础》)这已经把“形象”的性质说得很清楚了。“形象”寓于作品文本之中,需待读者的审美阅读,可以呈现在读者的审美经验中。《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是形象,《阿Q正传》中的吴妈是形象,龚自珍《病梅馆记》中的“病梅”是形象,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也是形象。这些形象都蕴含在作品的文字中,读者通过阅读而得之,它们并非在作家头脑中运思着的人物、场景及意境。“意象”“形象”具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它们在很多时候是彼此交叉重叠的,因此在理论表述和批评实践中被泛化也在情理之中。但在学理层面上对其进行分析区别,指出它们的差异,既有益于推进美学文艺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且对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有所裨益。(摘编自张晶《从“意象”看审美范畴的规范使用》)材料二:“意象”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和美学的重要范畴。它具有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至今仍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重要范畴。它之所以能够存活到现在,除了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传承机制外,也与学界的大量研究有关。目前,在“意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其内涵看法纷纭,难以统一。本文认为,所谓意象,是指人类以物达意、借景抒情而形成的人造之象。它有两层内涵:一是意中之象,即在内心形成的达意之象,类似于“胸中竹”。此“象”是内在的人造之象,是主体想象的产物。二是达意之象,即用“象”来表达主体的思想和感情,类似于“手中竹”。此“象”是外在的人造之象,只是达意的工具和载体。所以,从本质上看,“意象”是心与物、主观与客观的统一。\n“意象”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四种:一是意中之象,即凡是映现在人内心屏幕上的形象,类似于板桥老人所说的“胸中之竹”,包括记忆里的形象、梦境中的形象和艺术家正在构思的形象等。二是意造之象,即人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所创造的形象,而这些形象虽然含有现实的元素,但是现实中并不存在此类事物。譬如龙,是以鳄头、鹿角、马鬃、蛇身、鱼鳞、鹰爪、鱼尾等各种动物元素组合成的形象。尽管考古发现了远古时代的恐龙、翼龙等化石,但都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龙形象不同。就是说,这种“龙”是现实中不存在的,它是历代古人的意造之象。三是意化之象。凡是将主体内在之意外化为象者,皆是意化之象。这种意象的特点是重在意,而不是重在象,“象”只是表意的符号,甚至是“意”的替代物。譬如北宋末年爱国画家郑思肖,在宋亡之后隐居苏州,画兰花却露着根。观画者不解,问其原因?他说:“国土沦丧,兰花无处扎根了啊!”兰花象征君子,也是画家自喻,表现了他的爱国情怀。所以,这些露根兰花就是意化之象。四是综合之象,即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综合而成的意象。事实上,意象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很难说有很单纯的意象类型,而更多的是综合型意象。(摘编自古风《“意象”范畴新探》)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在术语使用方面,新时期以来的学术及文艺批评领域发生了从多使用“形象”到多使用“意象”的转变。B.南北朝时期的著名文论家刘勰是第一个真正将“意象”作为一个完整、纯粹的文学理论范畴加以使用的人。C.得益于自身强大的生命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良好的传承机制以及学界的大量研究,“意象”存活至今。D.目前,在众说纷纭的“意象”研究中,最主要的问题是对其本质是否属于“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看法不一。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传统文学理论认为文学的基本特征是“用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其中的“形象”专指作品文本中的人物、景物。B.《爱莲说》中的莲花、《红楼梦》中的林黛玉、《祝福》中的祥林嫂等都是形象,可以被读者通过阅读文字感受到。C.根据材料二的观点,《说文解字》中记载的身体像麝鹿、尾巴似龙尾、还长着龙鳞和一对角的麒麟就属于“意化之象”。D.材料二作者认为意象类型的划分是相对的,单纯的意象类型是不存在的,意象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类型综合而成。3.下列选项中,属于材料一作者所认为的“意象”审美范畴的一项是(3分)()A.茅盾《白杨礼赞》中的白杨。B.李白《将进酒》中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C.刘勰《文心雕龙·物色》“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中的“万象”。D.郑板桥“晨起看竹……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中的“胸中之竹”。\n4.请简要分析材料一的论证结构。(4分)答:5.两则材料都对“意象”进行了论述,其论述的侧重点有何异同?请简要概括。(6分)答:(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方便面孙全鹏中秋前后,将军寺村就要收豆子了。今年老天却像遇到了什么伤心事一样,淅淅沥沥,天天下个不停。若在往年,这是小豆子最高兴的时候,每到这时他就能见到爸妈了。小豆子记得很清楚,爸妈回来都在天亮时,爸妈静静地坐在床头,手里握着玩具,微笑着望着小豆子,一看见小豆子睁开眼就拼命地跟他说话。前段时间,奶奶天天往地里跑,小豆子跟在她的屁股后面,地里的秋庄稼该收了,豆叶变得黄澄澄的。只是爸爸妈妈还没有回来,奶奶的目光呆呆地望着秋天的田野,像失去了什么一样。前几天,村子里有人听了天气预报,说这几天要下雨,别人家都忙着收秋了。奶奶刚开始不相信,但看到大家都忙,她也开始忙起来。豆子该收了,她不能再等了,等不及了。奶奶弯着腰在前面拿着镰刀忙活,小豆子发现奶奶像一把破镰刀,不快了。奶奶割一会儿豆子,就要停下来歇上一会儿,累得喘不过气来。我要是有劲多好啊!小豆子心想。他想帮助奶奶收豆子,就使劲地拽了拽豆棵子,豆棵子怎么扎得这么深?还真拽不动。奶奶走过来,到他身边,摸了摸他的头,没说话,轻轻地叹了一口气。他感到奶奶的手温暖温暖的。果然,就像村里人说的那样,天还真下起了雨,奶奶更加紧张地干活。小豆子看见奶奶着急,他更着急。这雨下得并不算大,但一滴一滴地却把奶奶全身淋透了,现在一大块豆地还早着呢。①奶奶没有一点办法,小豆子也没有一点办法;奶奶望着满满一块未收割的豆地,小豆子也望着满满一块未收割的豆地;奶奶身上滴着雨水,小豆子身上也滴着雨水。\n雨不像停的样子,雾蒙蒙的。没办法,奶奶长叹一口气,拖着脚步往家走。回家的时候天快黑了。走到村口,村长家的儿子正在屋檐下,看都没有看小豆子一眼。村长的儿子拿着一袋子东西咯嘣咯嘣地嚼着吃,一股诱人的味道钻进他的鼻孔,他深吸一口气,咽了口唾沫。他心里明白,那是方便面,可以用开水泡着吃,也可以直接干吃,可他从来没有吃过。他的喉咙动了一下,又咽了口唾沫,咕咚一声。他赶紧低下头,怕村长的儿子听到从他身体里发出的声音。肚子实在饿了,又走了一会儿,小豆子忍不住了。“奶奶,我饿,我想吃-”说了半截话,他突然又不说了,憋住了嘴。奶奶走得慢腾腾的,喘着粗气,头发都湿了,奶奶显然听见了,顿了一下说:“孩子,明天,奶奶就给你买袋-方便面,让你吃个够。”奶奶显然知道小豆子的心事。第二天,小豆子被窗外嘀嘀答答的声音吵醒了,这场雨真是烦死人了,觉都不让人睡安生。窗棂子变得白晃晃的,有点儿刺眼,小豆子知道天已经亮了。奶奶还在睡着,几根白头发在脸上斜耸拉着,身子一动不动。小豆子望着空空的院子,不敢动;又望了望灰蒙蒙的天空,不敢动。他怕惊醒了奶奶,奶奶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睡过,他真希望奶奶多睡儿。奶奶确实太累了。到了中午,奶奶仍然没醒来。雨水哗啦啦地依然在下,直到邻居钉婶来串门,他才知道奶奶没醒的原因,她是彻底睡着了---不过再也醒不来了。“你看,大娘还不到七十,就这样走了。”钉婶见了人就掉眼泪。小豆子以前也见妈妈哭过,有一次妈妈与爸爸吵架了,好像为了挣钱多少的问题,哭得一把鼻涕一把泪的,眼睛都肿了。那是去年秋上的事,转眼有一年了,小豆子再也没有见到妈妈。小豆子好像知道奶奶以后再也不会出现了,不会再跟他说话了,他也就跟着哭,泪珠子啪嗒啪嗒往下掉。他有点恨自己了,早知这样还不如把奶奶叫醒哩,这样奶奶就不会永远睡着了,他在心里埋怨起自己。天空依然在下雨,雨滴故意在院子里蹦跳着,滴滴戳在他心中。爸爸突然间回来了。村里有人联系了爸爸。三天后,奶奶埋在了地里,就在将军寺河边的一片空地上。②响器吹得让人心痛,干草呼啦啦倒了一地,天空压得很低,一片荒凉,将军寺河里的水来回游荡。爸爸把家里的事处理好,合上门,门“吱呀吱呀”响起来,他“嘭”地一声重重地锁住门。“走吧,豆子,咱们去城里,有好吃的。”爸爸吸了一口烟,长长地吐了一口烟雾,蹲在地上,眼睛盯着那个破木门。爸爸提到的城里,肯定是一个特别快乐的地方,否则爸爸和妈妈也不会一直待在那里了。来到爸爸所说的城市,小豆子突然发现,他的眼睛能看到的地方只是眼前,不像在将军寺村的大田野一眼看到了远方。爸爸带小豆子去买吃的,买穿的,买玩的,回来时手里满满的。小豆子站在方便面前好长时间,爸爸拿了一袋,又拿了一袋,小豆子一阵感动。他想哭。\n“爸爸上班了,你在家要自己玩,饿了就吃,想玩就玩会儿,困了就睡吧。”每天早上,爸爸用毛巾使劲抽打着衣服,衣服上荡起了灰尘,然后他就急匆匆地走了。爸爸很忙。小豆子被关在屋子里了,屋子里黑乎乎的。这时候,他想奶奶了,当然也想妈妈。可是奶奶走了,妈妈也不见了-自从去年回来后一次也没有见。妈妈去了哪里呢?他问爸爸,但爸爸没说。在屋里实在没事做,他一个人走来走去,坐在床上,站起来,又走来走去。外面一有动静,豆子就跟着忙起来。窗户外有一只小鸟飞过来,它先是停在那里,抖了抖翅膀,然后就叽叽喳喳地乱叫起来。小豆子突然感觉好亲切,就走上前去,小鸟看看小豆子,竟然没有飞走,只是蹦了蹦挪了个地方,继续用小嘴啄来啄去。他想小鸟是饿了,就找了半块馍头,可当他走上窗台喂小鸟时,小鸟却拍着翅膀使劲地往后蹦了蹦。小豆子赶紧停住,可是小鸟还是“嗖”地一下飞走了。小豆子感觉是自己的错,心里埋怨是自己把它吓跑的,他又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他恨死自己了。不知道谁家的饭香飘过来,他发现肚子饿了。他找到了方便面,看到桌子上有个开水瓶,想学着大人的模样泡着吃,但他够不到。他开始思考怎么撕开方便面。他的手不知道哪里用了劲,方便面袋子竟然烂了,方便面撒了一地。小豆子捡了一块儿,放到了嘴里,干嚼着,原来那么香的东西怎么一点儿味道都没有呢?他的眼睛里满是泪,他有点恨自己,感觉自己真不像个小小男子汉-奶奶说过,男子汉不能哭,更不能掉眼泪。他想把方便面咽下去,可泪水依然趴在脸上,一串一串地流下来。不知为何,他哭得更凶了,身子一颤一颤的,他擦拭了眼睛,向着窗外喊了一声,奶奶-(有删改)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开篇用“伤心事”一词奠定了小说的悲剧基调,淅淅沥沥下个不停的秋雨为下文奶奶去世的情节埋下伏笔。B.往年,小豆子的父母总能及时回来帮着收地里的秋庄稼,但是今年却迟迟未归,暗示其父母感情的破裂。C.小豆子跟着父亲从农村来到城市,他的身份也因此发生了从“留守儿童”到“流动儿童”的转变。D.小豆子被父亲留在昏暗的出租屋里,一个人无聊又孤独,窗台上的小鸟象征了小豆子对自由的向往。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nA.小说中第①处画横线的句子运用反复的手法,表现出奶奶和小豆子望着满满一地未收割的豆子,内心的无助与绝望。B.“小豆子发现奶奶像一把破镰刀,不快了”一句既贴合小豆子的儿童身份,又运用比喻简洁生动地突出奶奶年老体衰的形象。C.小说中第②处画横线的句子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凄凉、悲伤的氛围,主要是为了衬托小豆子的爸爸因亲人离世的痛苦心情。D.小说运用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等多种手法,塑造了小豆子形象,最后他哭着向着窗外喊“奶奶”的情景,令人心碎。8.小说中,涉及方便面的场景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分)答:9.有人评价说,孙全鹏的短篇小说《方便面》用写实的笔法勾勒出了“中国式童年”的一种底层镜像,把读者的目光引向“留守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此作简要分析。(6分)答: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十年春,及齐平。夏,公会齐侯于祝其,实夹谷。孔丘相。犁弥言于齐侯曰:“孔丘知礼而无勇,若使莱人以兵劫鲁侯,必得志焉。”齐侯从之。孔丘以公退,曰:“两君合好,而裔夷之俘以兵乱之,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齐侯闻之,遽辟之。将盟,齐人加于载书曰:“齐师出竟,而不以甲车三百乘从我者,有如此盟。”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齐侯将享公,孔丘谓梁丘据曰:“齐、鲁之故,吾子何不闻焉?事既成矣,而又享之,是勤执事也。且牺象不出门,嘉乐不野合。飨而既具,是弃礼也。若其不具,用秕稗也。用秕稗,君辱;弃礼,名恶。子盍图之?夫享,所以昭德也。不昭,不如其已也。”乃不果享。冬,齐人来归郓、龟阴之田。十二年夏,仲由为季氏宰,将堕三都,于是叔孙氏堕郈。季氏将堕费,公山不狃、叔孙辄帅费人以袭鲁。公与三子入于季氏之宫,登武子之台。费人攻之,弗克。入及公侧。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二子奔齐,遂堕费。将堕成,公敛处父谓孟孙:“堕成,齐人必至于北门。且成,孟氏之保障也,无成,是无孟氏也。子伪不知,我将不堕。”冬十二月,公围成,弗克。(节选自《左传纪事本末·孔子仕鲁》)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n()A.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B.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C.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D.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样/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相,职官名,可指百官之长,辅佐国君治理国政的人:也指古代典礼中,主持礼节仪式的人。文中指后者。B.牺象,古代饰有鸟形、鸟羽或象骨的酒器。一说为牺尊和象尊的合称,两者是同一套酒器,是宗庙里的祭祀之器。C.秕稗,秕,与水稻长在一起影响水稻生长发育的杂草;稗,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秕碑比喻不良、有害之物。D、三都,三个都城。文中指春秋时鲁国三桓执政所建之城,即季孙之费、孟孙之成、叔孙之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鲁国同齐国讲和,齐景公听信犁弥的话,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孔子用“礼”劝服了齐景公撤退莱人。B.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想在盟书上另加条约,若违背条约则按盟约来惩罚。孔子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C.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孔子用无可辩驳的理由劝阻了齐景公享礼的举行,并令其归还郓邑、龟阴之田。D.仲由毁三都时,孟孙氏听从了公敛处父的建议,不想毁成邑,鲁定公亲自率师围攻,也没有攻下。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孔丘使兹无还揖对曰:“而不反我汶阳之田,吾以共命者,亦如之。”译文:(2)仲尼命申句须、乐颀下,伐之,费人北。国人追之,败诸姑蔑。译文:\n14.孔子劝阻齐景公举行享礼的理由有哪些?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3分)答;(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八声甘州·扬州次韵和东坡钱塘作晁补之①谓东坡、未老赋归来②,天未遣公归。向西湖两处③,秋波一种,飞霭澄辉。又拥竹西歌吹④,僧老木兰非⑤。一笑千秋事,浮世危机。应倚平山栏槛⑥,是醉翁饮处,江雨霏霏。送孤鸿相接,今古眼中稀。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登临事,更何须惜,吹帽⑺淋衣。【注】①晁补之(1053-1110),北宋诗人、词人。与黄庭坚、张未、秦观并称“苏门四学士”。②苏轼被贬黄州后作《哨遍》,改写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时年四十七岁。③杭州有西湖,扬州有瘦西湖。④杜牧《题扬州禅智寺》:“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⑤据《唐摭言》卷七,唐朝王播少时曾客扬州惠昭寺木兰院,显达后重游旧地,作诗云:“二十年前此寺游,木兰花发院重修,而今再到经此处,树老无花僧白头。”⑥欧阳修《朝中措·甲山堂》:“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平山堂在扬州蜀冈上,欧阳修任郡守时筑。⑦指晋孟嘉重阳游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见《晋书·孟嘉传》。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片从东坡早欲归隐而不得展开。“向西湖”三句,写湖山胜境,语言极为凝炼。B.“又拥竹西歌吹,僧老木兰非”两句运用典故表现古城人世沧桑,由此接入下两句的感慨。C.下片点出“是醉翁饮处”,“送孤鸿”两句抒发的感慨,不但是词人自己的,也是欧阳修的。D.这首词笔力充沛,酣畅奔泻,气势飞动,境界壮阔,情感深沉,尽陈与苏轼的深厚情谊。16.下片最后“念平生……吹帽淋衣”五句意蕴丰富,请结合词句的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琵琶行》中,“,”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2)李煜的《虞美人》中,“,\n”两句写出了物是人非之感,并由此勾起作者无穷幽怨之情。(3)《陋室铭》中以交往之雅暗示陋室不陋的两句是:“,”。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着许多趣味与艺术感兼具的各类型文化,十二生肖文化就是其一。从数字角度来看,“十”“十二”等数字与“一、二……”等数字一样,是普通的数词,但如果将其置于中国传统文化中,这些数字就会变得。“十二”在古时多用来表示虚数,用来指代“多”和“大”,比如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辞》中有“军书十二卷”,“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用“十二”表示虚指。“十二”还与历法有关,古代人将一天分为十二个时辰,按现代时间划分,古时的每个时辰对应如今的两个小时。“十二”还与生肖有着关联,自古以来我国十二肖纪年与干支纪年就长期配合使用,“年逢寅虎群情奋,岁别丑牛地春”这幅对联中的“丑”“寅”即十二地支中前后相连的两个,而“虎”“牛”则属于十二生肖。在了解的基础上,生肖所对应的动物形象也成为艺术创作的素材之一。随着朝代的,十二生肖相关的艺术品也渐渐出现,()。十二生肖铜兽首是中西文化结合而成的产物,不仅富有艺术美感,还具有实用功能,而历史又赋予其的文物价值。历史悠久的生肖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直至今日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趣味与艺术感兼具的生肖文化以文物等形式为载体,表现出属于它的独特魅力。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源远流长出类拔萃更新不可磨灭B.积厚流光出类拔萃更迭永垂不朽C.积厚流光不同凡响更新永垂不朽D.源远流长不同凡响更迭不可磨灭19.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十二生肖从颇具趣味的民间文化登上大雅之堂,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便是一个代表,具有了更深厚的艺术气息B.具有了更深厚的艺术气息,十二生肖从颇具趣味的民间文化登上大雅之堂,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便是一个代表C.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便是一个代表,十二生肖从颇具趣味的民间文化登上大雅之堂,具有了更深厚艺术气息\nD.十二生肖从颇具趣味的民间文化登上大雅之堂,具有了更深厚的艺术气息,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便是一个代表20.请结合对联内容和相关知识,简评文中画波浪线的对联。(5分)答:(二)语言文字运用II(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2题。海洋碳汇是指一定时间周期海洋储碳的能力或容量。海洋储碳的形式包括无机的、有机的、颗粒的、溶解的碳等各种形态组成的。海洋碳汇具有一般商品的二重属性,①。其使用价值体现在:通过海洋生物的碳汇功能实现温室气体的减排,改善人类生存、生活环境质量;其价值体现为:在整个过程中投入了人力、物力、资金和技术进行研究、保护和利用,其中凝结了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以往,“碳汇的增加”,主要靠陆地的植树造林。其实,②。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这个庞大的碳库储碳量是陆地碳库的20倍、大气碳库的50倍。海洋每年吸收约30%的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且海洋储碳周期可达数千年,在气候变化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视海洋及滨海生态系统对碳的固定作用,不仅能够减缓全球气候变暖,创造的碳汇还能够用于“蓝碳交易”(海洋碳汇可以在取得相关认证的基础上进行市场化交易)。③、发展海洋碳汇将提升中国生态系统的固碳储碳潜能,助力早日实现“双碳”目标。2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海洋碳汇是指一定时间周期内海洋储碳的能力或容量。海洋储碳的形式包括无机的、有机的、颗粒的、溶解的碳等各种形态。B.海洋碳汇是指一定时间周期内海洋储碳的能力或容量。海洋储碳的形式包括无机的、有机的、颗粒的、溶解的碳等各种形态组成的。C.海洋碳汇是指一定时间周期海洋储碳的能力或容量。海洋储碳的形式包括无机的、有机的、颗粒的、溶解的碳等各种形态。D.海洋碳汇是指一定时间周期海洋储碳的能力或容量。海洋储碳的形式由无机的、有机的、颗粒的、溶解的碳等各种形态组成。2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6分)答:①\n②③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随着00后选手在北京冬奥会中登台亮相,一股敢想敢拼、自信洒脱的清新之风扑面而来。拼搏、热情、友善、可爱、大方……这些美好的品质在细节中闪现,也征服了赛场外观众的心。从许多意义上讲,这届年轻选手都显得有些“不一样”。他们眼里有光,毫不掩饰自己追求梦想的壮志豪情。那是苏翊鸣说出“单板滑雪就是我最大的一个梦想,而我凭什么不行”的舍我其谁,也是李文龙“还要继续拼下去,把奖牌的颜色换成金色”的自信满满。在他们身上,人们很少看到畏手畏脚、瞻前顾后,更多是全力向梦想进发的冲劲。在们的眼里,“难度天花板”就是被挑战的,历史纪录就是被打破的。这种追求,早已超越了奖牌的得失;这份锐不可当,彰显着这代青年人的精神底色。上述材料能给追求理想的当代青年以启示,请以“青年人的精神底色”为主题,写一篇发言稿,在班会上发言。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CT卷·语文(一)参考答案1.D(“最主要的问题是对其本质是否属于“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看法不一”错,原文是“在'意象”研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其内涵看法纷纭,难以统一”。)2.B(A项,“专指作品文本中的人物、景物”错,以偏概全,材料一中是“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包括人物、景物、场面、环境和一切有形的物体”。C项,“意化之象”错,根据材料二,应是“意造之象”。D项,“单纯的意象类型是不存在的,意象都是由……”错,曲解文意,过于绝对,材料二中说的是“很难说有很单纯的意象类型,而更多的是综合型意象”。)3.D(A项、B项都属于作者所说的文学“形象”的审美范畴,C项属于进入诗人眼帘与内心的外物形象,即“物象”的审美范畴。只有D项属于“生成于创作的内在运思阶段”的“意象”的审美范畴。)\n4.①文章整体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1分)②引论部分由“意象”被泛用的现象提出观点:不加甄别地混用、泛用对文艺批评或学术研究未必是好事;本论部分采用并列式结构,分别具体阐释“意象”的内涵和“形象”的性质,将两者进行区别;结论部分总结全文,概述“意象”和“形象”的关系并指出规范使用二者的益处。(3分)(意对即可)5.同:都强调要厘清“意象”的概念内涵,不可混用。(2分,意对即可)异:材料一侧重厘清“意象”和“形象”在学理层面的差异,材料二侧重厘清“意象”的基本类型。(4分,意对即可)6.C(A项,“为下文奶奶去世的情节埋下伏笔”错,开篇的“秋雨”为小说营造了伤感氛围,为下文情节的展开作了铺垫,但与奶奶的离世没有直接的关联,不属于伏笔。B项,“暗示其父母感情的破裂”错,此处还看不出来其父母感情的破裂。D项,“象征了小豆子对自由的向往”错,窗台小鸟一段的描写突出了小豆子的无聊和渴望陪伴的心情。)7.C(“主要是为了衬托小豆子的爸爸因亲人离世的痛苦心情”错,文中的“爸爸”是次要人物,也并未对其心理活动作具体描述,故此处的环境描写并非为衬托其心情。)8.①小说中,涉及方便面的场景描写有两处:小豆子看到村主任的儿子在屋檐下吃方便面的情景和小豆子在昏暗的出租屋里吃方便面的情景。两处情景前后呼应,使小说的结构显得完整、严谨。②两处情景下小豆子对方便面的感受形成对比,从原来的无限向往到现在觉得“一点儿味道都没有”,都是底层儿童不同生活状态的写照,作者借此凸显小说的主题.即关注留守与流动儿童的生存困境,引发读者的深思。(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9.①小说从小豆子的视角,如实描写了一个乡下孩子从农村里“留守”到城市里“流动”的痛苦经历。小豆子的父母外出打工,他与奶奶留守农村,他经历了对父母回来的期待、看庄稼被淋时的无助、相依为命的奶奶离世时的悲伤以及来到城市后的孤独无助。②他既不光鲜亮丽也不调皮捣蛋,他心地善良、乖巧听话、富有自尊心,但是却经历着重重的心理创伤,又不得不继续去承受着生活的煎熬,亲情的缺失、生活的贫乏和逼仄的生活天地构成了“中国式童年”的一种典型底层镜像。③作家以写实的笔法直视城市化进程中那些很容易被遮蔽的儿童群体“留守儿童”和“流动儿童”,暴露了当下乡村社会的痛点,同时也引发读者对“留守与流动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关注。(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10.B(原文标点:非齐君所以命诸侯也。裔不谋夏,夷不乱华,俘不干盟,兵不逼好。于神为不祥,于德为愆义,于人为失礼,君必不然。)11.C(对“秕”“稗”的解释反了,“秕”是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稗”是稻田里状如水稻的杂草。)12.C(“并令其归还郓邑、龟阴之田”错,文中没有说孔子在劝阻齐景公举行享礼时还令其归还郓邑、龟阴之田,只是交代鲁定公十年冬天的时候,齐国归还了两地。)\n13.(1)孔子让兹无还作揖答复说:“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敬从命令,也要按盟约惩罚。”(“揖”“反”“共命”各1分,句意通顺1分)(2)孔子命令申句须、乐颀下台反击,费邑人战败。国内的人们追上去,在姑蔑打败了他们。(“伐”“北”各1分,倒装句1分,句意通顺1分)14.①会盟已经完成,不必再劳烦执事设礼款待。②牺象等礼器依礼不能出国门,搬来牺象则为失礼。③设享礼却没有礼器,是国君的耻辱,无法宣扬德行。(每点1分,意对即可)文言文参考译文:鲁定公十年春天,鲁国同齐国讲和。夏天,鲁定公和齐景公在祝其会见,祝其实际上就是奥谷。孔子担任傧相。齐国大夫犁弥对齐景公说:“孔丘懂得礼仪,但是没有勇气,如果派莱人用武力劫持鲁侯,一定能够如愿。”齐景公听从了犁弥的话。孔子带着鲁定公往后退,并说:“两国国君友好会见,而华夏之地以外的夷人俘虏却用武力来捣乱,这不是齐国国君命令诸侯会合的本意。华夏以外的人不得图谋中原,夷狄不得扰乱中国,俘虏不可扰乱会盟,武力不能逼迫友好。这样做对神灵是不吉祥的,对德行也是伤害,对人却是丧失礼仪,国君一定不会这样做。”齐景公听了这番话后,急忙叫菜人避开。即将举行盟誓时,齐国人在盟书上加上了这样的话:“一旦齐国军队出境作战,鲁国如果不派三百辆兵车跟随我们,就按此盟誓惩罚。”孔子让兹无还作揖答复说:“如果你们不归还我们汶水北岸的土地,却要让我们敬从命令,也要按盟约惩罚。”齐景公准备设享礼款待鲁定公,孔子对梁丘据说:“齐国和鲁国从前的典礼制度,您怎么没听说过呢?盟会的事已经结束了,而又设享礼款待,这是让办事人辛苦了。再说牺尊和象尊不出国门,钟磬不能野外合奏。在边境设享礼而全部具备牺象钟磬,这是抛弃了礼仪。如果这些东西不备齐,那就像用秕稗来款待。用秕稗一样的礼节,是国君的耻辱;抛弃礼仪,则名声不好。您为什么不好好考虑一下呢?享礼是用来发扬光大德行的。不能发扬光大,还不如不举行。”结果齐景公没有举行享礼。冬天,齐国人向鲁国归还了郓邑、龟阴邑的土地。十二年夏季,仲由做季氏的家臣之长,准备毁掉三都,因此叔孙氏毁掉了郈邑。季氏准备毁掉费邑,公山不狃、叔孙辄率领费邑人袭击鲁国国都。鲁定公和季孙等三个人躲进季氏的宫室,登上武子之台。费邑人进攻,没有攻下。费邑人已经攻到了定公的附近。孔子命令申句须、乐颀下台反击,费邑人战败。国内的人们追上去,在姑蔑打败了他们。公山不狃、叔孙辄逃亡齐国,于是就毁掉了费邑。将要毁掉成邑,公敛处父对孟孙说:“毁掉成邑,齐国人必定可以直抵国境北门。而且成邑是孟氏的保障,没有成邑,这就是没有孟氏。您假装不知道,我不准备毁掉。”冬季,十二月,定公领兵包围成邑,没有攻下。15.C(“也是欧阳修的”错,这首词是和东坡之作,词中只是化用了欧阳修的典故,暗含的是苏轼的心事。)\n16.①“念平生、相从江海,任飘蓬、不遣此心违”,上句是说此前,下句是说今后,申临别之意,表膺服之心。“登临事,更可须惜,吹帽淋衣”,表倘再有幸相随左右,则登山临水,风雨必从。②其“江海”“飘蓬”二语,包含有政治风波之意,“登临事”及“吹帽淋衣”,也是同样的政治预感。③这五句化用前人典故,恰到好处,有语短意长的效果,表达了对苏轼的不悔追随之意,蕴含了二人深刻的师友之情,也暗喻了政治的险恶。(每点2分,意对即可,其他答案酌情给分)17.(1)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2)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3)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每空1分,错字、漏字、添字该空不得分)18.D(源远流长,意思是河流的源头很远,水流很长。常比喻历史悠久,根底深厚。积厚流光,积累的功业越深厚,则流传给后人的恩德越广。第一处修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应选用“源远流长”。不同凡响,形容事物不平凡,很出色。出类拔萃,超出同类之上。多指人的品德才能。第二处指的是“数字”,应选用“不同凡响”。更迭,指轮流更替。更新,除旧布新或改过自新。第三处形容的是朝代,应选用“更迭”。不可磨灭,指功绩、印象永久存在而不会消失。永垂不朽,指光辉的事迹和伟大的精神永远流传,不会磨灭。“永垂不朽”仅用于人的精神和事迹。第四处修饰的是文物价值,应选用“不可磨灭”。故选D项。)19.D(根据上文语境,应先衔接“十二生肖”,排除B、C两项;根据下文语境,应用“圆明园十二生肖铜兽首”与下文衔接,排除A、C两项。故选D项)20.①上下联意义紧密相连。“年逢寅虎”和“岁别丑牛”两两相对,分别用十二生肖的“寅虎”和“丑牛”代表新到的一年和过去的一年,表明迎新辞旧之意;“群情奋”和“大地春”相对,以人与自然的表现彰显新年的美好。(3分)②上下联对仗整齐,平仄相谐,节奏分明,气势不凡,有助于表现节日的欢快气氛。(2分)21.A(原文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成分残缺,“一定时间周期”后加“内”;二是结构混乱。去掉“组成的”。只有A项修改正确。).22.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②海洋才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库③了解海洋碳汇(每点2分,意对即可)23.【写作指导】材料以北京冬奥会的年轻选手为例,列举了新生代运动员彰显出的令人称赞的精神品质,他们热情友善、可爱大方,他们敢想敢拼、自信洒脱,他们沉稳大气、从容不迫,这些都彰显了新生代青年的精神底色。发言稿可以围绕“青年人的精神底色”这个主题,对这些精神品质进行阐释、肯定、发扬,并联系自身进行思考和分析。注意发言稿的格式。【参考立意】①眼中有光,奋发有为;②有志者事竟成;③自信成就未来;④锐气冲天,勇于挑战;等等。
版权提示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其他相关资源
2021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贵州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2021年山西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贵州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
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历史试题(一)
湖北省2021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地理试题 PDF版含答案
江苏省2021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历史仿真模拟卷 Word版含答案
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模拟最后一卷语文试题
普通高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模拟试题(选择题45题)
2022年贵州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语文试卷(样卷)
文档下载
收藏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12:09:32
页数:15
价格:¥5
大小:52.97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分享到:
|
报错
推荐好文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推荐特供
MORE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3页
doc
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6页
doc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4页
doc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30
5页
doc
2021统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时间:2021-08-18
39页
doc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及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版六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时间:2021-08-18
6页
docx
部编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教学计划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5页
docx
高一上学期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师工作计划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
时间:2021-08-14
2页
docx
八年级数学教师个人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