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福建省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合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资源预览文档简介为自动调取,内容显示的完整度及准确度或有误差,请您下载后查看完整的文档内容。

2021-2022学年宁德市部分达标中学第二学期期中联合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1.C(2分)【解析】A项“翚”应读为huī;B项应为氾(fán)南;便劈应为便嬖;D项湛湛应读为zhàn2.D(2分)【解析】(1)①孤芳自赏:指自命清高,自我欣赏的人。也指脱离群众,自以为了不起。②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认为自己的观点和做法都正确,不接受他人意见,形容主观,不虚心。(2)①畏葸不前:畏惧退缩,不敢前进。②首鼠两端:指在两者之间犹豫不决或动摇不定;形容形容迟疑不决,瞻前顾后。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3)①沧海一粟:意思是大海里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微不足道。②九牛一毫:意思是九条牛身上的一根毛,比喻极大数量中极微小的数量,微不足道。3.A(2分)【解析】B项,善,这里指揩拭。C项,间,空隙。D项,如,至于。4.B(2分)【解析】A、代词,指百姓/宾语前置的标志;B、……的样子;C、介词,因为/介词,用;D、表顺承/表修饰5.C(2分)【解析】①③状语后置句;②⑧是判断句;④⑩宾语前置句;⑤⑨被动句;⑥定语后置句;⑦主谓倒装句。6.C(2分)【解析】①⑥名词用作动词/③⑩形容词用作动词/④⑦名词用作状语/⑧⑨使动用法/②意动用法/⑤动词用作名词7.D(2分)【解析】《窦娥冤》应为“杂剧”而不是“散曲”。8.B(3分)【解析】A项,“只是改变了传统的新闻传播的形式,不会对传统新闻伦理产生影响”有误,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人工智能的两大支柱……已经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可知,人工智能已经对新闻传播产生巨大影响。根据材料一第二段“目前主流的推荐算法有三种……基于时序流行度的推荐。”和“也让公众对于算法的信息挖掘能力产生伦理质疑”等句子可知,智能推荐算法包含人工智能的算法和大数据,属于人工智能。基于内容的推荐算法会产生“让公众对于算法的信息挖掘能力产生伦理质疑”,可见人工智能会对传统新闻伦理产生影响。B项,“传统新闻在传播之前会由新闻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事实检查”句,根据材料一第一段“首先,在线新闻,特别是……被非专业化的新闻形式取代。”可知为正确,“新闻专业人员掌握着信息流的控制权”句,由材料一第一段“新闻专业人员把控信息流的垄断地位被打破,……内容遮蔽。”可知为正确。C项,“绝对控制着技术,在人类与技术的关系中,人类永远处于主导地位。”有误。根据材料二第一段“让技术和人在双向互动的过程中相互驯化,让技术更好地为人服务,”和材料二第四段“技术红利与技术缺陷是相伴相生的,”“这是技术与人在大数据时代相互驯化的过程。”等句子可知,技术和人关系是相互驯化的过程,“绝对控制着技术”“永远处于主导地位”的说法绝对化。D项,对文本理解有误,根据材料二第四段“流量逻辑本质上就是‘消费者导向’原则的变种,一味遵从这种逻辑将导致媒体背离核心价值。”可知,根据流量逻辑是无法”既满足公众需求,也教育引导公众、提高公众的素养的。9.D(3分)【“解析】A项,根据材料一第一段“而全球化新闻业的出现,不仅导致文化价值的冲突”可知。B项,根据材料一第二段“人工智能的两大支柱——算法和大数据,已经多维度地进入新闻传播领域,特别是智能推荐算法作为两者的集成,已经在信息传播领域产生巨大的影响。”可知“智能推荐算法集成了算法和大数据,已运用于新闻传播中,”正确,其中智能推算法包括“基于内容的推荐、基于协同过滤的推荐和基于时序流行度的推荐”,基于内容的推荐“容易引发个人数据安全性的争议”,基于协同过滤“容易产生信息茧房,且将人群分类可能产生潜在的算法歧视,不仅触犯个人隐私,而且易于强化社会偏见”可知“也带来了数据安全和算法偏见等伦理风险”一句正确。C项,根据材料二第四段“大数据技术推动着新闻传播业的更新和变化,同时新闻传播业也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场景和范围做出限制”可知为正确。D项,“媒体会放弃传统手段而只利用新技术工具检验信息的真实性”有误。根据材料二第二段“媒体既可以依靠传统语文参考答案1\n的事实核查手段,也可以利用新兴的技术工具检验信息的真实性。”可知。10.(5分)①首先提出观点,人类在处理技术与人的关系时,既要利用技术,也要保持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②接着指出媒体、公众和网络平台各自的责任,重点论述了媒体要有大局意识,灵活地利用技术,克服技术弊端。③最后总结,人类要利用技术发展新闻传播业,也要根据需要,限制技术运用,让技术更好地推进新闻传播业的健康发展。(答对1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11.A(3分)【解析】“两个文本的语言都形象生动,采用丰富的比喻、典型的自然环境描写等手法,充分体现出小说和戏剧的表达追求。”有误。文本一小说采用了丰富的比喻、典型的自然环境描写等手法,文本二没有体现。文本一中丰富的比喻体现在“雪花打在我们脸上,像是沙子一样。”“那时还下着雪,凤霞身上像是盖了棉花似的差不多全白了。”自然环境描写主要体现在对雪景的描写上,从凤霞死时“那天雪下得特别大,”“雪花飘着落下来”,到回家路上的雪景“街上全是雪,人都见不到,西北风呼呼吹来,雪花打在我们脸上,像是沙子一样。”再写回凤霞家以后外面的雪景“外面的风呼呼地响着,有一阵子下起了雪珠子,打在门窗上沙沙乱响”“寒风从门缝冷嗖嗖地钻进来”第二天回家的雪景“那时还下着雪,凤霞身上像是盖了棉花似的差不多全白了。”最后下葬时“那时雪停住了,阳光从天上照下来,西北风刮得更凶了,呼呼直响,差不多盖住了树叶的响声。”通过典型的雪景,营造出凄凉的氛围,是小说表现人物及主题非常重要的要素。而文本二当中,主要是通过人物的对话,凸显戏剧的矛盾冲突来表达主题,二者的表达追求并不一样。12.(5分)①从语言看:剧本改编更注重人物的台词,同时也要有简洁的舞台说明,而小说主要通过叙事性语言来讲述故事。②从情节来看:剧本改编要求情节高度集中在舞台范围内,时间空间限制很大,而小说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答对一点3分,两点5分)【解析】①剧本改编基本是通过人物之间的对话来表现矛盾冲突,舞台上的台词是剧本改编最重要的内容,材料二的改编充分体现了这一点,凤霞的死,以及她的死给家庭带来的伤痛,是通过福贵和二喜的对话体现出来的。有一些必须呈现的内容,可以通过舞台说明来体现,比如加入的苦根的声音,周围的环境等。而小说中,主要通过叙述性的语言来表现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心理变化等。如材料一中,对话非常少,只有福贵和二喜的寥寥几句对话,其他内容都是通过叙述性的语言来完成的。②小说的时间跨度可以从凤喜的死,持续到她入葬,空间上也从经历了医院—回家路上—凤喜家—富贵家—墓地的多次转变,而剧本改编的内容由于舞台范围的限制,故事集中在福贵和二喜拉着凤喜回家的路上这一时空范围内,和小说相比,就没有呈现回到凤喜家和福贵家的内容,时间跨度相对小说而言也小得多。13.(6分)①文本一采用第一人称“我”来写作。②让“我”充当人生悲剧和不幸经历的讲述者,从而使情节的叙述没有任何阻挡。③让“我”充当故事经历者,让作者借助“我”来实现情感的直接抒发,使情感的抒发没有任何阻挡。【解析】①“没有任何阻挡”是余华序言中所说的使用第一人称“我”实现的。②“我”是悲剧的亲历者,故事情节利用“我”来讲述,就是讲述发生在自己身上的真实事件,情节上不仅让人感到真实可信,叙述上也没有任何隔阂,情节叙述可以流畅而没有阻挡。③第一人称“我”作为亲历者,便于进行心理描写,抒发情感,这篇文章就大量使用心理描写,抒发福贵对于失去凤喜的痛苦,这是第三人称无法实现的效果。14.C(3分)【解析】“善净望见仲文军且至”应是望见了于仲文的军队,而非看到于仲文,善净并不知道所来是于仲文,可以排除A和B,善净以为是檀让,所以出去迎接,而非迎接仲文,如果指导是仲文,是不可能去迎接的,所以仲文应该作下一句的主语,仲文抓抓了善净,排除D,“背城结阵”应该是完整的语意,不应断开。故选C。15.C(3分)【解析】“左迁”是表示贬官,而非升官的术语。16.C(3分)【解析】“对战宇文胄、宇文威等,斩杀五百余人”,是对战宇文威时斩杀五百余人。17.(1)(4分)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语文参考答案2\n围而逃。(得分点“度”“妻子”“遁”各1分,语义1分)(2)(4分)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得分点“卒”“享”“拔”各1分,语义1分))18.(3分)于仲文驻军蓼堤,以瘦弱的士兵挑战檀让。(1分)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使檀让的军队产生骄傲轻敌的心态。(1分)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檀让的军队大败。(1分)19.(8分)(1)但寒烟衰草凝绿。(2)短发萧骚襟袖冷(3)龟玉毁于椟中(4)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5)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20.A(3分)【解析】A项,是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的判词,非林黛玉一人的判词。“咏絮才”源自才女谢道韫,后来用于指女子咏诗的才华,后世称赞能诗善文的女子为有“咏絮才”,这里喻指黛玉。“玉带林中挂”,倒过来是指“林黛玉”,美好的一条封建官僚的腰带,沦落到挂在枯木上,是黛玉才情被忽视,命运凄惨悲壮的写照。“停机德”,是赞叹宝钗,“金簪雪里埋”,是指薛宝钗如图里的金簪一般,被埋在雪里,也是不得其所,暗示薛宝钗必然遭到冷落孤寒的境遇。21.C(3分)【解析】C项,这里是薛宝钗看见并让贾宝玉改过来,而非黛玉。22.(6分)指金锁、金麒麟,实际上指的是宝钗、湘云。(2分)“金”象征金玉良缘(金玉之说)。第二十九回中写黛玉故意提起“金玉之说”,一句“好姻缘”引起宝玉砸玉。(2分)黛玉的心理:对金玉之说心怀芥蒂(心有不快),对与宝玉的关系心有忧惧,情难自抑的猜忌,对宝玉亲密厚意的感怀。(2分)23.(5分)第一处:第②句,把“敝校”改为“母校”。第二处:第③句把“打算”改为“定于”。第三处:第④句把“拜贺”改为“参加”。第四处:第⑥句把“惠顾”改为“出席”。第五处:第⑥句把“告诉”改为“告知”。(每改对一处得1分,都改对得5分)【解析】②“敝校”为谦称,不合语境。③“打算”的表述口语化,语体风格不合,且发送邀请面时,庆典的时地安排应已确定应改为“定于”。④“拜贺”,敬辞,祝贺,“拜”字常用于自己的行为动作涉及对方时。语境中说别人,使用对象有误。⑥“惠顾”,惠临(多用于商店对顾客)。⑥“告诉”的表述口语化,语体风格不合。24.(6分)【参考答案】①知识类视频传播者众多;②知识类视频主题庞杂、包罗万象,能满足网民的多样化知识需求;③短视频平台借助算法技术实现高效推荐和精准传播,形成知识传播的良性循环。(每点2分)【关键能力】语言表达简明、准确。【解题思路】解答此题,首先要阅读文段,明确文段内容,然后围绕“知识类视频充满活力的原因”筛选信息。文段第2段主要对知识类视频的“传播者”“内容”“传播方法”进行了介绍,那么就可以从其特点的角度概括“充满活力”的原因。另外,注意题目中的字数要求。25.作文解析及参考立意评分标准参见高考作文评分细则。基准分44分。(一)解析新课标将“文化传承与理解”明确写入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最后一条,可见关注、参与、理解、传承文化内容对于高中生语文学习及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十八大以来,国家层面也在大力宣传弘扬增强文化自信,号召人们要以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建设。本题以孔孟等优秀中华传统文化为切入口命题,点明了学习古代优秀传统文化对于当下发展的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之上号召考生主动地、积极地理解、学习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且文体格式要求为倡议书,则更明确了写作时应具有对象意识,不仅要求考生能够深切理解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之于当下的意义,更要求考生能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阐释这种意义。应该说本题兼顾形式和内容,贴近考生的学习和生活实际。语文参考答案3\n(二)参考立意1.凝眸历史,致力当下2.体悟人格是理解传承文化的基石3.理解的自信而非盲目的自大(三)作文格式及要求发言稿的写作,除了基本的格式外,更要注意这一情境下对文章语言风格的要求,要有对话感、交流感,语言也应该以口语化的色彩来体现文体写作要求。附文言文参考译文:于仲文,字次武,幼年上学,就沉迷书中而不知疲倦。他九岁时,曾在云陽宫拜见北周太祖。太祖问他:“听说你爱读书,书上有些什么?”仲文回答说:“帮助父亲,侍奉君王,只有忠孝而已。”太祖非常赞赏他。这以后他跟博士李祥学习《周易》、《三礼》,略知大义。等到长大之后,卓异豪爽,胸怀大志,气度超凡。从家中被征召出来做官,担任赵王的属官,不久升迁为安固太守。隋高祖任北周丞相时,尉迥发动叛乱,派遣部将檀让攻占黄河以南地区。又派人诱招于仲文,于仲文拒绝了他。尉迥对他不听从自己非常愤怒,派遣仪同宇文威进攻他。于仲文迎战,大破宇文威的军队,斩首五百多人,因功被授予开府。尉迥又派遣他的部将宇文胄渡过石济,宇文威、邹绍从白马出兵,两路并进,又进攻于仲文。于仲文估计自己支撑不住,就扔下妻子儿女,率领六十多个骑兵,打开城池西门,冲破重围而逃。被贼兵追赶,边战边逃,跟随的骑兵战死的有十之七八。于仲文仅一人死里逃生,到达京师。尉迥于是杀了于仲文的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高祖见到于仲文,把他请到自己的内室,替他伤心哭泣。提升他为大将军,兼任河南道行军总管。把朝廷的乐队给他,让他乘驿车火速到洛阳去发兵,来讨伐檀让。于仲文的军队驻扎在蓼堤,距离梁郡七里,檀让拥有数万军队,于仲文用瘦弱的士兵来挑战。檀让全军出动来抵抗,于仲文假装失败逃跑,檀让的军队很骄傲轻敌。于是于仲文派遣精锐部队从左右两侧夹击贼兵,使檀让的军队大败。檀让率领残余的军队驻扎在城武,部将高士儒率领一万军队驻扎在永昌。于仲文假意下发公文到各州县说:“大将军来了,应多多聚集粮食。”檀让还认为于仲文不可能马上就到,正在杀牛犒劳士兵。于仲文知道他松懈了,于是挑选精锐的骑兵袭击他,一天便赶到了,于是攻占了城武。尉迥的部将席毗罗,拥有十万军队,驻扎在沛县,将要攻打徐州。他的妻子儿女在金乡。于仲文派遣人假称是席毗罗的使者,对金乡城的守主徐善净说:“檀让明天午时到达金乡,将要宣布蜀公的命令,赏赐将士。”金乡人认为真的这样,都很高兴。于仲文挑选精锐士兵,假竖起尉迥的旗帜,兼程前进。徐善净望见于仲文的军队将要到达,还以为是檀让到了,于是出城迎接谒见。于仲文捉拿住他,夺取了金乡。席毗罗依仗人马众多,来迫近官军,于仲文背城布阵,在距离军队几里的地方,在麻田中设下埋伏。两阵刚刚交锋,伏兵出动,他们都拖着柴枝擂鼓呐喊,尘埃布满天空。席毗罗的军队大败而逃,于仲文乘机追杀,贼兵都投进洙水而被淹死,洙水因此而断流。俘获了檀让,用囚车把他送到京师,黄河以南地区全部平定。席毗罗躲藏在荥阳的一户人家,被捉出斩首,把他的首级送到京师。朝廷为于仲文刻石纪功,石碑立在泗水之滨。语文参考答案4

版权提示

  • 温馨提示:
  •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莲山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vx:lianshan857处理。客服热线:13123380146(工作日9:00-18:00)

文档下载

所属: 高中 - 语文
发布时间:2022-06-18 11:50:31 页数:4
价格:¥5 大小:337.26 KB
文章作者:fenxiang

推荐特供

MORE